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通用11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6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1~5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16頁
教具學具:
略
教師準備
1~5的數字卡片、點子圖;學生準備1~5的數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設計:
一、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1、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瞧,(課件演示)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了野生動物園。(課件出示14~15頁主題圖),這里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跟你的小伙伴講一講,你看到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
學生小組內交流,并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數,并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學生匯報。
3、老師根據匯報情況適時把卡片1~5貼在黑板上進行認讀。
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并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等活動,逐步抽象出數。]
二、饋實踐
1、談話:老師說一個數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擺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2、談話: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請告訴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種方式來表示這個數的。
3、同桌之間考一考,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活動中。
三、感知數的順序
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課件演示,學生跟著擺。
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這個2是怎么得來的?再擺1個得到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2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體驗與參與,使學生感知自然數序數的含義,知道自然數除了可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心。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及相關練習。
教具學具:
主題課件,學具卡片。
教學設計:
教學第18頁購票圖
創設動畫情境,引導學生觀察。
1、師:暑假快要結束了,一個人在鄉下姥姥家玩的聰聰就要讀一年級了,為了不耽誤爸爸、媽媽的`工作,聰聰決定一個人從鄉下乘車回家,不讓大人接送,于是他一個人來到車站買票上車
[將數學與生活情境緊密聯系,讓初入學的小學生真切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學習產生親切感。]
a、教師演示買票課件。
b、學生觀察畫面,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個?
如果以紅衣服排第一,再說一說誰排第二,小聰聰后面的解放軍叔叔排第幾,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幾?
學生說的時候教師到處各組巡視、傾聽,并加以指導。
c、各小組抽代表匯報交流。
d、師:看到聰聰一個人排隊買票的情境,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個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個人所處的位置外,你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白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時候,要養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資源,適時對學生進行遵守社會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易于接受。]
2、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買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師提問:這時有幾個有在買票?誰排第一?小聰聰排第幾?聰聰后面的兩位叔叔呢?讓學生再一次在具體環境中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同樣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會觀察會看鐘面的結構,認識電子表和鐘表表達的整時,會讀、會寫整時刻。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操作鐘表認識鐘面的結構,獲得看整時刻的方法,并能用語言比較清晰的說明看時間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時間,感受時間的寶貴,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按時作息。
二、目標分析
學生不僅要會看鐘面和電子表認整時,還會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有所感覺。知道什么時間該做怎么,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本冊只認識“整時”,將來會在二年級上冊“認識半時”。因此,本單元對學生的后繼學習起著重要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鐘面,在鐘面上認識整時、書寫整時,并總結出看整時的方法。
教學難點:對“幾時過了一點”和“快到幾時”的.理解。
四、教學準備
小鐘表、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認識鐘面
1、課件出示謎語
我有個好朋友,會跑沒有腿,會響沒有嘴,它會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請你猜猜看,我這個好朋友是誰?”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揭示課題。
2、自主介紹鐘面
(1)認識鐘面
要求學生觀察鐘面,把看到的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鐘面上有12個數。
有表針:時針與分針。分針又細又長、時針又短又粗。
(2)由學生介紹大的鐘表(教具)
學生從大鐘表上找出時針、分針。發現鐘面上的指針總是在不停地運動。發現表針旋轉的方向。并用手勢表示轉動的方向。
(3)認識分針、時針
有學生介紹又細又長的針叫作分針;又粗又短的針叫作時針。分針、時針轉得快慢不同,但是轉動的方向一樣。
【設計意圖】利用動靜結合的課件,再次強化認識時針和分針。學生在指一指、轉一轉的活動中感受動態的時間。為認識半時,理解時針在兩個數的中間,表示過了幾時沒到幾時做好鋪墊。
(二)認識整時
1、讀寫整時
教師逐一出示鐘表(課件)。
師:看鐘表請思考,鐘面上表示的時間你們認識嗎?
隨著學生的發言教師指導學生讀時間和寫出時間。
7:00讀作:7時
10:00讀作:10時
1:00讀作:1時
4:00讀作:4時
師:結合鐘面表示的時間,想想你們在做什么?
【設計意圖】認識每一個整時都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情境,滲透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鐘表。
2、整時時刻和鐘面連線
在學生反饋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問題。
3、發現鐘面表示整時的特點
師:鐘面表示的時間叫作整時。觀察鐘面,整時的時候鐘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隨著學生的觀察,教師引導學生依次看四個整時。讓學生總結出: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7是7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0是10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是1時。最后讓學生說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4、動手撥出時間
(1)學生自主撥出時間,同學之間交流。
(2)展示學生撥的`作品,同學們進行評價。
(3)教師出示鐘面,要求學生說出時間,并寫出時間。
重點強調12:00鐘面出現的特殊現象。
5、從電子表中再認識整時
(1)出示電子表12:00(課件)
師:電子表現實的時間和我們寫出的時間是一樣。
出示7:00、10:00、1:00、4:00卡片貼到黑板上,讓全體學生讀一讀。請你們觀察整時的電子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總結:
整時:多少分
(2)完成教科書第86頁第2題。
(三)鞏固練習
1、判斷哪個鐘面表示整時,并說出理由
2、說一說鐘面上的時間接近哪個整時
總結:兩個鐘面都接近10:00,第一個鐘面不到整時,第二個鐘面超過整時。
3、有序排列時間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用不同的語言描述時間,學生在比較、排序中強化對整時和接近整時的認識,為今后學習幾時幾分做鋪墊。
4、猜時間
師:我們一起做猜一猜的游戲。生活中有這樣的鐘表,鐘面上1個數也沒有,不好看時間。(課件中出示實物照片)請你們大膽猜一猜鐘面上的時刻?
先讓學生猜這個鐘表表示的時間
在出示這個鐘表提示學生
5、做一做(數學書第85頁做一做)
師:小明晚上9時睡覺了,如果是早上9時,小明又會在干什么呢?
(四)欣賞古代計時工具
師:這些古代計時工具,非常有用。鐘表能幫助我們安排一天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希望每一個同學都用好小鐘表,學會抓緊時間。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欣賞古代計時工具的過程中,保持對認識時間的興趣,體會鐘表的作用大。
(五)全課小結
師:時間在滴滴答答的聲音中悄悄地走了,但是又悄悄來了,我們先記住整時,今后還要認識幾時幾分呢。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中,體驗前與后、左與右的位置與順序。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初步培養學生首先確立參照物,再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體會前后,左右的相對性,提高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難點:
準確的區分左和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想和大家做一個游戲,猜一猜同學的位置。
教師說位置,學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學習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轉身,把你周圍的同學介紹一下?
(1)出現兩種情況:
說出左右,(他這樣介紹同學的,你還能介紹嗎?)
