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06 13:02:2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共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共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本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分數》中吃西瓜一課,主要內容是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教材P60-61)。

  教學目標:

  1、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的計算方法。

  2、能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畫、涂、拼等活動,體會數形結合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策略之一。

  4、體驗數學活動充滿創造與探索,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

  掌握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方法。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分西瓜的故事,想聽嗎?一對好姐弟,他倆既活潑又可愛,又乖巧懂事,經常幫媽媽做事情,一天兩個好孩子又在幫媽媽打掃衛生了,不一會兒就累的滿頭大汗,媽媽說:孩子們歇會兒吧,媽媽給你們切西瓜。我們一起來看看切西瓜的過程吧,如果把這個圓看成一個西瓜,熊媽媽把這個西瓜平均切成了8份,姐弟倆高興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弟弟就吃了其中的2塊,姐姐吃了其中1塊,那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分別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

  課件:一個西瓜被分成了8塊,弟弟吃了兩塊,從圓中分出兩個西瓜到弟弟的頭像,再分出一個西瓜到姐姐的頭像上。

  師:這里的2/8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這個分數的?

  (2/8表示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兩份,就用2/8來表示)最好不說取

  (1/8表示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8來表示)

  師:那根據剛才的畫面內容,你能提出哪些與分數有關的數學問題呢?

  (剩下的西瓜是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這塊西瓜的幾分之幾?姐姐和弟弟誰吃的多?多多少?)用紙蒙住,學生說一個,取一個。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建立分數概念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分數,能自己往下寫分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的概念。

  教學用具:

  各類卡片圖,各類折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說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小結: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d:出示一個大餅,你能公平公正地來分一分嗎?你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數來表示嗎?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它叫做分數(板書)

  (二)探究新知,不斷摸索:

  1.認識。

  T:剛才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就是。那怎么來書寫呢?跟著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說: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說:)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折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折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說是。)(學生反對,強調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把這個分數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并說說這個分數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說一說: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分數在圖中涂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的大小:

  4.它是一個長方形,把它這樣對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塊上涂上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嗎?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今天,你收獲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含義,并能正確口算有關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二)過程方法:

  1、經歷探索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筆算除法的計算過程。

  2、在對比中發現豎式的簡便寫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能主動思考、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2、滲透學會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含義。

  2、掌握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筆算除法的簡便寫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入課題

  1、口算:

  48 + 0 0﹢25 32-0 0×9 3×0

  2、出示:0÷5=?設置懸念

  3、引入課題 板書:有0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含義

  1、創設故事情境,激發興趣,引入主題圖

  小朋友們,還記得上次李老師給你們講過豬八戒分西瓜的那個故事嗎?今天李老師再給你們講一個豬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聽嗎?

  唐僧師徒4人去西天取經,途中酷暑難耐。走著走著,孫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買來了4個西瓜,準備分給大家吃,你們看(課件出示主題圖)。孫悟空說:“4個西瓜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吃1個。”豬八戒搶著說:“師兄,這樣分不好,你們去休息吧,我來分。”豬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塊,他一邊分一邊嘗,嘴里還不停地說:“真好吃!真好吃!”吃著吃著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氣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著了。孫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氣,孫悟空氣憤地說:“啊?你全吃光了,我們3人怎么分呀!”

  小朋友們,你想對豬八戒說什么嗎?(豬八戒你太貪吃了,你應該分給大家吃。我們要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學會與別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顧自己舒服而不管別人的感受。)

  2、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列出除法算式

  小朋友們,孫悟空說把4個西瓜平均分給4個人,你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嗎?平均每人分到幾個西瓜?而實際上,這4個西瓜都被貪吃的豬八戒吃光了,這時還剩幾個西瓜?一個也不剩了我們用什么來表示?把這0個西瓜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到多少?誰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把0個西瓜平均分給3個人?那0

  除以3等于多少呢?如果把0個西瓜平均分給48個人呢?誰會列式?等于幾呀?

  3、引導學生發現并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請你認真觀察上邊的兩個除法算式(0÷3=0和0÷48=0),你發現了什么?由此我們可以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為什么要強調“不是0”呢?也就是說被除數可以是0,但除數不能是0,為什么要規定除數不能是0?等明年你們讀到四年級就知道了,這個知識點在四年級下學期的數學書里。

  還記得課前的那道關于0的除法嗎?現在你知道0÷5等于多少了嗎?那0÷27呢?

  (二)探索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1、創設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小朋友們,北京光明小學今年六一兒童節要舉行跳繩比賽,三(2)班的很多同學都想參加,他們正在舉行預賽呢,我們一起去看看(課件出示情境圖)。從這幅圖里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怎樣才能知道他們誰跳得快?

  2、引導學生探索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1)我們先算張明每分鐘跳多少下。怎樣列算式?你會算嗎?趕快拿出草稿紙試試看。誰愿意到黑板上來算一算?怎樣才能知道你算的結果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課件動畫演示筆算過程)。

  小朋友們,我們來看紅色框內的數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都是0?這一步能不能省略掉不寫呢?在筆算除法時,如果遇到被除數哪一位的數是0(而且前一位沒有余數),就直接在這一位上商0。這種算法既簡便又節省時間。小朋友們,請你想一想: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寫嗎?為什么?

  (2)剛才我們算出了張明每分鐘跳203下,接下來我們算李紅每分鐘跳多少下。怎樣列算式呢?你還會算嗎?趕快動手試試看。誰愿意到黑板上來算一算?怎樣才能知道你算的`結果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課件動畫演示筆算過程)。

  小朋友們,請你想一想,紅色框內的數能省略不寫嗎?為什么呀?你們真聰明,一學就會了。在筆算除法時,如果遇到被除數哪一位的數是0(而且前一位沒有余數),就直接在這一位上商0。這種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學習在要經常用它好嗎?小朋友們,請你想一想:商個位上的0可以不寫嗎?為什么?

  3、引導學生觀察商的特點,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觀察,看看它們的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他們的商都有0,一個是商的中間有0,一個是商的末尾有0,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書: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 小朋友們,在筆算這種除法時要注意什么呢?(課件出示 溫馨提示:在筆算除法時,如果遇到被除數哪一位的數是0(而且前一位沒有余數),就直接在這一位上商0。)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分別算出了張明和李紅每分鐘跳繩的次數,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看他們誰跳得快。

  三、課堂回顧,總結提高

  小朋友們,今天的新知識我們就學完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誰愿意說給大家聽聽?

