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篇(經典)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四則運算定律和性質,并能根據題目靈活運用這些知識使計算簡便。
2、使學生能正確地掌握整數、小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復習過程:
一回顧與交流。
1、運算定律。
問: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
(1)學生回顧曾經學過的運算定律,并與同學交流。
(2)根據表格,填一填。
名稱舉例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
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
(3)算一算。
①計算:2.5×12.5×4×8
=(2.5×4)×(12.5×8)……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10×100
=1000
2.混合運算.
(1)說一說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
算一算:(710-18×4)÷2
板書(710-18×4)÷2
=(710-72)÷2
=638÷2
=319
(2)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一樣嗎?
二鞏固練習。
1.做一做
2.完成課文練習十四第3~7題。
復習內容:綜合練習
練習目標:
1、通過綜合復習使學生能牢固地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能選擇合理、靈活的計算方法。
2、能理解四則運算中的數學術語,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題;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練習過程:
一、選擇合理的算法進行四則混合運算
1、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在一個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二級運算,后做第一級運算。
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2、練習。(讓學生先練習并講出算法,然后講評)
二、文字題的列式計算
1、例:用去除3與2.25的差,所得的商再減去0.9,結果是多少?(先讓學生列綜合算式,然后講解)
(1)這里的“結果”是表示什么?(差)
(2)什么數與什么數的差?(商與0.9的差)
(3)那么商是多少?怎么算?
(4)在老師的引導下列出綜合算式:
(3-2.25) -0.9
=0.75 -0.9
=1-0.9
=0.1
0.75除以,雖然是小數與分數混合運算,但是像這樣情況還是要讓學生掌握,以提高他們的運算能力。
2.練習
(1)25.16除以3.7的商,減去0.2乘20的積,結果是多少?
25.16÷3.7- 0.2×20
=6.8-4
=2.8
問:這里“的商”“的積”為什么可以不添上括號?
(2)174.8減去74.7,所得的差除以0.91,得出的商再減去100.95,結果是多少?
(174.8-74.7)÷0.91-100.95
=100.1÷0.91-100.95
=110-100.95
=9.05
問:這里“的差”為什么要添上括號?
從以上練習中可以看出,在文字題中數學術語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別是在除法中有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要著重掌握。
例如:
a÷b可以讀著:
(1)a除以b; (2)b除a;
(3) a被b除; (3)b去除a。
可以看出:“a被b除”與“a除以b”是一樣的;“b去除a”與“b除a”是一樣的。
3.總結:四則混合運算要認真審題,觀察題目里的運算符號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簡捷算法。對于文字題列成綜合算式,審題時要注意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列式時如果要改變運算順序,就要合理地使用括號,以及注意題目中的敘述,如“除”與“除以”等。
復習內容:解決問題
復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運用分數乘法、除法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2、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4、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并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
復習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算一算。
出示算式:
過程要求:
(1)利用計算卡片逐一出示算式。
(2)學生口算,直接說出計算結果。
(3)選擇部分算式,說一說計算的過程、方法。
2、列式計算。
(1)200的是多少? (2)200減少后是多少?
(3)甲數是500,乙數是甲數的,乙數是多少?
(4)甲數是500,乙數比甲數多,乙數是多少?
(5)甲數是500,乙數比甲數多,乙數比甲數多多少?
過程要求:
①利用電腦課本或幻燈逐一出示以上題目。
②認真讀題,說一說題中分率表示的意義。
③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
④列式計算。
二知識梳理
1、說一說解決問題,有哪些主要步驟。
學生回答時,不必要求統一表述,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只要內容正確都應該予以肯定。
如:
(1)認真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3)判斷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
(4)計算;
(5)驗算。
2、說一說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
過程要求:
(1)學生回顧解決問題時,所采用的方法;
(2)與同學交流,互相探索、整理;
(3)不必作統一要求,讓學生找到自己所理解的方法。
3、舉例說明。
(1)出示例題。
六年級舉行“小發明”比賽,六(1)班同學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1/4 。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
(2)解決問題。
①認真讀題,弄清題意。
②分析數量關系。
A、這里的1/4表示什么?
(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
B、畫線段圖表示。
C、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幾分之幾?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 1/4”)
D、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實際是求什么?
(實際是求六(1)班的“1+1/4 ”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 1/4”是多少件)
E、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請列出算式,并計算結果。
三練習。
1、完成課本做一做。
2、完成課文練習十四第6、7題。
教學內容:式與方程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運算定律,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體積等公式。
2、能根據字母所取的數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理解方程的含義,會較熟練地解簡易方程,能通過列方程和解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復習過程
一回顧與交流。
1、用字母表示數。
(1)請學生說一說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和意義。
(2)教師說明。
用字母表示數可以簡明地表示數量關系、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為研究和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方便。
(3)說一說你會用字母表示什么。
學生回顧曾經學過的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進行簡單的整理后再與同學交流。然后匯報交流情況。
①說一說,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書寫數與字母、字母相乘時,應注意什么?
如:a乘4.5應該寫作4.5a;
s乘h應該寫作sh;
路程、速度、時間的數量關系是s=vt.
②你還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數量關系或計算公式?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如: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用字母表示公式。
長方形面積公式:s=ab
正方形面積公式:s=a平方
長方體體積公式:V=abh
正方體體積公式:V=a三次方
圓的周長:C=2πr
圓的面積:S=πR
圓柱體積:v=sh
圓錐體積:v= sh
(4)做一做。
完成課文做一做。
2.簡易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
①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②舉例。
如:X+2=16 4.5X=13.5 X÷ =30
(2)什么叫做解方程?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解方程。
過程要求:
①學生獨立解方程。
②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
③師生共同評價,強調書寫格式。
3.用方程解決問題。
(1)出示例題。
學校組織遠足活動。原計劃每小時行走3.8km,3小時到達目的地。實際2.5小時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時走了多少千米?
(2)結合例題說一說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步驟。
(3)學生列方程解決問題。
(4)全班反饋、交流。
路程不變
原速度×原時間=實際速度×實際時間
3.8×=實際速度×2.5
(5)做一做。
二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十五。
復習內容:常見的量。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熟練掌握長度、面積、體積的計量單位,質量單位,時間單位等。能正確使用學過的計量單位解決實際問題。
2.熟練掌握有關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關系,并能正確進行單位換算。
復習過程:
一常見的量與計量單位
師:這一節課,我們來復習常見的量。
板書:常見的量。
問:我們學過哪些量?它們各有哪些計量單位?