說不出左右,(他這樣介紹同學的,你還能怎么介紹?)
(2)比較,兩種說法哪種更好?
(3)原來我們可以用左右來介紹兩邊的同學,這樣說真清楚,你也能這樣介紹你兩邊的同學嗎?
(4)我們剛才用了哪兩個詞介紹我們兩邊的'同學的?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新朋友。板書:左右。
你的哪邊是左邊?右邊呢?
指指你左邊是誰?右邊呢?
2、做游戲。
跟著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舉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腳向前一步……
3、練習
提出問題:他們為什么都在左邊走呀?
組織學生討論,像前后那樣得到結果:面對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學習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紹你的前后都是誰?
(三)、觀察課件,請你向大家介紹你看到景物
學生認識上、下
三、鞏固練習
46頁試一試。
1、看參照物。
2、說出相對應的前后左右的車。
47頁練一練
1、左右的練習。
2、相對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題:上下左右的相對位置綜合練習。
四、課堂小結:
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
前上
左右
后下
教學反思:
學生對于平面內前、后掌握較快,對于左右掌握會很慢,在介紹自己的前后左右的同學時,先讓他找到自己的右手(寫字的手一直舉著),學生很快分清左和右。上下是立體的通過樓上與樓下就分清。練習中讓學生學會看圖理解題目要求,學生就會了。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看整時
教學難點:
整時時針、分針所在的位置
教學具準備:
實物鐘、模型鐘,實物展示及相關多媒體課件,頭飾。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請同學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嘀嗒……)
再聽聽這是什么聲音?(鬧鐘聲……)
2、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離不開鐘表,鐘表有著各種不同的形狀,(圓的、方的、扇形的……)鐘面上還有豐富的知識,你們想知道嗎?
二、整合問題:
1、說一說,關于鐘表,你都知道哪些知識內容?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鐘表。
三、解決問題:
1、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學生拿出學具鐘,說說在鐘面上你都看見了什么?
2、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同桌比一比,看鐘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匯報)
3、教師點撥,解決問題
(1)時針、分針、12個數(數一數)12個大格、一些小格(秒針)
(2)師撥動按鈕,生說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的?(順時針)
四、總結歸納
認識整時
(1)師:聽鬧鐘又響了,文文還在睡懶覺呢。(出示情境圖)
快告訴文文,現在是什么時刻了,再睡下去,她會遲到的。
(糾正7點說成7時)
(2)師:再說說這些是什么時刻?(出示圖片)8時、3時、6時
生觀察這些鐘面上的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生匯報: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整時的常用方法8時、3時、6時(文字表示法)
(4)整時的另一種表示法:8:00、3:00、6:00
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電子表示法)
(5)怎樣用電子表示法記錄時間?(同桌互練)
五、拓展應用
1、找朋友(頭飾)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刻別找錯呀。
2、撥鐘表說時間。(同桌互做)
3、過一小時是幾時?(出示圖片)生思考動手操作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數出11-20各數,認識11-20各數并能正確讀數;掌握20以內的順序;初步體會11-20各數的組成
2.通過生活化的實例認識計數單位“十”;初步了解十進制;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參與實踐過程,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初步的數感
[教學重點]
認識計數單位“十”,初步體會引進十進制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認識計數單位“十”,初步體會引進十進制的必要
[教學過程]
(黑板上貼出數字卡片、花、蝴蝶)
一、學習新知
1、初步感知(猜一猜,數一數)
今天老師來和大家一起玩個游戲,比眼力。看看誰看得又快又準。
圖上有幾個巧克力呢?(五個)
我們再來,圖上有幾個巧克力呢?(六個)
再來,注意看要變多咯,有幾個?(10個)
這是我們學過的10以內的數,10以內的數我們還學過哪些?
我們一起來從小到大數一數。
談話小朋友:在生活中,像這樣,滿10根捆一捆的現象經常可以看到。昨天老師去買鉛筆,我要買10根鉛筆,營業員阿姨數都沒數,就給我一捆,我很奇怪,一數這一捆正好有10根鉛筆。滿10根捆一捆,這樣拿起來多簡單啊!不要1根1根的去數。我又想買10本小本子,營業員阿姨又數都沒數,給我了一包,猜猜里面有幾本?這一條餐巾紙里面也有10包。
10個一是1個十(課件)
你能數出10根小棒捆一捆嗎?滿10根捆一捆,一捆是1個十,所以我們可以說,10個一是1個十。我們來輕輕讀兩遍把它記住了!
2.認識“十、十幾”)
(1)12根
現在老師要你擺出12根小棒,你會用這種好方法擺一擺,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
你是怎樣擺的?
生:左邊擺1捆,右邊擺2根,
師:1捆里面有多少根?對呀,學習數字10的時候,老師說過,滿10根可以捆一捆。12根小棒,這樣擺,使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出是12根。這個方法真好!(課件出示)
(2)12根、11根、19根、20根
①12根:
剛才我們擺出了12根小棒,你能看著自己擺的小棒
②11根;
如果拿走1根,看看現在是多少根?師貼出11根,老師覺得這個數很特別,你知道特別在哪嗎?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一樣嗎?(黑板出示小棒和數字)
③19根:你能快速擺出19根小棒嗎(學生擺的時候,老師在上面擺)19根,先擺1捆,再擺9根,對嗎?誰也擺對了?
④20根
如果我們在19根旁邊再添一根,現在變成多少根了?對極了!滿20根了!右邊單根的滿多少根了?滿10根我們又可以怎樣了?現在你桌上有幾捆了舉起來給我看看!2捆就是多少根小棒?把小棒輕輕的放在鉛筆盒旁邊,然后看上面.
2個十是多少?你們真聰明!剛才我們擺出了一個比較大的數:20。幾個十是20?(20黑板出示小棒和數字)(板書2個十是20)
(3)草莓雨傘(1417)
數好了花兒蝴蝶,我們來數草莓小傘吧!估一估,草
莓多還是小傘多?猜對了!(如答案不同:到底誰猜對了呢,知道了它們的個數就知道誰多了!圖上的草莓東西既不能像小棒一樣滿10個捆一捆,也不能像花兒蝴蝶一樣先擺出10個,有什么好辦法,使我們更快的看出有多少個呢?數一個就可以在草莓上劃一下做一個記號,滿10個圈一圈。
三、練習
(1、抓一把小棒,數數有多少根)
2、11-20
(1)補缺少的數13、15、18(教師貼出11-20各數)
看!在活動中,我們認識了很多新的數,-------,
它們都比10大,它們也想從小到大排排隊!哪個數排在10的后面呢?
