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什么東西會滾》含反思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什么東西會滾》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什么東西會滾》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按試驗的基本要求及程序對物體進行預測、試驗和驗證。
2、在觀察比較中發現會滾物體與不會滾物體的各自特點。
3、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意見,體驗探索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記錄表3張,打鉤標記若干,打叉標記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皮球、卷筒、易拉罐及牛奶盒和各種形狀的積木等。
3、斜坡3個。
活動過程:
一、指認材料,引導幼兒說一說哪些物體會滾動。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東西,看看有哪些呀?(教師帶領逐一指認)
幼1:有皮球、易拉罐
幼2:牛奶盒、積木
師:你們猜一猜這些東西會滾嗎?(幼兒猜測)
幼:我覺得皮球和易拉罐會滾。
師:老師為每組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記錄表。(出示記錄表)
你覺得會滾,就貼上打鉤的標記,覺得不會滾,就貼上打岔標記。誰來猜一下?
(評析:這是活動的開始部分,直接出示各種材料,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猜一猜并記錄的方式,萌發幼兒的想象力,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我們來看一看,你們覺得皮球能滾動的,給它貼上打鉤的標記,其他小朋友有沒有不同意見?依次檢查。
二、做滾動的試驗,驗證預先的猜測。
師:是不是像小朋友猜的那樣子,我們可要來試試看,請你們分別把每樣東西放在斜坡上試一試,看看這些東西會不會自己滾下來。如果是滾動的就貼上打鉤標記。不會滾動的就貼上打叉標記。
師:誰愿意先來試一下?(請個別幼兒試好并做記錄)
幼:老師你看,皮球滾下來了。皮球會滾我選打鉤標記。
師:我們每一組都有一塊斜坡,那怎樣玩才能玩的開心呢?(要像滑滑梯那樣,排好隊試好再做記錄)
師:那讓我們來試一試吧。(幼兒實踐操作)
(評析:這個環節讓幼兒帶著問題自由操作,教師從旁觀察,并適時給予指導幼兒試驗好一個,做好一個標記記錄。)
師:我們來看一看,猜出來的和試出來的一樣嗎?集體驗證。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提供了斜坡,讓幼兒把每樣材料都放在斜坡上實踐操作,看看會不會自己滾下來,這里用游戲的形式操作,即為幼兒間的.互動提供了機會,又使幼兒的主動活動得到充分體現,還知道“滾”的含義,實踐中出真知。)
三、發現滾動與不會滾動物體的差別。
師:你們看看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它們為什么會滾呢?
幼1:它們是圓的。
幼2:它們沒有角,所以會滾。
師:看看不會滾的物體,它們為什么不會滾呢?
幼:它們不是圓的,有角。
師幼共同小結:原來沒有角、有圓面的東西會滾動。
師:剛才我們通過親手試驗,找到了會滾的東西,請小朋友把會滾的東西放在這個打鉤的箱子里,不會滾的東西放在打叉的箱子里。幼兒根據標記分類滾動的物體與不會滾動的物體。
(評析:這一環節是對前二個環節預測、試驗,而得出的驗證結果,通過對比的方式,自然而然得出沒有角、又圓面的東西能滾動。)
四、根據有無圓形面推測生活中的其他物體是否會滾動。
師:我們除了看到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會滾動的?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滾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
五、延伸活動:把物體放在不同的斜坡上比一比快、慢。
師:小朋友你們說把會滾的東西放在不同的斜坡上會有什么有趣現象?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說一說?