過程要求:
(1)由小組同學共同分類整理。
(2)教師引導學生列表整理,并巡視課堂進行個別指導。
(3)全班交流。
分類整理結果如下:
1.長度、面積、體積單位。
(1)板書:
長度單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面積單位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體積單位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容積單位毫升升
(2)說一說。
①什么是長度?什么是面積?什么是體積?
長度:兩點之間的距離。
面積:物體表面(圖形)的大小。
體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
② 1厘米有多長?1分米有多長?1米呢?
③ 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有多大?1平方米呢?
④ 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
要求:學生用手比劃或舉例說明。
(3)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有什么聯系?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4)你還知道哪些長度、面積或體積單位?
①學生回顧曾經學過的有關單位。
如:千米、平方千米、公頃等。
②與同學交流,說一說你對這些計量單位的理解。
2.質量單位。
(1)常見單位:克(g)千克(kg)噸
(2)進率: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3)估一估。
①1只梨大約有多少克?1塊橡皮擦大約有多少克?
②你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3.時間單位。
(1)常見單位:年、月、日、時、分、秒。
(2)進率:1年=12個月1月有31日、30日、28日或29日
1年=365天(閏年366天)
1日=24時
1時=60分
1分=60秒
(3)說一說
① 1節課有多長?1小時大約有多長?
② 1秒是多長?你跑100米大約要多少秒?
4.人民幣單位。
(1)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2)進率:1元=10角
1角=10分
二單位換算
1.說一說。
(1)如何把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
(2)如何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
2.練一練。
(1)3時20分=( )分
(2)2.6噸=( )噸( )千克
(3)3080克=( )千克( )克
(4)7立方分米8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升
把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要乘進率,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要除以進率。
在學生理解單位改寫的原理的基礎上,再引導運用小數點移動的方法進行改寫。
3.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十六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感悟到“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明確折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解答這一類應用題;
2.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并能正確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他們良好的數學素養;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促進他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折扣的含義,并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應用“折扣”這個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具準備:
PPT課件 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老師在周末也出去逛了逛,發現一些店鋪前面有這樣的廣告語(出示場景圖片)。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生:回答“打折”……
師:另指兩名學生問:“你認為呢?
師:同學們,打折是商家常用的一種促銷手段,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息息相關。那么,什么是打折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討的內容--折扣(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購物學生都經歷過,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用拉家常式的談話方式展開全課的教學,在平淡之中見真實。
二、自主嘗試、合作探究
師:請同學們自己閱讀教材內容。
生:自學反饋
生:自學后,問: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生:商店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通稱”打折“。
生:幾折就是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師:大家真善于學習!這就是折扣的意義,我們來齊讀一遍!
3、課堂練習
師:那你能結合具體的例子說一說嗎?
生:直接回答就是百分之幾十;
師:真不錯!一下子就能說出百分之幾十。
師:指著屏幕,請同學們選擇一幅你最喜歡的與同桌說一說。
師:出示教材
師:同學們表現得真積極。那好,現在,就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聲音讀一讀。
師:是啊,為了促銷商品,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那現在我們就應用折扣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打折吧。請同學們根據自學要求自學例4的第(1)例。4、自學嘗試(出示)
出示:爸爸給小雨買了一輛自行車,原價180元,現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買這輛車用了多少錢?
生:獨立嘗試解決。
生:在小組內交流解題思路。
師:全班交流(指名學生板書并說解題思路)
生板書:八五折就是85%,也就是現價是原價的85%。
師:說得非常清楚。特別是通過現價是原價的85%這句話,我們就找到了單位1的量。
講解:重點引導學生明白:八五折就是現價是原價的85%,原價是單位”1“, 單位”1“已知,要求買這輛車用了多少元,就是求180的85%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180×85%=153(元)
師介紹解題思路:“八五折”是現價是原價的85%,也就是求180元的8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師:那老師想問一下,這道題的關鍵是什么?(找到單位1的量)
師:誰愿意再來說一說?(指名說,同桌互說)
師:組織課堂練習(出示教材第97頁做一做)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指名說解題思路。
① 練習反饋:
師:同學們經過獨立思考解決了問題,現在有一個更難一點的問題需要同學們解決,你們有信心嗎?
5、出示: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10分鐘)
師:請同學們讀題之后先獨立思考:如何求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想好的同學請舉手。
師:有些同學有想法啦。請把你們的想法在小組內同其他同學研討研討吧!
6、全班交流(學生板書、展示并說解題思路)
師:重點引導,打九折就是現價是原價的90%,原價是單位“1”, 單位“1”已知,要求便宜了多少元,就是求原價的(1-90%)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160×(1-90%)=16(元)
板書:
解題思路一:先求現價再用原價減現價
160-160×90%=160-144=16(元)
解題思路二:先求便宜的折扣再用原價乘便宜的折扣
160×(1-90%)=160×0.1=16(元)
師:學生說完之后,要求同桌互相說。
7、教師小結:(指著黑板)
其實打折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進入生活,挑戰自我。
【設計意圖】:
教師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課堂作為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學生便能迅速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身臨其境地去觀察,去分析,去思考,并在理解折扣的意義上生發不同的解題方法,進行方法的優化 。
三、當堂訓練、拓展提高
師:出示練習
(1)指名學生說圖畫意思,問:你認為上面的.價格是現在的價格還是原來的價格?
(2)學生獨立完成之后,問:可以怎樣買?
學生練習后指出“五折”也可以說成“半價”
師:小雨用42元買回一本打六折的書,這本書原價多少元?
(1)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交流質疑。
(3)指名展示,說出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
利用這道題讓學生聯系“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知識,學會列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題型;設計這道題主要是培養學生做事要考慮周全的良好習慣。
四、課堂小結
師:《折扣》的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師:同學們真是學有所獲。其實,現在的商場、店鋪都喜歡在節假日搞促銷打折,所以,請同學們以后盡量和你的家人在節假日的時候去購物,這樣可以少花錢!
