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弄清數的組成,理解計數單位。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課件出示問題,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20是()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個十和()個一組成17
2、課件出示第33頁圖。提出問題:
(1)圖上有幾個小朋友?
(2)他們在干什么?(數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數、數的組成。
二、新授課。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這10根又要捆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排木塊,全班同學數一數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一是一百。(板書)
在教學中要注意每數到接近整十時,再數一個是幾十要停頓強調。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時每數完整十數就問同學們怎么辦?(捆成一捆)
教師:數物體的個數可以1個1個地數,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2、教學例2。
(1)70是7個十組成的,46是4個十加6個1組成的。
(3)做課本第35頁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七根小棒數到六十三根,再接著數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數是什么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3、教學例3。
教師出示課件。(數紐扣)
大家數一數黃色的紐扣有多少粒,紅色的紐扣有多少粒。綠色的紐扣有多少粒。
大家知道怎么寫這些數嗎?我們先在計數器上表示這些數,再寫一寫。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7頁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兩人一組,互相說數字,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數,在生活當中仔細觀察一下,看看哪里有我們今天學習的數。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
【教學內容】:
課本P9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找出最簡單的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有3張數字卡片,5、7、9,用它們組成不同的兩位數,能組成多少個兩位數?
二、學習新知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
1、出示例題
如果用著3張數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兩張求它們的和,得數有多少種可能呢?
2、解決問題
請學生嘗試解決后全班交流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連線的方法
3)隨便寫
3、思考
只有3種結果,為什么擺兩位數卻有6種結果呢?
擺兩位數跟卡片的位置有關,加法算式的結果和卡片的位置無關
4、觀察
上面的幾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隨便寫,容易漏掉或重復。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第1題
2、完成做一做第2題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3
教學內容:
第52—54頁例1、例2、“想想做做”第1—4題和“你知道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比劃、舉例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學會估測,提高估測能力;通過測量長度提高測量操作能力,進一步積累測量物體、線段長度的經驗。
3.使學生積極參加操作、估計、測量等活動,主動了解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
教學難點: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每人一條1分米長的紙條,1分硬幣,磁卡,1厘米、米尺。
教學構想:
二年級上冊教學了厘米和米,學生初步具有了1厘米和1米的概念,能夠利用這兩個單位表示常見物體的長度,會用米尺或學生尺測量線段的長度。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物體相當短,其長度達不到1厘米那么長;有些路程實在長,用米為單位計量其長度十分麻煩。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
學生在認識分米時,必然會聯系厘米和米。所以說,沒有厘米和米的概念為基礎,不容易認識分米。在建立分米概念的同時,還能進一步體驗厘米和米。同樣,學生認識毫米要以厘米為基礎,建立毫米與厘米之間的聯系,既認識了毫米,也強化了厘米的概念。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重點在于知道1分米、1毫米的實際長度。學生感知長度,單憑介紹、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充分的操作活動中體會,才能獲得對分米和毫米的正確認識。
教學過程:
一、認識分米
1、量一量
提問: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漂亮的文具盒,怎樣可以知道這個文具盒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用尺量一量)
師:文具盒長是20厘米,寬是10厘米。(邊說邊板書:10厘米)
像這樣10厘米的長度我們還可以用另一個單位來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來表示(板書課題:分米,dm)10厘米就是1分米(板書: 1分米)20厘米呢?(2分米)
師:這個文具盒的長和寬還可以這樣說:這個文具盒長大約2分米,寬大約1分米。
2、感受1分米
(1)提問:1分米有多長?直尺上就有答案。從哪到哪是1分米?(請學生上實物投影指出),里面有幾個1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學生齊讀。
(2)你會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嗎?你準備怎樣畫?先和同桌說說,再畫在白紙上。請你幫同桌量一量,看看畫的線段是不是1分米。
(3)體驗:
① 請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用直尺比劃出1分米。
② 一人比劃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估計得對不對。
③ 拿出彩紙條,估計一下1分米的長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斷,一起量一量,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4)師: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粉筆長……)
3、米和分米的關系
師:(出示米尺)(1)這有一把米尺,它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分米?為什么?拿出直尺,平放在桌上,一人看一人數。(板書:1米=10分米)學生齊讀。
4、實踐操作:“想想做做”第3題
先用身體尺估一估課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分米,再和你的同桌合作:量一量有多少厘米,再說說接近幾分米。
[評析:學生目測的數據與結果有差距,但通過目測再讓他們去實際測量,學生又一次感知長度,培養了估計能力。]
二、認識毫米
1、初步感受1毫米
我們以前量過數學書的長邊和短邊,現在老師想請你幫個忙,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是多少。
同學們有的說數學書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有的說1厘米不到,老師還想知道得更準確,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個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接著板書課題:毫米)
2、關于1毫米
① 直尺上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② 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學生齊讀。
③ 在我們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量一量。(1分硬幣的厚度、電話卡或銀行卡的厚度、書上數出10張紙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3、體驗1毫米。
提問:你能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
同桌互相比劃,用5角硬幣插進去量一量對不對。
4、提問:你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單位嗎?(量小螞蟻的身長)
三、小結
師:到現在為止,我們一共學習了幾個長度單位?分別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從大到小分別是:米、分米、厘米、毫米。
過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智慧屋,里面有很多難題等著我們去挑戰,有沒有信心?
