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3-19 13:57:13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錦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錦10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估算能力和應用能力。

  2、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運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提高估算能力。

  一、基礎練習

  1、口算練習(出示口算題)

  12×324×213×541×511×2

  230×3120×4620×230×20xx×40

  10×8060×20200×3080×100500×20

  2、計算練習

  36×1248×2356×32

  獨立完成,個別學生板演,小結計算方法,算理,格式。

  二、問題解決

  第9題:

  (1)、兒童:15×36=540(元)

  (2)、成人:46-36=10(人)10×30=300(元)

  (3)、540+300=840(元)

  提問:如果今后再碰到類似的情景,但沒有(1)(2)小題作鋪墊,你會解決嗎?

  第10題:

  讓學生人人都經歷估和算的過程,再小組討論交流。

  第11題:

  15÷3×35

  先求一瓶飲料的價錢,再求35瓶飲料的價錢。

  第12題:

  練習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第13~15題:

  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3、11×5+8=63(歲)

  14、15×6×8=720(人)

  15、9×5×8-8=352(分)=3元5角2分

  三、習題拓展

  售票處:大船坐6人、30元;小船坐4人,24元。現在

  有120名老師和學生去秋游。

  (1)租大船需要付多少錢?

  (2)組小船需要付多少錢?

  如果又來了兩個老師參加劃船,怎么租船比較化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在具體的情境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

  進位,不退位)的計算,能正確進行計算,并在計算中初步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看圖講故事)

  二、 探究新知

  1、 學生看圖,結合老師講的小故事,自已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怎么解決自已提出的問題?

  算式的結果是多少?

  2、 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討論:你是怎么算的?

  你是怎么想的?

  誰能用小棒代替松果擺一擺?

  (讓學生用自已的語言說出是怎么想的`,并引導學生用小棒代替松果邊擺邊說,說一說是怎么樣算出得數的。)

  3、 擺小棒,學生根據擺的過程說出相應的算式及結果。

  (1) 教師擺小棒,學生根據擺的過程說出相應的算式及結果。

  (2) 同桌一人擺小棒,另一人根據擺的過程說出相應的算式及結果。

  4、 游戲:看誰算得快。

  師:同學生喜歡做游戲嗎?誰想和老師一塊做游戲?

  老師和學生做游戲。

  老師舉卡片,學生搶答得數。如:

  師:45+3=。

  生:得48。

  師:67-4=。

  生:得63。

  ······

  5、 練習

  6、 課本第23頁第4題,初步體會加法交換律。

  學生做完后,討論交流。

  你發現了什么?

  你能寫出一組這樣的算式嗎?

  三、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背景設計

  空間與圖形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對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作了比較具體的要求,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等。而角的認識是蘇教版第四冊第七單元的內容。但對于剛進入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對角的知識比較抽象。雖然生活中對角已積累一些經驗。但對角的幾何圖形還是第一次認識。教學起來比較困難,教學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經歷活動增加學生對角的感性認識,創設認識和理解數學角的情境。使學生對角的認識由生活中的具體感知,逐步過渡到數學中的抽象概括,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學習需要的分析)。

  1、實際是什么?(認知起點能力)

  學生在認知上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能夠識記平面圖形中的角及實物中的角。

  2、應該是什么?(認知上達到使能目標)。

  知道角是如何形成的識記角各部分的名稱,會用不同方法做角,知道角有大小,會比較的大小,學會畫角并能實際理解應用。

  學生分析:本班學生基礎性知識掌握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在撐握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會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夠識記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識別角有大小,學畫、能識記理解和應用。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過程,初步體驗空間與圖形的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二、教學策略分析

  教學重點:經歷活動,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教學難點:經歷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并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關系。

  突破方法:設法為學生創設情境,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其次借助直觀動演示,使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習難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與學的分析: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運用動手操作法、直觀演示法、互動交流法,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方式,自主建構知識體系。并借助多媒體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從而變教為誘、變誘為思、以誘達思。

