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50~51頁擲一擲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運用已學過的組合、統計、可能性等有關知識,探討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滲透概率思想,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動手實踐能力,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探索同時擲兩個骰子,得到點數之和2,3,4,,11,12,明確擲出哪些和的可能性大。
教學難點:探索同時擲兩個骰子,得到點數之和為什么是5,6,7,8,9的可能性大。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紅色、藍色骰子各1個、課件一套;學生兩人一組,每組紅色、藍色骰子各1個、彩色筆及學習單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提出問題
1.認識骰子。課件出示骰子圖片,請學生說出它的名稱及特征。
2.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通過莊家用擲骰子來設騙局引出本節課的主題──擲一擲。(出示課題:擲一擲)
二、學習新知,探索奧秘
(一)組合
1.思考:一次擲一個骰子,面朝上的點數可能有哪些?不可能是哪些?
2.教師演示:同時擲兩個骰子,算一算它們的和是多少?如果兩個骰子朝上的兩個面的點數相加的和是4,那么紅色、藍色骰子上的點數分別可能是多少?
3.猜一猜:一次擲兩個骰子,得到的兩個面朝上的點數之和可能有哪些?
(板書:點數之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4.動手實踐,驗證猜想:同時擲兩個骰子,每個同學擲幾次,看看點數之和是不是在2~12之間?
(二)事件的確定性與可能性
1.剛才,有誰擲出兩個骰子的點數之和是1或13的嗎?
教師:看來,在上面的所有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兩個數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發生的事件;但兩個骰子的點數之和不可能是1或13,這是一個確定事件。
2.思考:同時擲兩個骰子,得到的兩個朝上的面的點數之和可能為2,3,4,,12,這些和出現的可能性大小一樣嗎?
教師:雖然擲出的兩個骰子的點數之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意一個數,但這些和出現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下面老師把可能出現的這11個和分成A、B兩組,如下圖所示:
(三)動手實踐,探索奧秘
1.教師提出規則,學生猜想結果
(1)分組
教師:如果老師和你們玩擲骰子的比賽,你們想選哪一組的數?A組還是B組?
(2)猜一猜:如果擲出的兩數之和在A組算老師贏,如果擲出的兩數之和在B組算同學們贏,哪一組贏的可能性大?你是怎么想的?
(3)究竟誰贏的可能性大?哪些同學猜得對呢?讓我們在比賽中見分曉吧!
2.動手實踐,發現問題
(1)教師與部分學生游戲,課件出示游戲規則(一)。
①如果擲出的兩數之和在A組,算老師贏;如果擲出的兩數之和在B組,算同學們贏。
②每個小組派出一個選手上臺跟老師比賽,其他的同學當記錄員,和是多少就在對應的數字上方涂一格,并按要求涂在下面的統計圖中。
師生共同游戲,下面的同學做記錄。
統計后,宣布贏家。
教師:在剛才一輪的游戲中,老師贏得多,同學們贏得少,同學們不服氣,認為還有很多同學沒有擲,不能說明問題。接下來繼續擲,老師還會贏嗎?為了體現公平、滿足大家的要求,在下一輪的游戲中,我們每個人都動手輪流擲,好嗎?
(2)全體學生參與游戲,課件出示游戲規則(二)。
①繼續游戲:兩人一組,輪流擲,和是多少就在對應的數字上方涂一格。涂滿其中任意一列,游戲結束。
②游戲結束后每小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用正字統計法來給最先涂滿的和作記錄。
學生兩人小組進行游戲,并作好記錄。
教師:觀察實驗統計結果,你們發現了什么?
想一想:為什么擲出的點數之和是A組數的可能性大一些,而點數之和是B組數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教師:其實,我們用數學上的組合知識來思考一下,就能揭開這個奧秘!
三、理論驗證,揭示奧秘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點數之和是2,那么紅色骰子上是1,藍色骰子上是多少?
2.如果點數之和是3,紅色骰子上是1,藍色骰子上是多少?;如果紅色骰子上是2,藍色骰子上是多少?還有其點數之和是3的情況嗎?一共有幾種情況?
3.點數之和是4的有幾種情況呢?和是5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在課件中依次呈現各種點數之和的組成情況。)
點數之和 | 2 | 3 | 4 | 5 | ||||||
骰子(紅) | 1 | 1 | 2 | 1 | 2 | 3 | 1 | 2 | 3 | 4 |
骰子(藍) | 1 | 2 | 1 | 3 | 2 | 1 | 4 | 3 | 2 | 1 |
4.思考:和是2只有一種情況,和是3有2種情況,和是4有3種情況,和是5就有4種情況。那么,和是6,7,8,9,10,11,12又各有哪幾種情況呢?紅色骰子的可能點數是多少,藍色骰子呢?
教師:你可以想一想、寫一寫;也可以借助骰子擺一擺并寫下來進行驗證,然后把你得到的組合一一填在學習單的列舉記錄表中。
5.匯報、交流,完成上表。
6.組內討論:剛才有的同學們認為點數之和為8的有7種情況,有的'認為只有5種情況。那么,點數之和為8的到底有幾種情況?為什么?
7.觀察和是2,3,4,5,,12的列舉記錄表并進行統計(課件出示)。
和是2,3,4,,12的各有幾種組合呢?請大家在下表中一一填出來!
和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組數 |
8.學生匯報、交流并完成上表。
和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組數 | 1 | 2 | 3 | 4 | 5 | 6 | 5 | 4 | 3 | 2 | 1 |
9.組內交流:同學們,現在你們發現A組能贏的秘密了嗎?(學生獨立觀察組成圖及統計表,然后小組內交流。)
10.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小組的發現。
教師小結:這就是咱們做的游戲。老師選擇的A組是中間的5,6,7,8,9五個數,共有24種組合;而同學們選擇的B組是兩邊的1,2,3,10,11,12這6個數,共有12種組合,所以老師贏的機會更多。這也是這節課一開始我給大家講的那個騙局中,莊家為什么贏得多的緣故!
