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數學教案范文匯總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乘法估算”。
教學目標:
1、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根據題目的特點估算。
2、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具體問題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設計:
復習引入
師提問: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估算。誰知道什么是估算呢?
生答:就是估計著算,大概的算一下。
生答:就是求咱們剛學的近似數。
生答: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也只要算出近似數,不需要算出準確數。這樣的計算叫估算。
創設情景
學校開展為災區捐款活動,一年級捐款714元,二年級捐款987元,兩個年級捐款共約多少元?
師:你能幫老師估算出結果嗎?
生:714+987=1701
生:714+987≈1700,把714看成700,把987看成1000。
師:同學們,你們說哪種方法對呢?
生1:第一種對,算得很正確。
生2:第二種對,現在要我們算得是大約多少元。
學生展開討論
師總結:在加法估算的時候,就是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數看作整十整百后,再進行計算。
深入探究
1、引出乘法估算
師出示問題:三年級每班平均捐款202元,4個班大約多少元?
師:請你試著估算出他們的結果。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02看成200,然后200×4=800元
生:乘法估算和加法估算一樣,把要估算的數看成整十整百的數,再計算。
小組合作練習
你現在知道了乘法估算的方法,那就來完成下面的練習吧!
師出示練習題,
媽媽要買5袋餅干,每袋1元8角,帶多少錢合適?
要求(1)你試著估算;(2)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生:練習估算705×4≈2800298×3≈90099×299≈3000301×11≈3000
師:你們的答案都一樣嗎?
生: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
師:誰能說一說,為什么用相同的方法而得出不一樣的結果呢?
生:因為前三個算式都只有一個數接近整十整百,所以得數都一樣。而后兩個式子都有兩個數接近整十整百,有的同學只把其中一個數看成整十整百了,所以容易弄錯。
師出示例11
生:列式解答
生1:58≈6060×3=180(元)
生2: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
師:用這些錢買3個足球,每個足球74元,夠不夠。
學生解答,并匯報結果
生:200元錢不夠
三、鞏固練習,完成做一做
四、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名回答
生:學會了乘法估算的方法。
生2:要想把乘法估算的.結果與準確結果接近,就要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而定。
生3:我們生活中如遇到要估算的情況,我們知道怎么做了。
教后反思:
從現在學生們的情況來看,他們習慣于精確計算,對估算的意識很淡薄,對估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與作用,還沒有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從而使他們在認識和行為上都“不太習慣”。具體表現在:估算方法的運用不靈活,要求估算結果卻進行精確計算等,因此如何讓學生明白估算的作用與價值,弄清精算與估算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學習生活中自覺運用估算,是我們進行教學的目的。但估算意識的培養,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個長期的練習與積累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經常的給學生創設估算的情景與機會,作為估算的起始課,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估算的意義與價值。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教學用兩步連乘計算簡單的實際問題,學生在之前已經學了關于兩步計算的一些問題,但是不同的是兩步連乘的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條件更能夠進行不同的組合,不僅需要學生去收集信息更需要去選擇分析有用的或者是關聯的信息,使得學生掌握不同的`解題策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兩步連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積累對相關數量關系的認識,感受從已知條件出發或從所求問題出發進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確定解題思路,能用兩步連乘正確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靈活組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運算的實際應用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并體驗成功解決問題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對獲取的信息作出正確分析,用連乘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數量關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有條理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0.1與1之間的進率是10。
2.使學生理解1.1只能是1+0.1,也即1+ 1/10。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再一次加深對0.1、0.01、0.001之間的進率認識,加強學生十進制的觀念。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階段:
1.用小數表示數射線中的分數(p18/2)
我們已經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0.1,0.01,0.001,……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教師直接告訴學生“0.1,0.01,0.001,……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開門見山地講授知識。]
中心階段:
利用導入階段的數射線。
(一)出示p18圖1:提出疑問
學生討論匯總
10個0.1是——“零點拾”
10個0.1是1
請學生說說各自的理由。
0.1就是1/10,10個1/10就是10/10,也就是“1”
出示p18圖2,引導學生理解。
出示,提出下一個問題
學生討論匯總
11個0.1就是10個0.1再加上1個0.1,就是1.1。
(三)出示p18圖3,引導學生理解
[通過學生看圖,同桌討論,自己得出結論,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練習階段
1.P18試一試
[在練習中,鞏固知識點,幫助學習困難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帶分數連加、連減(p.119,《作業本》p.71[6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帶分數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帶分數連加式題。
2、理解帶分數連減,當被減數的分數部分小于減數的分數部分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兩個帶分數的加減法。
讓學生計算帶分數加減法的.時候該注意什么?
