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動物對鴨子騎車的不同想法。
2、只要自信、勇敢一定能獲得成功。
3、感受鴨子的勇氣與信心。
4、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畫書課件。
活動過程:
一、突發奇想的鴨子
1、瞧,這是一片快樂叢生的農場,滿滿的洋溢著溫情的氣息,我們的主人公即將登場了。
2、他是誰?(聲音)(走出一只鴨子打招呼!)
3、這是一只怎樣的鴨子?
4、鴨子想干嘛?你們見過鴨子騎自行車嗎?我們見過鴨子會下蛋,會游泳,會捕魚,……但絕對沒有見過鴨子會騎車……
鴨子的這個想法能實現嗎?說說各自的理由。
二、鴨子騎車上路。
1、感知鴨子騎自行車的決心。鴨子一搖一擺地走到男孩停著的自行車旁,爬上去,騎上來,開始他騎得很慢,而且左搖右晃,但是很好玩!鴨子騎過母牛身邊,沖母牛招了招手。“你好,母牛!‘哞——,’母牛應了一聲,可心里想:“一只鴨子在騎車?這可是我見過的最愚蠢的事!”
2、母牛對鴨子騎車的想法贊同嗎?鴨子有沒有因為母牛的反對而放棄騎車的想法呢?
3、鴨子接著又會遇見哪些朋友呢?他們看見鴨子騎車是怎么想的`呢?
4、交流閱讀中發現鴨子遇見的朋友。
(1)鴨子跌跌撞撞騎過了草坪,先遇見了誰呢(綿羊)?綿羊同意鴨子騎車的想法嗎?會怎樣對鴨子說呢?鴨子會不會放棄騎車的想法?
(2)鴨子繼續往前騎,遇見了誰?(母雞)母雞在害怕什么呢?會對鴨子說什么啊?鴨子有沒有撞到母雞?又會怎么說?(幼兒情景表演)
(3)鴨子繼續往前騎,遇見了誰?(老鼠)比較前后四幅畫面中鴨子騎車的情景,發現鴨子騎車的技術在一點點地進步。推測老鼠見了鴨子飛快地騎車會怎么想呢?
三、驚喜的秘密
突然,一大群孩子騎著自行車沖下路來。他們騎得特別快,誰也沒有看到鴨子。他們把車停在門前,就進屋去了。
1、動物們一個個怎么都圍了上來?他們瞪大了眼睛看著自行車,在想什么呢?
2、你們看到了誰在騎車?動物們騎得怎樣啊?
3、動物們一開始都不贊同鴨子騎自行車,母牛覺得鴨子騎車愚蠢,綿羊擔心鴨子受傷,母雞怕鴨子騎車撞到她,現在怎么也都騎上自行車了呢?
四、完整欣賞
最后一張畫面:鴨子盯著一輛拖拉機,繼續想象:鴨子又想學什么了呢?
活動延伸:
續編故事。
和好朋友說說鴨子的新故事。
活動反思:
繪本閱讀的主要目標是千方百計地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給幼兒更多的觀察、想象空間,幼兒都興趣濃厚,參與性很高思維活躍,積極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從而也充分發揮了繪本圖文的雙重重要性,效果不錯。 活動過程中注重讓幼兒敢想、敢說,每出示一張圖片就讓幼兒從細節處觀察,從而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見解,這樣一步步引導不僅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還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不足之處:
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對鴨子騎車的看法時,孩子說的比較單一,語言不是非常的豐富,只有小部分幼兒一直再說自己的見解,大部分孩子說不出來,不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百科:鴨子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雁形目,鴨科鴨屬動物,是由野生綠頭鴨和斑嘴鴨馴化而來。是一種常見家禽。鴨是雁形目鴨科鴨亞科水禽的統稱。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動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讓小朋友知道動物可以保護環境。
2. 使每個小朋友聽完課能完整地講述故事中幾種動物清潔地球的本領。
3.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 活鯽魚,海鷗,烏鴉,蚯蚓的圖片各一張,故事磁帶一盒。
2. 給地球儀貼上棉絮作白眉毛,白胡子,打扮地球公公的模樣。
活動過程:
1. 出示地球儀,讓幼兒觀察。 小朋友,今天這里來了一位客人,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2. 地球公公到我們這里來可是有一個重要任務的`哦,他要招聘清潔工。出示圖片。通知剛一出你們瞧來了這么多的動物報名,這可把地球公公給難住了,小朋友最聰明了,地球公公想讓你們幫他解決這個難題,你們能做到嗎?
