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06-03 08:18:45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對寶寶進行安全防衛知識訓練,提高寶寶的自我保護能力。

  2、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教寶寶記住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單位、家庭住址、家中的電話號碼。

  2、寶寶喜愛的玩具、糖果、點心等。

  【活動過程】

  1、主教師向寶寶詢問個人資料。

  寶貝,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問了爸爸、媽媽的電話、單位等情況,現在,老師要考考小寶貝了,看哪個寶寶最聰明。(逐一向寶寶詢問個人資料。包括寶寶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單位、家庭住址、家中的電話號碼。)

  2、寶寶回答后,教師總結:寶貝外出時要認識回家的`路,無論什么情況不要接受陌生的禮物,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助教師扮演陌生人,試試寶寶的反應。

  助教師扮演陌生人,走到一小寶寶跟前,用寶寶喜愛的玩具、糖果、點心等哄寶寶說:“寶貝,我給你帶來了很多好吃、好玩的東西,喜歡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好嗎?”

  4、主教師小結:寶貝,不管陌生人給你什么好吃、好玩的東西,你千萬不能接受,更不能跟他走,如果陌生人硬要把你抱走,一定要大哭大叫。

  【活動延伸】

  叮囑家長:以后帶寶寶外出回家時,啟發寶寶領著家長回家。

  【活動反思】

  通過觀看直觀的錄像,小朋友們還是發現了較多的不安全的行為,再進行錄像對比,孩子的印象更深,安全的意識也更濃,老師和幼兒一起總結的多種安全行為,可以總結成兒歌,教幼兒朗誦,加深對安全的認識,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可以照成相片,讓幼兒學習正確的行為,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上下床、上廁所、排隊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汽車的特征,并想象、設計自己喜歡的汽車。

  2.嘗試用泥板鏤空、堆貼等方法表現汽車的造型特點。

  3.能仔細觀察、合理想象,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動畫片: 《汽車總動員》。

  2.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律動游戲: “我是汽車小司機”入場。

  (2)播放動畫片《汽車總動員》片段,讓幼兒了解各式各樣的汽車。

  ●通過創設游戲情境和欣賞動畫片導入活動,幼兒顯然很感興趣,也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2.教師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l)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什么樣的汽車。

  (2)教師講述制作的要求:用泥板鏤空、堆貼等方法創造表現各種汽車的造型特點。

  (3)教師巡視并指導幼兒制作。

  3.展示、評價作品。

  (1)幼兒相互交流作品。

  (2)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大膽講述自己的構思,教師適當小結。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進一步挖掘資源,發動幼兒收集各種汽車玩具布置在班級陶藝區,鼓勵幼兒不斷創作,豐富幼兒的制作技能,提高空間想象和創作能力。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提供多種盒子、蓋子讓幼兒創作汽車。②角色區:利用陶藝作品,玩交通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各旅游景點的紀念品、商品等。

  用于開設旅游商品店的貨架三個。

  用于分類的貨品貼片若干,用于分類的記錄紙、磁性板三塊。

  活動目標:

  感知旅游商品的多樣性,了解我國各地物產的豐富。

  運用層級分類的方法,嘗試布置旅游商品的貨架,解決游戲中的問題。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們的旅游商品

  1、介紹各自帶來的旅游商品,說說它們的名稱和產地。

  2、談論這些產品的功用,了解我國各地的`豐富物產。

  二、觀察、討論怎樣擺放商品

  1、思考:我們只有三個貨架,怎樣分別擺放商品?

  2、按已有經驗說說各自的方法。

  3、選擇一堆物品,按幼兒設想的分類方法擺放。發現多種分類擺放的方法。

  4、共同商議確定本次分類擺放的一種方法。

  5、根據商品的特征做分類的標記。

  三、布置柜臺

  1、按標記將商品送人柜臺。

  2、思考:每個柜臺上的物品還是很多,能不能再分一分,使擺放的物品更容易看清。

  3、幼兒分成三組,分別觀察討論進一步分類擺放的方法,分類后嘗試用一種標記加以標示。

  4、嘗試再分得更清楚的辦法,并繼續用另一種標記表示。

  四、交流

  1、觀察三個貨架的標記和貨物。

  說一說他們是怎樣分別擺放貨物的,看不明白的地方請該組幼兒作解釋(例如:食品柜臺,先分成罐頭食品和非罐頭食品,又分成大和小。

  又如:觀賞物品柜臺,先分成給大人觀賞的和給小孩觀賞的,又分成容易打碎的和不容易打碎的,再分成彩色的和單色的等)。

  2、嘗試購物:

