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1
設計說明
小數除法的內容分為兩部分: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和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小數除法和整數除法在計算方法上有內在的聯系,因此,把整數除法與相應的小數除法對比復習,使學生在比較兩者計算方法的聯系和區別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復習解決問題時,要求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根據數量關系,綜合運用小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問題回顧,知識再現
1.交代復習內容,引導學生瀏覽教材的相關內容,梳理學過的知識。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小數除法。(師板書課題:小數除法)
引導學生回顧下列內容:
(1)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
(4)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2.引導學生先瀏覽教材,梳理知識,再逐一回答以上的問題。
⊙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基本練習,鞏固新知。
(1)課件出示:117÷36= 1.69÷26=
(2)師找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117÷36=3.25 1.69÷26=0.065
(3)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師強調以上兩道題的做法。
(4)課件出示:56.28÷0.67=
(5)學生獨立計算。找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
在練習中回顧小數除法的知識,在總結的過程中,既梳理了小數除法的內容,又為下面的練習做好了準備。
⊙綜合練習,深化應用
1.15.3÷11的商是( ),它是( )小數,循環節是( ),保留三位小數是( )。
2.在○里填上“>”“<”或“=”。
4.59÷4○4.59
9.5÷0.92○9.5
0÷18.2○0×18.2
71.4+0.999○71.4+1
1.54÷(1+0.01)○1.54
(4.05+4.5)÷2○4.05
3.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1)75.6÷13.5-(3.6+1.78)
(2)2.3+3.91÷(22-19.7)
(3)18-(1.4+1.25×2.4)
(4)[15.2+(8.4-4.5×0.8)]÷1.6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
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鞏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解決求表面積和體積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同伴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樂于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觀察、操作中進一步鞏固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教學準備:
每組準備6個同樣大小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小盒,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一節我們對第四單元的內容進行練習。
二、復習
1、師:什么是物體的表面積?
抽生回答。
2、師: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一定要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和。要結合具體情況分析,才能正確解決問題。
(1)做一個長方體(正方體)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這個長方體(正方體)的幾個面的面積和?
(2)求做長方體排氣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長方體的幾個面的`面積和?
3、師:什么是物體的體積?什么是物體的容積?體積和容積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1)求長方體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這個長方體的什么?
(2)挖出的這些土能墊多長、多寬、多高的領操臺,是求這個領操臺的什么?
4、如果求火車的一節車廂能裝多少噸煤,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5、動手實踐
(1)以小組為單位,拿出準備好的6個同樣的小盒子,設計一個包裝盒。
設計的包裝盒要美觀、大方、實用。
盡可能地節省材料。
列式計算出你設計的包裝盒用多少紙板。
列式計算出你設計的包裝盒的容積是多少。
(2)匯報交流。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四第1題:求圖形的體積可以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
2、練習四第3題:讓學生應用體積單位的進率、單位換算等知識來判斷。
3、練習四第4題,填上適當的體積單位。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填上適當的單位,進一步感受體積單位的實際意義,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比畫一下。
4、練習四第5題:通過計算可以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體會雖然結果相同,但表面積和體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結合實物指一指、說一說。
5、練習四第7題:使學生理解兩個圖形所占的空間就是這兩個圖形的體積。
6、練習四第8題:注意要把4厘米化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有什么提高?
作業設計:
練習四第2、6、9、10題、實踐活動。
板書設計:
練習四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第8題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根據學生練習情況調整板書內容)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P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展示問題:
①常用的長度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诔S玫拿娣e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順式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師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體、提出問題。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3、出示例題:“體積單位的改寫”
4、學生交流后,引導學生小結。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題
2、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2題。
3、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3題。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全課小結。
2、布置課外預習:教材P54-55:有趣的測量。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4
教學內容:
本節內容屬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長方體(二)”最后一節的內容:有趣的測量(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的知識,了解了容積的內容的基礎上呈現的。要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掌握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求法,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滲透了轉化的思想。
學情分析:
本班級學生,大部分學習認真、踏實、自覺,基礎扎實,好學上進,部分男生活潑好動,愛思考。對于探索數學問題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喜歡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在他們身上還明顯地存在著兒童的天性,好動、好奇等。對于本單元的知識,大部分學生掌握得比較扎實。
教學目標:
1、經歷測量芒果、石頭、水瓶的體積的實驗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滲透轉化的思想。
2、握不規則物體的測量方法,并能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3、踐與探索過程中,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排水法”和“溢出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魔方、芒果、圓柱體量杯、長方體水槽、石塊、蘋果醋若干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周末老師在整理房間的時候,從柜子里發現了一個魔方,我特別喜歡。
從數學的角度來講,魔方是一個什么樣的物體?(正方體)
怎樣求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呢?(板書:V正=a3)
它的棱長是10cm,體積是多少呢?(1000cm3)
2、除了正方體,你還會求哪些立體圖形的體積?(板書:V長=abh)
3、像長方體和正方體這樣,都能夠直接通過公式求出它們的體積,這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們叫做“規則物體”。(板書:規則物體)
4、現在請同學們再觀察老師手中的魔方,它還是正方體嗎?(旋轉一下)那它是什么形狀的物體呢?