二、揭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帶分數的連加、連減。
讓學生預習例5例6說說帶分數的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1、先通分
2、整數部分連加、連減
3、分數部分連加、連減
4、注意當份數部分連加得到假分數的時候應化成帶分數。然后把兩個整數部分相加。
5、當分數部分不夠減的時候要向整數部分退1還是2,要看具體的題目而定。
三、學生獨立完成。
練一練第1-3題。]
四、并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課本第69頁例2、3;練一練;《作業本》第31頁。
教學目標:理解解比例的意義,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確地解比例。
教學重點:解比例的基本方法與依據。
教學難點:解比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比例?
2、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3、怎樣檢查兩個比是否成比例?
二、新授:
1、先請學生心里想好一個比例(數目簡單些),如2:3=4:6,只告訴其他同學其中的三項,讓大家猜一猜還有一個數字是什么?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另一個未知項。
3、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4、例2解比例:
30∶12=45∶χ
解:30χ=12×45…………根據是什么?
χ=………不先求積,先約分比較簡便。
χ=18
5、例3解比例=
①請學生獨立嘗試;
②注意格式;
③反饋練習。
6、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1、解比例:(練一練第1題第一豎行)
2、練一練第2題
3、補充:χ∶0.8=3∶1.2
四、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五、《作業本》第31頁。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教案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正確判斷出應用題中所涉及的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2.通過復習,能夠使學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熟練的解答應用題.
3.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熟練的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熟練的解答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總價一定,每件物品的價格和所買的數量.
(3)小朋友的年齡與身高.
(4)正方體每一個面的面積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5)被減數一定,減數和差.
談話引入:我們今天運用正反比例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用比例知識解應用題)
二、探討新知.
(一)教學例5(用比例解答下題)
修一條公路,總長12千米,開工3天修了1.5千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路還要多少天?
1.學生讀題,獨立解答.
2.學生反饋:
3.分析:
(1)為什么需要用正比例解答?
(2)12和要求的天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4.小結:我們在做題時,根據注意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不僅需要判定運用什么比例方法,而且還要注意找準題目中的對應關系.
(二)反饋.
1.某車隊運送一批救災物品,原計劃每小時行60千米,6.5小時到達災區,實際每小時行了78千米.照這樣計算,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時?
2.大齒輪與小齒輪的齒數比為4∶3.大齒輪有36個齒,小齒輪有多少個齒?
三、鞏固反饋.
1.一張大紙,如果裁成長36厘米,寬26厘米的小紙張,可以裁成28張;如果裁成長18厘米,寬13厘米的小紙張,可以裁成多少張?
2.某車間有男工25人,女工20人.如果男工增加15人,要想使男工和女工人數的比不發生變化,女工應該增加多少人?
3.一項工程,10人去做24天可以完成;如果每人的工作效率不變,現在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多少人?
4.兩個底面半徑相等的圓柱體,第一個圓柱的高是第二個圓柱高的.第二個圓柱的體積是60立方米,第一個圓柱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
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
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重點
正、反比例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判斷下面每題中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
1.單價一定,數量和總價.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4.時間一定,工效和工作總量.
二、新授教學
(一)出示課題
教師明確: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關系,這節課通過比較弄清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比、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的整理和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5頁的第l一3題,練習九的第l一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明確。比例”和“比”、“比值”等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使學生進一步提高對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和判斷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加深對比例尺的認識,會求比例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教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比”和“比例”
1.復習整理。
教師: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請同學們舉例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如下表。
指出: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的關系,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2.練習。
用小黑板出示下面的題讓學生完成。
(1)六年級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六年級一斑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最簡單的整數比是( )。
(2)六年級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是6:5。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3)六年級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是6:5。男生有24入,女生有( )人。
二、復習解比例
1.完成第35頁的第2題。
指名回答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據什么性質。
接著以 : =l :x為例,復習解比例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在解比例時,如果有帶分數,要先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然后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式變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來解。
然后讓學生完成第2題的其余習題。
三、復習正比例、反比例
用投影片逐一出示下面問題,讓學生回答。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關系?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關系?