【教學反思】
本節課脈絡清晰,適時地結合生活情境和學生的認知發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己都好象有這樣的經歷一樣,又是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解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樂趣。注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情景的設計貼近生活,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學習數學、應用數學,豐富學生的解題策略,為學生創設了展示智慧、發揮潛能的空間,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折扣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并且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內容:教材55頁的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二的第3--5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究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上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準確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
重點難點: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以燈塔為中心的平面圖。
(1)以燈塔為中心,燈塔的上、下、左、右分別表示什么方向?
相機指出:東——E 西——W 南——S 北——N
(2)在圖上指出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燈塔北偏東40°方向20千米處是清涼島,你能在圖上表示出清涼島的嗎?這節課我們就研究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準確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二、展開
1、明確清涼島的位置。
(1)題目中告訴我們清涼島在哪里?
(2)你能在圖上指一指清涼島的大致位置嗎?
自己在圖上指出來,并和同學交流一下。
2、探究操作。
(1)怎么在圖上畫出清涼島的位置呢?
在小組中討論后全班交流。
使學生認識到要先畫出表示方向的射線,再確定燈塔到清涼島的圖上距離。
(2)怎么畫出北偏東40°的射線?
各自用量角器在圖上畫一畫,邊畫邊思考:應該怎么擺放量角器,怎么看量角器上的.度數?
指名上黑板畫,注意引導學生正確擺放量角器。
讓學生說說畫表示方向的射線時要注意什么?
(3)怎么確定燈塔到清涼島的距離?
圖中告訴我們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清涼島在北偏東40°方向20千米處,圖中清涼島的位置在燈塔處沿北偏東40°方向的射線幾厘米的地方?怎么想?
各自計算后指名匯報:20÷5=4(厘米)
追問:為什么用20÷5就是圖上距離了?
引導學生在圖上標出清涼島的位置,并與同學交流。
3、試一試
(1)出示題目要求:在燈塔南偏西30°方向15千米處是紅楓島,你能在圖中表示出它們的位置嗎?
(2)各自獨立完成。
(3)組織全班交流,重點交流畫南偏西30°方向的射線的方法和所確定的位置。
三、練習
1、討論“練一練”
(1)看圖說一說:圖上熊貓館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離是猴山多少米?孔雀園呢?
自己先算一算實際距離,然后與同座位的同學說一說。
匯報交流:熊貓館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離猴山多少米?怎么算出來的?連起來怎么說?
孔雀園呢?
引導學生說出:熊貓館在猴山北偏西60°方向120米處。孔雀園在猴山南偏東35°方向90米處。
(2)蛇館在猴山南偏西45°方向150米處。怎么在圖上表示出它的位置。
各自在圖上畫出表示南偏西45°方向的射線,再算出圖上距離,最后標出蛇館的位置。
練習后交流思考的方法和具體的畫法。
2、討論練習十二第3題。
(1)出示題目,理解題目所包含的信息。
(2)飛機A在機場的什么位置?
(3)飛機B、C、D、E分別在機場的什么位置?你能在途中表示出這四架飛機的位置嗎?
各自在圖上表示出來,然后匯報交流。
四、課堂作業:練習十二第4題和第5題以及補充習題相關練習。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3頁例二和相關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圓錐與圓柱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推理思想。
重點:
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難點:
理解圓錐和圓柱之間的聯系。
學生準備: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水。
一、復習
圓柱和圓錐各有什么特征?生:底面,側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生:圓柱的體積=底面積X高
二、問題情境導入
1.出示圓錐形小麥堆的圖片
師:只學過圓柱的體積計算,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還沒學過怎么辦呢?你有辦法知道圓錐的體積嗎(即:板書圓錐的體積)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出猜測。
老師:你們覺得圓錐的體積可能與哪種圖形的體積有關呢?
學生:圓柱的體積。
老師: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之間會有什么樣的關系呢?(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可能是圓錐的3倍,4倍或其他)
三、動手操作(四人一小組)
1.讓學生分小組先議一議,如何實驗,再動手。
老師:用等底等高的圓錐往圓柱里倒水,看幾次能倒滿?
學生:每次都倒滿,正好倒了三次。
老師:說明了什么?
學生: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1/3(圓錐的體積=圓柱的體積x1/3)
老師:圓柱的體積等于什么?
學生:底面積x高
老師: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學生:圓錐的體積=圓柱的體積x1/3=底面積x高x1/3字母公式:V圓錐=1/3V圓柱=1/3Sh2.
總結結論。
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等于圓錐體積的3倍,也可以說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1/3。
2..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師:圓錐的體積V=1/3sh
四、鞏固練習
1.課本34頁做一做的第一題
2.解決情景問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五、擴展延伸有一根底面直徑是6厘米,長是15厘米的圓柱形鋼材,要把它削成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形零件,要削去鋼材多少立方厘米?
六、談談收獲
1.圓錐的體積二圓柱體積X1/3二1/3X底面積X高
2.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搜集生活中有特點的圖形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97頁“回顧與交流”情境圖。
觀察上面的圖形,并解答下面的問題。
(1)圖A是軸對稱圖形嗎?
(2)圖1中圖A經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得到圖2?
(3)圖1中圖A經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得到圖3?要得到圖4呢?試一試。
學生根據課件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形成一致意見后進行匯報。
預設
生1:圖A是軸對稱圖形。
生2:圖1中圖A經過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2。
生3:圖1中圖A經過旋轉和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3。
生4:圖1中圖A經過旋轉和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4。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情境圖中不僅包含了平移知識,還有旋轉的相關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復習。(板書課題:平移和旋轉)
⊙回顧與整理
1.平移和旋轉的概念。
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
預設
生1:物體沿著直線方向運動,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
生2:物體繞著一個固定的點(或軸)轉動,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旋轉。
2.平移和旋轉的特征。
(1)提問:觀察情境圖,請根據圖1變換成圖2的過程說說平移有怎樣的特征。(小組討論)
生:平移不改變原圖形的形狀、大小和方向,只改變原圖形的位置。
(2)提問:觀察情境圖,請根據圖1變換成圖3的過程說說旋轉有怎樣的特征。(小組討論)
生:圖A旋轉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沒有改變,只是圖形的'方向改變了。
3.說一說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預設
生1:電梯的上下運動是平移現象。
生2:方向盤的轉動是旋轉現象。
……
4.用平移和旋轉作圖。
(1)用平移作圖。
①提問:繼續觀察圖1變換成圖2的過程,圖1中圖A是如何經過平移變換得到圖2的?用平移作圖的方法和步驟有哪些?