(2)揭示課題:這些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11-20的各數
(3)從7數到17,從11數到20
(4)提問題
師:這些新朋友乖乖的從小到大排好隊了!一起來讀一讀。看到這兒也有很多數,小明有4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想一想。
比12多1的數是幾
和18相鄰的數是幾和幾?
10和12中間的數是幾?
15在幾和幾的中間?
3、0-20
(1)我們以前認識了0-10,今天,我們又認識了11、12……
從0到20,我們都會一個一個數,那么從0開始,你會2個2個數嗎?5個5個數呢?10個10個數會嗎?100
(2)下面來數數生活中的物體
這是什么呀,鞋子!2只鞋子是一雙,這里一共有多少只鞋呢這么快!你是怎樣數的?
這是?香蕉,一把有幾只香蕉?怎樣數,更快!
(3)0-20,這些數,有大有小,你能幫他們從小到大排一排嗎?誰最小?接下來是?
4、找生活中的數
(1)身邊的數:尺、書
尺:看!老師學習上的好幫手尺子請來了。看到這些數了嗎從0開始,越往后,數就越來越大?
數學書:15頁19頁
在我們的數學書上也藏著今天學習的數呢!我們來翻書比賽吧!我說一個頁數,看誰最先找到。第15頁,是小猴撈月亮的這一頁,你找到了嗎再翻到第19頁,你怎么翻的這么快你是從15頁開始往后翻還是往前翻為什么呀?
(2生活中的數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能見這到些數。
老師收集了幾張圖片,找一找這些圖上面的數。
(圖1)公交站牌
提問:這是18路公交車的站牌。你看到了哪個數
(圖2)綠燈
提問:這是什么12是綠燈閃爍的秒數,根據你平時的觀察,誰知道12后,下個數是幾接對!紅綠燈上秒數的變化是從大到小的,當從12變為0時,變為接下來綠燈會當到0時就顯示黃燈了.一會兒馬上要變紅燈了.我們過馬路的時候要知道,綠燈行,紅燈停。
(圖3)米袋
提問:見過這樣的圖嗎大米重20千克,這里的千克是表示重量的單位。平時我們要節約糧食.
(圖4)電梯圖
提問:這是電梯的按鈕。如果小紅家在10樓,她想去16樓的好朋友家去玩,小紅就按了數16,那電梯開始是往上還是往下我們一起說一說電梯里數的變化,10接下去是-------.
四、課堂總結
在生活中你見過這些數嗎?我最喜歡其中一個數,它比12大,你猜猜是哪個數(大了小了----)是18,現在大人的身份證號碼就是有18個數字組成的,同時,它也是一個很吉利的.數!你最喜歡哪個數請你用這個數說一句話。
我們的周圍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字世界,數字無處不在!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做個有心人,注意觀察和思考,這樣我們會越來越聰明的!
[板書設計]
認識11~20各數
(10)個一是1個十
(2)個十十20
[教學反思]
《11~20各數的認識》是一年級數學上冊的內容,在整個數的學習中具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續,又是100以內乃至更大的數的認識的基礎,同時也為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學習打下算理基礎。由于此前學生已經認識11~20的數,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在實踐操作、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10個1是一個十”掌握一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表示十幾。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注重復習導入,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而且本節課的內容是很抽象的數的認識。因此我先讓孩子復習了0~10的數,從而導入新課:認識11~20各數。這樣的導入,既使孩子們對10以內數的認識進行了復習,又為新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2、注重通過充分的動手操作,幫助學生掌握數的組成。
教學中從學生現實起點出發,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操作、觀察、交流、討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如:在理解計數單位“十”,初步感知“十進制”的概念時,我先讓孩子自己數出小棒,孩子有1根1根數的、有2根2根數的、有5根5根數的等不同方法;然后帶領學生認識1根小棒表示1個一,接著師生一起一邊擺一邊數,數出了10個一,這時教師說明有時為了方便把10根小棒捆成1捆,通過提問“1捆有幾根”得出10個一就是1個十,這時教師要求孩子利用身邊的皮筋去實際動手捆一捆,加深對1捆表示1個十的認識。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這個重點的理解,我還請一位學生當小老師上臺演示,讓孩子們去說一說,從而突出這個重點。
在接下來的12的認識上,我讓孩子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實際動手擺一擺。通過對不同方法的展示,讓學生討論:“怎樣擺能看得很清楚?為什么?”從感知到理解,到再次借助小棒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比較、解釋原因,充分感受到“十進制”的優越性。鞏固“十”的知識形成過程。最后通過看一看、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完成對11、13、19的認識,理解2個十是20。掌握了它們的組成。并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
3、注意培養學生的數感。
數感在《新課標》中是非常重視的。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我通過猜數游戲提高學生的估數能力,在充分動手操作的認知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感,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培養學生的估數意識。讓學生猜一猜鉛筆有幾支、再實際數一數,再讓他們思考怎樣能讓別人看得更清楚?還可以讓其他孩子給出一些建議,如果我想讓他抓得比這個數多一點或少一點,你有什么建議,讓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議后再去抓,培養學生的數感,也給他們以成功的喜悅。為了進一步培養估數意識,我讓孩子去估草莓圖、雨傘圖,再教給具體數的方法,看誰估數和數數的結果比較接近,向學生滲透估算意識,鞏固了對“十”的認識。
但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也還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首先是“十”強調不夠,雖然我主觀上想讓孩子去感受、去操作,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少數幾個孩子捆不好皮筋,最終還是沒有將小棒捆成一捆,我應該自己親自動手演示,而不是動畫展示就算了事。其次正是因為“十”孩子理解不深刻,以至于在12的認識上花費了很長時間,不能只在等待,可以請幾個擺得快的同學介紹一下擺得快的原因,這樣教學或許更有效果。三是在估算時可以讓孩子充分介紹自己數的方法,給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而后讓他們在展臺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將10個圈一圈、數一數,從而體會“十”的運用。
每節課都會有“意外”,每節課也都會有生成、有收獲。通過這次課堂評比,我從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我將以“讓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為目標”,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7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一樣東西(出示裝有15枝鉛筆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嗎?生:粉筆、糖、......
師:其實里面裝的是鉛筆。上課之前老師想跟你們玩猜鉛筆有多少的游戲,愿意和我玩嗎?生:(興趣極濃,大聲回答)愿意!
(評析“猜猜老師盒里裝的是什么?”“愿意和我玩猜鉛筆有多少的游戲嗎?”這一話題的提出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望,為新知識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提供探索機會,經歷學習過程
1.操作、數數
師:(老師把盒子里的鉛筆全抓在手中)同學們,猜猜看,老師手里的鉛筆有幾枝?生:(自由猜測)6,9,15,...
