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復習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1
一、合運動與分運動
1.合運動與分運動定義:如果物體同時參與了兩種運動,那么物體實際發生的運動叫做那兩種運動的合運動,那兩種運動叫做這個實際運動的分運動。
2.在一個具體問題中判斷哪個是合運動,哪個是分運動的關鍵是弄清物體實際發生的運動是哪個,則這個運動就是合運動。物體實際發生的運動就是物體相對地面發生的運動,或者說是相對于地面上的觀察者所發生的運動。
3.相互關系
①運動的獨立性:分運動之間是互不相干的,即各個分運動均按各自規律運動,彼此互不影響。因此在研究某個分運動的時候,就可以不考慮其他的分運動,就像其他分運動不存在一樣。
②運動的等時性:各個分運動及其合運動總是同時發生,同時結束,經歷的時間相等;因此,若知道了某一分運動的時間,也就知道了其他分運動及合運動經歷的時間;反之亦然。
③運動的等效性:各分運動疊加起來的效果與合運動相同。
④運動的相關性:分運動的.性質決定合運動的性質和軌跡。
二、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這是處理復雜運動的一種重要方法。
1.定義:已知分運動的情況求合運動的情況,叫做運動的合成。
已知合運動的情況求分運動的情況,叫做運動的分解。
2.實質(研究內容):運動是位置隨時問的變化,通常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所以,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實質就是對描述運動的上述物理量的合成與分解。
3.定則:由于描述運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均是矢量,而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從平行四邊形定則,所以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也遵從平行四邊形定則。
4.具體方法
①作圖法:選好標度,用一定長度的有向線段表示分運動或合運動的有關物理量,嚴格按照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平行四邊形求解。
②計算法:先畫出運動合成或分解的示意圖,然后應用直角三角形等物理知識求解。
三、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的性質和軌跡的判斷方法
1.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運動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后進行判斷:
①若a=0(分運動的加速度都為零),物體沿合初速度v0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②若a0且a與v0的方向在同一直線上,物體就做直線運動;a與v0同向時做加速直線運動;a與v0反向時先做減速運動,當速度減為零后將沿a的方向做加速運動;a恒定時,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③若a與v0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則合運動是曲線運動,a恒定時,是勻變速曲線運動。
2.合運動的性質和軌跡由分運動的性質決定。分別研究下列幾種情況下的合運動的性質和軌跡
①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的軌跡必是直線,如小船過河問題;
②相互垂直的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的軌跡一定是曲線,如平拋運動;
③兩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的軌跡可能是直線(合運動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在一直線上),也可能是曲線(合運動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不在一直線上):
四、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在小船過河問題、繩端速度分解問題中的應用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2
【實驗目的】
驗證互成角度的兩個力合成時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實驗原理】
等效法:使一個力F的作用效果和兩個力F1、F2的作用效果都是讓同一條一端固定的橡皮條伸長到某點,所以這一個力F就是兩個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F的圖示,再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的圖示,比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都相同。
【實驗器材】
方木板一塊、白紙、彈簧測力計(兩只)、橡皮條、細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幾個)、細芯鉛筆。
【實驗步驟】
⑴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并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A點,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個細繩套。
⑵用兩只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細繩套,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條,使橡皮條伸長到某一位置O,如圖所示,記錄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用鉛筆描下O點的位置及此時兩細繩套的方向。
⑶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同樣的位置O,記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和細繩套的方向。
⑷用鉛筆和刻度尺從結點O沿兩條細繩套方向畫直線,按選定的標度作出這兩只彈簧測力計的讀數F1和F2的圖示,并以F1和F2為鄰邊用刻度尺作平行四邊形,過O點畫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此對角線即為合力F的圖示。
⑸用刻度尺從O點按同樣的標度沿記錄的方向作出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的圖示。
⑹比較一下,力F與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錦囊妙訣:白紙釘在木板處,兩秤同拉有角度,讀數畫線選標度,再用一秤拉同處,作出力的矢量圖。
交流與思考:每次實驗都必須保證結點的位置保持不變,這體現了怎樣的物理思想方法?若兩次橡皮條的伸長長度相同,能否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提示:每次實驗保證結點位置保持不變,是為了使合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這是物理學中等效替換的思想方法。由于力不僅有大小,還有方向,若兩次橡皮條的伸長長度相同但結點位置不同,說明兩次效果不同,不滿足合力與分力的關系,不能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誤差分析】
⑴用兩個測力計拉橡皮條時,橡皮條、細繩和測力計不在同一個平面內,這樣兩個測力計的水平分力的實際合力比由作圖法得到的合力小。
⑵結點O的位置和兩個測力計的方向畫得不準,造成作圖的'誤差。
⑶兩個分力的起始夾角太大,如大于120,再重做兩次實驗,為保證結點O位置不變(即保證合力不變),則變化范圍不大,因而測力計示數變化不顯著,讀數誤差大。
⑷作圖比例不恰當造成作圖誤差。
交流與思考:實驗時由作圖法得到的合力F和單個測力計測量的實際合力F忘記標注而造成錯亂,你如何加以區分?
