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10篇【通用】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理解符號的含義。
2.會比較10以內的數字大小。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2.數字卡1-10,符號卡片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字1-10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數字卡片,你能說出是數字幾嗎?
是數字幾,你就可以拍幾下手?
2.幼兒看數字幾,并用拍手表示數量。
二、認識 >號和< 號
1.教師出示數卡6和7,引導幼兒判斷誰大誰小。
。1)提問:6和7中間可以放哪種符號?
(< 放在6和7中間)
(2)小結:<這是小于符號,小屁股撅給小數看,所以6小于7。
2.練習:出示數字7和8
(1)哪個大?哪個。恐虚g放的什么符號?為什么?應該怎么讀呢?
。2)小結:8大7小,中間放小于符號,因為屁股尖尖對著小數,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
。1)提問:這是數字幾和幾?哪個大哪個。
(2)教師把“>“符號放在6和5的.中間,告訴幼兒這是大于符號,大嘴巴朝著大數笑,所以6小于5。.
4.比較符號、觀察不同
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兩個符號有什么不同?
三、游戲鞏固
1.請兩個小朋友各選一個數字,再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選符號站在他們中間。
2.請一個小朋友拿著符號,讓兩個孩子分別站兩邊。
3.請小朋友看一看,他們站得對不對。
四、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1.講解作業要求
2.教師指導
3.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他們是大于符號和小于符號,用他們可以來比較數字大。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探索10以內相鄰數。
2.探索發現一個數與前后兩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二、活動準備:
1.自備紅圓點2個,藍圓點3個,綠圓點4個:1--10的豎長條點卡,數卡1--10.
三、活動過程:
1.認識3的相鄰數。
a教師將三種顏色的圓點散放在黑板上,提問:黑板上有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
b教師:誰來把一樣的圓點放在一起,并且按數目的多少排隊?
c教師:每種圓點的數目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個別幼兒在每種圓點下面用數字表示他們的數目。
d教師:圓點是怎樣排隊的?3個圓點的前面是幾個什么?;本文3個圓點的后面是幾個什么?
e教師:為什么2個圓點排在3個圓點的前面?4個圓點排在3個圓點的后面?
f教師:3的前面是幾?3的后面是幾?3比2怎么樣?3比4又怎么樣?
2.體驗相鄰3個數之間的關系。
a教師出示1--10的豎長條點卡引導幼兒觀察,并匹配數字。
b教師指著4的豎長條點卡,提問:圖上有幾個點?請找出比它少1的.豎長條點卡和比它多1的豎長條點卡。
c教師:1個數字有幾個朋友?是兩個什么樣的朋友?
d教師:數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誰?你是從哪里知道它們是8的朋友的?
f教師引導幼兒總結:一個數總比它前一個數大1,比它后一個數小1.
3.游戲:找相鄰數朋友。
a教師:老師報一個數,就請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這兩個數的好朋友舉起來(多1與少1)。
b教師報1--10的任意一個數,幼兒舉相鄰數數卡。
c該游戲重復多次后,可請幼兒兩個人一組,一人報數,一人舉數卡,然后交換玩。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環緊扣一環,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先是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再銜接到數字朋友中去。整個活動老師通過講述、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再用卡片操作、評價總結操作結果幾個環節幫助幼兒知道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說出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幾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達到了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老師請幼兒找朋友時,孩子們的小手紛紛舉起;老師問題剛提出,孩子們就爭著回答;老師請小朋友們做“找朋友”的游戲時,活動氣氛非;钴S。
但在最后一個環節中,還有幼兒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動后請家長回去利用撲克牌與幼兒鞏固10以內的相鄰數,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再玩幾次類似的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ㄒ唬┗顒幽繕:
1、初步感知長度守恒,對量的守恒感興趣。
2、在嘗試與比較中鼓勵幼兒積極思考,發展逆向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3、培養幼兒小心驗證的科學品質。
