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不再麻煩好媽媽》(精選7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不再麻煩好媽媽》,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不再麻煩好媽媽》 1
教學目的與要求:
1.說出欣賞之后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
2.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初步學習創編歌詞和舞蹈動作,嘗試用自己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創造、表現音樂內容。
教學重點:
熟練的演唱歌曲,嘗試用自己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創造、表現音樂內容。
教學難點:
學習創編歌詞和舞蹈動作。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節奏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做小跑步進活動室。
2.出示圖片,以談話的方式引出課題。
3.發聲練習
1=C 2/4
1 2 3 4| 5 - | 5 5 5 |5 5 5 | 5 4 3 2| 1 - ||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欣賞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教師提問:
(1)歌曲里說了一件什么事?
(2)歌曲是幾拍的?
2.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熟悉歌詞。
師:歌曲里的小朋友會做什么你們知道嗎?
幼:洗衣服,自己穿鞋子,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發。
師:你們能不能按老師說話的節奏把玲玲會做的事情說出來呢?
師:自 己 穿 衣 ┃服 呀 ┃(練習用X X X X ┃X X┃的節奏,解決歌曲中的節奏問題)
幼:自 己 穿 衣 ┃服 呀 ┃自 己 穿 鞋 ┃襪 呀┃自 己 疊 被 ┃子 呀 ┃自 己 梳 頭┃發 呀┃(按著節奏讀出歌詞)
3.復聽歌曲。用聽唱的方法學會歌曲,注意糾正在演唱中出現的問題。
4.演唱并表演歌曲。
(1)一個扮演媽媽,一個或多個扮演孩子,老師做相應的語言的`提示,如媽媽下班回來,很勞累了,先請媽媽坐下來等等。
(2)幼兒邊演唱,邊自發地做動作,一起來。(啟發幼兒用自己創作的簡單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從中體驗勞動的快樂,老師可以表演媽媽,和學生做學習的互動)
5、創編歌詞。
(1)教師引導創編歌詞。
師:除了這些勞動,你還可以幫媽媽做那些事情呢?
師:請你用自 己 穿 衣 ┃服 呀 ┃這樣的節奏說出來。(用節奏接龍的方法)
幼:自己 刷 刷┃牙 呀┃自 己 洗 洗 ┃ 臉 呀┃自己 擦 桌┃子 呀┃自 己 掃 掃 ┃ 地 呀┃……老師注意提醒孩子在創編歌詞中注意節奏。
(2)請幾個創編歌詞的小朋友上來,用他們自己的動作來表現你們的歌詞。請同學們評價他們的動作,或做出自己認為更形象的動作。
(3)選擇幾個小朋友的創編歌詞(表演動作簡單形象的)來集體演唱、表演。(不規定動作,請小朋友自由發揮自己的想法來表演)。
6.拓展
除了幫助媽媽,我們還可以幫助誰做什么事情呢?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謝謝你們幫老師這么多忙,希望你們今后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都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2.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一、以“情”入手,激發幼兒情感。
通過制作PPT,讓幼兒觀看,直觀有效。在看PPT之前,我先提問:“你們愛媽媽嗎?”“為什么愛?”在這樣的提問下,挖掘出孩子愛媽媽的情感。教師邊講解邊播放PPT,通過播放PPT重現了媽媽從懷孕開始直至現在為寶寶所付出的愛。孩子們在觀看PPT時,十分的投入,他們對媽媽的付出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心靈受到震撼。
二、以“動”激趣,營造課堂氛圍。
在《不再麻煩好媽媽》這一音樂教學活動中,幼兒學會歌曲之后,我通過讓孩子男女PK,誰的歌聲中愛最多,讓幼兒將對媽媽的愛唱出來,嘗試用有感情的聲音演唱。體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將表情加入到歌曲的演唱中。不同的演唱方式增加了演唱的樂趣,從而活躍了課堂氛圍。
三、以“創”為基礎,激發想象翅膀。
通過提問:“你還會干什么呢?”,讓幼兒進行創編,幼兒一下子都能說出很多東西,如:“自己會掃地呀”、“自己會刷牙呀”……等等,并把幼兒說的創編到歌曲里面去,豐富了區域活動的內容。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不再麻煩好媽媽》 2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指揮領唱和齊唱的方法,齊唱時注意控制與調節自己的聲音,與同伴協調。
2、關心、體貼爸爸和媽媽,樂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方法激起幼兒關心、體貼爸爸媽媽的情感。
(1)你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他們辛苦嗎?
為什么你覺得他們辛苦呢?
