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公開課教案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公開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3以內數的點數。鞏固對3以內數的認識
2、根據蔬菜的`數量與實物卡片、數字卡片的匹配
3、通過操作讓幼兒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蘿卜、白菜、蘑菇數字:1。2。3。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出課題教師:今天兔媽媽帶兔寶寶去郊游玩吧!(邊讀兒歌邊走進教室)帶領幼兒向老師問好,并坐好。
二、出示貼絨白菜。蘿卜。蘑菇。并提問:
教師:寶寶門都做好了么。來來小眼睛閉上,我們一起數oen;two;tree。瞧這里有什么呢?(蘿卜;白菜、蘑菇)它們各有多少呢?(1個蘿卜;2棵白菜,3個蘑菇。)并引導幼兒點數而且放進籃子里
三、蔬菜的數量匹配相應的實物卡片教師:能干的兔寶寶們摘了這么多的蔬菜。我們請客人起來分享吧!
一個蘿卜我們就只請:一只兔吃兩棵白菜呢?應請幾只兔子吃呢:蘑菇呢?誰來幫幫忙呢?
四、根據蔬菜的數量匹配相應的數字卡片教師:咦!都這么厲害呀!這是誰來了(數字1。2。3。)數字寶寶看到小兔子玩的那么開心,它們也想找好朋友做游戲了:
一個蘿卜:數字寶寶1就和一個蘿卜找朋友兩棵白菜呢:數字幾何它做好朋友蘑菇呢?
五、請幼兒操作蔬菜題卡:
教師:哇;你們太棒啦。聽蔬菜們在說什么呢?哦;原來它們想請你們幫蔬菜寶寶們操作題卡;完成好嗎?(講操作要領)六、結束寶寶們都做完了嗎:今天兔寶寶門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寶寶肚峨了吧!請寶寶們排隊我們來做頓豐富的午餐吧
數學公開課教案2
設計意圖:
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將數學知識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以及教學形式、操作材料的適當改變能給枯燥的數學游戲活動帶來勃勃生機。為此,我設計了這節以帶幼兒去參加生日餐會為主線的數學游戲活動,其中還融入了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人物“美羊羊”。從而引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探索,真正感知6以內的序數的概念。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序數,理解序數的含義,會用序數詞“第幾”來表示6以內物體的排列順序。
2、能清楚表述序列的順序。
活動重點:學習從不同方向(從左—右、從右—左、從上—下、從下到上)確定物體的排列位置。
活動難點:嘗試用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排列的位置。
活動方法:游戲法、講解法、引導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操作材料:6種寫有數字1—6的食物卡片,操作紙人手一份
3、“生日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一)情境導入,破譯羊村大門密碼數字1-6。
1、“今天是羊村美羊羊小姐的生日,她要邀請小動物們去她家聚餐,小朋友想不想也一起去看看。俊
2、“要進入森林,得先把羊村大門打開,我們來試試。(按門鈴)哎呀,怎么打不開?原來羊村的大門上有一把五彩鎖,里面藏著許多數字寶寶,小朋友只要猜出數字寶寶,就可以打開這把五彩鎖了,桔黃色后面藏著誰呢?小朋友猜的對不對?看一看。以此類推,出示數字寶寶,(1、2、3、4、5、6)。羊村大門打開了,歡迎小朋友的到來。”
。ǘ┮浴把蜓虻纳詹蜁被顒,學習6以內的.序數。
1、出示ppt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有那些小動物接受了羊羊小姐的邀請,準備去去她家呢?”
“羊羊小姐邀請了幾個小動物呀?一起來數!
引導幼兒說一說從左往右和從右往左數“xx小動物排在第x個”。
教師小結:我們數第幾第幾要看是從哪邊數起,紅旗在哪邊,我們就從紅旗的那邊往后數,開始數的那一個叫第一。
2、到羊村超市選購食物。
出示裝有食物的貨架,“今天小動物要帶上自己最愛吃的食物去聚餐,小朋友看一看,它們要買的最愛吃的食物在第幾層”?
交流討論:為什么買同樣的東西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引導幼兒認識貨架有高有低,可以從上往下數,也可以從下往上數。
教師小結:序數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數,從不同的方向數得出的結論會不同。
。ㄈ⿲ふ已蜓虻募。
出示四幢樓房,讓幼兒找一找羊羊住在第幾幢樓房的第幾層。
“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去羊羊家了,這里有四幢樓房,美羊羊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幫忙喊一下。”(美羊羊)“她的家在第幾幢第幾層?”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我們數房子樓層的時候是從下往上數的,不可以從上往下數。
二、幼兒操作
幫助小動物用序數方式將食物依箭頭方向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裝盤。
“小動物們終于找到羊羊家了,他們要把好吃的東西裝進盤子,你們能不能幫幫忙?紅旗在前面就從前面開始往后排,紅旗在后面就從后面開始往前排,一定要按照順序排!
幼兒回桌子旁操作。
三、評價活動
放“生日歌”幼兒端著完成得作品回到椅子上坐好。
“這個小朋友排的對嗎?”
“小動物們可以過一個快樂的生日餐會了,我們一起祝美羊羊小姐生日快樂。
數學公開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的應用、
教學重點: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
2、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應用、
教學難點:
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的理解及其應用、
教學過程
、、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探究了軸對稱的性質,并且能夠作出一個簡單平面圖形關于某一直線的軸對稱圖形,還能夠通過軸對稱變換來設計一些美麗的圖案、這節課我們就是從軸對稱的角度來認識一些我們熟悉的幾何圖形、來研究:
、偃切问禽S對稱圖形嗎?