3. 小朋友幫地球公公分析一下,報名的動物都有那些本領,他們是怎樣來清潔地球的?
4.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傾聽。并讓幼兒說說故事中的小動物都有哪些本領。
5. 比較故事中動物的本領與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6. 師幼共同來交流動物是怎樣清潔地球的?
7. 幼兒傾聽配樂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8. 故事表演。老師:“小朋友”成功的招聘了清潔工,可是還有一些小動物雖然沒有得到通知,但是他們仍然每天在為我們做好事,想想還有誰呢?趕快向地球公公匯報一下。
9. 教師總結講述動物的清潔本領,教育幼兒要愛護小動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看圖書并會使用書簽。
2、初步感知書簽,鞏固制作書簽的技能。
3、嘗試圍繞同一主題合作制作書簽。
【活動準備】
1、書簽的故事smart課件一份,書柜一組。
2、書簽紙人手一張、記號筆四只、水彩筆四盒、打孔器一只、絲帶人手一條,以上各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一本厚書,提問:
1、小朋友請你幫我找找,書讀到哪一頁了?你是怎么找到的?
2、這是什么呀?書簽有什么作用呢?
小結:原來看很厚的書的時候,需要用到書簽,因為它可以幫助在讀過的地方做上標記,下次很快找到繼續讀。而且還可以保護我們的圖書避免折損。
二、欣賞組合書簽,引導幼兒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了解同一主題的書簽特點。
1、出示臉譜的書簽,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提問:
(1)這四張書簽給我們講述了誰的故事?
(2)故事里的臉譜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臉譜中的顏色不一樣,圖案花紋也不一樣。但是他們說的都是臉譜的故事。
2、出示小花和花瓶的書簽,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提問:
(1)這四張書簽給我們講述了誰和誰的故事?
(2)故事里的小花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3)花瓶又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小結:它們整個書簽的造型都不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小花和各種各樣的花瓶。但是這四張書簽說的都是小花和花瓶的`故事。
3、出示小熊的書簽,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提問:
(1)這四張書簽給我們講述了誰的故事?
(2)小熊都在做什么?
(3)小熊還可以變成誰?
小結:每張書簽小熊都在做不用的事情,但是這四張書簽都是在講小熊的故事。除了小熊也可以變成小兔、小貓和小狗的故事。
三、出示白板課件,幼兒討論并嘗試制作。
1、幼兒分組討論書簽故事內容
2、一組幼兒講述討論內容并嘗試操作白板制作書簽。
3、教師小結
四、幼兒分組制作書簽。
1、分組繪畫書簽的故事。
2、打孔、穿線制作書簽。
五、展示、講述書簽的故事并使用書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總目標:
情感態度:引導幼兒發現和體驗生活中蘊含的韻律美,激發幼兒的審美情趣。
能力培養: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各種綜合能力。(如: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合作力……)
音樂素質:訓練幼兒的聽覺感受力和節奏感。
教學創新:嘗試在藝術與科學中尋找恰當的結合點。
第一樂章:會唱歌的瓶子
具體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不同材質的瓶(罐)子發出不同的聲響,并找出最好的方法使它發出最好聽的聲音。
2、在有趣的游戲中,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3、訓練幼兒的聽覺感受力和節奏感。
活動準備:
1、教師提供各種常見材質(如:鐵制、塑料、玻璃、紙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幼兒常用打擊樂器人手一件。如:(鈴鼓、響板、三角鐵……)
幼兒能力知識準備:
1、幼兒已經具有辨別常見打擊樂音色、音高的能力。
2、幼兒具有初步的節奏感,熟悉各種常見節奏型,并能在音樂伴奏下有節奏的即興演奏。
3、具有較好的音樂活動常規。
活動過程:
1、聽覺、節奏訓練
(1) 教師分別演奏三種不同音色、音高的打擊樂器:大鼓(低音)、碰鈴(高音)、響板(中音),請幼兒閉上眼睛,聽音色說出樂器名稱。
教師邊演奏邊有節奏地問:
“小朋友/告訴我,什么 樂器/在歌唱?”
