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1
設計說明
1.多媒體的運用貫穿教學始終,突破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通過播放課件“龜兔刷墻”而引入新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產生了解決問題的迫切愿望,接著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融入多媒體技術創設不同的實驗任務;通過多媒體演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內在聯系,形象、生動地由長方形演變到正方形,類推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課堂訓練,學生通過解答問題鞏固已掌握的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達成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活動不能簡單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課堂上,使每個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猜測把所學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積累知識。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內同學相互幫助,不僅解決了問題,還增強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本設計引導學生先動手操作,再觀察發現,最后得出結論。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通過操作學具和統計表格,發現長方形的面積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積之和,從而總結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體現了“知識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教學價值觀。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直尺 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紙 表格
學生準備 直尺 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紙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故事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有一天,烏龜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了挑戰,這次進行粉刷墻面的比賽,看誰能贏?
1.課件出示:兔子粉刷一塊長方形的墻面,烏龜粉刷一塊正方形的墻面,它們同時開始,同時完工。
2.學生會出現爭議,教師引導:怎樣才能比較出誰贏了?(要先知道它們粉刷墻面的面積到底哪個大些)
3.揭示課題。
師:在實際生活中,有些物體的面積用單位面積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實際,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一種計算面積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同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在學習新課之前,創設學生感興趣的“龜兔刷墻”的情境,能迅速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開展教學作鋪墊。
⊙觀察發現
1.課件出示教材66頁例4中的問題(1)。
師:你能求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嗎?你想到了什么辦法?拿出學具來試一試吧。
2.小組合作,在長方形里擺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
師:能展示一下你們擺的結果嗎?
預設
(1)學生用正方形(面積單位)鋪滿整個長方形。
(2)學生可能只在長邊和寬邊上擺出面積單位。
(3)學生直接說出用5×3=15,就是長方形的面積。這時也讓學生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說明自己這樣計算的道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在長方形中擺面積單位,突出面積計算的本質是對面積的度量。讓學生想象將長方形全部鋪滿,體現出必須用面積單位密鋪所測圖形,這時通過所鋪面積單位的個數就可以求出圖形的面積。
3.通過追問,突出數面積單位個數的方法。
組織學生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為什么要用面積單位將長方形全部鋪滿?預設中的第二種情況是什么意思?(使學生明確盡管只鋪了一部分,通過想象,也可以數出鋪滿后所有面積單位的個數)
(2)你是怎樣數出全部面積單位的個數的?請結合下圖一起數一數。
學生匯報:
一種情況:一個一個的數,大家一起再數一數。
另一種情況:用5×3=15(個),說一說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5表示什么?(5表示每行擺5個,3表示有這樣的3行,15表示一共有15個面積單位,也就是長方形的面積)
(3)思考:長方形的長、寬與面積單位的個數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什么關系?