(二)經驗準備:會使用自然測量
。ㄈ┗顒舆^程:
1、教師演示,它們一樣長嗎?(初步感知長度的守恒)
①出示2條長度相等的毛線,這兩條線一樣長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根據幼兒講述進行演示、比較)
、趯⑵渲幸粭l線擺放成S形,現在這兩條線一樣長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據幼兒講述進行演示、比較),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長度的守恒。
③出示例圖,這兩條線一樣長嗎 (排除箭頭干擾) ? 你是怎么知道的?如幼兒意見出現分歧,借助測量工具(火柴或小棍)來驗證。(培養幼兒驗證的習慣) 原來有時候眼睛看到的并不準確,我們還是要認真仔細地比較、檢查一下。
2、幼兒操作,進一步感知長度的守恒(工具:毛線火柴)
①教師講解要求:任選一張圖,比較圖中2條線的長度是否相同。(可借助工具進行測量,引導幼兒根據線條不同,選擇合適的工具)
、谟變鹤杂蛇x擇,進行操作。
、壅垈別幼兒演示自己的測量過程。
3、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的測量過程。
A B C D
、苄〗Y,幫助幼兒理解長度守恒。
4、拼搭火柴(毛線),鞏固長度守恒
、僦v解要求:利用相同數量的火柴棍(相同長度的毛線),拼搭出不同線形。
②幼兒自由拼搭,利用雙面膠將火柴(毛線)粘在白紙。
、塾變鹤杂山涣。
5、延伸活動:利用不同材料,組合拼搭出長度相等的不同線形(如毛線的曲線和火柴的折線)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在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活動中學習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
2、培養幼兒的比較和判斷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二等分的方法,發展思維靈活性。
難點: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材料:蘋果、繩子、紙(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吸管、杯中的水、等分練習冊、若干圖形、筆。
四、設計思路
盡管幼兒在生活中已接觸過許多等分的實例、但要他們親自實踐對物體的等分、尤其是理解等分的方法,還是有’—定難度的。因此,活動前首先為幼兒提供由易到難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充分積累感性經驗,然后再組織討論,使幼兒‘對等分的方法知其所以然。
在操作探索,討論歸納后,幼兒對等分有了進一步認識后,可以在思維方面提高要求,即設計練習紙及游戲活動以有利于促使幼兒采用變通思維,培養幼的判斷和思維能力。
五、活動流程
講解演示一探索操作一討論理解一鞏固提高
六、活動過程
(一)講解演示
1、教師出示一個蘋果,問幼兒,如果兩個小朋友,只有一個蘋果,蘋果怎么分著吃?
2、組織討論等幼兒充分發表意見后,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讓幼兒注意觀察,一個蘋果如何分成為相等的兩份,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二)探索操作
1、提供操作材料,指導等分方法。
材料、繩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觀察。
(三)討論理解
1、組織幼兒討論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2、教師總結:一個物體(圖形)被分成同樣大的兩個部分,就是物體(圖形)二等分。
3、討論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僬堄變喊训确植糠峙c原來的材料作比較,看它們的有什么不同。
、诳偨Y: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二個部分合起來是原來的一份。
(四)鞏固提高
1.每人一套等分練習紙.請功兒把二等分的圖找出來,并畫上圈。
2、幼兒動手,老師巡回。
3、玩游戲;找朋友
方法:教師把各種幾何圖形等分成二份,一份在參加的游戲幼兒手中,另—份貼在磁性黑板上.游戲前,幼兒在活動室周圍邊走邊念兒歌:勤鍛煉,身體好,找個朋友來賽跑。念到最后—字。幼兒分別到黑板上取下一個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樣的圖形,并把兩份圖形拼成一個整體,看誰拼得又對又快:
七;活動延伸:感知將圖形三等分,擴大范圍感知等分現象。2.欣賞故事《兩只狗熊》,感受二等分在生活中的應用。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自己的錢額,學習有計劃地使用錢幣。
2、在計劃和購物活動中,鞏固運算能力。
3、產生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大的購物計劃書和勾線筆、紙。
2.學具:每人一個文具盒,里面裝有錢幣,勾線筆和紙。
3.布置文具超市,架子上放有尺、鉛筆、卷筆刀、橡皮和若干,分別貼有標價2元、1元、2元和1元。
4.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再過不久我們要上一年級了,家里文具用品都買了嗎?(真幸福)
師:過年的時候,有些地方由于雪災,那邊的小朋友沒有錢買文具,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怎么幫?
(二)簡單了解7以內錢的換算。
1.(當幼兒說到買文具給他們時)師:請你打開鉛筆盒,數一數你有多少錢?有幾張零錢?
結合幼兒所說,老師在白紙條上記錄,如:7元52;師:誰也有7元錢?有幾張零錢?
對應記錄:7元2221。
小結:原來你們的錢都是由5元、2元、1元湊起來的。
2.師:你可以買什么文具呢?請你來介紹一下!
