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

時間:2023-01-16 13:45:1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1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12篇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1

  教學要求:

  1、初步建立同學的數感,培養同學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使同學認知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掌握自身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

  教學重難點:建立數感,能用自身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主題圖或小猴圖片三個、梨的圖片4個,桃的.圖片3個,香蕉的圖片二個。

  生:1-5的數字卡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昨天俺們學習了哪幾個數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

  (2)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3的后面是幾?

  (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字。請你試一試。

  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

  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同學回答,教師板書:小猴 梨桃香蕉)

  343 2

  從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同學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3>2 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2)誰會讀,請會讀的同學帶領大家讀

  (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

  2、出示第17頁下面考慮:

  (1)同學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寫出來?

  (指名上臺寫)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5<3

  誰會讀?

  (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方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趕走一只小免)

  三、練一練

  第21頁的第5題

  同學自由獨立完成,然后同學互評,最后全班集體評價

  第6題

  同學獨立完成,全班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7頁的內容,第21頁第5題、第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3.培養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主題圖;圖片:9只小猴、4個梨、3個挑、2根香蕉;1~5數字卡片;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一)認讀1~5各數

  (二)排序

  1.教師報數請學生拿:2、5、3、1、4。

  2.4、2、5、1、3,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同桌互相檢查、糾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教師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時出示主題圖)。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于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時出現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猴們分水果嗎?(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問: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2.圖上有幾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個梨、1個桃、1根香蕉,夠不夠?

  (二)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于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于3”。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簡筆畫,“一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魚”,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條小魚和大魚,小魚在前讀小魚。”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于,小數在前用小于,相同數間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5.發散思維。

  (1)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2)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了什么問題嗎?(培養學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你們說說怎樣分才公平。(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小組討論后讓學生各抒己見。

  三、知識運用

  (一)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第1題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只小猴,誰多誰少,幾小于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3.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二)做教科書第21頁練習二第5題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說圖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小于幾?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大于幾?

  (三)游戲:看誰找得快

  1.教師出示數字2和4,問:中間用什么符號連接?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里找出今天學的符號,舉起來,看看誰最快。

  2.小組游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示兩個數字,其他同學找符號。

  3.填第22頁第6題,相互評價。

  四、全課總結

  五、板書設計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3

  學習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23、24頁。

  學習目標:

  1.我能理解什么是質數和合數,掌握了判斷質數、合數的方法。

  2.我知道100以內的質數,記住了20以內的質數。

  3.我能在自主探究中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時暢所欲言。

  學習重點:

  能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學習難點:

  用恰當的方法找出100以內的`質數;會給自然數分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獨學

  1.互動分享收獲。

  2.質疑探討。

  3.試試身手:第23頁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利用課本24頁的表格,用恰當的方法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2.展示、交流:你們是怎樣找出100以內質數的?

  3.小組討論:(1)有沒有最大的質數或合數?(2)根據因數的個數,可把非零自然數分成哪幾類?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很快熟記20以內的質數。

  5.獨立思考:

  (1)是不是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2)是不是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3)是不是所有的合數都是偶數?(4)是不是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6.組內交流。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1~5各數的實際含義,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來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運用“=”、“>”、“<”來描述數的大小。

  2、學生能正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開火車數數。

  2、說一說上節課學了哪些內容?用“=”、“>”和“<”填空。

  34 42 21 55

  讓學生回顧怎樣區分“=”、“>”和“<”,借助順口溜來記憶。

  二、鞏固提升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1)指導學生看第1幅圖,然后說說這道題是什么意思。

  (2)學生先獨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完成練習三第2題。

  指導學生看圖理解題意,然后獨立解答,小組內相互交流,最后全班評價展示。評選出每組畫的同學,讓其他學生說說為什么好,好在哪里。

  3、完成練習三第3題。

  (1)師: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2)師:“數一數,比一比”是什么意思?怎樣數才不會數錯?

  引導學生先數出小狗和小貓以及花朵的數量并把數字寫上去,再進行比較。

  (3)還可以怎樣比?

  4、完成練習三第4題。

  (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2)師:圖中都有哪些動物?它們的數量分別是多少?

  哪種動物最多?哪種動物最少?除了動物,你還發現了什么?

  讓學生充分地說,鼓勵學生把一句話說完整,并且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進一步理解1~5各數表示的實際含義。

  (3)師:小鳥和大象比,你能用式子表示嗎?

  【設計意圖】

  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有序看圖的.學習習慣。通過數一數活動加深學生對于1~5每個數字的含義的理解,并進一步建立數與圖之間的聯系,培養良好數感。

  5、完成練習三第5題。

  (1)引導學生通過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的方式來表示1~5這幾個數字。對于學生的不同的表示形式,要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同桌互相交流,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方式表示出的這幾個數字。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示?

