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集合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己整理,使學生掌握整理復習的方法,發現10以內的加法表的規律,提高計算速度。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勤于探索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明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一場數學競賽,長頸鹿裁判聽說同學們昨天回去寫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這些算式作為競賽題,你們高興嗎?不過,長頸鹿裁判可是個特別認真的裁判,他可不喜歡雜亂的東西,他要從中挑選最整齊有序的一組題作為競賽題,你們有信心把自己組的算式卡片整理好嗎?
二、活動一:討論整理的方法。
教師: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們從哪兒入手?怎樣整理?
三、活動二:引導學生對所寫的算式進行整理
(一)按得數分別是10、9……0進行分類。
教師:長頸鹿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組試題夾,請你們小組合作把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類、整理整理,得數是幾的算式就放入幾號試題夾中(每個試題夾中的算式豎著排列開)
教師:看一看,你們組的算式寫全了嗎?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二)把算式順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
教師:同學們,你們是不是覺得這些算式還是沒有一定的順序,有些亂,我們能不能把每個試題夾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整理好呢?
1.學生繼續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排列。
2.排列情況:
第一種:第一個加數從大到小排列
第二種:第一個加數從小到大排列
四、活動三:通過全班交流,得到10以內的加法表
(一)展示幾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
選幾組有代表性的整理結果進行投影展示,并讓該組的同學介紹一下是怎么整理的。讓學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二)通過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給學生。
五、活動四:讓學生獨立觀察加法表,找規律
教師:我們在幫助長頸鹿整理競賽題的過程中,復習了知識,并整理得出了10以內的加法表。同學們仔細地觀察一下,這張表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你發現了什么?
1.認真觀察、獨立思考。
2.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3.找幾個小組匯報觀察的結果。
橫著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個數都相同,第一個數依次小1,得數也依次小1.
豎著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數都相同。第一列得數都是10,第二列得數都是9……
斜著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個數都相同,第二個數依次小1,得數也依次小1.
……
六、活動五:加法表的應用
教師:我們已經整理出了10以內的加法表,如果現在再讓你們寫10以內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寫得又快又全?說一說,怎么寫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復?
做游戲:找朋友
游戲者每人發一張數字卡片,卡片上的數字相加得10(9,8)的兩人將成為朋友,看誰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誰的答案多。
七、活動六: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感受,說一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教案點評:
以幫助長頸鹿整理數學競賽題的形式,激起學生復習整理的興趣,同時也滲透了樂于助人的思想教育。由于是第一次進行整理,完全放手對學生來說有很大難度,于是采用了引導學生先按得數進行分類,然后再排序的方法,這為下次能夠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整理減法表及20以內加減法表提供了方法。對學生在整理過程中出現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進行了展示,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通過這種相互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整理結果的多樣性。后來在加法表的應用方面,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說一說如果再寫10以內的加法算式,怎樣才能做到既不重復又不漏掉,學生說出了要按我們剛才發現的這些規律來寫,這樣一方面是引導學生要充分地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另一方面是可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
探究活動
找朋友
游戲目的
使學生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
游戲準備
1.若干套1到9的數字卡片。
2.每次游戲前發給每個學生1張。
游戲過程
1.把幾套從1到9的數字卡片分分別發給全班同學,戴在胸前。全班同學圍成一圈做丟手帕的游戲,捉到誰,誰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來搭救自己。
2.數字湊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兩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還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3.根據找到朋友的人數多少,大家用掌握聲進行獎勵,找到一個朋友,鼓一次掌,找到兩個朋友鼓兩次掌,以此類推。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練習十一1—3題,教材42頁例1
教學目標:
1、掌握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2、知道移多補少求平均數的方法
3、會根據數據列出算式求平均數
教學重點:
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平均數
教具準備:
課件,小黑板,統計表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拿8枝鉛筆,指4名同學,要平均分怎樣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樣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數
二、學習交流
1、出示例1、小紅、小蘭、小亮、小明收集礦泉水瓶統計圖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們四人怎樣分才能一樣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個?
2、課件展示統計圖的變化過程
(1)指名展示
(2)這種方法叫什么?
點撥:移多補少
3、要求平均數,還可以怎樣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礦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須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辦?
52÷4=
4、歸納
要求平均數,可以先求出( )數,再平均分幾份
5、算一算你們小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數的方法和過程
6、算出各小組的平均體重,說說你們是怎么算的?
