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4-08-15 07:39:1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優選【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優選【15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通過鼓勵性的情感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初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并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教學難點:

  懂得要解決最后問題必須先找出隱藏的中間條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桃園參觀,你們想去嗎?(課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豐收啊!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個,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誰會算一算?(學生口答,說一說怎樣想的?)

  如果第一棵樹上有80個桃子,第二棵樹上有60個桃子,兩棵樹上一共有多少個?

  誰會列式解答?學生口答并說一說怎樣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們真了不起,遇到的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一起去看看猴媽媽和猴寶寶在桃園遇到了什么問題想請你們幫忙。

  媒體演示例題

  (2)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大猴:3筐,每筐12個。

  小猴:6個

  你能根據兩只猴子的采桃情況提出問題嗎?

  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出來,再引導學生先解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3)怎樣求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你會列式解答嗎?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123=36(個)

  36+6=42(個)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樣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個的?

  教師歸納:有的同學這樣想:要求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就要把大猴采的個數和小猴采的個數合起來,可題目上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大猴采了多少個,所以必須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個,然后把大猴采的個數加上小猴采的個數。這是從問題想起。還有同學是從條件想起,根據大猴采3筐,每筐12個,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再把大猴采的個數和小猴采的個數合并起來,就是兩只猴一共采的個數。這兩種想法都很好。

  我們在解決問題后要寫出完整的答語。教師板書答語。

  回顧:剛才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時用了幾步計算?(板書課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為什么這道題要用兩步呢?

  (4)教學試一試

  剛才有同學還提了一個問題,你會解答嗎?

  先在本子上獨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說說先算什么?

  指明匯報,板書算式。提問: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要先算什么?

  比較:在解決例題和試一試這兩個問題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相同的是兩題都用兩步計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題求兩只猴一個采了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計算,而第2題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減法計算。

  三、拓展練習

  (1)參觀了桃園后我們再去森林公園看看,進公園先買票。我們來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體出示條件和問題)

  誰說說這題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學生列式解答。指名匯報,說一說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別忘了寫答語。

  (2)我們進公園去。這里有2個小朋友在澆樹呢!這里又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呢?你會做嗎?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答后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們繼續參觀森林公園,看,眼前又出現了什么?根據這些條件你會提哪些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問題,再讓學生分別解答。

  解決這兩個問題分別是怎樣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課總結

  在參觀的過程中同學們解決了好多問題,真是了不起啊!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關鍵是什么呢?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經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線段,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簡單圖形中線段的條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畫線段。

  2、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有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以及與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形成線段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直觀感受,認識線段。

  1、如果要把線段用圖表示出來,它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象一下線段的樣子。

  2、(課件出示線段圖)線段是什么樣子的.? 師根據學生描述介紹端點。

  3、學生完整描述線段的特征。

  4、再次閉上眼睛,在腦子里記住線段的樣子。

  5、這是剛才的線段,(課件逐步演示旋轉)它變了,現在還是線段嗎?為什么?你們發現了什么?

  6、師: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變,只要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它就是線段。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那些是線段。(學生辨別線段)

  7、(隱去非線段,留下線段)這些都是線段,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師小結過渡。

  二、回歸生活,體驗線段

  1、我們的生活中藏著許多線段。(尺)你們看,這把尺的一邊,就可以看成是一條線段,這兩端是它的兩個端點。這把尺上還有線段嗎?

  2、(數學書)你能在數學書的封面上找到線段嗎?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線段嗎?誰把它找出來?

  4、直尺、數學書、黑板的每一條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生活中的線段可多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小朋友兩人一組,你指給我看我指給你看。

  5、全班交流。

  三、實踐操作,感悟畫法。

  1、生活中的線段太多,我們說也說不完,能不能想個辦法把它畫下來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來畫線段?為什么?

  2、請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工具,自己試著畫一條線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畫的?(指名演示畫線段)你是怎樣畫的?

  4、誰也是這樣畫的?你們是用什么工具畫的?

  5、誰畫線段的方法和他們不一樣?

  6、師:我不同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合適的工具來畫,在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歡什么?為什么?

  7、師:尺子是我們常用的畫線段工具,用尺畫線段,不僅畫得好,還特別方便,尺的用處可大了,將來我們還可以用它來測量、設計圖紙。

  8、學生用尺任意畫不同的線段。全班評議、欣賞。

  四、多種方法,深化認識。

  1、(出示紙)你能用紙折出一條線段來嗎?試試看。

  2、交流。你折的線段在哪里?誰折的線段比它長(短)?

  3、幾條方向不同的線段圍起來,還能拼成我們認識的圖形。這些圖形各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學生數一數,填一填。)

  4、反饋。猜猜看六邊形由幾條線段圍成?七邊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線段嗎?

  6、師:一條線段看起來不起眼,很單調,幾條方向不同的線段能圍成我們認識的各種圖形,許多線段還能組成很神奇的精美圖案。(欣賞)

  7、漂亮嗎?我們也來試一試,畫一畫,做一名小小設計師。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3

  一、揭示課題

  二、復習筆算

  1、做復習第1題。

  (1)做第一組加法題。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在練習本上計算。提問:筆算加法要怎樣算?

  (2)做第二組減法題。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

  (3)提問:筆算減法要怎樣算?

  (4)小結:筆算加法和減法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2、做復習第2題第一行,三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把三道題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3、下列題對不對,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765246942356003

  +235+1183-607-235

  4、做復習題第3題里的第一組題

  三、復習加減法的驗算

  1、做復習題第4題,指名兩人板演。

  2、引導學生小結:加法和減法怎樣驗算、

  四、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筆算加法和減法各要怎樣算?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五、作業:復習第2題余下的六道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二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第37~39頁。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中的現實場景認識銳角和鈍角,了解銳角和鈍角的特點。

  會區分并在實物中找到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相關工具畫直角、銳角和鈍角。

  學生體驗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銳角和鈍角,并理解與直角的關系。

  2、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動手折疊或正確的畫出銳角和鈍角。

  【教具準備】

  三角尺、紙張、光盤。

  【學具準備】

  學生三角尺,紙張、小棒、剪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新老師,大家想見見她嗎?