  三、教具學具的準備:課件、活動角、剪刀、水彩筆、木棒、紙。

  四、教學媒體的選用

  1、設計思想:第一次認識幾何圖形的角,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很抽象的,教學時必需通過直觀形象來幫助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先認識實物中的角,指一指、摸一摸等初步感知,然后經態課件演示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鏈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書角,師:你認 識嗎?讀一讀,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或者說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

  師:是呀!這些角生活中處處可見,而今天我們要研究的角是數學意義的角,數學中的角是怎么樣的呢?老師想聽聽大家的看法,好嗎?

  2 出示實物圖:(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認為的角在哪里?

  畫角:看來大家對角的認識有些不同,能畫出你心目中的角嗎?

  3 談話引入:大家心目中的角有所不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數學意義的角具有仕么樣的特點呢? 1、說生活中的角

  2、指角 (選擇自己喜歡 的圖形)

  3 畫角:在紙上試畫,說說畫的角是怎樣的)

  為學生學習數學角創設具體情境打開思路,使學生對角的認識由生活中的具體感知逐步過渡到數學中的抽象根據

  二、操作感知、自主構建

  (一)抽象角建立表象 1、演示觀察,正確感知:

  1課件演示角的形成過程(從房子剪刀、扇子中抽象出角)

  提問:你又發現了什么?

  2、畫角、課件演示(從一點出發,引出兩條直的線)。

  3、師:動動小手也畫一個角,好嗎?

  4、師: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是怎樣畫的。

  5、學習角的各部分名稱(自學教材)。

  6、練習內化、豐富表象、課件演示。

  ①判斷,深化表象(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回歸生活,深化認識。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數學意義中的角,所具有的特點,那么生活中的角是否都是數學意義中的角。

  課件演示(實物圖:五角星、扇子、山羊等) 1、觀察交流、初步理解角的形成過程

  2、學生畫角

  3、匯報你是怎樣畫的

  4、匯報角各部分名稱

  5、學生練習、評價 通過從實物中抽象出不同的角的過程讓學生感知角的特點,然后通過看、畫、找等多種感官活動初步建立角的表象,進一步感受數學源于生活,其次借助于媒體片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

  (二)做角操作內化、實踐體驗 1、談話:想不想做角呢?比比看誰的手最巧?

  2、師巡視

  3、師:通過展示你們發現了什么? 1、做角:用毛線、吸管、小棒等學具做角。

  2、交流做法

  3、展示、相互評價

  4、議一議 做、比、議、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性的多樣化,這一過程即鞏固對角的認識,又為學習角的大小架起了橋梁。

  (三)感知大小實踐活動、感悟體驗 1、引導觀察,比較大小。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么?

  2、創設沖突,引發爭論。

  師:你能畫一個很大的角嗎?

  3、在視頻儀上展示,提問:你認為哪個角大?為什么?

  4、直觀演示:

  ①課件演示:有兩邊重合,向左旋轉;②拉活動角

  5、師:根據觀察和活動,上面的角到底誰大,它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1、觀察、說一說哪一個角大?

  2、學生畫角,小組討論。

  3、學生仔細觀察,感知它的變化

  4、學生拉活動角、體驗(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距離有關) 讓孩子經歷實踐活動溝通了學生經驗與知識的聯系,獲得感性知識并掌握角的本質特征,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交叉開的程度有關,從而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總結欣賞延

  伸 1、師:這節課,每位小朋友都開動腦筋,經歷指、畫、做、摸、想等活動,獲得了許多新知識,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師完成板書,認識角。

  3、欣賞發現美。

  師:同學們,角不僅不數學中被應用,而生活也被廣泛應用,古今中外許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們的奇妙和美麗。

  (課件演示:伴隨著悠揚的音樂,欣賞古建筑物)