師:同學們猜了這么多,那到底誰猜的對呢?怎么辦呢?生:數一數就知道了。
師:好,我們數數看,(把鉛筆拿在手上邊數邊擺在桌上)1,2,...,15,有15枝,你猜對了嗎?(臺下猜對的學生發出一陣歡呼聲。)
師:好,我們再來猜,(教師在桌上再添鉛筆)現在有幾枝?生1:20枝。生2:5枝。
師:原來有15枝,再添上去,應該怎么樣?生:肯定比15枝要多。(自由猜測,在猜測的基礎上數數發現有20枝。)
(評析估計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本環節中,教師通過創設“猜一猜鉛筆的數量是多少”,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初步的估算技能。當學生把估算當成胡亂猜測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使學生體會到檢測估算正確與否的策略與方法,加強對學生數感與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
師:我們再來猜。(變20為26,重復經歷猜--數的過程。)
師:好,我們猜最后一次。(教師在桌上拿掉了4枝)現在猜猜有幾枝呢?生1:肯定比26少了,18枝。生2:20枝......(教師與學生一起興趣濃厚地一枝枝數著:1,2,3,...,22。)
師:剛才我們猜完以后要想知道到底有幾枝鉛筆,都是通過一枝一枝地數,每次都要這樣數一數,你感覺怎樣?生1:很麻煩。生2:很累......
師:對呀,一枝一枝地數這么麻煩,那有沒有好辦法使鉛筆擺起來別人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枝呢?可以和同桌的同學討論討論。(師巡視,加入學生的討論中。)
師:好,現在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其他同學呢?(集體交流,教師根據回答板書幾種數法并標上序號。)
生1:2枝2枝地數。生2:5枝5枝地數。生3:把10枝扎成一捆。......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想出這么多種數法,你們比較一下,覺得哪種數法最好呢?生:把10枝扎成一捆的好。
師:為什么把10枝扎成一捆,就能很容易看出有多少枝呢?生1:2個2個或者3個3個也要數好幾次,也比較麻煩。
生2:10枝扎成一捆,一看就知道有10枝了,然后就接著一捆一捆地數:10,20,30,...
師:對,一捆就是1個十即10,二捆就是2個十即20,三捆就是3個十即30,......,九捆就是9個十即90(板書:1個十是一十,2個十是二十,3個十是三十,......,9個十是九十,學生齊說),再數數有幾個一,合起來就是幾十幾了。
(評析這個環節通過多次猜鉛筆,然后一枝枝地數鉛筆的'活動,使學生感覺到當鉛筆數目多時,一下子不容易看出是多少,激發學生去尋找好方法,以便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再創造”的過程。在反復數的過程中,學生領悟到10枝扎成一捆,可以使數數更加方便,并初步掌握整十數的順序。)
2.擺小棒,讀數
師:現在我們就用剛才想出的好辦法來試試看,(用小棒在黑板上擺出3捆加4根小棒)你們知道這表示多少嗎?
生:(快速且大聲地回答)34。
師:你們這么快就看出來了,怎么看的呢?生:(大部分學生搶著舉手)3捆就是30根,再加旁邊的4根,就是34。
師:(拿起3捆小棒)這是幾個十?生:3個十。
師:(再拿出4根小棒)幾個一?生:4個一。
師:(語速放慢)3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34(板書:3個十和4個一)。好,剛才老師講的這句話,誰來說一說?(指名復述這句話。)
師:還有好多同學都想說,那同桌互相說一說。(同桌互相說。)
(評析由于學生在前面猜數環節中已經親身體驗到“10根扎成1捆”的緣由,感知了幾個十和幾個一就讀作幾十幾,這樣在理解數的組成的基礎上學讀數自然水到渠成。對于數的組成這句話,教師通過放慢速度、讓學生復述,教給他們一個說完整話的模式,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對學生學會完整表達自己思想的培養。)
師:(出示5捆加8根)現在老師再擺,這表示多少?生:58。
師:為什么是58,誰能用剛才的說法說一說呢?生:5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58。
師:(又出示7捆加2根)現在有幾根?生:72。
師:為什么是72?生:7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72。
師:同學們想一想,剛才老師擺小棒都是怎樣擺的呢?生:先擺出幾捆,旁邊再擺幾根。
師:對,先擺幾捆,就是幾個十,再擺幾根,就是幾個一。
師:剛才都是老師擺小棒,現在同學們能不能也用這種方法擺一下,有問題嗎?生:沒問題。(學生各自操作后教師指名回答。)
師:你擺的小棒表示幾?生1:17。
師:好多同學都沒看見你是怎么擺的,你能介紹一下嗎?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師:也就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生1:是由1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生2:我擺的是29,是由2個十和9個一組成的。生3:我擺的是46,是由4個十和6個一組成的。......
師:現在反過來,請你說說你是怎么擺的,讓其他同學猜猜你擺的表示幾。生1:我擺的數由3個十、5個一組成,你知道我擺的是多少嗎?生2:35。......(小組之間根據各自所擺的數字互相猜數、評價。)
(評析在擺小棒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只顧自己,而忘記傾聽別人的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創設“我說組成,你猜數”的練習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內張力,并以高昂的情緒投入學習。課堂中,學生積極參與猜數、擺數、讀數的過程,思維非常活躍。)
師:現在老師和你們一起一捆一捆地邊擺小棒邊數數,從10開始。10,20,...,90(當數到90時,教師故意停頓),我們一根一根地擺數到99(放慢速度),再數100。
師:同學們,100根怎樣擺讓別人一眼看出是100根呢?(學生又想到了扎成一捆的方法。)
師:為什么這樣就是100了?生:1捆是1個十,2捆就是2個十,......,10捆就是100。
師:對,真聰明,10個十就是100。(板書:10個十是100)
3.數的順序和大小
師:同學們很聰明,能夠看著小棒讀出它們表示的數,現在老師說出一些數,你能很快地用小棒擺出來嗎?
生:可以。(一個學生在投影儀上擺,其他學生在下面操作。)“44”
師:你是怎樣擺的?生:4個十4個一。“54”
師:54在44的基礎上只要怎樣?生:再加一捆。“67”“89”“100”(生邊擺邊解釋。)師:接下來同學們拿出你的皮尺,把你認識的數字讀出來好嗎?
師:尺子上的數字,越往右越怎樣呢?生:數字越來越大。
師:老師看著尺子上的數字,就能想出好多問題,比如,75前一個數是幾?生:74。
師:比36多1是幾?生:37。
師:49比50少幾?生:少1。
師:誰能學老師的樣子,看著尺子上的數字給大家提問題呢?(學生提問,其他人傾聽、回答。)
師:好多同學還想提問題,那么我們小組合作,1人提問,其他同學回答。(小組內交流。)
師:同學們能否把尺子上的數字記住,不用看尺子進行搶答呢?