  2.新老師帶我們到一個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盤(游樂場),00:50暫停。讓學生先看:你發現了什么數學秘密。

  然后點名讓學生說說。

  3.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下面我們把這些角請出來02:00播放光盤,02:20暫停,

  你認識哪些角?學生回答。

  他說得對嗎?你有什么辦法驗證?請學生用三角板驗證。

  4.生活中還有很多角。我們再到橋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盤,06:10暫停,你從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電視機里的小朋友還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盤。

  5.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給這些角分類嗎?09:35播放光盤,10:25暫停。小組合作,先分清每個人干什么。分類時可以請三角板來幫忙。

  學生小組討論分類。

  6.小組匯報分類情況。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電視機里的同學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盤10:53,展示機內學生分類情況。

  7.小結分類情況。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二、探究新知,動手操作

  1.我們剛才把這些角分成三類,直角已經有了名稱,你能給這些角取個名字嗎?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們來聽聽電視機里的同學取了什么樣的名字。14:08播放光盤。

  小朋友說得真形象!數學上我們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銳角和鈍角。

  板書課題。

  2.誰能再說說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的`角是鈍角?指名說。

  3.閉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銳角和鈍角。

  4.生活中還有很多銳角和鈍角,你能找出來嗎?

  16:03播放光盤

  課前游樂場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盤,19:15暫停。讓學生說一說。

  你在生活中見過銳角和鈍角嗎?讓學生指一指。

  5.你會做一個角嗎?請你動手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可選擇紙張、小棒、剪刀等材料)。

  說說你做的是什么角。

  學生匯報展示。

  還有不同的嗎?

  6.你能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嗎?

  學生動手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

  學生匯報。

  同桌互相欣賞一下畫的是什么角。

  7.接下來新老師請大家做一個游戲,好嗎?24:05播放光盤,猜角,比比誰猜得又快又準。機內外互動。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作業:

  這節課同學們和電視機里的同學都收獲不少,下課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銳角和鈍角,并說給家長聽。

  機動活動: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別是什么角?

  小組合作。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5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夠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在100以內)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估算意識。

  3、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培養環保意識,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估算意識。

  【教學安排】:6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第92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兩位數加兩位數計算方法的形成,能熟練的進行口算。

  2、體驗算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學數學的熱情,以及積極思考、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體驗算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小草變綠了,小樹也發芽了。同學們想去春游。光明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們去春游,他們要坐船去。

  (出示主題圖)現在,老師遇到一個難題:有4個班怎樣坐船合適呢?"限坐68人"是什么意思?

  學生討論,回答。

  如果兩個班同學坐一條船,怎樣安排呢?

  小組討論,拿出方案,列出算式。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23+31   39+32  39+31

  39+23   32+31   32+23

  二、自主探究。

  1、方案很多,哪個合適呢?計算出結果,并算一算你是怎樣計算的。

  計算23+31的方法:

  ①3+1=4,20+30=50,50+4 =54。

  ②23+30=53 ,53+1=54。

  ③20+31=51,51+3=54。

  計算39+32,應該怎樣計算呢?說一說你的想法。

  與第1題相似。

  方法很多,自由選擇,算得又對又快就行。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其他幾種方案。

  39+23 32+31 32+23 39+31

  討論:那些方案合適?為什么?

  3、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

  板書課題:兩位數加 兩位數

  如果將這6道題分類,你怎么分?

  有兩類:一類是進位加法,一類是不進位加法。

  4、1班和2班同乘一條船,還能再上幾人?怎樣列式?

  68-54=

  3班上了一些人后還剩下多少人? 32-14

  怎樣計算?獨立完成,交流不同的算法:

  68-54=

  ①60-50=10,8-4=4,10+4=14。

  ②列豎式計算,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

  ③64-54=10,10+4=14。

  4、全課小結。

  三、應用拓展。

  1、計算。

  53+36=   37+54= 34+26=

  75-65= 82-64= 56-35=

  2、完成做一做。

  3、完成練習第1-3題

  4、開放題。買東西。

  兒童商店

  熊貓23元 籃球18元 臺燈53元

  地球儀25元 小汽車36元 鬧鐘19元

  選擇你喜歡的兩件商品,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

  如果有50元可以買哪幾樣商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第92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口算。

  2、體驗算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學數學的熱情,以及積極思考、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體驗算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學校有籃球42個,排球35個,網球28個。

  1、籃球和排球一共有幾個?

  42+35可以這樣想:42+30=72 72+5=○

  40+30=70 2+5=7 70+7=○

  2、籃球比網球多幾個?

  42-28該怎樣計算 ?  4 2

  - 2 8

  1 4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解答?

  二、想一想,算一算。

  24+50+2=○ 32+40+7=○

  24+52=○ 32+47=○

  85-60-3=○ 74-50-7=○

  85-63=○ 74-57=○

  三、直接寫得數。

  35+54=□ 42+57=□ 23+69=□

  68-47=□ 75-39=□ 91-69=□

  四、完成練習十九地3、4、5題。

  五、開放題。

  小淘氣套中了兩個,共得到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那兩個?

  35 13 15 29

  27 24 7 18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第94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口算。

  2、體驗算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學數學的熱情,以及積極思考、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體驗算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題。

  97-43= 52+16=  34+56=

  25+36=   44-19= 82-37=

  以97-43和25+36為例,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二、在○填上>、<或=。

  37+42○90 83-57○55

  81-67○24 63+19○83

  20○77-58 95○49+47

  三、出示主題圖。

  色拉油24元 火腿腸15元

  烤鴨18元 蛋糕16元

  1、買一只烤鴨和一壺色拉油一共用多少元?