提示:由彈簧測力計測量合力時必須使橡皮筋伸直,所以與AO共線的合力表示由單個測力計測量得到的實際合力F,不共線的合力表示由作圖法得到的合力F。
【注意事項】
⑴不要直接以橡皮條端點為結點,可拴一短細繩連兩細繩套,以三繩交點為結點,應使結點小些,以便準確地記錄結點O的位置。
⑵使用彈簧秤前,應先調節零刻度,使用時不超量程,拉彈簧秤時,應使彈簧秤與木板平行。
⑶在同一次實驗中,橡皮條伸長時的結點位置要相同。
⑷被測力的方向應與彈簧測力計軸線方向一致,拉動時彈簧不可與外殼相碰或摩擦。
⑸讀數時應正對、平視刻度。
⑹兩拉力F1和F2夾角不宜過小,作力的圖示,標度要一致。
交流與思考:如何設計實驗探究兩力合力隨角度的變化規律?如何觀察合力的變化規律?
提示:保持兩力的大小不變,改變兩力之間的夾角,使兩力的合力發生變化,可以通過觀察結點的位置變化,判斷合力大小的變化情況,結點離固定點越遠,說明兩力的合力越大。
【正確使用彈簧秤】
⑴彈簧秤的選取方法是:將兩只彈簧秤調零后互鉤水平對拉,若兩只彈簧在對拉過程中,讀數相同,則可選;若讀數不同,應另換彈簧,直至相同為止。
⑵彈簧秤不能在超出它的測量范圍的情況下使用。
⑶使用前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否則應校正零位(無法校正的要記錄下零誤差)。
⑷被測力的方向應與彈簧秤軸線方向一致,拉動時彈簧不可與外殼相碰或摩擦。
⑸讀數時應正對、平視刻度。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3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康普頓效應,了解光子的動量
(2)了解光既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
(3)知道實物粒子和光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
(4)了解光是一種概率波。
2、過程與方法:
(1)了解物理真知形成的歷史過程;
(2)了解物理學研究的基礎是實驗事實以及實驗對于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3)知道某一物質在不同環境下所表現的不同規律特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略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發展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樂于探究自然界的奧秘,能體驗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與喜悅。
教學重點:實物粒子和光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
教學難點:實物粒子的波動性的理解。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教學用具:投影片,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
(一)引入新課
提問: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光的一些特性和相應的事實表現,那么我們究竟怎樣來認識光的本質和把握其特性呢?(光是一種物質,它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動性。在不同條件下表現出不同特性,分別舉出有關光的干涉衍射和光電效應等實驗事實)。
我們不能片面地認識事物,能舉出本學科或其他學科或生活中類似的事或物嗎?