  (1)各組分別選一位小朋友當售貨員。

  (2)請三位幼兒當顧客購物。

  (3)規則:不能選購同組柜臺里的物品。

  3、說說哪一組能最快地拿出顧客想要的商品。

  體會層級分類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貨物分了又分,又整齊又方便,顧客來購物一下就能找到)。

  活動延伸

  嘗試在角色游戲中運用層級分類的方法布置旅游商品柜臺,豐富“開商店”的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嘗試參與環保宣傳活動,樂意為保護周圍的環境做努力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2.能與組內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用語言、繪畫、唱歌等方式表達自己愛護環境的'情感。

  3.體驗做個環保宣傳員的快樂與自豪感。

  準備:

  1.環保宣傳廣告若干。

  2.繪畫紙、蠟筆、水彩筆等。

  3.欣賞過各種廣告、廣告畫等作品。

  4.能演唱或朗誦有關環保主題的歌曲、詩歌等。

  過程:

  1.出示圖片,請幼兒觀看。

  你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環保宣傳員的活動,討論本次活動的方法程序等。

  (1)今天我們大家也來做個環保宣傳員,可以做什么?

  (2)規劃了本次活動的內容、程序。

  (3)幼兒選擇活動項目。

  3.按幼兒的選擇分組準備活動項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表達自己聽故事后的感受。

  2、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3、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4、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掛圖8號;《小朋友的書我要上小學了》;磁帶及錄音機。

  2、鉛筆盒及鉛筆盒里的各種文具。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教師出示鉛筆盒及各種文具)這是我們上小學要天天用到的東西,可是有一天,鉛筆盒變成了醫院,到底發生什么事了,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幼兒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1、鉛筆盒里發生了什么事?請你根據故事來說一說。

  2、為什么鉛筆盒會變成醫院?

  三、結合掛圖,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先講故事第一段,提問:鉛筆盒里有哪些文具,小男孩要讀小學了,這些文具怎么表示了?幼兒根據故事回答。

  2、教師講故事的最后兩段:提問:第二天早晨他去上學,發生了一些什么事?小男孩的作業寫好了嗎?為什么?

  四、看圖講述故事

  1、看《小朋友的書我要上小學了》第19~24頁“鉛筆盒變醫院”,仔細觀察畫面,閱讀故事,教師引導幼兒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意思,鼓勵幼兒學習講述文具的對話。

  2、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我們要愛護鉛筆盒里的文具。

  五、遷移經驗,擴展想象并交談。

  討論:假如你是鉛筆盒的`小主人,你會怎么做呢?

  課后反思:

  《鉛筆盒變醫院》這節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表達自己聽故事后的感受。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在活動開始,我出示鉛筆盒及各種文具,引出主題:這是我們上小學要天天用到的東西,可是有一天,鉛筆盒變成了醫院,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我們一起來聽聽。接著師幼一起欣賞故事錄音,聽完錄音后,我鼓勵幼兒自由說說鉛筆盒里發生了什么事,初步了解故事大意。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內容。最后,我還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并討論:假如你是鉛筆盒的小主人,你會怎么做?讓幼兒知道應該愛護文具。

  在活動中,孩子們能認真傾聽故事,部分幼兒能較好地根據故事內容完整地回答老師提問,部分幼兒舉手回答的積極性還不錯,故事的理解能力有待進一步培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哈里羅》音樂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切分節奏 X X .,并且能夠掌握此節奏。

  技能目標:學生能用輕巧并且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哈里羅》,并且能夠自由設計動作進行歌表演。

  情感目標:學習歌曲,感受特立尼達人民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和樂觀,奔放的性格。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用輕巧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哈里羅》,并運用聲勢、體態律動為歌曲伴奏。

  難點:切分節奏 ×××的掌握

  教學用具:

  多媒體、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老師帶你們到中美洲的一個小島上去,這個島上有個國家叫“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看一下那里的人們又是怎樣去歡度他們的節日?