  2、有40元可以買什么?應找回多少元?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列式解答。

  四、填數。

  62=     25=

  48=    37=

  35+  54=     86- 68=

  27=    54=

  六、開放題。

  怎樣調換,兩邊的重量才會相等?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第96--97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夠正確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學的遷移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體驗算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口算比賽。

  34+23= 48+35= 65-24=

  72-36 = 98-45= 42+56=

  2、筆算比賽。

  35+63= 79-56=

  28+57= 93-66=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給大家說一說。

  提問:500個送一次,現在夠嗎?你是怎么想的?

  小組討論。

  2、計算:180+340=

  先獨立解答,再匯報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算法1:18+34=52,所以180+340=520。

  算法2:100+300=400,80+40=120,400+120=520。

  算法3:180+40=220,220+300=530。

  算法4:筆算,列豎式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并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做事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大于、小于號的正確使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演示課件比較數的大小(導入)

  問:哪只海龜年齡大?為什么?(貼著15的海龜年齡大,因為15比9大,15是兩位數,9是一位數)

  繼續演示課件比較數的大小(導入)

  師:這時沙灘上又爬上來一只51歲的海龜,它和15歲的海龜比,哪只海龜年齡大?為什么?(51歲的海龜年齡大,因為51比15大,先比十位上的數,51十位上是5,15十位上是1)

  繼續演示課件比較數的大小(導入)

  師:這時海灘上又爬上一只58歲的海龜,和51歲的海龜比,誰的年齡大?為什么?(58大于51,十位上的數相同,再比個位上的數,58的個位上的數是8,51個位上的數是1)

  師說:我們比較海龜的年齡,其實就是在比較數的大小.(板書課題:比較數的大小)我們已經學過比較百以內的數的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大的數,這個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也相同,再比個位上的數,個位上大的數,這個數就大,如果個位上的數也相同,說明這兩個數同樣大.

  下面我們再比較幾個數:

  61○5645○47100○98

  師說:我們填好大于、小于號后,可以用一句順口溜來檢查符號寫得對不對.大口對大數,小尖對小數.下面我們就用以前學的這些知識,來學習比較萬以內的數,看誰學得快,學得好.

  二、學習新課.

  1.根據下面各數的位數分類.

  出示:1230,965,395,1689,20xx,470.

  師問:這些數很大,誰能讀讀這些數?你們能根據百以內數比較大小的知識推測出三位數與四位數比,哪個大?為什么?(四位數大,因為四位數最高位是千位;三位數最高位是百位,不夠一千)

  下面我們比較一下這些數:

  小結:位數不同的數比大小,位數多的數大,位數少的數小.

  2.在位數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數的大小.

  (1)比較5640和8790的大小.

  師問:這兩個數都是四位數,怎么比呢?(先比它們的最高位,5個千比8個千小)

  小結:如果兩個數的位數同樣多,先從最高位比起

  練一練:

  965○395395○470

  1230○16891689○20xx

  (2)哪輛車載的汽水多?3864○3529

  師問:3864和3529都是四位數,最高位也相同,該怎么比?(再比百位上的數)

  3.小結.

  師說: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先看位數,位數多的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的數比大小,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下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

  三、鞏固反饋.

  1.在下面的○里填上大于號或小于號.

  398○4023940○52301020○999

  2.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下面各數.

  (1)941,893,1001,914

  (2)3005,3050,3500,3049

  3.找出下面各數中最大數、最小數.

  463,9528,4000,20xx,9030,8006.

  最大數:_______

  最小數:_______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7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七巧板是數學與生活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七巧板拼圖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數學游戲。教材將平行、垂直及角的有關內容的呈現出來,旨在通過七巧板的拼、擺等活動,掌握與線段、角、平行線、垂線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和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歷和體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探索七巧板的制作過程,并體驗七巧板的組圖功能,提高學生的圖形組合能力及對美的事物的發現。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七巧板的制作、拼 擺等活動,豐富學生對平行、垂直及角等有關內容的認識,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在探索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換活動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在拼圖活動中,讓學生對所拼的圖形給出自己所賦予的意義以及美好的愿望,既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又給了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資料意識到七巧板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使學生產生創新的欲望。在拼圖及其表達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語言才能,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見。

  【教學準備】

  七巧板 、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圖形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游戲嗎?老師也很喜歡,今天老師拼了一些漂亮的圖形,想不想欣賞一下?(課件演示拼成的圖形——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學生欣賞。

  師:這些拼圖漂亮嗎?這些漂亮的拼圖其實都是由這七塊圖形拼成的,有誰知道這是什么?(課件演示將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各拆開成七塊圖形,再將這七塊圖形旋轉、移動拼成一副七巧板)

  2、揭示課題:

  師:對!這是一副七巧板,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七巧板》。(板書課題:有趣的七巧板)

  3、介紹七巧板的來歷

  課件演示:

  七巧板自我介紹:同學們,我叫七巧板,別小看我,我已經大約有1000歲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把我發明出來了,最早我叫“燕幾圖”,后來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智慧板”、“益智圖”, 19世紀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并迅速傳播開來,被稱為“東方模板”。我雖然僅有七塊圖形組成,但是它們可以拼出多種多樣的圖形。因為我是由一個正方形分割的七塊幾何圖形組成的,現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為我的各種拼圖能開發兒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許多國家選為兒童智力開發的必選玩具。我已成為中華民族智慧的一個代表啦!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師:誰先來說一說一副七巧板有幾種不同的圖形?

  生:有三種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師: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生:三角形有5個,還有1個正方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師:比一比,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生:2個大三角形一樣大,2個小三角形一樣大。

  三、自主探究,深化認識

  1、組織競賽。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用七巧板來拼一拼?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拼得快,拼得好?拿出七巧板,準備好了嗎?我們比賽開始啦!

  2、用兩塊拼

  師:先來簡單一點的,請用七巧板中的兩塊圖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學生拼圖。

  師:哪位小朋友說說你選用的哪兩塊?拼成了什么?