(2)我們可以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
2、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我們在家里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幼兒交流,教師用歌曲中語句加以肯定。
3、請幼兒欣賞歌曲,熟悉音樂旋律和節奏。
4、幼兒學唱歌曲。
(1)全體幼兒跟音樂齊唱。
(2)嘗試看指揮領唱和齊唱的方法演唱歌曲,請幼兒注意控制與調節自己的聲音,與同伴協調。
活動反思:
采用音樂游戲的'形式使幼兒打開唱腔、身心放松,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談話引導,通過觀看PPT感受媽媽的辛苦,層層遞進地幫助孩子們進行學習。在反復練唱“自己穿衣服呀,自己穿鞋襪呀,自己疊被子呀,自己梳頭發呀”的環節中,既充分引導孩子體驗了節奏中蘊含的秩序性,又為后面的活動做好了鋪墊。在創編環節中孩子的語言表達雖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已經能夠運用解歌曲中的節奏了。
這首歌曲的歌詞對于中班幼兒來說不難,而且圖譜的設計更是巧妙的把孩子引入情境中,使孩子更容易記憶歌詞掌握節奏了。
當然活動中在語言組織上,我還是有些欠缺的,有些話還是有些拐彎,不夠直白,都是我要思考并在今后的實踐中加以解決的問題。
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不僅讓幼兒了解了媽媽的辛苦,感受到了媽媽平時對我們的愛,還讓幼兒知道了應該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盡量不麻煩好媽媽,這是孩子愛家長、學會體諒家長的具體表現。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不再麻煩好媽媽》 3
活動目標:
1、學會用親切柔和的聲音唱出愛媽媽的情感,能唱準歌曲中的連音和跳音。(重點)
2、能把自己會做的事按節奏要求編成歌詞并演唱。(難點)
3、喜歡通過歌曲向媽媽表達愛,體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鋼琴,PPT,歌曲伴奏,黑板,簡筆畫圖片,磁鐵。
2、知識準備:在家里觀察“媽媽平時部為家人做什么”,初步感受媽媽的辛苦。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出活動主題。
(1)回憶“媽媽幫你做過哪些事?”,講述生活中媽媽對自己的照顧和辛勞。
(2)討論“那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不再麻煩媽媽?”,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而表達出自己對媽媽的愛。
2、范唱歌曲,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旋律。
(1)教師范唱,用提問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出示“會做的事情”PPT,幫助幼兒梳理順序(難點前置),幼兒嘗試按照節奏說出圖中“會做的事情”。
(2)教師再次范唱,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旋律。
3、幼兒學唱歌曲,表現歌曲中的情緒。
(1)幼兒隨音樂跟唱,掌握用連貫的方法演唱連音部分,表達對媽媽的關愛之情:用歡快跳躍的方法演唱“自己會做的事情”,表達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2)“藏圖”挑戰游戲,進一步熟悉歌詞并熟練演唱歌曲。
比賽中歌詞圖片逐步隱藏,幼兒在挑戰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歌曲,增加演唱的樂趣。
4、幼兒合作創編歌詞,進一步表達對媽媽的愛。
(1)創設“生活情境”,提供豐富的簡筆畫圖片,幼兒邊創編邊擺圖。
(2)情景表演,“老師扮媽媽”幼兒演唱創編歌曲,進一步激發孩子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延伸:
1、繼續在表演區進行歌曲的創編與表演。
2、將《不再麻煩好媽媽》這首歌回家唱給媽媽聽,讓媽媽感受到我們愛她。
課后反思:
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不僅讓幼兒了解了媽媽的.辛苦,還讓幼兒知道了應該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盡量不麻煩好媽媽,這是幼兒愛家長、學會體諒家長的具體表現。
本次活動主要設計了四大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生活經驗導入,與幼兒一同交流平時媽媽對自己的照顧,充分感受媽媽的辛苦,從而萌發自己長大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煩好媽媽的情感。此環節的開展很好的激發了幼兒愛媽媽的情感,為整個教育活動的情感目標做了充分的鋪墊。