幼兒有節奏地回答:
“石老師/告訴你,大鼓 大鼓(碰鈴、響板)/在歌唱。”
(建議:教師與幼兒進行節奏對答游戲時,可即興變化幼兒熟悉的各種節奏型,并可不斷改變演奏音量的大小,幼兒的回答需與教師的節奏型、大小相一致。)
(2) 用同樣的方法請幾名幼兒輪流演奏自己手中的打擊樂器,請其它幼兒猜。
(3) 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演奏節奏樂《小星星》。
2、 熟悉瓶(罐)子經過敲擊后的不同音色、音高。
(1) 教師出示幾種常見的質地不同的瓶(罐)子(如: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紙制)),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演奏的真好聽,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說他們也想來唱歌,小朋友想聽嗎?”
(2) 教師用手分別敲擊四種瓶(罐)子,請幼兒仔細聽辨它們發出的聲音,感受并熟悉不同的'音色、音高。
建議教師可這樣提問:
“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是怎樣唱歌的?誰能學一學?”
(啟發幼兒用象聲詞模仿,也可進一步啟發幼兒用形容詞來描述自己聽到的聲音。如:脆、悶、響亮……)
“它的聲音像哪種打擊樂器?”
(引導幼兒說出與它音色、音高相近的打擊樂器名稱。)
(3) 請幼兒閉上眼睛,由教師或一名幼兒敲打其中任何一個瓶(罐)子,讓幼兒猜猜看,是哪一種瓶(罐)子發出的聲音。
教師邊敲擊有節奏地問:“小朋友/告訴我,什么 瓶子/在歌唱?”
幼兒根據不同瓶(罐)子發出的聲音,有節奏地回答:
“石老師/告訴你,易拉罐 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在歌唱”
(4) 教師或一名幼兒隨意站在活動室某一角落,手敲某一種瓶(罐)子,讓幼兒閉上眼睛指出聲音的方向并說出是何種瓶(罐)子。
3、 幼兒分組嘗試用不同方法讓瓶(罐)子唱歌。
教師:“請小朋友也試一試,讓這些瓶子、罐子都來唱歌。”
(1)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敲、打、碰、抓、吹、捏、彈……)使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和節奏型。
建議教師可這樣引導:
“想想看,除了敲、打,還能用什么方法讓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
“除了敲打這兒,還能敲打什么部位?”
“能不能讓它們互相幫幫忙?”
“除了用手,我們還能用什么讓它唱歌?”
(2) 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讓瓶(罐)子發出不同聲音的?發出的聲音是怎樣的?并演示方法。
(3) 教師邊總結邊演示不同的方法和發出的不同聲音,并請幼兒集體評價哪些聲音聽起來感到舒服,好聽,教育幼兒不要制造噪音。
4、 幼兒任選一種瓶(罐)子當樂器,用自己覺得最好聽的聲音,跟隨音樂有節奏地即興演奏。
第二樂章:瓶子的變奏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更多的方式、方法,使瓶(罐)子發出更好聽的聲音。
(2)使幼兒感受到音樂就在自己的身邊,許多物品都可以成為樂器。
(3) 引導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蘊藏在其中的科學知識。
活動準備:
活動材料準備:
1、請幼兒自備各種常見材質(如:鐵制、塑料、玻璃、紙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教師提供各種輔助瓶子發聲的工具和材料(如:筷子、勺子、鉛筆、大米、小石子、沙子、豆子、水、透明膠帶、繩子……)若干。
3、各種大小不等的紙箱、盒子;各種厚薄、質地不同的紙張若干。
幼兒能力知識準備:
幼兒已進行過《會唱歌的瓶子》活動。
活動建議:
1、先請每位幼兒自選一種瓶(罐)子當樂器,用自己覺得最好的演奏方法,跟隨音樂演奏節奏樂。
2、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分別用手、筷子敲擊某種瓶(罐)子,請幼兒猜猜是那種瓶(罐)子發出的聲音。
教師可引導幼兒思考:“用手和用筷子敲擊瓶(罐)子后,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教師出示部分輔助工具與材料,引起幼兒思考:“想辦法讓這些東西與瓶子結合起來,使瓶子唱出更美妙的歌聲。”
4、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啟發幼兒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使瓶子發出各種聲音和節奏型。
(1)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工具敲擊瓶子的不同部位,仔細聽一聽,聲音一樣嗎?哪個聲音較高?那個聲音較低?
