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通用29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
活動名稱:
秋天的水果 (重點領域:科數)
活動目標:
1.學習2、3 的組成。
⒉認識分合符號,知道分合的記錄方式及表述方法。
活動準備:
2、3的分合教具。(貼絨圖片蘋果、梨、數字等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通過分蘋果,感知2的組成。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收到了好多水果。這里有兩只蘋果,我們準備把它們分別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呢?(讓幼兒說說)我們用數字把這件事記錄下來:邊貼數字邊說"2只蘋果分成了1只蘋果和1只蘋果",分成我們可以用"分合符號"來表示(出示分合符號),讀作:2可以分成1和1。
我們把分出去的蘋果重新收回來,又是幾只蘋果了?(一只蘋果和一只蘋果合起來是兩只蘋果),告訴幼兒我們也可以用上面的這個式子來表示,讀作:1和1 合起來是2。
告訴幼兒:這個式子中的'數字2表示了一共有2只蘋果,所以2就是"總數",由總數分出來的兩個數1和1就是"部分數"。
二、幼兒操作活動通過分梨,感知3的組成。
1.師:果園里還收到了好多梨。小朋友每人有三只梨,我們要把這三只梨分別分到兩只盆里,想想怎樣分呢?分好后,再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看看合起來又是幾只梨了?
2.幼兒邊操作邊用相應的數字和符號記錄下來。
3.交流記錄情況。
提問:你把三只蘋果分成了幾只和幾只?再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又是幾只梨了?你是怎樣記錄的?請讀一下(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數字和符號)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
除了這種分法,還有別的分法嗎?怎樣分呢?把兩只盆里的梨收起來,又是幾只梨了?是怎樣記錄的?請讀一下(老師出示相應的數字和符號)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是3。
提問:在3的分合式中,3是什么數?(總數)由總數分出來的是什么數?
(部分數)三、全體、個別幼兒分別讀2、3的組成。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
活動目標:
1、在嘗試與比較中,使幼兒不受位置、形狀、粗細的干擾,感知長度守恒。
2、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培養幼兒小心驗證的科學品質。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會使用自然測量
材料準備:教具:等長鉛筆兩支、例圖、操作紙、回形針、生活用品傘兩把
學具:回形針、操作紙、記號筆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走進“線條王國”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為干擾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長的鉛筆,這兩只鉛筆一樣長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位置干擾:將其中一支鉛筆向左或向右錯開,現在這兩支鉛筆是一樣長嗎?
誰有辦法,來證明它們到底是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請幼兒上來操作
教師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擺放位置改變了,但是長度還是不變。
3、初步理解階段:以形狀的不同為干擾因素。
出示一張例圖:一條直線和一條折線
a兩條線有哪里不一樣?
b兩條不同形狀的線,它們一樣長嗎?為什么?
c你們可以怎么證明誰長誰短?
師:我們可以用測量的方法來準確的只是是不是一樣長,張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測量工具,誰來測量?
d教師引導幼兒用測量工具來驗證
e師:你們發現了什么?
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形狀不同,但它們的`長度沒有改變。
4、進步鞏固階段:增加粗細干擾因素,幼兒自主探索。
活動反思:
開展此次長度守恒活動前,幼兒已經具有測量的相關經驗,對于測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我結合前幾次的測量活動,依據幼兒活動的熱情,請幼兒繼續尋找生活材料,探討長度守恒的原理。
活動的環節很簡單:提出問題——介紹游戲規則——請幼兒自由探索——總結操作的經驗。
為什么要創設簡單的環節進行操作呢?我有幾點想法。
第一,幼兒已經具備測量方法的經驗,因此簡單的回憶和提出問題就能夠喚起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
第二,大班幼兒已經具備獨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創設情景或者游戲式的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大班幼兒的自主自愿性,體現活動中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第三,為幼兒創設寬松的操作氛圍,給幼兒的思考留有足夠的空間,便于幼兒從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充足的操作時間發現幼兒的問題,更加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3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數學邏輯推理、肢體運作、空間、內省、自然探索智能。
2、嘗試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觀察并發現事物間內在的聯系,進行簡單推理與分析。
3、養成愛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紅、黃絲帶若干條;故事圖片,眼罩一付,自制大書大小顏色不同的碗;1個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動活動:
一、導入部分:
談話: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范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在玩游戲之前,小朋友先告訴我10以內的單數都有誰?10以內的雙數都有誰?
二、基本部分:
1、游戲名稱:跳單雙 ①教師介紹游戲規則:今天我們小朋友身上都系有漂亮的絲帶,那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絲帶有什么不同?(顏色不同)那我們系紅絲帶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圈,系黃絲帶的小朋友在紅絲帶小朋友的外面再圍一個大圈,小朋友手插腰跳,里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里跳,按照老師的的口令來回的跳反復進行,直到老師說:“停”則立即停下,老師檢查完絲帶就可以判斷出你跳的是單數還是雙數,你們相信嗎?﹙教師要說的神秘一些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 ②游戲過程:教師喊口令幼兒做游戲,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并對犯規的幼兒及時提醒。 ③教師總結:為什么老師能說出你們誰是單數,誰是雙數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你們就知道了。﹙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2、教師講述故事《小鴨子學游泳》
①教師提問:烏龜老師為什么說小鴨子撒謊了。﹙幼兒可以根據剛才玩的游戲的經驗判斷,推理﹚
②教師總結:因為它在原地往對面游,到對面是一次,到原位是2次,反復……﹙讓幼兒說出答案﹚聽完了這個故事小朋友知道老師為什么這么聰明吧!是因為老師通過簡單的分析和推理才想出它的結果,所以我們小朋友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難題時要多動腦筋,多思考。接下來我就要考考你們,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誰。”
3、游戲名稱:猜猜他是誰 游戲規則:教師選一位幼兒戴上眼罩,任意再請一位幼兒上前,讓戴眼罩的幼兒用手摸摸其頭部并可以提任意的問題。如:是男孩還是女孩,胖還是瘦的,喜歡什么等,請戴眼罩的幼兒來猜猜他摸的是哪位同伴。
4、閱讀推理游戲 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奇妙的大書,出示大書幼兒觀察,從封面到第3頁,封面是彩條,依次紅、橙、黃、綠、紫,第1頁是一個大大的紅蘋果,第2頁是兩個橙色的桔子,第3頁是三個黃香蕉,請幼兒依次猜猜后面幾頁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
5、小朋友真聰明接下來我們在玩一個游戲“猜猜看”。 出示三個碗和小球,請幼兒閉上眼睛,把三個碗倒扣好,再將小球放入任意一個碗中,根據情境給線索,如球放在最右邊的碗里,給出的線索可以是不在中間的碗里,也不在中間碗的左邊的碗里,請幼兒猜出小球換位只繼續游戲。
6、小朋友你們喝果糖水嗎?那我們一起做一個實驗“猜猜哪杯水最甜”在3個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開水,水量區別大一些在分別放入一勺糖,請幼兒猜一猜哪杯水最甜,并說明理由,嘗一嘗驗證一下。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小朋友通過動腦筋思考,進行分析與推理說出了很多難題的答案和結果,最后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獲得了愛動腦筋的小明星,接下來我們一起到外面繼續玩“猜猜他是誰”的游戲。
活動反思:
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作為二年級的學生,簡單的.推理只是個開始,學生在生活中,數學問題中已經無形的接觸了一些簡單的推理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識經驗,只不過沒有意識到這是推理的內容而已。而這節課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敘述推理過程,目的在于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推理的趣味性,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緊緊圍繞重點,做到:
1、本節課用學生喜歡的、擅長的猜密碼引入。低年級的學生對游戲永遠是充滿了興趣。通過猜密碼的游戲,由開始沒有任何的提示引導學生了解要想猜對,必須要有提示。體驗因為所給提示不同,所猜得結果也不一樣。調動起學生猜的興趣和激情,初步感知推理的意義。
2、幫助學生建立多種推理模式。學生在推理的過程中基本都是借助于語言的表述,教師引導他們借助連線法、表格法來推理,簡化了推理的過程。
3、在推理的過程中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我想在小學階段主要是發展學生的簡單推理的能力。簡單推理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某種情境和過程中推出可能性結論的推理。讓學生根據所給的提示,清晰表述自己在推理過程中的想法。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只有想得清,才能說得明。因此在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的時候,讓學生多說,完整的說。然后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的表達推理的過程。
4、練習形式多樣化。通過設計形式生動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練習層次分明,有坡度、有新意,充分體現生活化、自主化、開放化。既鞏 固了新知又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4
設計意圖:
數字對幼兒來說是空洞枯燥,但幼兒對生活中的物品充滿了樂趣,于是我將一個個的數字融入幼兒的生活,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經驗來感受單、雙數的概念、并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本次活動設計的主導是讓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依據:《指南》提出成人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等。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嘗試操作,能熟練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音樂《小樹葉》、玩具小火車。
2、幼兒分組操作材料(樹葉、小貓小狗圖片、紐扣、瓶蓋)依據:《指南》指出5-6歲幼兒能發現事物簡單的排序規律,并嘗試創造新的排列規律;同時,教師應充分運用廢舊品,讓幼兒在有效的探索中充分發展。
活動重難點:
正確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知道兩相配的是雙數,余下的一個不能兩兩相配的是單數。
依據:《指南》指出5-6歲能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以歌曲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二)學習新知,讓幼兒找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
1、出示掛圖,讓幼兒感知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
2、幼兒分組操作(小貓小狗圖片、紐扣、瓶蓋廢舊品),嘗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三)開火車體驗學數學快樂,結束教學。
依據:《指南》指出要讓幼兒在生活中感知數學,幼兒每天接觸的各種事物都會和數、量、形有關,教師應充分運用廢舊品,讓幼兒在有效的探索中充分發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5
活動目的:
1、鞏固10以內加法。
2、提高幼兒計算能力。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動物圖片、幼兒活動手冊三第38頁
活動過程:
一、練組成
2—10各數的組成。
①7的`組成有哪幾組?