四、暢談收獲,回顧問題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 課后延伸,拓展思維
教師:同學們,如果同時擲三個骰子,朝上的三個面有三個數,它們的和可能有哪些?哪些和出現的可能性大呢?你們想知道結果嗎?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去探討一下吧!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經歷猜測、實驗、數據整理和描述的過程,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預測,并闡述自己的理由。
3、積極參加摸棋子活動,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生談話,由圍棋子是什么顏色的引出把6個黑棋子,4個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說一說”的問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由圍棋子是什么顏色的問題引入學習活動,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是摸棋子活動的準備。)
二、摸棋子實驗A
1、教師提出摸棋子的活動和用“正”字記錄黑白棋子的出現次數的要求,全班同學輪流摸棋子。
(設計意圖:學生猜并摸出棋子,親身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2、交流學生統計的情況,把結果記錄在表(一)合計欄。
(設計意圖: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的過程,為下面的交流作鋪墊。)
3、提出:觀察全班摸棋子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從全班統計結果的描述中,感受統計的意義,為體驗可能性的大小積累直觀經驗和素材。)
三、摸棋子實驗B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換成9個黑的,1個白的,會出現什么結果?學生發表意見后,全班進行摸棋子實驗。然后整理統計記錄。(設計意圖:改變事物的條件,讓學生猜測,再摸,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合理推理能力,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
2、讓學生觀察描述統計結果。
然后提出:誰能解釋一下,為什么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在觀察描述摸棋子結果的過程中,感受摸棋子實驗的意義,初步體驗摸出什么顏色的棋子的次數和盒子中放的這種顏色的.棋子個數有關系。)
四、摸棋子實驗C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換成1個黑的,9個白的,讓學生猜一猜摸中哪種顏色棋子的次數多,再摸。然后整理統計結果,填在表(三)合計欄中,并和大家猜的結果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活動經驗的背景下,進行猜測、實驗,發展學生的合理推理能力,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2、提出:誰能解釋一下,為什么這次摸出白色棋子多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在兩次實驗結果的分析比較中,再次體驗到,摸中哪種顏色的棋子的可能性和放入盒子里這種顏色棋子的個數有關系。)
五、可能性大小
1、提出“議一議”的問題,讓學生討論:摸中哪種顏色的棋子的次數跟盒子中棋子個數有關系嗎?得出盒子中哪種顏色的棋子多,摸中的次數就多,反之就少。
(設計意圖:在親身實驗的基礎上,認識盒子中放棋子的情況和摸棋子結果的關系。)
2、教師介紹可能性大小的含義。鼓勵學生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實驗的結果。
(設計意圖:理解可能性大小的部分意義,學會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實驗結果。)
六、課堂練習與問題討論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材分析
課標對本節內容的要求:
⑴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⑵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并試圖尋找其他方法;⑶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⑷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⑸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概括歸納就是⑴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⑵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⑶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⑷培養學生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本節內容與前后教材內容的邏輯聯系:
學習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方程的意義、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解方程的知識后,利用列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本節內容的作用:
⑴進一步拓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掌握用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特點,初步體會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優越性。⑵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初步的代數思想,發展學生利用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應用意識。⑶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能力。
學情分析
1、 教師主觀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同學,學習基礎較好,能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占到全班的33℅ ,學習基礎薄弱,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占到39℅,其他同學學習水平中等偏下。
2、 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分析:
大多數同學對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對于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解答。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分析并找出等量關系,學會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教師在教學時應采用“先扶著學生走,再讓學生試著走,最后讓學生獨立走”的教學策略。
3、 學生認知的障礙點:
①如何去分析、找出數量間存在的等量關系,然后依據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應用題。②如何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掌握根據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列方程。②會把方程中含有小括號的式子看作一個整體來求解的思路和方法。③使學生通過學習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來理解兩積之差、兩商之和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2、數學思考:
學生能夠正確地審題、分析題意,思考、分析找出兩積之和的數量關系。②經歷算法多樣化的過程,運用遷移類推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情感與態度:
在觀察、思考、探究、交流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同桌討論,全班交流,說出判斷的根據。
師:小馬虎感謝你們幫他解決了難題,他呀非常佩服大家的判斷推理能力。說到判斷推理,有一個人在這方面是非常了不起的。看!他是誰?(柯南)
給警察叔叔幫忙:
案發現場,從目擊證人口中得知作案人是外省口音,年齡是40歲左右,男性,
通過排查找出了一些嫌疑人,這些是他們的身份證號碼,你知道作案人是誰嗎?
1、110105199311299155
2、420504196806052136
3、310245196902134521
4、332625196712203578
3.聯系實際,開闊思維。
(1)了解身份證的用處
師:你們知道身份證主要有哪些用處嗎?
(銀行取款、郵政取款、坐飛機、貸款、住酒店、登機、貸款、開戶、更改戶籍資料等。 )
師:身份證能反映一個人的多種信息,所以一定要保管好,不要隨便借給他人使用,同時今天課上的身份證號碼也要注意保密。
師:身份證號碼要表達的意思用文字能表達嗎?既然可以,為什么還要用數字編碼來表示呢?
(用數字能簡潔明了的表示一大串信息,不會混淆。 )
師:這么幾個簡簡單單的數字就可以反映出我為十多億人的信息!可見用數字來反映信息是多么的簡潔明了,這也就是數字編碼的優越性。(板書:簡潔)
(2)走進生活,了解其他編碼的知識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身份證上的數字,其實呀,在現在這個高度發達的信息化的社會中,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象身份證這樣的數字編碼,你能舉個例子嗎?
(郵政編碼,銀行帳號、電話號碼、車輛號碼……)(欣賞圖片)
四、運用編碼,設計編號。
1、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給自己來編一個學號呢?
(出示活動要求:1.這個學生編號反映哪些信息比較好?2.這些信息打算分別用什么?3.代碼的順序怎樣編排?)