②什么樣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有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問題:那什么樣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滿足軸對稱的條件的三角形就是軸對稱圖形,也就是將三角形沿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的就是軸對稱圖形、
我們這節課就來認識一種成軸對稱圖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Ⅱ、導入新課: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做一個等腰三角形、
作一條直線L,在L上取點A,在L外取點B,作出點B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C,連結AB、BC、CA,則可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義: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邊叫做腰,另一邊叫做底邊,兩腰所夾的角叫做頂角,底邊與腰的夾角叫底角、同學們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邊、頂角和底角、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請找出它的對稱軸、
2、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有什么關系?
3、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嗎?
4、底邊上的`中線所在的直線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嗎?底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呢?
結論: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因為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所以把這兩條腰重合對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
要求學生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進行折疊,找出它的對稱軸,并看它的兩個底角有什么關系、
沿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的平分線對折,發現它兩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而且還可以知道頂角的平分線既是底邊上的中線,也是底邊上的高、
由此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寫成“等邊對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稱作“三線合一”)、
由上面折疊的過程獲得啟發,我們可以通過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得到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從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來證明這些性質、同學們現在就動手來寫出這些證明過程)、
如右圖,在△ABC中,AB=AC,作底邊BC的中線AD,因為
所以△BAD≌△CAD(SSS)、
所以∠B=∠C、
]如右圖,在△ABC中,AB=AC,作頂角∠BAC的角平分線AD,因為
所以△BAD≌△CAD、
所以BD=CD,∠BDA=∠CDA= ∠BDC=90°、
[例1]如圖,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AD,
求:△ABC各角的度數、
分析:根據等邊對等角的性質,我們可以得到
∠A=∠ABD,∠ABC=∠C=∠BDC,
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
再由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個內角、
把∠A設為x的話,那么∠ABC、∠C都可以用x來表示,這樣過程就更簡捷、
解:因為AB=AC,BD=BC=AD,
所以∠ABC=∠C=∠BDC、
∠A=∠ABD(等邊對等角)、
設∠A=x,則∠BDC=∠A+∠ABD=2x,
從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解得x=36°、在△ABC中,∠A=35°,∠ABC=∠C=72°、
[師]下面我們通過練習來鞏固這節課所學的知識、
Ⅲ、隨堂練習:
1、課本P51練習1、2、3、 2、閱讀課本P49~P51,然后小結、
、、課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探討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并對性質作了簡單的應用、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是它頂角的平分線,并且它的頂角平分線既是底邊上的中線,又是底邊上的高、
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這些性質,并且能夠靈活應用它們、
、酢⒆鳂I:課本P56習題12、3第1、2、3、4題、
板書設計
12、3、1、1等腰三角形
一、設計方案作出一個等腰三角形
二、等腰三角形性質:
1、等邊對等角
2、三線合一
數學公開課教案4
設計意圖:
基于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需要,設計、組織一些簡單的數領域集體教學活動是適宜并且需要的,如幫助幼兒掌握對圖形特征的區分及配對,也是小班幼兒所要達到的認知水平。因此,基于幼兒對主題"動物花花衣"中"熊"主題的興趣設計此數學活動。首先,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和生理心理的特點"好游戲、好動",而數學由于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因此,結合主題,創設情境,使幼兒在游戲中快樂而又有效地掌握。其次,小班幼兒缺乏對周圍同伴的關心和幫助意識,通過創設幫助小熊修路的情境,使幼兒在掌握圖形特征以及進行圖形大小的配對的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夠區分圖形特征,嘗試根據圖形特征、大小進行配對。
2、體驗幫助小熊的快樂。
重點:
區分圖形特征、大小。
難點:
根據圖形特征、大小進行配對。
活動準備:
1、畫有房子和小路的背景圖、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形狀、大小不同的圖形多個,人手一份鏤空紙制小路。
3、PPT。
活動過程:
一、熊寶寶摔跤了(價值分析:情境導入,激發幫助小熊的情感)
1、出示手偶小熊胖胖:(幼兒向小熊問好)
2、播放PPT:小熊摔跤(音效)小熊怎么了?為什么會摔跤?
重點提問:原來路上有洞洞,讓小熊摔得好痛!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洞洞是什么形狀的?那可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洞洞的形狀、大小,并想到要修路)
二、一起幫小熊修路(價值分析:復習鞏固圖形,根據圖形的不同和大小配對)
1、說說怎么修?用什么修?(引導幼兒想象)
2、修路(出示背景圖以及有洞洞的路面、與洞洞相應數量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石頭"若干。)
1)請個別幼兒來搬"石頭",
重點提問:你搬的是怎么樣的石頭?(引導幼兒說出形狀和大小)
2)鼓勵幼兒一起幫助同伴搬"石頭"修路(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進行配對。)
重點提問:說一說你搬的.石頭是怎么樣的,你的是什么形狀的,是大石頭還是小石頭?
可能出現
狀況1:圖形未配上。(提醒幼兒看看形狀對不對)
狀況2:圖形配上,大小沒配上。(提醒幼兒看看大小對不對)
小結:原來要把洞洞填滿,把路修好,需要找和洞洞的形狀和大小都一樣的"石頭"才行。
3)師生共同檢查"修路"情況。
重點提問:我們終于把路修好了,大家一起看看路修好了嗎?(引導幼兒觀察根據"石頭的形狀、大小進行檢查)
三、結束活動
小熊說:"謝謝你們!幫老師把路修好!現在老師可以和老師的朋友一起去做游戲啦!"