第二環節通過教師的兩次范唱和PPT的出示,幫助幼兒感受音樂旋律、理解歌詞內容。過程中,使用難點前執法幫助幼兒梳理歌曲“自己穿衣服呀、自己穿鞋襪呀、自己疊被子呀、自己梳頭發呀”的順序,幼兒在PPT的幫助下很快的理解了歌詞的順序,為后面的完整、愉快演唱歌曲奠定基礎。
第三環節通過“藏圖挑戰游戲”,讓幼兒學唱歌曲,并表達歌曲中的情緒。比賽中歌詞圖片逐步隱藏,幼兒在挑戰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歌曲,并大膽的用歌聲表達對媽媽的情感,這樣避免了枯燥無味的練習,較好的解決本活動中的重點目標。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每一次難度的增加和情感情緒的挖掘都請幼兒自己演唱,體現“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理念,不斷鼓勵幼兒,最終實現共同進步與提升。
第四環節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幼兒梳理了零散的創編內容,讓幼兒的創編內容更加有關聯性;而簡筆畫的圖片呈現,很好的解決了幼兒記憶創編歌詞的困難,讓幼兒更好的表達歌曲內容和情感,從而完成本次活動的難點目標。
當然,在活動順利開展的同時,也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教師語言要簡練,注意提問的規范性與回應提升的價值。
2、整體演唱多,要嘗試運用多種演唱形式,豐富唱歌活動的趣味性。
3、多注意觀察幼兒,對生音和跳音有個別幼兒把我不好。應該及時采取相應的策略,解決這一問題。
教師成長的公式是:經驗+反思=成長。優秀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處處反思、時時反思,不斷促進自我的專業成長。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不再麻煩好媽媽》 4
一、教學目標:
1.聆聽《勞動歌》:說出欣賞之后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
2.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用自己的真實情感來演唱歌曲,創編歌詞。
3.通過學習不再麻煩好媽媽,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歌曲節奏的學習;創編歌曲歌詞。
三、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播放《勞動最光榮》的歌曲動畫。
2.師:動畫視頻中的小動物在干什么?
3.小朋友們回答:小喜鵲在筑巢,小蜜蜂在采蜜。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它們的幸福生活是靠什么創造的?(勞動)
(二)新課教學:
1.學習主要的四個樂句
教師:愛勞動的孩子人人夸。
那老師請你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他們自己會做那些事情?出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圖片。并按節奏朗讀:
(1)、自己穿衣服呀
(2)、自己穿鞋襪呀
(3)、自己疊被子呀
(4)、自己梳頭發呀
2.請學生用動作表現歌詞,并通過模唱學習四句歌詞。
3.初聽范唱
4.用聽唱的方法學會歌曲,注意糾正學生在演唱中出現的問題。(請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和糾正。老師做適當啟發和提示)
5.師唱前面,學生填后面的歌詞。(來兩遍)
6.師生對換。
7.演唱并表演歌曲。(分角色扮演,一個扮演媽媽,一個或多個扮演孩子,老師做相應的語言的提示,如媽媽下班回來,很勞累了,先請媽媽坐下來等等)
請小朋友一起來幫媽媽做事情,好不好?
學生邊演唱,邊自發地做動作,一起來。(啟發學生用自己創作的簡單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從中體驗勞動的快樂,)
(三)創編歌詞。
1.除了這些勞動,你還可以幫媽媽做那些事情呢?請你用
自己穿衣┃服呀┃這樣的節奏說出來。(用節奏接龍的方法)
生:自己梳梳┃頭呀┃自己洗洗┃臉呀┃
自己擦桌┃子呀┃自己掃掃┃地呀┃
老師注意修正學生在創編歌詞中的.節奏
2.看老師怎么來編的
3.請幾個創編歌詞的小朋友上來,用他們自己的動作來表現你們的歌詞。請同學們評價他們的動作,或做出自己認為更形象的動作。
4.選擇幾個小朋友的創編歌詞(表演動作簡單形象的)來集體演唱、表演。(不規定動作,請小朋友自由發揮自己的想法來表演)。
5.鞏固歌曲,再次聆聽,感受愛的溫暖。(第一遍看圖片,第二遍聽歌曲情景模擬)
五、小結
教師:勞動創造了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又給勞動帶來快樂的心情。在今天的課堂里面老師很感動。熱愛勞動是一個好品質,在勞動中我們快樂著,也享受著勞動給予我們的快樂。希望你們今后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都做個愛勞動,能主動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好嗎?