師:63比64少幾?89前一個數是多少?5個十是多少?(學生搶答)
(評析學生通過讀數、了解數的順序、比較數的大小,進一步認識100以內各數。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學習數,知道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在輕松活潑的課堂學習過程中對100以內的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感。)
(三)游戲活動
1.數字接龍
師:老師說一個數字,你們說出后面連續的五個數,看誰說得又對又快。
師:23。生:24,25,26,27,28。
師:真棒!56。生:57,58,59,60,61。
師:77。生:78,79,80,81,82。
師:同學們真能干。
2.接力賽
師:你們能按照老師的方法說出后面三個數嗎?試試看。
師:34,36,38。生:40,42,44。(有學生說成39,40,41,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所給數字的特點,再想一想。)
師:45,50,55。生:60,65,70。
師:真能干!20,30,40。生:50,60,70。
師:請同學們互相考考。(同桌互相出題。)
3.排順序
師:同學們,學校的運動會快到了,今天老師特地選出了幾位運動員,請看(10名學生上臺,每人胸前有個數字,分別是24,36,30,42,75,63,50,21,19,38)。
師:他們身上都有一個數,表示什么呀?生:號碼。
師:有幾位運動員呀?生:10位。
師:看這些運動員上場,你感覺怎樣?生:很亂沒有次序。
師:很亂,那怎么辦呢?生:給他們排隊吧。
師:那你們說說按什么順序排隊呢?生1:按號碼從小到大。生2:按號碼從大到小。
師:現在我們先請運動員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吧,看誰排得又快又好!(運動員互相矯正排好隊。)
師:哪位運動員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的號碼?比如,我是幾號,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如果同學們覺得介紹得好,就鼓掌表揚,好嗎?生1:我是19,是由1個十9個一組成的。生2:我是21,是由2個十1個一組成的。......
師:作為運動員,反應要特別敏捷,現在我們來比賽。當給出問題的答案是你胸前的號碼時,就請你舉起手,說:是我。其余同學當裁判,對反應快的運動員鼓掌表揚,好嗎?(師生共同出題,如:比25少1是幾?3個十和6個一是幾?7個十和5個一是幾?3個十是幾?49的鄰居是幾?比18大1的數是幾?)
師:同學們,你對這些運動員的表現滿意嗎?我們平時也要向運動員學習,鍛煉好身體,才能學到本領。
(評析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當學生學習感到疲倦之時,教師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小小運動員”這一情境,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這樣,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會判斷正誤、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滲透了思想教育。)
師:同學們今天學習了100以內各數,在平時生活中,你在哪看到過或聽到過呢?生1:紅綠燈的計時牌上。
生2:車牌號。生3:電子鐘。......
(評析通過列舉生活中的數,使學生充分感受數的意義,充分體會用數學的快樂,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小結
師:這節課中你最高興的是什么事?生1:我學會了100以內各數。生2:我很喜歡猜數字。......
〖教學反思〗從本節課的設想到實踐體會很多,最深切的是以下幾點。1.加強估算,重視數感的培養: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由于一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方法掌握得較少,因此,一開始通過猜鉛筆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借助對實物的觀察、數數來理解100以內數的意義,使學生能用數字將小棒的根數表示出來,培養學生的數感。2.轉變了教師的角色: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而不是機械地告訴學生。如數的組成,反復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的過程。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培養合作意識,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
3.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初步體會數位、數序及數量多少的觀念。
〖教學設計〗
(一)設疑激趣(教師事先準備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在其中一個里面放上一些豆子(內裝22粒),另外一個是空杯。教師給學生展示一下,讓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生:有兩個杯子,一個裝有豆子,一個是空的。生:老師,你拿兩個杯子來做什么?
(二)正確估計(教師舉起其中一個裝有豆子的杯子。)
師:同學們都很注意觀察,問的問題也很好,老師今天帶來的杯子里裝有一些豆子,你們猜猜看里面有多少粒呢?
(學生對杯子里豆子數目多少的概念并不是很明確,因而說法不一。)
生1:有30粒。生2:有40多粒吧生3:不對,也許比40粒還多,也許是50粒。(在學生爭論不休時,教師微笑著取出另外一個空杯。)
師:同學們,我們先在這個空杯中裝進10粒豆子,看一看。
(教師一邊說一邊帶著學生一起數10粒豆子,放入空杯中。讓學生觀察,然后拿出第一個杯子。)
師:現在你能估計出這個杯子中有多少粒豆子嗎?
生1:我估計有20粒。生2:我估計比20粒多一些。生3:我想,杯子里的豆子有兩把多,一把大約有15粒,我估計有30粒。
師:誰估計得比較準確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找兩名學生到講臺前,其他學生跟著一起數。1,2,3,4,...一個一個地數,最后是22粒。)
師:同學們還有其他的數法嗎?
生4:我可以這樣數:一五、一十、十五、二十,還剩2粒,與20比較接近。
生5:我數的方法是這樣:先數出10粒放一堆,再數出10粒放一堆,最后還有2粒,一共是22粒。估計20粒的同學最接近。
師:同學們說得真棒!(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地評價,鼓勵和引導用不同的方法去數數。同時在屏幕上出現數字:“22”,對估計較為準確的學生給予肯定。)
(三)小組合作,加深理解
師:下面我們就用剛才學到的方法,在小組里做一個游戲。
以小組為單位,一個同學抓小棒,其余同學估計是多少根。估計完成后再數一數,看哪位同學估計得最準確。教師在組織學生活動的同時要指導學生進行交流,同學之間相互說一說是怎樣估計的,是用什么方法數的。讓學生逐步養成善于合作、樂于表達、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學生數小棒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要求有統一的方法,只要數的.結果正確,數數的過程熟練即可,數數與實物不相符的給予個別指導,選取幾種數法特別的在班內交流。
(四)寓教于樂,探索新知
師:做完游戲我們再來看屏幕上的數字。
師:大家一起來讀一下。(學生齊讀。)
師:看到22這個數字,你們有什么問題和老師交流嗎?生:老師,這是剛才數出的一杯豆子的個數,數字都是2,兩個2一樣大嗎?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同學們你們怎樣看呢?生1:兩個2應該一樣大,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上。
生2:我不同意剛才同學的回答,兩個2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會表示不同的意義,它代表的數也就不同。
(教師把屏幕上22上方加上計數器。)
生3:兩個2,右邊一個2在個位上,表示2個一;左邊的2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
生4:左邊的2用兩捆小棒表示,是20根;右邊的2,它只表示2個一根。合在一起才是22根。
師:這些同學說得真好,現在我們一起拿小棒來試一下。(學生一邊讀數一邊拿小棒。)
師:哪位同學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生4:33,44,也是這樣的數。......
