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熱】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是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
2、難點:幼兒在感受過程中關鍵點是對于不同圖形中共用邊的感知與理解。
活動準備:
火柴棒若干根、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ㄒ唬┳兡g,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魔術,大家想不想學呀?
2、出示兩個三角形,提問:它是由幾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師變魔術:我要拿走一根火柴棒,還剩幾根?我用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兩個三角形,你們信嗎?
4、誰看出了其中的秘密?為什么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因為它們有一條公用邊,它叫“公用邊”)
。ǘ┙處焼l幼兒用火柴棍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征。
1.請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兩個三角形。(個別幼兒示范)
2.請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個別幼兒示范)
3.請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個別幼兒示范)
。ㄈ┯變翰僮骰顒樱l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1.出示記錄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1)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正方形。
(2)將你搭出的圖形畫出來。
。3)記錄你所用的火柴棒的數量。
2.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進行指導。
3.活動評價。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班級進入區域繼續利用我們的棒來繼續變魔術,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三角形。
活動反思:
1.讓數學變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為什么學生喜歡這節活動課,因為這節課直觀形象,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數一數,像玩游戲一樣,有趣好玩。所以,數學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數形結合,用動畫片中的人物創設情境,聯系生活中的數學等就是讓數學變得好玩一點,學生積極性才高。數學教學應該向語文課學習,讓學生能感知數的靈動,讓數學教學變得豐富多彩。
2.數學要多讓學生操作。
數學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多操作,多動手。學生在操作中感受會更深。滾一滾,如果要對低年級的學生說是很難說清楚的.,但學生動手滾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數學教學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就是讓學生多操作。
3.要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
有人說感覺器官用的越多,記得就會更牢固。這節課讓學生動手操作,用手去摸,動手去堆,用眼睛觀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器官。
4.了解學生,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數學。
低年級學生在用語言表達數學問題時,有時候不太準確,這時候就不要強求學生記住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可以等一等,現階段只要讓學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讓學生討論。
不要小看這些小孩子,他們思維活躍,想法多樣,只要你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就會精彩演繹。在搭一搭這個活動中,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可以搭出哪些物體,學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給與了肯定和表揚。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題目
大班科學教案:可愛的竹蜻蜓
二、活動目標
通過制作竹蜻蜓,訓練幼兒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竹簽、卡紙(畫有竹蜻蜓的葉片)、剪刀、飛機模型、風扇、橡筋、圖片(風車、排氣扇、輪船的驅動器)等。
五、活動過程
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紙上的竹蜻蜓葉片,并用膠帶在中間纏一圈固定。
(2)將竹簽插在葉片中間,在竹簽穿入葉片的上下處,纏上膠帶以作固定。
解決的問題:怎樣做才能使竹蜻蜓飛起來?
試一試,玩竹蜻蜓。
(1)倒置在地上,轉動竹簽使之旋轉,像玩陀螺一樣。
(2)用橡筋射出。
(3)搓動竹簽使之飛起。
想一想,為什么有的竹蜻蜓飛不起來,而有的竹蜻蜓卻能飛起來?
(1)竹蜻蜓葉片翹翹的,就能飛起來。
(2)同伴的竹蜻蜓葉片是平的',就飛不起來。
試一試,讓竹蜻蜒飛起來。
(1)將竹蜻蜓葉片的傾斜方向一致。
(2)在旋轉葉片時,注意旋轉方向。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竹蜻蜓旋轉著飛起來了。
(2)竹蜻蜓能旋轉著向上飛,還能旋轉著向前飛。
(3)竹蜻蜓葉片傾斜方向一致,就能飛起來。
拓展應用。
(1)什么東西能像竹蜻蜓一樣旋轉著上升或向前?
、僦鄙龣C的螺旋槳。
、谳喆尿寗悠。
(2)生活中哪些東西像竹蜻蜓一樣有葉片也能旋轉卻不能飛?
