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中生物教案

時間:2021-03-30 15:45:00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物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本節課位于必修2 遺傳與進化 第五章第二節,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習了基因突變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學好本節內容既能幫助學生鞏固前面知識,又能為學生學習第3節 人類遺傳病做好鋪墊,它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

  2.主要內容。本節內容包括“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和“染色體數目的變異”以及實驗。教師應從雌雄果蠅體細胞和生殖細胞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分析入手,設置一系列的問題情境,通過聯系以前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染色體組的概念。

  3.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A、說出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基本類型。B、說出染色體數目的變異。2)能力目標:A、培養學生識別生物圖的能力和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B、通過對具體事例、概念的辨析和對比,認識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間的聯系。3)情感目標:A、了解染色體數目變化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激發學生學以致用的理想。B、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他人合作能力,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熱情,使學生關注染色體加倍對人類未來的發展影響。

  4.重點、難點和關鍵。1)教學重點:染色體數目的變異。2)教學難點:A、染色體組的概念。B、二倍體、多倍體和單倍體的概念及其聯系。3)教學關鍵:成功地用好各種直觀教具與各種教學方法。

  二、教法運用和學法指導

  1.教法運用: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針對學科特點,堅持以啟發探究性原則為主,綜合運用講授、討論、觀察、直觀教具、電化教學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學法指導:依據教法,指導學法,體現:“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直觀教具的使用和電化教學手段,教給學生分析綜合的思維方法;運用形象記憶,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

  三、教具使用

  依據直觀性、科學性的原則,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獲得感性認識,積極思考。

  四、教學程序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激活原有的知識系統,包括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植物雜交、生長素在農業上的應用等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導言在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懸念。本節導言我以大家熟悉的西瓜引入:我們通常吃的西瓜是有子的,但是現在有一種西瓜無子,而且又大又甜,大家想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嗎?請看教材“問題探討”,并討論西瓜“無子”的原因。

  想知道更多有關的知識嗎?據報載,在上海第五人民醫院降生一貓叫綜合癥男嬰,嬰兒面容特殊:小頭小臉、眼距寬、塌鼻梁、皮紋改變,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因哭聲像貓而得名,發病率只有十萬分之一,解放后全國有記載的僅20例。研究證明,這是因為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而引起的遺傳病。為什么染色體部分缺失就會引起這么嚴重的后果呢?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這些問題,進入新知識的學習:染色體變異

  2.出示目標,自學交流。

  多媒體展示目標:1)說出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基本類型。2)說出染色體數目的變異。3.師生互動,建構目標。

  多媒體展示如下資料:

  A、人的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患貓叫綜合征。

  B、果蠅X染色體上某一區段的重復,可使正常的卵圓形眼變為棒狀眼。

  C、如果人的第22號染色體和第14號染色體發生易位,會使人患慣性粒細胞白血病。

  D、如果使蘿卜的染色體增加一倍則主根粗大產量高;如果使番茄的染色體增加一倍則所含的維生素C大約多了一倍。對玉米和番茄來說細胞內少一條染色體就不能成活。

  根據上述材料,分析染色體的變異包括哪些類型?染色體變異有什么特點?得出結論:染色體變異可以分為結構的變異和數目的變異。 染色體變異對生物的影響大多是有害的,因為遺傳物質的穩定性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也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

  (1)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多媒體演示: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四種類型。教師點評:缺失和增加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發生改變,移接和顛倒會使染色體上基因的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其結果導致了生物性狀的改變。其實,染色體除了可以發生結構上的變異以外,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生物體染色體的數目也會發生改變,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那么,什么叫染色體組?

  多媒體演示:雌雄果蠅減數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的過程。

  教師小結:果蠅的精子和卵細胞中只含有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

  (2)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多媒體展示果蠅通過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圖示

  讓學生據圖分析并思考:A、染色體組的概念?果蠅的體細胞中有多少條染色體?多少對同源染色體?B、分析配子中有多少條染色體?有什么特點?C、果蠅體細胞中有幾個染色體組?

