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磁波教學設計 示例
電磁波教學設計 示例(一)教學目的
1.常識性了解電磁波,知道電磁波的頻率、波長的概念。
2.記住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二)教具
水,水槽,水木棍,麻繩,電池,半導體收音機,鋼銼,導線。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人們通過聲音(如語言、音樂等)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如家長的教誨、教師的授課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優美動聽的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聲音是傳遞信息的一種重要方式,幫助我們了解世界。
通過我們在初中二年級學習過的聲現象的有關知識,可以知道: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我們聽到的聲音通常是靠空氣傳的;聲波在空氣中的傳速度大約是340米/秒。
在前面我們還學習過電話,電話的話筒能把聲音振動轉化為強弱變化的電流,電流流經聽筒,聽筒又能把它轉化為振動,使人聽到聲音。
2.引入新課
飛機上的飛行員與地面指揮員的對話不用電線;我們每天聽收音機或看電視,也沒有電線直接通向電臺或電視臺。可見,這些都不是用電線來傳播電信號的,我們稱作“無線電通信”。那么,無線電通信是怎樣傳輸信號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簡單知識。
3.進行新課
板書:<第一節 電磁波>
(1)演示實驗
①手持小木棍,讓木棍下端接觸水槽水面,使同學們看到,水面上有一圈圈凸凹相間的狀態從木棍接觸水面處向外傳播,形成了水波。
②音叉(或其他發聲體)振動時,在空氣中會有疏密相間的狀態向外傳播,形成聲波。聲波看不見,摸不到,但聲波傳到我們的耳朵,會引起鼓膜振動,使我們產生聽覺。
總結以上實驗(和其他事例)得出結論:
板書:<波是自然界普通存在的現象>
(2)電磁波
板書:<當導體中有迅速變化的電流時,會向周圍空間發射電磁波。>
電磁波看不到,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間接觀察它的存在。
演示課本上圖13—2的實驗,實驗后讓學生閱讀課本上“實驗”后的兩個自然段,再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回答。
①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
②舉出日常生活中發生的類似的現象。
教師歸納小結,講解電磁波的初步知識,并說明間接觀察是物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借助小磁針可以間接地研究磁場)。
(3)電磁波的頻率和波長
講解課本圖13—3水波在1秒內傳播的波形圖,結合小木棍振動時產生水波的演示實驗說明:
①波峰與波谷的概念;
②在1秒內出現的波峰數(或波谷數)叫水波的頻率;頻率的單位叫做赫茲,簡稱赫。常用的頻率單位是千赫和兆赫。
板書:<1千赫=103赫,1兆赫=106赫>
③波長與波速的概念;
④分析得出:波速與波長和頻率的關系。
板書:<波速=波長×頻率>
類似于水波,電磁波也有自己的頻率和波長,也同樣可以用波形圖來描述,講解課本圖13—4頻率不同的電磁波的波形圖。需要說明以下二點:
①電磁波的頻率等于產生電磁波的振蕩電流的頻率。
②電磁波頻率、波長與波速的關系。
板書:<對電磁波同樣有波速=波長×頻率>
電磁波在空間是向各個方向傳播的,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
板書:<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是3×108米/秒。在空氣中和在真空中近似。>
注意:不同頻率(或不同波長)的電磁波的傳播速度都相同,所以頻率較大的電磁波,波長較短。
例: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采用20.009兆赫和19.995兆赫的頻率發送無線電信號,這兩種頻率的電磁波的波長各是多少?(光速為2.9979×108米/秒)
(答案:波長分別為14.983米和14.993米)
由于電磁波的頻率和波長各不相同,所以在我們周圍空間里存在著形形色色的電磁波。按照課本上的圖表,介紹無線電通信所用的電磁波(也叫無線電波)的幾個波段。
4.小結(略)
5.想想議議:教師演示并提出問題。
打開半導體收音機,調到一個沒有電臺的地方,使收音機收不到電臺的廣播。然后開大音量,讓收音機靠近220伏特的交流電線,從收音機會聽到“雜音”。這是為什么?
6.布置作業
(1)閱讀課本上的閱讀材料:無線電波的傳播途徑。
(2)閱讀本節教材。
(四)說明
1.本節內容知識多,范圍廣,要注意掌握教學要求,使初中學生常識性了解電磁波的有關知識,如波長、頻率、波速等。有些知識只宜點到為止,不能求深求全。
2.用“類比”水波的辦法通俗講解波的形成和波長、頻率、波速的概念;用半導體、鋼銼、電池、導線演示電磁波的存在是本節教學的關鍵。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三冊。
電磁波教學設計 示例
【電磁波教學設計 示例】相關文章:
《趙州橋》教學設計示例二04-30
《趙州橋》教學設計示例一04-30
社戲教學設計示例(通用8篇)01-05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示例05-02
《貓》教案設計示例04-27
《人生寓言》教案設計示例08-26
電磁波對人的影響及防護04-26
日本平家蟹教案設計示例04-27
示例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