  四、課堂練習,內化新知

  小朋友們,你能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嗎?李老師這兒有兩道練習題,敢不敢接受挑戰?

  五、課后延伸,拓展應用

  P30練習七第1、2、4題。

  板書設計:

  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

  609÷3=203

  720÷4=180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排列順序。

  2.大膽地用語言表述排列的結果。

  活動準備:

  1.事先聯系好一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配合幼兒活動。(也可利用圖片的方式)

  2.《幼兒畫冊》(第三冊P7)。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活動。

  師:你家里有幾口人?爸爸、媽媽和寶寶一樣高嗎?

  2.游戲:比高矮。

  爸爸、媽媽和寶寶比高矮。提問:爸爸、媽媽、寶寶三個人誰最高?誰最矮?引導幼兒學說“高的、矮的、最矮的”。

  請小朋友按照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順序給三個人排隊。

  換一個寶寶再次與爸爸媽媽比高矮。

  幼兒做相關練習。

  請幼兒翻開《幼兒畫冊》,仔細觀察圖中小動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標記,從不干膠紙上揭下小動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鼓勵幼兒互相檢查,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延伸:

  提供四種高矮不一的物體,鼓勵幼兒比一比,說一說。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掌握三位數不退位和不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在運用三位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具準備】

  人民幣、情景圖、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屏幕出示:星期天媽媽帶了340元,(出示人民幣圖)帶雯雯來到商場,哇!商場的東西可真多,(出示圖片)普通計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請幫雯雯算一算:買1臺計算器后,還剩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1.學生自主嘗試計算。

  2.展示交流。

  教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1:我從300元里拿掉100元,再從40元里拿掉20元,就剩下了220元。(上臺操作或屏幕演示這個過程)

  學生2:我覺得這種方法其實就是用3個百減1個百還剩2個百,4個十減2個十還剩2個十,2個百與2個十合起來是220。

  學生3:可在計數器上撥珠。(上臺演示)

  教師:你們的.方法都非常清楚,還有別的方法嗎?

  學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豎式寫出來,像這樣:340-120220把對齊的數相減,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元。

  教師:對,將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你能夠將兩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用到三位數減法中,你很會學習。

  教師:大家用各種方法算出買這種計算器后還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一下這個結果是不是合理嗎?

  學生1:因為把120看作100,300多減去100就剩下200多。

  教師:如果媽媽買“文曲星”,買后剩下多少元呢?

  學生1:可能剩下100多吧。因為把235看作200,300多減去200,還剩下100多。

  學生2:也可以這樣想,235元再加上100元就是335元,340元去掉235元,還剩下100多元了。

  學生3:我是這樣想的,“文曲星”比普通計算器貴100多元,剛才剩下200多元了,再花100多元,剩下的就只有100多元了。

  教師: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

  學生:40比35多5元,300比200多100元,最后剩下105元。

  教師:大家都用豎式算一算吧。(學生嘗試計算)

  教師:有什么問題嗎?在計算時,這道題與上一道題有什么區別?

  學生1:我發現個位上是0-5,不夠減,怎么辦呢?

  學生2:可以用兩位數減法的方法來做,不夠減就從4退1作10。340-23510510-5=5,4退1剩3,3-3=0,3-2=1,最后還剩105元。

  教師:這樣看來,做三位數減法與做兩位數減法有很多相似之處,那誰來說說做三位數減法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1:相同數位要對齊。

  學生2: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

  學生3:哪一位退了1后要記住少1。教師:對呀,怎樣記住從十位上已經退了“1”呢?

  學生:我把它記在心里。

  學生:我在退了“1”的頭上記個小點“·”就不會忘記了。

  學生:我在退了“1”的4的頭上記個小“√”,也不會忘了。……

  (3)教師:如果媽媽還想買“商務通”520元,(出示圖片)夠嗎?還差多少元呢?(學生嘗試計算)520-340=180(元)。520-340十位上不夠減,又怎么辦?

  匯報并強化: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

  三、鞏固深化

  (出示例2)教師:看看表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學生1:知道了女生人數是448人,還有總人數是876人。

  學生2:要求男生有多少人。

  教師:大家先估一估吧。

  教師:大家都計算出來了,怎么知道我們算對了呢?

  學生1:和估算結果對照,估算是400多,算出的結果也是400多,說明計算是正確的。

  學生2:估算不夠精確,我們可以通過再算一遍的方法來驗算。

  學生3:我們還可以用男生人數加上女生人數,看得數與總數是否相符。

  教師: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們都用加法驗算一下,看自己算對了沒有。

  四、綜合練習

  1.59頁“試一試”

  2.第59頁課堂活動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知道0的三個含義,通過直尺認識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

  2.指導學生規范寫0,培養學生書寫能力.

  3.引導學生觀察圖,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

  教學重點

  1.初步知道0的含義,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

  2.指導學生規范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0的三個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教師:大家喜歡聽故事嗎?你們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

  二、觀察畫面,引入新課

  (一)出示主題圖.

  教師:你猜猜故事里的小貓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別的小貓釣了多少條,你們知道嗎?你們能把這些數寫在下面的田格里嗎?

  1.出示圖片

  (1)學生在書上寫數.

  (2)展示

  教師:小黃貓一只也沒釣著,在他的下面應該寫幾呢?(寫 0)

  2.出示圖片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0的認識.

  (板書:0的認識)

  教師:你們的知識可真豐富!0也和1、2、3這些數一樣,也是一個數.

  師指著小貓下面的0問:在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兩種含義.

  教師:你還在哪見過0?

  我們在直尺上發現了0,請同學們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圖片

  教師:直尺上的數是怎樣排列的?這些數是從幾開始的?

  (這些數是按順序排列的,從0 開始的)

  這個0表示什么呢?小組同學互相說說.

  誰來說說你們組的意見?

  小結:直尺上的這個0,表示開始,起點的意思.

  2.出示圖片

  教師:在溫度計上也有0,這個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師:0度是水變成冰的溫度,當溫度下降到0度時水就開始結冰了.

  三、學習寫0.