②8的組成有哪幾組?9的組成?10的組成?
教師一一列舉。并驗證正誤。
二、換禮物
1、小牛這里有一張卡片7分,請你為小牛選擇禮物?
□○□=□ 找出 : 3+4=7 2+5=7 1+6=7
任意選擇禮物與小動物連線,并列式計算,看看兩種禮物的分值是否與獎券上的分值相等。
2、用同樣的方法,依次找出相對應的數。
□○□=□
三、幼兒操作
看準題、算對數。
活動反思:
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知識,是人們應具備的基本數學素養。培養幼兒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讓他們主動參與、快樂學習、自如應用,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6
活動目標:
1、理解“→”、“←”、“↑”、“↓”四個不同方向的箭頭所表示的意義。
2、嘗試能根據路線圖中箭頭所指的行走方向,正確畫出從起點到終點的行走路線。
3、樂意在活動過程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聽取同伴的不同意見。
活動準備:
1、自備:箭頭標記。
2、菜園圖,教學ppt。
3、幼兒用書《走迷宮》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箭頭,理解箭頭所表示的意義。
1.教師:兔媽媽有三個兔寶寶,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有一天,兔媽媽對兔寶寶說,菜園里結出了許多果實,你們長大了,應該自己去找食物了。于是兔媽媽給了兔寶寶三張不同的路線圖,可是上面有兔寶寶看不懂的標記。
2.教師出示四個不同方向的箭頭標記圖。你們認識這些標記嗎?這幾張箭頭標記一樣嗎?分別指向哪幾個方向?
二、明確路線圖中每一步的行走的方向。
1.出示兔寶寶路線圖:教師:除了箭頭標志,路線圖上還有什么?路線圖中每個格子里的箭頭和數字代表什么意思呢?它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2.教師:我們來看看小黑兔的路線圖,第一步往哪個方向走?第二步、第三步又往哪個方向走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3.教師:誰愿意來讀一讀小白兔的路線圖上面每一步的行走方向呢?
4.教師:我們再來看看小灰兔的路線圖,一共要走多少步呢?它是怎么樣一步步走的?請個小朋友來說一說。
(師小結:數字表示第幾步,箭頭表示每一步行走的方向,小兔子的照片表示是誰的路線圖。)
三、畫出從起點到終點的行走路線。
1.教師出示菜園圖,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路線圖我們看明白了,再來看看兔媽媽的菜園吧!你看到了哪些果實?
2.明確行走的`規則與要求。
(1)師示范:根據路線圖,我先來幫助小黑兔找食物,第一步很重要,從小黑兔所在的格子出發,根據箭頭方向向上畫一條短線到下一格處,畫的時候要跨越兩個格子的中線,這是第一步的行走路線。第二步哪個方向?第二步要從第一步走到的地方向左再畫一條短線到下一格。第三步哪個方向?小黑兔一共走了幾步?找到了什么食物?
(2)誰來幫助小白兔找食物?小白兔收獲了什么?
(3)小黑兔一共走了幾步?誰來試試?小黑兔收獲了什么?
四、幼兒操作活動。
1.教師:剛才是兔媽媽在考驗我們的能力,她發現我們小朋友都很能干。現在,兔媽媽可放心啦,但是真正的路線圖可沒這么簡單。
2. 出示幼兒操作紙《走迷宮》。
師:兔寶寶們的步數都增加了,那這3只小兔到底會收獲什么食物呢,好期待啊!難度增加了你們害怕了嗎?兔媽媽說,要不走錯路有一個秘訣,走一步劃掉一步,這樣就不會漏掉啦!
3.操作要求:第一,找到小兔子的起點;第二,確定第一步方向;第三,箭頭跨越兩個格子的中線;第四,走一步劃一步;第五,兔子和食物進行連線。
4.接下來,請你根據兔寶寶們的路線圖在迷宮里畫出相應的行走路線,然后將小兔與找到的食物進行連線。
五、活動評價。
1.教師:你們幫助兔寶寶們找到它們想要的食物了嗎?
教師:誰愿意告訴大家,你幫哪只小兔完成了路線圖,找到了什么食物?
2.對照路線圖,師幼共同驗證檢查正確與否。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判斷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材料:綢帶,紙(圓行,正方形,長方形),等分練習紙。2.工具:筆,剪刀,直尺。
三、活動過程:
(一)講解演示
1.“小朋友,今天老師的頭發有什么變化嗎?(扎兩個辮子)我還要給兩條小辮扎上漂亮的綢帶,現在只有一根綢帶,怎么辦才能扎兩根小辮呢?”
2.組織幼兒討論,等充分表達意見后,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讓幼兒注意觀察。
3.把綢帶兩頭對折,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次環節以形象直觀的具體事物——綢帶為材料,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并提出問題,讓幼兒開動腦筋,幫助分綢帶。通過把操作的過程與結果展現給幼兒,使幼兒初步認識“二等分”這一概念。
(二)操作探索
操作一:
1.為幼兒提供圓形材料,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等觀察。
2.組織幼兒討論等分方法。
3.小結:把圓形對折,然后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進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4.操作驗證材料的二等分。“怎樣讓別人相信你的兩份紙是一樣大的呢?”(疊在一起比較)“這兒有個好聽的詞,叫“重疊””。學習詞:“重疊”
5.討論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1)請幼兒把剪開后的兩部分與原來的材料作比較,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小?
(2)總結:二個部分合起來是原來的一份。此環節讓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對折的折法來二等分圓形,得到一樣大小的兩份,然后通過驗證來證實二等分和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充分感知二等分的實際含義。
操作二:
1.為幼兒提供正方形,長方形材料,考慮有沒有其它對折的辦法來二等分正方形、長方形。
2.幼兒操作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3.請幼兒介紹新方法。
4.教師小結:向幼兒介紹講清對角線折、對角折的方法。請沒這樣折過的幼兒重新試一次。此環節提供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讓幼兒操作,探索多種二等分的方法,給幼兒增加了難度,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能想出對角線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能激發幼兒積極性和獨創精神。教師讓沒有嘗試對角線折和對角折的幼兒一個充分學習的機會,再次鞏固新的二等分方法。
(三)鞏固練習:
游戲方法:教師把各種幾何圖形等份成二份,一份在桌子上,一份在參加游戲的幼兒手中。幼兒四散找到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樣大小的圖形,并把兩份圖形拼成一個整體,看誰找的.又快又對。
⒈教師講評幼兒的活動結果
⒉幼兒展示自己拼貼的圖形此環節為幼兒鞏固二等分的知識而設計,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判斷,選擇正確的二等分圖形。
四、活動延伸:
正方形的紙能二等分,它還可以進行四等分,八等分呢,怎么分呢?開動腦筋想想辦法。次環節給幼兒思維拓展的空間,為學習四等分作鋪墊。
五、活動評價:
隨著年齡的提高,大班幼兒對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對圖形進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動從幼兒感興趣的幫助老師分綢帶入手,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探索的欲望,接著圍著圖形層層展開活動。整個活動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原則,并通過幼兒自己動手探索操作,對認識新事物具有積極意義。第一環節提供圓形可學習用對折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第二環節提供長方形、正方形,幼兒憑自己地思維能力選擇二等分地方法,在講解中學習多種二等分地方法。第三環節,要求幼兒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礎上進行練習,加以鞏固。第四環節,使知識能力得到提高。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8
活動目標:
學習6的第三組加減,感知數量關系間的互逆性。
根據算式編出相應的`應用題,正確運用“一共”和“還剩”。
積極開動腦筋,自然大聲地表述編的應用題。
活動準備:
1、教具:算術題卡片若干。
2、學具若干。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復習6的組成。
黑板上寫有6的組成的缺數分合式,請幼兒用數字把分合式填寫完整。
學習6的第三組加減法。
出示算式卡片。誰知道6減3等于幾?這個算式可以表示一件什么事呢?幼兒大膽表述。出示另一道算式卡片。3加3等于幾?這個算式可以表示什么事呢?正確運用“一共”和“還剩”。
小組活動。
一 二組看實物圖列算式。
三 四組看算式編應用題。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1、學會根據兩個骰面上的點數寫出相應的合成式。
2、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教學準備:
大頭子兩個;小骰子,筆,記錄紙,五角星若干。
教學過程:
一 看骰子
———小朋友看一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東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過?