(二)進行新課
1、康普頓效應
(1)光的散射:光在介質中與物質微粒相互作用,因而傳播方向發生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頓效應
1923年康普頓在做X射線通過物質散射的實驗時,發現散射線中除有與入射線波長相同的射線外,還有比入射線波長更長的射線,其波長的改變量與散射角有關,而與入射線波長和散射物質都無關。
(3)康普頓散射的實驗裝置與規律:
按經典電磁理論:如果入射X光是某種波長的電磁波,散射光的波長是不會改變的.!散射中出現的現象,稱為康普頓散射。
康普頓散射曲線的特點:
①除原波長外出現了移向長波方向的新的散射波長
②新波長隨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波長的偏移為
波長的偏移只與散射角有關,而與散射物質種類及入射的X射線的波長無關,
=0.0241?=2.41×10-3nm(實驗值)
稱為電子的Compton波長
只有當入射波長與可比擬時,康普頓效應才顯著,因此要用X射線才能觀察到康普頓散射,用可見光觀察不到康普頓散射。
(4)經典電磁理論在解釋康普頓效應時遇到的困難
①根據經典電磁波理論,當電磁波通過物質時,物質中帶電粒子將作受迫振動,其頻率等于入射光頻率,所以它所發射的散射光頻率應等于入射光頻率。
②無法解釋波長改變和散射角的關系。
(5)光子理論對康普頓效應的解釋
①若光子和外層電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傳給電子,散射光子的能量減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長大于入射光的波長。
②若光子和束縛很緊的內層電子相碰撞,光子將與整個原子交換能量,由于光子質量遠小于原子質量,根據碰撞理論,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幾乎不變,波長不變。
③因為碰撞中交換的能量和碰撞的角度有關,所以波長改變和散射角有關。
(6)康普頓散射實驗的意義
①有力地支持了愛因斯坦“光量子”假設;
②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光子具有動量”的假設;③證實了在微觀世界的單個碰撞事件中,動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2、光的波粒二象性
講述光的波粒二象性,進行歸納整理。
(1)我們所學的大量事實說明:光是一種波,同時也是一種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分立性和連續性是相對的,是不同條件下的表現,光子的行為服從統計規律。
(2)光子在空間各點出現的概率遵從波動規律,物理學中把光波叫做概率波。
3、光的波動性與粒子性是不同條件下的表現:
大量光子行為顯示波動性;個別光子行為顯示粒子性;光的波長越長,波動性越強;光的波長越短,粒子性越強。光的波動性不是光子之間相互作用引起的,是光子本身的一種屬性。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4
【考點自清】
一、平衡物體的動態問題
(1)動態平衡:
指通過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體的狀態發生緩慢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物體始終處于一系列平衡狀態中。
(2)動態平衡特征:
一般為三力作用,其中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變化,一個力的大小變化而方向不變,另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變化。
(3)平衡物體動態問題分析方法:
解動態問題的關鍵是抓住不變量,依據不變的量來確定其他量的變化規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圖解法。
解析法的基本程序是:對研究對象的任一狀態進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應變物理量與自變物理量的一般函數關系式,然后根據自變量的變化情況及變化區間確定應變物理量的變化情況。
圖解法的基本程序是:對研究對象的狀態變化過程中的若干狀態進行受力分析,依據某一參量的變化(一般為某一角),在同一圖中作出物體在若干狀態下的平衡力圖(力的平形四邊形或三角形),再由動態的力的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的邊的長度變化及角度變化確定某些力的'大小及方向的變化情況。
二、物體平衡中的臨界和極值問題
1、臨界問題:
(1)平衡物體的臨界狀態:物體的平衡狀態將要變化的狀態。
物理系統由于某些原因而發生突變(從一種物理現象轉變為另一種物理現象,或從一種物理過程轉入到另一物理過程的狀態)時所處的狀態,叫臨界狀態。
臨界狀態也可理解為恰好出現和恰好不出現某種現象的狀態。
(2)臨界條件:涉及物體臨界狀態的問題,解決時一定要注意恰好出現或恰好不出現等臨界條件。
平衡物體的臨界問題的求解方法一般是采用假設推理法,即先假設怎樣,然后再根據平衡條件及有關知識列方程求解。解決這類問題關鍵是要注意恰好出現或恰好不出現。
2、極值問題:
極值是指平衡問題中某些物理量變化時出現最大值或最小值。
平衡物體的極值,一般指在力的變化過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問題。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球表面物體的萬有引力兩個分力的大小關系,計算地球質量;
(2)行星繞恒星運動、衛星的運動的共同點:萬有引力作為行星、衛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會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的質量;
(3)了解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應用。
2.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根據數據分析找到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2)培養學生根據事件的之間相似性采取類比方法分析新問題的能力與方法;
(3)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建立模型的能力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認真嚴禁的科學態度和大膽探究的心理品質;
(2)體會物理學規律的簡潔性和普適性,領略物理學的優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地球質量的計算、太陽等中心天體質量的計算。
教學難點
根據已有條件求中心天體的質量。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計算天體的質量
1.基本知識
(1)地球質量的計算
①依據:地球表面的物體,若不考慮地球自轉,物體的重力等于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即
②結論:
只要知道g、R的值,就可計算出地球的質量.