四、反饋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3題。
(1)說出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的?想想怎樣看更方便。
(2)第2題,量出下面圖形每條邊的長。
學生獨立測量。
匯報交流。提問:平行四邊形的哪兩條邊長度相等?
(3)第3題。先估一估自己的課桌和凳子的高大約是幾分米,然后小組合作量一量課桌和凳子的高分別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幾分米?
2、想想做做第4題。
先估計,再測量,把數據記錄下來。
3、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鐵釘長2( )。
(2)床長2( )。
(3)大米寬2( )。
(4)黃瓜長2( )。
讓小朋友獨立選擇,在交流時先讓學生用手勢表示自己選擇的長度單位,然后在小組里交流為何選這樣的長度單位。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都是什么單位?它們之間的關系你知道嗎?讀一讀。
六、課堂作業
基礎練習:
1、我們認識的長度單位有( )、( )、( )、( ),用字母表示分別是( )、( )、( )、( )。比毫米還要小的長度單位是( )。
2、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 )厘米=1分米 ( )厘米=1米 ( )分米=1米
綜合練習:
在( )里填合適的長度單位
一張電話卡厚1( ) 一根黃瓜長2( )
一支粉筆長8( ) 一本數學書厚8( )
一張課桌高7( ) 一幢大樓高20( )
教室門高2( ) 一支鉛筆長約2( )
拓展提升:
一根小棒長1分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長( )。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4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內容是: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它們的十進關系,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看懂物品的單價,會進行簡單的計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100以內數的知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概念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老師要創設具體地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購物的活動中認識人民幣。
單元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簡單計算。
2、難點: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3、關鍵:組織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多觀察、多操作、多實踐,熟記“1元=10角、1角=10分”的進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認識人幣
簡單的計算
認識人民幣
教學內容:
義務教材第46頁的第例1——例2(認識人民幣)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
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CAI課件一套常用的面額的人民幣(不同版本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為你們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CAI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們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二、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CAI演示)
(1)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么買呢?(學生回答)
2、認識人民幣
(1)師: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你們認識人民幣嗎?
(2)操作初認人民幣
師:將桌面上的'人民幣拿出,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學生活動)
匯報認識情況(學生回答,師板貼人民幣:硬、紙幣)
問:觀察這人民幣,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紙做的錢幣是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3)再認人民幣
師:(指紙幣)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的紙幣,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學生活動后,匯報識別方法)
師: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讀時有一個相同處是什么?所以它們的單位是元,那你能說說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單位是什么?(學生口答)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紙幣我們會認了,那么硬幣你會辨認嗎?
師:識別人民幣可以從人民幣的大小、圖案、面值、顏色上來記住。觀察1元、5角硬幣正面,它們有相同的標記是什么?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制造的,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4)元、角、分的關系
師:藍貓想讓大家看一個小片段,看完后說說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學生觀看CAI課件:元、角、分之間的兌換關系)
師:看完了這個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問:你知道1元=()分嗎?
