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初中物理《長度的測量誤差》的教案

時間:2022-11-15 08:56:47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物理《長度的測量誤差》的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長度的測量誤差》的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物理《長度的測量誤差》的教案

初中物理《長度的測量誤差》的教案1

  教學目的

  (一)、知識目標:

  1.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能正確地記錄測量結果。

  2.知道讀數時要估讀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數字。

  3.知道測量有誤差,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知道誤差和錯誤有區別。

  (二)、思想目標:

  初步了解觀察演示實驗的規律,通過簡單的測量知識,對學生進行嚴謹性教育,體會測量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知道長度測量的初步知識,會正確使用刻度尺。

  難點:

  能根據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教具

  示教刻度尺、長方體木塊、學生自備透明三角尺。

  一、教學過程

  1.測量(著重講測量的意義)

  讓學生觀察課本圖1-1和圖1-2,比較兩條線段和兩個圓面積的大小,再讓學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視覺總是可靠嗎?繼而舉例說明,對于時間長短、溫度高低等,靠我們的感覺直接判斷,并不總是可靠。不僅很難精確,有時甚至會出現錯誤。

  在觀察和實驗中,經常需要對各種物理量做出準確的判斷,得到精確的數據,就必須用測量儀器來測量。例如: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用秤來測物體的質量,用鐘表來測時間的長短,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的高低。

  長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產、生活中,在物理實驗中經常要測量長度。(舉例)測量長度的方法和儀器有許多種,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同時學會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們學會其他測量儀器和了解測量的初步知識。

  2.長度的單位

  測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須規定它的單位。學生已經知道“米”是長度單位。應告訴學生,米是國際統一的長度基本單位,其他的長度單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號是m。其他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們的代表符號分別是km,dm,cm,mm,μm。(通常刻度尺的單位標注是用符號表示,為使學生能順利觀察刻度尺,應介紹單位的代表符號)

  單位換算:1m=1000 km 1m=10 dm 1dm=10 cm 1cm=10 mm

  1mm=1000um 1um=-1000 nm

  學生觀察課本上的 單位換算通過列舉事例使學生對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單位長度能心中有數,有個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鉛筆筆心直徑大約1毫米,小姆指寬約有1厘米,手掌的寬大約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長大約1米左右。

  3.正確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的刻度:讓學生觀察刻度尺,并依次回答課本上的問題。關于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應給學生以簡單的解釋。零刻度有磨損的刻度尺,可用沒磨損的其他刻度做為測量的起點,這時末端讀數與起點刻度數之差,才是被測物體的長度。

  ②刻度尺的使用:學生對刻度尺比較熟悉,自認為都會使用,實際上在使用中經常出錯。因此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現的錯誤,自覺地糾正,養成按規則要求操作的習慣。

  讓學生用透明三角板測量一紙條的寬度。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學生把三角板反著用(即有刻度的一面向上)。學生在測量時,故意讓學生將身體向左偏、向右偏,讓學生回答兩次讀數是否一樣?(不一樣,且尺子越厚,兩次讀數差別越大)這兩個讀數哪一個對?(都不對)怎樣讀才能得到正確的數值?引導學生總結出讀數的視線規則: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可參照課本圖1-7)在將零刻度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時,也要按這一規則去做。

  讓學生把三角尺翻過來,重復上面的測量,這時身體偏左、偏右的兩次讀數基本一致。由此得到,測量時刻度尺的正確放置方法是:讓刻度尺刻度緊貼被測物體的始、末兩端。如果刻度尺不透明(如鋼尺、木尺)應怎樣放置?利用課本圖1-6總結出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規則:刻度尺應“立”著放正,不能歪斜。(應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測物體表面,學生還不理解這些立體幾何術語,改用“立”著的說法。可通過示范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要求學生按上述放置和視線規則,正確放置刻度尺,并將零刻度對準紙條的一個邊,看紙條的另一條邊靠邊那一條刻度線,讀取這一刻度的數值,就是紙條的寬。如果要求測量更精確些,則應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這就是刻度尺使用時的估讀規則。例如:如圖1-——5所測長度27mm,在物理實驗中測量長度往往要求更精確些,這就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1—5甲中所測的長度要取做27.3mm.這里末一位的3雖然是估讀的,并不準確。但是對我們還是有用的。它告訴我們木塊的長度在27mm___28mm之間更接近。因此,最后一位是有意義的