  4、小小設計師用角或者有角的圖形拼出你喜歡的圖案。

  5、生談收獲

  6、帶著音樂,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價值 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及數學的魅力,體驗數學的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使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油然而生。

  四、自我評價

  1、以生動活潑的課堂組織形式與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貫穿與教學活動中,借助于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深入淺出的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使學生進的大小,獲得對數學的理解,成功的快樂。

  2、《課標》指出:數學活動必需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為此,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感悟。在練習中升華,從中學到了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從而產生了數學學,用數學的需要。

  3、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生活,回歸生活。在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時,發現數學知識的價值,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手段,創設了一個悠揚動聽的音樂和一幅幅美的圖片和建筑物,這樣一個情境,不僅讓學生看到了角的廣泛應用,并感受到了數學的魁力,從而產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的第二課時《跳傘表演》一課。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十幾減9、8 的退位減法后,進一步學習十幾減7、6、5 等數退位的減法。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20以內退位減法的思維方法和計算方法,但學生掌握20 以內的退位減法比10 以內的減法要困難一些,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計算十幾減

  7、6、5 等數的退位減法。

  2、在探索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的多種方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計算退位減法的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正在做什么?(課件出示)(板書課題——跳傘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呢?

  生2:螞蟻比蝸牛多幾只?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題意。

  剛才同學們說得非常棒?參加表演的螞蟻和蝸牛它們的只數誰多?多幾只?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誰多、多幾及退位減法。(板書——誰多、多幾及退位減法)?

  請同學們繼續看屏幕,(課件出示)螞蟻有11 只可以用11 個圓圈來表示?蝸牛有7 只可以用7 個圓圈來表示。通過這個圖我們一下就能看出誰比誰多呢?生:螞蟻比蝸牛多。是的,螞蟻比蝸牛多,那多多少呢?你能列個算式嗎?

  根據同學們的回答?師板書?11-7

  提問:11 表示什么?7 表示什么?11-7 又表示什么?

  ()“11”表示11 只螞蟻;“7”表示7 只蝸牛;“11-7”表示螞蟻比蝸牛多幾只。

  2、學習計算方法。

  (1)自主探索,小組交流。

  “11-7”到底等于多少、可以怎樣算、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交流,有困難的同學也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

  (2) 全班交流。

  誰能來說說你是怎樣做得?

  方法1:我們再來看剛才這個圖。(課件出示)上下圓圈一一對應,這樣從圖中一下就能看出螞蟻比蝸牛多4 只。

  方法2:擺小棒。11 只螞蟻可以用這11 根小棒來表示,從這11根小棒當中減去和蝸牛只數相同的7 根,還剩4 根。

  方法3:可以根據加法來算減法,想一想7+11 因為7+4=11 所以11-7=4。

  方法4:把11 拆成10 和1 10-7=3 3+1=4 ……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板書)

  (3)小結。

  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計算的方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

  老師認為在實際計算中用把11 拆成10 和1,先算10-7=3 再用3+1=4 這種方法比較方便快捷。

  3、小練。

  猴子摘桃。(課件出示)

  11-2=9 11-3=8 11-4=7 11-5=6 11-6=5 指名回答。同學們請觀察這幾道題,你發現了什么?

  【相同點:都是減法,并且是11-幾的退位減法。不同點:它們的減數在依次變大,而差在依次變小。】

  三、鞏固練習。

  小朋友們學得真快、我們再來算幾道題。

  1、看圖列式。

  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看81 頁第2 題。誰來讀題?你會做嗎?

  全班交流:

  (1)小雞和小鴨的只數,誰多?多幾只?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回答,教師課件演示。)

  (2)小松鼠和小兔子的只數,誰多?多幾只?(同上)

  2、12-幾的退位減法。

  12-6= 12-5= 12-8= 12-4= 12-9= 12-7=

  自由練習,指名回答。同桌互相說說計算方法。

  3、口算。(摘蘋果)?