3,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學生回答,教師填寫小黑板上的表。
然后教師出示下面兩個表,讓學生根據表中兩種量中相對應的數的關系,判斷它們成什么比例,并說明理由。
使學生明確:要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成正比例還是反比例,要看相對應的兩個數的商或積是不是一定,如果積一定說明這兩個量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說明這兩個量成正比例。如第二個表,通過計算,可以看出上、下兩個相對應的數的商一定,也就是說,這個三角形的高的 一定,因而高也一定,所以三角形的面積與底邊成正比 例。
四、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九的第1—3題。
1.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在訂正第(4)小題時,可以先讓學生說說12的約數有哪?然后說出自己用選出的四個約數組成的比例是什么。教師把學生說出的比慎寫出來。訂正第(6)小題時,要注意檢查學生是否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續一了。
2,第2題,除第(2)、(7)小題教師要提示外,其余各題由學生自己判斷,第(2)行駛的路程
小題,教師可以先說明 =周長,再讓學生判斷。第(7)小題,可以先讓幾個學生說說自己的體重和身高,教師把數據記下來,再讓學生判斷。使學生知道:人的體重和身高有一定的關系,一般人的體重是隨著身高而增加的,但體重和身高不成正比例關系。
3.第3題,教師向學生說明:這題要求圖上長方形的長、寬和地基的實際面積。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
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重點
正、反比例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判斷下面每題中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
1.單價一定,數量和總價.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4.時間一定,工效和工作總量.
二、新授教學
(一)出示課題
教師明確: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關系,這節課通過比較弄清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教學例7(課件演示:正反比例的比較)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解比例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解比例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
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一)解下列簡易方程,并口述過程.
2 =8×9
(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三)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四)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下列各比例改寫成其他等式.
3∶8=15∶40
二、新授教學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義.
1.將上述兩題中的任意一項用 來代替(可任意改換一項),討論:如果已知任何三項,可不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說明理由.
2.學生交流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把它改寫成內項積等于外項積的形式,通過解已學過的方程,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
3.教師明確: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二)教學例2.
例2.解比例 3∶8=15∶
1.討論:如何把這個比例式變為已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數的解.
2.組織學生交流并明確.
(1)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例改寫為:3 =8×15.
(2)改寫時,含有未知項的積一般要寫在等號的左邊,再根據以前學過的解簡易方程的方法求解.
(3)規范并板書解比例的過程.
解:3=8×15
=40
(三)教學例3
例3.解比例
1.組織學生獨立解答.
2.學生匯報
3.練習:解下面的比例.
= ∶ = ∶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式轉化成已學過的簡易方程),然后再解簡易方程即可.
四、鞏固練習
(一)解下面的比例.
1. 2. 3.
(二)根據下面的條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與 的比.
2. 和 的比等于 和 的比.
3.等號左端的比是1.5∶ ,等號右端比的前項和后項分別是3.6和4.8.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34~3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圍一圍、涂一涂、剪一剪、說一說、找一找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數學知識用于生活中。
【教學重點】
能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不規則形狀紙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釘子板,水彩筆,學具袋(各種形狀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多媒體課件播放同學們放學時的情景(主題圖)。
師:這是我們熟悉的場景,你都發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
小組反饋,匯報結果。(學生說的同時,課件閃出各種圖形)
師:你能將這些圖形進行分類嗎?
各組拿出準備好的學具袋(各種形狀的學具),分一分,看哪組分得合理。
(小組合作,分一分)
小組反饋,匯報結果。(課件同步顯示分類情況)
二、討論、抽象出四邊形的概念
1.課件隱去其他圖形(三角形,圓形),抽象出四邊形。
問:這些圖形是一類的.,叫什么名字呢?
(四邊形)(板書課題)
為什么叫四邊形?它們有什么特征?(小組討論)
反饋:有四條直直的邊,有四個角的圖形就是四邊形。(課件在圖形下閃現相應文字)
2.引申。
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兩個不規則四邊形。
師:它們都叫四邊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師: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們的角,量一量它們的邊,你們能發現什么?
小組匯報: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它們是特殊的四邊形。
三、動手實踐,尋找四邊形(活動中配以音樂)
1.圍一圍。
活動內容:請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出自己想象的四邊形,教師參與活動。
反饋展示(有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以及不規則四邊形)
2.涂一涂(教材35頁例1)。
活動內容:(課件)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反饋展示,適當評價。
3.剪一剪。
活動內容:拿出準備好的紙、剪刀,每個學生剪出自己喜歡的四邊形。
(1分鐘,看誰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饋展示,教師評價。(邊要求直直的)
4.說一說。
活動內容;現實生活中,在哪兒見過四邊形?
5.找一找。
活動內容:在我們的教室,你能找到四邊形嗎?(允許下位尋找)
四、教學拓展――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小結:同學們活動得開心嗎?你們和四邊形成為好朋友了嗎?