  生:我用2塊大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師: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

  師:剛才我們用大小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你還會用這兩塊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圖形嗎?小組合作,拼好后貼在磁性黑板上。

  師:誰來說說你們小組拼成了哪幾種圖形?每組拼成幾種圖形就加上幾顆星作為獎勵。

  師小結: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不同的擺放,可以拼成我們認識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三種不同的圖形。

  3、用三塊拼

  師:再來難一點的,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塊,可以拼成哪些已經認識的圖形呢?請你試一試,每個小組將不同的拼法貼在磁性黑板上。比比哪個小組的同學拼的圖形種類最多。

  學生動手操作。

  師::你用哪幾塊拼成了什么圖形?

  生:我用1個正方形和2個小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

  生:我用2個小三角形和1個大三角形拼成了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平行四邊形,用了2個小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三角形,用了2個小三角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生:我用1個小三角形、1個大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拼成了五邊形。

  ……

  小組長統計本組共拼出了幾種不同的圖形,給拼的圖形種類最多的小組加星鼓勵。

  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用七巧板中的三塊拼出了這么多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等。

  4、用四、五、六塊拼

  師:下面我們要來更難一點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或六塊也能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如果有困難,小組內可以商量商量,互相合作,合作的時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幾塊;你還可以打開課本第29頁仿照書上的圖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組內說說你用哪幾塊拼出了什么圖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發現有創意的進行展示,說說你是怎么拼的?

  小組長匯報統計結果,給拼的圖形種類最多的小組貼星。

  5、說兒歌

  師問:七巧板好玩嗎?有趣嗎?老師帶來一首有關七巧板的兒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念一念。

  出示兒歌:

  七巧板,真有趣,三種圖形在一起,動腦筋,巧拼移,

  小手創造出神奇。

  師:是啊!七巧板非常有趣,但是在拼圖時,一定要動動我們的小腦筋,這樣,才能拼出各種圖形!

  6、用七塊拼

  師:七巧板不僅能拼出我們學過的圖形,還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種有趣的圖形

  (1)模仿

  課件演示:魚、狗、人、貓這四幅圖形。

  指名說說這四個圖形分別是什么。

  師:你喜歡哪一個圖案?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照樣子動手拼一拼。拼的時候,先仔細觀察,用哪幾塊,每一塊怎么放?拼好后小組內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組動作最快。

  集體反饋。

  (2)創新

  師:剛才我們是模仿來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動腦拼出一些漂亮的圖案嗎?學生拼好后可以走下來參觀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3)參觀、點評作品。

  師: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集體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都動腦筋拼出了各種美麗的圖案,獲得了豐收。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數學課,你們玩得快樂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進一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促使學生加深對除法含義的認識。

  3、鞏固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4、鞏固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讓學生對自己在本階段所學的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與反思。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主題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請小朋友回憶一下本單元我們學習了有關什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2、板書課題:整理和復習

  【設計意圖】: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索學習

  1、單元知識整理。

  (1)、通過這些新朋友,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新知識呢?

  (2)、學生回憶在“表內除法”這一單元中結識了哪些新朋友。思考并回答問題。

  2、單元復習。

  (1)、復習除法的意義。

  出示第一題主題圖:比較這三道算式,說明乘法與除法的關系。

  指名回答,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小結、板書。

  (2)、復習除法計算。

  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分組進行口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說一說你是根據什么進行口算的。

  總結:我們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這樣可以算得又對又快。

  (3)、復習除法應用題。

  每位學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說說自己是怎么分的。

  誰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說給大家聽一聽。

  引導學生觀察這幾種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在組內交流分的過程和除法算式。

  (4)、小結:這幾種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總結與反思,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動手分一分進一步感受和理解除法的意義。比較和分析,進一步理解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三、拓展應用

  1、引導學生完成P35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匯報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2、引導學生完成第2題。

  先獨立完成后匯報交流,訂正。

  3、引導學生完成第3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看圖并在小組中提出問題進行解答。

  (2)、全班交流匯報,評價。

  4、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用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9

  一、聯系生活、復習引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1、認識長方形。

  (1)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體中的長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從其他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與教師一起找)。

  3、匯報交流,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

  (電腦演示)

  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有什么不同?(立體圖、平面圖)

  5、用自己的辦法把他們圖形畫下來。

  三、聯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課堂活動。

  1、小明和同學們一樣也認識了這些圖形,這是小明利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電腦演示)你們能從這幅美麗的圖畫中找出今天學的這些圖形嗎?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小明的不一樣。

  五、課堂小結

  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六、布置作業

  2、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同學們回到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現告訴爸爸和媽媽。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0

  [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是幫助學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讓學生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既可以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幾份地分,分的過程雖然有所差別,但分的結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從而在整體上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教材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例題,并就其中的一種結果,揭示了兩種不同的分的過程,然后再引導學生對其他各種不同的分法展開進一步討論和交流,體會平均分的每一種結果可以從不同的分的過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題目進一步通過各種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問題,有層次地讓學生逐步加深對平均分本質特征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繼續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兩種操作方法,通過操作,進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質特征。

  2.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開放題的教學,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3.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鋪墊準備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個圓片。

  ⑴提出要求:①把它們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幾個?②把它們每4個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幾份?

  ⑵學生拿出自己的圓片動手操作,同時讓兩個同學在黑板上分別操作上述兩種分法。

  2.提問:想一想,剛才自己是怎樣分的,再觀察黑板上兩位同學分出的結果,這兩種分法的結果雖然不一樣,但是它們在分的過程中也有同樣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3.小結:這兩種分法雖然不一樣,但它們都把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通過課始簡單的操作,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時通過對操作的反思及兩種分法的初步比較,使學生對平均分的本質特征有了初步的體會,為下面兩種分法的整合做好鋪墊。]

  二、動手操作,體會領悟

  1.創設情景:兔媽媽拿來一些鉛筆,準備將它們分給表現好的幾個小兔子,數一數共有幾枝?(出示12枝鉛筆)

  兔媽媽可以怎樣去分這12枝鉛筆呢?

  2.明確要求

  ①出示條件:把12枝鉛筆平均分。

  ②提問: 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

  ①你愿意來幫幫兔媽媽嗎?想一想應該怎樣分?

