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認知:認識各種木制品,知道木制品是木頭制造的,是人們喜愛的用具。
技能:能說出木制品的優缺點。
情感:對木制品產生興趣。
人格:知道樹木和木制品的關系,愛護樹木和木制品。
養成教育目標:學會正確使用和愛護木制品。
教案準備
1、在教室內布置各種木制用品。
2、圖片一張:山上森林里伐木工人正在伐木,山坡及山下的河里有許多伐下的木頭。
3、操作卡片“木材用處大”
教案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認識木制品。
“請你們找找我們教室里有哪些東西是木頭做成的?是干什么用的?”(如玩具架是木頭做的,是放玩具的;桌椅是木頭做的,是給小朋友用的,……)“這么多木頭制成的東西?我們可以叫它什么制品?”(木制品)“你還知道有哪些木制品?是干什么用的?”(木梳、木桶、大衣櫥、木盆、鍋蓋、刀柄等)“人們為什么喜歡用木制品?”(木制品比較牢固、便宜、不污染環境等。)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樹木與木制品的關系。
“木制品是木頭做的,木頭是哪里來的`呢?”出示伐木工人伐木圖片,讓幼兒觀察木頭是伐木工人將樹砍下來,再從河里或用卡車送到木材廠,鋸成各種木塊,制成木制品。“你能說出木制品是怎樣做出來的嗎?”利用圖片幫助幼兒認識從樹木到木制品的全過程:種樹→小樹長大→伐木→運木材廠→鋸開→做成各種木制品。
3、師生共同小結。
“人們喜歡用木制品,木制品是木頭做的,木頭是從樹上砍下來的,所以人們大量種樹,讓樹快快長大成為木材,才能有更多的木制品給人們用。長大一棵樹,要很多年時間,做成一樣木制品也不容易,小朋友都要愛護樹木和木制品。”
活動創意
1、組織幼兒在 找找,還有哪些是木制品。
2、請幼兒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木制品,來園講給大家聽。
3、讓幼兒畫各種木制品。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2
目標:
1.初步感知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陛。
2.嘗試利用磁鐵的特性,通過控制條形磁鐵讓磁鐵小車動起來。
3.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在玩磁鐵小車時的發現。
準備:
1.將兩根短吸管粘貼在一塊條形磁鐵上,分別將兩組車輪其中一邊的輪胎卸下,將連接輪胎的鐵絲穿過吸管后,再將卸下的輪胎重新裝好,制作成磁鐵小車。
2.條形磁鐵若干,裝在筐中。
3.白紙、彩色筆。
玩法說明:
幼兒不用手觸碰磁鐵小車,嘗試用條形磁鐵控制磁鐵小車前行或倒退。
指導要點:
1.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探究興趣:“這里有一種魔法棒(條形磁鐵),不碰到小車就能讓小車動起來,你們想試一試嗎?”
2.觀察幼兒的探索方法。如,幼兒將條形磁鐵與磁鐵小車吸在一起,使小車動起來。如果幼兒長時間只停留于這種玩法,可引導幼兒再試一試其他方法,嘗試不接觸就驅動的“魔法”。又如,當幼兒發現條形磁鐵一靠近小車就動的現象時,可鼓勵幼兒改變磁鐵移動速度,觀察小車行駛速度的`變化。再如,一名幼兒通過探索發現兩輛小車前后排列時,移動其中一輛小車,另一輛小車也會跟著移動。只要是圍繞磁鐵特性的探索,教師不必干預,應允許幼兒有自己獨特的探索方式。
3.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表征,幫助幼兒用文字將自己的發現記錄在畫紙上。
4.引導幼兒手持記錄單與同伴進行經驗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延伸活動:
在大型紙盒內用即時貼貼出馬路、停車場的標志線等,鼓勵幼兒用“魔法棒”控制車的行駛方向,將車停進車位。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3
目標:
1.學習用擰、撥等動作扭轉皮筋,觀察“章魚”旋轉的現象,感知皮筋的彈性形變。
2.嘗試用動作或語言表現旋轉現象。
3.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擺弄章魚玩具,探索不同玩法。
準備:
將塑料瓶的瓶底剪開,用即時貼裝飾成章魚的`造型。短棒綁上皮筋,卡在塑料瓶口。皮筋另一頭綁一支廢舊水彩筆(可用長棒替代)。
玩法說明:
幼兒一手扶住瓶身,一手擰水彩筆。擰若干圈后,將瓶身拎起,松開扶住瓶身的手,“章魚”就旋轉起來了。
指導要點:
1.剛開始投放該材料時,可放在區域中顯眼的地方,吸引幼兒主動探索新材料。
2.若觀察到有幼兒成功地讓“章魚”旋轉起來了,可用語言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其玩法。
3.引導幼兒關注“章魚”旋轉的現象,用手指、身體等表現旋轉的動作。
4.在幼兒反復操作的基礎上,用問題引導幼兒關注皮筋扭轉的圈數與“章魚”旋轉速度、時長之間的關系。如:“怎樣讓章魚轉得快一點?”“怎樣讓章魚轉得久一些?”