  引導學生分析并回答上述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既有利于組織教學又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符合認知規律,把難點分散、轉化,便于學生接受。

  (3)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

  我們在初中學過蜜蜂中的工蜂和蜂王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而雄峰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成。因此,雄峰體細胞的染色體數是工蜂和蜂王的一半。像這樣,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的個體,稱為單倍體。

  由受精卵發育形成的個體,體細胞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叫二倍體;體細胞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叫多倍體。

  由學生分析回答:玉米(2n=20)由其花粉直接發育成的個體為(單倍體)。

  普通小麥六倍體(6n=42)由其花粉直接發育成的個體為(單倍體)。

  教師總結:可見多倍體、二倍體和單倍體的劃分依據是不同的;多倍體、二倍體是以含有的染色體組數來劃分;單倍體則只要含有本物種體細胞染色體數的一半即是,與含有的染色體組數的多少沒有關系。

  4.鞏固練習,及時反饋

高中生物教案 篇2

  一、 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2.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3.進行關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設計和操作。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2.教學難點

  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三、教學方法

  探究法、講述法

  四、課時安排

  五、教學過程

  〖章引入學生閱讀P58。

  〖節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1.由于單位時間內透過玻璃紙進入長頸漏斗的水分子數量多于從長頸漏斗滲出的水分子數量,使得管內液面升高。

  2.用紗布替代玻璃紙時,因紗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會升高。

  3.半透膜兩側溶液的濃度相等時,單位時間內透過玻璃紙進入長頸漏斗的水分子數量等于滲出的水分子數量,液面也不會升高。

  〖問題以“本節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與注意。

  〖板書一、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與討論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1.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等有機物一般不能透過細胞膜。

  2.紅細胞的細胞膜相當于“問題探討”中的半透膜。

  3.當外界溶液的濃度低于紅細胞內部的濃度時,紅細胞一般會因持續吸水而漲破。

  4.紅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決于紅細胞內外濃度的差值。一般情況下,差值較大時吸水或失水較多

  〖板書㈠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膨脹甚至漲破)

  失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皺縮)

  ㈡成熟植物細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學生閱讀思考交流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質層的位置 細胞大小

  蔗糖溶液 變小 原生質層脫離細胞壁 基本不變

  清水 逐漸恢復原來大小 原生質層恢復原來位置 基本不變

  〖板書

  失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質壁分離)

  吸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質壁分離復原)

  〖板書二、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

  〖提示1.在培養過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離子較多,吸收Ca2+、Mg2+較少,結果導致水稻培養液里的Ca2+、Mg2+濃度增高。

  2.不同作物對無機鹽的吸收是有差異的。

  3.水分子跨膜運輸是順相對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質的跨膜運輸并不都是這樣,這取決于細胞生命活動的需要。

  4.細胞對物質的吸收是有選擇的。這種選擇性具有普遍性。

  〖板書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小結見板書。

  〖作業練習一二。

  〖提示基礎題

  1.√。 2.√。 3.×。

  拓展題

  農業生產上的輪作正是針對不同作物根系對礦質元素的選擇性吸收而采取的生產措施。如果長期在同一塊田里種植同種作物,地力就會下降(俗稱傷地),即某些元素含量下降,這樣就會影響作物的產量。

高中生物教案 篇3

  一、預習目標

  1、知道染色體的種類及特點,會區分染色質和染色體

  2、知道減數分裂的過程及特點

  3、會根據圖形分析染色體條數,DNA分子數

  二、復習舊知

  1、染色體與染色質的關系: 。

  2、染色體主組成成分 和 ,分布在 。

  3、有絲分裂

  (1)特點:染色體復制 次,細胞分裂 次,結果是形成 個子細胞,且染色體條數 (變?不變?)