2、小組討論:你們認為在編號時要注意些什么呢?(簡潔方便,有規律,不能重復,唯一)號碼上反映哪些信息比較好?(入學年份、班級、學號)
3、學生嘗試獨立編碼。
4、作品展示
5、小結:大家真能干!在短短的`時間里就編好了一個學號,而且反映出了這么多的信息,老師一定把你們的這些好建議、好方法轉告給校長,讓他來采納大家的這些建議和方法,你們樂意嗎?
五、課堂總結,引申探究。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拓展延伸,課后調查。
活動內容: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調查收集一些郵政編碼,了解郵政編碼所反映的信息。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1、通過“打電話”的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是小數除法去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3、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及學生活動設計
個性調整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環節
問提問生活中有哪個同學一、創設情創設“打電話”的情境,
有打長途電話的經驗。境
1、出示文主題圖,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并討論如何解決“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的問題。
二、自主探2、組織學生探索如何計算4.83÷0.7和45÷7.2的究,創建數得數時,在探索之前,先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算式
和前面學習的小數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學生體會到學模型
如果除數變成整數就好了,引導學生把新的知識轉
化為已有的知識。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
成整數,再按照小數除以整書的方法進行計算。1、試一試: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
三、鞏固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0倍后,被除數末尾需要補0,與應用2。7÷7。5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倍后,被除數
比除數小,商的整數部分需要補0,在練習后反饋時要引起學生的注意。
2、練一練/1,2,3——補充練習:
1、把下面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4.68÷1.2=□÷122.38÷0.34=
□÷□5.2÷0.325=□÷325161÷0.46=□÷□2.筆算。6.84÷0.91225.84÷1.799.6÷41.5
220.5÷147
3
4
一、創設情境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三、鞏固與應用
呈現中國銀行20xx年3月公布的關于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比率。
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解答。由于貨幣的最小單位一般是“分”,以“元”為單位時第三位小數沒有意義,所以一般需要保留兩位小數,因此學生將體會到求積,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
1、試一試,可以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得數,然后根據得數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練一練:P71/1,2,3,4
第1題:這是人民幣和港幣的兌換,12.5÷1。07,
四、總結。超過了11元港幣;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
紀末2元,因此11元港幣不夠。
第2題:這是人民幣和日元的兌換,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還需要去乘100.第3題:這是歐元換人民幣,5000×9.15=45750元不需要近似值.
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小結.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初步學會在小數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難點:學會看余數不商取商的近似值。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復習準備:
8.746保留一位小數約(),保留兩位小數約是()。
B、講授新課:
出示例1:我國的原煤產量1981年是6.2億噸,1991年達到10.9億噸。1991年的原煤產量是1981年的.多少倍?(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1、理解題意,求什么?分析數量關系。
2、列式計算:10.9÷6.2≈1.8
3、題目要求我們商怎樣?保留一位小數我們商應該除到哪一位?(學生獨立完成)
4、橫式1.8前面用什么符號?為什么?答語要注意什么?
例2:一臺織布機12小時織布62.55米,平均每小時織布多少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1、審題、理解題意,學生試做?
2、討論:豎式商除到哪一位?為什么?
C、鞏固練習:
計算求下面各題商的近似值。(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45÷179.9÷101
D、師生歸納:
1、學生討論:計算小數除法,需要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學生歸納后,集讀P-55最后一段。
E、強化練習:
1、P-40試一試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學生是否掌握方法。
2、P-40第一題。
F、課堂小結:
1、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怎樣的?
2、要截取商的近似值還要注意什么?
G、布置作業:P-40第二題、第三題和第四題。
課后小結:
本課是建立學生已經掌握如何取一個小數的近似值基礎上教學的,所以,我在教學中的重點是放在讓學生知道列豎式計算時商要除到那一位,我出示例題,列出算式,然后讓學生根據題意列豎式計算,有地同學算到了很多位,有的同學只算到了第三位,在學生發表自己觀點的基礎上,理解除到哪一位,為什么要除到比保留的小數為數多一位,從而歸納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其實,在教學中,我還忽略了知識的應用價值最好在課的結束時讓學生思考在什么情況下我們我取商的近似值,在實際生產、生活有哪些應用?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科書第82、83頁。)
課標分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能在觀察活動中,發現點陣中隱含的規律,體會到圖形與數的聯系,發展學生的歸納與概括的能力,滲透數學建模的思想,從中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
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是獨立成篇的,這節課與本單元的其它知識之間沒有必然的前后聯系,是一節相對獨立的數學活動課。教材提供的學習內容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容易。但本課知識雖然簡單,卻是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好題材,即是讓學生能在觀察活動中,發現點陣中隱含的規律,又是讓學生體會到圖形與數的聯系,發展學生歸納與概括能力,滲透數學建模思想。
學生分析:
1、學生的知識基礎
五年級學生在數的方面,已經認識了自然數和整數,倍數因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小數、分數等。在形的方面,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也有了深刻的認識。但是學生對利用圖形研究數,尋找數和圖形之間的聯系,還有困難。學生對線圍成的基本圖形有深刻的認識,但是點陣中的幾何圖形,只有點,沒有線,學生要利用自己的想象加以補充和延伸,這對學生來說會感覺比較陌生。
2、學生的能力基礎
學生在一年級學過找規律填數,二年級學過按規律接著畫,四年級學過探索圖形的規律。因此五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然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感性經驗的支持。而這節課完全是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教學,極為抽象,因此對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會感覺有點困難。
教學目標:
1.能在觀察活動中,發現點陣中隱含的規律,體會到圖形與數的聯系。
2、培養學生推理、觀察、歸納和概括能力。
3、感受“數形結合”的神奇之美,并獲得“我能發現”之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探究發現點陣中的規律。
教學難點:
總結概括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五子棋,磁扣等。
教法學法:
1、教師教學方法:讓學生獨立或合作式探究規律,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發現、有不同的發現。盡量減少教師的介入
2、學生學習方法:大膽讓學生畫一畫、擺一擺、算一算,讓學生多角度探究規律,充分感受美圖美思
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引出課題
1、展示圖片,(投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片,請同學們欣賞。
師:這些圖片有什么特點?