(2)引導幼兒將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材料裝進瓶中敲擊或搖晃,試一試聲音會變化嗎?變高了還是變低了?(如:將水注入幾個玻璃瓶中,用筷子敲一敲,看看水多的瓶子聲音較高還是水少的瓶子聲音較高呢?)
(3)引導幼兒把瓶子捆(粘)在一起,用筷子刮一刮,聽聽是什么聲音?
(4)引導幼兒把薯片罐子由低到高排列在一起,用筷子按順序敲一敲,聲音是怎么變化的?
5、請創造出不同聲音或不同節奏型的幼兒逐個表演自己的操作方法。使幼兒感受變化多樣的音色、音高和節奏。
6、出示各種紙張、紙箱、盒子,啟發幼兒分組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它們也能發出不同的聲音和節奏型,并請個別幼兒展示。
7、請幼兒找找自己身邊還有那些物品也會唱歌。
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敲敲活動室內的其它東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門、窗、黑板、柜子、地板……)了解不同的物體經過敲擊后都能發出聲音,它們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只要動腦筋,身邊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為樂器。
第三樂章:我會做樂器
具體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已有經驗,嘗試自己選擇各種材料,設計創造出各種簡單的樂器,并能較好地演奏它們。
(2)讓幼兒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并樂意與人分享。
活動準備:
活動材料準備:
請幼兒準備各種自己認為能當樂器的物品、或能制作樂器的材料若干。(如:大紙箱、各種盒子、瓶子、罐子、桶、紙、釘子、石頭……)
幼兒能力知識準備:幼兒已有前兩次活動的經驗積累。
活動建議:
1、教師組織幼兒把自己準備的各類物品與打擊樂器進行比較,幫幼兒確定制作方向。
建議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引起幼兒思考:
“你能讓它能發出怎樣的聲音?”
“它的聲音比較高還是比較低?”
“它的聲音聽上去和哪一種樂器比較接近?”
“哪種方法使它發出的聲音聽起來更好聽?”
“你覺得哪種方法演奏起來更方便?”
2、請幼兒分組自由結合,創造出各類簡單的樂器,教師給予適當的支持與幫助。
制作建議:鼓類:
用手拍一拍大紙箱或是用筷子、木棒敲一敲,想不想一面大鼓?;把不同大小的紙箱或紙盒放在一起敲一敲,忽高忽低,忽強忽弱就像一組架子鼓;
響板類:用兩個瓶蓋互相敲一敲,可不可以做一個響板?;
沙球類:空瓶(罐)子分別裝上米、豆子、沙子、小釘子,把瓶口封住,搖一搖,猜猜里面裝著什么?這是多有趣的一套沙球啊,如果嫌瓶子不好看還可以動手給它進行一下裝飾;
碰鈴類:把幾個小鈴當用繩子串起來,套在手腕上,多好聽啊;
其他:拿幾個杯子、碗或玻璃瓶,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再用筷子敲敲看,多美妙的聲音,我們可以叫它音樂杯(碗、瓶)。
3、請幼兒講解并演示自己制作的樂器,并請大家進行評價。
4、請幼兒用自己制作的樂器在音樂的伴奏下有節奏地即興演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與不同的朋友相處,體驗關愛朋友的愉悅之情。
2、愿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顏色的感受和想象。
活動準備:
小白鼠和大象的圖片,故事課件,背景音樂《最好的`朋友》,各色顏料,水杯,毛筆
活動流程:
學會觀察朋友的特征——情感激發——自由辯論哪種顏色好——變色游戲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故事人物
1、(出示老鼠、大象圖片)小朋友們他們是誰呢?