  ②拿出12個圓片來代表12枝鉛筆,動手試一試。

  4.初步交流,總結兩種思路

  ①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讓一名學生展示他的結果,同時提問:他這樣分對嗎?為什么?還有其他同學也是這樣的嗎?

  ②他們的結果都是這樣的,都分對了,但是他們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師先請上臺展示的這位同學說一說,然后繼續提問:其他同學的想法是不是都與他一樣呢?不一樣的說一說。

  ③小結:雖然結果相同,但他們所想的和剛才分的過程卻可能并不一樣,有的是每幾個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幾份,最后,他們所分的結果都是每份鉛筆的枝數相同,因此都符合 平均分。

  ④看一看你的分法,是否符合要求?想一想,如果別人和你的分法相同,他還可能是怎么想的?

  5.小組內交流

  ①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組內交流。

  ②小組討論:除了小組內的幾種分法以外是否還有別的分法?

  ③小組內總結:你們小組共發現了多少種分法?把它們分別貼在小黑板上。

  6.展示后小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幾份地分,但不論用哪一種方法,最后結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要努力處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關系。學生在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兩種基本策略,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為把握平均分的本質特征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

  三、鞏固應用,內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第3題、第4題。

  ①先出示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②想一想,他們分別可能是怎么分的?讓學生在小組內從不同角度說一說分的過程。

  ③獨立完成填空。

  ④在小組內校對。

  2.想想做做第5題。

  ①出示圖,學生仔細觀察。

  ②一共有幾本書?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如果是平均分的話,可以怎樣分呢?

  ④獨立完成填空。

  ⑤小結:像這樣每份同樣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來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為是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題。

  ①出示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②兔子是怎樣分的?雞是怎樣分的呢?自己先說一說。

  ③和同桌交流交流。

  [設計意圖:這里的每一個習題,都緊扣教學重點力圖為學生創設說的環境,讓學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過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同時樹立自信,并學會尊重他人。]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1.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2.發散練習:有15個小朋友,要分成幾個人數相等的小組做游戲,可以怎樣分?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分法?下課以后去分一分。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課堂小結,有助于知識的鞏固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課后的拓展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在實踐中應用,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得以形成。]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教材70-71頁的例1一例3,完成“做一做’及練習十九的習題。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用堅式計算三、四位數的不連續進位的筆算加法。

  2.理解并掌握三、四位數的筆算加法法則。

  (二)能力訓練點

  l.初步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德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三、四位數的筆算加法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進一。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例1的信封圖。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卡片出示,學生判斷正誤)

  50+ 70 300+ 600 800+400 90+ 30 2.求38加 25的和,用堅式該怎樣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3.指板書提問:筆算兩位數加法時,列豎式時首先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兩位數的筆算加法,三、四位數的筆算加法又該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板書課題:不連續進位的筆算加法)

  2.教學不連續進位的筆算加法。

  (l)教學例1(不進位加法)

  ①教師出示例1的信封圖片:先出示10個一扎的,(教師在磁力板上貼出4扎);再貼上3個單張的。提問:這里一共擺了多少個信封(243個)教師再貼信封,問:第二行貼了多少信封?(132個)共擺了多少個信封?怎樣列式?

  ②借助信封圖,讓同學們說說怎樣算出有多少個信封,為列堅式做準備。從學生想法中選擇最優答案:單個和單個合起來,10個一扎和10個一扎的合起來,100個一扎的和100個一扎和合起來。

  ③引導學生列豎式。

  教師引導:(教師根據板書的提示)怎樣用豎式計算243和132的和呢?先想一想兩位數筆算加法的列式方法。這道題怎樣列豎式?

  ④教學筆算方法。

  A、聯系我們以前學過的兩位數的筆算加法,想一想這是幾位數加幾位數,這個豎式該從哪位算起?學生試做。

  B、集體訂正,強調:三位數的筆算加法也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2)教學例2

  教師板書: 270+ 58=

  提問:270+58該怎樣列豎式,又該怎樣計算呢?

  ①學生操作計數板:先擺出第一個加數270,(提示學生整百和整十的分開擺)。在270的下面擺出58。

  ②啟發提問:

  A.怎樣列堅式,5和8分別寫在哪里?為什么?(使學生知道: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B.在堅式中該怎樣寫呢?

  C.從哪位算起?你發現了什么? (十位相加滿十)

  D.讓學生嘗試計算。

  ③完成做一做,把結果直接寫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詳盡說是怎樣計算的。

  (3)教學例3

  ① 指名列出橫式、豎式。

  討論:剛才例2你們發現了十位滿十要向百位進一,這道題目你又發現了什么?

  思考:百位應怎樣算?學生自己完成。然后說一說是怎樣算的,并注意提示學生把橫式上的結果填好。

  3.小結:

  概括三、四位數的筆算方法和兩位數加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齊讀法則。

  5.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基本練習:(小黑板出示)

  (l)口述結果,教師板書在小黑板上,學生判斷正誤。

  (2)筆算下列各題,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練習,然后集體訂正。

  238+ 326= 1629+ 527= 715+ 8605=

  (3)填空:一個加數是239,另一個加數是6805,和是( )。

  2.發展題:最大的三位數和最小的三位數的和是多少?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什么?筆算三、四位數的加、減法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五、板書設計

  不連續進位的筆算加法

  例1: 2 4 3

  + 1 3 2

  3 7 5

  例 2: 270+58=328

  2 7 0

  + 5 8

  3 2 8

  例 3: 809+ 3764= 4573

  3 7 6 4

  + 8 0 9

  4 5 7 3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2. 在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情境激趣

  師:在數學王國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開心啦!(課件播放許多圖形在一起跳舞的場景)在這些圖形中,數角最可愛了,小朋友想認識它嗎?

  生:想!

  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認識圖形王國里的新朋友角,好嗎?

  揭示課題:認識角。

  [評析:新課伊始,通過學生喜愛的童話情境,開門見山地引入新課,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 自主建構

  1. 聯系生活實例感知角。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8頁的情境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圖中哪些地方有角?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師: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嗎?