  (一)教師:我們在這么多地方見過0,0是怎樣寫出來的,請看大屏幕.

  1.課件演示:0的寫法

  2.邊演示邊講解:

  0是一筆寫成,起筆在右上邊線中間偏上一點,向上碰到上邊線,再向左下寫,寫

  到橫豎中線焦點的地方,與豎中線接觸,然后向右下拐,到下邊線中間偏左的.地方與下線接觸,再往上拐到中線附近,與右邊線接觸,再繼續向上,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接.

  教師:請你用手指和課件演示一起寫一遍.

  (二)出示圖片

  1.學生練習書寫.

  2.出示學生作品.

  教師:你認為他哪寫的好,哪還需要改進呢?

  (三)出示圖片

  1.教師: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寫完嗎?

  2.出示學生寫法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01 002 003 004 005

  001 002 003 004 005

  教師:哪種寫法對呢?為什么?

  (這兩種方法都對,第一種是接著寫的,第二種是照樣子寫的.)

  教師:你們寫得真棒!在寫好字的同時,還注意了寫字的姿勢.下面我們一起來休息一下.

  課間休息:播放歌曲《小貓釣魚》

  四、課堂練習

  (一)出示圖片:請你從0開始,按順序把這些數連起來

  教師:你們畫出的是什么呢?(小熊舉重)

  誰還想把你的作品 給大家看看?

  (二)出示圖片:怎樣數得快?

  教師:請你先想想,怎樣數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說說,看誰的方法最快.

  活動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5以內數的認識.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活動題目:在0、1、2、3、5這5個數中,哪一個數與眾不同?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學生集體交流.

  分析與參考答案

  一個數是不是與眾不同,要看選擇怎樣的標準,選擇不同的標準,就會有不同的與眾不同,下面只是幾種不同的說法:

  0與眾不同,理由是只有0小于1,而其他3個數都大于1;也可以說1的起筆和收筆是重合的,所以0與眾不同;

  1與眾不同,因為只有1是處于兩個雙數中間;

  2與眾不同,因為有兩個數比2小,有兩個數比2大,2處于中間位置;

  3與眾不同,因為在3個單數中,3處于正中間的位置;

  5與眾不同不同,因為0、1、2、3這三個數都是一筆寫成,而5是用兩筆寫成;也可以說只有它大于3,而其他三個數都小于3;還可以說前面四個數中,相鄰兩個數都相差1,只有5與3是相差2;因此5的確與眾不同;

  從上面的解答來看,一道題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活動說明

  這個探究活動的答案還有很多種,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都應該算正確.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一、單元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生動的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 經歷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能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

  3、 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運算。

  4、 能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并進行交流。

  二、單元教材分析:

  “認識分數”是學生在學習整數、小數之后關于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擴展。在本單元,分數被作為整體的一部分來認識,這種認識又和平均分的經驗密不可分。其實,學生在正式學習分數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出現在他們的口頭語言中,只是還不曾想過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它們。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規律安排了“分一分(一)”、“分一分(二)”、“比大小”“吃西瓜”四課內容,目的是使學生在自己熟悉并感興趣的情境中,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意義,掌握比較簡單分數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數加減運算的方法。

  由于“分數”的概念作為一個全新的知識,在小學階段第一次出現,加上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抽象思維能力的限制,學生對抽象的分數意義的理解無疑是學習的難點,當然也是學習的重點,因為它不僅是比較分數的大小和分數加減計算的基礎,又是形成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徑之一。具體地說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運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本單元的學習,對學生的“數”的系統概念的形成、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 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意義,為以后學習更復雜的分數知識打下基礎。

  三、單元教學建議:

  1、 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分數的意義。

  分數概念是學生初次接觸的重要基礎知識,建立這個概念的過程是很慢的,且具有較大的理解層面上的難度。教學時要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創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利用實物操作,圖形直觀等手段,使學生逐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 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學生觀察、猜測、實驗、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過程。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學習的機會,如:“分一分”、“折一折”、“試一試”、“練一練”等,不僅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自主的數學活動中理解數學、體驗數學。教學時,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做數學的樂趣。

  3、 學習分數 加減運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起來。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分數加減計算,有助于學生理解分數加減的實際意義,體會學習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數加減算法時,借助圖形直觀,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的算法原理。

  四、教學案例:

  案例1

  《分一分(一)》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會用涂色、折紙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

  2. 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教具學具準備

  1、猴頭、桃子的圖片。

  2、正方形紙、水彩筆、直尺。

  3、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分桃子

  師:今天,課堂上來了兩位小客人。瞧,他們是誰?

  生異口同聲:猴子(師出示猴頭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咱們都知道他們最愛吃——

  生異口同聲:桃子。(師出示4個桃子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如果把4個桃子分給2只猴子,可以怎么分?

  (學生思考,匯報)

  生1:一只猴子2個桃子,另一只猴子也2個桃子。

  生2:一只猴子3個桃子,另一只猴子1個桃子。

  生3:每只猴子分2個桃子。

  師;你認為哪種分法最公平,為什么?

  生1:我認為每只猴子分2個桃子最公平,因為他們分的桃子一樣多。

  生2:每只猴子分2個桃子公平,因為是平均分的。

  師:對,把4個桃子分給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2 個,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平均分。如果把2個桃子平均分給2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幾個?(師拿去黑板上的2個桃子圖片)

  生:每只猴子分1個。

  師:如果把1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應該怎么分?(師拿去黑板上的1個桃子圖片)

  生:1只猴子一半。(師把預先平均切開的1個桃子圖片貼在黑板上)

  2、表示“一半”

  師: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用什么方式來表示“一半”呢?

  (學生獨立思考)

  師;把你表示一半的方法和同伴交流一下吧!

  (小組交流)

  師:誰愿把你表示“一半”的方法展示給大家?

  生1:我把一塊橡皮分成2塊,每塊是一半。

  師:想一想,怎么分成2塊,每塊是誰的一半。

  生2:把一塊橡皮平均分成2塊,每塊是橡皮的一半。

  生3:我用1/2表示一半。

  師:你在哪里見過?