———我們一起來看看骰子由幾個面組成?每個面上的`圓點都一樣嗎?(每人一個)
二 玩骰子
———老師拿出一個大骰子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幾點?是怎么看的?(看骰子
應該看最上面)
———老師把兩個大骰子一起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多少點?(是把兩個骰面上的
圓點合在一起數出來)
———老師示范寫出合成式。并告訴幼兒幾和幾合在一起是多少。
———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象剛才老師一樣擲骰子并寫出合成式。
———老師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兒進行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操作要求:兩個人一組,其中一個小朋友把兩個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輕輕的擲在桌子上,請另一個小朋友寫出合成式。擲骰子的小朋友檢查他寫得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獎一顆五角星。然后換一個人擲骰子,繼續操作。)
———請小朋友把他們的記錄紙拿上來,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看看誰獎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 游戲:擲骰抱團
———老師擲大骰子,小朋友根據骰面上的點數幾個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活動反思:
這個環節需要小朋友自己來觀察形狀和顏色,所以較上個環節來說難度又增強了,目的讓幼兒探索、比較翻出相對應的圖形。在讓幼兒在游戲中接觸認識。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幼兒會根據實物圖片用三句話講出圖意。
2、幼兒會根據各種實物圖片的內容列出算式。
3、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實物圖片若干張;分組活動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復習順數,按要求數數。(從4—13、17—29、56—65)
2、碰球游戲,復習9的分解組成。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實物圖片,教師啟發幼兒逐幅觀察圖片,并用自己的語言講出圖意。(用三句話講述)例:樹上有5個蘋果,掉下來3個,樹上還剩下幾個?
2、請幼兒列出算式,并把算式讀兩遍。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看花瓣顏色記錄。第二組、第五組:看算式寫答案。
第三組:圓點涂色記錄。 第四組:看圖填算式。
第六組:看圖編應用題。
三、結束部分:
活動評價。
(1)請玩第六組活動的幼兒講述活動結果。
(2)表揚活動時遵守規則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1
活動目標:
1.在對圖形拼折變形的過程中感知圖形的變化。
2.對組合、分析圖形感興趣。
3.發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重點:
幼兒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通過折拼的方法進行變化操作。
難點:
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活動準備:
各種幾何圖形卡片、幼兒操作的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幾何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圖形寶寶嗎?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圖形寶寶有一個心愿,他們都想像變形金剛一樣會變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圖形寶寶變身。
二、動手操作折圖形。
1.師:示范拿一個正方形,請小朋友先看老師怎么幫正方形寶寶變身的,示范將圖形對折。提問:正方形寶寶變身了,看變成什么呢? 幼:長方形。
看,老師再來變一變,又變成什么呢?
幼:三角形、一個大長方形、一個小長方形。
師:小朋友,剛才老師是怎么變的? 啟發幼兒說出折一折。
對了,只要將圖形寶寶輕輕一折,圖形就變身了,小朋友你會變嗎?請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紙和老師一起來變。
師:你還會怎么變?看看能變成什么?
幼兒動手操作,可隨便變化圖形。
2.師:長方形寶寶也要變身了,大家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拿出長方形,引導幼兒折變圖形。
請幾位幼兒到前面折變示范,表揚折的好的幼兒。
師:引導幼兒說出長方形寶寶可以變成什么?
幼兒邊動手操作邊學說長方形寶寶變成了什么。
3.老師引導幼兒再將三角形、長方形、圓形進行折變,分組進行看看哪組的'小朋友變的多,變的快。
幼兒分組給三角形,圓形、梯形、三角形進行折變。
4.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通過折一折幫助圖形寶寶實現了變身的愿望,正方形DD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圓形DD變成了半圓形、扇形;長方形DD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三角形——變成了小三角形和正方形;小朋友還可以動手怎么做是圖形寶寶華麗變身。請小朋友想一想?拼一拼,圖形也會變身,并且變的會更加神奇,你想當魔術師嗎?
三、運用圖形拼物體下面我們一起玩個拼圖游戲吧!看看這些圖形寶寶在一起時能拼出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動手拼圖形。
師:小朋友們有誰愿意上來給我示范一個拼圖?(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拼)師:我們還可以拼出很多的圖形,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看誰拼的好看,拼的東西多,我們來比一比。
四、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拼圖。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都開動腦筋把我們圖形寶寶變成了另外一種圖形寶寶,你們真厲害!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把這些圖形放在益智區小朋友拼一拼,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最親的人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2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加減、分類數數,比長短、粗細,排序;培養動手能力,發展思維能力。
2、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橡皮泥五塊,玻璃紙五張(紅、兩色),木棒五根(四根粗,一根細),5以內加減卡片一套。
活動過程:
1、做棒糖:
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橡皮泥捏成球體狀或正方體狀,插上木棒后在包上玻璃紙(包出自己喜歡的式樣)。
2、數一數:自己做了幾根棒糖?用了幾塊橡皮泥?幾張玻璃紙?幾根木棒?
3、說一說:自己做的'所有棒糖中,有幾根是相同的?幾根不相同?相同在哪里?不相同在那里?
4、算一算:
根據自己做的棒糖的形狀、糖紙的顏色、木棒的粗細等不同排出5以內的加減法式題。如:三根棒糖用紅色玻璃紙包,二根用綠色玻璃紙包,排出3 2=5。又如:有四根棒是粗的,另外一根棒是細的,排出4 1=5。
活動反思:
棒棒糖是幼兒十分喜歡的一種糖果,它顏色豐富、口味多樣,深受小朋友的喜愛,也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因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的興趣開展了美術活動《棒棒糖》。
教學一開始我并不急于去要求幼兒畫出棒棒糖,而是通過欣賞棒棒糖激發他們要畫的愿望。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所以培養他們的興趣與信心是關鍵。接下來幼兒都信心十足,開始動手繪畫了。只要他們愿意動手,愿意畫,我都會給于肯定,“你畫的真棒,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味的?你的棒棒糖要送給誰吃呢……”接著讓幼兒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可以說幼兒畫得好與不好,在此時也不是最重要了,孩子們開開心心地完成了今天的活動。
課堂中的提問讓幼兒的情緒高昂,也導致場面有點小小的失控,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撫他們激動的情緒。對于這樣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多向他人學,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中,使自己的教學越來越扎實。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3
設計思路:
幼兒對平面圖形已經有了大量的感性認識,通過折、剪、拼的活動,讓幼兒對簡單的圖形進行分解和拼補,以初步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幼兒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在活動中以促進幼兒自我發展為主,創設幼兒主動學習、探索的習氛圍,讓幼兒初步形成自覺合作的意識,培養幼兒觀察、想像和語言表達的能力,給幼兒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折、剪、比、拼、說等活動,讓幼兒在操作、探索、觀察的活動中學習知識,為幼兒提供充分發揮自我想象力的空間。
活動中從幼兒的感知入手,設計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同時注重把操作與思考探究結合起來,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進行思考,把操作作為探索知識;的一種手段,以操作為載體,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拼一拼、剪一剪、數一數”的操作活動,使幼兒探究拼角和數角的方法。
2、通過操作活動,增強幼兒的參與意識,培養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習慣。
3、通過操作活動,提高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初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的智力。
活動準備:
教具:各裝圖形剪刀
學具: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長方形每人二個、剪刀每人一把、正方形的紙每人三張。
活動過程:
一、復習
認識各種圖形。
這里都是什么圖形?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正方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邊認識圖形邊數角。
二、拼角,根據提供的圖形拼出現有的圖形
1、教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拼圖的游戲,你能用兩個圖形拼成正方形嗎?(幼兒嘗試,并將幼兒的圖形展示在黑板上)
2、引導幼兒拼出長方形、梯形、三角形
3、教師小結:朋友剛才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拼出了這么多的圖形,真是聰明極了。
三、剪角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一個正方形有四個角,如果剪一刀,剪去一個,會是什么情況呢?(請幼兒思考)
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有一天,小猴、小白兔、小公雞、小貓在一起高高興興地玩著游戲。小猴拿出了三張正方形的紙,分給三個好朋友,然后說:“今天我來考考你們,看誰會動腦,如果剪一刀,把正方形的一個角剪掉,還有幾個角?”小白兔抿著嘴,想了下,搶著說:還有三個。”小公雞拿起一個正方形,剪去一個角說:“我覺得應該是5個。”小貓也拿起一張正方形先折了折,說:“我認為還是4個角。”(邊講故事邊出示三張正方形和小白兔、小公雞、小貓3個5個4個)三個小動物立刻爭了起來,都認為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師:小朋友們,請你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幫小猴評一評,它們的答案誰是正確的。幼兒先動手折、剪、討論,師巡視指導。師生共同討論,幼兒上臺演示自己的剪紙法。看了小朋友的結論,我想小猴肯定會笑著對它的三個朋友說:“你們不必爭了,你們三個答案都是正確的,但是你們以后考慮問題要全面。”教師:現在我們知道,正方形剪一刀剪去一個角,可能有3個、4個、5個。
活動延伸:
剛才正方形剪一刀,剪去一個角,有三種情況,那如果把正方形的角剪去兩個角,剩下的圖形中還有幾個角呢?留給小朋友去動手試一試,下節課我們再來討論。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4
活動目標:
1、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發展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2、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興趣,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3、以客體為中心來正確區分左右;
活動準備:紅圓點20張:
活動過程:1、猜謎導入: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2、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3、教師發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并做出動作。
如:教師:來,來,來,舉起你的右手來。幼兒:我的右手舉起來;
來,來,來,舉起你的左手來。幼兒:我的左手舉起來;
(教師看幼兒是否舉對,糾正個別不對的)
那我們的兩只手是左手幫我們事情做得多,還是右手做得多,請幼兒說說你的右手都會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嗎?