  (2)圖形分析

  A B C

  染色體條數

  DNA分子數

  染色單體數

  (3)過程

  A 期 B 期 C 期

  染色體行為變化

  染色體條數

  DNA分子數

  三、預習新知

  (一)染色體種類

  1、分類依據:

  2、種類: 染色體、 染色體、 染色體

  3、特點:

  (1)每種生物的細胞核中的染色體的 和 是相對恒定的。

  (2)大多數生物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 存在(用 表示),生殖細胞中則是 存在的(用 表示)

  (二)減數分裂

  1、概念:是 生殖生物的 細胞成為 細胞的分裂過程。

  2、特點:細胞經過 次連續的分裂,染色體只復制 次,結果是一個原始生殖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 個生殖細胞,染色體數是體細胞的 。

  3、 過程:分為 期,減數 分裂(MI)減數 分裂(MII)

  (以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為例)

  減I

  前期

  聯會形成

  中期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分離, 自由組合

  減II

  前期

  染色體已減半、無同源染色體

  中期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一分為二, 分別移向兩極

  末期

  染色體進入兩個核變成染色質

  結果 子細胞 含體細胞一半數目的染色體

  (三)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條數和DNA分子數的變化規律曲線

  染色體條數 DNA分子數

  間期 MI MII 間期 MI MII

  (四)同源染色體識別

  1、同源染色體:指一條來自 方,一條來自 方,,其形態、大小 的 條染色體。

  2、四分體:減數第 次分裂的 期,同源染色體相互 ,此時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 條 ,所以稱之為四分體。

  3、圖形識別

  (1) 對同源染色體 (2) 個四分體

  (3) 條染色體 (4) 個DNA分子

  (5) 條染色單體

  (6) 對姐妹染色單體,分別是 與 , 與 。

  (7) 對非姐妹染色單體,分別是 與 , 與

高中生物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闡明群落的演替過程。

  2.說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3.關注我國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的政策。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群落的演替過程。

  三、教學策略

  本節應緊緊抓住“動態發展觀”實施教學。如果說群落的結構可從橫向進行剖析,是現時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學要用歷史性的眼光,從縱向進行尋蹤。群落是一個動態系統,它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群落中物種結構相對穩定。但是,當群落結構受到干擾或破壞,一些種群消失了以后,總會有其他一些種群來占據這個群落的空間,經過一段時間,又會有另一些種群興起,逐漸取得優勢。群落演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總是向著群落恢復相對穩定狀態的方向進行。

  有條件的學校,在進行“問題探討”內容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觀看錄像資料片(或類似題材),引發學生思考。事實上,學生對群落演替的現象并不陌生,只是沒有建立起概念與現象之間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從學生熟悉的事例出發,引導出群落演替的各個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終圍繞著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聯系與相互作用,以動態發展觀引發學生對演替的本質進行思考。

  “棄耕農田上的演替”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與“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過程相比較,分析共同點與不同點。提示學生思考:農田是人類對自然群落進行改造的產物,在農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復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學習了這兩種演替類型后,教師引出“初生演替”與“次生演替”的概念,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

  關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的教學,教材中提供了“踐踏對草地群落的影響”的素材,意在從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事例展開教學。“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這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事例,但人們未必從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過。教學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題目上做文章,培養學生觀察現象、發現問題的能力。建議有條件的學校,讓學生在野外進行實地考察,然后在課堂中組織討論。

  實地觀察時,提示學生根據踩踏情況,將雜草進行分類:經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輕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要作較長期的觀察,將觀察的情況列表記錄,必要時將觀察到的情況繪圖,或用拍攝照片方式進行記錄。觀察時要注意:

  雜草的種類;

  莖稈高度和長勢;

  生長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

  周圍樹木生長等其他的情況;

  可挖出一些草本植株,觀察其根的形態。

  在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相關資料(也可讓學生舉例)分析人類活動對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響。在分析中要把握:(1)人類活動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的,可以對生物之間、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關系;

  (2)人類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殺動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由此引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建議這部分內容采用上網調查或通過其他渠道收集資料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調查:

  (1)我國水土流失造成的嚴重后果,認識到必須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求得一時的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處理好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致力于生活環境的改善;

  (2)《退耕還林條例》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3)政府在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時的主要政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中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人類生存和發展與群落演替的良性發展之間的關系。

  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另一個重要方面,表現在外來物種的入侵。關于外來物種入侵,在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紹,故在本節中該概念沒有出現。由于在本節練習中涉及了這方面的知識,應適當介紹相關內容:

  (1)人類活動有時會有意或無意地將一種新的物種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這些脫離了原有生物之間相互作用關系的新物種往往會大肆擴散和蔓延開來,迅速成為優勢種,打破原有群落的穩定性,危及已有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對當地經濟、社會造成巨大危害;

  (2)與人類對環境的直接破壞不同,外來入侵物種對環境的破壞及對生態系統的威脅是長期的、持久的。當人類停止對某一環境的污染后,該環境一般會逐漸恢復,而當一種外來物種停止傳入一個生態系統時,已傳入的該物種個體并不會自動消失。由外來物種入侵導致的本地物種的滅絕往往是不可恢復的;

  (3)我國目前已公布了外來入侵物種名單。1982年原產美國的松材線蟲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發現傳入我國,到20xx年,已經在江蘇、安徽等十多個省八十多個縣(市)發現松材線蟲危害,每年致死松樹600多萬株,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十億元。隨著我國對外交流活動的不斷增多,防止外來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

高中生物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學會設計實驗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圖示和實驗來歸納問題、總結規律;

  (2)能運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來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有關現象。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并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協調的科學世界觀。

  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實驗的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實驗——蘿卜條的軟硬對比

  1、 浸在濃鹽水中的蘿卜條;

  2、 浸在清水中的蘿卜條;

  3、 新鮮的蘿卜條。小結:細胞的滲透吸收和滲透失水

  滲透: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擴散。觀察并分析造成軟硬差異的原因。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置疑1:如何從顯微角度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導學生透過到本質看現象1、實驗設計: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材料:洋蔥鱗葉置疑

  2、為什么選用洋蔥做實驗?思考2、滲透的結構基礎讀圖識圖復習:選擇透過性的概念為實驗設計鋪墊置疑

  3、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主要進入了細胞的什么結構或從什么結構離開了細胞?思考并判斷為實驗設計鋪墊

  儀器和試劑: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討論:如何設計實驗小結:

  設計實驗并交流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技能練習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視頻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后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的現象。置疑4:聯系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么呢?思考學會由現象到原理的自我歸納總結3、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 小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外界溶液濃度 大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根據操作過程中看到的三個圖像逐一分析學生總結進一步探究:洋蔥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討論交流拓展思維,鞏固實驗。

  思考題

  1、 將動物紅細胞分別放在蒸餾水中和濃鹽水中會看到什么現象?

  2、 為什么對農作物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出現“燒苗”現象?

  3、將新鮮的黃瓜放在蔗糖與食醋配制成的糖醋汁液中,開始時黃瓜呈現萎縮,糖醋汁液面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黃瓜呈現膨脹并有酸甜味道,說明腌制的黃瓜細胞內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試分析原因。

  教學反思本節課在設計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進,最后確定為先讓學生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總結出原理,再由拓展實驗將實驗和原理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創設思維拓展的空間,最后聯系習題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方面的現象,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作為教師,整個過程始終耐心細致的在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個人認為這是值得肯定和有效的地方。在細節方面,如果以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為例,將原生質層選擇透過性的特點講透、講深,相信學生在設計和理解方面會更快更好。另外在習題設計上,如果將“燒苗”現象講透,點到植物會因外界濃度過高導致質壁分離時間過長而死亡,則學生在解釋腌黃瓜現象時思維會比較流暢。

高中生物教案 篇6

  第1節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舉例說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3.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2.教學難點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三、教學策略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生物圈中的生物盡管多種多樣,千姿百態,但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即使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須依賴活細胞生活。因此,從宏觀的生物圈逐級深入到微觀的細胞,有利于學生用全局的、系統的觀點來認識生物界。同時,從細胞到生物圈這些生命系統的各個結構層次,是本模塊和其他模塊將要逐一研究和學習的內容。

  本節教學建議用1課時。

  本節在教學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選擇SARS病毒作為“問題探討”的素材,是基于以下兩點理由。