三、交流展示
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說清求平均數的方法和過程
四、達標測評
1、練習十一第2題
(1)什么是最高溫度?什么是最低溫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填寫統計表:本周溫度記錄
(4)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
(5)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測量小組跳遠成績,求平均數
五、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人民幣,能識別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時人民幣的單位,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2、經歷人民幣的識別過程,體會1元以內各種人民幣的幣值,通過簡單的模擬活動,培養簡單的換錢、算錢、付錢的技能,發展多角度的思考問題的能力。
3、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參與小組的交流,體驗主動學習的作用,發展主動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了解人民幣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的面值及人民幣的單位
教學難點:
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進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準備:
1元以內的紙幣、硬幣若干;鉛筆、橡皮、尺子、羽毛球、郵票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談話: 小朋友,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需要什么?(錢)
對了,錢在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名稱。美國的錢叫做美元,英國的錢叫做英鎊,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做什么嗎?(人民幣)
揭題: 小朋友真聰明,我們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幣,每張人民幣面值大小不一,有幾元的,有幾角的,有幾分的。為了了解人民幣的一些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元、角、分。(板書課題)
二、 認識人民幣
1、 4人小組合作: 在自己面前的小銀行中拿兩張你認識的人民幣,并在小組里說一說: 拿的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幣?是怎樣認識的?
引導: 人民幣有兩種,一種是紙幣,一種是硬幣。誰愿意向小朋友介紹一下你認識的人民幣?你是怎樣認識的?
2、根據教師的'統一要求拿出相應的人民幣。
要求: 下面請每個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幣。
板書: 1元。(教師把1元紙幣、硬幣都貼在黑板上,紙幣正面朝上)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課件展示1元以內的紙幣。歸納: 紙幣上都印有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 一面都印有勞動人民的頭像、中國人民銀行,另一面都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人民幣是受法律保護的。小朋友應該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上面亂涂亂畫,更不能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小朋友們,你們愿不愿意做守法的小公民呢?
3、練一練。
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
學生完成后用課件展示答案,共同訂正。
三、 認識進率
1、談話: 有個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媽媽買的一件黃顏色的新衣服,放學后豆豆來到了一家玩具店。(課件展示例題情境圖)
提問: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學生可能回答
(1) 玩具店里有鋼筆、計算器、練習本等
(2) 還有兩個小朋友在買東西。
(3) 鋼筆的價錢是5元,計算器的價錢是20元,練習本的價錢是1元等
提問: 豆豆想買1本練習本,他應該付給營業員阿姨多少錢呢?(1元)他可以怎樣付1元錢?
讓學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給小朋友看,幾個小朋友在講臺前站一排,可以是10個1角的、2個5角的、5個2角的、1個1元的等等。
引導: 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種方法都是付幾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們來看看豆豆怎樣付這1元的。
(課件展示,豆豆說:“我付10角可以嗎?”)
提問: 小朋友,你們說可以嗎?為什么?
(出示圖)板書: 1元=10角
2、引導: 根據1元=10角,請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幾分?
(出示圖)板書: 1角=10分(學生齊讀一遍)
3、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完成后,教師把不同的取幣方法都展示出來,并追問:哪一種方法最簡單?
四、 簡單購物
1、談話: 老師今天開了一家小小商店,你們愿意上我這來買東西嗎?開業之前我需要一些零錢,誰愿意跟我換一換零錢?
教師用1元分別和不同的學生換5角、2角、1角的零錢。
填空: 1張1元可以換( )張5角;
( )張2角可以換1張1元;
1張1元可以換( )張1角。
2、同桌互相換零錢,活動1分鐘。(教師輔導)
3、引導: 換完了零錢,我的商店開張了。看一看我賣的有哪些東西?
課件呈現: 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鉛筆4角,自動鉛筆7角,尺子3角,郵票8角。
提問: 你想買什么?
誰想買郵票?你打算怎樣付這8角錢?有誰和他的付錢方法不一樣?
幾名學生上臺買郵票,一手拿郵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錢展示給全班學生看。
4、招聘營業員,學生互相購物。
談話: 我當了經理后,想招聘一名營業員,條件是服務熱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對賬。其余的小朋友準備好1元人民幣來買你想買的東西。
學生活動2分鐘,對表現好的小朋友進行鼓勵表揚。
5、延伸練習。
小組討論: 1元錢可以買哪2樣東西?如果買3樣東西,可以怎樣買?