(可以小組討論后再回答)
3、分類:按單位分:元、角、分
按質地分:紙幣、硬幣
看書上人民幣與平時所見到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有紅色斜線,這樣叫樣幣。
三、換線游戲:
(1)我指人民幣,你舉起與我相同的人民幣
(2)我說面值,你舉起起相應的面值
(3)我說顏色,你來回答
(4)一張2角可以換()個1角
一張5角可以換()個1角
小朋友動手換一換。
四、活動
1、拿一件玩具,這件玩具是1元1角,有幾種付錢方法,找出哪種方法最簡單。
2、選四名售貨員,開始下位購買
五、小結: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認識人民幣
分類:按單位分:元、角、分
按質地分:紙幣、硬幣
1元=10角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5
【教學內容】
課本第 39-40 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創設的情景,體會用正確的方法收集數據很重要。
2、初步學習收集數據,會用劃“正”字等方法進行數據記錄。
3、初步學會使用簡單的統計表呈現統計數據。
過程與方法:
通過經歷數據收集、整理、分類計數、描述和分析等統計過程。
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體會統計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知統計是有趣的和有用的。
培養初步統計能力,了解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會用劃“正”字等方法進行記錄,整理數據并填寫統計表。
【教學難點】
對數據的整理、統計和分析。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小調查: [小轎車、公交車和卡車]
師:今天要學習的本領,在生活中十分有用處。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 見,請用自己的方法記錄這三種車分別出現了幾輛。(媒體播放)
交流匯報記錄的方法及數據。
小結:像我們剛才這樣將出現的物品分類進行記錄、整理數量的過程,就叫做統計。
二、感悟統計 學習新知
1、介紹“正”字記錄法。
2、介紹豎杠記錄法。
比較看一看這兩種方法的相同點。
3、學習“正字記錄法”
小丁丁他們班正好在統計女生最喜歡的水果,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觀看視頻教學)
4、嘗試記錄
第一個小調查用正字記錄法再來統計一次。
交流反饋。引出統計表格。
師:像這樣把記錄的結果用數來表示,整理在一張表中,就叫統計表。出示課題:統計表初步。
5、嘗試填寫統計表
師:小朋友們已經會初步的.收集、整理數據了。小丁丁的班級也完成了一項小調查(出示記錄)。請你們幫他把數據整理填在統計表中。(學生獨立完成書本P40/2。)
最喜歡的水果情況統計表
師:知道哪種水果最受小朋友歡迎?
師:根據這張統計表你能不能再提些數學相關的問題?
示范:喜歡草莓的人數是喜歡橘子人數的幾倍?
前后兩個學生進行一問一答。交流反饋。
師:通過統計可以了解許多需要的信息。
三、經歷過程 鞏固新知
統計最愛吃的食物。
開小火車進行匯報,整理數據,將結果填入統計表中。(學習單)
反饋交流。
師:根據這張統計表,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呢?
四、課堂總結
師:除了統計表可以反映出一些信息外,還有一種圖也可以反映出同樣的信息,我們一起來看看。利用excel生成最喜歡的食物統計圖。(機動)
師:這樣的統計圖看上去比統計表怎么樣?(更直觀、數據更明顯)想不想一起學習怎么畫?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本領?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6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教科書第32-35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數、讀數、寫數相結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整千數的數數,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脫離計數器,通過“我讀你寫”游戲的形式,練習萬以內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借助計數器,初步學會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了解萬以內的數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1)會數、讀、寫萬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習二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說一說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上撥八。
2、學習二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器上的數該怎樣寫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寫作9,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寫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數到302。
1、學數298的下一個數
(1)298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生;是299,
師;為什么。因為298的下一數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3)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299的下一個數
(1)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師;為什么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現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后,你發現什么。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
師;怎么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寫3,
師;位和十位怎么寫呢,
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也沒有,都寫0。
(3)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0讀不讀。師。數末尾的0不讀
3、學習數301
(1)說一說
300下一數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師;;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就是在計數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1
(3)讀一讀。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一
所以這個數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數,當數到個為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百位進一。
(二)學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數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
師;這個數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
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么辦,
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數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寫一寫,這個數誰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9。十位和個位一個數也沒有,寫什么,對寫0,
(2)讀一讀。誰來把這個數讀一讀。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是多少,
生;4000。
師;為什么
生;3900的下一個數,就數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現什么,
生;我發現百位上滿十了。應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進一
(3)學習寫4000,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個就在千位下4
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么,
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4)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那數末尾0讀不讀,對,數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讀生活中的大數。寫生活中的大數
四、游戲環節
真了不起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撥數你們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后老師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學生活中大數的讀法和寫法后,你知道度數和寫數要注意什么
1、讀時
2、要從高位讀起,
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位上有幾就讀幾,并加上基準面計數單位。數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末0都不讀。
4、寫數。
(1)每個數位上有就寫幾,
(2)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計;
①每一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讀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②中間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③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
④每一位是幾就寫幾。
⑤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引入
1、學生根據老師口令做動作。
2、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為學生分組并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說一說:中心隊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隊?