4、教師出示右手,手上貼有紅圓點,提問:你知道老師手上有什么嗎?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還是右手,請你舉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師觀察幼兒舉手的情形,并在舉對的孩子手背上貼上紅)對于舉錯的幼兒,教師可以站在幼兒身旁,和幼兒同方向站,讓幼兒對照,是不是舉對了。師強調,幼兒按指令做動作:
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師還想考考你,你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腳、腿、肩、鼻孔、眉毛等)
2、提問:老師的左右腳、左右耳朵和你們一樣嗎?總結:我的和你們相反,你的左邊我就是右邊,你的右邊我的就是左邊了。
3、聽口令做動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
4、教師:有6只小動物看到我們玩的那么開心,也來湊熱鬧了。看,誰來了。(出示六只小動物的圖片。)
提問:
5、有幾只小動物?最左邊是誰?最右邊是誰?誰的左邊是誰?誰的右邊是誰?
三、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剛才小朋友玩的開心嗎?其實不管什么時候在我們的左右邊都有人或東西,你們能說說你的左邊右邊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邊坐著誰?練說(用左右說一句話,如:我的左邊有什么?或我的右邊坐著誰?)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面向大家站,區分X的左邊是X,X的右邊是X?(讓幼兒體會他們是面對我們站的,方向和我們相反)。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5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能按群目測數群。
2、能把兩部分數量合起來看,學習按群測數。
3、敢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教具:5、6、7、8、9、10的實物卡片共6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目測數群,感知10以內的數。
教師分別出示實物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上有什么?有多少?1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帶領幼兒一一點數,并說出物體的總是。
(2)學習按群測數。
教師啟發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個?說一說:你們覺得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最快?為什么?組織幼兒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帶領幼兒看5的實物卡片,啟發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教師引導幼兒觀察6——7的實物卡片,鼓勵幼兒自己用這種辦法說出總數。教師借助手勢,啟發幼兒用手畫圈表示總數。
2、操作活動。
(1)看實物和圓點連線。(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實物和圓點的數量,說一說,圖上有什么?每張卡片上的數量是多少?啟發幼兒用連線的`方法,連接數字和相應的卡片。
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請你給多的一組打√,再寫上數字。
(2)統計活動。
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哪些動物?請你將同類的動物圈在一起。啟發幼兒按標記在格子里寫上相應的數字。
3、活動評價。
(1)重點評價:“看圖連線”和“按標記寫數字”,請幼兒自己講述操作過程。
(2)對操作正確以及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給予表揚。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6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②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
③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踐學習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使幼兒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測的次數越多。
3、初步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筆、積木、筷子、布條、紙條等)
2、記錄測量次數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教室里的每一樣物品有多長嗎?
2、學習自然測量。
(1)幼兒嘗試自由測量,記錄結果。
(2)交流,教師請個別幼兒測量從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導幼兒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時,測量工具要和起點對齊,在測量工具的另一頭用筆做個記號,第二次測量時,要從記號開始接下去量。
(3)教師與一位幼兒合作,再次進行測量,并做好測量次數的記錄,最后說出測量結果。
(3)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線路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適時進行輔導。
(4)請部分幼兒說一說測量的結果。
3、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1)師:“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條線路,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
(2)請兩位幼兒進行實踐操作,引導幼兒比較測量結果的數目為什么不同,說出用長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少,用短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多。
4、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區角活動中使用各種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比較各種不同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8
設計意圖:
基礎階段的數學教育要求幼兒能解決問題,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在利用和運用數學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數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對于有一定數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學習群數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群數方法來解決生活中數數問題。本次活動根據孩子對糖果很喜愛這一特點,并充分利用了羅山的糖果資源,以讓幼兒當"小工人"幫忙數、裝糖果的方式,積極踐行《指南》精神,在輕松的氛圍中引導幼兒快樂、自主地學習群數,并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探索群數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歡的群數方法,以便應用到生活中。
一、活動目標
1、用糖果探索和發現按群數數的方法。
2、嘗試用不同的數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樂于參加數數活動,體驗不同方法數數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已有按數取物的經驗。
物質準備:糖果圖片、糖果、盤子若干;記錄表、筆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有吃過糖果嗎?糖果廠的老板找不到工人來幫忙裝糖果,他很著急,想邀請小朋友當小工人把糖果裝進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師出示糖果圖片(10個)引導幼兒觀察點數。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一看,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糖果?你是怎么數的?
2、引導幼兒猜想兩種不同的數數方法哪種較快。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一個一個數比較快,還是兩個兩個數比較快呢?為什么?我們動手試一試就知道了。
3、提出操作要求師:糖果廠的老板幫小朋友準備了一些糖果和一個小盤子,等等請用你想嘗試的數數方法把糖果裝進盤子里。
(1)在數糖果時,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擾到旁邊的小朋友。
(2)要積極開動腦筋,用多種辦法來裝糖果。
4、幼兒集體操作驗證,教師分別觀察指導。
(1)幼兒操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數數的方法并進行個別指導。
師:你是怎么數的?那這樣數快嗎?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2)集中分享數數方法,教師記錄并歸納小結。
師:王老師準備了一張記錄表要把你們分裝糖果的方法記錄下來。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數數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結:因為一個一個數要數10次,兩個兩個數只要數5次,所以用兩個兩個數比一個一個數的方法來得快一些。
(三)再次探索,提升經驗師:老板看到剛剛小朋友都做得很好,所以又給我們新的任務啦,你們看這次老板給了我們一張糖果的卡片訂單,要求我們用很快的速度把糖果數出來。
1、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數數方法裝糖果更快。
師:除了按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的方法裝糖果,還可以怎么裝更快呢?
2、介紹記錄方法師:老師已經把糖果都畫在紙上了,請你把你數數的方法用筆圈在一起,比如:你是用兩個兩個數的辦法,就用筆把兩個兩個的糖果圈在一起,然后,在后面寫出總共圈了幾次,并看看,哪種數數的辦法最快。
3、幼兒嘗試記錄,教師全面觀察指導。
師:你們看,每個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經準備記錄表和筆。等會裝糖果的時候,請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聲量,并在記錄紙上記錄盡量多的辦法。
4、集體分享記錄的方法和結果。
師:請已經完成的小朋友帶著你的記錄表回到位置上與同伴說說你是怎么數的。
(四)活動延伸,遷移運用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用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的方法來數數。以后在我們的生活中,小朋友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中一種方法來繼續數數量更多的數。比如100、200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數會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這個問題帶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來想一想!
教學反思:
能將物體以2、5、10單位進行按群數數。讓幼兒當糖果廠的小工人,在數糖果的過程中,幼兒也初步了解了按群數數的.含義,本次活動我以設計糖果廠的場景切入主題,幼兒都能積極回答,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游戲形式幼兒很感興趣,提供的讓幼兒操作的糖果幼兒都很感興趣,在操作探索的時候積極性都比較高,但是在讓幼兒操作環節前提的要求不夠詳細,常規的要求也是要提,比如我沒有說操作完的糖果要排整齊放框框里,個別幼兒就開始玩,雖然是大班但是我發現常規的要求還是要求,有時就因為小小的環節,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常規又慢慢的松散掉,本節課還存在著一點不足是:我沒有把握整個環節的重點,讓幼兒的知識經驗得不到進一步的提升,這也是數學活動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接下去我會觀摩平行班的數學活動,思考我設計的合理嗎,考慮周全了嗎?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19
活動目標:
一、通過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動,初步感知物體體積。
二、培養幼兒的估計能力,空間感知和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一、果凍殼(一樣大小)、水彩筆、記錄紙、人手一份。
二、操作材料:黃豆、白云豆、蜜棗、玻璃球、小石子各若干份。
三、兩瓶一樣多的果汁,烏鴉喝水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題:
激發幼兒興趣,教師以客人身份進行招呼,并交代事情。
師:今天,老師第一次到大(3)班來,聽應老師和徐老師說,我們大(3)班小朋友個個很棒。所以,老師想考考大家,和大家來做個智力游戲,大家說好嗎?