(2)太陽質量的計算
①依據:質量為m的行星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時,行星與太陽間的萬有引力充當向心力,即
②結論:
只要知道衛星繞行星運動的周期T和半徑r,就可以計算出行星的質量.
2.思考判斷
(1)地球表面的物體,重力就是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
(2)繞行星勻速轉動的衛星,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3)利用地球繞太陽轉動,可求地球的質量.(×)
3.探究交流
若已知月球繞地球轉動的周期T和半徑r,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質量嗎?能否求出月球的質量呢?
【提示】 能求出地球的'質量.利用
為中心天體的質量.做圓周運動的月球的質量m在等式中已消掉,所以根據月球的周期T、公轉半徑r,無法計算月球的質量.
二、發現未知天體
1.基本知識
(1)海王星的發現
英國劍橋大學的學生亞當斯和法國年輕的天文學家勒維耶根據天王星的觀測資料,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天王星外“新”行星的軌道.1846年9月23日,德國的加勒在勒維耶預言的位置附近發現了這顆行星——海王星.
(2)其他天體的發現
近100年來,人們在海王星的軌道之外又發現了冥王星、鬩神星等幾個較大的天體.
2.思考判斷
(1)海王星、冥王星的發現表明了萬有引力理論在太陽系內的正確性.(√)
(2)科學家在觀測雙星系統時,同樣可以用萬有引力定律來分析.(√)
3.探究交流
航天員翟志剛走出“神舟七號”飛船進行艙外活動時,要分析其運動狀態,牛頓定律還適用嗎?
【提示】 適用.牛頓將牛頓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綜合,成功分析了天體運動問題.牛頓定律對物體在地面上的運動以及天體的運動都是適用的
三、天體質量和密度的計算
【問題導思】
1.求天體質量的思路是什么?
2.有了天體的質量,求密度還需什么物理量?
3.求天體質量常有哪些方法?
1.求天體質量的思路
繞中心天體運動的其他天體或衛星做勻速圓周運動,做圓周運動的天體(或衛星)的向心力等于它與中心天體的萬有引力,利用此關系建立方程求中心天體的質量.
2.計算天體的質量
下面以地球質量的計算為例,介紹幾種計算天體質量的方法:
(1)若已知月球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為T,半徑為r,根據萬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
(2)若已知月球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r和月球運行的線速度v,由于地球對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3)若已知月球運行的線速度v和運行周期T,由于地球對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4)若已知地球的半徑R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根據物體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得
解得地球質量為
3.計算天體的密度
若天體的半徑為R,則天體的密度ρ
誤區警示
1.計算天體質量的方法不僅適用于地球,也適用于其他任何星體.注意方法的拓展應用.明確計算出的是中心天體的質量.
2.要注意R、r的區分.R指中心天體的半徑,r指行星或衛星的軌道半徑.以地球為例,若繞近地軌道運行,則有R=r.