3、說一說: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么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 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活動記憶。
四、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智慧生活我能行!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8
教學內容:
教材第32頁的例5及“做一做”,練習六第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去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法與學法: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
(1)談話:同學們,休息日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
(2)出示教材32頁情境圖。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教師適當啟發引導:他們在畫畫,其中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情境圖。
(2)明確畫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談話:看到這個畫面你有什么想問的?學生自由發言。(男生有多少人?美術興趣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3)小組交流討論。
①應該怎樣計算一共有多少人?
②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③選派代表在班級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男生人數:
14-5=9(人)
美術興趣小組人數:
9+14=23(人)
(5)觀察比較兩個算式的`聯系。
明確要解決第二個問題必須先解決第一個問題。
(6)提問:你能用一個算式直接求出美術小組的人數嗎?
學生自己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4-5+14=23(人)
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7)小結。
三、鞏固應用
(1)教材32頁“做一做”,讓學生說明題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獨立列式解答。
(2)練習六的第1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3)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問題可以用本節課學的知識來解答?學生自編題目,互相解答。
全課總結
這節課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簡單的兩步加減法應用題
男生人數:14-5=9(人)
美術興趣小組人數:
9+14=23(人)
14-5+14=23(人)
答:男生有9人,美術興趣小組一共有23人。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9
課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2頁例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經歷用不同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
(2)在實踐操作活動中,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了解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合學生親身經歷不同測量工具的合用,體會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和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突破重點。
難點:培養學生初步估測意識。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教法與學法: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將學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學習小組。
學生準備:學生尺、剪刀、寬1厘米的白紙條、1角的硬幣、回形針、小刀、棱長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學過程
課堂導語:同學們,比一比粉筆和回形針,哪個長,哪個短?粉筆和鉛筆哪個長,哪個短?
一會說粉筆長,一會說粉筆短,這是為什么呢?這根粉筆到底有多長,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嗎?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統一長度單位。(板書課題)
一、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同學們,你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讓學生討論,想辦法,小組交流。
(2)匯報交流,分組活動。
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辦法,用1角的硬幣、手、三角形學具、方木塊等作為工具測量,下面就請同學們分成5人一組,和老師一起測量課桌的長度。更多測量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
(3)小組交流。
讓每個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測量結果。顯然,同學們和老師的測量結果不同。
(4)質疑問難。
為什么我們測量的都是課桌的長度,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為什么同學們一拃一拃地量,老師也一拃一拃地量,結果也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使他們逐漸明白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手作為測量標準,所以量出的結果不同。
那么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用相同標準進行測量)讓全班同學選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測量課桌的長度,并匯報測得的結果。由此歸納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5)活動延伸。
①用回形針測量數學課本的寬,用小刀測量一個文具盒的長。
學生測量后匯報測量結果。(數學課本的寬是5個回形針的長,文具盒的長是5個小刀的長)
師:數學課本和文具盒不一樣長,為什么它們都用5表示?
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集體交流。
②歸納升華。
同學們,數學課本的寬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樣的,它們都用5表示是因為測量的標準不一樣。因此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用統一的標準。
二、積累運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長、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測量。
三、 總結提升
(1)大家親自測量了很多物體的長度,在測量過程中,你們學會了什么?