延伸活動:
將塑料瓶裝飾成飛機、飛碟等不同造型,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4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每次到戶外游戲,孩子們對吊繩總是百玩不倦,想方設法用吊繩去擊打前方的攀登架,雖然總是打不到,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每經過都想嘗試一下。于是我就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垂吊了不同繩子,引導孩子探究繩擺的活動。
我先請孩子隨意擺動系有瓶子的繩子,來感受繩子擺動的現象,并收集孩子的問題和已有經驗。在孩子們了解什么是擺動后,我們進行了物體擺動條件的探究——物體重量對繩擺的影響。在過程中,我給孩子們提供了i種繩擺(沒有水、半瓶水、裝滿水的瓶子),引導孩子通過用繩擺擊打前方固定距離的“怪獸”,發現了i種水瓶擺動結果不同,孩子們能發現其中的原因——重量不同。“那如果重量一樣,繩子長短不同會怎么樣呢?”便成為我們此次活動探究的出發點。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觀察繩子擺動的現象,探究長短不同的繩子擺動的距離不同。
2、能夠用簡單的語言對活動中的發現進行描述。
3、對“繩擺”科學現象產生興趣,并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天花板上垂下的長短不同的彩色繩子、相同的瓶子、被擊打物若干個(相同距離)、記紙若干、幼兒姓名卡。
2、經驗準備:有對物體擺動的經驗。
重點、難點:
了解繩子長短不同是影響擺動遠近的重要因素。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繩擺和以往的不同。
教師: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繩擺,和昨天相比,你有什么發現?
孩子們很快就回答了,這些繩子刷上了漂亮的顏色,繩子有長有短,繩擺下面掛的都是滿瓶水。
幼兒1:紅色的繩子長,綠色的繩子短。
幼兒2:瓶子是一樣的.,都是滿瓶水。
幼兒3:昨天我們玩的,有的是半瓶水,有的重的是滿瓶水,有的很輕,沒有水。今天都是滿瓶水,都是重的。
2、探究不同長短繩子的擺動情況。
(1)引導幼兒操作繩擺。
教師:我們上次是怎么讓瓶子動起來的?
幼兒:把瓶子拉起來,再松手就動起來了。
妞妞上前演示,將瓶子稍稍拉起,再松手,瓶子小范圍來回擺動。
周皓辰馬上說:往后推,瓶子就擺動得更遠了。
一帆:繩子拉得越遠,瓶子蕩得越高。
教師:那繩子拉得近一些呢?
幼兒:蕩得可能就近一些吧。(一副得意的樣子)
安全提示:幼兒在繩子擺動的過程中注意擺動方向,幼兒站在一邊進行實驗,另外一邊不要站人,不要從中間穿行。
(2)請幼兒猜想:這些長短不同的繩擺都能打到前面的“怪獸”嗎?
(繩擺前面放有紙盒做的“怪獸”教具)
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行”。
(3)請幼兒驗證:擺動長短不同的繩擺,來擊打前方距離相等的“怪獸”。提示幼兒站在起始線后,手臂伸直,自然松手,讓繩擺自然擺動。
小朋友開始依次用兩種長短的繩擺,擊打前面的“怪獸”。
芳芳用短繩嘗試了三次都沒成功,繩子末端系的瓶子始終夠不到“怪獸”。于是,她又嘗試用旁邊的長繩子,這回成功了。她重新回到短繩子處,試了兩次,還是夠不到(怪獸)。這時教師問:“芳芳,你剛才用兩根繩擺試了幾次,有什么發現嗎?”