(學生觀察圖形的變換過程,并在小組內討論用平移作圖的方法和步驟)
討論結果:向下平移了3格。
②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進行小結。
用平移作圖的步驟和方法:
a.根據題目要求,確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
b.找出圖形的關鍵點。
c.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離平移各個關鍵點。
d.按原圖形順次連接各個關鍵點,并標上相應的字母。
(2)用旋轉作圖。
①提問:繼續觀察圖1變換成圖3的過程,圖1中圖A是如何經過旋轉變換成圖3的?用旋轉作圖的方法和步驟有哪些?
(學生觀察圖形的變換過程,并在小組內討論用旋轉作圖的方法和步驟)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
【教材分析】
“成數”是百分數的應用知識中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部分,尤其是在農業方面。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成數”的意義還是比較陌生的。教材以油菜籽的產量和工廠的用電量為例,來講述成數的含義。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孩子,遠離生產生活一線,對成數的意義很陌生,但是有了以前學習的百分數的應用題和上一節課所學的折扣知識做鋪墊,老師提示講解之后,學生應該會很快地接受。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成數”的'含義,知道它們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
2.在理解“成數”含義的基礎上,能自主解決與此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利用生活情境重現結合所學數學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通過引導對比及學生的自主探索,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成數的含義,能應用成數進行有關計算。
難點:應用成數的含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百分數的一些應用,像計算發芽率、出勤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還有在上一節課學習的折扣等。今天我們來學習百分數的另一種應用--成數。(板書課題:成數)
二、探究新知
(一)閱讀理解
1.成數的含義。
師:成數常常用來說明農業的收成,比如: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產二成這里的“二成”是用來說明收成情況的。
成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寫成百分數是20%。
(二)走進工廠
1.教學例2
(1)課件出示例2題目。
學生自讀題目,教師提問:“節電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生3:“節電二成五”表示減少25%。
(2)師:怎樣計算?根據是什么?(學生交流討論后口述,教師板書算式。)
350×25%=87.5(萬千瓦時)
350-87.5=262.5(萬千瓦時)
師補充:“節電二成五”也表示今年的用電量是去年的1-25%=75%,所以還可以列式為350×(1-25%)=262.5(萬千瓦時)。
(3)引導學生比較歸納:
這兩種解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聯系?
第一種方法是先求出節約的用電數量,再用去年的用電量減去節約的用電量。第二種方法是先求出今年的用電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幾,再求出今年的用電量。
三、鞏固訓練
(三)走進果園
20xx年炎陵縣黃桃種植面積32000畝,占株洲地區黃桃種植面積八成 ,20xx年株洲地區黃桃種植面積是多少畝?
設疑:單位“1”的量是誰?單位“1”的量已知還是未知?用什么方法?
引導學生用除法計算:
32000 ÷ 80%=40000(畝)
(四)走進炎帝陵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炎帝陵20xx年清明節期間共接待游客120000人次,超過20xx年同期兩成,20xx年清明節期間游客是多少人次?
學生自讀題目,教師提問:
單位“1”的量是誰?(20xx年清明節期間接待游客人次)
(1+20%)指的是什么?(20xx年相當于20xx年的120%)
用什么方法計算?(除法)
120000 ÷ (1+20%)=10000(人次)
四、課堂作業
(五)走出國門
五、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成 數
“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寫成百分數是20%。
例2:方法一:350×25%=87.5(萬千瓦時)
350-87.5=262.5(萬千瓦時)
方法二:350×(1-25%)=262.5(萬千瓦時)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30到3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并能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和根據比例尺求出實際距離。并能應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 通過小組合作研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3、 通過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你們當回設計師,請大家將我們教室占地的平面圖畫在白紙上。(長8米、寬6米)
2、 請畫好的將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有不一樣的請你貼上來。
3、 按大小分類。(討論后說明隨意畫的長方形不是教室的平面圖)
4、 討論:將這么大的教室畫到圖上你采用了什么辦法?(縮小)。為什么這些圖有大有小呢?
5、 分別請同學說說自己畫的設想。
6、 在同學們貼上的紙上介紹圖上距離、(畫在圖上的8厘米、6厘米就是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同學們量出的教室的長8米,寬6米就是實際距離。同學們縮小的倍數就是你這幅圖的比例尺。請你寫上自己的比例尺。
7、 板書課題。“認識比例尺”
二、 新課展開
1、自學課文
讓學生看課本上的第56頁,初步接觸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
說明:我們所縮小的倍數,一般取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為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比。
改寫自己所畫的圖的比例尺。
2、出示中國地圖(投影)
<1>找出這幅地圖的比例尺:1:30000000
(電腦演示放大效果)
介紹線段比例尺。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嗎?與數值比例尺比較。(線段比例尺操作性強的,便于估計)。
<3>你能從地圖上大致的估計上海到北京的距離嗎?小組討論、反饋。評價各種計算的方法。板書:圖上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
<5>小組反饋,評比優秀方案。
<2>電腦課件演示。
<4>根據討論板書:
補充板書:
把實際距離按原來的大小畫出來,比例尺就是1:1
三、 練習
1|試一試。
四、 作業:31頁練一練。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
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他們學習了正比例的意義,對“相關聯的量”、“成正比例的兩個量的變化規律”、“如何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已經有了認識,這為學習《反比例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能依據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
1.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怎樣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判斷兩種相關聯量成不成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2.下面哪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為什么?
(1)時間一定,行駛的速度和路程。
(2)數量一定,單價和總價。
3.說一說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和工作總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在什么條件下,其中兩種量成正比例?
4.引入新課。
如果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之間會怎樣變化呢,變化又有什么規律呢?這兩種量又成什么關系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反比例關系。(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4。
出示例4。讓學生計算,在課本上填表,并觀察思考能發現什么?點名讓學生按學習正比例的方法觀察表里內容,相互之間討論,發現了什么?