師:同學們認識了數位,知道個位和十位不同,那么右邊起第三位又是什么位呢?(學生齊答是百位。)
師:百位上的一個1是多少?
生:百位上的一個1表示100。(出示帶有計數器的數字,讓學生認識100,然后指導學生在計數器幫助下學寫兩位數。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5頁“寫一寫”及“練一練”的第2題,對兩位數的寫法及數位的意義進一步鞏固。)
(出示“練一練”的第4題。)
師:小熊今天要給新建的房子寫上門牌號,可是它遇到了困難,同學們能幫助它嗎?
(全班學生一起完成,進行交流;并把結果填寫在課本上。)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做一個接龍游戲可以嗎?(按小組進行,一個同學報數接下來的同學繼續數,可以是正著數也可以是倒著數,數錯的同學表演一個小節目。)
(五)小結(教師在愉快的活動后進行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相信同學們的收獲一定不小,哪位同學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數豆子”是“生活中的數”的第二節課。幫助學生建立數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要任務,教材通過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計一下有多少”這一富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引入估計活動,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我在處理這個環節時,采用的是用一個透明的杯子裝進22粒豆子,讓學生去猜有多少,因為最初學生是無意識、無根據地去想,所以我用了一個詞“猜一猜”;然后我又取了10粒放入另外一個杯子,通過學生對這10粒豆子數量的感知,對第一個杯子中物體的多少有了大致的認識,然后通過推理去進行判斷,因而這個過程我又巧妙地將“猜一猜”改成“估一估”,讓學生學會思考,用推理的方法去估計,這對培養學生的數感是十分有益的。為了進一步結合實際正確地去估計,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較小,數豆子不好操作,因而用學生熟悉的小棒來代替,采取一個“抓小棒”的游戲,使學生對數形成感性的體驗,在具體活動中發展數感。
此外,整節課設計了許多有趣的活動,數一數、猜一猜、寫一寫、比一比、說一說,讓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使學生學中有樂、樂中有學,真正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本課中我還有意識地安排了幾個小組合作的項目,讓學生在活動中做自己能做、會做、要做的事,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思考、表達、交流及嘗試。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加減混合運算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并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學會與人合作,體會趣味數學和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設計〗
(一)我們去坐車
(對教材上的小朋友們乘車圖,我作了一些改動,課題定為“暢游動物園”。)
師:在上課之前,我先統計一下,我們班哪些同學去過深圳市野生動物園?哪些同學沒去過?
(很多學生很興奮也很得意地說去過,也有少數學生略顯遺憾地說沒去過。)
師:(安慰但很有鼓動性)沒關系!不管是去過還是沒去過,我們今天都開開心心地到動物園去玩一圈,痛痛快快地暢游一次動物園,好不好?
生:(興奮地)好!
師:現在我們就到世界之窗集合,坐車前往動物園!(多媒體演示公共汽車開動,到達“世界之窗”,有乘客上下車的情境。畫面配音:各位乘客大家好,這里是火車站開往動物園的101路公共汽車,現在車上有乘
客36人......世界之窗到了,本站下車19人,上車48人。)
(評析動物園是學生喜愛去的地方,以此作為課題引入新課,能立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二)前往動物園
1.到達“世界之窗”
師:畫面中的情境大家看清楚了嗎?你能不能估計一下,現在車上的乘客和剛才的36人相比,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為什么?(學生對畫面中的情形非常感興趣,教師的問題一出,小手都紛紛舉起來。教師讓各個學習小組先討論一下,教室里頓時響起唧唧喳喳的討論聲,看來學生還沒養成輕聲討論的習慣。)
生1:我覺得車上的人增加了,因為上車的人比下車的人多。
生2:車上的人數增加了,因為48比19大。
生3:我覺得車上的人會比原來的36人多很多,因為48比19大很多。
(第三種說法很有創意,用到了以前學過的“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知識,有較強的數感和估計能力。這位學生的回答得到了其他同學欽佩的目光,聽課教師中有人贊許地點頭,我也及時地表揚了他。)
師:那么現在車上到底有多少人呢?你能寫出算式計算出來嗎?
(學生獨立地在練習紙上列式計算,幾分鐘后,讓學生回答。)
生1:36-19+48=65(人),我是用車上原來的人先減下車的人,再加上車的人,就是現在的人數。
生2:36+48-19=65(人),我覺得也可以先加上車的人,再減下車的人,就是現在的人數。
(這時又有一個學生把小手舉得高高的,滿臉著急的樣子,我剛朝他看,他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
生3:老師,我和他們的算法都不同,我先算48-19=29(人),再算36+29=65(人)。
師:你的想法真獨特!你能說說為什么要這樣算嗎?
生3:48-19=29,表示上車的比下車的多29人,36+29=65就是現在車上的人。
師:剛才大家都說車上的人數增加了,這個29也可以說是什么?
生4:車上增加的人數。
生:用原來的人數加上增加的人數,就是現在車上的人數
(又一部分學生忍不住接上了話題,也有一部分學生略有所思、略有所悟地點點頭。聽課教師中響起一陣討論聲。)
師:你們在計算得數的時候,是口算的還是寫豎式算的呢?誰愿意把你的豎式展示給大家看?
(學生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豎式的寫法,同時教師強調一下易錯的地方。)
2.到達”深圳大學“(畫面配音:各位乘客,深圳大學到了,本站下車17人,上車9人。)
師:想一想,現在車上的人數和剛才相比,是多了,還是少了?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師:你能算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嗎?(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說一說你的算法,你是怎樣想的?
生1:65-17+9=57(人)。生2:65+9-17=57(人)。生3:17-9=8(人),65-8=57(人)。
(教師讓學生解釋算式的意思,并指名用豎式計算的學生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出來。因為有上面一題的鋪墊,學習過程加快許多,匯報算法的學生都能準確地解釋自己算式的意思,特別是對于第三種算法的理解又更深了一步,大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在有意識地嘗試用第三種方法來算。)
(評析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并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并為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提供有利條件,在計算結果時先估算再口算或用豎式計算,充分體現算法多樣化,培養估算意識。教師在兩道題的處理上,也有輕重之分,第一題是重點,第二題是知識的順遷移,有效且及時地鞏固所學知識。)(三)表演真精彩1.蝴蝶采花師:看,動物園到了。深圳市野生動物園歡迎大家光臨。看看這邊草地上有什么?(蝴蝶)春天里,美麗的蝴蝶正忙著傳播花粉呢!每一只蝴蝶應采哪一朵花呢?請你把蝴蝶和相應的花用線連起來。
(學生每人一張練習紙,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評析用情境出示練習題,比直接看題計算要生動得多,學生也比較感興趣。)
2.拔河比賽
師:這邊動物們的拔河比賽正在緊張地進行,哪一隊會贏呢?咱們來幫忙,好嗎?1~5小組的同學代表左邊的一隊,6~10小組的同學代表右邊的一隊。請大家在練習紙上算出得數,再決定勝負,好不好?開始!