芳芳:“我用這個繩擺(指著短的繩擺)瓶子怎么也打不到怪獸。用那根(較長的繩擺)就成功了。”
教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旁邊的幾個小朋友說:“因為這根繩子太短了,那根比較長。”
佳依:“長繩子打得遠,所以就夠得到。”
教師:“請把你們的結果記下來吧。”
(4)及時記:請幼兒把自己的發現記在集體用的大表中,在可以擊中目標的繩擺標記中貼上自己的名字。
3、分享及經驗總結。
(1)幼兒根據記的結果進行統計、分享。
給幼兒充分的發言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及自己的實驗過程。
教師:“剛才辰辰第一個打倒。陘獸’,我們先請他來說說。”
辰辰手指長繩:“我是用這個瓶子打倒的。”
教師:“為什么這個瓶子能打打倒‘怪獸’?”
辰辰:“因為這個水裝滿了,它很重。”
教師指短繩子:“那這個瓶子也是裝滿水的,為什么它沒有打倒‘怪獸’呢?”
辰辰恍然火悟:“哦!我知道了,因為這根繩子長,所以能打倒(怪獸)。那根繩子太短了,所以就夠不著(怪獸)。”
(2)通過記表幫助幼兒小結“今天的新發現——繩子長短影響擺動”。
教師:“繩子的長短不一樣,你們發現擺動有什么不一樣呢?”
言言:“長繩子擺動得遠,短繩子近。”
辰辰:“短繩子擺得太近了,夠不到‘怪獸’。”
教師:“哦,小朋友發現繩子的長短不同,所以擺動的遠近也不一樣,長繩子擺動的距離——”孩子齊聲說:“長。”
教師:“短繩子擺動的距離——”孩子齊聲說:“短。”
4、延伸活動。
提供長短和重量相同的繩擺,請孩子自由探究,看看會有什么新發現?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從最初的“隨意擺弄繩擺”再到了解什么是“擺動”到后來的了解“影響物體擺動的條件”。孩子們積累了許多的知識和經驗。在孩子猜想和驗證、分享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原有經驗是解決新問題的基礎。
活動充分調動了每位幼兒的積極性,甚至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幼兒也積極參與了活動并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2、活動中的不足:
在結束部分,我感覺應把發言的機會交給幼兒,幫助幼兒自己歸納總結,這樣有助于幼兒梳理自己的經驗。
主要內容:
1、活動設計新穎、有創意,在活動過程中處處體現了幼兒的積極參與。材料準備很細致,老師將每一條繩子都刷上了顏色,這樣很清楚、直觀發現規律。非常方便幼兒記與表達。
2、和繩子顏色相對應的記紙、幼兒通過粘貼自己的名字進行記,這些都適合中班幼兒,方便他們將自己的操作結果進行記以及在后面的分享活動中清楚、正確地表達自己的實驗結果。
3、老師充分地利用教室空間,大膽地在吊頂上垂下繩擺,創設的學習環境適宜進行小組探究。如果在室外環境中進行,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
4、建議最后環節把總結的機會讓給幼兒,可以讓他們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發現和結論。
綜合評析: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去發現、思考,并及時讓幼兒表達、總結新的發現,在此基礎上捕捉幼兒遇到的困惑和關鍵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將幼兒主體地位的發揮和教師的有效指導結合。如教師先讓幼兒操作擺弄不同長度的繩擺,然后請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認為是瓶子重量不同導致的,在此基礎上教師給予提示,“兩個瓶子里的水滿滿的,重量一樣”,最后引導幼兒明白是因為繩子長短不同所致的。
對“繩子”的教育價值進行了深入挖掘,對關鍵經驗進行詳細梳理和準備,這是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必做的經驗準備。從整個過程來看,是師幼相互激發共同建構課程的過程。
從小組反思水平看,小組成員能緊緊為同繞教師開展的活動進行深入細致的研討,主要針對教師再材料提供、環境創設、記方式等幾個方面如何支持幼兒主動探究、自主學習進行了深入探討,不僅研討了活動的優點,同時也為教師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小組反思的內容較細、較全面、表現出了較高的反思水平。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5
目標:
1.了解直通、彎通、三通等不同類型的管子,知道可以將不同的管子連接起來。
2.嘗試兩人合作,將不同管子組合起來從固定的起點連接至不同的終點。
準備:
1.實物操作材料:管子玩具一套,卷紙芯4個。用長方形紙板做底板,上面固定若干糖盒用于插放卷紙芯。在紙板的一頭放一個糖盒,作為固定的起點;在紙板另一頭緊密排列若干個糖盒,作為可選擇的終點。
2.游戲軟件:用iPad下載游戲APP“水管工”。
玩法說明:
實物操作游戲:幼兒自己選擇在某個糖盒中放置卷紙芯,以確定終點位置。兩人合作商量搭建水管的'方法,從起點接至終點。
電子游戲“水管工”:根據APP中的語音提示,將水管從起點連接至終點。
指導要點:
1.創設“為新建的房子接通自來水管”的情境,讓幼兒明確操作任務。
2.觀察幼兒如何分工合作。可提示兩個人先就“房子”(卷紙芯)建在何處、選擇怎樣的管道材料、如何接通等問題進行協商,然后再動手。關注過程中幼兒的相互配合。如,有的會一人搭建一人扶,有的邊扶邊在材料選擇上給出自己的建議。及時肯定這些合作方法,并引導同伴互相學習。
3.觀察幼兒在選擇了三通、四通水管后是否會將其所有接口都接上。如果幼兒遺忘了,可用情景化的語言(如“這里會漏水哦”)加以提示。