  6、完成練習三第6題。

  (1)出示愛心桃和三角形,讓學生說一說它們各有幾個?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4=4。

  (2)讓學生給圓形涂色,要求圓形要比愛心桃多。

  師:圓形要比愛心桃多,應該怎么涂?

  先讓學生說一說應該涂幾個圓,再指導學生填空。圓形有5個,所以圓形比愛心桃多,5>4。

  (3)師:五邊形比愛心桃少,應該怎么涂?

  提示學生可以少1,可以少2,也可以少3,告訴學生只要比愛心桃的數量少就可以,讓學生體會答案的不唯一性,但是涂的數量要和式子相對應。

  7、完成練習三第7題。

  讓學生先觀察這幾個數字,再填入正確的括號里。使學生體會4大于2,也可以說成2小于4。

  8、完成練習三第8題。

  先讓學生觀察珠子的排列規律,再用水彩筆涂一涂,最后把數量填入括號里。

  三、拓展延伸

  完成教材第19頁思考題。

  師:這只猴子說的對嗎?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升華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1、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張,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在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分之幾的分數,同學們能夠通過折紙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歡的分數嗎?

  (1)學生用紙折分數

  (2)小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數。

  (3)全班交流匯報展示的過程,有針對性的張貼并板書四組分數:(3/4,1/4)、

  (1/4,1/2)、(3/8,1/8)、(1/8,1/6)。

  2、觀察分數,組織分類。

  剛才老師把同學們展示的分數張貼了四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四組分數,你能給它分一下類嗎?

  (1)學生獨立觀察每組分數的特點

  (2)小組討論交流如何分類

  (3)全班交流:小組選代表陳述分類的思維過程。

  (4)教師小結:我們把分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類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導質疑,引入課題

  對于剛才我們分出的這兩類分數,大家想研究它們哪方面的問題?

  (1)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兩個分數哪一個大,哪一個小?

  生2:我想知道兩個分數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選擇的解決問題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下面我們就來解決比較一下兩個分數,哪個大哪個小這一問題,好嗎?(板書課題: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3/4和1/4誰大?你是怎么想的,四人一組拿出手中另一張正方形紙分一分,涂一涂,發揮集體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小組選代表說出比的思維過程

  (3)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三個1/4,而另一張紙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個1/4,3個1/4比一個1/4大,所以3/4>1/4。

  (4)用同樣的方法比較3/8和1/8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左邊圖)。

  ②學生爭當“小老師”自行講解比的過程。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1/4和1/2誰大呢?大家是怎么想的,用剛才比較的方法,四人一組想一想”。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小組選代表說出自己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師適當引導并小評)

  (4)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一張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分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1/2。

  (5)用同樣的.方法比較1/8和1/6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右圖)。

  ②學生自告奮勇講解比較的過程。(師適當引導并鼓勵)

  ③根據分類總結比較大小的策略。

  (1 )學生獨立思考比較大小的方法。

  (2 )小組交流如何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3 )全班交流,歸納總結: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分子是1的分數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4 )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同,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數,分數就大;分子小的表示取得份數少,分數就小。

  分子是1的分數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數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鞏固、實踐、應用。

  1、給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小(見課本61頁下圖)。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2、按份數涂顏色,并比較分數的大小。(投影出示)

  (1)、學生獨立看一看、涂一涂、比一比。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3、電腦出示題意: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1)學生獨立審題。

  (2)小組交流,把自己分的思維過程講給同伴聽。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評:

  同學們表現的很出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更新的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會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也就是分母相同還有分子是1的時候。分母相同時,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當分子是1時,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6

  本課通過讓學生初步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課的重點是教學生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培養學生交流能力。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2、建立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會正確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

  課前準備

  1~5的數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教師和學生一起來做手指游戲,教師和學生一起做。

  2、填字游戲,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二、引入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教師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時出示主題圖)。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于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時出現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猴們分水果嗎?

  提問:

  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2、圖上有幾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個梨、1個桃、1根香蕉,夠不夠?

  (二)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于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于3”。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簡筆畫,“開口朝大數”,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尖尖朝小數。”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相同數比大小,中間用等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5、動手動腦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物品請學生上臺擺一擺,填一填。

  (1)看一看,比一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2)三組練習結束后進行小結。

  三、練習天地

  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只小猴,誰多誰少,幾小于幾?

  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點學生回答。

  四、小兔子的家

  (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說出來?