  16-9= 12-4= 14-8= 14-7= 15-9= 16-8=

  你能摘到蘋果嗎?誰來試一試?

  4、看圖列式。

  (1)(出示課件)你能給這道題提個問題嗎?(麻雀比小燕子多幾只?)你會做嗎?在本上寫出答案。

  (2)鴨梨比草莓多幾個?(同上)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已經學完了,想一想你學會了什么??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多種方法來計算十幾減7、6、5 等數的退位減法,我們也發現在實際計算中把十幾分成10 和幾,先用10 減這個數,再加上剩下的數,這種方法計算起來非常方便。老師希望課后同學們要多加練習,使我們的計算能更加快速和準確。

  板書設計:

  跳傘表演

  (誰多、多幾及退位減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 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相同數連加算式與乘法算式之間的關系。

  2、結合具體事例體會同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

  重點難點:

  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會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建立自信,克服畏懼,嘗試新知

  知識鏈接

  5+5+5=( )( )

  9+9+9+9+9=( )( )

  43改寫成加法算式 或_______、_______

  54改寫成加法算式 或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大膽質疑,透析重難點

  導學釋疑

  1、 小朋友,秋天到了,滿山遍野的果實都成熟了。小動物們決定開一個慶豐收的聯歡會,你們看,都有誰來參加?能夠將自己的`勞動果實與小伙伴們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啊!

  請解決以下問題

  (1) 每個盤子里有6個桃子,3個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2)每群小鳥有3只,3群小鳥一共有幾只小鳥?

  (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個松子,一共采了多少個松子?

  (4)如果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蘿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蘿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蘿卜,一共拿來幾根胡蘿卜?

  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呢?小組討論一下。

  2、想一想,連一連

  3、想一想,用36還能解決什么問題?小組合作討論提出兩個問題

  三、當堂檢測-技能拓展應用,搭建晉升平臺

  1、學生獨立完成P23練一練 錯題改正及整理

  四、課堂小結

  你對你今天的表現滿意嗎?

  能找到合適的計算方法。

  能主動參與小組活動。

  在活動中能積極思考。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一、本單元知識框架

  二、本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

  三、與本單元相關知識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經入學以來一個月的觀察,我發現,班上的學生,大部分都能夠根據事物的非本質的、表面的特征(如顏色、形狀等),獨自進行分類,一些基礎較好、領悟力較高的孩子已能夠根據事物的功用(個別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進行分類。

  四、本單元教學目標

  1.能按照某一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2.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3.在分類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五、本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在單一標準的分類活動中,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分類的意義,找出分類的標準,掌握分類的基本方法;在不同標準的'分類活動中,由于學生已經學會了分類的基本方法,所以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選擇不同分類標準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和靈活性。

  教學難點:

  使學生明確,在單一標準下的分類結果是既定的,不可改變的。而不同標準的分類,由于標準的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六、本單元評價要點

  1. 學生能否獨自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

  2. 學生能夠根據具體情況,自己提出分類依據。

  七、各小節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課時數: 4 節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計劃

  課時 授課

  日期

  單一標準的分類 讓學生初步體會分類的意義 1節

  不同標準的分類 學會選擇不同的分類標準,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1節

  練習課 通過充分練習,熟練掌握分類的基本方法 1節

  單元測試及分析 檢測本單元的學生學習情況,及時進行查漏補缺 1節

  合 計 4節

  八、各課時教學設計

  第一節 《單一標準的分類》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能按照某一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2.在分類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分類的意義,找出分類的標準,掌握分類的基本方法。

  2. 教學難點:能夠體會到單一標準下的分類結果是既定的,不可改變的。

  三、預計教學時間: 1 節

  四、教學活動

  (一 )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分類。

  老師用課件展示出一家商場里面,貨架上的商品擺放情況。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通過看課件,使學生明確商場物品有很多種。引導學生說出,商場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二) 新知學習

