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動物的行為生物教案設計參考
教學課題
第2節 動物的行為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描述各種動 物行為;說出動物行為的 類型;能正確區別 各種動物行為,認識研究動物行為的意義。
2.能力目標
通 過觀察和實驗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問題的探究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動物的行為,樹立正確利用和保護動物的態度和價值觀。
重點難點重點:
動物行為對于動物的生物學意義,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的概念和實例。
難點:后天性行為的概念,動物行為的特點。
教學方法
講授法 討論法
教具準備
課時1
教 學 過 程
(一)認識動物的行為
自然界中的動物,如果你留意觀察的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比如:孔雀在繁殖季節“開屏”;麻雀、家燕等鳥類在繁殖季節會筑巢;大雁南飛時排成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下雨前螞蟻會搬家等。像這些動物所進行的,我們從外部可以觀察到的活動,稱為動物的行為。你還能說出其他的動物行為方式嗎 ?(可以從書本上找)
學生經過閱讀書本和思考后,列舉大量的動物行為類型。如:蜜蜂、螞蟻的社群組織和通訊行為;鳥類的孵卵、育雛、定時遷徙、索食行為,某些動物的攻擊行為和防御行為等。
問:動物的 這些行為是天生就有的呢,還是后天通過學習得到的?對這個問題學生一般都難以回答,教師可通過適當的例子(如 哺乳動物一生下來便會吮奶等)加以分析,并說明:動物的這些行為是天生就有的,是動物的本能。有些動物的行為如馬戲團里的“小熊騎車”等復雜行為是通過后天學習得到的,其訓練的基礎是 條件反射。我們將在以后學習。
再問:動物的這些行為有何意義?
教師可以鳥類的季節性遷徙為例要求學生討論,討論結束由學生回答,再由教師進行補充。使學生明白動物的行為是對環境變化的一種適應,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有利于自身 生存的行為方式。并要求學生思考其他動物的行為是如何適應于環境的(可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由學生發言)
在 了解了動物行為的類型和意義后,下面我們將以蜜蜂為例來詳細學習蜜蜂的社群組織和通訊行為。
(二)蜜蜂的社群組織
同學們都知道,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它們過著社會性生活,分工合作。為人類提供了如蜂蜜、蜂蠟、蜂王漿等原 料。在一個蜂群中,一般有一個蜂王,少數雄蜂和成千上萬個工蜂,它們構成了蜜蜂的社群。下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68頁“蜜蜂的社群組織”,完成下表。(見板書)
完成表格后,教師進行小結。并使學生明白社群生活行為的意義:只有三種蜂分工合作,才能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繁殖后代。
(三)蜜蜂的通訊行為
在蜜蜂的社群組織中,大量的工蜂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采集花粉和花蜜。在大批工蜂出去采集花粉和花蜜之前,總有少數的偵察蜂先去尋找蜜源,然后回來“告訴”其他工蜂一起去采蜜 。哪么偵察蜂是如何把蜜源的方位和距離告訴其他工蜂的呢?請大家閱讀課本69頁“蜜蜂的通訊行為”后,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蜜源離蜂巢較近,偵察蜂表現為何種行為?
2.如果蜜源離蜂巢較遠,偵察蜂如何告訴遠近及方向?
在學生閱讀課文后回答。一般兩種舞蹈學生都能回答得出,但對于如何用舞蹈來告知方位,學生一般不 大搞得清楚。教師再結合掛圖或投影講解給學生聽即可。
最后利用板書小結。
板書設計
動物的行為
一、動物的行為:動物所 進 行的,我們從外部可以觀 察 到的活動。
二、蜜蜂的社群組織
成 員[數量性別工作
蜂 王1個雌 蜂產卵
雄 蜂少數幾個雄 蜂交尾
工蜂剛出蜂 房幾天成千上萬個發育不完全的雌 蜂略
稍大些 的工蜂略
再大些的工蜂略
成年工蜂略
三、蜜蜂的通訊行為
1.圓形舞:表示蜜源離蜂巢近 。
2.“8”字擺尾舞:表示蜜源離蜂巢較遠。
作業布置
復習本章,完成實驗冊上的相關內容。
教學后記
雖然學生對動物的行為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學生本身并不清楚動物行為的具體表現形式。因此,教師在上 課伊始,應先向學生列舉一些常見的動物行為,使學生了解動物行為的具體形式,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列舉一些動物行為,教師再總結出動物行為的概念。
【動物的行為生物教案設計參考】相關文章:
動物行為的主要類型的生物教案05-26
寫喜歡的動物教案設計參考04-27
動物行為的特點和生理基礎教案設計04-27
動物求偶喂食行為的生物學功能與進化04-26
生物教案參考05-02
稱贊參考教案設計04-27
“除法” 的教案設計參考04-27
死水的教案設計參考04-27
窮人教案設計參考04-27
《畫風》教案設計參考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