4.觀察幼兒使用游戲APP的情況,引導同伴互相幫助。解答幼兒在操作中遭遇的一些技術問題(如選擇游戲關卡、關閉彈窗式廣告等),引導幼兒將電子游戲中獲得的經驗遷移至實物操作游戲中。
5.展示幼兒所搭建作品的照片(可引導幼兒自己用iPad或相機拍攝),引導幼兒交流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分享解決的方法或由集體想辦法解決。
延伸活動:
提供更多相同的卷紙芯或高低不同的紙筒,以增加難度。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比較光影的相關作品,體驗自然界中的光影現象,感受并發現生活中光影的關系。
2、對剪影藝術和攝影藝術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活動準備】
1、不同形態的動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燈箱一個,即手電筒,卡通外形的硬紙箱,透光紙組成的"小精靈"。
3、自制幻燈片兩張,美術書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塊。
【活動過程】
導入:老師今天帶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靈",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好嗎?(出示燈箱)誰來說一說"小精靈"都有哪些特點?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靈"的肚子里有你們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們相信嗎?不過里面還有一個非常可怕的怪物,誰能勇敢的走上來看一看?(請一名幼兒參與)請你把小手放在"小精靈"的身上說:"我會遵守諾言,不會把所看到的東西告訴小朋友們"(請這名幼兒觀看)。
2、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動物?你看到了什么物體?(邊提問邊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請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靈"的奧秘。
4、出示
兒歌
你我的好兄弟 有你就有我 你來我就來 你走我就走
提問:影子的兄弟是誰?(會出現多種答案)我們做完下面的小實驗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二:光影實驗
1、拿一塊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蓋住,用眼睛看一看你會發現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會發現桌子上除了小橡皮還多了什么?
提問:(1)為什么會出現影子 (2)影子的兄弟是誰?
科學家利用光影測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為我們的射影家和畫家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和想像空間。現在我們就來欣賞這些名家作品,看看他們是如何。
三:作品欣賞
打開書本找一幅你最喜歡的作品進行欣賞。
要求:1、觀察作品的表現手法?2、作品的特點?3、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剪影是剪紙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以形態的外輪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雖然只是一個影子的輪廓,不見五官,卻能夠讓人意發聯想(出示圖片)《影子》
提問: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讓我們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國中敖游吧!
四:做一做嘗試把上節課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進行創作。
撕紙方法:1、先把輪廓畫好。2、把大體輪廓撕下來。3、用指甲卡住把邊圓線細致的撕開。注意事項:1、左右手配合2、剪或撕兩種方法嘗試
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圖)1、填畫2、組合。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和操作活動,練習10以內各數的數數、認數,理解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學習接數、默數。
2、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合作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地上用泡沫板拼成的簡易飛行棋地圖,大正方體做成的骰子一顆,數卡、小旗若干。
2、分組操作材料:信封、鉛筆;“蓋印章”作業單、印章;“連線”作業單;曲別針串成的鏈子、空白小卡片。
3、游戲材料:骰子若干,用硬紙板自制方形棋盤和小學具“棋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起興趣:
今天我們用數學上的本領,玩幾個大家喜歡的游戲,好不好?
二、游戲“替換”。
1、觀察地上泡沫板的不同,尋找沒圖案的、連續六塊排列著的泡沫板。
2、聽教師的'拍手聲(視幼兒原有的認知水平和班級人數的平均值靈活決定),幼兒幾人一組自由結伴,分別站成一橫排。請每組幼兒從左往右由1至幾報數,提醒幼兒記住自己的數號。
3、提問:你最喜歡吃什么?