  【明確分類】

  課件展示:(文具柜臺第一層是文具盒;第二層是練習本;第三層是筆。一位售貨員正在往柜臺里分類擺放文具。)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售貨員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售貨員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一、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1.完成“做一做”的題目。

  (1)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3)匯報交流。

  教師在巡視中指導,同時注意學生中分類的不同方法。

  2.完成練習六第1至3題。

  (1)第1題,啟發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并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2)第2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啟發說出:4輛車是同一類的。

  (3)第3題,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他三個不是同類。

  第二節 《不同標準的分類》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2.在分類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選擇不同分類標準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和靈活性。

  2. 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確,由于標準的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三、預計教學時間: 1 節

  四、教學活動

  (一 )課前教具的準備:預先把數學書第39頁的“做一做”進行了改編,并用彩色卡紙做成水果卡片。把原來同一形狀都是同一底色的(如三角形都是綠色的),改為同一形狀,底色卻不同的(如三角形有綠色、紅色和黃色,另兩種形狀也各有三種顏色)。并把制作的卡片放在1個大信封里,讓小組長保管。

  (二 )新知學習

  主動探索,實踐操作(學習不同標準分類)

  1.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把水果卡片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多次分類,從而使分類過程不斷地細化,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同一類物品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然后再通過分鉛筆等其它物品,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2.動手分水果卡片,初步體會到不同標準分類。

  (分類前,老師應先提出具體的要求):

  (1)分類前,每位同學先自己獨立思考一下想好你將怎樣分,是按什么分的?想好后再小組動手交流。

  (2)當一個同學在發表他的想法時,其他同學要靜靜地聽,等他講完后再講講自己的想法或對他的話進行補充。

  (3)分好后,上來給大家匯報的小組,請選好自己組的介紹員,還要有一個同學配合拿卡片。

  3.再次實踐,鞏固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師:現在我們再來動手分一分桌面上的鉛筆,這一次我們按照不同的標準分一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方法多。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操作完后,教師統計分的方法,并請方法最多的小組上來匯報。

  4.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分類,我們又一次體會到了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是各有用途的。

  5、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分類

  師: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處處接觸到分類,你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或接觸過分類?(學生自己匯報,教師適當追問:是按什么分,有什么好處。)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

  1、在水果的下面畫“○”

  2.在會游泳的動物下面畫“√”

  3.把同類的圈起來。

  【提高練習】

  1、 把不一樣的劃去。

  2.把不同類的涂上紅色。

  3.想一想,有幾種分法?

  【拓展練習】

  1.圈一圈,把下面的餅干分成三類。

  2.想一想,有幾種分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自學預設:

  自學內容自學P43內容

  指導方法自學P43

  思考:

  1、底面積是什么?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積是怎么求的?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的統一計算公式怎樣?

  嘗試練習試著完成P43的做一做的第2題

  教學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的統一。(完成P43內容及P45第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統一計算公式,并會靈活地應用公式進行體積計算。

  2.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下圖中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2、填空。

  (1)長、正方體的體積大小是由確定的。

  (2)長方體的體積=。

  (3)正方體的體積=。

  二、探索研究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

  通過預習你觀察到到了什么?

  生:圖中畫陰影部分的那一面我們把它叫做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底面。師強調:這個面是由擺放的方式決定的。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面積。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2)怎樣求長方體的底面積?(長方體的底面積=長×寬,即S=ab)怎樣求正方體的底面積?(正方體的底面積=棱長×棱長,即S=)

  (3)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統一

  思考:我們能不能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統一成一個公式呢?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底面積×高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底面積×棱長

  結論: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sh

  3.練習:

  完成P43“做一做”第2題。講解:“橫截面”通過實物直觀演示,讓學生理解他的'實際意義,懂得一個物體平放,立體圖形的左面和右面就叫做橫截面,如果豎起來,橫截面就成了底面。所以

  三、鞏固練習:完成P45題8。

  四、練習拓展:

  1.計算:

  2.一根長方體木料,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0.15,長2m。5根這樣的木料體積一共是多少?新課標第一

  3.有100塊底面積是42,高6cm的立方體石塊。這些石塊的體積一共是多少?