、匐娚。②風車。③換氣扇。
比一比,看誰的竹蜻蜓飛得高、飛得遠。幼兒分組進行游戲比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孩子在成長中總會遇到親人的故去、心愛寵物的死亡也會帶來強烈的內心震動。不能認識死亡,就無法認識生命與感恩。禁忌往往被賦予神秘的光環,只會加重孩子的好奇心與害怕感。本活動以情感為主線,旨在通過繪本“獾的禮物”的講述與角色扮演創造故事氛圍,讓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象自己就是青蛙、鼴鼠、兔子,是獾的朋友,并在過程中理解獾死后帶給人們許多精神禮物,值得大家去懷念它。
活動目標:
1. 關注情感體驗,適度引發幼兒對死亡的情緒體驗。
2. 學習用感恩、祝福的心來面對親友、寵物的死亡。
活動準備:
繪本《獾的禮物》、相關課件活動過程:
一、引起動機:故事「獾的禮物」◎「獾的禮物」 文?圖 / 蘇珊?巴蕾 譯 / 林真美 出版 / 遠流出版公司◎內容摘要:
有一只年紀很老的獾,是許多動物們的好朋友。他知道自己就快要死了,可是他并不害怕,還常常告訴朋友們在他死的時候不要為牠難過!
有一天獾沒有出來跟大家說早安,大家都知道:獾死了!大家都非常傷心、非常難過。土撥鼠覺得好孤單,他把毯子都哭濕了。大家都不知道沒有了獾要怎麼過下去?大家常聚在一起,說的都是和獾有關的事情。土撥鼠最會剪紙,他告訴大家獾是如何教牠學會剪紙的;青蛙也告訴大家,獾是如何教他學會溜冰的。
就這樣,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會想起獾以前教牠們學東西的事情。而且他們還常常利用自己學會的事情互相幫助,這是獾留給他們的禮物,他們不再傷心哭泣了,反而一講到獾都會很快樂,想要謝謝獾,留給大家這麼好的禮物!
二、討論與分享:
1.獾死了,森林里的小動物本來很難過、很傷心,后來為什么會變快樂了呢?
(因為想到獾以前教他們學會好多東西,很感謝獾。2.如果你是獾,你死了以后,你會希望所有認識你的人都一直在哭、很傷心、很難過?還是希望他們過得很快樂呢?
3.你曾經有過面對親人死亡的經驗嗎?那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你會用那一種方法想念他呢?
◎是用悲傷的方法一直流眼淚?
◎還是去想他曾經教過你、幫助過你的.事情,并感謝他呢?
三、角色扮演:
1.請小朋友一起來扮演故事「獾的禮物」。
2.若時間不夠亦可只扮演【在獾死之后,小動物們對獾的想念和感謝之處】,讓小朋友練習說出感恩的話語。
四、延伸活動:「好友的感恩」人若總是在失去后才知感恩和珍貴,實在有些可惜,所以希望小朋友從現在開始就能懂得感恩身邊親友的好,尤其是身邊的同學喔!
1.可全班或分組進行,每天以一位小朋友為感恩的對象,其他小朋友輪流說出對他感謝的話。
2.在分享之前可先引導小朋友想一想:該位小朋友對自己的幫助是什麼?
3.若沒有或想不出來,可由老師先分享,并鼓勵小朋友繼續努力觀察,下次再說。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五一”假期,我們讓幼兒統計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等環節所花的時間。結果孩子們所花費的時間最長為90分鐘,最短的為12分鐘,大部分幼兒需要60分鐘左右。從統計表上可以看出,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遍。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入小學奠定基礎呢?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彈珠和筷子。
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可能會回答“60秒”。)
師:60秒又有多長呢?
師:我們請時鐘走一分鐘吧。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有多長?
(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時鐘畫面,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1)(教師出示鐘面)我們都認識鐘,請問哪一根針轉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2)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
(3)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4)現在我們讓秒針走一圈,請大家體驗一下一分鐘究竟有多長。
教師小結:秒針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鐘。
2.一分鐘能做什么?