  學生指角時,教給學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兩邊,再在角的兩邊之間畫弧線)。

  師:還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來指一指嗎?

  生2:正方形上有角。(邊說邊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張開的地方有角。(邊說邊指)

  生4:鐘面上有角。(邊說邊指)

  2. 抽象出角的圖形。

  師:如果把這些角畫出來,是什么樣的圖形呢?請小朋友看屏幕。

  動畫演示,分別畫出剪刀、長方形紙片、鐘面上的角。

  師:(指畫出的角)像這樣的圖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們的身邊,請小朋友試著找一找在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

  組織交流,并讓學生指出課桌、數學書等物體面的角。

  [評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動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圖形,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的表象。]

  3.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小朋友看老師畫一個角。(畫角,指角的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一條邊,(指角的另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另一條邊,(指角的頂點)這里的一個點是角的頂點。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師:(拿出三角尺,指其中一個角)這是三角尺上的一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兩個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

  學生操作。

  師:(指投影上的三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里三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評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結論,教師沒有讓學生去探索和發現,而是以講解的方式告訴學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隨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動,既鞏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又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加深了對角的認識。]

  4. 練一練。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第一個圖形是角。

  師: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

  學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繼續完成后面三個圖形的判斷,并說明理由。

  5. 感知角的大小。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個角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大家根據需要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角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做角的方法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給予適當的指導。

  師:請把你們做好的角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自己是怎樣做的。有用小棒擺的,有用直尺畫的,有用紙折的,有用硬紙條釘的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這么多的角。我們來看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兩根硬紙條做成的角,使角的兩條邊重合),請大家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大)

  生1:角的一條邊在動。

  生2:角在變大。

  師:再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小)

  生:角在變小。

  師:你能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角,并像老師那樣,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嗎?自己在下面試一試。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并作適當指導。

  師:(出示一個角)老師這里有一個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嗎?(學生操作,教師注意指導)

  師:能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小的角嗎?(學生操作)

  [評析:學生用兩根紙條做出了一個角,是教學過程中自動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敏銳地捕捉了這一資源,通過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 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9頁第二個例題。

  師:這里的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生1:第一個鐘面上的`角最大。

  生2:第三個鐘面上的角最小。

  師:你們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來了,剩下的兩個鐘面上的角哪一個角大呢?

  生1:第二個鐘面上的角大。

  生2:第四個鐘面上的角大。

  師:到底哪個角大呢?請小組內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樣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小組的討論。

  師:你有辦法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嗎?

  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

  生2:可以數鐘面上的格子。

  生3:可以把兩個角重疊起來,看哪個角大。

  師: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學生上臺演示,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分別重疊起來,另一條邊分別在重疊的這條邊的同一方向。

  師:現在你知道哪個角大了嗎?

  生:第四個角比第二個角大。

  [評析:從通過觀察可以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到通過觀察不能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引起了學生認知結構的不平衡,促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反復實踐,找到比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發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了數學思考能力。]

  三、 鞏固延伸

  1. 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說一說每個圖形中各有幾個角,為什么第一個圖形中只有1個角。

  2. 想想做做第3題。

  師:下面的圖形各是幾邊形?各有幾個角?請在書上填一填。

  學生在書上填空。

  師:比較填出的數,你發現了什么?

  生1:四邊形有4個角,五邊形有5個角,六邊形有6個角。

  生2:是幾邊形,就有幾個角。

  師:是的,一個多邊形是幾邊形就有幾個角,那你知道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生: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師:八邊形呢?

  生:八邊形有8條邊、8個角。

  3. 想想做做第5題。

  師:下面的角,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

  生:第一個角最大,第二個角最小。

  師:你會比較第三個角和第四個角的大小嗎?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評析:練習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突出重點,既鞏固了對角的認識,又增強了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四、 課堂總結(略)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學生已學過的減法知識,概括出減法的意義.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并會在實際計算中應用.

  3、通過學習減法意義及有關知識,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減法的意義,掌握加法、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小黑板(轉板).

  教學過程:

  一、鋪墊

  1、口算:(投影出示)

  45+16 61-45 35+20 55-30

  73-50 23+50 24+19 43-24 43-19

  2、加法的意義是什么?

  二、探求新知

  1、導入:小明遇到這樣一題,根據741-87=654要求用最快的方法說出741-654=?小明想求助于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很想幫助他,那好首先我們來學習減法的意義一起幫助小明解決這個問題。

  2、教學減法意義:演示課件“減法的意義”

  (1)出示第(1)題,啟發學生讀題,分析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1人板演),解答后,提問:

  ①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②引導學生說一說這個加法等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板書;加數、加數、“和”)

  (2)出示第(2)題,啟發學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引導學生明確:從全班人數里去掉男生人數就得女生人數,去掉女生人數就得男生人數.

  (3)請同學們觀察,比較一下,第(2)、(3)題與第(1)題有什么聯系,各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明確:

  第(1)題已知男生、女生人數,求全班人數;

  第(2)題是已知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求女生人數;

  第(3)題是已知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求男生人數.

  啟發學生:

  第(1)題是已知兩個加數,求它們的和,用加法;

  第(2)、(3)題都是已知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板書:“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想一想:減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呢?

  教師強調說明: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4)分組討論.引導學生結合生活舉出具體實例,再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5)教學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在減法等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數叫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被減數、減數、差數各是哪些數。

  教師提問:減法與加法又有什么關系呢?

  (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是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減法中就變成了未知,而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則變成了已知.因此說減法中是加法的“逆運算”.)

  (6)完成第54頁上的“做一做”

  根據2468+575=3043,直接寫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3043-2468= □ 3043-575=□

  (7)教學0在減法計算中的特性:

  教師提問:舉例說明0在加法計算中有幾種情況?那么有關0的減法又有哪幾種情況呢?(同桌討論)

  教師舉例寫出三種情況:

  5-0=5 5-5=0 0-0=0

  教師強調:一個數減0,還得原數;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3、教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1)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師:①加法各部分間最基本的關系是什么?

  學生:和=加數+加數 (板書)

  教師:②如果知道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應該利用哪一個關系式呢?

