幼兒園大班教案大全[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蒙氏數學:
郵票游戲——不進位加法
活動構思:
“數”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幾乎沒有一個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這些與“數”有關的概念或名稱。僅就最單純的數東西來說,便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數學是抽象的科學,要是幼兒學好數學必須使其具備相當豐富的感覺經驗以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蒙臺梭利數學教育正以感官教育為基礎,讓幼兒在操作感官教具時,不斷積累感覺經驗,將數量,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逐步形成數概念。在過程中開啟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觸類旁通,真正成為一個懂得思考的孩子。本節數學活動中,我將利用郵票上的數值進行加法運算游戲,借用蒙氏的錯誤訂正,讓幼兒自己自由地進行工作,加深對數位的理解。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直接目的:
1、利用郵票游戲教具做加法運算。
2、加強大數目加算練習。
間接目的:
1、加深對數位的理解。
2、培養運算的興趣。
準備材料:
1、托盤
2、郵票箱教具
3、彩筆、題目卡
4、加法訂正板 紅線
基本操作:
一、復習10以內的加法,并進行錯誤訂正。
二、介紹本次工作名稱:郵票游戲的加法工作。
三、復習郵票的.一些簡單知識。
1、取出寫上加法的題目卡,為幼兒鞏固加數的含義。
2、用郵票表示數字。
3、請幼兒觀察數字,詢問幼兒數字有哪幾個數位。示范拿取對應的定位籌碼,將定位籌碼按個、十、百、千的順序排好。
4、按照題卡選擇郵票,分別把與數字對應的郵票放在對應的定位籌碼的下面。
5、操作郵票得出豎式結果。
四、給幼兒不同題卡引導幼兒獨立進行計算。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強調安靜進行工作。
五、工作結束,請幼兒將教具放回原處,離開課室。
區域延伸:
提供郵票箱進行進位加法橫式練習。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蒙氏數學教學活動在本班的的初步嘗試。孩子們通過操作形象的郵票教具,初步學習了不進位的加法。整個過程中,孩子們都在安靜的環境中,自由有序地進行工作。
本堂課加強了幼兒大數目的加算練習,也加深了對數位的理解,為小學的加法運算奠定基礎。活動過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學法復習不同顏色的郵票代表不同的位數,加強幼兒數位的理解。最后的錯誤訂正,讓幼兒對照該標準自已發現并自動糾正錯誤, 無需老師的提醒,提高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培養細心、耐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思考能力。但在進行新工作展示時,老師的語言還需要更加簡練些,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提供更多的時間給幼兒進行自由練習,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幼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有趣的雞蛋
設計思路:
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遷,未來社會越來越需要合作形的人才。許多社會學家認為“合作的交往,較之競爭的交往在當今及未來世界里更為重要”。
我們幼兒園現正在推廣大課題《幼兒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幼兒的合作學習,它能為孩子提供不同的學習對象,聽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經驗,達到學習目標。其間每一個成員間互相依賴、休戚與共、資源共享、互助成長。所以我班在活動中一直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培養。
前些日子,幼兒在喝水時突然發現有個塞子浮在水里,于是有幼兒說他家的塞子是沉在下面一些的,有的說是沉在底里的,于是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沉與浮的活動。通過活動,孩子們發現木頭、樹葉、棉花等在水里會浮上來,而鐵絲、玻璃、石子、磚頭(www.)等會沉下去。孩子們發現借助于其他材料,沉與浮就會發生變化。如:把磁鐵放在塑料積木上磁鐵是浮的,而空的瓶子裝滿水或石子,瓶子則會沉下去,活動中孩子們對讓浮的東西沉下去,讓沉的東西浮上來特別感興趣,于是我選擇了《有趣的ji蛋》這一活動。
活動中,我請孩子們講講生活中你發現哪些東西在水里是浮的,哪些是沉的,然后讓幼兒動手操作,嘗試用多種材料讓ji蛋在水里浮起來。接著,我讓幼兒想一想:在鹽水中ji蛋能否浮起來?從而引發他們對第二次實驗的興趣,這個實驗我是要求他們先要找朋友商量,然后分工合作,進行實驗、邊觀察邊記錄,他們不僅要記錄放鹽的數量,還要記錄每次放鹽后ji蛋在水中位置的變化。實驗后我讓幼兒介紹實驗情況,從而體驗合作及成功的快樂。最后鼓勵幼兒以后能繼續探索、實驗。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合作學習的'機會是很多的,他們在自由平等中交往、學習、商量、討論、操作等,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也有機會傾聽他人的意見。整個活動,我除了提供材料外,更多的是關注和引導幼兒商量、合作、交流,更多的是讓幼兒通過合作、實驗,來感知ji蛋在鹽水中的變化,來體驗合作及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激發幼兒對探索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驗、記錄,獲得有關雞蛋蛋在鹽水中變化的具體經驗。
活動重點:幼兒能通過商量等分工、合作,共同探索。
活動難點:能通過猜測、實驗、記錄,感受鹽的多少與ji蛋變化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大油瓶、熟ji蛋、筷子、小勺、記錄紙、鹽各六分;
紙板、小瓶、小竹籃、紙、泡沫、木板、塑料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實驗主題
師:前兩天,我們玩過沉與浮的游戲,你們發現了什么小秘密呀?