幼:好。
師:這個游戲和我們桌子上的東西有關,大家看一看,桌子上放著三種果實或種子,它們是什么呢?請小朋友舉手告訴我。
(引出黃豆、白云豆、蜜棗、果凍殼、統計表)
二、開動腦筋猜一猜
1、師:(哇!小朋友們真棒!)好,我們這就進入游戲第一環節――“開動腦筋猜一猜”,(幼兒跟念)“猜什么呢?我們要把這三種果實或種子裝滿這只杯子(示范)你們猜猜看可以放幾顆?大家可以獨自思考,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輕輕討論,等一下就
請小朋友把答案寫到猜一猜下面的空格子里,可是不能動桌子上的東西,要從小到大猜想,黃豆、白云豆、蜜棗各能放幾顆并記錄下來,聽明白了嗎?
2、小朋友記錄猜想答案,由老師依次將數字填寫到黑板上的表格中,并簡單分析。
三、親手體驗做一做
1、師: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到底真的可以放幾顆呢?
幼:(想)
師:好,我們現在就驗證一下,進入我們游戲的第二環節,親手體驗做一做。(幼兒跟念)
2、師:我們還是按表格上排的順序來驗證,那怎么做呢?要求是這樣的:(示范)把黃豆放滿杯子,壓一壓,讓它和杯口一樣平。數一數,一共有幾顆?馬上把答案寫在做一做的.空格子里。
3、幼兒實際操作,教師再次記錄幼兒所測結果,并分析幼兒測量出來的數據,根據差異給適當驗證。
四、仔細觀察找規律
1、師:小朋友們真能干,不僅愛動腦筋、愛動手,而且記錄認真。下面,我們要進入游戲的第三環節――仔細觀察找規律。(幼兒跟念)
2、這個規律就在表格里,大家睜大眼睛,看誰把它先找到。(幼兒回答,老師適當引導,總結出同樣的杯子里,身體越小的東西,放的顆粒數越多,身體越大的東西呢,放的顆粒數就越少)
五、生活游戲――烏鴉喝水
師:我們大(3)班的小朋友真是太聰明了,下面我們再幫小烏鴉解決一個問題好不好?那么小烏鴉遇到什么問題了呢?原來呀小烏鴉今天去參加森林音樂會了,它唱呀、跳呀,很快口渴了。這時小烏鴉找到了一個瓶子,可瓶子里只有半瓶水,而且瓶口太小,小烏鴉喝不到,這可把它急壞了,小朋友有什么辦法能幫幫小烏鴉嗎?
六、活動延伸
如果小烏鴉面前有一堆玻璃球和一堆比玻璃球還要小的石頭,你們想一想,把哪個放進去,水會更快滿起來。那么小烏鴉就可以更快喝到水了?
師:小朋友們意見各有不同,這樣吧,老師請大家回家后和爸爸媽媽去做個小實驗,你們像老師一樣,準備兩瓶一樣多的水,一瓶放20顆玻璃球,另一瓶放20顆小石子。看看,哪一瓶的水滿得快,明天回來告訴老師,好嗎?文 章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0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九以內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學中,學會10的加法。
3、能將的10的加法運用到超市購物的游戲中。
4、培養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PPT、購物券、貼有數字的動物卡片。
教學過程:
1、碰球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會玩碰球的游戲嗎?
(會)那今天小胡老師和你們一起來玩玩這個游戲。這里有一個規則,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來是9。你們準備好了嗎?嘿嘿,我的兩球碰幾球?(嘿嘿,你的兩球碰7球,2+7=9)... ...
2、新授10的加法。(PPT)師:剛才小朋友的表現可真好,所以我決定要給你們一些獎勵。老師準備帶你們去動物園玩,你們想去嗎?(想)好,那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師:瞧,前面是什么小動物?(小豬)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有的站著,有的坐著)那有幾個站著的(1)?幾個坐著的呢(9)?數一數一共有幾只小豬?(10只)那誰會根據這個圖片給我們來列個加法算式?(1+9=10)我們以前還學過可以把前面的數字調換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個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說好不好?(9+1=10)師:我們走呀走,來到了池塘邊,你看見了什么?(烏龜)請你仔細數數有幾只在岸上,幾只在水里呢?總共有多少只烏龜?我要請聰明的小朋友還給這些小烏龜們列列算式了,誰來?
師:你們看,那邊有很多漂亮的鳥。請你們自己觀察,你看見了什么?有幾只?一共有多少只鳥兒?你能為這些鳥兒列個算式嗎?
師:看過了美麗的小鳥,接下來會是哪個小動物呢,讓我們繼續逛下去。呀,這次來的是誰呀?(小狗)小狗怎么樣了?(有的關在籠子里,有的在籠子外面)數數籠子里的有幾只?外面的.又有幾只,一共有什么?你來給小狗們列個算式好嗎?還可以有怎樣一個算式?
師:最后我們去美麗的花叢里看看,這里面也藏著小動物哦。原來是勤勞的小蜜蜂。我發現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樣哦,你發現沒有?有綠頭發和黃頭發的蜜蜂。數數綠色的有幾只?黃色的幾只?總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請你來給小蜜蜂列算式了。那這次還有沒有其他的算式呢?(沒有)為什么?(前面的數字又是5,換位置以后也是一樣的)師: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動物園的小動物呀,每個種類都是10個,這就是這個動物園的特點。讓我們一起把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戲:動物超市
1)幼兒購物游戲師:動物園逛完了,我在動物園還找到了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動物超市。在里面我們可以買些紀念品。看,這是我為你們準備的10元購物券,你們等會可以去超市你買你喜歡的東西。每個紀念品后面都標有價錢。在這里呀,我有一個要求,你只能買兩樣東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給用完了。有沒有聽明白。這是我在動物超市買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我買了什么?你們看,我買了兩樣,這個是多少錢?這個呢?所以我剛好把10塊錢用完了。好,現在你們拿起自己的購物券去超市購物吧。記住你只能買兩樣東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給用完了。
2)互相檢查師:買好的小朋友請回到位置上,現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你買到了什么?還可以互相檢查你有沒有買對,有沒有符合老師的要求?發現錯誤的小朋友,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兒介紹自己的購買情況師:誰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買了些什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1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在對稱圖形身上找出對稱軸。
2.通過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在操作中探索發現。
3.感受周圍事物的對稱美,提高審美意識、體驗創造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蝴蝶24,剪刀。
2.長方形,正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理解對稱概念,初步感受對稱美
1.出示圖片:蝴蝶,感知理解對稱。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圖片給小朋友看,你們想看嗎?
你覺得這些圖片好看嗎?你發現這些圖片奇妙的地方了嗎?
(幼兒互相議論。)
2.教師小結:原來,這些圖案的左邊和右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像這種左右兩邊形狀、大小、顏色都一樣的,我們就叫它“對稱”。
3.教師出示一張圖片,演示圖形對折。
(1)教師:那么把這些對稱的圖形對折,會怎么樣呢?對折后一樣齊的,我們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們發現中間有一條折線,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對稱軸”
4.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圖片,感受對稱美
(1)出示蝴蝶風箏、面具(臉譜)、飛機等感知對稱,尋找對稱軸。
提問:它們對稱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們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里?)
(2)為什么人們要把這些東西造成是對稱的呢?看起來對稱的東西怎么樣?
(平衡感、整齊、美觀)
二、尋找身邊的對稱物品,鞏固理解對稱含義。
1.出示實物若干(望遠鏡、梳子、衣服、鏡子等)
提要求:選一件對稱的物品。
2.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說說為什么自己覺得它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里?
(引導幼兒發現對折后能重合,即是對稱)
三、幼兒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
1.出示作品(眼鏡)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它對稱嗎?你們知道還有什么是對稱的嗎?
2.幼兒操作,探索用紙片折疊對稱圖形。
四、結束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認識了解了對稱,還能自己動手折疊對稱的圖形,
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好多對稱的物品,今天我們也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對稱的,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2
一、活動目的:
1. 初步了解簡單的統計的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 敢于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計,并能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 引導幼兒用繪畫和簡單的圖表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發現。
二、活動準備:
1. 4個小貨架、商品若干(如文具類:水彩筆、鉛筆、寫字板、膠泥;餐具:杯子、盤子、碗、勺子;食品類:糖果、面包、樂百氏奶、牛奶;水果類:蘋果、梨、香蕉、柚子;數量在10以內,分裝于籃子里)。
2. 幼兒人手一份:游戲棒、三角片、圓片一籃(數量分別在10以內)、水彩筆、白紙1張、統計表1、統計表2人手一張張、夾板一張、統計員標志牌一塊。
3. 磁性黑板1張,大統計表1張;新年小舞臺場景布置(中國結1個、燈籠8個、娃娃2個、腰鼓4個);新年老人1名,禮物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嘗試,探索統計的方法
設置懸念,以神秘客人讓老師考考小朋友引題。請幼兒用自己的方法在白紙上記下自己籃子里的游戲棒、三角片和圓片的數量,嘗試統計的方法。
師:(用神秘的口吻)小朋友,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有一位你們非常非常喜歡的客人要來和你們玩,想不想知道是誰呀?我先不告訴你們,不過,他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看看你們能不能將籃子里的各種物品的數量點數清楚并用又整齊有清楚的好辦法記錄在白紙上。然后他就會來和我們玩的,想不想見到他呀?那我們就趕快行動吧。
(二)、初步了解統計的方法。
交流與討論:你是用什么方法記錄下來的?并一一展示有代表性的幼兒作品(有圖畫記錄、圖畫加數字記錄等),教師適當評價幼兒記錄方式的優缺點。最后展示表格記錄,說明表格記錄的優點(整齊、明確、容易比較多少)
(三)、游戲:小小統計員
(1)、請幼兒分組為新年老人的小小超市整理貨物并在畫有物品簡圖的統計表上(見統計表1)記錄貨架上各種貨物的數量。
師:好了,我們已經完成了這位神秘的客人的任務,我們一起數1,2,3,他就會來的。他是誰呀?