4、幼兒游戲:老師出示一張數卡,上面是幾,該數號的幼兒等會兒報數時就不能報出該數,要以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代替,其余數序不變,答對組優先入座。如:老師出示數卡“3”,該組幼兒就一個一個從1往下報,第3個幼兒就不能報“3”,而要用“面包”(或蛋糕、糖果、米飯等)代替,接下去幼兒則繼續往下報出“4”、“5”。
3、游戲進行,幼兒依游戲情況分組入座呈弧形狀。
三、游戲“快樂電報”。
1、告訴幼兒游戲名稱,示范游戲玩法,提問:要將你們分成紅綠兩隊進行比賽,該怎么分?怎樣分最快最公正?
2、統一分組比賽的方法:將中間兩名幼兒作為第一訊息員。教師作為發報員分別在他們的手心點幾下(發電報),請他們默數并按此數量分別傳給左邊或右邊的幼兒,如此一個接著一個往下傳,兩個頭上的幼兒向“發報員”反饋收到的電報訊息,比比紅綠兩隊哪隊傳得又對又快。
四、游戲“走飛行棋”。
1、請幼兒觀察地上的“飛行棋”圖,提問:這象什么?可以怎么玩?我們這
么多人怎樣玩最合適?最有趣?
2、統一玩法:分組比賽,按猜拳的結果決定兩位幼兒擲骰子,另兩位幼兒分別按同組伙伴擲出的骰子上的點子數往前走幾步。如果剛好走到綠色數字幾的路牌,則繼續往前走幾步;走到紅色數字幾的路牌,則往后退幾步。
3、“紅綠對抗賽”: 每隊每次各推薦兩名幼兒貼上統一的紅色(或綠色)的棋子標記合作參加比賽。老師做裁判,其余幼兒做本隊的拉拉隊員,比比哪隊先到達終點。
五、操作活動:
1、數鎖鏈,做點卡(實物層次):按鎖鏈的曲別針數,制作相應點卡并別在這條鎖鏈的最后一個曲別針上。
2、連線(替代物層次):相同數量的圖案連線。
3、蓋印章(數字符號層次):看每排前面的數字,在原有印章數量的基礎上再蓋上一定數量的印章,使印章數與數字一致。
說明:幼兒自持一信封,在上面寫上名字或做好標記后,自由選擇材料進行活動。可以單組玩,也可以三組都去玩。要求將操作后的材料放進自己的信封,最后教給老師。
六、延伸活動:占“棋盤”。
兩人一組,每人拿一盤“棋子”(可用扣子、蓋子、小塑料物品等替代)和一張畫有若干正方形格子的大正方形棋盤。幼兒輪流擲骰子,并按每次的點子數量在相應的空格子上擺上相應數量的“棋子”。先把棋盤占滿者為勝。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8
磁性人(健康)
活動目標:
1.聽指令按規則迅速向前、向后、向側移動身體,掌握向不同方向移動的要點。
2.能變換姿態向不同方向移動身體,發展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3.積極參與?磁性人?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U形移、 S 形等圖片、節奏歡快的音樂。
2.幼兒提前了解磁現象。活動建議:
1.準備活動:隨《運動員進行曲》等節奏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練習聽指令快速走,如正走、倒走、側身走等。
2.介紹玩法,引導幼兒練習聽指令向不同方向移動身體。
(1)教師介紹并示范游戲玩法:幼兒四散站,做?磁性人?;教師做:?磁鐵?,站在前(后)面。幼兒隨音樂圍圈走,當聽過?磁性人?的口令,?磁鐵?在身體后,?磁性人?倒走;?磁鐵?在身體前,?磁性人?正走;?磁鐵?在側面,?磁性人?側身走。
可針對動作要點提問:向前移動時,怎樣能又穩又快?向后移動時,怎樣能保持移動方向不變、不摔倒?