  生:在書上看到的。

  師;看來,你是個愛讀書的好孩子。

  生1、生2、生3、生4分別畫了 表示一半。

  師:剛才,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了心中的一半,真不錯。下面,咱們聽聽智慧老人是怎么說的。

  (大屏幕播放:歷史上每一個數學符號從發明到被普遍認可,都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數學符號是1/2。)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1/2

  師:剛才我們把1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一半,也就是分了這個桃子的1/2,請小朋友們說老師是怎么分的?

  生:把一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桃子的1/2。

  師:好,我們一起來說。

  (師生邊做動作邊說:“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桃子的1/2。)

  師: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桃子的1/2,1/2怎么寫呢?

  (師指導寫1/2)

  師:桃子的一半可以用1/2表示,物體或圖形的一半也能用1/2表示嗎?聽了淘氣的話,你們就知道了。

  (大屏幕播放淘氣說:“分別涂出它們的1/2。”以及課本56頁涂一涂的內容)

  (學生動手涂)

  師:請選擇你喜歡的圖形說一說它的1/2。

  生1:我把一個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一片樹葉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樹葉的1/2。

  ……

  師: 小朋友們不僅涂得好,說得也不錯。

  2、認識1/4、2/4、3/4、4/4

  師:看見小朋友們津津有味地學習,笑笑也來了。聽,她約我們干什么?

  (大屏幕播放笑笑說:“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4份。”)

  (學生獨立折紙)

  師:誰把你折的到前面來展示一下?

  (學生拿著作品到前邊介紹所折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三種折法一樣嗎?如果笑笑看見了會高興嗎?為什么?

  生:三種折法不一樣,但都是把一張紙平均分成四份,所以笑笑會很高興。

  師:笑笑想約我們做涂色游戲,喜歡嗎?“

  生異口同聲:喜歡。(大屏幕顯示課本57頁折一折:①、②、③、④的內容。)

  師:這是做涂色游戲的方法和步驟,請小朋友們在小組內讀一讀、涂一涂、說一說、填一填,小組合作完成好嗎?

  (學生動口說、動手涂、動筆填,教師巡視)

  師:哪個小組到前面來把你們的作品說給大家聽聽。

  生1:我把一張紙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1/4。

  生2:我把其中的2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2/4。

  生3:我把其中的3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3/4。

  生4:我把其中的4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4/4。

  師:把這張紙的4/4涂上顏色,是涂了這張紙的多少呢?

  生4:就是涂了這張紙的全部。

  師: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說說這張紙的4/4是什么意思?

  生5:這張紙的4/4也就是這張紙。

  (一組四名學生介紹作品后貼到黑板上并寫上相應的分數。)

  師:好,還有不同的涂法嗎?請到前面來展示給大家。

  (生把不同的作品貼到黑板上)

  3、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師:像1/2、1/4、2/4……這樣的數,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知道的請舉手。

  (一生說“分數”并板書課題)

  師:你寫的“分數”2字真漂亮,請領讀一遍。

  (生領讀課題)

  師:每個分數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3/4,中間的短橫線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分數線下面的數字叫分母,表示平均分了幾份;分數線上面的數字叫分子,表示其中的幾份。師板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讀作四分之三

  3

  4

  師:誰說說3/4的意思。

  (生說略)

  4、聯系生活

  師:你能說說在生活中見到的分數嗎?

  生1:我經常吃一個蘋果的1/2。

  生2:有一次,媽媽把一張油餅平均分成4份,爸爸吃了2/4,我和媽媽分別吃了1/4。

  生3:我能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32份,用彩筆涂出它的5/32。

  生4: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占世界的11/100。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在報紙上看到的。

  師:小朋友們從生活中發現了這么多分數,看來分數就在我們的身邊啊!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下面,我們用今天學過的分數知識解決一些問題。

  1、說一說

  (學生思考后交流略)

  2、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個圖形中的涂色部分,并讀一讀。

  (學生獨立作題,然后交流略)

  3、下面的分數表示陰影,對嗎?

  (①、②、③小題略)

  師:用4/6表示陰影,對嗎?

  生異口同聲:不對

  師:為什么不對?

  生:應該用8/12表示。

  生:因為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1/2份,有8份涂了顏色,所以用8/12表示是對的。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異口同聲:沒有。

  師: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陰影部分到底能不能用4/6表示?

  (學生思考)

  師 :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說一說。

  師:誰再來發表意見。

  生:可以用4/6表示,假設中間的橫線沒有才能看出來。

  生:在這個長方形中,豎著的幾條線段把長方形平均分成了6份,這6份中的4份是陰影,所以用4/6表示是對的。

  師:聽懂他的意思了嗎?誰來解釋一下。

  生(指著圖形):中間豎著的5條線段確實把長方形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4份是陰影,所以用4/6表示可以。

  師:其他同學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這個圖形中的陰影,用4/6表示是對的,用8/12表示也可以,難道4/6和8/12相等嗎?

  師:對這個問題,誰有看法?

  生:既然用4/6和8/12都可以表示陰影部分,那4/6和8/12肯定是相等的。

  師:謝謝同學們的創新發現和精彩解釋,4/6確實和8/12是相等的。

  (四)、總結延伸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略)

  師:老師相信,通過你們以后的學習,會有更大的收獲。

  案例2

  《分一分(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2、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3、學會分數的讀、寫,從中感受分數與平均分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

  2、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教具學具準備:

  蘋果2個,正方形、長方形紙片若干,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們分吃過蘋果嗎?淘氣和笑笑也經常分吃蘋果。他們在分蘋果時遇到了新的數學問題,你們想知道嗎?

  1、出示情境圖。

  這是教材為我們提供的兩幅淘氣和笑笑分蘋果的情境圖,請大家帶著下面的問題讀圖:

  (1) 這兩幅圖分別表達了什么意思?

  (2) 淘氣和笑笑是怎樣分蘋果的?

  (3) 他們遇到了什么數學問題?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板書:平均分——一半)

  3、用各種方式表示一半或半個。

  4、引入1/2。

  同學們,用了這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錯,這就是一種發明,一種創造,但各種表示方式標準不統一,讓我們請教一下智慧老人吧。

  (放錄音)歷史上每一個數學符號從發明到被普遍認可,都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歲月。現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或“半個”的數學符號是1/2。

  你們知道像1/2這樣的數叫什么數嗎?(板書: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1/2

  (1)涂一涂,感受1/2(見課本56頁)。

  a 要分別涂出他們的1/2,你認為首先應該怎樣做?

  b 其中六邊形、圓、和正方形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c 利用投影進行交流,每一個1/2分別表示什么?