新年老人:小朋友們很能干,真會想辦法。我正準備開一個小小超市呢,小朋友,我剛進購了這么多的貨,你們能幫幫我嗎?幫我整理并統計一下這些貨物吧。
師:小朋友們愿不愿呀?那我們分組行動吧。我們一定要幫新年老人的貨物擺得整整齊齊的,記錄的'清清除楚的。
(2)、幼兒分組檢查記錄的結果。
(3)、每組派一名幼兒向新年老人匯報記錄的結果。
(4)、教師小結。新年老人給幼兒頒發“小小統計員”的標志。
(四)、情景游戲:統計新年小舞臺的物品
(1)、請幼兒數一數,記一記舞臺上各種物品的數量,鼓勵幼兒自己大膽設計物品標記并用表格統計出來。向新年老人匯報記錄結果。
師:新年老人邀請請小朋友參觀新年小舞臺,走,我們看看去,有什么?是什么形狀的?如果我們要記錄可以怎么畫?我們干脆把它統計下來。
(2)、幼兒在空白統計表內自由統計舞臺布景的種類與數量。
(五)、新年老人分發禮物。活動結束。
活動自評:在引導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我力圖打破以往的幼兒數學學習以看和聽為主,而操作大多是為了驗證老師傳授的知識;打破孩子們意識中“教師是知識的來源”、“教師是真理的化身”,讓孩子們通過動手動腦,面對真實,與真實接觸,探索解決問題,真正接觸到數學知識。在幼兒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力圖讓幼兒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并且親自實踐,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高,在十分生活化的情境中反復體驗了統計的樂趣和意義。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3
設計思路:
根據幼兒好動,喜歡操作的特點,我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讓幼兒在操作中嘗試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活動目標:
1、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4以內數的組成。
2、通過創設情景,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嘗試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嘗試自編得數是4的加法應用題。
3、使幼兒進一步理解兩個部分數的交換關系。
4、培養幼兒分析推理能力,思維的敏捷性及幼兒動手嘗試的精神,訓練幼兒運算速度和準確性,激發興趣。
活動準備:
3以內加法算式卡、數卡4,蘋果、梨圖片4張,每個幼兒4個蘿卜,4朵花,蘑菇圖片4張,兔媽媽、小兔頭飾,布置好活動場景。
活動過程:
隨《十個數字跳舞》音樂,做手指游戲。
一、 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復習4的組成
1、游戲“開火車”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
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歡看動畫片,《動畫城》節目你們看過嗎?動畫城里的聰明屋有位金龜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請我們到聰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誰是最聰明的小朋友,現在我們就到聰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們坐火去吧!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加法題卡)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我們的火車2點開……。
2、游戲“又有蘋果、又有梨”復習4的組成
嗚…….火車開到了聰明屋,看看,金龜子姐姐他們拿什么來招待我們呢?導出“又有蘋果又有梨”的游戲,一個蘋果幾個梨?(3個)……
3、游戲“對數”
剛才小朋友們對得真好,老師也來考考你們,我們來對數,舉起你們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幾?(3),1和3合起來就是4……。
二、創設情景,在操作中嘗試寫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龜子姐姐說:“你們都很聰明”,現在我要請你們到智力迷宮玩,去智力迷宮前,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新本領才能去,學什么本領呢?
兔寶寶,我是兔媽媽,我告訴你們一件高興事兒,我們種的蘿卜豐收了,請兔寶寶跟著媽媽到地里去拔蘿卜,每個寶寶拔4個蘿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幾種分法?(個別回答,老師演示)拔了這么多蘿卜,我們把蘿卜搬回家,搬的時候要聽媽媽的指揮,看看兩只手上的蘿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們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加法),怎樣列出這個加法算式,請兔寶寶將它寫在答題卡上,寫的時候,字要寫大一點,不然兔媽媽看不清楚,(兔媽媽幫助能力差的小兔講解列式)。
我們的蘿卜豐收了,你們高興吧!我們來開個慶祝會吧!我們去采花來裝飾一下,我們每個寶寶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幾朵(4朵),我們把手里的花舉起來,看看兩只手上的花交換位置合起來還是幾朵花?(4朵),兩只手上的花雖然交換了位置,但是它們的和沒有變,請兔寶寶將加法算式寫在答題卡上,寫完之后把答題卡舉起來,小兔互相檢查一下你寫對了嗎?
今天,我們學會了新本領又可去智力迷宮玩,來,我們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動延伸
金龜子姐姐還想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愛動腦筋,用老師提供的蘑菇圖片,自己試著編加法應用題,注意編加法應用題要講一件事,出現兩個數,提一個問題,問一共有多少?合起來是多少?
編應用題又是一樣新本領,會編的小朋友很能干,不會編的也不用著急,下次老師要教你們編加法應用題的新本領。
活動自評:
從活動中發現,幼兒對操作很感興趣,幼兒有創新意識,但少數幼兒還是不會寫出算式,我認為對于這些幼兒,老師日常活動中多加以個別指導,他們一定會成功。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一個數字都有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整數的相鄰數。
2、通過游戲的方式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游戲互動中學習數學。
3、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1—10的數字卡片。
2、動物房子圖片,小動物圖片(小狗、小貓、兔子、猴子、狐貍)
3、空紙箱。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在風景優美的樹林里,一條小河緩緩地流著,小樹林旁邊有一棟漂亮的樓房,
里面住著許多小動物,我們來看一看里面都住著誰,好不好?
2、教師出示有小動物樓房的圖片
分別是:小狗(一樓)、小貓(二樓)、兔子(三樓)、猴子(四樓)、狐貍(五樓)
誰能說出這些小動物的鄰居是誰?
3、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動物的鄰居是誰了,那請你們看看你們的左右鄰居是誰?
幼兒互動,教師觀察。
4、教師:我們小朋友都有鄰居,數字寶寶它也想找鄰居,你們想不想去幫幫他呢,
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的鄰居吧!
5、教師出示1—10數字卡片
讓幼兒知道任意數都有相鄰的關系(多1和少1)
6、老師拿出10以內任意三個相鄰的數字卡片,請幼兒為三個數字排隊,引導幼兒按順序排。
二、游戲
1、游戲一:找朋友
幼兒身上帶好1——10的數字卡片按順序排好隊后,老師帶著幼兒說兒歌:
寶寶寶寶轉一圈,寶寶寶寶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見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幾和幾?請你快來告訴我。
幼兒大聲告訴對方,自己的朋友是幾和幾?
幼兒可以交換數字卡片,反復玩幾次,進一步理解相鄰數之間的排列關系。
2、游戲二:摸彩票
幼兒在一個裝有1—9的`數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個數字,并說出它的相鄰數,正確的即可獲獎。(獎勵一個笑臉娃娃)大家一起玩。
3、游戲三:找朋友
發給每位幼兒1到10的數字卡片,擺在桌子上,老師拿出任意一個數字,請小朋友把它的相鄰數找出來,看一看哪個小朋友反應最快。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投放1到10的數字卡片及不同顏色的小球,讓幼兒進一步探索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5
【教材分析】
《讓誰先吃好呢》是一個幽默生動、結尾出人意料的繪本故事,將乏味的“排序”完美地蘊藏在美妙的故事里,將繪本與數學知識、生活經驗完美地結合起來。所以我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了此次數學活動。在活動設計中,我以“讓誰先吃”的故事情境為切入口,利用情境推動幼兒對于高矮、大小和輕重排序經驗的不斷建構,活動目標在過程中自然展現、層層鋪展、一一達成。讓幼兒在活動中表達、探索、操作,潛移默化地學習到數學知識,體驗排序帶來的的樂趣。
【教學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按要求進行輕重排序,嘗試記錄結果。
3.積極參與排序活動,體驗排序中的樂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按動物個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長短、尾巴長短、體重的輕重進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難點:在數石頭游戲中,比出動物間的輕重關系,并嘗試運用“〈、〉、=”號記錄操作結果。
【教學方法設計】
每位幼兒一份動物可操作排序材料,體重記錄單,教師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輔助教學。
【教學媒體與資源選擇】
繪本故事書《讓誰先吃好呢》,白板課件,設計過程中用到的畫面圖片和對應點擊的小按鈕。
【課堂教學用工具和軟件】
1.物質準備:活動白板課件,幼兒人手一份記錄單、鉛筆、橡皮擦和動物排序圖片。
2.經驗準備:認識蹺蹺板,知道蹺蹺板是平的、翹高翹低表示的意思。
【教學實施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師(點擊課件):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一些動物朋友,看,都有誰呢?數一數,一共有幾位?(猴子、長頸鹿、兔子、犀牛、鱷魚、毛毛蟲;6位朋友)
(2)師:這些動物朋友身上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是什么呢?(例如:我們可以叫它長耳朵小兔、大嘴巴鱷魚、高個子長頸鹿、長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蟲)
2.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師(刷出來):咦,他們都在看什么呀?(桃子)
(2)師:看看,這個桃子長得什么樣?