活動評析:
1、精心選材,符合幼兒年齡特點。
動物是小班幼兒極為感興趣和喜歡的,出于幼兒的興趣以及小班幼兒對數活動中幾何圖形的認知需要,選擇學習活動教材中,"動物花花衣"主題中的"熊"這一點,進行了適當的延伸,設計了此數學活動,從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來看,幼兒對這樣的選材是非常感興趣和投入的,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能關注本年齡段幼兒興趣點?紤]到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在圖形配對上,其實,老師考慮融入大小、圖形特征兩個維度,因此在提供的圖形數量上,老師進行了限制,只提供與洞洞數量相應的圖形數量,以降低幼兒操作難度,提高活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根據幼兒的經驗和發展,可適當將難度提升,提供比洞洞數量更多的圖形數量,這樣就對幼兒的操作造成了干擾,提高了挑戰性。
2、游戲激趣,引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考慮到已經進入小班第二學期,因此在此基礎上讓幼兒更具圖形特征、大小進行配對,就增添了一定的挑戰,但這也給幼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老師以游戲情節貫穿始終,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背景,以及將主人公小熊會聲會色的表演融于PPT的音效及視頻的直觀畫面,極大地吸引了幼兒;其次,修路的游戲操作又使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讓幼兒感受到了極大的成功感,以及自老師價值的實現。
3、精美教具,激發幼兒主動學習。
首先,老師用紙板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作為坑,又以這些幾何圖形制片作為修路的材料。這樣,既鞏固了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又便于幼兒發現并改正錯誤,讓幼兒在幫助小熊修路完成修路任務之后獲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這比單純的練習具有更大的教育價值。其次,將主人公小熊摔跤的可憐形象以及急切需要幫助的表現,淋漓盡致地表現在PPT的制作中,采用形象直觀畫面,以及生動的音效,很好地激發了幼兒幫助小熊修路的情感。
活動反思: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次活動教師抓住激發幼兒興趣這個關鍵點,創設了有趣的情境,并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開放式的提問,比如:“路上有坑怎么辦?”“走在有坑的路上會發生什么事情?”等,幼兒都能主動解決出現的問題。
本次活動進行了兩次探索,旨在通過這兩次探索引導幼兒掌握圖形匹配方法,既:根據圖形的形狀、大小、顏色進行匹配。第一次探索教師只提供了兩個匹配因素:形狀、大小,引導幼兒根據圖形的形狀、大小進行匹配。因為難度較小,所以幼兒都能進行匹配。第二次探索在第一次探索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形狀、大小、顏色都要匹配才行。有了第一次探索的經驗,第二次探索大部分孩子都能對應的進行匹配。第二次探索是第一次探索的升華,幼兒在循序漸進的活動中體驗了成功所帶來的快樂。
幼兒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消極變化甚至暫時的倒退行為,所以鞏固、強化目標的延伸活動顯得更加重要。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可以利用匹配的知識去解決的問題:比如衣服上的洞,包上的洞,桌布上的洞等,利用本次課的經驗,孩子們可以去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公開課教案5
一、活動名稱:神奇的魔術師(小班)
二、活動目標:復習鞏固對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認識。
三、活動準備:魔術師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種圖形卡片各一張,
頭飾各一個,不同表情的三種圖形卡通掛飾每人一個,三種圖形的彩色卡片若干(粘在“圖形媽媽”身上),三種圖形的標志牌各一個,戶外布置好“小商場”,三種不同形狀的實物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游戲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老師打扮成魔術師的樣子對孩子們說:“我是神奇的魔術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邊說邊轉一圈,從袖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問:
(1)我變出了什么?
(2)三角形有幾條邊?(伸出手點數)
(3)你見過什么東西是三角形形狀的?
2、用同樣方法,從左兜里變出正方形,提問相似問題。
3、用同樣方法,從右兜里變出圓形,提問相似問題。
(二)進行游戲:圖形娃娃找家
1、以魔術師的身份變出圖形娃娃,送給孩子們。
師:我的本領可大了,還能把你們變成圖形娃娃,看我變變變(從隱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圖形娃娃掛飾,讓幼兒辨認形狀),你喜歡哪一個,就自取一個掛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狀的娃娃?
2、變出“圖形媽媽”
(1)師:圖形娃娃也有自己的媽媽,你們愿意和自己的媽媽一起做游戲嗎?媽媽在哪呢?看我變變變(從屏風后面拉出頭戴三角形頭飾,身上粘有三角形標志的'“媽媽”)
圖形媽媽:我是三角形娃娃的媽媽,我的孩子們,你們在哪呢?(三角形寶寶跑到媽媽這,大聲地說:我在這里)
(2)用同樣方法變出“正方形媽媽”,引導幼兒找自己的媽媽。
(3)用同樣方法變出“圓形媽媽”,引導幼兒找自己的媽媽。
3、“圖形媽媽”帶幼兒找自己的家,介紹游戲規則。
“圖形媽媽”:今天咱們一起玩一個“圖形娃娃找家”的游戲,先來看看咱們的家在哪呢?(帶幼兒找和自己形狀相同的標志牌)
介紹規則:孩子們聽音樂跳舞,自己隨意表現,音樂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個寶貝找得又快又準。
4、進行游戲,游戲時可隨意變換標志牌的位置,老師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興趣,隨時結束。
(三)結束:
師:孩子們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真高興,我還能給你們變出一個“小商場”,看我變變變,商場在哪呢?請娃娃們到外面看一看。(帶幼兒到戶外)
“圖形媽媽”:孩子們,媽媽帶你們到商場買東西,你們每人去商場買一件和自己形狀相同的東西帶回家,看哪個寶寶又聰明又能干。(幼兒自取和自己形狀相同的物品)
數學公開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物體的重量,知道物體有輕重之分。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體輕重,并能大膽地用語言講述:xx輕,xx重。
3、學習整理操作材料,保持桌面的整齊。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時感覺過輕重。
2、物質準備:
教具:玩具卡車兩輛,玩具天平一個。實物:大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塊、棉花、積木、玻璃球。
學具:幼兒用人手一冊,人手一支筆;每組一個天平,一筐實物(紙球、積木、鐵片、雪花片棉花、積木、玻璃球等)。
【活動過程】
一、看看掂掂,感知貨物輕重。
出示兩輛相同的大卡車,上面分別放有大橡皮泥和小橡皮泥,引導幼兒觀察并猜一猜:卡車上運送一種貨物,它們有什么不同:哪個重?哪個輕?