  (指名上臺寫)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趕走一只小免)

  五、課后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比較兩個數量的大小時,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可以用“>”“<“和”=“來表示比較的結果,描述它們的大小。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7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它們的面積。

  教學重點:

  熟悉所學實際測量的知識,能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算。P.145頁口算(四)。

  二、復習指導

  1.實際測量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已經知道在測量地面上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時,應先測定一條直線。怎樣做才能測定這條直線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看P.86頁的插圖及怎樣做的步驟。

  (2)在進行步測時,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怎樣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是多少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P.87頁怎樣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長度。

  (3)學生獨立做練習二十第7題。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想的。

  2.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

  練習二十第5題。

  (1)明確各是什么圖形?再動手量出計算它們面積所需的.數據,并算出它們各自的面積。

  (2)比較它們的面積,你發現了什么?

  (3)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說明,這四個圖形的形狀雖然不同,但面積相等。它們的高都等于2厘米,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們的面積相等;而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底擴大了2倍,但按照它們面積的計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還要除以2,所以它們的面積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第6題。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練習二十第9題。

  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再強調:三角形的面積是由它的高和底確定的。如果兩個三角形等底、等高,它們的面積就相等;如果兩個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們的面積就不會相等。

  四、作業

  1.練習二十第8題。

  2.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做練習二十第11題及思考題。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師引導探究兩位數比較兩位數的規律1。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究總結兩位數比較兩位數的規律。

  教學方法:

  教法:引導探究法、練習法

  學法:

  討論法、鼓勵發

  教具準備:

  例4放大圖兩幅、

  課型:

  新授課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教育

  一、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課。

  二、五月是份民族團結、所以經常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十位是8的兩位數有

  (80。81。82。83。84。85。86。87。88 。89)

  2。比89多1的數是()

  比89少1的數是()。

  3。 84是由()個十和(4)個一組成的。

  同學們表現真棒,看來你們把昨天的數的順序掌握的很好了,那么我們今天來學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二、新授。

  教學例5。

  (1)出示計數器圖。

  讓學生觀察后問:

  “左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右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23 25、又問:“23和25這兩個數相比較,哪個數大,哪個數小,應該怎樣表示?”老師在○里填上“<”大家齊讀式子兩遍。

  (2)出示小棒圖2。

  教師問:左邊有多少根小棒?右邊有多少根小棒?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 37

  教師追問:“左右兩邊的'小棒,哪邊的多?(左邊多)42和37兩個數比較。哪個數大?”

  學生回答,老師再做說明,42和37相比較,42大,37小,我們用“>”來表示它們的關系。

  3、另一幅圖創設情景,幫小烏龜回家:提問個別學生誰大于誰?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42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指導,對有困難學生可對照數目表,做完后集體訂正。

  2、擊掌辨大小游戲:出示卡片,并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四、課堂小結

  兩位數比較兩位數,十位相同,個位大的那個數就大。兩位數比較兩位數,十位大的那個是就大。

  五、作業:完成同步練習冊比較大小。

  板書:比較大小

  23<25 42="">37

  教學反思:

  看似簡單的數學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出現了許多問題反思如下:

  學生語言表述不清楚,不流暢;這節課我主要訓練學生會說誰和誰比,誰大于誰,誰小于誰,學生表述比較費力,在后面的教學中必須加強訓練。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9

  教學內容:

  比大小P17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動物頭像學具、﹤、﹥和1—5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說一說:指名讀一讀前面學的'5個數字,說說我們教室里能用數字表示的事物。

  2、動一動:聽老師說數字,小朋友用小棒擺出個圖形,并在草稿本上寫出你用幾根棒擺的?

  3、寫一寫: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寫數字。

  二、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提問: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師:老師把猴子和水果很有順序的排列起來,我們可以一眼就看出他們的數量(多媒體演示)

  師:猴和桃比?誰多誰少?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嗎?(猴和桃一樣多請多名學生說)

  2.師:猴和桃一樣多,也就是3和3相等,我們還可以這樣表示3=3(板書)

  請學生讀一讀3=3“=”書空

  3.教學“3>2”“3<4”過程同上

  師:除了猴與桃,猴和香蕉,猴和梨比,還可以比什么?梨和香蕉比:

  請學生用誰比誰多或少這句話說一說,如果用符號表示呢?出示4>2,學生認讀。

  4.梨和桃比:過程同上

  5.P17的圖:有5只兔子和4個胡蘿卜,一只兔子吃一個胡蘿卜,夠不夠?