(出示ji蛋),請幼兒猜猜ji蛋在水里會怎樣?(教師把它放入水)。
有什么辦法能讓ji蛋浮起來呢?
二、實驗(一)
1、師:剛才你們想了那么多的好辦法,想不想試一下?
2、請幼兒自己找朋友一起做實驗
3、交流: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讓ji蛋浮起來的?
三、實驗(二)
1、出示鹽,師:鹽能不能讓ji蛋浮起來呢?
要求:三個好朋友在一起分工合作,進行實驗b每放一次鹽就要做一次記錄,還要記錄好ji蛋的變化
2、幼兒實驗,教師提醒幼兒作好記錄
3、交流(記錄紙全部出示)
(1)每組的雞蛋都浮起來了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教師小結:在我們小朋友的一起努力,相互配合下,我們發現ji蛋在鹽水中會漸漸地浮起來。
四、雞蛋在鹽水中會浮起來,那么還有其它的蛋呢,它們在鹽水中會浮起來嗎?我們下次再來實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本次集體學習活動源于我班當前的主題“我是中國人”下的二級主題“了不起的中國人”。在這個二級主題中,有一個京劇臉譜的內容,引起了幼兒對京劇的好奇和興趣。如何順應幼兒,滿足他們的需要呢?于是我決定利用京歌開展教學活動。京歌既有京劇的韻味,又有歌曲的風格,與純正的京劇相比,更易于幼兒理解。于是,我選擇了《北京,我們的首都》進行集體教學活動。這首京歌的曲調類似京劇,并配有一些鑼鼓經的節奏,有著濃郁的民族風味,歌詞淺顯易懂,能讓幼兒對首都北京及名勝古跡有所了解,并讓幼兒在演唱歌曲的過程中對京腔京韻有進一步的感受和體會。
在活動設計方面,我更多地考慮幼兒的發展,順應幼兒的需求,注重幼兒的體驗與感受。我嘗試通過幼兒在欣賞京歌后的自主討論,讓其發現京歌的獨特韻味,并能自主嘗試將這些特點融入《北京,我們的首都》這首歌曲中,使其更具有京劇的韻味。活動中,教師始終肯定幼兒的發現與嘗試,幫助幼兒梳理和提升經驗,不給予標準、統一的答案。
活動中,大班幼兒能與他人相互配合,也是獨立性的表現。因此在分散探索亮相動作時,能力強的幼兒就有了初步的相互合作表現的愿望,他們合作嘗試一個亮相的動作,進一步提升了創造力,動作表現力、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總之,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帶給幼兒快樂的體驗,萌發幼兒對京劇藝術的喜愛。
活動目標
1.感受京歌的特點,了解“拖腔”“亮相”等京歌特有的表現方式。
2.對京歌的表演方式產生興趣,在演唱中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北京,我們的首都》。
2.物質準備:電腦、視頻,鋼琴伴奏、京歌伴奏帶,板鼓、缽等。
活動過程
一、唱唱聽聽:感受京歌的特點
1.幼兒演唱歌曲《北京,我們的首都》。
2.欣賞視頻《說唱臉譜》。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很會唱歌的小姐姐,我們仔細聽聽她演唱的歌曲。”
3.幼兒討論:
“小姐姐唱的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在欣賞視頻后自由討論。)
“這是一首帶有京劇味道的歌曲,我們可以叫它京歌。”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是為了落實第一條教學目標,通過演唱歌曲一欣賞視頻一探索發現,讓幼兒感受京歌的特點。整個過程體現了幼兒在自主體驗與感受中形成對京歌的一些感性認識,了解京歌與普通歌曲的不同之處,為第二環節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說說唱唱:《北京,我們的首都》
1.說說唱唱京歌中的京味兒。
(1)“小姐姐唱京歌的聲音聽上去有什么感覺?”