小結:原來鉛筆盒里可以放鉛筆、橡皮、尺等,這些都是學習時用的。
(三)根據自己的錢額,學習有計劃地使用錢。
1.師邊說:你有多少錢?計劃一下準備買什么文具?邊出示大的計劃書,我們一起來看,指向***的購物計劃書,這是誰的計劃書呢?今天是你的計劃,就在這里寫你的名字。師指著圓圈說:你一共有多少錢?請你寫在這個圓圈里。
2.師指向文具標記:計劃書上有什么?(如:橡皮鉛筆2元,普通鉛筆1元等)
3.師:你計劃買什么?它多少錢?你怎么記錄?請一幼兒上來,問:你一共有多少錢?老師幫助他在大圖的圓圈里填上錢的數量,引導該幼兒在圖下的方格里填價錢的數字。
4.師:他計劃買文具,一共花了多少錢?我們一起來算一下如:2+2=4+1=5+1=6+1=7,原來他花了7元錢,在下面的`圓圈填上數字7。
5.操作要求:師邊指邊說:你有多少錢?你計劃買什么?你也有計劃書,把你的計劃記錄下來。
6.幼兒填寫計劃書,教師巡回觀察指導:請你動動腦筋,你計劃買的文具需要多少錢?記在哪里?怎么記的?
7.師集中幼兒:都計劃好了嗎?請一幼兒上來:我們幫他一起看看,他計劃買哪些文具?
請3個具有代表性的幼兒介紹。
如:購物不合理的,師引導:哪樣文具沒買?為什么不買?(沒錢了)如果要買怎么辦?
如:總價算錯的,師:買了幾樣?需要花多少錢?算錯了下次細心一點,重新去算一下。
如:文具的價格記錄錯誤,師引導:他買了什么?對嗎?**應該是2元錢,你記了1元,價格弄錯了,下去調整一下。
8.師:再看看你的計劃合理不合理,不合理的可以調整,算一下總價對不對,小朋友互相檢查,如果錯了幫他改過來。(給幼兒調整的時間,教師巡視)
(四)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鞏固運算能力。
1.師:都會計劃買東西了,等一會兒拿著你的計劃書和錢去超市買文具,我們請客人老師當收營員吧,不過去超市買東西要注意——有禮貌,人多時要怎么樣?(排隊,不擁擠)好,大家去吧。
2.幼兒自由購物,教師巡視幼兒購物的情況。
3.師集中幼兒:都買到了嗎?組織幼兒交流:請一幼兒出示購物計劃書,幫助他計劃買的和實際買的文具對應:全買到了,真不錯!
4.師:有沒有都花完?花玩了用什么記錄,記在哪里?沒花完還剩多少錢,也記在這個半圓里。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交流:誰來介紹你有沒有剩錢?出示一幼兒的計劃書,問:剩了多少錢?怎么算出來的?原來7元花掉了5元,還剩下2元,列出算式7-5=2。
再請一幼兒(剩余零的,也列出算式如:5-5=0)
7.師:剩下的錢放在鉛筆盒里,下課后想一想剩下的錢怎么寄給災區的小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能用標記和數字記錄活動室玩具的數量。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統計表、一只筆、一本活動材料。
2、選擇1-10種班級中新增加的玩具(每種玩具的數量在10以內).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室玩具
1、開學了,我們的玩具具有什么變化?多了哪些新玩具.
2、請幼兒講述自己觀察的'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升上大班后班級物品、玩具的變化情況。
二、觀察記錄表格。
1、計表上有些什么?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2、討論:怎樣在表格中對班級的物品、玩具進行記錄?