請個別幼兒上來掂掂,再說說:哪個貨物重?哪個貨物輕?
在汽車上換上一團棉花和一個玻璃球,讓幼兒摸一摸,掂一掂,正確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輕重。
二、觀察天平器的變化,認識物體的輕重。
出示天平器,告訴幼兒天平器是衡量兩個物體輕重的一種工具。然后,在天平兩邊分別放上積木和玻璃球,讓幼兒觀察天平的變化,并說說:天平呂有什么變化?天平翹起的一邊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邊雙表示什么?也可以讓幼兒說一說誰重誰輕,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驗證,從而幫助幼兒正確地認識物體的輕重。
出示大橡皮泥和積木,讓幼兒猜猜誰重誰輕,再請幼兒上來將橡皮泥和積木放在天平器的兩邊,帶領幼兒進一步感知認識物體的輕重。
三、幼兒操作活動:
看圖分辨輕重: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想一想:哪個重?哪個輕?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圈出重的物體。
分辨輕重:請幼兒每次拿兩上筐中的`實物玩一玩,掂掂或在天平器上稱一稱,感知兩物體的重量,說一說:xx輕,xx重。
四、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用書》P9,請個別幼兒大膽地說出誰輕誰重。
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同時玩了哪兩樣東西,哪個重?哪個輕?提高幼兒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數學公開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認識1元、5角、1角的硬幣,能簡單說出它們的特征。
2.會用錢幣進行簡單的買賣活動,樂于參加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認識人民幣
2、足夠數量的硬幣,小物品。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展示各種小物品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里都有哪些商品呀?
你想買點商品回家嗎?你想買什么?
2、教師:你想把商品買回家,需要什么呀?(錢)
二、課件:認識硬幣
1、教師: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錢)
展示1元、5角、1角硬幣。
2、教師: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它們有什么不同?
3、請幼兒說說這些錢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從而了解這些錢幣的特征:硬幣中銀色的最小的那個是1角錢的硬幣,金黃色的那個就是5角錢的硬幣,硬幣中最大的就是1元錢的硬幣。
4、教師小結:這些錢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硬幣
5、購物
。1)買巧克力豆
教師:買巧克力豆需要一角錢的硬幣,哪個是1角錢的硬幣?
請小朋友找出來。
。2)買牛奶糖
教師:買牛奶糖需要5角錢的硬幣,哪個是5角錢的`硬幣?
請小朋友找出來。
。3)買棒棒糖
教師:買棒棒糖需要1元錢的硬幣,哪個是1元錢的硬幣?
請小朋友找出來。
三、進行簡單的數錢活動
1、教師:把1元錢的硬幣加上一個5角錢的硬幣就能買到1元5角錢的巧克力糖了。
那老師來考考你們:5角硬幣加上1角硬幣一共多少錢呢?
那1元錢的硬幣加上1角硬幣一共多少錢呢?
2、我需要買點八寶粥吃吃!
教師進行示范性操作,將飲料圖片剪下來,貼在白紙上,用替代硬幣的圓點進行粘貼。
教師:這八寶粥需要1元2角錢。
提問:我要付哪些硬幣呢?
老師這里,這個最大是1元硬幣,這個黃色的是5角的硬幣,這個白色的是1角硬幣。
首先需要把1元硬幣粘上,再把兩枚1角硬幣粘貼在八寶粥的下面。)
除了老師這種辦法,還可以用其他方法進行粘貼。。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讓幼兒自由選擇進行購物粘貼活動。
四、進行簡單的講評,指出存在的問題。
活動延伸
進行剪貼游戲,繼續活動課的內容。
數學公開課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餅干的種類,形狀很多,能按形狀對物體進行分類。
2、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餅干的形狀。
3、樂于講述自己的發現給小朋友聽。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點:
知道餅干的種類,形狀很多,能按形狀對物體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餅干的形狀,并樂于講述自己的發現給小朋友聽。
活動準備:
1、餅干(圓形、方形餅干的小包裝),食品盤子5或6個。
2、幾何圖形片若干,小盤子若干(每個盤子里有3或4個幾何圖形片),瓶子娃娃(雪碧瓶子制作的瓶娃娃,嘴巴分別是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動前組織幼兒將手洗凈。
活動過程:
一、認認、嘗嘗餅干。
1、教師出示有小包裝餅干的盤子:請每個小朋友拿一袋餅干,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是什么東西?
2、教師:餅干寶寶真多呀!看看餅干寶寶長得一樣嗎?(幼兒打開小包裝餅干,仔細觀察。)
3、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餅干有各種各樣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圓形,有方形;有不同顏色;有的上面還有花……
4、教師:聞一聞餅干香不香?嘗一嘗餅干是什么味道的?餅干吃在嘴巴里有什么變化?
二、瓶寶寶來作客,幼兒觀察瓶寶寶嘴巴的形狀。
老師出示瓶寶寶:我們班來了許多可愛的瓶寶寶,看看這些瓶寶寶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瓶寶寶,發現瓶寶寶嘴巴的形狀有圓形的,還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
三、瓶寶寶吃"餅干",按形狀分圖形片。
1、觀察"餅干"。教師出示圖形片:瓶寶寶肚子餓了, 我們一起喂它們吃"餅干"吧!這是瓶寶寶吃的"餅干",看看有些什么樣的"餅干"?(幼兒觀察、發現"餅干"有圓形的.,還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
2、喂瓶寶寶吃"餅干"。教師:這么多的瓶寶寶要吃什么形狀的"餅干"呢?