讓學生自己總結本課所學內容。
(2)歸納強調。
在測量物體長度時,必須要用統一的標準去測量。
板書設計
一測量課桌的長。(分組活動,匯報交流)
二用回形針測量數學課本的寬,用小刀測量文具盒的長。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重點: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難點: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紅領巾、三角板、紙、兩根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制作嗎?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發現了一個大秘密似的叫了起來:“快來看啊,快來看,紅五星上有許多---”
學生:觀察剪好的五角星。
師:對,就是角,同學們你們觀察的真仔細。
看到這兒,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小組討論提出問題)
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哪里還有角?
(2)、什么是角?
二、學習新知:
師:在圖中你發現那里有角?能上來指一指嗎?
學生:同為交流觀察到的角,再到前臺指給全班同學看。
師:你能說說觀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狀的嗎?
學生:學生通過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話談談對角的感受。
演示角從實物(鐘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來的過程。結合剛抽出來的圖形講述什么樣的圖形是角。
學生:理解角,認識角。
師:你能給角的各部分起個名字嗎?
學生:學生給角的'各部分命名。
教師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你能做一個角嗎?
學生:學生獨立做角,可能會根據情景圖的提示剪一剪、擺一擺,也可能用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三、認識直角:
出示情景圖
師:你能指一指圖上其他的角嗎?
學生:到情景圖上找角。
出示:
顯示在實物中抽象出來的角。
學生:觀察并再一次認識角。
師:觀察這些角,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學生可能發現:
(1)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圖中的角形狀一樣……
師: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給它標上直角符號。你看,直角符號像什么?你還在哪見過直角?
學生:在直角上標上直角符號。學生可以在教室里找,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再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說畫面中的角,然后讓學生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由此引出對角的認識和學習。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1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談話引出課題。
出示:三角形 正方形 長方形
提問:你認識這幾個圖形嗎?
指三角形,問:為什么把這個圖形叫做三角形?請同學指一指三角形的角。
提問:正方形和長方形有角嗎?指出來
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紅領巾、手絹、三角板等,它們都有角嗎?
教師說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題。
二、新課
1、出示課本主題圖。
提問:這是一幅什么圖?
從校園里你看到了什么?
提問:做操學生伸開的兩臂、足球場的邊線、三角板的兩邊、老爺爺拿的剪刀都組成了什么?(角)
提問:在生活中,處處都有角,你從圖上還能看出什么地方有角嗎?
2、認識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稱。
(1) 課件出示實物。
提問:從張開的剪刀,吸管,自來水的'水龍頭,你能看出哪些地方有角嗎?
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回答作出肯定,并在課件中抽象出角。
(2)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師出示活動角,并把它拉成不同的角。
提問:這里面有角嗎?你能說說角有什么特征?(角的各部分名稱)
范教師結合學生發言小結:角是由一個頂點和由這個頂點引出的兩條邊組成的。(板書:畫角并標出各部分名稱)
讓學生指出其余兩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告訴學生:指角時,必須從頂點開始向斜線方向指。
(3) 教師演示活動角,請同學們觀察:角的大小有沒有變化?邊的長短有沒有變化?
小結:角的大小發生變化,邊的長短沒變,說明角的大小與邊長沒關系。
(4) 折一折。
請同學拿出一張紙,師生共同動手折角,對照自己折的角指出頂點和兩條邊。鼓勵同學你能折出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角嗎?
可折大小不同的角,再一次證實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5) 找一找身邊哪些物體表面上有角。
3、學畫角。
(1) 看書本例2,你知道怎樣畫角嗎?
(2) 討論怎樣畫角?