(2)幼兒熟悉玩法,進行正步、倒走的練習。
(3)幼兒改變移動方向,練習側身走的動作。
教師可扮演?磁鐵?,站在場地中間游戲,引導幼兒練習側身向?磁鐵?方向移動。
(4)增加游戲趣味性,引導幼兒繼續游戲。
請個別幼兒扮演?磁鐵?,其他幼兒模仿圖片上字母的形狀,如?S?形、?U?形等,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靈活性。
(5)幼兒分組進行游戲,調節活動密度。例如:將幼兒分為3~4組,輪流扮演此貼進行游戲。
3.帶領幼兒玩游戲?面條人?,進行放松活動,鼓勵幼兒創造性地做面條入鍋前真立和入鍋后逐漸變軟、搖擺、扭動等不同動作。
體育游戲:磁性人
活動目標:
1.聽指令按規則迅速向前、向后、向側移動身體,掌握向不同方向移動的要點。
2.能變換姿態向不同方向移動身體,發展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3.積極參與?磁性人?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玩法:
幼兒四散站,做?磁性人?;教師做:?磁鐵?,站在前(后)面。幼兒隨音樂圍圈走,當聽過?磁性人?的口令,?磁鐵?在身體后,?磁性人?倒走;?磁鐵?在身體前,?磁性人?正走;?磁鐵?在側面,?磁性人?側身走。
體育游戲:跳皮筋
活動目標:
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鍛煉腿部力量,體驗跳皮筋的快樂。玩法:
將幼兒分為8人一組,其中4人用腿撐起4根皮筋,站成正方形。另外4人邊向前行進跳邊念兒歌:小皮球,架腳踢,馬蓮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九八九九一百一。念完兒歌,幼兒交換游戲角色。
規則:
1.分組游戲前幼兒自由結伴,探索皮筋的多種玩法,如單腳跳、雙腳跳、雙腳交替跳等。
2.教師可示范跳皮筋的方法,重點引導幼兒用勾、繞的方法。
3.可變換多首兒歌進行跳皮筋練習。
4.放松活動。引導幼兒雙手握皮筋做拉伸身體的動作,放松全身。
體育游戲:矮人比賽
活動目標:
按要求蹲著走,不急躁,堅持完成游戲。玩法: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4~6隊。游戲開始,教師發令,每隊第一名幼兒全蹲著向前走,到終點時,拿起一面小紅旗插在沙盤上,站起來跑回本隊。拍第二個人的手,回到隊尾。第二個人繼續蹲著出發,依此類推,先做完的隊伍為勝。要求幼兒遵守規則,全蹲著走,不要半蹲,插好小旗后才可站起。后面的幼兒要拍到手后方可出發。
規則:
1.畫好5米長的場地(根據實際情況可做調整),小沙盤與隊伍數量相等,小紅旗若干。
2.游戲開始前,做好腿部準備活動。
3.活動前,可引導幼兒探索各種走的方式,如腳尖走、倒退走、學動物走等。
4.小紅旗可以讓幼兒在日常活動中自制完成。
體育游戲:輪胎真好玩
活動目標:
1.在玩輪胎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難度要求,想出合適的辦法完成任務,發展創造力和想象力。
2.通過推、搬、翻輪胎等動作鍛煉上肢力量,提高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3.培養善于克服困難和合作的精神,體驗玩輪胎的快樂。玩法及規則:
1.滾輪胎:幼兒單手或雙手向前滾輪胎,熟悉材料和場地。
引導幼兒按原隊形站好。請一列幼兒手持輪胎,將輪胎滾出,交給對面的幼兒,然后迅速跑回原點站好。對面的`幼兒接住輪胎后,交換角色進行游戲。要求輪胎要挨地滾動,不能倒下,交給對面的小朋友方可完成自己的任務。
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如何將輪胎快速、安全地滾到對面的小朋友那里,然后自己以最快的速度站回原點。
2.搬輪胎:幼兒搬起輪胎運給對面的小朋友。
體育游戲:好玩的沙袋
活動目標:
創造性地用不同的方法玩沙袋,鍛煉投擲、跳躍、拋接、平衡的綜合能力。
玩法: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每人用雙腳夾住沙袋在起跑線后站好。聽到老師說?開始?,每組第一個幼兒出發,雙膝并攏夾住沙袋向前跳,跳過地上畫的3個圈。甩頭頂沙袋走過小路
(地上畫好的平行線),站在投擲線上用肩上揮臂的方法將沙袋投進地上的小筐中,再原路返回拍下一個幼兒的手。游戲依次進行,最先完成的隊伍獲勝。若游戲過程中沙袋掉落,要撿起從頭開始游戲。
規則:
1.游戲前引導幼兒探索練習夾袋跳、頂沙袋走、肩上揮臂投擲等技巧掌握動作要領。
必須要用宿上揮臂的方法把沙袋投進筐里,投不中者要撿起來重新投,直至投中為止。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9
設計思路:
每棵樹都是活的,它和我們人一樣,需要吃、休息、呼吸,也進行血液循環。樹的心跳是一首美妙的生命之歌。早春是傾聽大樹心跳的最佳時間,此時樹正把它大量的樹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枝椏,為新的季節的欣欣向榮做準備。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聽診器在樹干上尋找、傾聽梧桐樹“心跳”的方法,感知樹木旺盛的生命力。
2、樂于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培養關注自然的態度。
教案準備
1、到公園察看觀察地點,選擇直徑約15厘米且皮較薄的梧桐樹作為觀察對象(其他的落葉樹也行)。
2、聽診器人手一個,幼兒傾聽過自己(同伴)的心跳。
教案過程
一、說一說心跳的感覺。體味:你聽過誰的心跳聲?聲音是什么樣的?