  (2)折一折,做出1/2。

  a 獨立操作。

  b 展示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

  2、認識1/4、2/4、3/4、4/4。

  (1) 折一折,用你喜歡的方法,將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

  (2) 涂一涂。

  a 將其中的一份涂.......喜歡的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正方形紙的1/4,其余部分是這張紙的( )。

  b 將其中的兩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 )。

  c 將其中的三份涂上顏色,涂了這張紙的( ),還有這張紙的( )沒涂顏色

  d 如果將所有的4份都涂上顏色,那么就涂了整個正方形紙片的( )。

  分法與涂法展示交流。

  通過以上操作與實踐,你能說出1/4、2/4、3/4、4/4表示的具體意義嗎?你能不能再舉幾個例子?這幾個分數和1相比,你認為有什么關系?

  3、學習分數各部分名稱和分數的讀、寫。

  (1) 你發現一個分數由哪幾部分組成?

  (2) 你知道各部分分別叫什么嗎?一個分數應該怎么讀?

  3… …分子

  板書: … 分數線 讀作四分之三

  4…… 分母

  (3)你認為分數該怎樣寫?為什么?看到這些分數,你想到了哪個運算符號?

  (4)由3/4讀作四分之三,你認為3/4表示什么意思1/4、2/4、4/4呢?

  (5)想一想,分數和什么分法有關系?

  4、嘗試運用

  (1) 看圖說一說、寫一寫、讀一讀(圖見57頁下方)

  a 讀出每一個分數。

  b 寫出每一個分數(注意,先居中寫出分數線,再寫分母,后寫分子)

  c 說出每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含義

  如:1/3表示把一段繩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根繩子的1/3。

  (2) 聯系實際,體會分數就在身邊。

  我們已經知道,1/2、1/3、3/4、5/6等這些數都是分數,你能否聯系自己的見聞說一個你曾經見過的或聽到的分數嗎?如:

  a 用這塊地的2/5種大蒜

  b 有1/2的大棚被大風刮壞了

  c 今年的人平均收入比去年增長14/100。

  (三)鞏固與應用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并讀一讀(圖見58頁第1題)

  (1)獨立寫出各圖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數,巡示指導分數的寫法。

  (2)指名讀出各分數

  (3)組內說一說各分數所表示的意義。

  2、按分數把下面各圖形涂上顏色(圖見58頁第2題)

  (1)各分數表示的意義分別是什么?

  (2)你為什么這樣涂?

  3、判斷: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各圖的陰影部分對嗎?(圖見58頁第3題)

  (1)獨立判斷。

  (2)交流判斷的理由。

  (3)分數的產生和哪一種分法有關系?

  4、左圖中有 ,請你用所學知識解釋下列問題(見圖58頁第4題)

  (1)哪一個圖形的涂色部分等于它的1/2?

  (2)哪一個圖形的涂色部分大于它的1/2?

  (3)哪一個圖形的涂色部分小于它的1/2?

  a 由這些及以上的各個圖形,你想到了我們剛剛學過的哪方面的知識?

  b 你是如何進行判斷的?你的理由或根據是什么?

  5、判斷正誤。

  (1)把一根鐵絲分成8份,其中的3段就是這根鐵絲的3/8。( )

  (2)把一個蘋果分給小紅和小冬,每人分得這個蘋果的1/2。( )

  (3)一塊不規則的地塊是無法把它平均分成2份、3份或幾份的。( )

  (4)一個蘋果的1/2和一個橘子的1/2不相等。( )

  a 組內討論。

  b 全班交流。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并學會了有關分數的哪些方面的知識?分數和什么分法有關系?讀分數和寫分數的順序有什么區別?到現在我們已經學過了哪幾種數?請你說一說。

  案例3

  《分一分(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在動手分一分中,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會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拓展分數的意義。

  3、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地獨立思考和主動嘗試的學習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會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剪刀、正方形紙片、投影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聽說你們動手操作的能力特別強,是這樣嗎?那來展示一下的動手能力,好不好?

  請同學們剪下附頁2中的圖7的正方形紙片,給它涂上紅、黃、藍三種顏色。

  1、生動手操作,剪一剪、涂一涂。

  2、小組討論。

  3、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師:看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可真棒!不知解決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接下來讓我們來證明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棒的,好不好?

  (1) 說一說:

  ①紅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

  ②藍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

  ③黃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

  (2) 鼓勵學生獨立完成。

  (3) 集體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不僅動手能力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棒的。如果老師把這道題變一下,你還能不能完成的同樣出色呢?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分一分

  師:請同學們把你涂好色的9個小正方形用剪刀分開。想一想,每種顏色的正方形占這些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1)生動手分一分。

  (2)獨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小題:

  ① 紅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② 黃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③ 藍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解題的思維過程。

  (4)全班交流。

  師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能運用分數來表示由許多個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中的一部分,真了不起!希望同學們繼續加油,努力!

  2、試一試

  師:像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在公園里我們就會遇到用分數來表示的一些事物。(投影出示59頁的試一試)。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圖,獨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小題。

  (1)出示問題:

  ①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②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③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2)學生獨立做題。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4)全班匯報交流。

  師小結:通過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索,我們知道了一個整體可以由若干個體組成,分數可以表示它的一部分。

  3、找分數:你還能從圖中找到一些分數嗎?

  ①學生獨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

  師小結:5個孩子,花壇里的10朵花都可以看成一個整體,再從中找到分數。你能說一說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時,要注意什么嗎?當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時要注意把誰看作整體,這個整體也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確定整體和個體的關系,從中找到分數。

  (三)、解釋與應用

  1、嘗試練習(投影出示課本60頁練一練1、2兩題)。

  學生理解題意、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解題的思維過程,最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2、鞏固提高

  (1)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第3題:他們拿到的鉛筆一樣多嗎?

  先理解題意、獨立思考;然后同桌合作,利用實物進行演示;最后得出結論:他們拿到的鉛筆不一樣多。

  (2)我們對分數又有了新的認識,你能舉一些生活中的事例來說一說嗎?