點名學生口答討論的`結果,得出:
(1)每天運的噸數和需要的天數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的量)需要的天數隨著每天運的噸數的變化而變化。
(2)每天運的噸數縮小,需要的天數反而擴大,每天運的噸數擴大,需要的天數反而縮小。
(3)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規律是: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總是一定的。(板書: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一定)因為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都是240。提問:這里的24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這里的數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板書補充:運的總噸數一定時,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一定)
2.教學例5。
出示例5。
按照剛才學習例4的方法,自己學習例5,仔細想想你發現了些什么?學生觀察思考后,指名學生口答從表里發現了些什么?再提問:這兩種相關聯量變化的規律是什么?
(板書:每袋重量和袋數的積一定)
乘積8000是什么數量,這種數量關系用式子怎樣表示?
[板書:每袋重量×袋數=糖果總重量(積一定)]這個式子表示什么意思?(把上面板書補充成:糖果總重量一定時,每袋重量和袋數的積一定)
3.概括。
(1)綜合例4、例5的共同點。
提問:請你比較一下例4和例5,說一說,這兩個例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概括反比例意義。
例4、例5里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是什么關系的量呢?
像例4、例5里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變化時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問: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乘積是不是一定)提問:如果用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那么上面這種關系式可以怎樣寫呢?【板書:x×y=k(一定)】指出:這個式子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x和y,y隨著x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乘積k是一定的。這時就說x和y成反比例關系。所以,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我們就用x×y=k(一定)來表示。
4.具體認識。
(1)提問:例4里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這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例5里的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2)提問:看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關鍵要看什么?
(3)做練習八第4題。
讓學生讀題思考。指名依次口答題里的問題。[結合板書;每天裝配的臺數×天數=一批計算機的總臺數(一定)]
(4)判斷。
現在回過來看開始寫的關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當工作總量一定時,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成什么關系?為什么?指出:根據上面所說的,要知道兩個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只要先看這兩種量是不是相關聯的量,再看兩種量變化時乘積是不是一定。如果兩種相關聯的量變化時乘積一定,它們就是成反比例的量,相互之間的關系就是反比例關系。
三、鞏固練習
1. 做“練一練”第l,2,3,4,5題。
指名口答,說說理由。思考時可以引導看數量關系式,說明理由。
2.拓展應用。
3.綜合練習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反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用怎樣的式子表示x和y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成反比例?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關鍵是什么?
五、課堂作業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
課題:負數的認識 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能力發展目標:
1、認識負數,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2、掌握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理解正數、負數、0的大小關系。
3、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相反意義的量。
預習提綱:
1、自學課本第2、3頁,認識負數的特點,負數的讀法、寫法。與同桌說一說。
2、將第2頁的統計表補充完整。
4、小組討論:0、正數、負數的大小
導學過程預設:
一、檢查預習,導入揭題
1、課件出示圖書借出、還回情況,請同學們進行記錄。
2、說一說什么是負數?負數的寫法、讀法。
3、請你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出每組信息中相反意義的量。
① 李叔叔做生意,二月份盈利2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② 小軍比標準體重重了2.5千克,小美輕了1.8千克。
二、出示能力發展目標(在課堂反思時出示)
三、出示學生學習活動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反思、訓練、展示、點撥
學習活動一: 認識溫度中的負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情境圖,觀察溫度計上北京的最高溫度-4度和上海的最高溫度4度分別在什么位置,他們表示什么?
2、觀察溫度計中0的位置,小組討論:正數、0、負數的大小關系
【反思】:可以把數怎樣分類?
學習活動二 :認識存折中的負數。
課件出示教材第3頁情境圖,觀察存折上的數,他們分別表示什么?
【反思】:書寫時正號、負號可以省略嗎?
四、類比訓練,拓展延伸
1. 珠穆朗瑪峰大約比海平面高8844米, 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請寫出它們的海拔高度。
2、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 米,是高于海平面還是低于海平面?
3、完成第4頁做一做,第1、2題。
五、課堂小結 這結課你有哪些收獲?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提問導入
1.提問激趣。
根據“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
預設
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
2.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復習用分數和百分數的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二)]
⊙回顧與整理
1.分數(百分數)的一般應用題。
(1)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關鍵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單位“1”的量和分率,求與分率所對應的實際數量。
②解題關鍵: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找準所求問題對應的分率,然后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正確列式。
(2)分數(百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關鍵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一個數和另一個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一個數”是比較量,“另一個數”是標準量。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們的倍數關系。
②解題關鍵:從問題入手,理清把誰看作標準量,也就是把誰看作單位“1”,誰和單位“1”的量作比較,誰就是被除數。
(3)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常見題型有哪些?如何解答?
①求甲是乙的幾分之幾(百分之幾):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發芽率=×100%
小麥的.出粉率=×100%
產品的合格率=×100%
出勤率=×100%
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分數應用題的特例——工程問題。
(1)什么是工程問題?
明確:工程問題是探討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三個數量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應用題。
(2)解決工程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明確: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時間的倒數,然后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公式解題。
(3)工程問題的數量關系式有哪些?
預設
生1: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生2: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生3: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生4:合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第15頁“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9題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與練習理解和掌握解決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2.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和掌握解決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能正確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及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問: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有關百分數的數學知識?還有什么疑問?
小組討論:
1.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你有哪些體會和收獲?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本單元學習的稍復雜的百分數的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2題。
(1)理解出油率的意思。
(2)明確出油的原料、油、出油率的關系:出油千克數÷原料千克數=出油率(板書)。
(3)學生填表計算,然后指名交流解題方法。
(4)完成第3、4題。
給學生一些時間獨立完成,然后交流,重點分析第4題,并將這兩題進行比較。教師及時小結:當單位“1”的量已知時,就是求單位“1”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當單位“1”的量未知時,通常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用方程解答。
2.完成第1題。
(1)學生先獨立完成。
(2)交流點評。
(3)學生總結有關百分數實際問題的特點及思考方法: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時,可以先求出多(少)幾的數是多少,再求多(少)幾的數是單位“1”的百分之幾;也可以先求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然后再求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
(4)教師指出:在解決這一類實際問題時還要根據具體題目分析解題方法,因為有時題中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已知數量;有時單位“1”的量未知,要先求。所以我們解決問題時還是要認真讀題和仔細審題。
補充以下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
學校合唱隊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幾?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幾?