幼兒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發現:聲音很有節奏;聲音是有規律的跳動,像老師彈鋼琴一樣很有力量;我聽到的是咚、咚的聲音……
二、找一找梧桐樹的心跳。
1、你們猜猜,梧桐樹有心跳嗎?
幼兒頓時分成兩派: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說“有”的理由是:梧桐樹是活的,活著就有心跳;我見啄木鳥為它治過病,說明它和人一樣,也應該有心跳……說“沒有”的理由是:沒聽說過大樹有心臟;大樹和人不一樣;見過砍倒的'大樹,沒有發現心跳……
2、我們一起去找找梧桐樹有沒有心跳,好嗎?
幼兒5-6人結成小組好奇地去找了,老師只是提醒幼兒要把聽診治器緊貼在樹干上,不要動;要多試幾個地方,找到最佳聽點。
3、交流聽到的樹的心跳聲。
幼兒A:我花了好長時間才找到樹的心跳聲,聲音是撲、撲、撲,很小。
幼兒B:有的心跳聲很大,有的心跳聲小小的;
幼兒C:我聽時都不敢喘氣,后來終于聽到了,我聽到和我一樣的心跳聲:咚、咚、咚。
幼兒D:它的心跳聲會變,有時聽見,有時又聽不見。
4、為什么梧桐樹也有心跳?
幼兒又議論開了:它的葉子綠綠的,是活的,活著就會有心跳;樹葉會光合作用的;梧桐樹會不停地往上長,要是沒有心跳,樹就是死了,就不長了……
5、幫助幼兒梳理經驗。
梧桐樹和我們人一樣,是有生命的,也要吃、睡覺、呼吸,也要運動——把大量樹液不斷地輸送給樹枝、樹葉,才能長粗、長高——我們聽到的心跳聲,就是大樹在生長的聲音。
6、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樹都有心跳呢?我們再去找找別的樹的心跳,好嗎?
三、幼兒躺在草地上,閉上眼睛,欣賞“樹”的相關配樂散文或詩歌。
活動延伸
1、聽聽哺乳動物和鳥兒的心跳。
2、幼兒查找、收集與樹生長相關的資料(如光合作用、年輪的話題等)。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10
沙子的秘密
設計依據:
通過實驗的形式讓幼兒清楚的看到沙子是不溶于水的一種自然物。豐富感性經驗,感知干沙與濕沙的不同。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發現問題,找出答案,運用比較法加深對沙的認識。觀察現象會讓幼兒覺得好奇、神秘,在這種心理驅動下幼兒能積極、愉快地掌握知識,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通過沙路與水泥路面的比較,幼兒能初步了解現象與事物的特征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幼兒通過親身實踐、師幼之間互相傳授經驗這兩條途徑,驗證沙的特性,體驗玩沙的樂趣。分組玩沙的環節,能讓幼兒進行各種在沙中的操作活動,同時,在教師分組進行指導下,幼兒能更好的玩沙,并得到一定的玩沙經驗。通過鼓勵的形式,讓幼兒想出多種除了教師提供的玩沙游戲。最后讓幼兒自己來說一說玩后自己對沙的親身感受。
活動目標:
1、感知沙子的不溶于水等的特性,說出干沙與濕沙的'不同。
2、初步了解沙與建筑物的關系。
活動準備:
水、水桶,磨具、篩子、各種玩沙工具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用比較的方法來了解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種自然物。
T:沙放在水里有什么變化呢?
(小朋友自己做實驗,把水倒進桶里,用小棒攪拌并觀察)
教師小結:沙不溶解于水。并聯想不溶解于水的物體。
二、探索感知沙子的特性及干沙與濕沙的不同(重點)
1.教師和幼兒一起赤腳分別在干沙和濕沙上自由活動,做一做各種動作。
T:小朋友喜歡干沙還是濕沙?為什么?踩在沙上有什么感覺?