師: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師上網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AY~JL園出發到伊勢丹商廈。)
一分鐘人騎自行車能騎700米。
師:你們猜猜700米有多遠?如果從幼兒園出發到哪里有700米?(幼兒園總部到分部一個來回。)
3.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1)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呢?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
(2)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4)幼兒操作。
(5)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A.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穿了幾粒珠子、幾個套環)。
B.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JL的報數。)
C.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D.我剛才發現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些日子,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ㄙM的時間進行了統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
4.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6小學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時間,比如安排課間十分鐘。誰知道課間十分鐘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結果會怎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延伸活動:
在區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定時間內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幼小銜接教育非常重要。在這兩個活動中.陳老師認真分析了幼兒從“小朋友”到“小學生”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問題.依據“我要上小學”的主題目標.充分考慮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培養的需要.力圖在這一重要的過渡期給予幼兒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問題。遵循需要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幼兒園、小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和要求.使幼兒面臨著種種入學適應問題的考驗。陳老師在“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背景下.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整理書包”等系列活動,以幫助幼兒熟悉小學生活.萌發對當小學生的向往之情。
重視認知.整合實施
“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認知經驗學看課程表,并嘗試整理書包”是入學之所急。陳老師順應情景需要.導入了對“時間”的感知.運用問題引導.展開了對“課程表”的認識,通過兩次操作讓幼兒經歷了“書包整理”中的問題。體現了在主題背景下整合幼兒各種經驗、豐富體驗、積累新知的思想。
設計嚴謹.層層推進
時間的長短必須通過比較來感受.書包整理應該親歷而為.形式化的比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陳老師在設計時力求邏輯嚴密、環節相扣、步步推進。例如,為使幼兒懂得“在擁有同等時間的情況下.抓緊時間者完成的任務就多”,陳老師安排了如下環節:一分鐘能做些什幺事的資料分享―+一分鐘做事的操作體驗―,一分鐘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鐘所做相同事的數量比較,等等,使幼兒初步理解了影響單位時間辦事效率有多種因素(是否抓緊時間、動作快慢等).從而引發幼兒思考“如何安排課間十分鐘”等問題,幫助他們克服過渡期中的時間運用障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了解區分磁鐵可以吸的物質,感知磁鐵特性。
2、了解磁化現象。
活動過程:
1、課前讓幼兒了解磁鐵可以吸什么,再讓幼兒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體可被磁鐵吸住,哪些不行。引導幼兒進行分類。
2、組織幼兒討論:這些不能被磁鐵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鐵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讓幼兒在活動室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能被磁鐵吸住,哪些不能?
4、磁鐵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現象。
磁力可以穿過什么
活動目標:
讓幼兒操作、探索、發現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現象。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猜想磁力可以穿過什么,并在活動室里尋找磁力可以穿過的物品。
2、幼兒分類驗證材料:紙、木頭、玻璃、布、瓷、植物葉子、橡膠等。
3、教師小結:磁力具有穿透性。
磁力的大小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讓幼兒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動過程:
1、準備布、被子帶領幼兒觀察實驗:磁鐵能穿過布,但不能穿過被子。
2、引發
幼兒討論:為什么磁力可以穿過布穿那不過被子?
3、師生再次實驗:用磁鐵透過木盒蓋使別針動起來,引導幼兒認識到,隨木盒蓋的加厚,磁力最終動不了別針。
4、幼兒自己做實驗并記錄:
為幼兒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鐵和別針,讓幼兒記錄大小磁鐵一次分別可吸多少別針。
好玩的電動玩具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電動玩具,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2、讓幼兒了解電池的正負極會影響玩具的啟動或靜止。
活動過程:
1、準備一些電動玩具先讓幼兒玩,并讓幼兒思考:電動玩具為什么會動起來?