(3)師:哇,這樣一個愛心形狀的、又紅又黃的大桃子,看著就很好吃,饞得動物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可是6個動物1個桃子,讓誰先吃好呢?
二、結合故事,引導幼兒按動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一)按動物高矮、大小、長短排序。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1)師:“按照個子高矮的順序吃怎么樣?”長頸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說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誰的個子最高了。
(2)師:于是,他們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樹開始量身高。(點擊下一頁)請你們仔細的看看,有沒有人耍賴皮犯規?(幼兒講述)
(3)師:對呀,量身高要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比,站站直,不能算上耳朵和尾巴。看,他們站好了,誰最高?第二高是誰呢?第三高呢?接下來輪到誰?第五高?最矮的一個是誰呀?(教師在動物的下方寫上排名數字)
(4)師:按照個子高矮的排法,最高的是長頸鹿,所以桃子得它先吃。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1)師:“不行,這么大的桃子,當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鱷魚張著一張大嘴發話了。于是,動物們都張大了自己的嘴巴,請你們看一看、比一比,按照嘴巴大小的順序,該怎么排呢?
(2)請個別幼兒在白板上操作排序,教師用課件來驗證(點擊每個動物的嘴巴處就會出現一個個不同顏色、大小的圓,方便拖動比較),并一同小結排序。鱷魚嘴巴最大,該它先吃,如他愿了!
教學設計按耳朵的長短排序。
(1)師:這時候長耳朵兔子和長尾巴猴子不同意了,它們會說什么呢?
(2)兔子:按耳朵長短排序(幼兒操作材料排序)猴子:按尾巴長短排序請小朋友按照長尾巴猴子的想法(點星星出現尾巴標記),一起來排排尾巴長短的順序吧!(幼兒說教師拖動動物排序)講評,師幼一同小結尾巴長短排序按耳朵長短(點花朵出現耳朵標記)來排序的話,該怎么排呢?交待操作要求:老師這兒有一張排序表,紅旗是起點,請你們將動物們按照耳朵長短的順序來整齊地排在黑線上。(幼兒操作)講評,師幼一同小結耳朵長短排序
三、引導幼兒按動物的輕重進行記錄和排序。
1.討論比重方法。
(1)師: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勁兒的跺著腳,直說:“不行”。它會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誰最重)你們真的說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體重的順序來排。
(2)師:那體重該怎么稱啊?用什么好辦法呢?(點出蹺蹺板)運用蹺蹺板稱重,一頭坐小動物,一頭放石頭。
師:想一想,蹺蹺板是平的代表什么意思?一樣重可以用符號“=”來表示。蹺得高的表示重還是輕呢?蹺得低呢?如果蹺蹺板左邊重右邊輕,可以用“>”來記錄,左輕右重用“
2.(點第一顆星星出現“體重記錄表”)教師交待操作要求:為了公平起見,請我們小朋友來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動物在稱重,然后數一數蹺蹺板上石頭的數量用數字記錄在“石頭”下面的格子里,最后看看蹺蹺板是平的還是翹的,用相應的符號記錄在中間。
3.幼兒記錄,教師觀察指導。
4.交流操作結果,教師記錄反饋糾正。
5.引導幼兒一同來看著記錄表進行體重的排序。
師:那么我一起來看著這張記錄表,給小動物們排排體重吧!(點第二顆星星出現排序圖,點第三顆星星消失動物稱重圖而出現6個動物進行拖拽)(幼兒說,教師排)看來桃子該給最重的犀牛先吃哇。
四、引導幼兒思考逆轉排序。
1.(邊小結邊依次點頁面中的小星星圖標課件)
師:毛毛蟲心想:“比誰最高,長頸鹿是第一名;比誰的嘴巴最大時,鱷魚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長、尾巴最長時,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誰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它該比什么得第一呢?
2.對呀,為什么不管什么順序,都要從最大的開始!毛毛蟲也想到了,我們可以反過來嘛,要論誰的個子最小,毛毛蟲是第一;要論誰的嘴巴最小,毛毛蟲也是第一;耳朵最短、尾巴最短、體重最輕,這第一名不都是毛毛蟲嘛!大家一致認同了,于是毛毛蟲痛快地鉆進桃子里先吃了起來。
五、拓展延伸
1.師: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從小排到大、從矮排到高、從短排到長”的情況發生?(排隊、坐座位、做操時)
2.師: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比較方法,只要你認真觀察,你就會找到許許多多的排列方式。動物們依據自身的特點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實在你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請你們回去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厲害的?
【活動反思】
《讓誰先吃好呢?》是一節大班綜合活動,第一次看到這個標題,我以為是一節禮儀活動,當看到活動簡案后,發現這是一節和數學有關的活動。
一、活動選材貼近生活、設計層層遞進
該活動選材來自一個繪本,主要講述一群小動物為了吃一個桃子,進行不同形式的比較,因為繪本中的小動物都是幼兒熟悉的,所以通過觀察,幼兒能快速的發現每個小動物的主要特征。教師能有效的抓住繪本中的信息,讓幼兒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特長,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該活動中教師精心設計每個環節,各個環節都能有效的挖掘繪本中的價值,活動環節層層遞進,先從圖片中找出6位動物朋友,然后讓幼兒去觀察動物的主要特征,為下面動物進行比較做了很好的鋪,然后依據動物的目光引出了桃子。在動物朋友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比較時,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方法根據動物的特征排序,發現無論怎么比毛毛蟲都是第一名,于是毛毛蟲品嘗到了桃子,最后引導幼兒有好東西要和同伴共同分享。
二、教師教態親切自然、提問簡短有效
執教該活動的是一位從教2年的教師,從活動中不難發現該教師教育基本功扎實,能對幼兒進行善引、善導,而且教態親切、自然,能和幼兒有效的互動。在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特征時教師能用各種動作進行簡單的提示,并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說一說。活動中教師的語言(提問和總結)都是簡短有效的,教師能根據繪本內容用簡短的語言進行提問,并針對幼兒的各種回答教師能用簡短總結,而不是重復幼兒的回答,這一點很好。
整個活動是以綜合活動進行展示,活動中的主要內容偏向以數學,通過聆聽本活動,讓我發現繪本的不同形式的展現,繪本不一定是語言活動的專屬,主要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細心觀察,便能發掘繪本中更多的價值。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6
活動目標:
1、知道快速跑的方法:注意力集中,快速前后擺動雙臂。
2、提高快速應變奔跑及身體協調能力,且在快速跑的時候不與他人碰撞。
3、愿意參與游戲,能在游戲中感受合作的快樂以及救出同伴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材料投放:母雞、狐貍頭飾各1個、小雞頭飾若干(和幼兒人數相等)、“蟲子”(飲料瓶、易拉罐)若干、錄音機、磁帶(《老母雞》音樂)。
2、情境創設:布置“小雞家”和“狐貍家”的場景。
3、經驗準備:幼兒之前學會兒歌《雞媽媽和雞寶寶》。
活動過程:
1、進場。
幼兒戴好小雞的頭飾。“雞媽媽”(教師)帶幼兒在《老母雞》音樂的.伴隨下進入活動場地,音樂停止,雞媽媽說:“雞媽媽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個蛋寶寶!”幼兒隨即蹲下做蛋寶寶,老師巡視。
2、根據兒歌《雞媽媽和雞寶寶》進行熱身。
(1)雞媽媽邊巡視邊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幼兒答“我們伸出小腦袋!”(帶幼兒活動頭部)
(2)雞媽媽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幼兒答:“我們伸出小翅膀!”(帶幼兒活動肩、臂部)
(3)雞媽媽又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跳出蛋殼了!”(帶幼兒活動腰、腿部)
(4)雞媽媽問:“誰知道我們出去玩時應該怎樣走?”引導幼兒說出要一個跟著一個走并進行隊列練習。
(二)跑的動作練習
1、預設情境。
雞媽媽:“寶寶們越來越棒,現在媽媽要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小雞捉蟲(模仿捉蟲的動作),如果在找蟲時遇見了大狐貍,我們可要趕快跑回家里。”
2、練習快速跑的動作,向幼兒強調要快速前后擺臂。
3、教師示范跑的動作。請個別動作協調的幼兒上來示范跑的動作,幼兒一起原地模仿練習,教師指導。
4、進行“小雞捉蟲”的游戲。
(1)帶雞寶寶到樹林里找蟲吃,遇到狐貍后快速跑回家里。
(2)在家里“雞寶寶”查詢有沒有丟失同伴,并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教師在旁指導。
(3)帶雞寶寶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輕輕跑出去躲到大樹后面,等雞媽媽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時注意不要和同伴相撞。
(4)鍛煉快速跑的能力:雞媽媽再次帶寶寶捉小蟲,捉到后把它快速帶回家,可別讓狐貍給抓走。
(5)“太陽下山了,我們趕快回家吧!”。雞媽媽帶寶寶回家,回到家中分享食物。
(三)教師點評,活動結束
1、今天,小朋友們都表現的很出色,跑的時候都沒有互相碰撞到。但是有些小朋友跑的有些慢,手臂跑的時候沒有甩開,下次把手臂甩開,就能跑的更快了。
2、收拾場地,帶幼兒回活動室休息。
活動反思:
體育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不僅能玩的痛快,還能從中得到體能鍛煉。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7
活動目標:
1.能發現、再現物體的序列,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一隔一、一隔二、一、一、一等),并在操作活動中有規律地設計圖案
2.培養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初步感知數學中的規律美
活動準備:
玩具小熊一個、籃子若干
課件一:小熊的家、三條小路、小兔、小貓、小狗
課件二:三盤點心
操作材料:
第一組:貼紐扣畫好的衣服外型、大小不同的“紐扣”、膠水
第二組:裝飾圍巾畫好的圍巾外型、形狀不同的圖形片、膠水
第三組:裝飾水果盤水果盤若干、各種水果圖片若干
第四、五組:串項鏈各種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珠子若干、串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規律
1.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發現并講出其中的規律
師:(操作玩具小熊)小熊搬新家了,它請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去做客,它要求每位好朋友各走一條不同的路,并說一說走了一條怎樣的路。三位好朋友有些著急了,我們愿意來幫幫它們嗎?