五、 全課總結
小朋友,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 課后作業
1、幫助媽媽買一樣東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價錢大約是1元?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整理與復習(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并能正確地計算。
2、通過合作交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自己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整理。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紙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今天這堂課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寫一寫我們學過的算式。看誰寫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內加減算式的整理
1、讓學生嘗試寫出10以內的有關加法算式。2、小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
3、試著進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數是10、9、8、7、6、5、4、3、2、1、0進行整理、歸納。(放手讓學生小組間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每組發給一張表格,完成表格。
4、小組推薦一人進行匯報。
5、繼續討論:
根據小組間填的表格進行討論:
豎著看、橫著看、斜著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匯報討論學習情況?
三、10以內的'減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頁上面的圖,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題意,說一說應怎樣整理減法算式。
3、小組交流。
4、讓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5、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從表中可以發現哪些規律。
6、小組匯報。
四、回顧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說一說:
我學會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歡____________,你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在數學課上,我們經常利用等量關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但是單把這項知識拿出來理解,學生就會有些茫然無措。為了使學生對等量關系有直觀的理解,并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這種關系,在教學設計上注重了兩個方面:
1.關注“情境”在教學中的作用。
本節課通過兒童喜聞樂見的蹺蹺板導入,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借助課件直觀演示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狀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從生活情境中感知等式,嘗試用數學知識來描述情境。在不斷尋找和交流中,讓學生從具體情境中找到等量關系。
2.充分發揮“自主探究”的學習精神。
本節課,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討論、比較、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到等量關系,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自主探究,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如在表示妹妹的身高與姚明、笑笑身高的關系環節中,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交流,找到各種等量關系。本節課給學生提供了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
(1)根據生活經驗想象老師和學生玩蹺蹺板的情境,蹺蹺板會怎樣?
(2)想辦法讓蹺蹺板平衡。
設計意圖:創設和老師玩蹺蹺板的情境,并想辦法讓蹺蹺板平衡,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2.觀察主題圖。
(課件逐一出示動物玩蹺蹺板的情境圖)
(1)觀察圖上信息,想辦法讓蹺蹺板平衡。
(2)用語言描述當蹺蹺板平衡時誰和誰的質量是相等的。
(3)全班交流,發現1只鵝的質量相當于2只鴨子和1只雞的質量。
3.揭示課題。
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了“1只鵝的質量相當于2只鴨子和1只雞的質量”,這就是等量關系。(板書:等量關系)
設計意圖:蹺蹺板是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同時又是體現等量關系的'生活原型,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又能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等量關系。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根據數據分析數量關系,探索表示等量關系的方法。
課件出示教材64頁第二幅情境圖。
(1)提問: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看圖,收集并交流發現的數學信息。
(2)根據這些信息,請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與姚明、笑笑身高的關系。
提示:可以用畫圖或文字的形式表示這些等量關系。
師:哪兩個人的身高有關系?
(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生1:畫圖表示如下:
生2:我用式子表示,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2.組織學生討論:有的同學找出了這樣的等量關系,你能看懂嗎?
①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②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③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在觀察、討論、操作的活動中,經歷判斷圖形平移和在方格紙上按要求將圖形平移的過程。
2、能判斷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按要求平移。
3、在探索平移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將圖形平移。
2、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現象。
課前修改:
教學過程:
一、平移現象
1、讓學生觀察圖片,說一說這些事物重有哪些平移。
2、提出兔博士的問題,學生交流生活中的平移現象。
二、判斷平移
1、(1)題學生先觀察數紅的`兩組圖,說一說有什么,發現了什么,然后判斷哪些圖形通過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點說一說圖形是怎樣平移的。
2、(2)題安排兩個環節。
1)先讓學生弄清題的要求,然后在書中獨立完成。
2)交流展示涂色后的圖形,重點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判斷的。
三、平移圖形
1、讓學生在書中岸(1)題的要求畫出圖形,重點交流畫的方法。
2、鼓勵學生自主完成(2)題,集體交流。
練一練
1、給學生充分的作圖時間,師巡視輔導后進。
2、有余力學生獨立完成
教后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