2、師幼共同探索。裝反電池的正負極,啟發:“老師這里的玩具也有電池,誰來試試電動玩具能動起來嗎?”
3、教師總結:電池的正負極的不同,會影響玩具的動或靜。
4、引導幼兒了解不同的玩具里面裝的節數也不一樣。
好玩的摩擦起電
活動目標:
1、探索什么東西能摩擦起電。
2、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用尺在絲綢、皮毛、頭發上做摩擦起
電的實驗。
2、提出問題:尺在別的地方能摩擦起電嗎?
3、幼兒自由實驗。
4、小結。
分散和聚集
活動目標:
1、知道顏色聚在一起深,擴散開來淡。
2、培養幼兒愛做實驗的興趣。
活動過程;
1、出示滴管,介紹滴管的用法。
2、提出問題:如果用滴管吸一滴紅墨水滴到餐巾紙上,會發生什么情況/
3、幼兒做實驗。
4、小結:當紅墨水聚在一起時顏色很深,當紅墨水慢慢擴大,它的顏色就淡了。
探索各種聲音
活動目標:
1、知道物體振動會產生聲音。
2、通過操作各種材料,體驗聲音的產生。
活動過程:
1、課前做實驗“會跳舞的娃娃”,交代任務。
2、幼兒自由操作,體驗物體振動而產生聲音的現象。
3、用多種材料嘗試,體驗它們發出的不同聲音。
4、師小結。
玩鏡子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觀察、探索,知道各類鏡子的特點及作用。
2、發展幼兒觀察力,提高求知欲。
活動過程:
1、交代任務:玩有趣的.鏡子,提醒大家要愛護這些鏡子。
2、操作一:每個
幼兒自選一種鏡子,探索怎樣玩的有趣。討論:各自玩時,發現了什么?
操作二:幼兒另選幾種鏡子,觀察照出的物體發生的變化。討論:各自玩了哪些鏡子?照出來的物體是怎樣的?
操作三:根據不同的鏡子照出物體的不同變化,讓幼兒尋求答案。討論:為什么鏡子不同,照出的物體和原來的不同?
3、老師總結。
玩磁針
活動目標:
1、了解磁針轉動的原理――指南針。
2、培養幼兒對科學產生興趣。
活動過程:
1、交代任務:玩磁針,并提出要求。
2、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3、老師小結。
使球停在斜坡上
活動目標:
1、探索使物體停在斜坡上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合作性,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1、提供多種材料,讓小朋友自由探索。
2、小朋友相互討論探索結果。
3、再次操作。
4、師生共同討論探索方法、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能夠自主的跑跳,并能參加一些基本的體育活動,臺球這個游戲很受幼兒的喜愛,幼兒在游戲中能夠手腳并用,達到全身的協調運動。在游戲中能獲得很大的樂趣,它既增強了幼兒的體質,又強化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動作的協調能力。因此設計了臺球案板,讓幼兒體驗在合作游戲中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快速反映能力,鍛煉幼兒手臂的敏捷度。
2、 培養幼兒在游戲中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臺球若干 臺球案板
【活動過程】
教師教幼兒做好開始準備,先擺好臺球,教師首先說明游戲的規則和過程,再開球。
1、導入游戲
談話:小朋友,老師今天和大家一起來做個打臺球的游戲,好不好?幼兒回答:好
教師示范,幼兒觀看。
2、游戲玩法:
把幼兒分成兩隊站好,兩隊的排頭各拿一根臺球桿,當老師發出命令后,幼兒開始瞄準臺球看那隊幼兒先把球打入臺球案上的`洞,打入洞中球多者為勝。
3、注意事項:
在游戲的過程中,各組幼兒要互相配合,避免拿球桿打鬧以免傷到幼兒。
4、活動總結,
對表現好的小組成員給予表揚鼓勵,教師做及時總結
【活動反思】
打臺球給幼兒帶來了快樂,鍛煉了幼兒的身體機能,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去,在配合中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身體,養成了守規則好習慣,更進一步感受了集體的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們年紀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著種種不便。
2、激發幼兒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情感。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前期經驗的準備:
讓幼兒觀察和討論爺爺奶奶的日;顒。
物質準備:
收集有關爺爺奶奶日常生活細節的信息(圖畫、文字記錄)。
環節預設:
一、出示爺爺奶奶圖片,自然引入主題。
師: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長得什么樣子,和自己哪些地方不一樣。
幼兒自由講述。
師:我們的爺爺奶奶年齡大了,需要我們的小朋友來幫忙。
二、我為爺爺奶奶來幫忙(角色扮演)
師:想一想爺爺奶奶做哪些事情不方便,我們可以幫他們做什么,兩人結伴試做一下。
(幼兒自由結伴扮演)。
師:我們小朋友在家里為爺爺奶奶做過什么事情,爺爺奶奶有什么反應呢?