2、他們的名字叫娜娜和末末,你看看它們有些什么特別之處?(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它們的特征)
3、請你猜一猜他們是什么關系呢?
二、看課件,聽故事
1、到底它們是什么關系呢,我們來聽聽它們是怎么說的?
2、(故事聽到“我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白鼠)
1)小白鼠想和誰做好朋友?為什么呢?
2)大象為什么不愿意和小白鼠做朋友呢?
3)為什么大象末末愿意和娜娜做朋友呢?
3、(聽故事最后半段)
1)紅色象征了什么?
2)末末為什么喜歡黃色?
3)藍色給人什么樣的感覺?
4)什么顏色可以變成綠色?
5)白色像什么呢?
6)讓我們閉上眼睛感受一下黑色,如果你什么都看不見,你會有什么感覺?
7)末末最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
8)你喜歡娜娜還是末末?
師小結:兩個好朋友都喜歡,好朋友之間能互相關心幫助,同樣也能讓自己變的快樂幸福。
三、幼兒開展自由辯論大賽
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顏色的感受和想象)
四、變色游戲
小朋友喜歡那么多不同的顏色,那我們一起試試看用我們的本領來變出不同的顏色,看看誰變得顏色最多,最好看。
附故事:你是我的好朋友
娜娜是一只非常特別的小白鼠,因為她不愿意和老鼠做朋友,一心想找一只大象做朋友。
媽媽覺得娜娜太任性了,“你怎么和大家不一樣?為什么想和大象做朋友呢?”
娜娜告訴媽媽:“大象很美麗,很可愛呀,而且他們很善良,不像阿寶一伙兒那樣兇巴巴的。”
阿寶是一群小白鼠的頭兒,他們總喜歡搞惡作劇嚇唬大象,有這樣的同類,娜娜感到很羞愧,她下定決心要找到一只大象做朋友。
媽媽對娜娜說:“你想找大象做朋友當然是好事,不過,你也看見了——大象怕老鼠。”
娜娜心里嘀咕:“都怪阿寶那幫家伙總是干壞事,大象可能覺得所有的老鼠都跟他們一樣壞。”
娜娜試著去接近大象,和他們交朋友,可是,每當她一靠近,大象們就嚇得往后躲。
這天,娜娜又遇到了一只大象,她盯著這只大象看了好半天,可大象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好像一點兒都不害怕她。
“太好了!”娜娜高興極了,“終于找到不怕我的大象了!”
“我為什么要怕你呢?”大象問。
“因為別的大象都怕老鼠呀。”
“哦,你是老鼠嗎?”