教師說明:畫角的過程(邊說邊演示)。
第一步:先點一個“點”這個點就是角的頂點。
第二步:從這個頂點出發畫一條直線。(實際上應叫射線)
第三步:再從這個頂點出發,向不同方向再畫一條直線。然后標明角的各部分名稱。
(3) 學生動手畫角,畫完后標明角的各部分明稱。
三、練習
1、P42練習八N1
教師說明:一個角必須有一個頂點和兩條射線組成的邊,第2圖有一條邊,另一是彎曲的線;第三幅圖兩條相連的地方不是一個“點”而是彎曲的線,所以它們不是角。
2、N2
范 教師說明:數角時,指角的動作要準確,最好標出角的符號。
3、N3 可以讓學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
4、 P43 N7 先讓學生找出各個圖形中分別有幾個角,教師加以指點提示,注意重疊的角和對著的角。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2
課 題:
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內容:
第4頁例4例5及第4頁“做一做”和練習一第3—5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 初步認識單位“米”,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 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理解1米=100厘米。
(3) 學會用1米長度單位測量較長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米的正確表象,體驗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來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學會用米尺量物體的長度。
難點:體驗1米的實際長度,并形成印象。
教學方法:
教法:討論、演示。
學法:自主探究、小組討論法。
教學準備:
刻度尺、米尺、卷尺、繩子、CAI課件。
教學步驟:
一、 復習引入
(1) 提問:
① 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什么長度單位測量?
② 你們的哪個手指寬1厘米?
(2) 引入新課
請兩名同學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長,并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很麻煩、很累)
對!我們量較長的物體或距離通常用“米”作單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米”的知識。
(板書:認識米 用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認識“米”。
猜1米有多長,用手比劃;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長度;看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2) 認識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課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個1厘米
(3) 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教室的長、寬學生的身高等。
三、 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 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① 鉛筆長15米。( )
② 課桌高70米。( )
③ 一棵樹高16厘米。( )
(2) 完成練習一第3—5題。
四、 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 用米量
1米=100厘米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3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3.體驗乘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個性化學習及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4.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實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使學生理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加法和乘法間的轉化。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教具: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劉謙的魔術表演嗎?魔術表演不僅非常神奇,在魔術表演的過程中還隱藏著很多數學知識呢,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研究隱藏在魔術表演中的數學問題。
2.學生觀察信息窗,搜集有關信息。
師:從舞臺上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3.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師:看魔術師的表演,你能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交流根據信息提出的數學問題。
二、師生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瑣:魔術師變出了這么多寶葫蘆,在列式計算時你有什么感覺?
初步思考:魔術師如果變得串數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確探究問題。
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在板書時,老師故意寫成9個5相加。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4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夠根據條形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能根據統計表在格子紙上畫出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理解在統計圖中,1刻度不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3、4等。
2. 過程與方法:
創設實際生活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經歷數據的整理、分類以及數據呈現等統計過程,初步滲透統計思想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能根據統計表畫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理解1刻度在條形統計圖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數量。
教學過程:
1.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通過播放生日歌,引導學生討論過生日的話題,并詢問班級內每月過生日的人數。
2. 前情復習,引入課題:
復習統計表的概念,展示班級每月過生日人數的統計表,并引出條形統計圖的學習。
3. 動手實踐,探究新知:
介紹條形統計圖的特征,包括橫軸、縱軸和直條的意義。
示范如何在統計圖上表示某個月份過生日的人數,并讓學生嘗試自己畫。
4. 問題解答與拓展:
根據條形統計圖回答相關問題,如哪個月份過生日的人數最多、最少等。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相互解答,加深對條形統計圖的理解。
5. 精彩小結,展示自我:
總結本節課的收獲,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6. 自主探究,作品展示:
提供其他統計表,讓學生自主完成條形統計圖并展示。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5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探索角的知識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只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
教學過程:
1. 情境導入,復習鋪墊:
復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引導學生從中找出角。
2. 引導探究,構建新知:
找角:讓學生在教室里找出角,并指出角的頂點和邊。
摸一摸:讓學生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感受角的形狀和特征。
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頂點、邊。
3. 體驗感悟,畫角:
教師示范用直尺畫角的方法,學生嘗試自己畫角。
展示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和糾正。
4. 動手操作,做角:
小組合作,利用硬紙條、圖釘等材料制作角,并比較角的大小。
5. 拓展應用,培養能力:
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并嘗試畫出這些角。
6. 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強調角的概念和畫角的方法。
7. 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08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08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4-25
【薦】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6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薦】01-16
關于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9
【熱門】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3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熱】01-23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05-25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熱)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