  (1)SARS病毒給人類的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是學生經歷過并且相對比較熟悉的一類病毒,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病毒不是一個細胞,不具有細胞的結構,但它不能離開活細胞而獨立生活,選擇SARS病毒侵害人體肺部細胞作為“問題探討”的素材,有助于服務“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主題。因此,在教學時應注意將病毒與細胞聯系起來,但不宜要求學生深入學習SARS病毒的相關知識。

  教師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電鏡照片或模式圖、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彌漫性陰影圖,引導學生回顧初中學習過的病毒的結構組成,并與細胞作簡單比較。同時探討教材中的兩個問題,達成“像病毒那樣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也必須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的認識。

  關于讓學生理解“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觀點,教材中的資料分析已比較全面,分別是從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不同生物體的不同生命活動等來論證這一觀點的。下表反映了編者的意圖。

  免疫作為機體對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種防御反應,需要淋巴細胞的參與

  由于本資料中的一些事例是義務教育階段七年級涉及的內容,因此,在分析本資料時,除按照教材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外,教師還可以補充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例如,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人類發育的起點是從什么細胞開始的?新生兒逐漸發育長大是由于細胞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等等。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是本節的難點,教師應引導學生系統地理解這幾個層次,在理解這些結構層次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補充各個層次的名詞解釋,以利于學生從微觀到宏觀,步步緊扣地理解生命系統的嚴密性、層次性和多樣性。教師可以按下表的方式呈現這幾個層次的遞進關系。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層次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這些層次中,只有種群和群落這兩個名詞是學生陌生的,需要教師用具體的事例補充講解。例如,在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鯽魚就是一個種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構成了一個群落。這兩個概念不需要掌握,只需要學生能通過具體的事例理解就行。

  2.除種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幾個層次都是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七年級接觸過的概念,可以讓學生分組回憶、討論。

  3.除教材列舉的事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列舉其他的事例。例如,與心肌細胞同層次的還有平滑肌細胞、骨骼肌細胞、上皮細胞、神經細胞,等等;與心肌組織同層次的有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等等。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一個人、一棵松樹或一只草履蟲為例,用不同生物研究生命系統各個層次的關系,以便理解生命系統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四、答案和提示

  (一)問題探討

  1.提示:病毒盡管不具有細胞結構,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細胞中,利用活細胞中的物質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體的上呼吸道細胞、肺部細胞,由于肺部細胞受損,導致患者

  呼吸困難,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還侵害人體其他部位的細胞。

  (二)資料分析

  1.提示:草履蟲除能完成運動和分裂外,還能完成攝食、呼吸、生長、應激性等生命活動。如果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草履蟲不可能完成這些生命活動。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間,精子和卵細胞充當了遺傳物質的橋梁。父親產生的精子和母親產生的卵細胞通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宮中發育成胚胎,胚胎進一步發育成胎兒。胚胎發育通過細胞分裂、分化等過程實現。

  3.提示:完成一個簡單的縮手反射需要許多種類的細胞參與,如由傳入神經末梢形成的感受器、傳入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傳出神經元、相關的骨骼肌細胞,等等。人的學習活動需要種類和數量繁多的細胞參與。由細胞形成組織,由各種組織構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統,多種系統協作,才能完成學習活動。學習活動涉及到人體的多種細胞,但主要是神經細胞的參與。

  4.提示:例如,胰島細胞受損容易導致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脊髓中的運動神經元受損容易導致相應的肢體癱瘓;大腦皮層上的聽覺神經元受損可導致聽覺發生障礙,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體的運動離不開肌細胞;興奮的傳導離不開神經細胞;腺體的分泌離不開相關的腺(上皮)細胞,等等。

  (三)思考與討論

  1.提示:如果把龜換成人,圖中其他各層次的名稱不變,但具體內容會發生變化。例如,心臟應為二心房、二心室;種群應為同一區域的所有人,等等。應當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個。如果換成一棵松樹,圖中應去掉“系統”這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種群的具體內容也會改變。如果換成一只草履蟲,細胞本身就是個體,沒有組織、器官、系統等層次。

  2.提示:細胞層次;其他層次都是建立在細胞這一層次的基礎之上的,沒有細胞就沒有組織、器官、系統等層次。另一方面,生物體中的每個細胞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能獨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動,某些生物體還是由單細胞構成的。