例:要計算地球的質量,除已知的一些常數外還需知道某些數據,現給出下列各組數據,可以計算出地球質量的有哪些?( )
A.已知地球半徑R
B.已知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r和線速度v
C.已知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v和周期T
D.已知地球公轉的周期T′及運轉半徑r′
【答案】 ABC
歸納總結:求解天體質量的技巧
天體的質量計算是依據物體繞中心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充當向心力,列出有關方程求解的,因此解題時首先應明確其軌道半徑,再根據其他已知條件列出相應的方程.
四、分析天體運動問題的思路
【問題導思】
1.常用來描述天體運動的物理量有哪些?
2.分析天體運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3.描述天體的運動問題,有哪些主要的公式?
1.解決天體運動問題的基本思路
一般行星或衛星的運動可看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都由中心天體對它的萬有引力提供,所以研究天體時可建立基本關系式:
2.四個重要結論
設質量為m的天體繞另一質量為M的中心天體做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
以上結論可總結為“越遠越慢,越遠越小”.
誤區警示
1.由以上分析可知,衛星的an、v、ω、T與行星或衛星的質量無關,僅由被環繞的天體的質量M和軌道半徑r決定.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求解時還要注意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如地球的公轉周期是365天,自轉一周是24小時,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9.8 m/s2.
例:)據報道,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距地球40光年的“超級地球”,名為“55 Cancri e”,該行星繞母星(中心天體)運行的周期約為地球繞太陽運行周期的480(1),母星的體積約為太陽的60倍.假設母星與太陽密度相同,“55 Cancri e”與地球均做勻速圓周運動,則“55 Cancri e”與地球的( )
【答案】 B
歸納總結:解決天體運動的關鍵點
解決該類問題要緊扣兩點:一是緊扣一個物理模型:就是將天體(或衛星)的運動看成是勻速圓周運動;二是緊扣一個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動力學特征,即天體(或衛星)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還要記住一個結論:在向心加速度、線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四個物理量中,只有周期的值隨著軌道半徑的變大而增大,其余的三個都隨軌道半徑的變大而減小
五、雙星問題的分析方法
例:天文學家將相距較近、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運行的兩顆恒星稱為雙星.雙星系統在銀河系中很普遍.利用雙星系統中兩顆恒星的運動特征可推算出它們的總質量.已知某雙星系統中兩顆恒星圍繞它們連線上的某一固定點分別做勻速圓周運動,周期均為T,兩顆恒星之間的距離為r,試推算這個雙星系統的總質量.(引力常量為G)
歸納總結:雙星系統的特點
1.雙星繞它們共同的圓心做勻速圓周運動,它們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
2.兩星之間的萬有引力提供各自需要的向心力;
3.雙星系統中每顆星的角速度相等;
4.兩星的軌道半徑之和等于兩星間的距離.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6
一、誤差和有效數字
1.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的差異叫做誤差。誤差可分為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兩種。
(1)系統誤差的特點是在多次重復同一實驗時,誤差總是同樣地偏大或偏小。
(2)偶然誤差總是有時偏大,有時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機會相同。減小偶然誤差的方法,可以多進行幾次測量,求出幾次測量的數值的平均值。這個平均值比某一次測得的`數值更接近于真實值。
2.有效數字
帶有一位不可靠數字的近似數字,叫做有效數字。
(1)有效數字是指近似數字而言。
(2)只能帶有一位不可靠數字,不是位數越多越好。
注:凡是用測量儀器直接測量的結果,讀數一般要求在讀出儀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數值(可靠數字)后,再向下估讀一位(不可靠數字),這里不受有效數字位數的限制。間接測量的有效數字運算不作要求,運算結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數字表示。
二、考試大綱規定的學生實驗
1.長度的測量(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
(1)游標卡尺
①10分度的游標卡尺。游標上相鄰兩個刻度間的距離為0.9mm,比主尺上相鄰兩個刻度間距離小0.1mm。讀數時先從主尺上讀出厘米數和毫米數,然后用游標讀出0.1毫米位的數值:游標的第幾條刻線跟主尺上某一條刻線對齊,0.1毫米位就讀幾(不能讀某)。其讀數準確到0.1mm。
②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游標上相鄰兩個刻度間的距離為0.95mm,比主尺上相鄰兩個刻度間距離小0.05mm。讀數時先從主尺上讀出厘米數和毫米數,然后用游標 讀出毫米以下的數值:游標的第幾條刻線跟主尺上某一條刻線對齊,毫米以下的讀數就是幾乘0.05毫米。其讀數準確到0.05mm。