3、幼兒根據瓶寶寶的嘴巴形狀,喂相同形狀的"餅干"。幼兒邊喂邊說:瓶寶寶,給你吃"**"餅干。
4、幼兒自主地選取一個小盤子和幾塊餅干,根據瓶寶寶的嘴巴形狀,喂其吃相應形狀的"餅干"。(幼兒把小盤子里各種形狀的"餅干"喂完)活動延伸:
在家里和爸爸、媽媽做分餅干、嘗餅干的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數學公開課教案9
撰寫公開課教案是每個教師都必需熟悉的一項工作,好的公開課教案能夠激發同學興趣,培養同學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站提供的這套小學數學《乘法》公開課教案符合新課標的規范,思路清晰,結構合理,適合同學的年齡特征,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等優點。
本單元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可能是兩位數,也可能是三位數,但都在千以內。而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有可能超越1000,因此本單元只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包括口算、筆算、估算和解決實際問題這四方面內容,具體見下表。
口算
幾十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
筆算
非整十的兩位數乘一位數
估算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解決實際問題
與倍”有關的實際問題;用乘法和加(減)法解決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全單元內容分成五段編排。
第69~72頁教學幾十乘一位數的口算,筆算不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
第73~80頁教學“倍”的概念,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第81~85頁教學個位向十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第86~90頁教學連續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估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第91~93頁單元復習。
1?讓同學在實際的情境中,通過自身解決問題感悟算法。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同學初步認識了乘法的意義,掌握了乘法口訣,能口算表內乘法。教材充沛注意“數學教學活動必需建立在同學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為同學提供實際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資料,通過教學內容引導同學主動地進行觀察、猜測、推理、建模、優化等數學活動,從而理解算理,獲得算法。
(1) 幾十乘一位數是兩位數乘一位數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礎的內容,進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必需能口算幾十乘一位數。第69頁例題中3頭大象運木材,每頭運20根,用圖畫出現的實際問題能很清楚地顯示出求3頭大象一共運了多少根就是求3個20是多少,并引起同學對乘法的回憶。在列出算式20×3以后,形象直觀的問題情境又能讓每名同學都有自身的算法,或是把3個20連加得到60,或是從6堆直觀判斷一共運了60根,也會有同學通過2個十乘3得6個十來計算,或從2×3=6類推出20×3=60。教材預計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很快說出一共運了60根,但會有相當多的同學并不清楚自身是怎樣算的。所以,組織同學交流算法,一方面使同學仔細地想一想自身的算法,另一方面使全體同學都能理解后兩種算法。因為后兩種考慮對繼續學習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影響很大。
同學從多種算法中選用比較好的方法需要一個過程。“試一試”20×8的積超越100,假如仍然進行同數連加或從一共幾堆想一共幾根會很麻煩,假如想2個十乘8或從2×8=16類推就很方便,這是教材為同學主動優化算法發明的一次機會。第71頁“想想做做”第1題設計了三組口算題,每組的上面一題是表內乘法,下面一題是相應的幾十乘一位數。比較同組兩題間的聯系,從上面一題類推出下面一題的得數,是教材又一次引導同學優化自身的算法。
。2) 一位數乘兩位數豎式計算的教學也充沛利用直觀情境圖啟發同學考慮,第70頁例題特意把兩只猴各有的14個桃分裝在兩個籃子里,其中一籃放10個,另一籃放4個,而且2個放10個桃的籃子上下對齊,放4個桃的籃子也同樣擺放。這樣,同學很容易看出兩只猴一共有多少個桃,也容易理出自身的思路。例題分三步教學:第一步是看圖說得數、理思路。要舍得花時間讓同學整理、表達自身的考慮: 先算2個10是20,再算2個4是8,然后把20和8合起來是28。教材重視整理、交流思路,為繼續教學豎式計算做準備。第二步是建立豎式的模型。把考慮的步驟與過程用豎式的形式出現。這樣,同學不只學到了筆算方法,而且經歷了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不是機械地接受豎式,而是有意義地建構。教師在這里的任務不是展示和講解豎式,而是和同學一起建構豎式,明晰豎式中每一步的計算內容。第三步是簡化、優化豎式,教學豎式的一般寫法。這是在同學理解豎式的結構、計算步驟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先算4乘2得8以后,再把10乘2得20的“2”寫在十位上,既表示它是20,又同時完成了20加8得28這步計算,使豎式計算既快又方便。不能讓同學誤解為這又是一種豎式,要充沛體會是已有模型的進一步簡化、優化。
(3) 第71頁“試一試”讓同學計算3×21,這是他們第一次獨立進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在寫豎式的時候,把兩位數寫在上面,一位數寫在下面,就能應用例題里習得的算理和算法。教材還告訴同學“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這是因為同學尚未認識乘法交換律,也不會計算3×21這樣的豎式。讓同學再乘一遍,再次體會乘的過程,初步學會豎式的寫法、乘的順序以和積的定位。
(4) 在能夠筆算的基礎上進行口算。本單元要求口算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每步乘都不需要進位的),教材讓同學在能夠筆算之后主動地口算。練習九第1題比一比、算一算三組題,每組的上面一題都是幾十乘一位數,如30×2,只要想3個十乘2得6個十,是60。下面兩道題都是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如32×2,既要算30×2得60,也要算2×2得4,還要把60和4合成64。比出上面一題與下面兩題的相同處與不同處,就很自然地從筆算過渡到口算。
(5) 教學進位的豎式計算,利用直觀手段協助同學理解進位的原理和方法。第81頁例題計算48×2,48個位上的8乘2得16,得數滿十要向十位進1。教材考慮到同學在加法中有進位的經驗,因此,鼓勵他們先擺小棒算一算,把16根小棒里的10根捆成1捆,和40×2的8捆合起來是9捆,從中領會進位的原理。然后在豎式上處置進位問題,詳細展開計算的步驟,突出16里的1個十正好和80的8個十對齊在十位上,顯示了個位滿十可以向十位進1。最后教學豎式的一般寫法,進一步濃縮思維過程、連貫計算步驟,使豎式計算更便于操作。同學初學進位的乘法,經常會在進位時算錯,教材示范了把個位向十位進的1記在十位上,既能體驗進位,又能減少計算錯誤。另外,例題教學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想想做做”第1題發展到個位滿二十向十位進2,第2題里還有個位滿三十向十位進3,同學的進位能力在計算時逐步提高,最終形成概括的認識:個位滿幾十向十位進幾。
第86頁例題48×3要連續進位,教材寫出了個位上8乘3這一步計算,在積的個位上寫出了4,還把進的2記在十位上,接下去的計算讓同學完成。這樣布置的意圖有兩點:一是鼓勵同學聯系已有的進位知識和經驗,體會計算乘法時十位上滿幾十要向百位進幾;二是鼓勵同學主動解決新穎的問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讓同學聯系已有的計算經驗進行估算,發展估算意識。
《規范》指出要加強估算。不單因為估算在日常生活里應用廣泛,還因為估算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與方法,能促進數學考慮、發展智力。本單元里的乘法估算與筆算進位的教學結合在一起同時布置,并在練習和應用中逐步提升。
(1) 在能夠筆算個位向十位進位的乘法后教學估算。第85頁第7題是本單元的第一次估算,在此之前,同學已經初步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步驟,以和積的個位向十位進位的方法。題目指出“把兩位數看作整十數”,由于每個兩位數的個位上都是8或9,同學很容易看出各個兩位數分別最接近幾十,這就把兩位數乘一位數看成了幾十乘一位數,通過口算就能得出原來乘法題的積大約是幾十。教學這道題要注意兩點:一是讓同學獨立理解題意并主動計算,通過連線表達估算的結果;二是引導同學回顧估算的過程,突出估算的關鍵是把兩位數看作整十數,初步形成估算技能。