生:好像都是由點組成的。
師:是呀,不要小看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點,點是幾何圖形中最基本的圖形,許許多多的點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起來就構成了點陣。
早在20xx多年前,古希臘的數學家們就是從這樣一個小小的點開始研究,并且發現了有許多個這樣的點組成的點陣中許多有趣的規律。這節課,我們也來嘗試研究點陣的規律。(板書課題——點陣中的規律)。
二、細心觀察,探求規律
1、出示正方形點陣,探索正方形點陣的規律。
A、第一個規律。
師:(出示點陣),這就是他們當時研究過的一組點陣,請大家用數學的眼光仔細觀察,思考這樣兩個問題:(出示思考題)(指名讀)
(1)每個點陣可以看成什么圖形?
(2)每個點陣中分別有多少個點?你是怎樣觀察出來的?
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師:每個點陣可以看成什么圖形?(正方形),同意嗎?
生1:我認為第一個點陣不能看成一個正方形,是一個圓形。
師:其他同學也同意他的`觀點嗎?
師:其實第一個點陣雖然只是一個點,但是我們可以把它看成邊長是1的小正方形。是嗎?
師:每個點陣中分別有多少個點?
生2:第一個點陣有1個點,第二個點陣有4個點,第三個點陣有9個點,第四個點陣有16個點。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得到每個點陣中點的個數的嗎?你是怎樣觀察出來的?
生:我是通過數出每個點陣中點的個數得到的。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有沒有更快一些的方法?
生:我是通過計算得到的。
師:能具體說一說是怎樣通過計算得到的嗎?
生:第一個點陣有1個點;第二個點陣橫著看,每行有2個點,有2行,共有2×2=4個點;第三個點陣每行有3個點,有3行,共有3×3=9個點;第4個點陣每行有4個點,有4行,共有4×4=16個點。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發現正方形點陣的規律了嗎?點陣的序號與它的點的個數算式有沒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如果用字母n來表示點陣的序號,那么正方形點陣點的個數是多少呢?
生:我們分析了前面幾個點陣圖的特點,認為在這個點陣圖中,點的個數的規律是:1×1,2×2,3×3,4×4,也就是n×n 師:這種數法真是又快又方便!照這樣下去,能不能根據你們的發現畫出第5個點陣呢?(學生畫,指名說,教師投影顯示)
師:第6個呢、第7個第100個點陣的點的個數都能瞬間求出來。也就是說:“是第幾個點陣,就用幾乘幾”(板書)
師:如果一個點陣它有81個點,它應該是第幾個點陣?每行有幾個點?每列有幾個點?
(這個畫點陣的過程雖然簡單,但體現了由數——形的轉換。培養了學生主動進行數形轉換的意識。)
B、第2個規律
師:剛才我們是怎樣觀察的?(橫著數和豎著數)
正方形點陣還有沒有其它的觀察方法呢?能不能換個角度觀察?
“斜著看又可以得到什么新的與序號有關的算式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寫出算式,然后匯報。”(投影)
觀察并思考
(1)分別用算式表示每個點陣點的個數。
(2)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第1個:1=1
第2個:1+2+1=4
第3個:1+2+3+2+1=9
第4個:1+2+3+4+3+2+1=16
第N個:1+2+3+N++3+2+1
師:“誰發現什么規律呢?”
生:“如第2個點陣就從1加到2再加回來,第3個點陣就從1加到3再加回來,第4個點陣就從1加到4再加回來”。
師小結:“第幾個點陣就從1連續加到幾,再反過來加回到1”這個規律。
剛才是橫豎數,“第幾個點陣就是幾乘幾”。
C、第3個規律
師:剛才同學們發現了點陣中的兩個規律,這些點陣中還有其它的規律嗎?還能換個角度去思考嗎?(出示教材第82頁第(3)題圖),老師把第5個點陣中的點用五條折線劃分,這樣劃分后,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發現呢?
師:我們把第1個折現內的點看成第一個點陣,該用什么算式表示?其他呢?小組討論,列出算式,全班匯報。
小組代表匯報。
生:(總結)每用折線畫一次后,點陣中的個數是
1=1 1+3=4 1+3+5=9 1+3+5+7=16
師:(總結)這樣劃分后,點陣中的規律是:1,1+3,1+3+5,1+3+5+7,
師:第1個點陣是1,第2個點陣是在第1個的基礎上多3個,第3個點陣呢? 有的學生可能說:“這次都是奇數相加。”
教師問:“從奇數幾加起?加幾個?是隨意的幾個奇數相加嗎?”
通過這樣的提問,引導學生說出“第幾個點陣就從1開始加幾個連續奇數”。
師:真了不起。這種劃分方法,我們可以叫做“折線劃分法”。
第幾個點陣,就是從1開始加幾個連續奇數。
通過研究點陣,我們發現這組正方形點陣中有很多規律。這3種規律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出來的,無論你從什么角度去觀察,得到的結論都與它的序號有關系,所以我們以后再研究點陣的時候,都要想一想跟它的序號有什么關系,這樣才能更簡單。
(在這里,教師不是讓學生發現規律就結束了,而是讓學生活學活用這些規律。讓學生體會到我們剛才發現的正方形點陣中的規律,其實就是一個完全平方數的規律,它可以應用到所有的完全平方數。)
剛才這3種方法,哪一種更簡便?你更喜歡哪一種?那么我們再研究正方形點陣的時候,用哪一種更簡便?但點陣是豐富的,多變的,不僅只有正方形點陣,還有其他圖形的點陣。這時,我們就需要開拓自己的思維,多想一些方法來研究它們與序號之間的關系。有沒有興趣再研究其他圖形的點陣?
(在剛才的新課教學的環節中,學生經歷了觀察、思考、合作、交流、表達等過程,培養了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并深刻體驗到數與形,數與式,式與式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來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牛刀小試
1. (課件出示教材第83頁試一試第1題)師:你們能用剛學過的幾種方法中發現這個點陣的規律嗎?