  二、節奏游戲:

  1.節奏分解練習

  (1)“XX XX”(火車開動——“咔嚓 咔嚓”)

  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了,首先我們住上了一列火車“咔嚓 咔嚓”(快點上車,跟著老師把火車開起來)

  學生模仿“咔嚓 咔嚓”

  你們知道用節奏如何表示嗎?(板書:XX XX)

  (2)“X XX .0”(汽車笛聲——“叭 叭叭 .0”)

  接下去我們要坐什么交通工具呢?聽“叭 叭叭 .”(汽車)

  學生模仿“叭 叭叭. ”

  解釋“X XX X→X XX .”

  請小朋友擦亮眼睛看一看,“⌒”是一頂神奇的帽子,當后面兩個朋友帶上這頂帽子,他們的兩個音就變成了一個音。

  (3)“X X X”(劃船——“嗨呦嗨 ”)

  快到了,看特立尼達就在那,可在我們面前出現藍藍的大海。該怎么辦呢?我們劃船過去吧,“嗨 呦 嗨”。 (學生模仿“嗨 呦 嗨”)

  生活舉例:開動腦筋找找生活中的節奏,(跳舞“嘭嚓擦” ;拔蘿卜“哎喲喲”; 真美呀;好香呀;快走呀;多高呀。)

  2.節奏組合練習

  在這些節奏中加上一些小朋友們熟悉的節奏,你還能認識他們,還能準確念出他們嗎?

  1=F 4/4

  咔嚓 咔嚓 走 走 |走 叭叭 . 0 |咔嚓 咔嚓 走 走 |走 叭叭 . 0 |

  咔嚓 咔嚓 走 走 |走 叭叭 . 0 |嗨 呦 嗨 走 走 |走 叭叭 . 0 ‖

  (1)學生自由念節奏

  (2)找出規律,解決難點

  (3)集體齊念

  三、學習歌曲:

  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終于來到著美麗的國家特立尼達,那里瀕臨海洋,風景秀麗,那里的人們能歌善舞,熱情奔放。你們聽他們正唱著歌跳起舞歡迎我們呢。

  1.學生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① 學生聽音樂,感受音樂。

  ② 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音樂的感受。

  2.復聽歌曲,為歌曲伴奏

  咔嚓 咔嚓 走 走 |走 叭叭 . 0 |咔嚓 咔嚓 走 走 |走 叭叭 . 0 |

  咔嚓 咔嚓 走 走 |走 叭叭 . 0 |嗨 呦 嗨 走 走 |走 叭叭 . 0 ‖

  用上節奏群為歌曲伴奏,

  3.手游戲,激發興趣

  師:那里的人們想邀請大家玩一個拍手游戲,你們愿意參加嗎?

  師: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拍手游戲怎么玩?

  播放《哈里羅》師隨著音樂的節奏示范拍手,在“0”處拍一下手。

  學生和老師一起嘗試拍手,充分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背景音樂《哈里羅》)

  4.談話交流,引出歌詞

  師:你從歌曲中聽到了什么?生回答。

  5.朗讀歌詞,掌握節奏

  6.出示課題,解釋創編

  ⑴歌詞中唱的最多的一句詞是什么?(哈里羅)“哈里羅”是特立尼達人民表示高興時發出的一種感嘆。這也是本首歌曲的題目。

  ⑵你能給“哈里羅”加一個合適的動作嗎?(學生自由創編,教師加以整理)

  4.學生再次聽范唱,在“哈里羅”后加上拍手

  四、學生學唱歌詞

  1.隨琴用“啦”輕哼唱旋律

  2.填唱歌詞:師生對唱(學生演唱“哈里羅”,注意歌詞中的節奏)

  看誰跟老師配合的最好

  3.學生隨著琴完整的`唱歌詞。

  有沒有信心把整首歌曲完整合起來

  五、歌曲處理:

  1.老師范唱歌曲學生再次體會歌曲情緒。

  2.學生分樂句唱,體會“哈里羅”的不同變化。

  3.師生輪唱:老師唱“哈里羅”你們唱其它的歌詞;師生互換。

  4.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你還可以用什么方式可以讓這首歌更歡快(加襯詞,加表演)

  六、表現歌曲

  1.欣賞特立尼達舞蹈,體驗特立尼達人民熱情奔放

  特立尼達人民特別喜愛唱歌、跳舞,你想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去嗎?(學生加入打擊樂、舞蹈律動來表現音樂)

  2.全班展示,孩子們讓我們隨著音樂跳起來吧,盡情的表現這首歌曲。

  3. 老師示范動作。

  4. 師生展示。(你覺得老師的動作漂亮嗎?你喜歡哪一種動作把它加入到你創編的動作中去,我們大家一起跳起來吧!)