(2) 在教學積的十位向百位進位前進行估算。第86頁例題48×3的十位上4乘3得12個十,要向百位進1。在筆算前先估算積大約是多少,同學能夠把48看作50,從50×3=150得到積大約是150。通過估算,感知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不都是兩位數,還可能是三位數,從而明白例題在豎式里積的十位、百位上都畫□的原因,并主動進行十位向百位的進位。筆算得到的積是144,與估算的結果150相互印證,說明筆算是正確的,估算是合理的。
第86頁“想想做做”第3題里的兩位數,有一個個位上是9,其他個位上都是1或2。這道題要體會怎樣把兩位數看作整十數。由于還沒有教學“四舍五入”的知識,所以只能憑兩位數的意義和已有的數感,把兩位數看成與它最接近的整十數。如59在50和60之間,接近60;52也在50和60之間,但接近50。
。3) 應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生活中有些實際問題往往不需要精確的結果,只要利用估算就能便利地找到答案,這時的估算顯得特別有價值。如第87頁第5題,汽車的輛數69接近70,且比70小些,裝配這些汽車用的車輪個數應該比70×4的積280少一些,所以有280個輪子夠了。像這樣解題,不需要計算69×4,顯然估算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戰略,比筆算省力、省時。還有第89頁第4、5題,第91頁第4題等,能讓同學體會日常生活確實經常應用乘法估算,是培養估算意識的好素材。
3?讓同學經歷逐步籠統的過程,建立“倍”的概念,解決與“倍”有關的實際問題。
倍數關系是常用的數量關系,同學已經初步理解了乘法與除法的意義,能夠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以和表內除法,具備了認識“倍”的條件!氨丁笔潜容^籠統的數學概念,從形象到籠統,先擺學具看出“倍”,再計算求得“倍”,逐漸形成“倍”的概念,是符合同學認知規律的教學布置。
數學公開課教案10
一、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今后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在屬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過啟發、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并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在操作中探究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五、課前準備: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實驗記錄表,實物投影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師:學習面積單位有什么用?
生:測量面積
出示長方形紙板
師: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如何測量它的面積呢?
學生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的面積。
師: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測量操場的面積,教室的面積;草地的面積;等等,也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量,那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的目的,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把握好教學的起點,抓住生活中的幾個場景,引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大膽的猜測,長方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系?
(學情預設:根據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會出現這幾種情況:和長有關、和寬有關,和長、寬都有關,和周長有關)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也培養了學生大膽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實踐探究,合作交流
師: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現在就請同學們帶上老師溫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導學提示:
1、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建3個長方形,完成實驗記錄表。
2、 仔細觀察記錄表,你發現了什么?
3、 嘗試用比較規范的數學語言表達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學情預設: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合理分工,有序地開展實驗)
(設計意圖:創設條件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動中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借助導學提示經過啟發,獨立思考,討論,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叢冢提高認知水平,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到臺前展示實驗記錄,并發言
(學情預設:各小組介紹搭建的3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通過三次實驗,發現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對表達流暢,思路清晰的小組給予表揚)
如:我們組共搭建了3個長方形,第一個長方形的長是3厘米,寬為2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第二個長方形的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面積是12平方厘米;第三個……通過三次實驗,我們發現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
(五)、解決問題
1、實踐活動
在我們這間教室里,有很多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請大家任選一個,先估計它的面積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面積,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計的和算出的面積是不是較接近。(學生操作活動,并利用長方形面積公式正確計算出它們的面積)
2、前幾天,老師新換了一個辦公桌,它的長是14分米,寬是8分米,我想給這張辦公桌配一塊玻璃,需要買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題:
這是一塊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來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新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數學的價值,既豐富了敘述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另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表面并不是長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再如三角形,我們怎樣可以知道它的面積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在課后研究)
數學公開課教案11
目標:
1、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
2、復習9以內的數字、數數,并區分6與9。
準備:
1、幾何圖形組合畫三幅(還有小動物)。
2、幼兒每人一份數字卡片
3、每組提供白色紙條、漿糊、記號筆。
過程:
一、看圖編電話號碼。
(1)我們將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請小動物一起去請大家想想辦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們?(幼兒泛講)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打電話要查電話號碼,我們來查一查動物家的電話。
教師分別出示圖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師:這是小猴家的電話。讓幼兒觀察發現小猴家只有圖形,沒有號碼。
(3)引導幼兒看圖數數編號碼。(三家全部觀察后,人人翻譯號碼)(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數字貼號碼,也可用筆寫號碼)
請各組派代表在黑板上貼數字
集體念號碼583469583496582734
驗證號碼的正確性,老師撥打電話。
二、感知數字的豐富變化。
。1)思考:這些號碼都有6個數字,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
。〝底峙帕械捻樞虿煌
。2)觀察:在三個電話號碼中有哪些是不一樣的?