三、探索記錄方法。
1、幼兒選擇班級中的一種物品進行統計,并在表格中記錄其數量。
2、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結果,了解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
3、幼兒按自己的方法進行統計玩具的活動,記錄每種玩具得數量。
三、展示記錄結果。
1、鼓勵同伴之間相互交流記錄的結果,感知物品玩具的變化,學習不同的記錄方式。
2、引導幼兒繼續關注活動室中其他的變化。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能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征進行二次逐級分類。
活動重點:進行二次分類
難點: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小動物胸飾、圍欄圍成“新家”、幼兒用書《小動物住新家》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
“動物新村里造了幾幢新房子,這下小動物們可熱鬧了?墒窃撛趺捶址孔幽兀俊
2、扮演角色(體驗一次分類)
。1)、幼兒戴上胸飾扮演小動物,自己商量該怎么分,住到“新家”里。(幼兒交流)
按動物的生活習性分(生活在水里、天上、陸地)
按照野獸與家禽分
按照動物翅膀的數目、腳的數目、是否是兩棲動物分
(2)、幼兒嘗試進行分類
主要讓幼兒知道分類的`依據
3、貼貼玩玩(進行二次分類)
(1)、幼兒將《小動物住新家》里的動物剪下,依據特征貼在各幢房子里,進行第二次分類
。2)、幼兒講述自己的分類結果
4、收拾整理操作材料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教育價值
1、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1元、2元、5元、10元的硬幣及紙幣),了解錢幣與貨物之間的等價交換。
2、通過超市購物的游戲,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及加減,豐富有關組成、加減的數學經驗,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3、學習運用有關組成、加減的數學經驗,解決超市購物中的實際問題,體驗理解超市購物中存在的數學關系。
4、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結果。
系列活動
活動一:參觀超市
活動準備:到附近的超市聯系參觀的事項,準備攝像機、照相機。
組織策略:(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參觀的目的與內容。(2)幼兒前往附近的'超市,根據討論的內容進行參觀活動。
活動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動準備:觀看參觀超市的錄像、照片。
組織策略:(1)教師和幼兒回憶所參觀的超市名稱。(2)幼兒講述超市中的各種物品(商品、貨架、收銀臺等)。(3)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超市物品的種類。
活動三:自己開超市
組織策略:(1)教師以前一天的游戲引出“開超市”的話題。(2)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這些商品從何而來?
活動四:商品分類
活動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裝。
組織策略:(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各種物品。(2)幼兒將小商品及外包裝按照自己確定的標準分類。(3)同伴間相互介紹分類的標準及結果。(4)將分類好的物品分別裝入游戲箱中。
活動五:制作商品價碼標簽
活動準備:分好類的各種物品、即時貼標簽、筆。
組織策略:(1)引出給每種商品標上價格的話題。(2)幼兒討論確定每種商品的價格。(3)幼兒給每種商品制作價格標簽。
活動六:到“銀行”取錢——認識人民幣
活動準備:面值為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與硬幣若干,實物投影儀。
組織策略:(1)利用實物投影儀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2)請每位幼兒到“銀行”取5元錢。(3)請幼兒相互介紹各自取5元錢的不同策略。
活動七:做錢包、裝飾錢包
活動準備:幼兒自己收集制作錢包的材料,各種紙張、透明膠、雙面膠、漿糊、蠟筆、水彩筆等。事先請幼兒回家觀察父母的錢包,了解其形狀、內部結構及外表的樣式。
組織策略:(1)請幼兒講:述自己了解的錢包的式樣。(2)幼兒談談自己想制作的錢包的形狀、式樣、顏色等。(3)鼓勵幼兒選用合適的材料進行制作和裝飾。(4)同伴之間相互欣賞、介紹各自制作的錢包。
活動八:買兩樣東西
活動準備:“銀行”里準備1元、2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制作的錢包,購物筐、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1)幼兒到“銀行”去取5元錢。(2)幼兒用這5元錢到“超市”買兩樣商品。(3)請幼兒介紹用5元錢買了兩樣多少錢的什么商品。(4)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記錄買東西的事情。(·5)幼兒選用合適的方式記錄,相互交流記錄。
活動九:你還剩多少錢
活動準備:“銀行”里有1元、2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制作的錢包,購物筐、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1)請幼兒到“銀行”去取5元錢。(2)幼兒用這5元錢到“超市”里買一樣商品,算算還剩下多少錢。(3)請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記錄還剩下多少錢。(4)幼兒選用合適的方式進行記錄,相互介紹。
活動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活動準備:“銀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制作的錢包,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1)教師交代活動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選兩樣商品,看看它們各是多少錢,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并進行記錄。再到“銀行”去取相應數目的錢幣,最后到超市去購買這兩樣商品。(2)幼兒活動:挑選商品記錄價格、到銀行取錢、購買商品。(3)請幼兒相互介紹購物的情況。
活動十一:猜猜買了什么(此游戲可進行多次)
活動準備:超市場景圖一幅,上面畫有班級“超市”中的各種商品并標有價格。
組織策略:(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的商品以及各種商品的價格。(2)教師說出自己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或類別,讓幼兒推理猜測。如:教師說自己在“超市”買了一種玩具一種食物,這兩樣東西的價格合起來是5元錢。猜猜老師買了什么?(3)在幼兒明確如何說清猜測條件后,請個別幼兒讓同伴猜他在“超市”中買了哪兩樣東西。
活動十二:我和老師買東西(真實的實踐活動)
活動準備:給每個幼兒提供2元錢的硬幣。
組織策略:(1)給每個幼兒發兩元錢。(2)討論:如果錢不夠可以怎么辦?(3)帶領幼兒前往附近的超市購物。(4)幼兒介紹自己買了什么,用了多少錢。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目標:
1、感知立體圖形的特點,能找到共同屬性。
2、學習運用非平面的內的計數方法。
3、感受到體積的存在,萌發探索的興趣。
準備:
自帶一個小紙盒、記號筆每人兩只、油泥每桌一份,米、兩個杯子
過程:
1、介紹自己的紙盒,引出課題
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紙盒和桌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用好聽的話說說你的紙盒是什么樣的?