“對,我是一只小老鼠。你沒看出來嗎?”娜娜覺得很奇怪。
大象扶了扶墨鏡,說:“哦,不是沒看出來,而是我看不見。”
“是因為我太小了嗎?”娜娜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細致地觀察圖片,根據自己的想法,合理地為圖片排序。
2、鼓勵幼兒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的講述圖片內容。
3、讓幼兒體驗排圖講述的樂趣并樂于參與排圖講述。
重點難點重點:
幼兒觀察畫面的細微變化進行合理排圖。
難點:在合理排圖之后,幼兒根據排圖的順序用好詞好句進行講述表達故事的內容。
活動準備
1、大圖五幅一套。
2、小圖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有兩個朋友,他們背上都有重重的殼兒,走路都很慢,猜猜他們是誰?(烏龜、蝸牛)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關于烏龜和蝸牛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此環節,教師重點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鼓勵幼兒根據自己對圖片的理解為圖片排序,并講述圖片。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教師不按圖片順序出示圖片。)
教師:這里有幾幅圖?圖片里有誰?天氣怎樣?他們在什么地方?每幅圖的地點有變化嗎?烏龜和蝸牛的表情是怎樣的?你覺得會發生什么事情?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的細微變化,尋找圖片之間的聯系,以及講述時的四要素。)
(2)鼓勵幼兒根據自己對圖片的`理解為圖片排序。
教師:這五幅圖不小心被彭老師把順序給打亂了,現在彭老師想請小朋友幫幫忙,來給圖片排排順序,還要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編故事的時候請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事,如果加上好聽的詞句,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就會更好,最后別忘了給故事起個名字。
(在幼兒排圖講述前,教師重點提示幼兒需要注意的地方,幫助幼兒梳理排圖講述的思路,鼓勵幼兒恰當的好詞好句,使講述的內容豐富,提高講述的能力。)
(3)(幼兒人手一套小圖)幼兒為圖片排序,并進行講述。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為圖片排序。
注意傾聽個別幼兒的講述,提示幼兒注意講述的連貫和完整性。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巡回指導很重要,是為了解多數孩子排圖、講述的情況,并抓住個別亮點和突出的問題,對孩子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4)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排圖、講述。
教師:你是怎么排的?請你為大家講講你編的故事嗎?
講述后問:“為什么你要這樣排?”(大概請4——5名幼兒講述)
(教師根據孩子講述的情況適當進行提問,如針對故事情節合理性的提問;針對孩子觀察細微處的提問;好詞好句運用的提問等,適當的提問是目標達成的基礎。)
師生一同評價:你覺得他講的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關注講述時的連貫性、完整性,故事情節的合理性,以及運用的好詞好句,角色之間的對話,包括故事的名稱。)
(5)鼓勵幼兒同伴間進行講述。
(為幼兒搭建講述的空間,鼓勵更多幼兒把自己創編好的故事講述出來。)
3、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為圖片排出了好幾種不同的排法,排法不同,講出的故事也就不同,可真有趣。如果你有興趣,下課或區角活動的時候,你可以再嘗試不同的排法,講更有趣的故事。
活動總結
《兩個好朋友》是多線索的排圖講述材料,他需要孩子通過觀察圖片、積極思考進行排圖,通過對圖片的理解,然后轉換成語言進行講述,對孩子來說是一次挑戰,也是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活動環節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教師的提問十分有針對性,如:你覺得每幅圖的地點一樣嗎?有什么變化?這個的問題的目的是讓幼兒注意到隨著地點的變化,故事的情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再如:你覺得會發生什么事?這個提問主要是引發幼兒積極思考,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創編故事。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提問,為幼兒后一環節中的排圖講述奠定了基礎。
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的過程中,教師十分注意引導幼兒講述時的完整性,以及好詞好句的運用,利用評價的形式,同伴間的相互影響,從而提升幼兒講述的質量。如:美美在講述烏龜睡著時說道:“烏龜發出了雷鳴般的呼嚕聲。”評價時,孩子們都一致給予認同。友友在講述蝸牛時說:“蝸牛十分疲倦,它也睡著了。”像這樣好詞好句,在整個講述中頻頻出現,充分說明孩子的書面語言在不斷提高。
但在活動中,教師過于注重詞句的運用,對講述中的合理性欠缺引導,如果教師能注意到這方面的引導,對幼兒今后的講述和寫作會更有幫助。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善于發現、利用每一活動中對幼兒發展的價值所在。排圖講述中的觀察方法、思維能力(邏輯性、連貫性、創造性、推理能力)、表達能力等經驗可以遷移到更多的領域之中,比如閱讀理解生活訓練中的操作流程圖、數學活動中的排序學習、科學活動中對小實驗步驟的記錄和講述等。特別是大班幼小銜接活動中,幼兒自己的計劃制訂(放學后的、周末的),都可以運用到我們在今天的排圖講述活動中培養的能力、方法,讓他們的求異思維、創造性得到更好的鍛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目標