。ㄐ『锛业奶柎a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沒有這兩個數子,有的是2、7)相同的是什么?
。ㄈ齻號碼都是六位數,前兩位數都有5、8)
。3)區分6和9
問:老師也常把6和9搞錯,請你們幫助我記住它。
。ㄗ層變赫f出6的圓圈在下面,9的圓圈在上面。)
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數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電話號碼
增強幼兒有關電話方面的知識
(1)請幼兒大聲地讀自己帶來的電話號碼。了解電話號碼是多位數的。
。2)你們知道的電話是幾位數的?(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ㄉ虾5貐^的家庭電話是8位數的,手機是11位數的;常用的較特殊的電話是3位數的。)
四、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1)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我們用數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
提示:可以用貼數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筆寫。有意識地請幾個孩子上來念所編的號碼。
。2)教師巡視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兒是否每個數字都用了,數一數你編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五、延伸活動:把小朋友編的電話號碼做成電話簿。
數學公開課教案12
第一課時
量的計量
教學目標:
通過系統的整理和復習小學數學中學過的計量單位,準確掌握每種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以和不同量的計量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進一步培養同學的空間觀念。
師: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中,經常進行各種量的計量。每種量都有自身的計量單位,我國現在采用的法定計量單位與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是一致的。這節課我們來復習量的計量。(板書課題)
復習各種量的計量單位以和各自的進率。
長度、面積、體積單位復習。
舉例說說什么叫相鄰單位?
以上三種單位的進率有什么規律?
見教材118頁三種量的圖示,用尺量一量然后說說各表示什么?(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進率。
小段練習填空(說說局部空的根據)
重量單位的復習
常用的重單位有哪些?
填寫教材118頁的表。說說它們的進率關系。
練習:6000千克=()噸
2千克=()克
時間單位的復習
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下面的時間單位。
分、時、秒、月、日、年、世紀
填寫教材119頁的時間單位表。說說各自的進率。
怎樣判斷某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
。攴菽鼙4整除的是閏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整百數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閏年,如1900年雖能被4整除,但不是閏年)
名數的.改寫復習
看教材119頁“名數”的示意圖,舉例說說什么叫名數、單名數、復名數。
看書自學有關內容說說怎樣把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怎樣把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
練習:先填寫教材119頁例題的空。再結合教材120頁說說填空的過程。
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120頁的“做一做”
全課總結(略)
數學公開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圖形的方法測量和比較各種事物面積的大小。
2、在觀察和操作活動中探索發現三角形與正方形的相互變換。
3、在看、比、說的過程中感受發現和表達的快樂。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操作單人手一份、記號筆、泡沫地墊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場景,以小燈籠的角色引出課題。
(二)學習活動,師幼共同探尋用數圖形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1、師:這里有兩張床,到底哪張才是最大最好的呢?
2、教師演示并記錄第一張,幼兒操作并記錄第二張
3、教師小結:能鋪下的坐墊越多,床呀就越大。
。ㄈ╈柟探涷灒容^鏡子的大小。
1、出示兩面鏡子,猜猜哪張的大。
2、教師介紹操作單,幼兒操作。
3、教幼小結:能鋪下的手帕越多,鏡子就越大。
。ㄋ模┑诙尾僮,鋪泡沫墊。
1、幼兒分組地面操作。
2、指導幼兒看白板,教師根據幼兒回答記錄數據。
3、指導幼兒觀看flash演示。
4、師幼共同得出結論。
。ㄎ澹┩卣够顒印
1、出示畫面,引導幼兒比較禮物的大小。
2、教師交代要求,將操作留給幼兒課后完成。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數學公開課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萬以內數的順序,正確掌握萬以內數的寫法法則,能夠正確迅速地寫出萬以內的數.
2.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細心檢驗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萬以內數的寫法.
教學難點
中間、末尾有零的數的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
數位順序表、計數器、小黑板、卡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答:從右邊起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是怎樣的?(學生答后,教師在黑板上貼出數位順序表)
2.教師讀數,學生在反饋卡上寫下來,然后指名說說你是怎樣寫的?
五百零八 七百六十三 八百四百五十
3.填空.
(1)一個數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 )位數.
(2)一個數是四位數,它的最高位是( )位.
通過練習使學生知道四位數都是幾千的數.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前面的知識里我們學習了三位數的讀寫法、四位數的讀法,今天我們學習四位數的`寫法.
板書課題:四位數的寫法.
2.教學四位數的寫法.(例8)
(1)教學1342的寫法.
①師生一起在計數器的百位上撥上3個珠子,十位上撥上4個珠子,個位上撥上2個珠子.
a.提問:這個數是多少?怎樣寫這個數.
b.在千位上撥上一個珠子.