  3.提示: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一個系統,但不是生命系統,因為生命系統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動,單靠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動的。

  (四)練習

  基礎題

  1.(1)活細胞:A、D、G、I;

  (2)死細胞:B、E;

  (3)細胞的產物:C、F、H。

  2.(1)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因為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

  (2)種群層次;

  (3)群落層次。

  拓展題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生活,因此,盡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質炎病毒,但不意味著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義具有兩面性,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態度都是不全面的。從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類更好地認識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藥物和疫苗,從而更好地為人類的健康服務;從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會合成某些對人類有害的病毒,如果這些病毒傳播開來,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將給人類帶來災難。

高中生物教案 篇7

  必修1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二節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教學目標:

  1、概述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體會建立模型是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

  2、舉例說出細胞膜的選擇透性。

  3、說出膜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說出植物細胞壁的組成和生理作用。

  5、能熟練把對照的方法運用到探究實驗的設計中。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三、教學方法:討論 探究實驗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新課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二節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質膜的取材

  質膜的成分和結構的探究

  細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創設情景】多媒體展示細胞圖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菌細胞,酵母菌,要求學生比較不同細胞的差異?

  【實驗探究】驗證活細胞吸收物質的選擇性。

  【總結】活細胞吸收物質具有選擇性。活細胞的選擇性與細胞膜有關。

  細胞膜又叫質膜,為細胞把守大門的任務,物質的進出由質膜掌控。質膜有允許某種物質透過的特性,稱為質膜對該物質的透性。

  【講述】質膜為什么有選擇透性,這應該與質膜的結構成分有密切關系,下面我們就來了解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提問】要分析質膜的成分,首先要分離出質膜,再做研究分析,那么取哪一種細胞來分離質膜是最好的?為什么?

  【投影展示】人的成熟紅細胞圖片,

  【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獲得紅細胞的質膜?

  【講述】

  材料一:1895年,歐文頓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的實驗,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進入細胞膜。

  【投影展示】磷脂分子的結構示意圖:親水性頭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提問】磷脂分子置于水中的排列形式。

  材料二: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et用有機溶劑丙酮提取人的紅細胞膜中的脂質,并將它在空氣----水界面上展開時,這個單層分子的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表面積的兩倍。該實驗結果能說明什么問題?

  【講述】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搖擺,使得整個磷脂分子能發生側向滑動,所以質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提問】質膜中除了含磷脂,還有其他成分嗎?

  材料三:Danielli和Harvey分別于1931年和1935年發現細胞膜的表面張力顯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張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質成分時,表面張力則降低。

  材料四:1959年Robertson用高錳酸鉀或 酸固定細胞時,電鏡超薄切片中細胞膜顯示出暗一亮一暗三條帶。

  材料五:科學家將質膜冰凍,然后將其撕裂,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撕裂面上有許多顆粒。

  【提問】綜合以上的結論,描述一下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講述】另外,質膜中還含有糖類等物質。

  所以,質膜的結構特點:一定的流動性。

  質膜的功能特性:選擇透性。

  【提問】細胞壁的成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和酵母菌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菌沒有完整細胞核,只有核區。

  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其它都有細胞壁。

  學生閱讀課本中的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學生回答:人的紅細胞。因為該細胞成熟后只有質膜的膜結構,沒有細胞核和其它結構的膜,分離容易,便于取材。

  加蒸餾水,讓紅細胞吸水漲破,經過離心提取較純凈的質膜。

  結論:根據相似相溶性原理,細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質中的磷脂分子

  學生討論回答。

  頭部朝外,尾部朝內。

  結論:質膜是由脂雙層組成,并不是一層脂質物質組成的。

  結論:質膜中含有蛋白質。

  結論:兩層蛋白質夾著中間的脂雙層。

  結論:這些顆粒就是鑲嵌在脂雙層中的蛋白質。

  質膜是由脂雙層和蛋白質構成的;脂雙層形成基本骨架,蛋白質鑲嵌在其中。

  答:植物細胞壁的成分是纖維素;作用是保護和支撐作用,相對質膜而言,細胞壁是全透性。

  。 提高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

  課堂的引入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僅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協作學習的態度。