2、認識長方體的面
。1)用一支筆數一數它的臉(面),用數字寫在中間,要有順序的數。
。2)匯報自己數的情況,讓幼兒介紹數的方法(怎樣數不會漏掉?)
。3)每個盒子都有6個面,6個面它們都一樣嗎?
(4)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并小結。
3、認識長方體的頂點
。1)除了這些面以外還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2)給頂點用一點點油泥做一頂小帽子,一邊戴帽子,一邊數一數有幾個頂點(幼兒不知道是頂點時不要直接說頂點)?
。3)幼兒匯報,以及說說數的方法,教師記錄頂點8個。
3、認識長方體的棱
。1)除了這些面和頂點以外還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2)用記號筆畫棱,一邊畫一邊數棱有幾條(幼兒不知道是棱時不要直接說棱)?
。3)幼兒匯報,以及說說數的方法,教師記錄。
。4)教師小結這種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的叫立體的。
4、了解長方體的體積
。1)摘掉帽子,打開盒子,里面是什么?
。2)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不明顯的盒子問,如果里面裝滿東西,哪個盒子裝的多?
(3)我們什么辦法可以知道?(教師用米進行演示)
5、延伸
我們用牙簽把盒子打開,看看有什么變化?(面、頂點、棱還在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構思】
“數”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幾乎沒有一個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這些與“數”有關的概念或名稱。僅就最單純的數東西來說,便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數學是抽象的科學,要是幼兒學好數學必須使其具備相當豐富的感覺經驗以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蒙臺梭利數學教育正以感官教育為基礎,讓幼兒在操作感官教具時,不斷積累感覺經驗,將數量,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逐步形成數概念。在過程中開啟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觸類旁通,真正成為一個懂得思考的孩子。本節數學活動中,我將利用郵票上的數值進行加法運算游戲,借用蒙氏的錯誤訂正,讓幼兒自己自由地進行工作,加深對數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
1、利用郵票游戲教具做加法運算。
2、加強大數目加算練習。
【間接目的】
1、加深對數位的理解。
2、培養運算的`興趣。
【準備材料】
1、托盤;
2、郵票箱教具;
3、彩筆、題目卡;
4、加法訂正板紅線。
【基本操作】
一、復習10以內的加法,并進行錯誤訂正。
二、介紹本次工作名稱:郵票游戲的加法工作。
三、復習郵票的一些簡單知識。
1、取出寫上加法的題目卡,為幼兒鞏固加數的含義。
2、用郵票表示數字。
3、請幼兒觀察數字,詢問幼兒數字有哪幾個數位。示范拿取對應的定位籌碼,將定位籌碼按個、十、百、千的順序排好。
4、按照題卡選擇郵票,分別把與數字對應的郵票放在對應的定位籌碼的下面。
5、操作郵票得出豎式結果。
四、給幼兒不同題卡引導幼兒獨立進行計算。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強調安靜進行工作。
五、工作結束,請幼兒將教具放回原處,離開課室。
區域延伸:提供郵票箱進行進位加法橫式練習。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蒙氏數學教學活動在本班的的初步嘗試。孩子們通過操作形象的郵票教具,初步學習了不進位的加法。整個過程中,孩子們都在安靜的環境中,自由有序地進行工作。
本堂課加強了幼兒大數目的加算練習,也加深了對數位的理解,為小學的加法運算奠定基礎;顒舆^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學法復習不同顏色的郵票代表不同的位數,加強幼兒數位的理解。最后的錯誤訂正,讓幼兒對照該標準自已發現并自動糾正錯誤,無需老師的提醒,提高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培養細心、耐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思考能力。但在進行新工作展示時,老師的語言還需要更加簡練些,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提供更多的時間給幼兒進行自由練習,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13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2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8-02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17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8-23
大班數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