  學生:加數=和-另一個加數(板書)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減法中各部分間的最基本的關系是:差=被減數-減數(板書)

  如果知道被減數和差,求減數是:減數=被減數-差(板書)

  如果知道減數和差,求被減數是:被減數=減數+差(板書)

  (3)反饋練習:

  練習十二第2、3題,兩道題可根據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說明,也可用其意義說明.

  第2題;根據2100-695=1405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

  第3題:根據3427-428=2999,直接說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4、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的應用。

  運用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還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呢?

  教師說明:可以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1)加法的驗算:

  出示1234+845,指2名學生板演

  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來驗算?你的根據是什么?

  教師提示:要注意,因為加數有兩個,驗算時用和減去哪一個加數都可以,所以驗算此題時出現兩種豎式解答,在以后的驗其中,可任選一個加數作減數來進行驗算.

  (2)減法的驗算:

  出示1234-987,指名板演

  教師提問:加法可用減法來驗算,那么減法可用什么方法來驗算呢?你的根據是什么?

  (3)教師小結:應用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可以進行驗算,這樣可以檢查同學們在計算中出現的差錯.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1)已知兩個數的( )與其中的一個( ),求另一個( )的運算叫減法.

  (2)在120-90=30算式中,被減數是( ),90是( ),30是( ).

  (3)一個數減0還得( ).被減數與減數相等,差是( ).

  (4)根據3600-784=2816寫成加法算式是( ),另一個減法等式是( ).

  2、判斷驗算:對減法的驗算有兩種方法:一是用差加減數看是否等于被減數,另一種是用被減數減去差。

  3、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6題.

  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

  256-47-153=256-(□+□)

  四、全課小結

  減法的意義和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

  教材第56第3、4題.

  第3題:根據3427-428=2999,直接說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1)2999+428  (2)3427-2999

  第4題:計算下面各題,并用兩種方法驗算.

  (1)2981+4569  (2)4058-739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材第65頁例6、“想想算算”,練習十三第5~8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初步學會連續退位減的筆算,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進一步鞏固用差加減數驗算減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筆算:312-2612312-905

  做完后讓學生說說筆算萬以內的減法,要注意的地方。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6:612-261=

  2、提問:怎樣列豎式?

  3、讓學生試著在書上完成。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一步一步地計算的。講解完后學生集體說說計算過程。

  4、提問:這道題和前面學習的'題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指出:像這樣從個位起,每一位上的數都不夠減,都要從前一位退1后再減的計算,叫做連續退位減。計算連續退位減,要按照筆算減法的法則,細心計算。還要特別注意,某一位上退了1,到這一位計算時不能忘記已經退了的1。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算算”第1題第2題,板演,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和驗算過程。

  2、做練習十三第7題,讓學生說說錯誤的原因,然后改正。

  指出:筆算減法,有時要連續退位,有時不要連續退位。計算時要注意退位一般要在前一位上記退位點,防止忘記已經退去的1,哪一位上計算不夠減,就該從前一位退1。還要注意,夠減時就不需要從前一位退1。

  四、課堂作業:

  練習十三第5、8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5

  【教材分析】

  《認識時、分》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的教學內容。一年級的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初步認識了鐘面,能認讀整時,對時間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等。這節課是認識時、分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認識時、分的第一課時,要掌握的知識很多,而時間單位具有抽象性,時間進率具有復雜性,低年級學生掌握這些知識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材注意通過直觀,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并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便于學生接受。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使學生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知道時針、分針是怎樣計時的;知道1時=60分。

  2、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養成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l時=60分。

  教學難點:時針、分針是怎樣計時的,理解時與分的關系。

  【教學方法設計】

  小組探究式學習,教師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進行輔助教學。

  設計理念:數學《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因此我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低年級學生的年齡、認知特征,緊緊抓住課堂知識的結構關系,遵循直觀認知――操作體會――感悟知識特征――應用知識的認知過程,設計出包括:觀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內容的教學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交互式電子白板提高教學效率。以此使學生獲取知識,給學生獨立操作、探索規律、合作交流的機會。

  【教學媒體與資源選擇】

  白板課件,設計好制作鐘面所需的圓、時針、分針等,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轉動,以及音頻文件和視頻文件。

  【課堂教學用工具和軟件】

  教學用工具:教師機。

  軟件:1.電腦安裝Activstudio Professional Edition V3.6

  2.教室軟件(極域,或者華鵬等)

  【教學實施過程】

  一、情景導入

  談話:小朋友你們知道2008年的奧運會在哪兒舉行嗎?(北京)看福娃們正在進行訓練呢。出示福娃訓練的情景,讓學生說說幾時,福娃在做什么。

  談話: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認識了鐘表,今天我們要和福娃的一起繼續學習看鐘表的方法。(板書: 認識時和分)

  [這樣的設計既使學生回顧了已有的知識---認識整時,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鐘面

  師:看晶晶帶來了什么?他想考考你們,鐘面上有些什么?(學生回憶)我們邊回憶邊把鐘面畫出來,好嗎?

  師:我們先畫一個圓。(鐘面上有些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在白板上畫出。

  ▲生:有時針、分針。

  師:我們怎樣區別他們呢?

  生1:又粗又短時針,又細又長分針。

  生2:時針走得慢,分針走得快。

  師在白板上拖出時針和分針。

  ▲生:12個數。

  師在白板上書寫12個數。(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最右面是3,最左面是9。補全其余的數。)

  師:12個數字均勻地排成一圈,他們把鐘面平均分成了幾個大格呢?

  生:12大格。(一起數一數。)

  小結:原來鐘面上的這12個大點把鐘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就是12個大格。

  搶答:12――1是幾大格?125是幾大格?從14又是幾大格?

  ▲生:有小格

  師:每個大格中有幾個小格?

  師:白板拖出一個鐘面,放大,讓學生任選一大格數一數有幾個小格。

  師在白板畫小格。121之間有5小格,122之間有幾小格?那么鐘面上一共有幾小格呢?拿出鐘面數一數。

  交流:你是怎樣數的?