提問:這是一個幾位數?這個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我們寫342時,是從哪位寫起的,每一位上的數是怎樣寫的?那么這個四位數又該怎樣寫呢?自己試試看.
學生在自己的數位順序中寫出這個數,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學生說出:寫三位數342時,從高位(百位)寫起,哪位有幾個珠子就對著那位寫幾,所以千位上有一個珠子就對著手位寫1,百位上有3個珠子就對著百位寫3,十位上有4個珠子就對著十位寫4,個位上有2個珠子就對著個位寫2,這個數寫下來就是1342.(教師板書:1342)
c.“1342”這個數寫的對嗎?指名讀“1342”,其他同學看看“一千三百四十二”檢查一下是否和例題相符.使學生知道,為了檢查一個數寫的是否正確,我們可以把寫好的數讀一讀,看一看它的位數和每一位上的數是否和原題相符.
②反饋練習:教師在計數器上撥出三千四百六十九,學生在反饋卡上寫出這個數,舉給老師看,教師注意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然后指名同學說說你是怎樣寫的?
(2)教學3069的寫法.
如果把百位上的珠子撥去,這個數就變成了多少?(板書:三千零六十九)
a.提問:這個數是幾位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最高位在哪位?從哪一位寫起?百位有什么特點?怎么辦呢?
b.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寫好這個數.(教師板書:3069)
引導學生說出:寫這個數也是從高位寫起,哪位是兒就對著哪位寫幾;百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百位上寫0.
c.檢驗一下這個數是否寫的正確.
(3)教學五千零一、二千七百、一萬的寫法.
教師講述:百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百位上寫0,那么十位或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該怎么辦呢?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己在計數器上撥出后面的幾個數并寫出來,注意邊寫邊想,你是怎樣寫的?(教師板書:五千零一、二千七百、一萬)
①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試著在數位順序表中寫出這些數,教師巡回指導.
、诩w訂正,重點讓學生說說“一萬”的寫法.
使學生認識到一萬是由一個萬組成的,所以只在萬位上寫1,其他數位上寫0.使學生明確不管哪位上一個也沒有,都要在那一位上寫0.
(4)小結:我們學習了例8,下面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寫四位數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寫四位數要從千位寫起,哪一位是兒就在那位上寫幾,即:幾個干就在千位上寫幾,幾個面就在百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總結萬以內數的寫法法則.
(1)總結法則第一條:
①我們知道,兩位數的最高位在十位,寫兩位數時,我們從十位寫起;三位數的最高位在百位,寫三位數時,我們從百位寫起;那么四位數、五位數呢?二、三、四位數都是萬以內的數,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寫萬以內的數時應從哪位寫起?按怎樣的順序寫呢?
、趯W生討論.
引導學生得出:寫萬以內的數時,從高位起,按照數位順序寫.教師在黑板上貼出第一條法則.
(2)總結第二條法則:
①教師指一千三百四十二,同學們觀察,這個數有一千,那么我們就在千位上寫1,如果是三千、五千、二千,千位上的數是怎樣寫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幾乎就在千位上寫幾.
、趲浊Ь驮谇簧蠈憥?那么百位、十位外位上的數又該怎樣寫呢?
引導學生說出:幾乎就在千位上寫幾,幾百就在百位上寫幾……教師在黑板上貼出第二條法則.
(3)總結第三條法則:
提問:如果遇到中間或末尾有“0”的情況,該怎樣寫呢?
引導學生說出: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教師貼出第三條法則.
(4)指定學生完整地概括萬以內數的寫法法則.
(5)反饋練習:
、傧日f出下面各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然后再寫出這些數.
四千八百零六 八千零七 五千零一十 九千九百
一人板演,全班齊練,并指名同學說說是怎樣寫的
②下面各數寫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九千五百二十八 寫作:9528_____________
七千零五 寫作:705______________
三千零二十 寫作:3002_____________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名同學說說錯在哪里,怎樣改正.
4.看書質疑.
三、全棵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萬以內數的寫法法則.那么,誰來說一說萬以內數的寫法法則是什么呢?
使學生明確寫萬以內數的關鍵是熟記數位順序,理解數位的意義.
隨堂練習
1.選擇正確答案填在橫線上,看誰選得都對.
三千四百零六 _____________ (3406 3046 3460)
五千四百 _____________ (5400 5040 5004 5404)
一千零二十 _____________ (1002 1200 102 1020)
七百零三 _____________ (7003 703 730)
2.寫出下面各數,再在計數器上撥出來.
(1)養雞場一天收蛋二千五百四十個.
(2)文化館展覽圖片一千零五十八張.
(3)一個果園有果樹四千五百三十棵.
學生獨立練習,同桌互相訂正,教師提醒學生注意不要丟掉單位.
數學公開課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加減法。
教學難點:
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
舉例子復 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思考過程)
二、基本練
指導完成第5題。
(1)、獨立完成。
(2)、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三、變式練
1、指導完成第1題。
(1)、指導看懂題意。
(2)、學生完成后交流結果。
2、指導第2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完成后校對結果。
3、指導第3題。
(1)、讀題,明確方法。
(2)、學生獨立完成。
4、指導第6題。
(1)、填寫第1豎的結果,觀察4個算式與上面3個數的'關系,得出規律。
(2)、完成后2題。
四、提高練
1、指導第3題。
(1)、引導學生仔細看圖,提出數學問題。
(2)、解決提出的數學問題。
2、指導第7題。
(1)、看懂圖畫意思,提出數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五、開放性練 。(指導第8題)
1、先獨立解題。
2、在小組中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寫出來?
3、交流。
六、總結
【數學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公開課教案01-09
數學公開課大班教案11-01
公開課數學教案02-01
初中數學公開課教案02-17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01-11
數學公開課教案《加減混合》12-17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02-01
大班公開課數學教案05-07
中班數學公開課的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