師小結:可以用長×寬來計算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交流數出面積單位個數的方法,明確每行個數與行數以及面積單位總個數之間的關系,為最后概括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作準備。
⊙自主探究
師: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呢?想不想驗證一下?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一步驗證。
1.教師讓學生任取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至少擺3個)。一個同學記錄,其他同學擺,邊操作,邊填表。(出示課件)
2.選3名同學到黑板上擺,再匯報擺的長方形用了( )個面積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 )平方厘米,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因為( ),所以我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 )。
3.(1)若有學生擺出了正方形。要求正方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
(2)教師通過課件出示下面幾個圖形,讓學生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2
教學設計說明: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生數學學習過程是積極主動建構知識和自我發展的過程。它必須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新的知識經驗之間發生交互作用來完成的。本課的教與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認識了面積單位以及通過數格子的方法知道圖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讓學生數一數長方形中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理解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只要看它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其次,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用面積單位度量長方形面積的過程,明確每行擺的個數和行數的乘積就是面積單位的總個數,即多少個面積單位。第三,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演示下,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正確的表象,溝通長方形的長、寬與每行擺的個數和行數之間的對應關系,揭示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之間的關系。最后,引導學生用面積單位拼擺不同的長方形,并用表格記錄長、寬和面積,體會數的意義不同,數值的大小是相同的,面積單位的總個數是長、寬這兩個數的乘積,驗證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面積”中的教學重點。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知道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教材在討論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注意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量一量,擺一擺,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與長和寬之間的關系,然后再進一步推廣到任意長方形的面積都可用“長×寬=面積”的方法計算。
學情分析:
本課時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首先讓學生估計長方形的面積,預測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會有不同的計量方法。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滿卡片;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卡片的長、寬各擺一排;有的直接用尺量卡片的長、寬,算長乘寬的積……對于學生的各種計量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加以分析、比較,特別是第三種方法,為什么可以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好處?要請學生講算理和原因,并通過實驗驗證、舉例說明其正確性和運用價值,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長方形面積。至于正方形面積公式,學生是通過長方形面積公式遷移形成的。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第六冊第66—6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經歷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通過對數學內在規律的探索,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推理、歸納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長方形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你們能用數學語言說一說,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3、你們的學具里有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一看有多大?現在老師把它放到大屏幕上,今天,我們就用這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ㄒ唬、感悟測量方法
1、課件出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下面的長方形,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18平方厘米,里面有幾個1平方厘米?還有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有28個1平方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小結:長方形有幾個1平方厘米,它的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由此可見,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只要看它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 = 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
3、估測一下桌面上綠色長方形的面積。
。1)那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積?
。2)學生動手在綠色長方形上擺放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要擺放整齊。師巡視。
(3)誰來說說綠色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4)學生匯報:一行擺6個,擺3行,6×3=18(平方厘米)
(5)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這樣來計算?
4、課件出示:一行擺5個,一列擺4個的長方形。能算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自己的想法。
5、測量長方形的面積還要再擺滿小正方形嗎?我們剛才怎樣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一行擺的個數×擺的行數
。ǘ⑼茖y量方法
1、計算黑板的面積,操場的面積也這樣擺小正方形嗎?有沒有更簡潔的方法?
2、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推測一下長方形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厘米?
3、生先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
4、全班交流: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一行擺5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有5個1厘米,長是5厘米;擺4行,寬可以擺4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有4個1厘米,寬是4厘米。(課件展示)
5、通過剛才的推測,我們發現一行擺的個數與長方形的長的厘米數是相同的,擺的行數與寬的厘米數是相同的。
6、你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驗證測量方法
1、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呢?我們來驗證一下吧!
活動要求:
拼一拼:任取幾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填一填:把這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填在第66頁的表格中。
想一想:
、倌愕拈L方形里有幾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谶@個長方形長、寬分別是多少?
、坶L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什么關系?
2、學生活動,匯報交流。
3、通過大家動手實驗,發現長方形的面積的確都是等于長×寬,F在算長方形的面積還要拿面積單位去擺嗎?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4、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通過猜想、驗證你們獲得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你們這么厲害,老師想考考你們,敢不敢接受挑戰,老師在電腦里畫了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猜猜老師可能怎么畫?
。2)計算屏幕上長方形的面積:長10米、寬6米;長6米、寬6米。(通過課件演示將長方形逐漸變成正方形。)
5、自主推導正方形的面積
正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的?為什么?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一張長方形的餐桌,桌面長14分米,寬9分米。要配上同樣大小的玻璃,這塊玻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張長方形的A4紙,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從這張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四、回顧過程,總結方法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我們是怎樣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
五、拓展延伸:一塊正方形的菜園,有一面靠墻,用長24米的籬笆圍起來,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 = 面積單位的個數
長方形的面積 = 一行擺的個數×擺的行數
↓ ↓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 ↓
正方形的面積 = 邊長 × 邊長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設計10-02
小學數學教案《長方形的面積》01-18
數學《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10-09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