  三、鞏固深化

  1.基本練習:完成18頁“做一做”第1題。

  先用誰比誰多(少)說一句話,然后用幾比幾大(小)說一句話。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2.完成21頁第5題。同上

  3.完成22頁第6題:先用幾比幾大說一說,然后說一說每個符號的意思:如:>前面應該填大的數,后面填小的數。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4..開放作業:用學具<,>,=,以及數字進行比大小。

  師:這里有1、1、2、3、4、5、=、>、<一些數字和符號。用這些數字和符號組成各種不同的式子。

  四、完成課時特訓。

  板書設計:

  3=33>23<4

  4>22<3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10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頁的例題,第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教材創設廚房的場景,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兩個碗、蘋果和草莓的大小,再結合生活經驗和觀察,分別比較辣椒和蘿卜、蘿卜和土豆的輕重,初步體會物體有大小和輕重。知道大小、輕重也是相對的,是比較的結果。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簡單推理,自己判斷物體的大小、輕重,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初步學會比較的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聯系生活經驗認識物體的大小、輕重,初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學會比較的方法。

  2.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培養初步的觀察、推理和判斷能力,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場景引入,激發興趣

  有一位美麗可愛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來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這個 小姑娘非常著急,大家能幫她想想辦法嗎?(學生討論后積極發言)

  [評: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新課,并隨機提出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根據小學生好表現自己及樂于助人的心理特點,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既能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又能學習數學知識。]

  二、 嘗試比較,主動探索

  敘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辦法,現在正在和媽媽在廚房里忙著呢!(出示場景圖)

  1.看一看。

  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場景圖,小組內互相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看誰觀察得最仔細,看得多,說得好。

  2.比一比。提問: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說得真好,那么我們能不能把看到的比一比?(學生討論,在小組內自由發言;教師巡視引導,學生比較、交流。)

  提問:茄子老師也從圖中找出兩種物體進行比較,你能幫它比一比大小嗎?請打開課本第6頁,在大的下面畫,小的下面畫○,并說說你是怎樣比較出大小的。

  教師也從圖中找出了一些物體,請學生也幫老師比一比,誰輕誰重。再請一兩個學生上 來親自操作,兩手掂一掂比較輕重。

  小結:用掂一掂的辦法可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出示土豆與蘿卜(重量相差不大),讓學生想一想用掂一掂的辦法是不是能比較出土豆和蘿卜的輕重。

  出示支架,介紹支架,請學生借助支架來比較土豆和蘿卜的輕重。(打開第6頁,在重的下面畫,輕的下面畫○。)

  小結:用掂一掂或借助支架等工具可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評:由學生的討論輕松地引入到探索新知的環節,讓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真正把學生放在了主體的位置上。]

  三、 活動深化,拓展應用

  1.活動一:套環游戲。

  談話:現在小朋友做個游戲(出示教具:套環兩套,請兩名學生進行套環比賽,每人套3個套環),其他同學進行觀察比較,互相說說誰套得準,誰套的環大,誰套的環小,并說出是怎樣知道環的大小的。

  2.活動二(出示課件或投影)。談話:瞧,小花貓和一群小雞在爭論什么呢!小花貓說:我重!4只小雞說:我們和你一樣重。小朋友來當裁判,看看一只小花貓和一只小雞誰重?(小組討論,匯報結果,并說出理由,把結果填在書上第7頁)

  3.活動三(幻燈出示狐貍、小雞、小花貓場景圖)。談話:狐貍想考一考小雞和小花貓。狐貍說:我這兒有一個氣球和一個小皮球,小花貓重,應拿重的,小雞輕,應拿輕的,同學們,你們說它們應該怎樣拿呢?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結果: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輕。

  4.活動四(幻燈出示大象)。談話:大象伯伯說話了,你們懂得了這么多的知識,我給你們買些水果吃,你們得說出誰重誰輕。(幻燈出示第4題的場景圖)說一說這三種水果,誰最重?誰最輕?你是怎樣想的?(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后把結果填在書上)

  [評:教師把教材想想做做的習題巧妙地編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學生在聽故事中學數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 總結評價

  提問:你們能說一說這節課我們都知道了什么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課題:比較大小、輕重)。回家后把學會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再找一些實物比一比,好嗎?

  [評:巧妙地把數學延伸到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3.培養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說:稱稈 鴨子 耳朵 紅旗 小棒。

  生配合回答1~5各數

  1.教師報數請學生拿:2、5、3、1、4。

  2.4、2、5、1、3,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同桌互相檢查、糾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的開始就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喚起學生的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時出示主題圖)。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于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時出現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猴們分水果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問: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2.圖上有幾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個梨、1個桃、1根香蕉,夠不夠?