(配以主題圖放學場景)
今天放學后,請你們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們的好朋友──四邊形,并請爸爸、媽媽一起認識它,好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培養算法思維、提倡算法多樣化。
3. 初步體會估算在解答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培養算法思維、提倡算法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
師:小朋友,你喜歡玩具嗎?
師:我也喜歡玩具。(出示模擬商店)小胖努力學習,取得了進步,今天媽媽特地帶他來玩具店買玩具,大家看到了什么?
師:小胖想買足球和長頸鹿玩具,一共要多少元呢?怎樣列式呢?你是怎樣算的?
生:34+25
師:怎么計算,可以怎么想呢?
生:(復習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算法)
二、探究新知
師:小胖又改變了主意,他不想要長頸鹿了。他想買足球和小飛機,可媽媽只帶了60元,夠不夠?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小胖算一算嗎?
師:一共花了多少錢?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38+25
師:小胖估計了一下要60元,你說夠不夠?學生自由回答。
師:小丁丁也說不夠,到底夠不夠算算就知道。
(1)探究算法
①學生獨立使用位值板擺小圓片或小組合作擺。
②全班交流、自愿板演并說想法。
③師:大家開動腦筋,想了這么多算法,但計算結果都相同。那現在能肯定小胖的估算結果夠不夠嗎?
(2)歸納算法
師生共同觀察、討論:
第1、2種是先兩位數加整十數,再兩位數加一位數; 第4、5、6種是先兩位數加一位數,再兩位數加整十數; 第3種是整十數加整十數,個位上的數加個位上的數。 這幾種算法都是通過分拆,變為原來學的本領進行計算。
問:你喜歡哪一種?
三、鞏固練習
1. 練一練
師:如果我買小熊和船模,怎樣列式?要多少元呢?請你們同桌兩人一起幫我算一算,好嗎?
生:28+29 學生匯報算法。
(1)自己先將選的兩樣玩具的.錢數列式計算、驗證先前的估算結果夠不夠。 如娃娃和足球27+25=? 50元 帆船和汽車29+56=? 80元
(2)交流算法,集體評價。
(3)數學書第3題。
學生任選兩題計算(可用不同算法)、組內交流核對。
2. 選擇。(用手勢表示正確答案的編號)
(1)15+37=( )
① 42
② 52
③ 62
(2)49+24=( )+ 23 =73
① 60
② 69
③ 50
3. 判斷。(對的用表示,錯的用表示)
(1)26+18=34 ( )
(2)75+19=94 ( )
4. 請你動手算一算,看看誰算得最快最正確?
38+29
27+34
47+34
34+28
25+48
48+38
5. 現在每組都有100元體育用品店的購物券。請你們小組合作,用這張購物券來買體育用品,每種物品僅限一件!看看哪一組買的用品最多,總價最接近100元!
哪個小組按要求挑的體育用品最多,總價最接近100元,而且計算正確,哪組就是今天的冠軍!
四、課堂小結
今天去玩具店有何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材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解簡易方程》及練習二十六1~5題。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用字母表示數和數量關系,掌握了求未知數x的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為今后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會解簡單的方程,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3)結合教學,培養學生事實求是的學習態度,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張,茶葉筒一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自主體驗
本課以游戲導入,通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以激趣為基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平衡,自主體驗,積累數學材料,為更好地引入新課,理解概念作鋪墊。并且無論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現象,還是天平稱東西的'實際狀態,都無不放射出科學的光芒,它們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興趣的激發,知識的體驗,更有潛在的科學態度和求真求實的精神。
二、突出重點,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通過列式觀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較,逐次分類,討論舉例等一系列活動去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把知識探究和能力培養溶為一體,鍛煉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投入。同時層層深入的設疑和引導也滲透了教師對學生科學思維的鼓勵和培養,使學生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親歷求知的過程,如剝繭抽絲般汲取知識的養分。
三、自學思考,獲取新知
在教學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時,通過出示兩道自學思考題
(1)什么叫方程的解?請舉例說明。
(2)什么叫解方程?請舉例說明。”改變了以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通過自學課本,將枯燥乏味的理論概念轉化為具體的例子加以闡明,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依賴于直觀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慮,在教學解方程的一般步驟和檢驗方法時,也采用了讓學生通過自學來掌握檢驗的方法及規范書寫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評價
要探索知識的未知領域,合作學習不失為一條有效途徑。新的教學理念使合作學習的意義更加廣泛,有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驗證、集思廣益。師生合作體現在“師導”,尤其在學生思維受阻,關鍵知識點的領會上,在本課中,有多處讓同桌互說互評互查的過程,合作的力量必將促使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也將更好的有利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6-1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