(2)“小姐姐唱得好聽嗎?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有可能回答:
有點像京劇。
唱的時候有一個拖音。
小姐姐唱歌的時候眼睛睜得很大。
(3)小結:“小姐姐唱的這首歌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而是一首帶有京劇味道的歌曲,有點像京劇又有點像歌曲,這樣的歌曲我們叫它京歌。”
(4)“你們能不能用有力的、洪亮的聲音來演唱《北京,我們的首都》,唱出京歌的味兒?”
幼兒演唱一遍歌曲。
2.感受體驗京歌中的拖腔。
(1)幼兒嘗試拖長音演唱。
幼兒尋找適合拖音的句子并嘗試。
“你們覺得歌曲里哪句話在唱的時候可以把音拖得長一點?”
師幼拖音比賽。
“老師為什么能把音拖得那么長?你們有沒有發現我的小秘密?”
幼兒將拖長音的句子放進歌曲里嘗試演唱。
(2)觀看視頻中京劇演員的拖腔。
“你們的拖音拖得還真長,不過與京劇演員相比還有點差距,我們再來聽一聽、看一看。”
3.嘗試表現京歌中的亮相。
(1)再次欣賞視頻《說唱臉譜》。
“小姐姐在唱這首京歌的時候,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幼兒學做亮相的動作。
(根據幼兒的即時反應,集體或個別模仿。)
幼兒嘗試五官的亮相。
幼兒嘗試頭部和五官的`合作亮相。
*讓幼兒了解亮相的意思。
“把自己最神氣的姿勢亮出來給大家看,這就是京劇中的亮相動作。”
(3)讓幼兒自選喜歡的圖片模仿亮相動作。
“京劇演員會表演各種各樣的亮相動作。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很多京劇演員亮相的動作圖片,你們可以去看一看,學一學。”
(4)幼兒嘗試表演。
“誰愿意把模仿的動作做給大家看看?”
“先別告訴大家,讓大家猜猜上來演示的小朋友做的是哪個動作。”
(個別表演和集體表演相結合。)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要落實教學的難點。幼兒根據自己在第一環節中積累的經驗,通過在歌唱中唱出京味兒、感受拖腔、模仿亮相等,將感性認識轉化為實際體驗和嘗試。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基于幼兒的需要,充分給予幼兒發揮的空間;在師幼互動中,教師鼓勵幼兒自主探索與發現,注重過程性體驗,幼兒的唱、演過程比較輕松愉快。】
三、唱唱演演:表演唱《北京,我們的首都》
幼兒嘗試改變歌曲后完整演唱。
“孩子們,剛才我們用了好幾個辦法讓歌曲有所變化,第一個辦法是用有力的聲音來唱,第二個辦法是在演唱時加個拖長音(可以在什么地方拖),第三個辦法是在演唱時再加上神氣的亮相動作(讓幼兒自由選擇做亮相動作的唱詞)。現在我們把三個辦法都用到演唱歌曲中,看看這樣演唱是不是真的有點像京歌。”
(鋼琴伴奏,幼兒完整演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為了落實第二條教學目標“對京歌的表演方式產生興趣”。教師將歌曲演唱轉化為歌曲表演,從而讓幼兒加深對京歌的感受和理解,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圖形,而且會詢問這是什么圖形,注重幼兒的興趣和終身教育是我活動的兩大特色,幼兒園是現代幼兒生活學習最為熟悉的環境之一。活動開始我就讓幼兒觀察我的掛圖,掛圖中有不同顏色的不同圖形,由不同圖形拼成的一幅畫,是為了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了解各種圖形分別由什么特點。活動中教師一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對幼兒表達不清楚的或出現困難的地方加以糾正,耐心的指導,使每個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參與活動中。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形的特征,在圖中為各種圖形找出合適的位置。
2.能大膽、正確的表達幾何圖形的特征和方位。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大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圖形)小朋友們,今天圖形王國的國王給我們小朋友帶禮物了,你們來看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用兩個詞來說,如紅色的三角形等)
2.游戲“圖形歸類”。請幼兒把相同的圖形放在放在一起。與同伴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1)現在這些圖形寶寶想回家了,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找家吧!