生:豎排×橫排:1×2,2×3,3×4,4×5 師:與它們的序號有什么關系?都是序號和它后面相鄰的兩個自然數的乘積。在點子圖上畫出第5個點陣。
小組交流,研究:上面的點陣還有其他的規律嗎?
生:(1)兩個兩個數:1×2,3×2,6×2,10×2,15×2 (2)斜著一層一層數:1+1,1+2+2+1,1+2+3+3+2+1,1+2+3+4+4+3+2+1 2.師:同學們真善于發現和創造規律。除了正方形和長方形點陣外,還有很多其它形狀的點陣,我們研究他們,同樣會有很大的收獲。看看,這是一組什么形狀的點陣?(課件出示試一試第2題三角形點陣圖)你能用一層一層數的方法,表示你發現的規律嗎?展示,根據你發現的規律畫出第五個點陣。
生;1,1+2,1+2+3,1+2+3+4
師:其他同學看明白了嗎?有什么規律?(第幾個點陣,就從1加到幾。)
上面的點陣還有其他的規律嗎?學生思考,指名說。(投影顯示)
四、興趣優在:(課件出示教材第83頁練一練)
第2題:按規律畫出下一個圖形。
師:這道題就象梅花樁,指第一個,走了幾個梅花樁?
生:3個。
師:指第二個,共走了幾個梅花,增加幾個樁?
生:7個,增加了4個。
師:指第三個,共走了幾個梅花樁,又增加了幾個樁?
生:13個,又增加了6個。
師:如果再往下走,你們想想會再多走幾個樁,你能寫出算式嗎?寫完算式,學生自己獨立畫出點陣。小組合作,討論點陣中蘊涵的規律,然后匯報交流。
生:交流,探索總結規律
(這一題與前幾個題區別很大,前幾題的點陣可以看作規則的幾何圖形,這一題點陣圖不規則,要畫出下一個圖形,既要抓住數量的變化,又要抓住形狀的變化。進一步體會到數形結合的重要。)
五、知識拓展
欣賞生活中的點陣圖片。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運用點陣的知識?(座位、站排做操、樓房的窗子等。
師:點陣不只是點,很多有規律的排列,都可以看成點陣。
投影跳棋、圍棋、十字繡、花壇里的鮮花、水晶燈等圖片。
六、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學習了這么多的點陣,有沒有收獲,哪些收獲?
七、課后操作
自創新的點陣圖,并說出點陣規律。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動中,讓學生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3、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幫助學生形成思考問題的習慣。
教學準備:
梯形紙片、多媒體課件、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回顧平行四邊形、三角新的面積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積的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
二、探究新知
實際操作,自主探究。
電腦演示地24頁的情境圖,啟發學生思考:如何把體型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呢?
1、獨立操作,自主探索。
學生用事先準備的學具自己進行剪拼,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2、小組討論。
四人小組繼續運用轉化的方法將梯形轉化成前面學過的圖形,進而求出梯形的面積。
3、交流匯報,發現規律。
(1)引導觀察,轉化后的圖形與原來的梯形有什么關系?請學生用語言描述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2)聯系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分析理解:為什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都要除以2?
(3)經觀察分析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并用字母公式來表示。
三、看書質疑,交流感想
閱讀第24頁內容,回顧自己探索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并與同伴談談自己的想法。
完成課前提出的問題
四、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完成25頁習題
五、全課總結與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又有哪些收獲?你在學習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設計說明
小數除法的內容分為兩部分: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和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小數除法和整數除法在計算方法上有內在的聯系,因此,把整數除法與相應的小數除法對比復習,使學生在比較兩者計算方法的聯系和區別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復習解決問題時,要求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根據數量關系,綜合運用小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問題回顧,知識再現
1.交代復習內容,引導學生瀏覽教材的相關內容,梳理學過的知識。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小數除法。(師板書課題:小數除法)
引導學生回顧下列內容:
(1)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
(4)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2.引導學生先瀏覽教材,梳理知識,再逐一回答以上的問題。
⊙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基本練習,鞏固新知。
(1)課件出示:117÷36= 1.69÷26=
(2)師找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117÷36=3.25 1.69÷26=0.065
(3)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師強調以上兩道題的做法。
(4)課件出示:56.28÷0.67=
(5)學生獨立計算。找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
在練習中回顧小數除法的知識,在總結的過程中,既梳理了小數除法的內容,又為下面的練習做好了準備。
⊙綜合練習,深化應用
1.15.3÷11的商是( ),它是( )小數,循環節是( ),保留三位小數是( )。
2.在○里填上“>”“<”或“=”。
4.59÷4○4.59
9.5÷0.92○9.5
0÷18.2○0×18.2
71.4+0.999○71.4+1
1.54÷(1+0.01)○1.54
(4.05+4.5)÷2○4.05
3.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1)75.6÷13.5-(3.6+1.78)
(2)2.3+3.91÷(22-19.7)
(3)18-(1.4+1.25×2.4)
(4)[15.2+(8.4-4.5×0.8)]÷1.6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
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鞏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知識遷移,使學生能根據要求正確地運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2.使學生初步了解一個小時的近似數時表示的精確程度,理解求得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3.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舊知遷移新知和類比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求小數的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情境導入。
1.師:同學們好!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學習。我一看見同學們就感覺很聰明,是不是這樣?既然如此,老師就來考考你們,看看同學們表現如何!
2.板書出示:老師這有個數,請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先寫黑板:12953≈1萬
3.師:你是怎么想的?(省略萬以后的位數,就是看尾數的最高位千位。千位是2,比5小,舍去。)
師:得數約等于1萬,千位還可以是哪些數?(0、1、3、4)尾數的最高位比5小,直接舍去尾數。
師:如果得數約等于2萬,千位上又可以是哪些數呢?(5、6、7、8、9尾數的最高位等于或大于5,向前一位進1,再舍去尾數。)
4.師:剛才我們求的是整數的近似數,你能說出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嗎?