(多媒體演示動物們拔河的情境,教師點擊鼠標,繩子就會偏向得數大的那一邊。)
師:再來一輪好不好?(畫面上場景不變,兩邊的算式變了,一共出示了4組題。)
(評析拔河比賽是學生熟悉的活動,把這一情境運用于動物的活動中,生動有趣,更富有人文色彩。盡管所給題目都是單調的兩步計算,但學生急于想知道比賽結果,都興致勃勃地認真計算,盡管計算過程比較復雜,但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效果就大不一樣。)
3.接力賽跑
師:再來看這邊的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呀?(接力賽跑)好多小動物身上的號碼都忘了寫,你能不能幫它們填上?(學生在自己的練習紙上獨立完成。)
(訂正完得數后,教師追問:你認為哪一隊可能會贏?這一問,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他們的回答千奇百怪。)
生1:我認為老虎隊會贏,因為最后老虎身上的得數是88,而獅子身上的`得數是78,所以老虎隊贏了。
生2:我不同意,因為賽跑是計時間的,老虎身上的88可能是跑了88秒,而獅子是78秒,所以應該是獅子隊贏。
生3:我覺得還是老虎隊贏了,因為獅子那隊有烏龜,烏龜是爬得很慢的。
生4:我不同意,烏龜雖然爬得慢,可老虎隊里有熊貓,熊貓不也是跑得很慢很慢的嗎?
生5:烏龜雖然很慢,但后來獅子也追上來了,你看獅子的腳在老虎的腳前面一點點,說明獅子是先沖線的。
生6:我還是覺得老虎隊會贏,你看烏龜一邊跑還一邊扭過脖子回頭看別人,這樣是很容易掉棒的。
(聽課教師被逗得一陣大笑......)(還有一些小手舉著,還有理由要說......兩種不同的觀點相持不下,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學生把剛參加完運動會中接力比賽的要領和注意事項,都用到數學課堂中來了。備課時我只想到學生可能會根據最后一個得數的大小和烏龜跑得慢的事實,來決定勝負,但學生的回答比我想像得要精彩得多,豐富得多。我很欣喜也很激動,對于每一種回答,我都一一點頭,表示肯定,因為沒有標準答案。)
(評析這一題的處理有一定的創造性,不僅從知識上落實,更注重聯系生活實際,而且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開放思維和合理想像、合情推理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的整體性發展。)
4.迷路的小熊要回家
師:天快黑了,一只小熊迷路了,你能幫它找到回家的路嗎?
(屏幕上演示情境和要求:得數大于70的才能走,用彩色筆畫出路線,小組合作完成。)
(在實物投影上訂正結果。)
(評析把迷路的小熊送回家,富有濃濃的人文關懷,學生都樂意去關心小動物,幫助小動物,學習的積極性有增無減;而且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能運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比如分工計算、估算等,有助于培養學生靈活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開心回家去
師:天黑了,小動物們都要休息了,咱們也該回去了,上車吧。(多媒體演示,畫面配音:101路公共汽車從原路返回,現在車上有乘客57人。世界之窗到了,本站下了一些人,又上了一些人,車上還有47人。)
師:想一想,可能下了多少人,上了多少人呢?小組討論、合作,寫出你的算式。(學生小組討論、合作,寫出各種可能,然后全班交流。)(評析這是一道開放題,答案不惟一,相對前面直接給出數據來計算的題有一定的難度,但有前面的基礎,讓學生”跳一跳再摘桃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更深層次地發展。)
師:今天大家到動物園玩得開心嗎?生:開心!
〖教學反思〗
《標準》提倡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本節課讓我再一次地感受到情境教學的魅力,如果沒有”暢游動物園“這一情境,一年級的學生對于數字較大、計算過程相對復雜(有進位退位)的混合式題,最多算4,5道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厭煩。但是,當把計算融入到”坐車“”采花“”拔河“”賽跑“等具體的情境之中,學生要感興趣得多,他們不覺得是在做題,只覺得有趣好玩,盡管計算過程比較復雜,題量也不少,但每一個活動都是一個興奮點,都讓學生意猶未盡。特別是”接力賽跑“這一環節,掀起了課堂的高潮,學生的辯論熱烈而精彩,這種大膽想像、敢于創新、積極思辨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也是其受用終身的。整節課,學生自始至終都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和濃厚的興趣,甚至很久以后還有學生對我說,最喜歡動物園這節課。
盡管如此,我覺得仍有遺憾。1.對學生放得不開,留給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還不夠。在”接力賽跑“這一環節,我有意識地培養和展示學生敢于創新、合理想像、積極思辨的精神,但不夠充分。課后也有本校的老師對我說:“你的學生說得多好啊!為什么不讓他們繼續說下去呢?我們還覺得沒聽夠。”2.“小熊回家”這一題,不一定每道題都要計算出準確得數,在對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指導上略有欠缺,比如可以用估算、直覺思維等多種方法。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10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初步發展估算意識。
2.鍛煉學生的觀察比較、口頭表達、交流參與和應變能力。
3.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競爭意識及團結合作精神。
〖課堂實錄〗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喜歡。)那么我們這節課就到室外去舉行一次跳繩比賽好嗎?(學生歡呼雀躍。)
師:到室外去之前,你們先估計一下自己一次能跳多少下?比誰跳得多,比誰跳得少?
生1:我平時一次能跳70多下,沒人超過我。生2:我肯定比小紅多。
小紅:那不一定,我肯定比你跳得多。(學生七嘴八舌......大多數都認為自己比別人跳得多。教室里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學生躍躍欲試,想顯示一下自己比別人強。)
師:好,既然大家都不服氣,那么請每位同學數清自己一次跳的下數,再好好比一比,到底比誰多,比誰少,多多少,少多少,好嗎?
(二)探索新知
師:剛才同學們都顯示了自己跳繩的本領,都很棒,下面請同學們報數說出“多多少”或“少多少”。
生1:我跳了45下,小明跳了40下,我比他多5下。生2:我跳了50下,小華跳了54下,我比她少4下。
......
教師邊聽邊有選擇地板書幾名學生的跳繩數。
小東
小紅 小亮
62
48
70
師:請一位同學說說小東比小紅多跳多少下?