  4.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的和是48cm,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初步認識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

  2.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兩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會分步列式解答兩步應用題。

  3. 通過創設情景,使學生能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體驗和感受數學,激發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 培養學生合理選擇信息,用不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和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已有條件找準題目中的中間問題。

  教學關鍵

  分析題中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一)篇頭動畫

  1. 師:小朋友們,你們愛看動畫片嗎?

  2.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想看嗎?會唱的一起唱。(引言:播放主題歌)

  3. 剛才我們看的`是什么動畫片?(藍貓淘氣三千問)

  4. 今天藍貓也來到了我們教室,和我們一起學習。請看屏幕:(播放專賣店錄像)

  (二)書包信息

  5. 師:從這幅圖上,你們看到了什么?

  6. 生:黃書包有6個、藍書包有6個、紅書包有6個、

  7. 師:除了顏色,還有什么不同?仔細數一數,大書包有幾個?小書包呢?

  8. 生:大書包8個、小書包10個。

  9. 師:大家了解的信息真多,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生提問)

  10.小朋友們真聰明,提出了這么多問題,要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書包?這個問題。可以怎樣計算? 8+10=18(個)、6+6+6=18(個)、63=18(個)

  11.問63的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抽象出3種顏色的書包,每種有6個)

  12.小朋友,想象一下,一周以后這里的書包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生:(賣出了一些書包)

  13.師:正如小朋友想象的那樣,一周后,專賣店賣出了15個書包

  師:現在又可以提出什么新的數學問題了?(還剩多少個書包?)(非常好)

  二、 講授新課,主動探究

  (一)研究例題

  1. 師:你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自己試著列出算式做一做,做完后可以在小組內交流。(哪個小朋友先來交流,你是怎樣列式的?)

  2. 生(1)6╳3=18(個)18-15=3(個)師根據回答板書。

  3.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4. 生(2)8+10=18(個)18-15=3(個)師根據回答板書。

  5.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如果有,作出肯定:你能和別人想的不一樣,真棒!)

  6. 師:用第一種方法的小朋友舉手,第二種呢?有沒有想出兩種方法的?

  7. 問第一種 :你們是選擇了哪些信息來解決這個問題?把你用到的信息和解決的問題組合起來,就是一道應用題。誰來完整的敘述一下?

  8. 生(1)藍貓專賣店進了3種顏色的書包,每種有6個,賣出了15個,還剩多少個書包?(如果出現兩問的編題,師作出肯定:很好,還可以怎么說?)

  9.師:請剛才那位小朋友說一說:你在解決還剩多少個書包?這個問題時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是分幾步來解決的?

  10.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先求一共有多少個書包?再求還剩多少個書包?

  11.問第二種:你們又是選擇了哪些信息來解決這個問題?也來敘述成一道應用題?

  12. 生(2) 藍貓專賣店進了8個大書包和10個小書包,賣出了15個,還剩多少個書包?

  13.選擇這些信息解決問題的同學,他們又是分幾步來解答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人自己說一說。(誰來交流一下)

  14.出現全部信息:

  師:小朋友能夠合理的選擇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真不簡單!這兩種方法雖然選擇的信息不同,但在解決還剩多少個書包?這個問題時也有相同的地方,你們仔細看一下,有什么地方相同呢?

  15.生答:(1)都是先求一共有多少個書包?再求還剩多少個書包?(說的真好)

  師:為什么要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個書包?

  生: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個書包?,就能求?"還剩多少個書包?

  16.手指一共有多少個書包?師: 一共有多少個書包?這個問題雖然在題目中沒有出現,但它其實就藏在題目的中間。需要我們小朋友自己去發現。

  17.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要要分幾步來解答?(兩步)(板書課題)兩步計算應用題

  (二)繼續研究

  師:一周以后,書包專柜上只剩下3個書包了,小朋友,如果你是這家專賣店的經理,你會怎么辦?