③50分度的游標卡尺。游標上相鄰兩個刻度間的距離為0.98mm,比主尺上相鄰兩個刻度間距離小0.02mm。這種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標上的刻度值,就是毫米以下的讀數。這種卡尺的讀數可以準確到0.02mm。
注意:游標卡尺都是根據刻線對齊來讀數的, 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讀。
要知道主要構造的名稱:主尺、游標尺、外測量爪、內測量爪、深度尺、緊固螺釘。
(2)螺旋測微器
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為0.5mm(在中線的上側);可動刻度每旋轉一圈前進(或后退)0.5mm。在可動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條刻線,所以相鄰兩條刻線間代表0.01mm。讀數時,從固定刻度上讀取整、半毫米數,然后從可動刻度上讀取剩余部分(因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必須再估讀一位),再把兩部分讀數相加,得測量值。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7
【考點自清】
關于規律的學習主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規律是如何得出的;規律的適用范圍(或條件)是什么。
學習物理規律除了掌握結論,還要知道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如同學們都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卻有很多人不清楚是怎樣得出的;知道自由下落的電梯內的物體和衛星上的物體都處于完全失重狀態,但不知道為什么這兩種不同的運動都會完全失重;知道靜電屏蔽時內部的場強為零卻不知道怎樣證明這些都是重結論、輕過程的結果。這些同學在上課時盡管做了很多筆記,但對規律的得出過程并不清楚,造成不會做題。
學習物理規律時還要注意規律的適用范圍,如動量定理必須在慣性系中才能使用,用動能定理解題時要選大地為參考系來計算動能和功。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相等的直線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特點: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變。
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說明:
(1)以上公式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2)四個公式中只有兩個是獨立的,即由任意兩式可推出另外兩式。四個公式中有五個物理量,而兩個獨立方程只能解出兩個未知量,所以解題時需要三個已知條件,才能有解。
(3)式中v0、vt、a、x均為矢量,方程式為矢量方程,應用時要規定正方向,凡與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負值;所求矢量為正值者,表示與正方向相同,為負值者表示與正方向相反。通常將v0的方向規定為正方向,以v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
(4)以上各式給出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普遍規律。一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差異就在于它們各自的v0、a不完全相同,例如a=0時,勻速直線運動;以v0的方向為正方向; a0時,勻加速直線運動;a0時,勻減速直線運動;a=g、v0=0時,自由落體應動;a=g、v00時,豎直拋體運動。
(5)對勻減速直線運動,有最長的運動時間t=v0/a,對應有最大位移x=v02/2a,若tv0/a,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
三、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重要推論
(1)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的位移之差是一個恒量,
(2)在一段時間t內,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v等于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
(3)中間位移處的速度:
四、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T為等分時間間隔):
⑴、1T末、2T末、3T末瞬時速度的比為
⑵、1T內、2T內、3T內位移的比為
⑶、第一個T內,第二個T內,第三個T內位移的比為
⑷、從靜止開始通過連續相等的位移所用時間的比
【重點精析】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基本應用
1、基本公式中的v0、vt、a、x都是矢量,在直線運動中,若規定正方向,它們都可用帶正、負號的代數值表示,把矢量運算轉化為代數運算。通常情況下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凡是與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凡是與初速度v0反向的物理量取負值。
2、對物體做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常逆向思維將其視為初速度為零、加速度大小相同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解題時方便實用。
3、注意聯系實際,切忌硬套公式,例如剎車問題應首先判斷車是否已經停下來。
二、求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般思路
審題畫出過程草圖判斷運動性質選取正方向(或選取坐標軸)選用公式列出方程求解方程,必要時對結果進行討論。
1、弄清題意,建立一幅物體運動的圖景。為了直觀形象,應盡可能地畫出草圖,并在圖中標明一些位置和物理量。