生:小東比小紅多......?(吱吱唔唔,摸著頭說不出來,很多學生都在說多......互相議論后有學生站起來。)
生1:小東比小紅多14下。
師:你算得真快,能說說算法嗎?生1:我用62-40=22,22-8=14。(教師鼓掌,學生跟著鼓掌。)
生2:我也算出來了,是14下。
師:你能說說算法嗎?生2:我是在48的基礎上數的,數一下打一點共14點,即14下。
師:這也是一種方法。生3:這種方法太呆板,假如遇到幾百幾千的數,既費時又易出錯。
師:你有更簡單的方法嗎?生3:(不好意思地笑一笑)還沒有。生4:我也是數出來的,但不是一個一個地數。48數2下成為50,62-50=12,12+2=14。
師:這種數法不錯,運用了“湊十法”。(教師邊表揚邊板書。)生5:跟前面一樣列豎式計算。
師:好,列列看。
板書:
62
-48
_________
怎樣減?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同學自動分成組進行熱烈的爭論。)
生6:2減去8不夠減,向十位借一,個位就變成12,十位變成5,12-8=4,50-40=10,10+4=14。
板書:
?
62
-48
________
14
師:說得不錯,這種豎式通過“借十法”來算既方便又快,請同學們再用這種方法算一算“小亮比小東多跳多少下”,“小紅比小亮少跳多少下”。
(學生自由練習開始找這個、找那個比多比少,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三)鞏固練習
賣商品
1.師: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今天小白兔想請大家幫個忙,小兔媽媽出遠門了,小白兔照看商店,幾位客人來買東西(電腦演
示收的錢數及商品價格,輪換出示任一種商品),應找多少錢?
2.學生計算搶答。(把所學的知識向實際生活延伸,體現學以致用的思想。)
(四)總結延伸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自己認為自己表現得怎么樣?不服氣的,下課再比一比。(讓學生有“課雖止,趣尤濃”之感。)
〖教學反思〗
本課在教學組織上充分利用學生愛動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樹立自信心。為了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巧妙地布置數跳繩的次數及誰多誰少,自然地引入本課內容。這樣學生興趣高,下面的教學自然就容易多了。怎樣使學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發揮其潛能呢?出于這樣的考慮,我進行新的教學實驗,充分利用學生的天性--好動好玩的特性,讓他們根據自己收集的實際數據,在“玩”中來比多比少,然后教師收集與教學有關的數據,請他們幫忙算,以顯示其聰明才智,挖掘潛力,充分利用學生的“玩”來達到教學目的,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這種輕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討,相互啟發,得出算理,掌握多種計算技巧。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又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使他們的潛能被喚醒,內在的個性得到展示,發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現,教室里有一種熱烈的'交流氛圍,而這一切都與“比”有關。在“比”的過程中,面對生2的“笨方法”,教師不武斷否決,而是讓其他同學在比較的基礎上讓他明白簡便方法。正是這樣,學生討論的氣氛高漲,個個都搶著說,急著找方法。整個過程教師不作過多干預,也不讓學生坐在凳子上沉思默想,而是他們自己“玩”、自己“比”,試想在這種“玩”中誰能說他們沒有“思考”呢?同時還盡可能讓學生發表自己不同的意見,把時間真正地還給學生。從側面還可以看出,學生的數學知識是通過自己主動建構起來的,而這一點恰恰是教師在引導學生“玩”的基礎上建立的,改變了以往的“教室安靜、學生坐好、教師講好”的教學模式,在這里學生是主體,他們自由地“比”“爭”。在這種熱烈的氛圍中,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為今后自編應用題或應用題補條件填問題的教學埋下很好的伏筆。因此,在“玩”中學數學,既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又能發展其思維,也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認為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學方式。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11
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具體物體正確地數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理解5以內數的具體含義,知道5以內數的組成,會讀寫5以內各數。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要點分析:
教學重點:理解1—5各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寫1—5各數。
教學關鍵:
由于學生剛剛入學,所以教師的組織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準備: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學校的活動課,坦克等圖片,點子圖,田字格。
學生:5根小棒或小正方體塊。
過程設計:
活動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昨天參觀活動課時,我們看到了大哥哥、大姐姐們在科技小組活動的情況,想不想知道朝陽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參加科技活動小組的情況呢?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剛剛入學,對科技小組的活動還不夠了解。通過課前的參觀活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而且能夠提高學習本節內容的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
活動二:教學1—5各數的意義。
1、同學們在做什么?(指導學生有序進行觀察)
小女孩提出了一個數學問題“坦克有幾輛?”誰來告訴她?
誰能試著提出類似的問題?
誰能幫他解決?你是怎么知道的?注意對數數方法的指導。
按順序板貼:火箭、坦克、汽車、機器人和飛機圖。
2、小結:一輛坦克我們可以畫一個點子,用數字1表示;兩支火箭畫幾個點子,用數字幾表示?等等。(板書)
3、拓展:我們身邊或生活中數量是1—5的物體有許多,誰能用上1—5中任意一個數字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剛剛入學,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的能力較差,教師通過讓學生提類似的問題,有效地進行引領。另外,注意組織學生交流數數的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并通過小結,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活動三:1—5各數的書寫
1、剛才老師寫的`數字漂亮嗎?你想不想寫寫看?
教師在田字格中邊示范邊講解1—5各數的寫法,重點說明從哪里起筆,在哪里拐彎,在哪里停筆及在方格中的布局。(有條件的可以利用課件動態演示講解,提高學生書寫的積極性)
2、學生練習。
3、師生評價同學書寫的情況,以便更好地進行書寫。
[設計意圖:評價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在學生練習寫數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評,不但可以讓學生對于數字的書寫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而且從中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
活動四:1—5各數的組成
1、同學們愿意做分小棒的游戲嗎?把4根小棒分成兩堆,可以怎樣分?自己分分看,看誰能想出不同的分法?
2、學生匯報,引導學生有序思考,師條理地進行板書。
3、教學2、3、5的組成時,師提出問題后,先讓學生想,有困難的可以擺小棒。
4、對口令游戲:
(老師演示:某某同學我問你,5可以分成1和幾?
或:5可以分成幾和3?或:2和3組成幾?)
同桌游戲。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操作得出1—5各數的組成后,熟練識記也很重要。這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通過玩對口令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活動五:自主練習
第1題:圖上畫了哪些文具?橡皮有3塊,連數字3;小刀、鉛筆、文具盒各有多少,用哪個數字表示呢,連一連。
指導學生用直尺連線。
第2題:把各種水果的數量在田字格中記下來,比一比,誰寫的漂亮。
第3題:根據計數器珠子的變化,感受數的順序,并根據珠子的數量畫點子,再用數字表示出來。
活動六:總結延伸
這節課學得高興嗎?課下尋找數量是1—5的物體,比一比誰發現得多。
[設計意圖: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課下讓學生找數量是1—5的物體,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他們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03-12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范文12-16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4篇03-12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6篇03-12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及反思(6篇)03-12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30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1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推薦】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