1.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2.學習運用不同的線條變化和色彩及折疊剪的方法表現各國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準備
1.2―3個外國娃娃或照片。
2.大地球儀一個或世界地圖一張,
3.京劇臉譜、有關京劇和中國功夫的音樂磁帶、漢字卡片、世界杯足球賽、主題曲《手拉手》的中文版音樂磁帶。
4.長條紙、水彩筆。
過程
一.介紹中國文化。
――以“外國小朋友來作客”為由,引導幼兒討論如何通過大家的介紹,讓外國小朋友了解中國。
――鼓勵幼兒從漢字、京劇、中國功夫等方面,通過舞蹈、表演、講解等多種表達方式向外國小朋友作介紹。
二.尋找外國小朋友的家鄉。
――教師出示地球儀或世界地圖,通過中國與全球的比較幫助幼兒感知地球很大。
――請幼兒在世界地圖上找找外國小朋友家鄉的位置。
――幫助幼兒了解地球上生活著不同膚色的人們(出示相應膚色的娃娃),他們和我們中國娃娃都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里。
三.學習詩歌《我們手拉手》。
――教師朗誦,幼兒傾聽,初步感受詩歌的內容,從教師的表情和聲調中體會情感的表達。
――請幼兒說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詩歌內容。
――教師配合身體動作幫助幼兒學習詩歌。
四.朗誦詩歌。
――鼓勵幼兒說一說聽了詩歌后的感受,知道要用什么樣的'聲音和表情來朗誦詩歌。
――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請幼兒扮演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小朋友手拉手,伴隨著《手拉手》的音樂擺動手臂,朗誦詩歌。
――世界各國的小朋友在一起手拉手念著兒歌跳著舞真高興,讓我們把他們的樣子用剪紙剪下來吧。
五.討論嘗試剪紙方法。
――請幼兒想辦法如何能一次剪出四個娃娃,而且每個娃娃都能手拉手不斷開。
――誰能剪出各國小朋友手拉手的樣子?
――討論后幼兒動手進行嘗試。
六.共同總結關鍵方法。
――剪成四個娃娃手拉手,需要先將長條紙對折兩次,然后在第一張紙上畫上一個娃娃。
――用剪刀沿輪廓將娃娃剪下,剪時注意不要把娃娃的手剪斷。
――打開紙后,用彩色筆把四個娃娃裝飾成不同膚色的娃娃。
七.進行創作活動。
――提醒幼兒在第一張紙上畫出娃娃的樣子,并注意在合適的位置上畫上娃娃的手臂。
――鼓勵幼兒根據各國的特點,合理、大膽地裝飾娃娃的臉和服飾。
――播放《手拉手》的背景音樂,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八.共同布置作品。
――展示幼兒作品將每個幼兒的作品布置在一起,組成許多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同伴間互相介紹分享自己畫的是哪些國家的娃娃手拉著手。
建議
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詩歌中朋友見面的問候語的學習要求,幼兒對外語問候語不感興趣時,可改為“你好,你好,你們好”,幼兒對外語問候語很感興趣時,不但可以學說英語、日語,還可以增加法語等其他語種的問候語。
附詩歌:我們手拉手
好大好大的地球,哪兒都有小朋友。
黃皮膚,黑皮膚,白皮膚,還有棕色皮膚的小朋友。
地球上的小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
你好,哈羅,歐哈又,我們一起手拉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遇到突發事件時,幼兒能及時快捷地撤離到安全地帶。
2、幼兒熟悉安全撤離路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志、電視報道中有關緊急撤離的事例或圖片。
2、班級緊急撤離圖。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觀看錄像或圖片,讓幼兒感知遇到突發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煤氣泄漏、火災等)。
2、提問:"如果遇到突發事情時怎么辦?"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突發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3、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4、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5、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
6、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指揮等。
7、熟悉警報錄音,組織幼兒"實戰演習"。聽到警報聲音時,在老師的帶領下,按圖標路徑迅速撤離到戶外安全地帶。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6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1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7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7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4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4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