師: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們小朋友要主動去關心爺爺奶奶(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做個尊敬老人的好寶寶。
鼓勵幼兒為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動延伸:
畫畫自己的爺爺和奶奶,表現他們的特征和活動。畫完后和伙伴們交流一下,畫上的爺爺奶奶在干什么。(如:給花澆水、擦桌子、縫衣服)
活動反思:
以重陽節為主線,(即平時由老人接送孩子人數居多,老人比較溺愛孩子,孩子在老人面前任性,不知道體諒和關心老人等),設計了這個活動。本活動旨在通過聽故事、講述、繪畫、唱歌跳舞等多種形式,讓幼兒體會和感受老人對自己的愛和付出,知道感恩,知道怎樣關心和愛他們,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感謝。活動中,利用了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結合幼兒自身經驗自編小故事,幼兒聽得非常入神,因為故事里講的好像就是他自己。聽完故事后,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著自己的爺爺奶奶是怎么愛自己的,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
在老師引導下,能夠知道爺爺奶奶年齡大了,他們也需要照顧,需要我們為他們做點事情,應該心疼他們,不要象嬌嬌一樣,把奶奶累病了。最后,孩子們用畫筆畫下了最想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有花、水果、玩具、漂亮的'衣服、汽車等等。晚上,在家長的配合下,孩子們陪爺爺奶奶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節日;顒雍螅c家長進行了交流,家長紛紛反映,通過這次活動,孩子懂事了很多,有的改掉了一些任性、嬌氣的習慣,知道心疼人了,這對孩子今后發展也將是一個很好的影響。
小百科:爺爺,指長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秋天樹林色彩的變化特點,感受秋天樹林色彩的絢麗和多種色彩交融所帶來的豐富的色彩變化。
2.嘗試用水粉表現秋天的樹林,用點彩的方法表現樹葉色彩的豐富變化,并能根據畫紙背景的特點合理布置畫面。
3.能和同伴共享操作材料和空間,體驗共同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幻燈片:秋天的樹林照片和繪畫作品
2.材料:水粉顏料、調色盤、水粉筆、有背景的畫紙
3.經驗:幼兒觀察秋天的變化,已有初步使用水粉筆和顏料的經驗
活動過程:
1.觀賞圖片,感受秋天樹林色彩的變化
。1)欣賞秋天樹葉的圖片,感受樹葉的色彩變化
指導語:現在是什么季節?
秋天的大樹有什么變化?
仔細看看,葉子除了有些變黃了、變枯了的,還有什么顏色的?(樹葉有的是檸檬黃、有的是深黃,還有的樹葉變紅,深深淺淺,非常漂亮)
。2)欣賞秋天樹林的圖片,感受秋天樹林色彩的絢麗
指導語:秋天的樹葉有那么多種顏色,秋天的樹林會是怎么樣的呢?
這些深深淺淺的黃色、紅色融合在一起,給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這些樹林生長在哪里?看上去這么樣?