  經理和我們小朋友想的一樣,又進了兩箱書包。

  1. 出現兩箱書包,現在一共有多少個書包?誰有本事求出來?

  2. 生:不知道每箱有多少個書包?

  3. 師:那怎樣才能知道呢?

  4. 生:打開數一數、查看包裝上的數量

  5. 師:真是個好辦法,(每箱有30個)。現在你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6. 生:302=60(個)60=3=63(個)

  7. 師問:302求的是什么?兩箱一共有多少個書包?

  8.師:為什么要先求出兩箱一共有多少個書包?

  9.生:先求出兩箱一共有多少個書包?就能求出現在一共有多少個書包?。

  三.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師:下面我們運用剛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問題。

  (動動小腦筋):想一想:先求出什么?

  2.師:輕聲讀一讀每道題目,再想一想,解決這些問題要先求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動物樂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比較多少的方法。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精神。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

  2、會用“〉”、“〈” 、“=”表示比較的結果 。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聽過駱駝和羊的故事嗎?駱駝和羊通過比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處,矮也有矮的好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也是“比較”,內容也和駱駝和羊的故事一樣有趣。

  二、引導操作, 探究新知

  1、出示“動物樂園”圖

  師:動物樂園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小動物們都到動物樂園幫忙,熱鬧極了。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動物?它們各有幾只?請小朋友們自己在心里數一數,等匯報的時候再告訴老師和其他同學。m

  2、匯報交流

  師: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各有幾只?(學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鳥。)

  3、動手操作

  (1)師:誰愿意用動物頭像來表示你觀察到的圖上的各種動物?

  (2)師:請其他同學也在下面擺一擺:你看到了幾只什么動物?請用學具表示出來。

  (3)學生擺完,引導學生觀察評價:擺出來的.和看到的一樣嗎?

  4、設疑激趣

  師:來了這么多的動物,到底哪一種動物比較多,老師很想知道,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把它們比一比好嗎?

  (1)、小組討論:可以把誰和誰作比較?

  (2)匯報:我準備把……和……進行比較。

  5、探究方法

  (1)認識同樣多和“=”(熊和鹿比)

  師:咱們先把熊和鹿做比較,那么這兩種動物,誰多?誰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

  動手操作: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可以直接根據數量多少來比較,還可用擺的方法來比較,那么要怎么擺呢?請大家先想一想,再動手擺一擺。

  展示、交流:誰愿意到前面來擺一擺?其他同學擺的方法和他一樣嗎?有沒有不同的擺法?(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擺出了不同的圖形)

  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種擺法,是怎么進行比較的? (如果學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教師可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發表意見。)

  認識 “=”

  揭示同樣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數一樣,我們就說:它們的只數?(“同樣多”、“一樣多”、……)熊有4只用數表示寫幾?鹿也有4只,用幾表示?4和4同樣多或者說相等,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它們的相等關系?誰知道? 誰會寫“=”?板書:4 = 4 讀作:4等于4

  (2)認識“>”、“<”(兔和猴比、猴和鳥比……)

  師:接下來你們想把哪兩種動物進行比較?這兩種動物誰多?怎么比較?比的結果是什么?可以先擺一擺再說一說。

  ①獨立思考 ②小組交流 ③ 全班交流

  怎么比?{引導學生表述:--比—多(少)}

  師:5比3多,在5和3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你們知道嗎?誰會寫“>”?這個式子5>3怎么讀?(5大于3);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嗎?應用什么符號表示? 這個式子怎么讀? 3<5(3小于5)。

  指導書寫:“>”、“<”

  練習使用“>”、“<”(練習中引導學生想辦法分辨記憶“>”、“<”)

  引導發現:開口對大數,尖角對小數。

  (有的孩子說:口子大的朝大數;有的孩子說:開口朝左的是大于號、開口朝右的是小于號;還有的孩子說:想到把“箭號”的一橫去掉就是大于號了。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住:開口朝大數,尖角對小數……)

  三、練習與拓展

  (1)師:在這么多的動物里面,哪種動物最多?哪種動物最少?(小鳥最少,小兔最多)其他的動物比較的結果怎樣?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完成?請同桌交流:說一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也可以用數字說一說它們比的結果。

  (2)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比較的知識?