(2)(出示圖)這就是它們的家。觀察表格,理解橫向和縱向標記的含義。提問:表格最上面一行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左邊有什么標記?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師示范將紅的圓形放在相應的格子里去。邊放邊說:紅的圓形在從下往上數第四行左邊的第二個位置上。
(4)請個別幼兒嘗試選擇部分圖形按照兩種特征進行定位,并說一說具體的位置。
3.幼兒用操作材料對圖形進行歸類。
(1)給每人提供一套操作材料,先仔細觀察里面的圖形,在確定圖形寶寶應該放在哪個家中。
(2)教師進行指導
4.組織交流,講述特征和位置。
提問:第幾行第幾個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圖形?
活動反思:
本活動,幼兒對顏色和圖形特征已經認知。能根據圖形的特征,在圖中為各種圖形找出合適的位置。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談話、游戲等情境,使幼兒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提供學習材料,讓幼兒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究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征進行活動的制作過程。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為幼兒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幼兒的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保護幼兒的意見,開發幼兒的創造力,鼓勵幼兒善于發現與眾不同的現象。但是本節課,我的語速有點快,語言不夠精練,講解示范的時候,因為語速快,部分幼兒幼兒未能聽清老師的要求,導致一個問題說出去來,下面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問的什么。而且我的應變能力也有待加強,本次教研活動讓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斷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相反”的含義。
2、能準確地找出生活中有著相反或相對特征的事物,并能準確地說出這些事物的“相反”詞。
3、初步感知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物的特征是相反或相對的。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
5、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相反”的含義。
2.掌握找“相反”的正確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學用書。
2.圖片和自制掛圖。
3.實物:黑、白色兵乓球各一個;長、短鉛筆各一支;大、小膠球各一個;方、圓塑料各一塊;厚、薄書本各一本 ;棉花和小石頭各一塊 。把每組的兩個物品扎成一扎。另外,大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魔術:變變變(目的是引起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1.我先出示右手的白色兵乓球,幼兒仔細觀察;經過動作處理后,我再示右手的兵乓球,這時顯示在幼兒面前的已經不是白色兵乓球了,而是黑色兵乓球。(自由上來摸一摸兩個球)
2.誰能說出這兩個球的名字(黑色兵乓球和白色兵乓球)
二.游戲:摸寶貝(通過做游戲讓幼兒自己去探索發現問題:哪些東西是相對的,從而感知“相反”的含義)
1.出示大紙盒,讓有興趣的幼兒上來摸一摸里面的物品,每摸出一組東西,老師要求幼兒先仔細觀察,然后再找一找這組物品的不同點,最后請大家用自己的話把這組物品的特征說出來(即:說相反詞)。讓幼兒依次摸完紙盒中的物品。
2.然后引導幼兒對剛才的游戲進行小結:像上面有著大小,長短、厚薄、輕重、方圓、多少,它們都是有著相反或相對意思的物物品,我們就把他們叫做相反。(人們把它們的名字叫做反義詞)
3.在班里找相反的事物。如:(我的書包大,你的書包小;我的鉛筆長,你的鉛筆短;我高,你矮。。。。。。)
三.比賽:連一連(強化 找相反)
1.示掛圖,看誰連得又快有對(每次上2人)
2.評一評:給優勢者貼上一個小星星。
四.示圖片 同位互說相反詞(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潛能,并進一步加深對“相反”的認識)
(白天對黑夜;笑對哭;上對下;冷對暖;來對回;有對無)
五.師生互動 說相反詞(師生互動,培養感情)
六.再次引導幼兒通過總結周圍的事物說說“相反”的.含義。
七.拓展.