教學反思
1、情感的表達
任何音樂離不開一個“情”字,本堂課我注重的是學生對媽媽的熱愛之情,通過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理解勞動的喜悅與歡樂,并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在歌曲的學唱與表演中,真摯的情感表達是關鍵,當然優美的齊唱聲音,與平時的訓練是分不開,這個班整體的聲音效果不錯,對情感的表達要進行挖掘與深入,我讓學生說說媽媽平時是怎樣照顧你關心你的,學生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講自己的媽媽平時多么辛苦多么累,我馬上引導那你在唱親愛的好媽媽是應該是怎樣的心情?學生一下就反映過來是輕柔的,充滿愛意的。在學唱的過成中,為了讓他們知道自己唱的不好的地方,我進行了范唱,讓他們聽聽比比,老師唱的和你們唱的有什么不一樣?他們一下子就發現說:老師在唱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時候,特別高興,還豎起了大拇指。唱最后一句“親愛的好媽媽”時聲音很溫柔,臉帶微笑。學生一下就能自己找到答案。自然而然的知道用什么樣的情感去演唱。
2、與生活相結合
音樂源于生活,反映于生活。這首歌就很能說明這點。我在教學過程中,讓他們自己說說自己會干的事情,他們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自豪的心情不言而喻,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歌詞創編奠定基礎。我想如果學生在以后的勞動中生活中,能唱起這首歌,那么這堂課才是成功的,能為學生留下一點東西。
2、創造實踐
創編歌詞是我這節課設計的難點。我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通過創編歌詞的形式進行學習歌曲,在勞動中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樂曲所表達的情緒。在表演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想象力真的是太豐富了,他們創編的熱情非常高。在表演中學生品嘗著音樂帶給他們的幸福與快樂。由此可見,營造良好的氛圍給學生一方自由的空間,學生富有創造性的想象力就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4、不足
課堂教學總是遺憾的教學,課前精心的設計,周密的考慮,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由于學生認知、性格個性的差異,社會經歷的不同,總會留下許許多多的遺憾。
這節課我的遺憾就是忽視了指導孩子用輕聲、自然的歌唱狀態來演唱歌曲。在師生交流過程中,一些同學搶著發言,意猶未盡,而另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表達的機會。還有,在創編完歌詞后進行表演時,我光顧聆聽學生創編的內容,而忽略了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如果我能在這方面做一下正確的引導,效果就更好了。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不再麻煩好媽媽》 5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歌曲的學習,引導幼兒理解媽媽的辛苦,激發幼兒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
2、知識目標:能夠準確、流暢地演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掌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
3、技能目標:通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提高幼兒的歌唱技巧和表現力,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
二、教學準備
1、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的音頻或視頻資料。
2、鋼琴或其他伴奏樂器。
3、歌詞卡片或PPT課件,方便幼兒跟唱。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播放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的音頻或視頻,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歌曲中的主題和情感,激發幼兒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二)學習歌曲
教師出示歌詞卡片或PPT課件,逐句教唱歌曲,讓幼兒跟唱。
教師彈琴伴奏,讓幼兒跟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教師指導幼兒注意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別是后半拍起唱的部分。
(三)歌曲表演
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幼兒自行設計表演動作,如模仿媽媽做家務的動作等。
每組幼兒輪流上臺表演,其他幼兒觀看并評價。
教師對幼兒的表演進行點評,鼓勵幼兒繼續努力。
(四)情感升華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為媽媽做過的事情,讓幼兒分享自己的經歷。
教師總結歌曲中的主題和情感,強調感恩的重要性。
教師鼓勵幼兒回家后多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表達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四、教學反思
本次音樂公開課《不再麻煩好媽媽》的教學目標是讓幼兒能夠準確、流暢地演唱歌曲,并理解歌曲中的主題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播放歌曲音頻、出示歌詞卡片等方式,引導幼兒逐步學習歌曲。在歌曲表演環節,我鼓勵幼兒自由發揮,設計自己的'表演動作,這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表現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和合作精神。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由于歌曲的后半拍起唱對大班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導致部分幼兒在演唱時出現了節奏不準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對歌曲難度的評估,并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其次,在歌曲表演環節,部分幼兒的表演動作較為單一,缺乏創意。這可能與我在課前對幼兒的引導不夠充分有關。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對幼兒的啟發和引導,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總的來說,本次音樂公開課《不再麻煩好媽媽》的教學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幼兒們也表現出了較高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不再麻煩好媽媽》 6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歌曲學習,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減輕媽媽的負擔。