像這樣,無法用語言準確地說出具體形狀的一類物體,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稱它們為“不規則物體”。(板書:不)
5、現在這個魔方的體積是多少呢?(還是1000cm3)你是怎么想的?(板書:轉化)
【設計意圖:我用正方體魔方引入,把本節課主要用到的數學思想滲透給學生,為后面的實驗做鋪墊,同時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6、魔方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物體。再看,現在老師手中拿的這個芒果也是一個不規則的物體,我們能直接把它轉化成規則的物體嗎?
那它的體積是多少,又該怎樣求呢?
這節課,我們就通過有趣的測量,共同來研究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二、新授
(一)測量芒果的體積
1、你想怎樣測這個芒果的體積呢?(學生匯報)
2、桌面上,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兩種測量工具:量杯和一個長方體容器。
你認為選擇哪一種測量工具,能夠很快地求出芒果的體積?為什么?(選擇量杯,因為它有刻度)
3、這樣做確實能比較快的求出芒果的體積,你來看(ppt演示)
量杯中裝有一部分水,正好是300mL,這300mL指的是什么?(水的體積)
仔細觀察,將芒果放入水中后,水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水面會上升呢?那么,現在的400mL指的是什么?(水和芒果的體積)
現在,你知道芒果的體積是多少嗎?
100是芒果的體積,它也是什么的體積?(上升的水的體積)
4、在剛才的實驗中,我們借助量杯完成了一次轉化。是將什么轉化成了什么呢?(將芒果的體積轉化成了上升的水的體積,也可以說是將不規則的芒果轉化成了規則的圓柱體)
5、像剛才這樣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我們把它叫做“排水法”。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實驗:用量杯和水試一試、測一測芒果的體積。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觀察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初步的明白應用轉化的思想,可以把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轉化為上升部分的水的體積,也就是測不規則物體體積的基本方法!
(二)測量石頭的體積
1、現在老師也想進行一次測量,我想測的是這塊石頭的體積。
我應該選擇什么工具來測量呢?為什么?(選擇長方體容器,因為石頭太大了)
2、用這個長方體容器怎樣求出這塊石頭的體積呢?在小組內和你的同伴說一說。(討論后,學生匯報)
3、在測量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強調:要從里面測量)
出示數據:長25cm,寬18cm,水面高度8cm。慢慢將石頭放入水中,觀察水面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
這樣放行不行(豎著)?為什么?(石頭沒有完全浸入水中)
石頭已經完全浸入水中,此時水面的高度是10cm
4、你能根據屏幕上顯示的數據計算出這塊石頭的體積嗎?(學生動筆計算)
5、剛才,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測得了這塊石頭的體積。
在這次實驗中,我們又完成了一次轉化,是將什么轉化成了什么?(將石頭的體積轉化成了上升的水的體積,也可以說是將不規則的石頭轉化成了規則的長方體)
【設計意圖:學生有了第一個實驗的基礎,教師調換實驗用品進行第二個實驗,把量杯換為長方體容器來進一步探索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學生有了第一個實驗的基礎,會很容易的探索出把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轉化為可計算的長方體的體積,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適時強調,測量時要把石頭完全浸入水中,才能應用轉化的'思想求體積。】
6、你還有其他的方法能夠測量出這塊石頭的體積嗎?(出示“溢出法”和“排水法”的逆運用)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其他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從而讓學生明白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
7、其實,早在20xx多年前,大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就曾經用過剛才同學們說到的方法幫助國王解決了一個難題,出示“數學萬花筒”,學生讀。
(三)測量蘋果醋瓶的體積
1、現在你們想不想親自測量一下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機會就在眼前,每個小組的桌面上都有一瓶蘋果醋。在大家動手之前,請你先猜猜看“這個瓶子的體積是多少?(凈含量:260mL)
2、現在就動手來驗證一下吧。將記錄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中。
【設計意圖:新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學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數學活動課要把握好實踐活動的時機,凡是能讓學生自己設計的,就讓學生親自去發揮;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就讓學生親自去動手!
3、在剛才的實驗中,我們又完成了一次轉化,誰能來說一說?
(四)總結
通過這幾次的實驗,我們發現:不管是“排水法”還是“溢出法”,實際上都是在完成一次轉化,是將什么轉化成什么呢?(將不規則物體轉化成規則物體)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轉化”思想的實質。】
三、質疑
看書頁,對于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你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四、課堂練習
(一)填空
1、一個量杯水面刻度200mL,放入一個零件后,量杯水面刻度450mL,這個零件的體積是( )。
2、一個長方體容器裝滿水,底面長8dm,寬5dm,高3dm,放入一個不規則物體后,溢出30升的水,這個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是( )。
3、一個長方體容器,從里面量長3分米,寬2分米,高5分米,里面裝有水,水深3分米,如果把一塊小長方體放入水中,小長方體的長是10厘米,寬8厘米,高5厘米,上升的水的體積是( )。
【練習目的:強化“轉化”思想的實質!