  及時糾正錯誤,加深印象。

  步步設疑,層層深入,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觀察。

  七、板書: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1、質膜的取材

  2、成分和結構

  二、細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八、作業設計

高中生物教案 篇8


  1、 營養物質功能

  提供能量:糖類、脂肪、蛋白質均能氧化分解供能。

  其供能的順序:糖類、脂肪、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建和修復組織的主要原料

  提供構建和修復物質:糖類和脂類是構成細胞膜和神經組織的重要部分

  Ga 、 Mg、、、P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酶和一些激素是蛋白質

  提供調節物質 碘是甲狀腺激素的主要成分

  2、 營養不良:

  蛋白質供給不足,影響發育和抵抗力

  營養供給不足 缺鈣影響骨的發育

  缺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缺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

  營養過剩:如獲取能量過多,導致肥胖

  攝取營養的種類、數量、比例符合實際需要

  合理加工食物,減少營養素的損失,提高利用率

  3、 合理膳食: 食物對人體無毒害且符合食品衛生要求

  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合理膳食制度

  題例領悟

  例1、下列屬于人體構建和修復機體組織的物質,最全的一組是:

  ①水②脂類③糖類④蛋白質⑤纖維素⑥無機鹽⑦維生素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⑦

  解析:參與構建和修復人體組織的物質主要有水分、蛋白質、脂類、糖類和無機鹽等。而纖維素是植物體細胞壁的主要組成成分;纖維素是調節機體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 答案:C

  例2、下列各項中不是成人每天要進食一定量蛋白質的原因是:

  A、 蛋白質在人體內不能儲存。

  B、 蛋白質不能全部由糖類和脂肪在體內轉化而成。

  C、 蛋白質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D、 體內蛋白質每天要少量分解一些,更換新的。

  解析:蛋白質作為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其雖可作為能源物質,但非主要的,體內物質供能的順序依次為糖類、脂肪、蛋白質。

  答案:C

  自我評價

  一、選擇題:

  1、 下面關于人類營養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由于蛋白質能參與各項生命活動,所以每天食物中以蛋白質含量最高為宜。

  B、淘洗大米時次數不宜過多,以防止維生素B1的損失。

  C、蔬菜應先洗后切,大火快炒,防止維生素C的損失。

  D、食物加工既要防止生物污染,又要防腐劑等過量帶來的化學污染。

  2、 人體血液中不可能出現 ( )

  A、纖維素 B、紅細胞 C、蛋白質 D、激素

  3、 某人由于營養不良,身體浮腫,其食療補救措施是:( )

  A、多吃蔬菜 B、多吃饅頭 C、多喝豆漿 D、多喝水

  4、 1克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在體內完全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分別是17。15千焦、38。91千焦和17。15千焦,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

  A、 三者都可作為能源物質

  B、 蛋白質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C、 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D、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5、 下列哪一組疾病是營養不良引起的:( )

  A、腳氣病和壞血病 B、夜盲病和巨人癥

  C、糖尿病和軟骨病 D、佝僂病和心臟病

  6、 一個健康的人若進食較多的糖和食鹽,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鹽分的量:( )

  A、鹽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鹽未增多

  C、兩種都增多 D、兩種都未增多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匯總9篇04-28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3-15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匯總6篇03-07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匯總7篇03-04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5篇03-11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匯總5篇04-22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匯總7篇03-11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匯總七篇04-06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11-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欧美 亚洲 武侠 另类 动漫|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奇米777四色影视在线看|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阿v天堂在线| 男人扒开女人内裤强吻桶进去| 九九视频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heyzo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一个人看的免费视频www| 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高清性色生活片97| 18成禁人视频免费网站| 不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免费网站| 欧美激情第1页|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 黑人粗硬进入过程视频|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free性开放小少妇| 5858s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天堂男人影院|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 欧美 叧类人妖| 欧美国产激情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中国人xxxxbbbb国产|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 小说 欧美 激情 另类| 99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