學校合唱隊有男生25人,比女生多5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幾?
學校合唱隊有女生25人,比男生多5人,女生人數是男生的百分之幾?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幾?
學生解答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交流,及時統計學生正確率,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3.綜合練習
完成第5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解題思路,重點分析每一題的數量關系式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比較。
(3)總結:當單位“1”的 量已知時,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關的未知量;當單位“1”的量未知時,通常用方程解答。
完成第6題。
(1)學生讀題后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與同桌進行交流。
(2)學生獨立解答,稍后指名學生板演。
(3)講評時重點將兩小題進行比較,強調單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時的不同處理方法,了解其他學生解答情況。
鼓勵學生列方程解決,然后及時交流。
完成第8題。
(1)理解題意,適當解釋“合金”的意思。
明確:一塊黃銅的千克數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銅的千克數,二是鋅的千克數。
(2)學生獨立解答后交流解題思路,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解法。
三、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與練習,你覺得自己哪些地方學得較好?哪些地方還要繼續學習?
四、布置作業
課內作業:教材第15-16頁的第5-9題。
補充以下題目,供大家選用:
1.為紀念“嫦娥一號”衛星飛月成功,六(1)班同學開展了自制紙火箭創意大賽,一共制作了紙火箭72個。其中女生制作的數量是男生的60%,男、女生各制作了多少個?
2.春節期間,一臺彩電的促銷價為20xx元,比原價降低了110元。這臺電視機是打幾折出售的?
3.一桶油,用去的比剩下的多20%,用去的比剩下的多16千克。這桶油還剩下多少千克油?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過程中發展推理能力。
3.通過自主學習,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上學期我們學過了有關比的知識,說說你對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知識也和比有著密切的關系。
師:今天,小明帶來了幾張自拍照。仔細觀察圖片,這些照片中那些像,那些不像?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認識比例及各部分名稱。
師:那兩張照片像呢?為什么?
它們長和寬的比值相等,所以就像。
師:它們的比值相等,我們就用等號將兩個比連接起來。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我們把它叫做比例。誰能舉幾個比例的例子?
師:你能給比例各部分起名字嗎?
2.練一練:
下表是調制蜂蜜水時蜂蜜和水的配比情況,根據比例的.意義,你能寫出比例嗎?(寫一寫,與同伴交流。)
3.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
觀察這些比例,除了它們的比值相等外,你還發現什么?
師:誰愿意談談自己的發現?
師:你們這個發現是不是一個規律呢?請同學們來驗證一下。
師:對,在比例里,兩外項的積等于兩內項的積。這在數學上叫比例的基本性質。
三、課堂練習。
1.
(1)分別寫出圖中兩個長方形長與長的比和寬與寬的比,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例。
(2)分別寫出圖中每個長方形長與寬的比,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哪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15:18和30:36 4:8和5:20
1/4:1/16和0.5:2 1/3:1/9和1/6:1/18
3.應用比例內項的積與外項的積的關系,判斷下面哪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并寫出組成的比例。
10:1.5和8:1.2 6:9和12:18
4.根據下面的兩組乘法算式,分別寫出兩個不同的比例。
90.4=1.2 3a=2b
四、總結:
說說這節課都有哪些收獲?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0~81頁,練習十六的習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整除、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2.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數的整除
1.整除的意義.
教師:想一想,什么叫做整除?指名回答.
教師進一步強調:整除中說的數是什么數?(整數.)
商是什么數?(整數.)有沒有余數?(沒有余數.)
教師:什么叫做除盡?(兩數相除,余數是0.)
整除和除盡有什么聯系和區別?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下表:
被除數 除數 商 余數
整除 整數 不等于O的整數 整數 O
除盡 數 不等于O的數 數 O
教師:可以看出整除是除盡的一種特殊情況.
2.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同學們還記得嗎?指名說一說.然后提問:
能被2、5整除的數,在判別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根據個位數進行判別.)
能被3整除的數,在判別方法上與能被2、5整除的數有什么不同?氣根據各個數位上的數之和進行判別.)
教師:什么叫做奇數?什么叫做偶數?
根據什么來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3.約數和倍數.
教師:根據整除的概念可以得到約數和倍數的概念.什么叫做約數?什么叫做倍數?指名說一說.(如果a能被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為了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教師可以接著提問:
能說6是約數,15是倍數嗎?應該怎么說?
教師說明:在研究約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說的數一般只指自然數,不包括0.
教師: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是怎樣的?(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約數是什么數?最大的約數是什么數?(1,這個數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怎樣的?(無限的.)
其中最小的倍數是什么數?(這個數本身.)
做練習十六的第2題.讓學生直接做在書上.教師可以說明做的方法:在含有約數2的數下面寫2,在3的倍數下面寫3,在能被5整除的數下面寫5,然后再進行判斷.集體訂正.
4.質數和合數.教師指名說一說質數、合數的概念.可有意識地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教師:怎樣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檢查這個數有約數的個數,或查質數表.)指名說一說30以內有哪些質數.
讓學生進行判斷:一個自然數如果不是質數,那么一定是合數.學生判斷后,教師說明: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5.分解質因數.
指名說一說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的含義.
做練習十六的第5題.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6.公約數、最大公約數和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1)復習概念.
教師:什么叫做公約數?什么叫做最大公約數?(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怎樣求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讓學生舉例說明.
什么叫做公倍數?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數?怎樣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讓學生舉例說明.
教師:什么樣的數叫做互質數?(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質數和互質數有什么區別?(質數是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互質數是兩個數,只有公約數1.)
兩個不同的質數一定互質嗎?(兩個不同的質數一定互質.)
互質的兩個數一定都是質數嗎?(不一定,如4和9互質,4、9都是合數.)
(2)課堂練習.