(二)解決問題
第一組
1、一個長方體容器,底面長4dm,寬2dm,放入一個石塊后水面上升了0、5dm,這個石塊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個正方體的容器,棱長20厘米,現裝有深度為5厘米的水。在放入一個物體后,水面上升到8厘米,放入物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練習目的:通過對比練習,由直觀到抽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效益!
第二組
1、一個長方體容器,長2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將一塊鐵塊放入容器中,裝滿水,再將鐵塊取出,這時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是6厘米,這塊鐵塊的體積有多大?
2、一個正方體容器裝滿水,當放入一個長方體后,容器中溢出了48升水,已知長方體長8分米,寬2分米,求高是多少厘米。
3、一個棱長為15厘米的正方體容器內水深8厘米,浸入一個不規則的鋼塊后,水面上升到距容器口3厘米處,這個鋼塊的體積是多少?
【練習目的: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全過程,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五、全課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匯報)
2、生活中有許多不規則的物體,我們可以把它們轉化成規則的物體來計算出體積。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往往需要我們用一種變通的方法去思考。
3、拓展練習:那么,你能想辦法測出一粒黃豆的體積嗎?(學生匯報)
一粒黃豆非常小,把它放入水中,我們很難看出水面的升高情況,也就很難算出它的體積。我們可以先測量出一定數量的黃豆的體積,再除以黃豆的數量,就能得出一粒黃豆的體積了。
板書設計:
轉化
有趣的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規則物體的體積
V正=a3芒果的體積上升的水的體積
V長=abh石頭下降
瓶子溢出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5
教學內容:
書第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想一想、試一試第1、2題,練一練第1、2、3、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探究、推導,使學生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過程與方法:能夠正確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常用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準備:
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盒子和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填空:30厘米=( )分米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師: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計算:
(1)一個長方體盒子,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一個長方體水池,它的底面積是30平方米,高是2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質疑:猜測一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可能是多少?
可以用什么方法驗證你的猜想?
2、師:我們是怎樣推導出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
3、探索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1)說一說:你準備怎樣利用學具來操作。
(2)四人小組活動。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過程:1排擺10個,每層正好擺10排,也就是說,每層可以擺100個。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擺10層。
(4)師:如果用分米作單位,大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如果改用厘米作單位呢?
(5)師: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據學生回答板書:1分米3=1000厘米3
師: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你還能想到什么?
據學生回答板書:1升=1000毫升
4、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間的'進率
(1)師:關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間的進率,你有什么想法?
(2)四人小組交流。
(3)抽生匯報,師注重引導學生表述準確、完整:體積為1米3的正方體,它的棱長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長為10分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dm3。
三、新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設計:
1、書第50頁試一試第1題,獨立完成。
2、書第51頁試一試第2題,獨立完成,引導學生比較。
3、書第51頁練一練第1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書第51頁練一練第2題
通過計算第三種包裝比較合算。如果學生有其他的比較方式,只要合理,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5、書第51頁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對電視機包裝箱上“60×50×40”這個數據信息進行解釋,然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計算。體積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也可以換算成120立方分米。
6、書第51頁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說說是怎么想的,實際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體積。50×20×1、5=1500(立方米)
板書設計:
體積單位的換算
30厘米=( )分米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3 1米3=1000分米3
1升=1000毫升1m3=1000 dm3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讀懂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讓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難點:
了解三種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準備:
各種統計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前一課認識了扇形統計圖,誰能說出它特點?
指名回答。那么這一節課就學習在什么情況下要用什么樣的統計圖。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我國從第23屆奧運會開始獲得金牌,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獎牌情況統計表。
2、讓學生說一說從統計表中獲得信息。
3、用投影儀出示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4、分別提出教材中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們交流。
5、教師小結:折線統計圖能明顯的看出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獎牌數的變化情況,條形統計圖能更明顯的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扇形統計圖能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三、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三種統計圖的各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其他同學補充、評議。教師評價。
四、練一練。
在小組內交流分別用哪種統計圖合適?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實踐活動。
交流課前收集到的各種統計圖,體會三種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板書設計:
奧運會(統計圖的選擇)
折線統計圖:明顯地看出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獎牌數的變化情況。
條形統計圖:更明顯地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
扇形統計圖: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01-04
五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01-13
數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01-09
小學數學復習教案01-08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2篇02-28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6篇01-04
小學五年級上冊期末復習教案12-17
小學數學上冊復習計劃08-30
小學數學《整理與復習》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