小結:秋天來了,樹的葉子變黃了、變紅了,深深淺淺的,非常好看;走進秋天的樹林,到處都是金黃、橘黃、橙紅色,給人非常溫暖的感覺。
2.欣賞繪畫作品,擴展審美經驗
。1)感受作品中秋天景色的豐富和多樣
指導語:畫家筆下秋天的樹林是什么樣子的?
樹葉的色彩有哪些變化?
樹林中的樹木是怎樣排列構圖的?
。2)討論畫法和構圖
指導語:樹干和樹葉是怎么畫出來的?用的方法一樣嗎?
這片秋天的樹林,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小結:畫樹林時,可以看好位置先畫出幾棵樹的樹干和樹枝,然后再畫樹葉。點彩樹葉時點上一種顏色后可以再換另一種顏色,就能讓樹葉變得層層疊疊,非常茂密。
3.幼兒繪畫,表現秋天樹林的景物和色彩的豐富
(1)創作討論
指導語:今天我們畫秋天的樹林,看看畫紙是什么樣的,樹林可以畫在哪里?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2)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嘗試用平涂和點彩的方法表現秋天樹林豐富的色彩變化
引導幼兒和同伴合作,共同構思和表現,細致地使用繪畫材料。
4.欣賞作品,交流自己的感受
指導語:秋天的樹林有哪些好看的顏色?你是怎么畫出來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教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回憶和想象,描繪簡單物品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小朋友把自己觀察和想象的東西表現在紙上。
活動準備
1: 活動前組織小朋友玩弄各種玩具模型。
2:每人一套彩筆,一張白紙。
3:范畫:白紙上面一棵樹干。
活動過程
1、啟發談話,引導小朋友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變魔術嗎?魔術師想變什么就能變什么。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棵神奇的大樹,小朋友想讓它長什么,它就長什么。
2、引導小朋友積極思考,發揮想象力。
按小朋友的想象,教師教小朋友畫物品的主要特征,并有側重的示范,將部分物品畫到樹上。
3、引導幼兒感受神奇的大樹,激發小朋友創作欲望。
教師:小朋友,這棵神奇的大樹,把你們喜歡的東西都長出來了。有``````有``````還有``````,你們高興嗎?它還能長出更多的東西來嗎?現在請每一個小朋友畫一棵神奇的大樹,在大樹上長出你自己喜歡的東西吧。
4、小朋友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小朋友大膽想象,畫出日常生活中見到和想象中各種各樣的東西,并提醒小朋友用恰當的顏色涂染。
5、總結評比,結束活動。
。1)作品講評以小朋友介紹自己的畫為主。
。2)教師表揚畫得線條流暢,內容豐富的小朋友。
活動延伸:
安排布置“神奇的大樹”,表揚小朋友個個是小設計師。了不起的畫家。通過簡單的評價,增強其自信心。
教學反思
這節課充分發揮了小朋友自由想象大膽設計的創造能力,小朋友繪畫積極性很高,有些東西盡管畫不象,但講述非常好。操作中幼兒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有個別孩子任務意識很強,拿到紙后,先思考,想好后再動手。有的幼兒遲遲還不下手,嘴里嘟嘟“畫什么,畫什么,”在操作過程中他們試著用合作,詢問同伴,自己摸索等方式解決問題。有的幼兒畫的太多,畫著畫著自己都看不清樹上有那些物品了。有的幼兒對物品形象的的.表現有困難。
出現這些問題,我想: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很少涉及物品的臨摹練習。對于構圖,排列這些基本技能是不是需要一定的練習,這些問題讓我意識到:設計活動最重要的就是要聯系孩子的實際經驗,因為幼兒的已有經驗才是設計活動的起點。
小百科:樹木是木本植物的總稱,有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之分,樹木主要是種子植物,蕨類植物中只有樹蕨為樹木,中國約有8000種樹木。分為榕樹;楊樹;柳樹;柏樹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09-1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6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8-01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1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1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4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