  七、小結

  小朋友們,這堂課我們來到特立尼達,體驗了異國他鄉的歡樂,增長了見識,也學到了本領,真棒!在《哈里羅》的歌聲中結束這一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大膽參與游戲,樂意與同伴共同體會游戲的樂趣。

  2.喜歡欣賞世界名曲,感受歡快的4/4節奏。

  3.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二、重點和難點

  1.幼兒欣賞世界名曲,感受快樂的4/4節奏是重點。

  2.與同伴合作,共同表現節奏是難點。

  三、設思路

  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性逐步發展,在各項活動中與同伴合作相玩能體會游戲樂趣。音樂游戲“音樂接龍”就是在此思路上設計而成的。同時讓大班的幼兒接觸一些世界名曲,也能給予幼兒美的薰陶。

  四、材料準備

  1.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拉德茨基進行曲”錄像。

  2.“拉德茨基進行曲”磁帶一盤。

  五、流程

  感受、探索(角落活動)--欣賞、體會(集體游戲)--表達、表現(角落活動)

  1.角落游戲中自由欣賞曲子、感受節奏,探索樂曲的特點。

  ①在角落里讓幼兒反復觀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拉德茨基進行曲”錄像,讓幼兒知道這是世界名曲,感受樂曲的歡快,可讓幼兒自由發揮翩翩起舞。

  播放錄像可持續二個星期,讓每個幼兒參與感受過。

  ②在角落里可以讓幼兒嘗試采用有多種節奏表現樂曲。比如|X X XX X|;比如| XX XX X X |;比如| X XX XX X|;還比如| XX X XX X|。幼兒在各種節奏型的后拍奏中,體會樂曲的歡快。

  可讓幼兒在角落里以小樂隊的形式來大膽嘗試,感受4/4節奏。

  注:在角落游戲中的探索是輕松的,愉悅的,教師安排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反復熟悉,達到耳熟能詳的效果。

  ③在體育游戲中玩“擊鼓接龍”的游戲,熟悉“接龍”游戲的'玩法和規則。幼兒排成一條長龍第一個幼兒擊鼓四下再拍四下第二個幼兒的手即完成排到龍尾,由第二個幼兒擊鼓四下再拍第三個幼兒四下手排到龍尾,接力依次。幼兒分成四隊比賽誰最快。規則擊鼓和擊后面一位幼兒的手均四下。

  此游戲的玩需可以幫助幼兒參與“音樂角”的游戲。

  2.集體游戲中共同欣賞,合作相玩,體會游戲的樂趣。

  ①教師播放錄像,幼兒聽賞,說說聽賞的感受。

  ②交代游戲名稱、玩法、規則,激發幼兒游戲樂趣。

  第一遍全體幼兒組成一條龍(玩法如體育游戲“擊鼓接龍”,幼兒先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個小朋友手四下變成龍尾,再由第二個幼兒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個小朋友手四下再變成龍尾,依次接龍,直至音樂結束)規則是聽好音樂節奏。

  第二遍將幼兒分成二組變成二條龍,進行比賽,哪一組接龍正確又節奏合拍為贏,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切準節奏。

  第三遍將幼兒分成四組變成四條龍,進行比賽,哪一組接龍正確又節奏合拍并能表現出歡快情緒的為贏,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③教師發音樂,幼兒自由表現:可以變化節奏接龍、可以用其他肢體語言表現樂曲。

  注: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感受歡快的4/4節奏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幼兒體會和同伴合作相玩、共同表現的樂趣。

  3.角落里的延伸活動,進一步感受節奏、欣賞曲子,并且各種方式表現與表達。

  引導幼兒在角落里可以繼續運用自編舞蹈以及其他節奏表現樂曲,教師還可以運用“小舞臺”的形式讓幼兒大膽表現。

  教學反思:

  第一次上課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針對教案而言,我覺得剛開始設計學生用節奏進行音樂接龍,學生的接收力有限,感覺稍顯難度大了一些,導致在后面的旋律、音樂接龍中,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得不是很充分,課堂上也略顯單調了一些,基本上是我在唱主角,學生連配角都提不上。對于我來說,這算是一節失敗的課堂。呵呵,不過失敗乃成功之母嘛,所以過了二天我又選了一個班級上課。

  這次我將教學環節改動了一下,先將樂曲接龍放在了最前面,學生很喜歡這樣的方式,天馬行空的唱了很多歌曲(當然也包括流行歌曲,這是他們的最愛嘛),然后我再把節奏接龍放在樂曲接龍的后面,學生保持了剛剛樂曲接龍的興趣,對于節奏接龍,他們也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更有調皮的學生除了擊拍手掌外,還加入了一些敲打文具盒和桌子等一些不同的打擊方法,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這樣的設計讓我覺得學生的創造力也很大,學生也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當然在結束環節中,我將原來的旋律接龍改變成了動作接龍,開始是我和學生進行接龍,后來變成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完成接龍。學生完全放開了,弄些很搞笑的動作,整個課堂氣氛很是活躍。

  我覺得改動后的音樂接龍更能讓學生發揮其創造性,而且從他們的創造中也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正如您說的那樣,音樂是玩與美的結合,我感覺這節課學生玩得很快樂,同時也感受到了音樂給他們帶來的美。當然,要這樣帶到學生的積極性,老師調控課堂的能力也有待于加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3.體會親人朋友們的關愛之情。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件畫面:一棵樹

  師:你覺得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

  出示課件畫面:小男孩

  師:這是誰?一棵茂盛的大樹和可愛的小男孩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分段感受故事

  1.男孩在兒童期和大樹的故事

  觀看課件畫面,欣賞故事后提問:

  師:你覺得大樹和小男孩關系怎么樣?為什么?

  小結:是啊,大樹和小男孩相親相愛,他們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樂呀!

  2.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樹的故事

  觀看圖片講述故事后提問:

  師:大樹為什么感到很孤獨?

  師:男孩摘走了大樹所有的蘋果,大樹為什么還很快樂?

  小結:因為大樹幫助男孩達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樂。

  3.分組排圖講述男孩在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與大樹的故事。

  (1)幼兒分組排圖、自由講述

  (2)將幼兒分組探討結果集中展示、講述。

  4.完整欣賞故事,體會愛心樹的付出。

  (1)欣賞課件、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

  師:這是一棵什么樣的大樹?

  小結: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當男孩從大樹身上摘走蘋果,大樹很快樂;砍走樹枝,大樹很快樂;砍斷樹干,變成光禿禿的樹墩,大樹還是很快樂!原來付出愛也是一種快樂呀!

  (三)情感遷移,體驗親人朋友們大樹般的關愛之情。

  師: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愛心樹",你覺得誰是你生活中的"愛心樹",為什么?

  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都是我們的愛心樹,你們愿意做一棵真正的"愛心樹"嗎?那你會怎么做?

  (四)結束活動:《讓愛住我家》。

  課后反思:

  這個活動我認為是比較成功的。因為:

  1. 我敢于挑戰了自己,戰勝自我。說實話,語言領域的繪本教學,我一直沒有勇氣挑戰,但今天,我終于鼓起勇氣,向曾經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動,并取得了成功。

  2. 本次活動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因為我采用了以情帶情,以情激情的手段來教學。《愛心樹》講述的是一棵蘋果樹和一個男孩之間的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純樸直白,簡潔明了。它講述了耐人尋味的故事,這種深沉的愛,是無私的'給予和奉獻,令人在百讀不厭中細細體味蘊藏其中“愛”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運用媽媽的口吻來對孩子們講述這個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輕柔的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當中去,以情帶情,深入孩子內心世界,激發幼兒對家人和朋友的關愛之情!

  整個活動,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設計上有突破,有創新。因此,我在組織和引導上感覺非常的輕松和流暢,可以說是一氣呵成。

  活動第二個環節,幼兒在我的引導下,隨著繪本的畫面,感受著大樹對小男孩的愛,中間我巧妙設計。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09-16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大班幼兒園教案03-10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01-26

幼兒園教案大班01-1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7

健康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02-08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上大班了》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