請幼兒實踐操作。并相互交流講述。
(分析:此活動也可作為課后的延伸活動,幼兒對比賽性質的活動非常有興趣,他們對探究性的活支均能積極參與。在剛開始操作比賽時,操作比較混亂,在教師的啟發幫助下,引導幼兒探索面和速度之間的關系,當幼兒發現,光滑和粗糙的坡的差異時非常興奮,這是他們發現的新問題,并在探索中得到了解決。)
師:原來不一樣的坡面滾下來的東西是有快有慢。
活動反思:
本活動利用幼兒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獲得的經驗,引導幼兒關注并探索滾動這一科學現象,從猜測性的探索——實踐操作性的探索,使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積累關于圓形物品容易滾動的經驗。
我不要求幼兒準確地掌握和理解滾動這個科學概念,而是強調讓幼兒親身經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并從中獲得有關科學經驗,這些經驗可能是幼兒能夠感受到卻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但教師不能低估它們對于幼兒的意義,在活動中,教師應鼓勵幼兒把每一樣東西都放在斜坡上試一試,使幼兒在操作實踐的過程中,自然地獲取和豐富科學的經驗。
整個活動從關注幼兒的興趣入手,尋找活動與幼兒生活得結合點,活動的內容來源于生活,且各環節始終緊密圍繞著“滾動”這個有趣的現象而展開,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充分體驗“滾動”的樂趣,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在玩樂中獲得知識,提高了能力。
此外,我注重活動的拓展和延伸,讓仍有興趣的幼兒繼續探索滾動的物體放在不同的斜坡上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現象發生,發現從不同的斜坡上滾下來的物體有快有慢,始終圍繞著“滾”來實施活動,符合不同層次的幼兒需要。本次活動新穎、有趣,幼兒從以往“教師示范、幼兒學樣”的舊模式中擺脫出來,真正成為科學活動的主人。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什么東西會滾》含反思 2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幼兒初步了解哪些物體能夠滾動,并探索滾動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討論交流,發展幼兒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情感態度:激發幼兒對滾動現象的好奇心,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球、瓶、紙盒、桶、積木(包括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形狀)、輪胎、圈、瓶蓋等材料若干。
長板搭成的斜坡及空玩具筐每組1個。
大白紙、油性筆。
情景表演的道具(如沒有輪子的汽車模型)。
環境準備:適合滾動的場所,鋪設墊子以防摔倒。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出問題
情景表演:由一名大班幼兒扮演角色,表演汽車輪子不見的情景,詢問幼兒:“什么東西可以像輪子那樣滾動呢?”
討論:引導幼兒思考并回答,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什么東西會滾》。
二、認識材料,預測滾動
認識操作材料:幼兒指認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包括各種形狀的積木、球、瓶等。
預測滾動:
幼兒預測哪些物體會滾動,并挑揀出自認為會滾動的物體放入空筐里。
幼兒依次說一說挑出了哪些會滾的東西,并說明理由。
三、實驗驗證,記錄結果
分組實驗:
幼兒分組將挑選出的會滾物體放到斜坡板上進行驗證。
接著,將認為不會滾的物體也拿到斜坡上試一試,進行驗證。
記錄結果: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驗證結果。
教師根據孩子的發言在大白紙上用簡筆畫畫出圖標,集體記錄驗證結果。
四、思考討論,總結規律
思考會滾動和不會滾動物體的差別:
引導幼兒發現會滾的物體都有圓形的一面。
再觀察不會滾的物體,它們是否有圓形的面。
小結:有圓面的物體會滾動,沒有圓面的`物體不會滾動。
五、遷移經驗,推測其他物體
推測生活中的其他物體:
根據有無圓面推測生活中的其他物體是否會滾動。
全體幼兒在班級內尋找會滾的東西,并說一說。
帶幼兒走出教室,尋找身邊會滾的東西。
六、探索滾動路線與物體形狀的關系
游戲:滾進球門:
幼兒兩兩結伴,用會滾動的物體玩滾進球門的游戲。
觀察并記錄不同形狀物體滾動的路線。
討論:
為什么紙杯、可樂杯滾動時會轉圈?
為什么飲料瓶、薯片罐容易滾進球門?
為什么皮球容易滾進球門,且滾動路線是曲線?
總結:不同形狀的物體滾動時路線不同,球體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滾動,而圓柱體則朝一個方向滾動。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什么東西會滾》通過情景導入、預測滾動、實驗驗證、思考討論和遷移經驗等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探索欲。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參與,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不僅初步了解了哪些物體會滾動,還探索了滾動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然而,在活動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部分幼兒在預測階段過于主觀,沒有充分考慮到物體的實際形狀和特性;在記錄結果時,部分幼兒對于符號的使用還不夠熟練,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
針對以上問題,未來在組織類似活動時,可以更多地引導幼兒進行客觀預測,并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幼兒練習使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同時,還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游戲環節,讓幼兒在玩樂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什么東西會滾》含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什么東西會滾》教案12-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會蹦的豆子》含反思04-0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夏天》含反思02-26
中班科學教案《溶解》含反思04-01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磁鐵》含反思03-07
滾瓶蓋中班科學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教案《特產發布會》含反思10-01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滴和紙》含反思12-23
幼兒園中班優秀科學教案《尋找空氣》含反思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