  (學生交流略)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學生交流略)。相信你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有更大的收獲。

  案例4

  《分一分(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在動手分一分中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個體組成,會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拓展分數的意義。

  3、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地獨立思考和主動嘗試的學習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會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剪刀、正方形紙片、投影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師: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我看哪顆“智慧星”能用分數表示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鼓勵學生說一說解題的思考過程).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分數的知識。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數知識“分一分(二)。”

  板書課題:分一分(二)

  (二)、游戲體驗,主動探索

  1、涂色游戲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做涂色游戲,好嗎?

  我們先把這張正方形紙剪開,分成9個小正方形,再給它們涂上紅、黃、藍三種不同的顏色。

  (生動手操作,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 。)

  師:同學們的手真巧,一會兒就做好了。你們有沒有信心根據涂好色的正方形完成下面的幾道小題呢?

  2、分一分

  (1)、學生根據涂好色的小正方形完成下面各題:

  紅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黃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藍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師小結:我們知道小正方形共9個,紅色的有2個,黃色的有3個,藍色的有4個(紅、黃、藍顏色的小正方形的個數不唯一),所以紅色、黃色、藍色分別占所有正方形的2/9、3/9、4/9。

  3、試一試

  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能運用分數表示事物間的關系,真了不起!我這里還有一幅圖,同學們能不能也把這幅圖中的事物用分數給表示出來呢?

  (1)、投影出示課本59頁的試一試。

  ①一共有幾只蝴蝶?

  ②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③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師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細心觀察主題圖,然后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完成以上各題。

  4、 找分數

  你在用分數表示事物時是怎么想的?你還能從圖中找出一些分數嗎?

  (1)、生獨立觀察,發現分數。

  (2) 鼓勵學生講是如何發現分數的

  (3)師小結:在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和解決一些問題時,首先要確定把誰看作一個整體,確定整體和個體的關系,從中發現分數。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練一練第1題。

  ①讓生弄懂題意,獨立思考完成。

  ②讓學生講思考過程。

  (2)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第2題。

  ①學生獨立做題。

  ②小組交流。

  ③組長匯報。

  師:同學們解釋得非常精彩,下面的題同學們能不能做得同樣精彩呢?

  2、拓展應用

  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第3題:它們拿的鉛筆一樣多嗎?

  (1)同桌合作,實物演示。

  (2)交流結論:因為笑笑拿了6枝鉛筆的1/2,淘氣拿了4枝鉛筆的1/2,“1/2”所對應的整體不同,所以他們拿到的鉛筆不一樣多。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什么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并且學會了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

  案例5

  《比較大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分數大小的方法,能正確的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兩個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1、多媒體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帳、水彩筆

  3、1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喜歡看動畫嗎?(生:喜歡)下面我們就一起欣賞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動畫。

  電腦出示:(動畫大意)豬八戒在取經的路上,忽然找到一個大西瓜,他剛要吃,悟空一個筋斗翻到了他的跟前:八戒,這個西瓜我們分開吃,你吃西瓜的1/2,我吃西瓜的1/2,(師板書:1/2)八戒聽了滿臉不高興,這個西瓜是我發現的,我要多吃,我要吃西瓜的1/4(師板書1/4)

  師:同學們說,八戒能多吃到西瓜嗎?

  生:能(不能)

  要想知道八戒能不能多吃到西瓜,我們必須解決一個什么問題呢?

  生:比較一下1/2和1/4誰大誰小?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比較一下分數的大小(板書課題: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1)質疑:

  下面我們就來比較以下1/2和1/4(指板書)誰大誰小?為了直觀地比較出誰大誰小,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紙分一分,涂一涂,發揮集體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 小組選代表說出自己的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師適當引導并小評)

  (4)小結: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紙,一張平均分 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份少,也就是平均分 的份數越多,得到的一份越少,所以1/2>1/4.

  剛才我們知道了把兩張相同的正方形的紙分成不同的份數,都取其中1份,這樣的兩個分數誰大誰小,而如果把兩張相同正方形的紙都分成相同的幾份,取不同的份數,這樣的兩個分數,哪一個大哪一個小呢?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3/4和1/4誰大?”(同時板書)你們是怎么想的,用比較1/2和1/4的方法,四人一組分一分,比一比。

  (2) 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 交流匯報。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左上圖)。

  ②小組選代表發言說出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

  (4)小結: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3個1/4,而另一張紙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個1/4,所以3/4>1/4。

  3 、試一試,讓學生獨立完成。

  (1),填分數,比大小。(見課本61頁中間圖)。

  (2)、給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小(見課本61頁下圖)。

  要求學生獨立先獨立完成,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4、分類整理尋找規律。

  (1)分類。

  把上述六組分數比大小進行分類。

  一類:分母相同的分數比大小。

  二類:分子是1的分數比大小。

  (2)小組交流總結比較大小的方法。

  (3)全班交流,發現規律。

  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大的分數,反而越小。

  (4)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等。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數多,分數就大。

  分子是1的分數,表示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的分數少,其中的一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數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實踐應用

  1、按分數涂料顏色并比較分數的大小(電腦出示)

  (1)學生獨立,看 一看,涂一涂,比一比。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2、在下面的圖形中,涂出它們的1/4,(電腦出示)

  (1)學生獨立,畫一畫,涂一涂。

  (2)小組比一比。

  (3)全班交流并個別展示。

  3、電腦出示題意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1)學生獨立審題。

  (2)小組交流:把自己平均分的思維過程講給同伴聽。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評:同學們表現得很出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對于下面的問題,大家有信心嗎?

  (四)拓展延伸

  準備10根小棒,拿出全部的3/10,再拿出剩余的1/7,再拿出剩下的1/2,最后還剩多少根?

  (1)明白題意后,同桌互做。

  (2)找兩生到前面表演

  (3)全班交流每一次要求的含義及最后的結論。

  (4)拓展提問:對于分數,你有了那些更深的認識?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會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也就是分母相同還有分子是1的時候。分母相同時,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當分子是1時,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案例6

  《比大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1、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張,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在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分之幾的分數,同學們能夠通過折紙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歡的分數嗎?

  (1)學生用紙折分數

  (2)小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數。

  (3)全班交流匯報展示的過程,有針對性的張貼并板書四組分數:(3/4,1/4)、

  (1/4,1/2)、(3/8,1/8)、(1/8,1/6)。

  2、觀察分數,組織分類。

  剛才老師把同學們展示的分數張貼了四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四組分數,你能給它分一下類嗎?