學生說方法。(板書:求整數的近似數,先看所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數是不是滿5,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學生齊讀。同學們讀得真好,和你們一起學習真快樂!
二、整合情景,探究交流。
1.師:今天我們來研究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沒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如:昨天豆豆體檢,量得身高是(板書):0.984米。平常不需要說得那么準確,我們一般怎么說豆豆的身高呢?(學生講,紅紅姐姐說豆豆身高0.98米。或1米。看回答情況板書。)
這就是0.984的近似數,你是怎么得到豆豆的身高的近似數?你們能利用已學的知識來說一說嗎?
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看千分位。千分位是4,小于5,把尾數舍去。所以0.984≈0.98。
誰再來說一遍?(2-3名同學。表揚。)
2.(如果說的是1米,0.984的近似數還可以是多少?)小白弟弟的說法和小紅姐姐不一樣,他認為“豆豆身高約1米。”你能說說他的想法嗎?
(保留整數,就要省略整數后面的尾數,看十分位。十分位是9,大于5,向前一位進1。所以0.984≈1。)誰再來說一遍?。請同桌把這兩題的思考過程互相說一說。
3.同學們真能干,其實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求小數的近似數。(板書課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求近似數的過程,你發現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是怎樣做的?(學生回答。)求小數的近似數和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相同。板書:小數。全班讀--求小數的近似數,先看所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數是不是滿5,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
4.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0.984可以保留整數、保留兩位小數,如果0.984保留一位小數,應該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看百分位。百分位是8,大于5,向前一位進1。十分位上9加1得10,再向個位進1,所以0.984≈1.0。)
5.學習了求小數的近似值,老師有一些疑惑不能解開,(幻燈出示)0.984保留一位小數得1.0,小數末尾的0能去掉嗎,為什么?(指名回答。)
不能,題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數,必須要0占位。求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求得的近似數1.0和1比較,哪一個更精確一些,為什么?
幻燈演示:保留整數為1,原來的準確長度在1.4與0.5之間,保留一位小數是1.0,原來的長度在0.95與1.04之間。盡管兩個數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確程度不同,小數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的程度越高。
三、練習。(智力闖關。)
同學們利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求整數近似數的方法來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1.第一關。保留一位小數。
0.58≈0.63.788≈3.8
精確到百分位。精確到百分位就是保留幾位小數?
12.004≈12.001.987≈1.99
保留整數。
9.956≈109.0448≈9
2.第二關。在□里填數。
2.9□≈2.98.5□7≈8.56
3.第三關。
姚明的身高約為2.2米,姚明的身高可能是多少米?
2.15(6、7、8、9)2.155……
2.20(1、2、3、4)2.……
四、全課。
你今天有哪些收獲?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十分位,……
板書設計
求小數的近似數
12953≈1萬0.984≈0.98保留兩位小數,看千分位。
小于5,舍去。小于5,舍去
0.984≈1.0保留一位小數,看百分位。
0.984≈1保留整數,看十分位。
大于5,向前一位進1。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設計思路:
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最終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一直是我個人思索的問題。我看到了電視上“挑戰800”節目一瞬間我就想用這樣的形式是否可以植入我的數學課堂?讓數學課上也能和班會課一樣,讓我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課堂上的“xx”?本著“體現新理念,用活教材,練活習題,激活課堂”的思想,針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采用讓學生分組競賽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理解本課重難點,從而有效的發展學生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兩、三個分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2、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概括及推理能力。
3、通過學生的獨立、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精神和初步的創新能力。
教具準備:
投影儀、小黑板、自制4張長方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里的娛樂節目嗎?比如奪標800、春節七天樂?今天我們來玩一玩《挑戰課堂四十分》,愿意嗎?挑戰之前要知道我們班的課堂比賽規則
A、把我們班分成四大組,如果哪一組回答問題出色,或者回答問題積極相應加上兩顆星。
B、如果哪一組不聽人家的回答則倒扣一顆星。
C、最后看哪一組勝利相應進行獎勵。
師:在比賽之前先來進行熱身運動。
【設計意圖:這種比賽關鍵在平時,所以在課前我已經分小組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早已讓他們盼望著課的開始,我以主持人的身份調控比賽的時間、順序,以協作者的熱情感染整個課堂的氣氛。】
二、復習導入
1、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 )的數;的分數單位是( )。
2、里有( )個,里有( )個。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這些概念,如何運用這些概念來比較分數的大小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分數大小的比較)
三、教學新課
1、小組研究:兩個分數的大小比較。
( 1)小組操作探究。
師:你想研究哪一組?你會比較它們的大小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提問)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有沒有不同意見?你可以通過折紙、畫圖、想象、語言表達等。
(設計意圖:把教材上的例7和例8綜合在一起教,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比較,也體現了“用活教材”的大膽嘗試,事實證明效果頗佳。)
( 2)小組匯報總結。
師:你研究的是哪一組?你用的是哪種方法?你是怎樣知道那個分數大小的?
生1:我們這組研究的是第一組,我們用的是折紙法,可以把一張紙平均分成5份,取這樣2份,當然要比取這樣3份少,所以> 。把二張同樣大小的紙,一張平均分成3份,另一張平均分成2份,都取這樣的1份,從紙上可以看出> 。
(有的小組用的是想象法,如吃大西瓜。還有用的是畫線段圖。老師根據課堂氣氛和學生匯報的情況,如:語言組織、層次是否清楚等,老師可以給小組以加星以鼓勵。)
( 3)觀察比較。
師:這組和另外一組有相同的情況嗎?你能再舉一些相同的例子嗎?
師:通過這些例子,你有什么發現?
生1:可以看出同分母分數,分子大的那個分數就大。
生2:我還看出分子相同的,分母小的反而大。
師:誰來完整的說一次。
生:兩個分數比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個分數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反而大。
(教師要根據學生多回答并根據情況給相應小組加星,目的是調動學生積極性。)
2、小結。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多種方法的得到了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今后我們在比較分數大小的時候就不需要畫圖、折紙等方法了,如果遇到分數的分母相同就怎樣比較?分子相同又怎樣比較?