  4.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列舉幾個無單位數字,如你看到一份測量記錄上寫者某本書的厚度是5。你能知道書的厚度嗎?說用這組數是無用的。測量結果的記錄應由數字和單位組成。對于任何物理量的測量結果,只有標明單位數據才有意義。

  5.誤差

  測量時,要用眼睛估讀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數字,是估讀就不可能非常準確,測量的數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著差異,這個差異就叫誤差。任何測量都存在著誤差。或許有的同學會認為物體的末端恰好對著刻度線,測量的結果應是準確的。其實,任何刻度線都有一定的寬度,“恰好對著刻度線”也是估計的,這時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讀數字是零。(估讀數字為“零”,容易被忽視,要提醒學生注意)由此可見,測量中存在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誤差跟錯誤不同。像測量中,由于視線的偏斜而導致測量的錯誤,這是由于沒有按規則去做造成的。錯誤是應該而且可能避免的。

  測量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讀的誤差外,還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誤差。如儀器本身不準確,環境溫度、濕度變化的影響等,這都是造成誤差的原因。誤差不可能消除,只能盡量的減小。減小誤差的措施比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簡單而有效。測量中有時估計偏大,有時會偏小,這樣多次測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實值。

  6.想想議議

  通過學生的議論,幫助學生總結出正確使用刻度尺的規則。可按實際測量的過程總結。①測量前先觀察刻度尺,看零刻度是否磨損,確定以哪條刻度線做測量的起點;明確最小刻度值,了解應估讀到哪一位數字。②刻度尺放置應立在被測物體的面上,不能歪斜。③讀數時視線要垂直尺面,并對正觀測點。④讀取數值時要估讀出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數。⑤記錄測量結果時,要標注單位。

  7、練習鞏固:P10、(1——2)題

  8、作業:P14(3——4)題

  二、板書設計: 第一章 測量的初步知識

  1、長度的測量 誤差

  (一)、測量的意義:人的視覺和感覺不可靠。

  (二)、長度的測量

  1、基本工具:刻度尺

  2、長度的單位:米(m)

  1km =1000m 1m=10dm 1dm =10cm

  1cm =10mm 1dm=1000um 1um =1000nm

  3、正確使用刻度尺

  (1)、 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做小分度值

  (2)、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的直線,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測量結果要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三)、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課后反思: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是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測量儀器正確讀數的基礎。掌握了刻度尺的使用規則,也很容易將技能遷移到溫度計、停表、彈簧秤、電流表等測量儀器的讀數上。因此本節把刻度尺的使用規則作為重點。

  在教法上采取了錯誤嘗試的方法。刻度尺學生比較熟悉,也經常使用。如果直接告訴學生應怎樣使用刻度尺,難以引起重視,甚至引起學生反感而失去學習興趣。利用錯誤嘗試法,讓學讓暴露使用刻度尺的錯誤,找出錯誤的原因。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做好實驗測量。

  刻度尺使用規則的表述,涉及立體幾何術語,教學中應回避,宜采用通俗的說法。重要的是讓學生能正確的操作,教學中應通過示范操作幫助學生掌握使用規則。

  誤差和有效數字的理論比較深,在本節課不宜涉及過多。僅讓學生知道由于

  估讀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數,就必然存在誤差。知道估讀的數字是有意義的,它能告訴我們真實值在哪個范圍,它跟它前面的數字都是有效的。應該告訴學生,在計算平均值時,有效數字的位數要跟測量值的位數相同。

初中物理《長度的測量誤差》的教案2

  第一節長度測量誤差

  【課題】

  長度的測量誤差

  【重點難點分析】

  知道長度的單位,對于長度的進率的指數表示是一個難點,但是不宜要求過高,以形成新的難點。能正確使用刻度尺并對使用的正確和錯誤能有正確的判斷。正確記錄測量結果,能在準確值的基礎上估測一位,誤差是難點,講解時不宜過深。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條件較好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觀察動畫或圖片,條件一般的學校可以觀察課本上的1-1和1-2,使學生得到結論感覺不總是可靠的,需要進行實際測量,從而引出測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說明在一些方面測量的決定作用,要注意聯系實際:發射一顆人造衛星,衛星的運動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斷的各種各樣的.測量,并且這種測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新授課:測量和長度的單位

  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測量要有標準,所以長度有單位,可以引申各個物理量都有單位。介紹長度的單位。

  教學中要使學生建立長度單位大小的觀念,條件較好的學校可以用動畫(自然世界的尺度)、圖形、圖像來幫助學生想象一些長度的數值。在學生充分觀察的基礎上,聯系實際讓學生充分動起來,在自己的身體上找出大約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誰的更準確。