  (1)學生獨立觀察每組分數的特點

  (2)小組討論交流如何分類

  (3)全班交流:小組選代表陳述分類的思維過程。

  (4)教師小結:我們把分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類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導質疑,引入課題

  對于剛才我們分出的這兩類分數,大家想研究它們哪方面的問題?

  (1)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兩個分數哪一個大,哪一個小?

  生2:我想知道兩個分數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選擇的解決問題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下面我們就來解決比較一下兩個分數,哪個大哪個小這一問題,好嗎?(板書課題: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3/4和1/4誰大?你是怎么想的,四人一組拿出手中另一張正方形紙分一分,涂一涂,發揮集體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 ,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 小組選代表說出比的思維過程

  (3)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三個1/4,而另一張紙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個1/4,3個1/4比一個1/4大,所以3/4>1/4。

  (4)用同樣的方法比較3/8和1/8的大小。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左邊圖)。

  ② 學生爭當“小老師”自行講解比的過程。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1/4和1/2誰大呢?大家是怎么想的,用剛才比較的方法,四人一組想一想”。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 小組選代表說出自己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師適當引導并小評)

  (4)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一張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分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1/2。

  (5)用同樣的方法比較1/8和1/6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右圖)。

  ②學生自告奮勇講解比較的過程。(師適當引導并鼓勵)

  ③根據分類總結比較大小的策略。

  (1 ) 學生獨立思考比較大小的方法。

  (2 ) 小組交流如何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3 ) 全班交流,歸納總結: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分子是1的分數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4 ) 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同,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數,分數就大;分子小的表示取得份數少,分數就小。

  分子是1的分數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數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鞏固、實踐、應用。

  1、給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小(見課本61頁下圖)。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2、按份數涂顏色,并比較分數的大小。(投影出示)

  (1)、學生獨立看一看、涂一涂、比一比。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3、電腦出示題意: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1)學生獨立審題。

  (2)小組交流,把自己分的思維過程講給同伴聽。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評:

  同學們表現的很出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更新的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會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也就是分母相同還有分子是1的時候。分母相同時,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當分子是1時,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案例7

  《吃西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理解用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

  3、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求知的欲望。

  教學重難點:

  1、 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情境圖、每生四張完全相同的圓形紙、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出示情景圖

  小熊笨笨要請爸爸品嘗自己親手種植的大西瓜。(板書課題)看它們吃得多有滋味啊!

  2、觀察圖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從圖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匯報

  生交流得出結果 :

  生1:它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生2:爸爸比笨笨多吃了幾分之幾?

  生3:還剩幾分之幾?

  師小結:同學們能夠提出這么多的數學問題,可見,你們是一群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看誰最有辦法。

  (二)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問題一:它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1)列出算式:2/8+3/8=

  (2)交流對算式的看法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分數的加法。那分數的加法該怎樣做呢?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想出辦法來對嗎?

  (3)學生獨立思考。

  (4)小組交流討論:畫圖或利用手中的學具(四張完全相同的圓形紙片),分一分、涂一涂、拼一拼。(生操作,師巡視)

  (5)小組匯報

  a組:2個1/8與3個1/8合起來是5個1/8,也就是5/8。

  b組:借用材料

  C組:先吃8份中的2分,又吃了3分,共吃了8份中的5份,也就是5/8。

  師總結講解:這個西瓜的2/8,也就是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笨笨吃了2份,是2個1/8,爸爸吃了三份,是3個1/8,2個1/8與3個1/8合起來是5個1/8,所以2/8+3/8=5/8。

  (5)回到原圖驗證:

  出示情境圖。(笨笨吃了2份,爸爸吃了3份,一共吃了5份,就是5/8)

  師:剛才同學們表現很棒,不僅動手、動腦想出了很多辦法,而且計算得也很準確,真不錯,那么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第二個問題。

  2、問題二:爸爸比笨笨多吃了幾分之幾?

  (1)生列算式。(指生說,師板書)

  (2)比較問題1:同學們知道這個算式應該叫什么名字嗎?(分數的減法)

  對呀,非常好。師板書(分數減法)

  (2) 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師:那怎樣求出分數的減法呢?我知道同學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解答了,好,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材料與同桌一起來試試。(學生動手畫、涂、拼、說。)

  (3) 匯報:

  ① 出示圖講解。

  ② 爸爸吃了這個西瓜的3/8,也就是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其中的3份,是3個1/8,笨笨吃了2份,是2個1/8,3個1/8比2個1/8多了1個1/8。所以 3/8-2/8=1/8

  師小結:同學們確實很棒,自己就能夠解決分數的加法和減法了,那么最后一個問題有沒有信心解決呢?(有)

  3、問題三:它們吃了5/8,還剩幾分之幾?

  (1)生獨立思考。

  (2)小組內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3)匯報交流學習方法:

  指生板演,并當小老師講解。

  ①有學生會說,把一個大西瓜看作整體“1”,

  ②有學生會說8塊西瓜是整體“1”。

  ③有部分學生可能會說,“1”是一個大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也就是8/8,所以8/8—5/8=(8—5)/8=3/8(師可以及時點撥、引導)

  (4)師小結

  這么難的問題都被我們解決了,可見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再難的問題也難不到我們。

  (三)鞏固應用。

  1、課本P64第一題。

  (1)指生說說圖意。

  (2)列式解答。(獨立完成)

  (3)說明算理,同桌交流。

  (4)指生匯報檢查。

  2、課本P64第二題。

  (1)指生板演,其余生獨立完成。

  (2)生當小老師講解算法。

  (3)總結算法

  今天,同學們學習了分數的加減法,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加減法有什么不同?(指生交流)。

  (4)師小結分數加減法的規律。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指生交流)。

  案例8

  《吃西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

  3、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求知的欲望。

  教學重難點:

  1、 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情境圖、每生四張完全相同的圓形紙、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復習加減法的意義。

  2、復習分數的有關知識:5/7、4/8、2/3的含義。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1)出示情景圖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幅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指生交流,師相機板書課題)

  (2)匯報:從圖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交流得出結果 :

  ①他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②大熊比小熊多吃了幾分之幾?