做練習十六的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做練習十六的第4題.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教師根據前面的教學,整理出教科書第80頁的概念聯系圖.也可以把該圖變化成如下形式.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認識了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特征以及表面積與體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編排,是小學數學最后教學的形體知識。與長方體、正方體一樣,圓柱和圓錐也是基本的幾何形體,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經常能夠看到這些形狀的物體。教學圓柱和圓錐,能夠擴大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范圍,豐富對形體的認識,有利于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教學圓柱和圓錐,也能夠豐富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活動經驗,深入理解體積的意義和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利于完善認知結構,發展空間觀念。教學圓柱和圓錐,還能夠給學生提供探索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機會,有利于轉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全單元編排五道例題,具體安排見下表:
例1圓柱、圓錐的形狀特點
例2圓柱的側面積
例3圓柱的表面積
例4圓柱的體積
例5圓錐的體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知道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圓錐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能舉例說明。圓柱和圓錐,能判斷一個立體圖形或物體是不是圓柱或圓錐。
2、使學生知道圓柱側面展開的圖形,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并認識取近似數的進一法。
3、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課時安排:10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圓柱和圓錐
教學內容:教材第9~10頁的例1和第10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現圓柱、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及空間觀念的形成。
教學準備:
1、多媒體
2、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或一個圓錐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示意圖
2、教師: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們各是什么形狀嗎?
指名學生分別說。
談話:回憶一下學過的圖形各有什么特征?學生回答。
談話:不論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它們都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你知道圖(4)是什么形狀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圓柱
圖(5)是什么形狀?板書:圓錐
你能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那些圓柱和圓錐?(指名學生說,如鉛筆、煙囪、套管、鉛錘等)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
二、合作探究,認識特征
(一)認識圓柱的特征
1、激發興趣、提出問題
談話:對于圓柱和圓錐,你想知道有關它們的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把有關圓柱、圓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提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圓柱、圓錐的特點,其它問題我們以后再來研究,好嗎?
2、認識圓柱的底面和側面
教師出示圓柱實物并將直尺靠在圓柱實物邊上,告訴學生上下粗細相同的圓柱叫直圓柱。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實物,仔細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認為它有幾個面?
②再摸一摸每個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組內互相說一說自己手中的實物和同學的實物有什么特點?
教師巡視解答疑惑。
匯報觀察結果:
談話:誰來說說自己的發現?
(先指名學生拿著實物到前面介紹自己的發現,再指名不拿實物說發現。師生及時共同進行評價)
談話: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個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說,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確: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圓形,大小相等,叫圓柱的底面,中間有一個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課件隨時演示,將茶筒的底面和側面抽象出的圓柱立體圖形
板書:底面2個完全相同的圓
側面1個曲面
高兩底之間的距離
3、認識圓柱的高
教師從學生拿來的圓柱中隨便找兩個高矮、粗細不同的圓柱,讓學生觀察比較。提問:你有什么發現?底面大小決定圓柱粗細,高決定圓柱的高矮
談話:哪是圓柱的高,誰來指一指?
談話:你知道你手中的圓柱形有多高嗎?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條嗎?
小組合作動手量一量圓柱的高,記下測量數據,多量幾條,你能發現什么?
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測量結果。指名一組到講臺前演示,使學生明確:圓柱的高長度相等,有無數條。
提問:什么是圓柱的高?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高上下兩底面之間的距離(無數條)
教師出示課件演示圓柱的高
(二)認識圓錐
1、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圓柱,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錐形物體,觀察圓錐體,摸一摸、量一量,和圓柱比一比,它與圓柱有什么不同?你能發現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觀察結果。
使學生明確圓錐有一個底面是圓形,有一個側面是曲面。圓錐是尖的有一個頂點。
教師出示圓錐實物課件
思考:圓錐有幾條高?
怎樣測量圓錐的高?
學生討論,教師啟發學生用平移的方法將藏在圓錐中的高平移出來測量,學生合作動手測量圓錐模形的高并指名上臺演示。
板書:底面1個圓形
側面1個曲面
高1條
2、交流對圓錐的認識
3、小組討論比較圓柱與圓錐的有什么區別與聯系?
4、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物體是圓錐形的?
5、學生閱讀課本9、10頁的內容。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回顧新知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點,鞏固圓柱與圓錐的區別與聯系。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第3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圓柱和圓錐
觀察—比較—歸納
圓錐
底面1個圓形
側面1個曲面
高1條
圓柱
底面2個完全相同的圓
側面1個曲面
高兩底之間的距離
第二課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內容:教材第11頁的`例2、第12頁的例3和第12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4~6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比較和推理,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探究并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培養創新意識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進一步形成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立體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意義,正確計算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師生各備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紙包好,剪刀、膠水、圓規、白紙一張、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滲透思想
⒈(出示一張長方形紙)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紙,我想讓它站起來,你有什么辦法嗎?
小結:原來在一定條件下平面可以“化直為曲”。
⒉把這個圓柱形的紙筒打開后是什么形狀?
小結:同樣地,在一定條件下曲面可以“化曲為直”。
⒊揭題:這節課將運用這個知識來研究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板: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
老師發現同學們特別愛喝飲料,今天我們共同帶來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來?
師引導:我們就來先來解決這位同學提出的商標紙問題,其實就是求什么?(圓柱的側面積)
1、引導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①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商標紙的面積呢?
②全班交流:沿著接縫把商標紙剪開,再展平。
③小組合作探究: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聽清要求:先獨立剪開商標紙展開,再觀察展開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系?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交流一下。接頭處忽略不計。
④匯報交流:哪個小組愿意上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發現?指名上臺拿著學具匯報,生。(師再追問:通過剛才同學的匯報,我們知道了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呀?學生回答,師適時板書)
⑤怎樣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再次追問:為什么?(補充板書)
⑥小結:你們真不錯,巧妙地運用化曲為直,探討發現了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計算圓柱的側面積
①現在請你計算一下這罐椰子汁所用商標紙的面積(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長約是厘米,高約是厘米)你是怎樣算的?
②解決例2:
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直接告訴你底面周長,例如怎么算?學生獨立做在書上,指名一生板演,集體反饋。
③思考:要求一個圓柱的側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④小結:如果沒有直接告訴底面周長,應用已知直徑(或半徑)求周長的方法,然后求側面積。
(二)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①動手貼出圓柱表面積:拿著實物,光這樣一個側面能裝飲料嗎?還需加上(兩個底面)我們把這個圓柱飲料罐各部分一一展開粘在紙上(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發現兩種常見粘法)交流展示,最好這樣放。
看著圓柱展開圖,讓它在頭腦中動起來(長方形的長等于…寬等于…)這樣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指著圖,由這些些部分組成了圓柱的表面積,什么是圓柱的表面積?(板書)
②動手畫出圓柱表面展開圖:下面我們要畫圓柱的展開圖,畫前先算一算,學生算好后回答,師板書。
要求畫在書上的方格紙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畫出圓柱的哪幾個面?二要注意每個方格紙邊長厘米,根據算的數據合理布局。(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品,作評價)
3、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①例3中的圓柱表面積會算嗎?