(適當多讓幾名學生回答。)
3、練習。
完成第83頁練一練第一題。
4、教學例9
( 1)出示練習十五第三題中前兩題。要求學生將分數按一定順序排列。
師:一定順序什么意思?
生:從大到小或是從小到大。
師:那你能比較這三個分數的大小嗎?
( 2)出示例9:、和。
師:同學們能比較這三個分數都是同分母的`分數和三個都是同分子的分數。那么我給你這樣三個分數你會嗎?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會比較三個分數的大小比較,先讓學生比較同分母和同分子的分數再教學例9,從而降低了難點,這樣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四、鞏固練習
1、基本題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五第一題。
(2)完成練習十五第二題。
2、小結。
師:今天的比賽陽光小組團結協作,發揮出色,比其他小組略勝一籌,榮獲冠軍,老師為你們祝賀!但老師覺得另外三組不甘示弱,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同樣值得老師喝彩!但是下面還有好題,落后的小組還有后來者居上的可能喲!
【設計意圖:適當的總結和鼓勵為學生的學習活動作了較好的評價,學生從教師賞識的話語中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就感,能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情緒迎接更大的學習挑戰。】
3、發展題練習
(1)同樣做十道口算題,東東用了規定時間的,明明用了規定時間的,哪個同學做得快一些?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3)和你會比較大小嗎?
(老師要給回答好的學生加星,以調動學生積極性。)
(設計意圖: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我們不僅要重視全體學生,全體學生固然重要,但是少數的優等生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更符合因材施教。)
五、全課梳理
師:你這堂課有什么收獲嗎?
生:學生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教師也相應給小組總結,評選出的優勝小組。整堂課結束了,往往很多老師課前定好的規則沒有實施而就此結束,其實要上好家常課適當總結一下很必要的,因為要為下一堂課作好準備,這樣學生才更可能信任你,才能更好為下一堂課努力爭取奪到好名次。)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內容: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81——82頁及練習。
教學目標:
1、在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的活動中,經歷認識最小公倍數和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的過程。
2、了解最小公倍數,學會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3、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提高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對口令
師:上課前我們先來做個游戲——對口令,老師說一個數請你對出它的倍數1、對9、12的倍數。
2、對出一個數,它既是2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
二、創設情境,感知概念
1、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教學
師:同學們,我們每周都會上微機課,老師想了解一下同學打字情況,那誰愿意介紹一下你一分鐘能打多少個字呢?
請幾位學生說說自己一分鐘能打多少個字。學生打字的速度各有不同,教師可進行激勵性。如:真不錯,你一分鐘能打這么多字;打得慢了點,沒關系,只要你經常練習,一定會越來越快。
師: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小伙伴紅紅和聰聰都是打字的能手,他倆打同樣一份稿件進行了一次打字比賽。
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圖。
師:從兩個人的對話中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1:聰聰用了5/6小時。
生2:紅紅用3/4小時就打完了。
師:他們兩個人誰打得快呢?請同學們當裁判,通過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來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并比較,教師巡視,了解通分的方法和結果。師:誰來說說是怎樣比較的?誰打得快呢?
師:誰來說說是怎樣比較的?誰打得快呢?
學生交流,教師進行板書。
生1:因為6×4=24,我先把和進行通分,都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數,然后再進行比較。
5/6=5×4/6×4=20/24,3/4=3×6/4×6=18/24
20/24>18/24,所以5/6>3/4。
紅紅打得快。
生2:我也認為紅紅打得快。但是我把5/6和3/4進行通分,都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數,然后再進行比較。
5/6=5×2/6×2=10/12,3/4=3×3/4×3=9/12
10/12>9/12,所以5/6>3/4。
……
如果學生只有分母是24或12的一種方法,教師要作為參與者介紹另一種方法。
師:現在請大家觀察這兩種方法,你發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概括一下,應有如下回答:
●相同的地方
(1)這兩種方法都是先把5/6和3/4進行通分后,再比較大小的。
(2)兩種方法通分時用的分母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數。
教學預設
●不同的地方
(1)第一種方法,通分時用兩個分數分母的`積24作分母,第二種方法,通分時用4和6的公倍數12作分母。
(2)24是12的2倍。
……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兩種通分方法中,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數。那么,4和6的公倍數還有哪些?請同桌的同學合作,在老師發給你們的橢圓形紙片上分別寫出50以內4和6的倍數,再圈出它們的公倍數。
學生自己找,教師巡視。
師:說說你們是怎么找的?4和6的公倍數都有哪些呢?生:我先找出4和6各自的倍數
4的倍數有:4,8,12,16,20,24,28,32,36,40,44,48,
師:如果讓你繼續找下去,4的倍數還有沒有?用什么表示?
生:還有無數個,用省略號表示。
生:6的倍數有:6,12,18,24,30,36,42,48,
師:如果讓你繼續找下去,6的倍數還有沒有?用什么表示?
生:還有無數個,也用省略號表示。
生:然后找4和6的公倍數有:12,24,36,48,……。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
師:觀察我們找到的50以內6和4的這幾個公倍數,想一想,如果繼續找下去,48后面一個公倍數是幾?說一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學生可能會說:
生:繼續找下去,48后面一個公倍數是60。因為每兩個公倍數之間都相差12,48加12等于60。
師:60后面還有沒有?還有多少個?
生:還有無數個,用省略號表示。
師:有沒有最大公倍數?
生:沒有最大公倍數。因為4和6的公倍數有無數個,找不到最大的一個。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現在再來觀察4和6的這些公倍數,沒有最大的我們能找到一個最小的誰?
生:12。
師:還有比12小的公倍數嗎?