  ③還剩幾分之幾?

  2、解決問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幾個問題。

  (1)解決問題一:它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① 列出算式:2/8+3/8

  ② 交流對算式的看法。

  ③ 學生獨立思考。

  ④ 小組交流討論(可借助準備的材料或借圖來分一分、涂一涂、拼一拼)。

  ⑤ 全班交流。

  甲小組:2個1/8與3個1/8合起來是5個1/8,也就是5/8。

  乙小組:借用材料

  丙小組:先吃8份中的2分,又吃了3分,共吃了8份中的5份,也就是5/8。

  ⑥ 回到原圖驗證:

  出示情景圖(小熊吃了2快,大熊吃了3快)

  師小結:看來,不論用哪種方法,同學們都能準確地算出來。下面的問題,也一定難不倒你們。

  (2)獨立解決問題二:大熊比小熊多吃了幾分之幾?

  ① 生獨立解決,列出算式。

  ②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

  ③ 全班交流。

  (生有的畫圖、有的折紙、有的涂,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3)集體討論問題三:它們吃了5/8,還剩幾分之幾?

  ①生獨立列出算式。

  ②思考:1—5/8=?

  (師可以提示怎樣把“1”變成可以與5/8相減的分數。)

  a生獨立思考。

  b小組交流。

  c全班交流。

  有學生會發現,把一個大西瓜看作整體“1”;有學生會說8塊西瓜是整體“1”;有部分學生可能知道,“1”是一個大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也就是8/8,所以8/8—5/8=(8—5)/8=3/8(師可以及時點撥、引導)

  師小結:這么難的問題都被我們解決了,可見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再難的問題也難不到我們。

  (三)鞏固應用。新課 標第一 網

  師:媽媽又有了難題要請教我們了,請看:(投影出示)

  1、一根繩子,第一次用了5/9,第二次用去了2/9,一共用去了幾分之幾?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去了幾分之幾?還剩幾分之幾?

  5

  9

  2

  9

  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出示線段圖:

  2、課本P64第二題。

  (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3、總結算法。

  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探索出了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現在我們一起來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規律。(指生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到了什么?(指生交流)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課本P106~111頁,第八單元(統計)

  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認識了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一個或兩個單位)和簡單的統計表。本單元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

  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單元教學內容:

  繼續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代表五個單元)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本單元選擇了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學校組織學生檢查身體、對街頭過往車輛的調查、彩電的銷售情況統計等。例題的編排力求使學生經歷統計過程,又從中進一步了解統計的方法,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本冊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對統計數據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動物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統計圖(一格代表五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單元教學重點: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單元教學難點:完成以1格代表5個單位的統計表的制作。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統計(一)

  教學內容:

  統計(一)(教材106、107、10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調查和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學生填寫比較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和參與意識。

  教學重難點:

  填寫簡單的復式的統計表

  教學準備:

  相關掛圖、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1、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主題圖,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測量過體重嗎?測量了幾次?

  2、讀一年級剛入學時,你測量的體重是多少?(學生自由匯報各自的體重情況)

  3、怎樣才能讓大家一看就明白我們班所有人的體重情況呢?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統計表(1):

  體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數

  師:現在我們就用“正”字記錄法來統計一下剛入學時的體重(集體活動)

  2、活動結束后,師生共同將收集的數據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級時,我們的體重有什么變化呢?

  電腦出示統計表(2)

  體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數

  集體進行統計活動,并將結果填入表中。

  4、討論:如果想把兩年的體重數據填入一個統計表中,該如何表示呢?

  學生討論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單位:千克)

  在新課的教學中,創造了學生認識的矛盾沖突,達到激趣探究的目的,從而有效地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明白,復式統計表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數據分析,從而讓學生更充分地認識的復式統計表的作用。

  5、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填空,然后小組合作交流。指名上臺在黑板上填寫數據。

  6、引導觀察討論大屏幕上的兩個單式統計表與黑板上的復式統計表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7、觀察復式統計表,回答問題。

  (1)一年級時,體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級時,體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還能發現什么?先在小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匯報。

  9、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組織學生對體重過輕或過重的學生提些合理的建議等。

  三、整理數據,鞏固練習

  出示“做一做”,練習情景圖。

  1、交流圖上的小朋友參加了哪些課外活動?

  一班的同學參加各項課外外小組活動人數的情況是怎樣的?

  你參加了哪項課外活動?

  2、討論:怎樣收集我們班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數據?

  3、活動、統計數據。

  4、整理數據并把數據填入復式統計表中。

  5、討論并回答統計表后面的四個問題。

  四、匯報收獲,回顧總結

  這節課我們干了什么?(板書課題)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統計(二)

  教學內容:

  統計(二)(教材第109、110、111頁內容及練習二十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

  方法收集和表現數據。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

  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

  教學準備:多媒體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服務。(播放錄像)同學們請年,這是一條道路上過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其中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究新知

  1、組織記錄:

  (1)給學生統計表(記錄單)

  種類轎車面包車客車貨車輛數

  (2)組織學生第一次記錄:記錄完后,問:在觀看錄像時,你是如何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的?交流完說明用畫“正” 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

  (3)第二次播放錄像,學生記錄。

  問:全部記清的同學舉手?

  (由于車輛過往速度快,學生記錄產生了困難,因此顧此失彼。)討論:怎樣記錄才能又快又準確呢?強調說明分組合作記錄,每人記錄一種車輛的數量。

  (4)再次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

  (5)匯報后,整理數據并填入統計表。

  2、學會制作統計圖。

  (1)分組討論:

  如果用每個 表示2輛汽車,最多要畫幾個格?太麻煩了,怎么辦呢?

  討論后得出結論:用1個 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很好地突破了難點。

  (2)師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個單位的統計圖的制作。

  先讓學生獨立繪制,指名上臺涂色繪制,然后共同訂正。

  (3)在書上完成例1統計圖1、2、3小題,指名口答。

  (4)組織討論:20分鐘后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3、師生總結繪制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本環節老師充分放手,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交流合作帶來的成功。

  三、形成應用

  1、獨立完成第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四、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課后從小組為單位調查班里同學看電視的時間,把調查得到的數據制成統計表和統計圖,使學生在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當中互相交流和促進。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