小兔:不同顏色一格一的排列
小貓:不同大小一格二的排列
小狗:不同形狀一、一、一的排列
2.出示課件二,引導幼兒發現并嘗試接著規律排列
師:小熊請三位好朋友吃點心,分別裝在三個不同的盤子里,如果三位好朋友能將盤子上的.花紋按一定的規律說下去,好吃的點心就會出現了。
小兔:不同實物一格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蘿卜)
小貓:不同大小一格二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小魚)
小狗:不同形狀一、一、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骨頭)
二.應用創作
1.簡單介紹各小組的活動內容
1)貼紐扣
2)裝飾圍巾
3)裝飾水果盤
4.5)串項鏈
2.幼兒自選小組活動
三.觀賞作品
1.互相觀賞作品,并向同伴介紹自己運用了哪些排序方法
2.個別作品評價,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3.集體送禮物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8
一、目標:
1.學會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
2.初步學習按物體的二維特征進行分類,在觀察比較中,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
二、準備:
1.紅、黃帽子各12頂,圍巾長短各12條。
2.小貓、小狗、小鴨、小羊頭飾各1個,帶上帽子圍上圍巾的4種動物各1個。
3.男、女、紅帽、黃帽,長圍巾、短圍巾標志各1個;紅帽-長圍,紅帽-短圍,黃帽-長圍,黃帽-短圍的小圖片各1張。1,2,3,4數字各1個,籃子4個
三、過程:
1、幼兒自選帽子圍巾帶上
師:今天天氣真冷,這里有些帽子、圍巾,小朋友可以自己找一頂帽子帶上,找一塊圍巾圍上,帶以前請小朋友先看一下,你帶的是什么顏色的帽子,圍的'是長圍巾還是短圍巾。
2、按物體的特征分類:
a.按物體的某一特征分類:
師:哈,帶上帽子,圍上圍巾,可真暖和。小貓、小狗、小鴨、小羊也都來了,他們也想和我們一起去公園玩呢!
(出示小狗頭飾)小狗說:我們要去公園,得先分一下,哪些小朋友坐1號車,哪些小朋友坐2號車。(出示男孩、女孩頭飾)那就請男孩子坐1號車,女孩子坐2號車。(幼兒分好后,小狗檢查有沒有坐對)
小雞說,不行不行,我不喜歡這樣分,我看還是紅帽子小朋友坐1號車,黃帽子小朋友坐2號車(幼兒分好后,小雞檢查有沒有坐對)
小鴨說,不行不行,我不喜歡這樣分,我看還是圍長圍巾小朋友坐1號車,圍短圍巾小朋友坐2號車(幼兒分好后,小鴨檢查有沒有坐對)
b、 按物體的二維特征分類:
小貓說,不行不行,我不喜歡這樣分,我喜歡讓帶紅帽子圍長圍巾的小朋友坐1號車,帶黃帽子圍長圍巾的小朋友坐2號車。(幼兒坐好后說)咦、中間的小朋友為什么會站在這里呢?小貓這樣分,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去公園嗎?那怎么辦呢?(幼兒討論,引導幼兒可以分為3隊或4隊)
3、進一步鞏固按二維特征的分類:
現在,小朋友都已經坐上車了,我們開車去公園吧。嘀嘀嘀,公園到了,公園里面真漂亮,今天天氣也不錯,小動物們想和我們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小狗想和紅帽子、長圍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小羊想和紅帽子短圍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小鴨想和黃帽子長圍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小貓想和黃帽子短圍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
等一下哪個小動物出來,就請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唱歌、跳舞。]
4、結束:
今天,我們玩的真開心,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快,一下子就很晚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小朋友們,我們和小動物們再見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9
活動目標:
1、對環形排列的物品感興趣,了解環形排列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2、嘗試運用不同方法進行數數,體驗與同伴交流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與家長共同收集環形物品:如圓盤、手鐲、傘等,引導幼兒發現環形排列物品的特點。
2、每組一份盤子、手鐲、雪花、記錄紙、筆。
3、課件、大記錄紙、即時貼紙、夾子、回形針、筆、音樂CD。
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一個鐘面”,感知平面環形排列方式。
2、分組操作,初步嘗試環形數數:
(1)幼兒數一數:盤子上的圖案、手鐲上的珠子、雪花上的花瓣。并將各自數數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記錄各組不同的結果。
(3)提出疑問:同樣的東西,為什么大家數的結果不一樣?
3、交流:“你是怎么數的?”請數對的幼兒和數錯的幼兒上來數一數雪花上的花瓣,展示各自的方法。
4、播放課件,請幼兒思考:怎么數,才能數對呢?
讓幼兒直觀的感知“小花有幾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樣從直線變為圓形,應該從哪里開始數、到哪一個結束?”
5、交流:“怎樣記住開始數的地方?(做標志)用什么來幫忙做標志?”
6、幼兒第二次操作:添加材料,嘗試用做標志的方法數數。
(1)請幼兒介紹:你用什么做標志?你是怎么數的?(播放課件,直觀感受做標志的數數的方法)
(2)老師小結,感受環形計數的要領:只要每個圖案都數到,每個圖案只數一次,不重復數不漏數,不管從哪一個開始數,數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3)交流、比較:“怎樣數,能又對又快數出盤子上的圖案?”引導幼兒發現即準確又便捷的計數方法。
可以用手按住一個圖案或發現圖案排列的規律(如先看出盤子里小花數量,再去數大花)就能快速數出環形排列物品的數量。
7、播放課件,欣賞生活中常見的環形排列圖案的物品。
8、音樂游戲:快樂舞伴
幼兒跟著音樂表演動作,當音樂停止,幼兒自由組合,圍成幾個大的或小的圓圈。請幼兒數一數,說一說每個圓圈有幾個人?從哪里開始數?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繼續尋找:生活中你還看見哪些物品上的圖案是環形排列的呢?到幼兒園周圍找一找立體或平面環形排列的物品。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運用課件,創設問題情境,“鐘面上的數字是怎樣排列的?”把幼兒引入與所提問題的情境之中,使幼兒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由于圖案的.組合軌跡是圓形的,幼兒在點數時,會忘記起始點而多數或漏數,點數時結果不一致。我再次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想想“用什么方法來數,才能準確地數出盤子上的圖案?”為突破難點,繼續運用課件,讓幼兒直觀的感知“小花有幾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樣從直線變為圓形,應該從哪里開始數、到哪一個結束?”將教材中的形象以動畫效果的形式出現,激活物體,從而使幼兒理解環形數數和直線數數是一樣,只要“記住開始數的地方”就能準確地數出來。從而進入“怎樣記住開始數的地方?用什么來幫忙做標志?”的操作環節,更好地掌握環形計數的要領。結束環節在“快樂舞伴”的游戲中體驗數數的樂趣。各環節的設計,都圍繞目標和內容層層遞進,結合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為幼兒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鮮明的畫面,誘發幼兒樂于探索數學的動機,充分調動幼兒進行探索、比較、交流,獲得相關的數學經驗。巧妙地把數學、操作、游戲融入為一體,使數學教學不再抽象、枯燥。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04-03
幼兒園大班《對稱》數學教案12-27
(經典)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6-01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經典]10-19
幼兒園的大班數學教案02-02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8-29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1-29
【精選】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0-18
【熱】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1-07
【精】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