  學生練習單位的換算和判斷數值的單位,以便鞏固所學到的知識。

  3,新授課: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測量長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觀察刻度尺,說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觀察一些圖形,說明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最小刻度。

  學生可以觀察圖形和圖像素材,或者觀察課本上的1-5、1-6、1-7圖,組織學生討論,并總結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確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的應測部位,零刻度線磨損時,可以從其他刻線量起;觀察測量結果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同時,學生應當討論不按照正確方法使用時出現的問題。

  記錄結果時,要注明單位,并應當在讀出準確值后,再估計一位,教師利用板圖,讀出木塊的長度:準確值是2cm,再估計一位數值,約是0.2cm,所以木塊的長度是:2.2cm。

  在此基礎上,加上毫米線,此時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讀出木塊的長度,對比這兩次的數值,可以看出測量相同的物體,用不同的精確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可以再出示一些問題,鞏固學生的正確讀數。教學中要注意養成學生的這些學習習慣。

  4,新授課:誤差

  對于誤差的教學,僅僅把握三個問題:什么是誤差,誤差是怎么產生的;誤差和錯誤的區別;減小誤差的方法。這三個問題可以讓學生討論后得出。

  由于估讀的數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異,一些環境等因素對測量工具的影響,造成了誤差,所以誤差是不能絕對避免的,我們把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而錯誤是測量上的方法錯誤,可以在測量中改正的,這是二者的區別。減小誤差的方法是選擇精密的測量儀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查閱關于長度的一些單位

  【活動的組織】以小組為單位

  【教師指導】

  1、提供關于長度的一些學史資料

  2、不同國家中關于長度的不同單位

  3、長度的國際單位制中,單位的換算關系

  【評價】

  1、資料來源的豐富程度

  2、內容的祥實程度

  3、資料本身的豐富程度

  物理教案-長度的測量誤差

初中物理《長度的測量誤差》的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其他單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納米。各個單位間的換算關系。

  2、知道測量長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3、能正確讀出測量結果,知道測量數值由準確值和估計值組成。

  4、知道什么是誤差,什么是錯誤并區別誤差和錯誤。

  能力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對圖形和圖像觀察,了解通過視覺判斷的長度與實際測量不同;通過觀察刻度尺,認識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線。

  2、培養思維能力:通過單位換算,學會換算的一般方法。

  德育目標

  養成認真、細致的好習慣,例如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減小誤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過讓學生觀察圖和估測1分鐘的時間,認識到人的感覺并非可靠的,從而引出了用測量工具進行實際測量的重要性。列舉了學生熟悉的測量工具,并指出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測量工具,教材利用圖片幫助學生分析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教材要求教學中注重觀察的環節。對于“長度的單位”提供了兩個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學生聯系生活形成一般長度的概念。在關于“誤差”的內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了誤差為什么產生,和錯誤的區別以及減小的方法。

  教法建議

  關于測量部分,由于學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現象的經驗,對測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應當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兩個例子,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學生認識到利用感覺器官做判斷的局限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總結出“感覺并不總是可靠的,需要進行測量”的結論。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聯系實際,說明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應用大量的測量、精確的測量等。

  關于長度的單位,應當著眼形成長度的具體觀念,所以在教學中展示圖片、圖像和一些關于長度的視頻資料,教學方法應當注意讓學生動起來,自己實踐。

  關于正確使用刻度尺,先觀察刻度尺的零點、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測量工具也有類似的`問題,從而形成學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規律”的觀念。在此基礎上,用觀察法自己得到正確的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組織討論小組,其后,引導學生勤于思考著重理解,分析正確的和錯誤的測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么是正確的測量。

  關于正確記錄測量結果,結果要注明單位,應當在今后的學習中進一步鞏固,提示學生要重視這個問題就可以了。在正確讀數這個問題上,講清得到讀數的步驟,學生在此基礎上,用練習鞏固,形成學習習慣為宜,不宜讓學生弄清細節和原理。

  關于誤差的教學,講清誤差和錯誤的區別,并知道減小誤差的方法,關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具體應用,在初三物理測量電阻中才會較高要求的應用。

【初中物理《長度的測量誤差》的教案】相關文章:

《長度單位》教案08-26

初中物理力的教案01-10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12-07

初中物理實驗教案02-20

初中物理運動的教案12-30

初中物理透鏡教案12-30

初中物理電阻教案12-30

初中物理《功》教案12-18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