1. 面向你的家,你家左邊的鄰居是誰,右邊的鄰居又是誰?前面的鄰居是誰后 面的鄰居又是誰?(換位想一想說一說)
教學反思
1 .課前,我準備得很充分。
2. 能精心準備了相關的實物教具:如圖片、自制掛圖和游戲中所要用到的物品等
3.教學思路清晰明了,教學結構嚴密,教學環節環環相扣。
4.在教學《找相反》的探索活動中,我首先通過讓幼兒去看、觸、摸、等獲得事物的有關信息后,再通過采用激趣、游戲、連一連、自由說、師生互動、等一系列的活動來讓幼兒積極自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幼兒自覺地去探索發現,并大膽地去想象哪些東西是具有相對的特征的,然后再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即說相反詞)。整節課讓幼兒在“玩"中學習,“趣"中練,“樂"中長才干。“賽"中增膽識。也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了最佳情景,整節課始終以(找相反)為主線,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這樣做不但使幼兒學到了新知識,而且還發展了幼兒的說話表達能力和想象力等,還激發了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幼兒的潛能也得到了發揮。教學上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5. 美中不足的是,在課堂上對個別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幼兒指導得還不夠到位。如果以后讓我再上這節課,我會更加努力地去創新,力求做到更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由來:
近階段,“上小學”成了我們大班孩子共同的熱點話題,經常會聽到孩子們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討論有關上小學的內容,我意識到:上小學對孩子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利用這一契機,引導幼兒圍繞上小學展開深入與全面的探究,使幼兒在期待上小學的情況下主動獲得一些有助成長的生活經驗?從這點出發,我開展了《我要上小學》這一主題。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大家以后所要上的小學并不相同,有的'小朋友還準備搬家,因此逐漸萌發出要制作“畢業紀念冊”來記住伙伴、方便同伴的聯系的愿望。而在此過程中,孩子們又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本次活動就是源于為制作畢業紀念冊而引發的。
本次活動讓幼兒統計生日、居住樓層、家庭人口等,在上次活動中孩子們已收集了每個幼兒的基本情況并做記錄,但有些孩子很快便發現這些原始資料多而雜不便記憶和記錄,我緊緊抓住這一契機把問題拋給孩子,引導幼兒通過統計解決這一問題。在統計的過程中幼兒運用圖畫、文字、數字等符號進行記錄,通過孩子們間的協商、分工、合作完成統計。由于原始資料較多加之我班幼兒對統計接觸不多,故此活動將是對孩子合作能力的挑戰同時也是孩子體驗成功的過程。
在今天的活動中幼兒可能有爭論、有矛盾,更有不足的地方,但站在孩子的發展角度,我更多的注重活動過程,注重孩子們交往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提高,這才是我密切關注的問題。
目的要求:
1、通過統計伙伴的生日、居住樓層、家庭人口等,初步建立統計的概念
2、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材料準備:
1、筆、難度不同的三種統計表等各若干
2、黑板、幼兒生日、樓層、家庭成員等情況的分類記錄表各一份。
3、知識準備:初步了解自己和伙伴的生日等情況,并進行初級分類記錄。
指導過程:
一、出示分類記錄表,激發幼兒討論
1、提出問題:
“上一次小朋友一起想辦法完成了這三張記錄表,從記錄表上可以知道小伙伴的生日、居住樓層、家庭人口。”
“有些小朋友又發現了新問題?”“他們想知道每個月一共有多少人過生日?可以用什么辦法?”
2、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說出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問題“如何統計?”
(引發幼兒思考:樓層、人口也能這樣統計嗎?)
二、幼兒自主選擇圖表完成統計
(一)出示材料,鼓勵幼兒自主選擇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三種表格”
(二)幼兒自主結伴統計,教師觀察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大膽、合理的使用或設計統計表,思考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三、分組驗證
(一)提出要求:
1、在小組中可先自由驗證,再推選出兩位代表完成小組統計表供伙伴共同驗證。
2、知道發現錯誤、糾正錯誤的方法。
(二)幼兒分組驗證。
活動延伸:展示分類記錄表與小組統計表讓幼兒觀察,鼓勵幼兒發現新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8-3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9-06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8-23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9-05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4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4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