  (3)獨立完成第13頁練習題

  小猴比小熊少 3〇 4 小鹿比小兔----- 4 〇 5

  小熊比小猴多 4〇3 小兔比小鹿----- 5 〇 4

  最多 最少

  (4)填一填:

  7〇 3 4〇 9 3〇 3 5〇 8 10〇1

  2 〉□ 6 〉□ 6 = □ □= 8 □和□< 9(這幾道題,發數字卡片給小朋友,認為合適的都可以到臺上來。)

  板書設計:

  動物樂園

  小于 < 大于 > 等于 =

  開口對大數 尖尖對小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平行與橡膠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教材按這樣的線索來組織教學內容:先教學平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情境,在識別直線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礎上認識平行線,學會畫平行線;再教學垂直,從生活中選取兩條直線子昂叫成直角的特殊位置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垂線,學會畫垂線,并結合相互垂直的關系,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機器應用。

  在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中,課程標準倡導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教材在編排上也體現了這樣的特點。

  1、在情境中感知直線的位置關系,在抽象中形成平行與垂直的概念。

  教材從生活中選取大量的平行或垂直的現象作為認知的現實背景和有意義的素材,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經歷概念抽象的過程,以此來理解平行與垂直的概念。例如,第39頁的例題分三步呈現,首先呈現一組照片,在這些照片中用不同的顏色線條勾畫出兩條邊,這些勾畫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根據3張照片中的彩色線條分別畫出3組直線,從現實情境和具體物體上提取需要研究的對象。最后,讓學生討論這3組直線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展開數學思考。第42頁例題的呈現也作了相似的安排。另外,教材在建立數學概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現象,在現實的素材中尋找平行線和垂線。在這樣的實物和圖形的'反復轉換中,學生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發展了空間觀念。

  2、強化操作活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體驗。

  讓學生畫平行線和垂線不單是操作方法的教學和操作技能的培養,還是數學概念的具體應用,在應用中能加深學生對概念的認識。例如,第40頁例題要求學生想辦法畫一組平行線,第43頁例題要求學生想辦法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段。這兩道例題都是學生初步認識平行線或垂線之后安排的,都不是叫曹指導他們怎樣做,而是讓學生想辦法畫,在畫的活動中繼續體會胡下崗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的內涵。

  3、注重知識的應用與解釋,體會認識的價值。

  教材選取了大量生活的例子,讓學生運用知識對相關現象作出簡單的解釋。如穿過馬路的最短路線、怎樣從大街邊上把自來水引到小明家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初步形成的數學概念去觀察生活,進行解釋與應用,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實際來組織教學活動,以體現教材的編寫意圖。在學習本單元內容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點、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有關特征,這些都是本單元的知識基礎。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已經感受了平行與垂線等現象的存在,只是這種感受是膚淺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會而不可言談的。因此,我們應該將充分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認識平行線和垂線作為教學重點。此外,本單元安排了大量較為復雜的操作活動(需借助多個工具才能完成),如作圖活動有畫平行線和垂線等,測量活動有量出點到直線的距離等,而在此之前,學生的作圖和測量機會不多,經驗很少,所以,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和垂線,能確定和測量點到直線的距離應該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需要教師加強指導和訓練。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13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XXXX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国产老肥熟XXXX|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亚洲欧美色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国产FREEXXXX性播放| 一个人看的免费视频www|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国产精品搬运|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欧美 亚洲 武侠 另类 动漫|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