  生1:我是一小格一小格數的。

  生2:我是5小格5小格數的。

  比較方法,帶領學生一起5小格5小格數,邊數邊在鐘面的外圍寫出5、10、15、20

  運用白板的聚光燈,去掉外圍的`數,提問:123有幾小格?126有幾小格?129呢?

  [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觀察,把自己所看到的說出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在白板上寫出學生所匯報的內容,并且通過白板的繪制、放大、聚焦等功能,使學生加深了對鐘面知識的認識。]

  (二)認識時、分。

  1、認識時

  (1)談話:一個漂亮的鐘面就畫好了,在畫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了鐘面上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中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時針和分針就是通過走多少大格,多少小格來計時的?那么時針走幾大格是1小時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白板演示)

  生:時針從12走到1,走了1大格,就是1小時。(板書)

  (讓學生相互說: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

  師:你能在你的鐘面上也撥出1時嗎?

  生操作。

  師: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生:時針從2走到3也是1小時。

  師:時針在鐘面上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也就是時針走了1大格,經過的時間就是1小時。

  (2)時針從12走到2是幾小時?時針從12走到3呢?時針從12走到12呢?

  3、認識分。

  (1) 認識1分。

  師:那么分針怎樣走表示1分呢?(白板演示并放大)

  生:分針走1小格是1分。(板書)

  生在鐘面上撥出1分。同桌互相檢查。

  (2)認識幾分。

  師:分針繼續走一小格,是幾分?(2分鐘) 你怎么知道的呢?(分針再走1小格是2小格,就是2分。)

  師:那么分針從12走到1是幾分呢?你是怎么看的?

  生:分針從12走到1是5分。分針走了5小格。

  師:現在分針走了幾分,告訴同桌,并說說怎樣看的?

  生:分針從12走到2走了10分鐘。

  生:一共走了10小格。

  師:分針從12走到6,走了幾分?(30分,我們平時生活中還可以說半小時。)

  師:分針走1圈呢?

  生1:60分。

  生2:1小時。

  [采用時針和分針分開討論的形式進行教學,主要原因是力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分清楚時針及分針所表示的意義,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認識時與分間的關系

  師:怎么有的小朋友說1時,有的朋友說60分,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讓時針和分針一起走一走,請你們仔細觀察,發現了什么。

  (白板演示)

  學生交流:

  生1: 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

  生2:分針走了1圈。

  生3:分針走了60小格。

  生4:分針走了60分。

  生5:時針走了1大格。

  生6:時針走了1時。

  師:是的,它們同時走同時停的。撥動你們的小鐘,我們再來觀察一下。

  指導學生撥鐘:把分針撥到12,分針走1圈,看看時針走了多少?

  師小結:分針走1圈(60分),時針正好走1大格(1時),他們經過的時間是一樣的,所以1時=60分。(板書)我們再來體驗一下。(白板演示,讓學生再次觀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內容不僅包括數學的現成結果,還要包括這些結果的形成過程,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安排學生仔細觀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親自經歷、體驗做數學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準確的理解1時=60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三 、體驗1分鐘,1小時有多長。

  1 、體驗1分。

  師:我們已經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那么1分到底有多長呢?我們靜靜坐著,感受一下。(學生靜坐1分。)教師看白板中的計時器進行計時。

  師:你感覺1分鐘長還是短?(學生自由交流。)

  師:我們靜靜地坐著,感覺1分很長,有的小朋友快坐不住了。現在我們輕松一下,來欣賞迎迎帶來的一首歌。(播放福娃的主題歌。)

  師:欣賞完了福娃的主題歌,你感覺1分鐘長還是短?(學生自由交流。)

  師:是啊,1分鐘,如果小朋友做喜歡的事情,一會兒就過去了。1分鐘還能學習呢,比如做口算,寫字,我們來體驗一下吧。

  分組活動:口算,寫字。(播放1分鐘音樂,音樂開始時開始做,音樂結束時停。)

  全班交流1分鐘做了多少事。

  談話:1分鐘還能做很多事情,看:

  教師補充:①銀行點鈔機1分鐘能點1500張人民幣。

  ②中央電視臺播音員1分鐘播180個字。

  ③人每分鐘步行約70米,汽車每分鐘約行駛1400米,飛機每分鐘約飛行30千米。

  1分鐘雖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卻能做很多事。因此,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直接體驗與間接感受,引導學生了解1分鐘的,珍貴,既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又使學生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

  2、感受1小時。

  談話:剛才我們體驗了1分鐘有多長,你知道1小時有多長嗎?就拿我們上課來說吧。

  你知道一節課( )分鐘,課間休息( )分,再加( )分是1小時。

  (白板上逐句出示,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在白板上書寫。)

  師:1小時能做什么事呢?

  介紹:①一場籃球賽大約1小時。

  ②我們剛才欣賞了福娃的主題曲,一集福娃動畫片大概13分鐘,看4-5集福娃的動畫片大概1小時。但是我們看電視的時間不能太長哦。

  1小時還能做些什么?可以回家問問你的爸爸媽媽,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家務事體驗一下。

  四 、總結升華

  師:小朋友,從上課到現在已經過了( )分,還有( )分就要下課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生自由交流,師根據學生的回憶教師在白板上拖出相應的內容。

  [這節課,我還加了個細節,也是發揮了白板中時鐘的功能,設置了正計時,把它放在一角,快下課時,我把它拖出,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一節課有40分鐘。]

  談話:時間對每個人都是珍貴的,工人叔叔抓緊時間生產,就會創造出更多的產品;農民伯伯抓緊時間種地,就會收獲累累碩果;科學家抓緊時間科研,就會產生許多發明創造;小朋友們抓緊時間學習,就會獲得更多知識。時間是一名神奇的魔法師,他使勤奮的人越來越聰明,使懶惰的人越來越愚蠢,你們愿意做什么樣的人?那就合理安排好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吧。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案01-31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4-2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0-09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05-21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0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經典)06-28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2-07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模板10-13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案15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