生:沒有了。
師: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做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研究一下最小公倍數。(教師板書課題:最小公倍數)
師:我們對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有了一些認識,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公倍數?什么是最小公倍數?同桌的同學現互相說說。
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出概念(出示課件)讓學生讀一讀。
師:剛才我們找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數,現找了4的倍數,又找了6的倍數,最后找到4和6的最小公倍數。這種方法太麻煩,其實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短除法(教師邊說邊板書用短除法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數)
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與上學期我們學過的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書寫方式一樣。
板書設計: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給班里或學校圖書角的圖書編上書號這一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讓學生體會用字母也可以進行編碼,進一步探索編碼的方法,經歷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過程。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初步學會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簡單方法
教學具準備:課前到圖書館進行實地調查,在圖書館借閱圖書,怎樣方便快捷地查找圖書?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同學們,課前到圖書館去調查了嗎?圖書館那么多圖書,怎樣方便快捷地查找圖書?(用字母和數字給圖書編碼),對了!圖書編號、車子牌號都是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
二、 新知學習:
1、生交流課前各自調查的收獲。
2、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對圖書的檢索號進行簡單的介紹:
圖書的檢索號一般包括分內號和書次號,分內號是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的標準對圖書進行分類,用字母來表示圖書的種類,中文圖書共分為22大類,分別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數字表示進一步細分。一般來說,數的位數標志類名的級別,多一位數碼表示細分一層。書次號則表示同一類圖書的.序號,這里也可以考慮作者、出版日期等。
3、 提出問題:我們教室圖書角里也有很多書,為了方便我們查書,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給圖書編號,整理出圖書角的圖書目錄)
4、分組為圖書角的圖書編排號碼,并整理出目錄。
①、討論并確定好圖書的書號要包含的信息:圖書的類別、作者、捐書人等。
②、討論每個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數字進行編排。比如用字母表示類別,用A表示童話故事書,還可以用序號代表捐書人的信息。
③、設計好方案后,全班同學對每個小組匯報的方案進行評價。
④、挑選出大家最滿意的方案,按照這個方案,再分工完成圖書角的目錄登記表。
三、鞏固練習:
1、書P118第2題是讓學生體會汽車車牌號中的編碼,除了數字還有漢字和字母的應用,用各省的簡稱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書P118第3題向學生介紹圖書的“身份證”——國際標準書號。
3、獨立完成書P119第4題。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在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在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到過編碼?舉例說一說。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冀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小數除法38——3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自主主問題和學習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商的小數點要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會筆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3、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數學學習活動,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準備:各種型號電池及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認識各種型號電池。
2、針對5號電池。
引:現在老師手中這節電池的價錢是250,缺什么?應該是250什么?如果用角做單位呢?元做單位呢?(板:2.5元)2節5號電池多少元?說完列式后(板:5元)5節電池多少元?說完列式后(板:12.5元)
二、探知。
出示教材中情景圖一。
1、讓學生根據情景圖提問題,獨立列式。(口答得出“每節5號電池2.5元”)
2、嘗試豎式計算(找不同計算方法板演)。
3、小組交流算法.
4、根據元角分知識引導算法。
針對除得余數為1后引:個位商2后,余數1不夠商了怎么辦?得數中的“5”是怎樣來的?如果余數不是1而是10該多好呀!商2后還剩下幾元,1元也就是多少角?
5、再次思考后全班內交流算法。(巡視中把各種豎式讓學生板演黑板上)提問:為什么要加小數點?
6、同桌互說算法。
7、初步感知算理。
引:此題之所以余1后仍然可以計算是因為什么?如果拋開元角分,這道題你還會計算嗎?我們知道數的本身也有計數單位,每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現在你可以做了嗎?來試一試。
出示情景圖二
1、估算每節大約多少元。
2、嘗試豎式計算。(注意出錯地方)
3、找學生說算法。(有用計數單位回答的表揚)
4、重點用計數單位分析算理。
5、小組內討論交流。
6、讓學生說注意問題。
三、鞏固。
1、數學診室(改錯題若干)。
2、把沒做完的題補充完整(教材中的做一做)。
3、選擇題。(練習中的題若干)
四、: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樣的感受?
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根據兩個未知量之間的關系,列方程解答求含有兩個未知數的應用題。
2.使學生能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解題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3.使學生學會用檢驗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條件的方法,提高學生求解驗證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列方程解答數量關系稍復雜的兩、三步應用題。
教學難點
形如:ax+bx=c的數量關系
教學理念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檢驗能力。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備注
一、復習鋪墊
1練習二十一T1
學生回答
2根據條件說出數量關系式:
果園里的桃樹和梨樹一共有168棵。
果園里的桃樹比梨數多84棵。
桃樹棵數是梨樹的3倍。
學生回答數量關系式
3你能選擇其中兩個條件,提出問題,編成一道應用題嗎?試試看!
學生自主編題,口頭說題
4依據學生回答,教師出示題目。
A.根據條件(1)、(2)編題:果園里梨樹和桃樹一共有168棵,桃樹比梨樹多84棵。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
B.根據條件(1)、(3)編題:果園里梨樹和桃樹一共有168棵,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倍。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例1)
C.根據條件(2)、(3)編題:果園里的桃樹比梨樹多84棵,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倍。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想一想)
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二.探究新知
1.學生嘗試例1
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集中反饋:生說師畫圖
2.教師組織學生匯報
學生介紹算術解法時,教師引導學生畫線段圖理解數量間的關系。
學生介紹方程解法時,注重讓學生說出怎樣找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3.小組討論。
解這道題,你認為算術方法和列方程解哪一種比較容易找到解題的數量關系,為什么?
用方程解,設哪個數量為X比較合適?用什么數量關系式來列式呢?
4.學生獨立完成想一想。
這一題與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確三點:1、一般設一倍數為X 。2、把幾倍數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3、通過列式計算,可以檢驗兩個得數的和(差)及倍數關系是否符合已知條件。
5完成課本94頁練一練
指名板演,其余集體練習,評講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怎樣檢驗?
三、小結
本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四、作業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02-08
五年級上冊小學數學教案12-31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02-14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1-29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03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3篇02-09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5篇02-08
小學六數學上冊教案01-14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