2.讓幼兒兩人一組用篩子篩沙子,邊篩邊觀察。
T:篩子里的沙子哪去了?小石頭會漏下去嗎?沙子是什么樣的?
1、 教師小結
T:沙子是由許多細小的顆粒組成的,沙能流動。
4.請幼兒用力踩踏剛翻的新沙。
T:發生了什么現象?為什么?
5、小結
T:通過我們的小腳用力踩在沙子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沙粒與沙粒之間有一定的空隙。
6、沙與水泥的結構不同,走在上面的感覺也不相同
T:那么用力踩水泥路面會陷進去嗎?為什么在沙路上騎車費力,在水泥路上騎車省力?
7.談話
T:小朋友喜歡怎樣玩沙?請你來玩一玩!
(請給本幼兒進行玩耍)
8、教師小結
T:沙子有各種各樣的玩法,可以挖、裝、篩,可與水混合玩等。
三、幼兒自由玩沙中的各種游戲,探索玩沙的技能,教師分組指導(難點)
1.用各種深淺不同的模子做蛋糕,看誰做得又快又好。幫助幼兒掌握這樣幾方面的技能:沙的濕度,用手壓沙的力量。
T:做蛋糕的這組小朋友要注意利用好磨具,蛋糕不碎最重要的還是壓,要壓的緊!
2.挖井、造房子等,豐富經驗:
T:想做建筑師的小朋友在挖土時要細心、耐心,及時整修,沙土要壓緊。
3.篩沙子
T:篩沙子組的小朋友要將沙放在手指、手心上抖動,觀察手指、手心上會留下什么?沙還可以放在哪些部位抖動?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11
內容與要求:
1、通過幫助物品找朋友,繼續體驗有好朋友真快樂的情感。
2、知道常用物品間相互關聯的關系。
材料準備:
1、各種日常生活中有關聯的'物品,包括單一配對的材料(如:手電筒和電池)和多重配對的材料(如:杯子、蓋子、牙刷和牙膏)。
2、幼兒在家長支持下,回家尋找過有關聯的物品。
3、裝物品的包一個,“住樓房”游戲墻面一堵。
教案過程:
一、說朋友(根據幼兒實錄,共同回顧朋友一起玩開心的情景)
二、找朋友(通過游戲,知道常用物品間相互關聯的關系,理解一個物品也可以有好多朋友)
1、提出找朋友要求:每人從包包里面摸出一樣物品,幫助物品找到一個朋友后坐下來。
2、玩找朋友游戲
◆預設情況一:幼兒配對物品正確,全部配齊。重點交流:1)為什么你覺得他們是一對好朋友?(說出物品間的關聯)2)╳╳還有哪些好朋友?(擴散思維)
◆預設情況二:幼兒配對物品無法全部成功。重點交流:
1)為什么你覺得他們是一對好朋友?(說出物品間的關聯)
2)╳╳沒有朋友,怎么辦?(轉換思維)
3、小結:原來這些物品跟我們小朋友一樣有好多朋友。
三、朋友樂(體驗大家都找到好朋友的快樂,延續至意愿游戲)。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12
目標:
1.發現沾了水的“小船”會吸附在塑料板上的現象。
2.探索讓“小船”轉動的方法,發現塑料板傾斜時“小船”會出現轉動等現象。
準備:
1.將乒乓球對半剪開成半球形,可將邊緣修飾成花瓣的形狀。
2.塑料墊板,裝有水的容器,抹布。
玩法說明:
幼兒將乒乓球剪成的“小船”底部沾一點水,放在塑料墊板上。只要傾斜墊板,“小船”就會旋轉著向低處移動。
指導要點:
1.在材料投放初期介紹操作步驟,引導幼兒猜測可能出現的現象,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
2.觀察幼兒不同的操作方法,如果幼兒不能讓“小船”動起來,可引導其觀察學習同伴的操作方法,借鑒經驗。
3.引導幼兒觀察“小船”的移動方式,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在所有幼兒都嘗試過后,可用開放式問題如“你有什么發現”引導幼兒在集體中表達、交流自己的發現。
延伸活動:
在塑料墊板上用即時貼貼出“迷宮”圖案,引導幼兒控制“小船”方向,使之走出“迷宮”。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08-25
科學游戲活動教案12-24
幼兒園小班科學游戲活動教案03-15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精選19篇)08-03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12篇)02-17
幼兒科學游戲教案01-06
幼兒游戲活動教案01-23
幼兒游戲的活動教案02-25
幼兒科學游戲活動教案(集合12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