獨立做在書上,交流反饋: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時為清楚最好分步算出各部分面積。
②出示易拉罐的數據,圖例:半徑:2.5厘米,高:12厘米,求鐵皮用料。
③要求一個圓柱的表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三、應用練習,鞏固深化
過渡: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圓柱體實物,你會根據實際算出它們要求的面積嗎?
1、教材第12頁“練一練”(理解題意要求的是圓柱的哪部分面積后獨立做)
2、練習二第6題。(通過填表幫助學生進一步區分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表面積三個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側面積、底面積與表面積之間的聯系,使計算圓柱表面積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課總結,認識升華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第4、5題。
板書:
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長
圓柱的高=長方形的寬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ch
圓柱表面積=1個側面積+2個底面積
第三課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練習二第14頁內容。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2、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的側面積怎么求?(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圓柱的表面積怎么求?(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二、實際應用
1、練習二第7題
(1)學生通過讀題理解題意,思考“需要白鐵皮多少平方米”是求幾個面的面積?(側面積)
(2)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
(3)集中分析評講。
2、練習二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這道題,集體訂正。
3、練習二第9題
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
4、練習二第10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這個“博士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分別求哪些面的面積?
(3)學生自主完成。
(4)集體評講,注重后進生輔導。
5、練習二第11題
(1)學生讀題。
(2)提問:要想求“這根花柱上一共有多少朵花必須先求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
6、練習二第12題
(1)學生讀題。
(2)引導思考。
(3)集體練習
7、練習二思考題(學有余力學生完成。)
引導思考:截成3段截了幾次?一共多了幾個面?幾個什么樣的面?那么表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呢?如果截成4段、5段會做嗎?接下來學生練習。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對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四、課堂作業
基礎訓練。
第四課時:圓柱的體積
教學內容:教材第15~16頁的例4和第16頁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了解圓柱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的進程,掌握圓柱體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并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滲透、體驗知識間相互“轉化”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掌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PPT課件圓柱等分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系舊知,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呈現例4中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
2、提問:這幾種立體的體積你都會求嗎?你會求其中哪些立體的體積?
啟發:大家想不想知道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猜想一下:圓柱體積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怎么算?
3、引入: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
圓柱的表面積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材14頁例4和練習二余下的練習。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2、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的側面積怎么求?(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圓柱的表面積怎么求?(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3、練習二第14題:根據已知條件求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只列式,不計算)
二.教學例4
(1)出示例4。學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已知圓柱的高和底面直徑,求表面積)
(2)求的是廚師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廚師帽沒有下底面,說明它只有一個底面)
(3)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獨立進行計算.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數是否計算正確。(做完后,集體訂正。指名學生回答自己在計算時,最后的得數是怎樣取得的。由此指出:這道題使用的材料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這道題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① 側面積: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積: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積: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
5.小結:
在實際應用中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計算煙筒用鐵皮只求一個側面積;水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油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進一法取值,以保證原材料夠用.
三、指導練習
1、練習二第9題
(1)學生通過讀題理解題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幾個面?(側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個底面積)
(2)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
2、練習二第17題
先引導學生明確題意,求用彩紙的面積就是圓柱的表面積減去(78.5×2)平方厘米,再組織學生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3、練習二第13題
(1)復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2)學生獨立完成第13題:計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表面積,并指名板演。
4、練習二第19題
(1)學生小組討論: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過教具演示,使學生明白圓柱及長方體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剛好是圓柱的三個底面積。因此,計算油漆的面積就是計算長方體表面積與圓柱側面積之和減去圓柱的一個底面積。
(3)提醒學生將計算結果化成以平方米為單位的數,并可根據實際情況保留兩位小數。
四、布置作業
練習二第10、15、20題
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學生有上一節課扎實的表面積教學作基礎,這節課例4的學習顯得十分輕松。在這一環節,學生共提出兩個有價值的問題:“求做這樣一頂帽子需要多少面料,也就是求哪幾部分的面積總和?”“結果20xx.4按四舍五入法保留整十數應該約等于20xx,可為什么教材中應是約等于20xx?”我在此環節,將教學重點放在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所求問題到底是求什么,即要求學生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教學完例題后,運用一組選擇題,提升學生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練習題目如下:
做通風管需要多少鐵皮
圓柱形水池的占地面積
做無蓋的圓柱形水桶需要多少鐵皮
做圓柱形油桶需要多少鐵皮
衛生紙中間硬紙軸需要多大的硬紙板
求水池底部和四周貼瓷磚的面積
壓路機滾筒滾動一周的面積
(1)求側面積;(2)求1個底面積與側面積的和;(3)求底面積;(4)求2個底面積與側面積的和
指導練習內容較多,難以在一課時完成,所以準備再補充一節練習課。
兩個驚喜
1、沒想到班上有一名同學(數學科代表袁文杰)通過比的知識發現了底面積與側面積之間的倍數關系,從而利用這一關系提高求表面積的速度。因為底面積=πr2,而圓柱體的側面積=2πrh,所以S底:S側=(πrr):(2πrh)=r:2h,2S底:S側=r:h。當已知圓柱體底面半徑和高求表面積時,如果先求出圓柱體側面積,就可用側面積÷h×r快速求出兩個底面的面積,從而提高計算速度。
2、沒想到班上居然有一名同學(數學科代表江賜陽陽)會用課前我查找資料中所介紹的轉化方法來推導圓柱體的表面積。在他的帶領下,同學們推導得出新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圓柱體的表面積=圓柱的底面周長×(高+底面半徑)。正因為了解到這種方法,在練習中計算已知底面周長3.14米,高5米,求表面積時,全班前30名同學完成的同學不約而同地采用了這種方法,體現出這種方法對于已知周長和高求表面積的簡便之處。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01-12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學教案01-06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10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6-24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2-27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09
【推薦】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25
【熱】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3-03
【薦】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