2、弄清研究對象,明確哪些量已知,哪些量未知,根據公式特點恰當地選用公式。
3、利用勻速變直線運動的兩個推論和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往往能夠使解題過程簡化。
4、如果題目涉及不同的運動過程,則應重點尋找各段運動的速度、位移、時間等方面的關系。
三、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的求解方法
在眾多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和推論中,共涉及五個物理量v0、vt、a、x、t,合理地運用和選擇方法是求解運動學問題的關鍵。
1、基本公式法:是指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它們均是矢量式,使用時應注意方向性。一般以v0的方向為正方向,其余與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反之取負。
2、平均速度法:定義式v=x/t,對任何性質的運動都適用,而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3、中間時刻速度法
利用任一時間t內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t內的平均速度,適用于任何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有些題目應用它可以避免常規解法中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t2的復雜式子,從而簡化解題過程,提高解題速度。
4、比例法
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與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運動,可利用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五大重要特征的比例關系,用比例法求解。
5、逆向思維法
把運動過程的末態作為初態的反向研究問題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態已知的情況。
6、圖象法
應用v—t圖象,可把復雜的問題轉變為較為簡單的物理問題解決,尤其是用圖象定性分析,可避開繁雜的計算,快速找出答案。
7、巧用推論x=xn+1—xn=aT2解題
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在連續相等的時間T內的位移之差為一恒量,即xn+1—xn=aT2,對一般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若出現相等的時間間隔,應優先考慮用x=aT2求解。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8
一、全反射
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達到90時,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這種現象叫做全反射全反射臨界角:(1)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當折射角變為90時的入射角叫臨界角;(2)光從折射率為n的介質射向真空時
臨界角的計算公式:
產生全反射的條件:
(1)光必須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
(2)入射角必須等于或大于臨界角.
二、光導纖維
利用光的全反射,可制成光導纖維。光從光導纖維一端射入后,在傳播過程中經過多次全反射,最終從另一端射出。由于發生的是全反射,因此傳播過程中的能量損耗非常小。用光導纖維傳輸信息,既經濟又快捷。
12、(3)一個等腰直角三棱鏡的截面如圖所示,一細束綠光從AC面的P點沿平行底面AB方向射入棱鏡后,經AB面反射,再從BC面的Q點射出,且有PQ∥AB(圖中未畫光在棱鏡內的光路).如果將一細束藍光沿同樣的路徑從P點射入三棱鏡,則從BC面射出的光線是__
A.仍從Q點射出,出射光線平行于AB
B.仍從Q點射出,出射光線不平行于AB
C.可能從點射出,出射光線平行于AB
D.可能從點射出,出射光線平行于AB
答:C;(3分)
單色光
b
a
O
061.北京西城區20xx年5月抽樣15.如圖所示,一束單色光沿半圓柱形玻璃磚的半徑垂直ab面入射,有光線從ab面射出。以O點為圓心,將玻璃磚緩慢轉過角時,恰好沒有光線從ab面射出。則該玻璃磚的折射率為(B)
A.B.C.D.
太陽光
b
a
小水珠
054.08年北京市海淀區一模試卷16.彩虹是懸浮于空氣中的大量小水珠對陽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圖所示為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一個小水珠發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圖,其中a、b為兩束頻率不同的單色光。對于這兩曙光,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B)
A.單色光a比單色光b的頻率高
B.由水射向空氣,a光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大于b光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
C.在水中a光的傳播速度小于b光的傳播速度
D.如果b光能使某金屬發生光電效應,則a光也一定能使該金屬發生光電效應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物理)高三物理復習策略的研究10-02
高三物理復習計劃03-08
高三的物理復習計劃12-17
高三物理總復習安排10-25
高三物理總復習策略10-02
高三物理教學復習計劃09-16
高三物理復習教學計劃09-21
2011高三物理一輪復習教案50套12-17
高三的物理復習計劃(15篇)06-13
高三的物理復習計劃15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