2. 知識技能:學會演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理解歌詞內容,能用自然的聲音表達歌曲情感。
3. 過程與方法:通過聽唱、跟唱、角色扮演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的音樂感知力和表現力。
教學準備:
1、音樂播放設備
2、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的音頻或視頻資料
3、圖片或道具(如小衣服、小鞋子等,用于表演)
4、五線譜或簡譜卡片(視幼兒識譜情況而定)
教學過程:
1、導入環節(5分鐘)
故事引入:講述一個關于小動物自己做事,不讓媽媽操心的小故事,引出歌曲主題。
情感鋪墊:提問幼兒:“你們平時在家會幫媽媽做什么事情?”引導幼兒思考并分享,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2、新歌教學(15分鐘)
初步聆聽:播放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讓幼兒安靜聆聽,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
歌詞解讀:教師朗讀歌詞,解釋歌詞意義,幫助幼兒理解每句歌詞背后的小故事。
分段學唱:分句教唱,注意糾正發音,強調歌曲中的情感表達。
完整演唱:隨著音樂,全班一起嘗試完整演唱,教師可以適當伴奏或播放原聲,鼓勵幼兒大膽開口。
3、創意表現(10分鐘)
角色扮演:分組進行,幼兒可以選擇扮演歌曲中的不同場景(如穿衣服、疊被子),通過簡單的動作表演來詮釋歌曲內容。
樂器伴奏:利用簡易樂器(如鈴鼓、沙錘)為歌曲伴奏,增加互動性和趣味性。
4、總結與反思(5分鐘)
回顧總結:引導幼兒回顧今天所學的歌曲內容,談談學會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來“不再麻煩好媽媽”。
情感升華:鼓勵幼兒回家后為媽媽做一件小事,并與家人分享今天的學習體會。
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通過故事引入和角色扮演,有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對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現力。多數幼兒能夠積極參與,表達了對媽媽的愛。
2、改進空間:部分幼兒在跟唱過程中,對某些歌詞的記憶不夠牢固,可能需要在分段教學時放慢速度,增加重復練習的次數。此外,對于音樂節奏感不強的幼兒,可以設計更多節奏游戲,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歌曲節奏。
3、后續計劃:計劃在接下來的音樂活動中,加入更多家庭情感教育的元素,比如通過不同的歌曲,繼續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和自我服務能力。同時,加強家園合作,鼓勵家長參與幼兒的音樂活動,共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不再麻煩好媽媽》 7
活動目標:
1. 情感目標:通過歌曲學習,激發幼兒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2. 認知目標:理解歌曲內容,認識并能表達出日常生活中自己可以完成的小事情,如穿衣、洗臉等。
3. 技能目標:學會演唱《不再麻煩好媽媽》這首歌曲,能夠用正確的節奏和音調表現歌曲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音樂播放設備及《不再麻煩好媽媽》歌曲音頻。
2、圖片或PPT展示日常生活中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如穿衣、刷牙、整理玩具)。
3、手偶或角色扮演道具,用于情景表演。
4、小貼紙或小星星作為獎勵,鼓勵幼兒積極參與。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約5分鐘)
教師以故事形式引入,講述一個小朋友學會自己做事情,不讓媽媽操心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在家里你們會做哪些事情幫助媽媽呢?”
2、新知呈現(約10分鐘)
播放《不再麻煩好媽媽》歌曲,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和歌詞內容。
教師逐句教唱,邊唱邊做動作,如穿衣、洗臉的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和旋律。
使用圖片或PPT輔助,讓幼兒理解每句歌詞的實際意義。
3、實踐操作(約15分鐘)
分組進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幼兒扮演媽媽,另一部分扮演孩子,通過唱歌和動作表演來展現歌曲情境。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獨唱或小組唱,教師及時給予正面反饋和指導。
4、總結延伸(約5分鐘)
請幾位幼兒分享今天學到的新歌和他們以后打算如何“不再麻煩好媽媽”的計劃。
引導幼兒明白,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對媽媽最好的'愛和回報。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課通過故事引入和角色扮演,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歌曲,同時加深了對獨立自主重要性的認識。
改進空間:在實踐操作環節,發現部分幼兒在角色扮演時較為羞澀,未來可以提前進行小組內的預演,增加幼兒的自信心。此外,對于歌曲的學習,可以增加更多互動游戲,比如歌詞接龍,以提高學習效率和趣味性。
后續行動:建議家長在家也能配合幼兒園教育,鼓勵孩子在生活中實踐歌曲所傳達的精神,共同記錄孩子獨立完成的小事,并定期分享進步,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循環。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不再麻煩好媽媽》】相關文章:
《不再麻煩好媽媽》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01-14
大班音樂教案《不再麻煩好媽媽》02-10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不再麻煩好媽媽11-17
大班音樂教案《不再麻煩好媽媽》5篇02-10
大班音樂教案《不再麻煩好媽媽》(5篇)02-10
大班音樂教案不再麻煩媽媽02-02
不再麻煩好媽媽中班音樂教案02-18
小學音樂教案不再麻煩好媽媽04-02
幼兒園大班音樂《不再麻煩好媽媽》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