  (二)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于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于3”。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簡筆畫,“一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魚”,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條小魚和大魚,小魚在前讀小魚。”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誰和誰比較進行教學,既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能達到教學的目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于,小數在前用小于,相同數間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5.發散思維。

  (1)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2)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了什么問題嗎?(培養學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你們說說怎樣分才公平?(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小組討論后讓學生各抒己見。

  三、方法應用

  (一)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第1題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只小猴,誰多誰少,幾小于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3.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二)做教科書第21頁練習二第5題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說圖意:

  1.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小于幾?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大于幾?

  (三)游戲:比一比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比大小,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看一看哪些東西和哪些東西可以比的?誰和誰比?幾大于幾?”

  [設計意圖]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什么和什么比,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既運用了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又體現了新《課標》精神。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這節課大家學會了什么?

  五、課堂檢測

  (一)游戲:看誰找得快

  1.教師出示數字2和4,問:中間用什么符號連接?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里找出今天學的符號,舉起來,看看誰最快。

  2.小組游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示兩個數字,其他同學找符號。

  3.填第22頁第6題,相互評價。

  (二)出示第17頁下面思考:

  (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寫出來?

  (指名上臺寫)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 趕走一只小免)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12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

  2、會用正負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知道正負可以互相抵消,會解決正負相差的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體會正負數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能運用抵消的思想處理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感知正負數可以互相抵消。

  1、師生游戲

  師:同學們,剪刀石頭布的游戲玩過嗎?(玩過)好,我們就來玩玩,誰愿意和我玩?

  (師生游戲,其它學生當裁判,并要求做好記錄)

  師:誰來說說你的記錄結果,你認為誰贏了?

  師:比賽的時候還要給比賽雙方記錄成績,你認為怎樣記錄成績好呢?

  (揭示課題)

  出示評分規則:勝一局記1分,平一局記0分,負一局記-1分。

  【聯系學生實際,創設情境,體驗負數在生活中產生的必要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師生共同記錄比賽成績)

  師:現在我倆的得分分別是多少?

  師:你是怎樣想?

  生:+1和-1可以互相抵消?

  師: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結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戲

  師:你們想自己玩一次嗎?兩人一組,3局定勝負,必須有一人記錄成績。

  (學生活動)

  (反饋比賽結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應用

  師:如果老師想反敗為勝,你認為老師至少還要勝幾場?

  師:這時兩人得分分別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師:除了像+1和-1,+2和-2這樣的數相抵消結果為0,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師:+5和-3,-5和+3還能互相抵消嗎?

  小結:意義想反的兩個數,我們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把正數和負數合并起來,我們可以采用抵消的'方法進行計算。

  【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正負數的意義,理解抵消在正負數計算中的應用,從而使機械的數學計算變得有趣。教師在數學學習中只是起著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

  二、從時間軸上求正負數的相差數。

  (課件出示:天宮神八交會對接)

  師:從這張圖片你看明白了什么?

  師:你知道太空人兩餐相差多長時間嗎?

  師:你還能提出新的問題嗎?

  【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有趣、現實的情境,并以別開生面的“神八、天宮一號太空一吻”的場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負數所表示的意義,并通過學生自主討論、合作交流、不斷探索以獲得數學知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應用于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綜合運用知識,解決正負數問題

  師:生活中除了贏分和輸分這樣的量可以用正負來表示,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師:正負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只要你用心感受,那么它就在你的身邊。

  (課件出示:一個11歲兒童的標準身高150厘米我們把它記作0,想一想你的身高是多少,應記作什么?)

  (學生思考后,全班反饋)

  出示表格。

  (1)完成表格。

  (2)求這一組同學的平均身高。

  方法一:(150+145+157+155+148)÷5=151(厘米)

  方法二:(0-5+7+5-2)÷5+150=151(厘米)

  (3)比較兩種方法

  (4)仔細比較上面的數據,你有什么新發現?

  (5)認識數軸。

  【知識的鞏固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進行并具有層次性,由自己的身高引入小組成員的身高,由實際向高引向正負數的記錄,由正負數的記錄又回到實際身高。在求身高的平均數時,通過兩種計算方法的比較體現了正負數抵消的優越性,從而使學生“人人學到有價值的數學”。在兩組數據的比較中,學生主動去思考、去探索,感受到正負數的大小及相差數。可以說習題設計上具有趣味性和可探究性的特點。數軸的引入,重視對學生數感的培養,并形成認知結構。】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01-16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最新10-12

小學數學《比大小》教案02-06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02-15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比大小》教案(精選11篇)06-17

小學數學《比大小》教案(精選12篇)06-27

小學數學《比大小》教案7篇02-06

小學數學《比大小》教案(7篇)02-06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比大小》教學反思(精選10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