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大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什么花開在春天里以及了解這些花的特征。
2、用韓紙制作黃色的迎春花。
活動準備 黃色的韓紙,膠水,剪刀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迎春花。 - 我在春天開放,我是黃色的花。
我是什么花呢?
[展開]
1、談談迎春花。 - 你看見過迎春花嗎?
- 你在哪兒見到的?
- 看過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2、說說哪些花在春天里開放。 - 在春天里你能看見哪些花?
- 哪些種類的花在春天開放呢?
1) 迎春花
迎春的花期在4月,花先葉開放,花冠黃色。
花萼四片,成綠色,沒有絨毛,花瓣也是四片,成橢圓形。
2) 白頭翁
白頭翁原產于中國,一般是野生的。
白頭翁全株長有白色的`長柔毛,在長長的花桿的末端形成一大朵花。
常在陽光充足的山間或田野里開放。
白頭翁的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
3) 郁金香
郁金香原產于土耳其,后引入荷蘭,世界聞名。
它是春天花壇里代表性球莖早本植物之一, 秋冬生根并萌發新芽但不出土到了第二年春天再生長成莖葉。
四月開花。球莖也長成花瓣。
- 在這幾種春天開放的花中白頭翁最先開放,為什么呢?
(白頭翁在陽光充足的丘陵或是山麓里生長,最先接受充足的陽光,所以它先開花。)
3、研究制作迎春花。 - 要想制作迎春花需要什么材料呢?
- 用黃色的韓紙怎樣制作迎春花呢?
4、用活動紙中的黃色韓紙制作迎春花。
① 準備好黃色的韓紙。
② 用手撕出迎春花的樣子。
③ 不要撕得太大。
④ 把漂亮的迎春花帖在枝干上。
[結尾]
1、讓孩子們把做好的迎春花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活動圖片](略)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找找字的小伙伴
活動目的:
1、在快樂的游戲中對字中常見的偏旁產生興趣,并懂得偏旁的名稱。
2、教幼兒認識動詞:吃、喝、唱、吹,并通過引導幼兒比較它們的共同特征,讓幼兒初步了解漢字構成的規律,充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和想象力。
3、在活動中,教幼兒學習用新學的動詞學習說句子
豐富詞匯:偏旁。
活動準備:嘴巴卡片一張,準備口字旁的漢字卡片四張,表示吃、喝、唱、吹意義的圖片四張,四個口字卡片四組。有象形特征的“”“”“”“”的卡片四張。不同偏旁字的鑰匙卡片若干。小房子四座。
活動過程:
一、出示嘴巴卡片引題:這是什么?如果用現在的
漢字來表示的話,該用什么字呢?(出示口字)
小結:嘴巴用漢字來表示可以讀做口字。今天它是和
它的小伙伴們一起來的,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吧。
二、認識“口”字旁的漢字“吃、喝、唱、吹”,
初步了解漢字的構成規律。
1、以圖猜字。
2、認識偏旁“口字旁”,知道這幾個字的構成規律。
三、游戲:有趣的嘴巴,幫助幼兒鞏固新學的動詞。
1、啟發幼兒用動作表示拿到的一個動詞,并請一
樣動詞的'幼兒站起來。
2、用一句話來說明這個動詞。如我愛吃……;
我想喝……;我正在……”。
四、認識“火字旁”“木字旁”“三點水”“草字頭”
1、今天我們認識了口字旁的伙伴,現在其它的伙伴也等著我們去認識他們呢!
2、辨認象形字,延展偏旁的認識。
3、尋找偏旁一樣的鑰匙進入房子中,并互相檢查。
五、延伸活動:
在晨區活動投放不同偏旁的字進行分類活動。
與爸爸媽媽一起認識更多的偏旁。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設計能夠考慮孩子的特點,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水平,合理的安排、組織每個環節。活動從始至終都能夠較連貫、較順暢的組織,環節與環節的銜接也能做到承上啟下且逐步加深。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非常的高,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里,并在活動中體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看三幅圖列算式,感知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關系,學習4的減法。
2、進一步理解“走了”、“跑掉”、“還剩”的實際意義,運用正確的詞匯表達圖意。
3、學習按寬窄排序體驗序列之間的可傳遞性和可逆性。
活動重點:
理解減法的含義。
活動難點:
嘗試編不同的應用題。
活動準備:
磁性教具,粗的記號筆2支。
活動過程:
一、復習4的組成。
1、教師:我們今天來玩一個游戲,我先出一個數字,我們一起來拍手,
我拍手的次數和你拍手的次數合起來要是我出的數字。我出數字?
2、教師:小朋友我問你,我的'手兒拍一次,你的手兒拍幾次?
學生:鐘老師回答你,你的手兒拍一次,我的手兒拍兩次。
幼兒動手操作,探索4的不同分法。
二、學習4的減法。
1、出示飛機,編應用題。
師:黑板上有幾架飛機呢?飛走了幾架飛機?黑板上有還剩下幾架飛機呢?你們能看著剛才老師的操作,來編一個應用題嗎?為什么問“還剩下”呢?
(請小朋友來用粉筆在黑板上記錄)
2、列減法算式。
師:用什么算式表示這道應用題呢?這道算式是怎么表示這個應用題呢?
3、同樣的方法來學習4的其他組的減法。
二、幼兒操作活動。
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本子和鉛筆。等會請你們來寫算式好嗎?怎么寫呢?就是聽老師來說一件事情,然后你們就來寫上正確的算式好嗎?你們寫好了還要想一想你們的算式是怎么樣表示我說的這件事的。
教師來口報應用題,幼兒列算式。要求幼兒要認真聽清楚老師說的事情,然后在認真寫。
教師請幼兒來說一說自己的列的算式。
評價幼兒的操作活動。
三、結束活動。 效果分析: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三個和尚》的故事,孩子們都很熟悉,這首歌曲的歌詞內容和故事內容相匹配,念起來瑯瑯上口。歌曲旋律優美、歡快、動聽。樂曲中的“嘿嘿、咿咿”使歌曲變的詼諧、有趣,深得孩子們喜愛;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我認識到音樂課不僅僅是教會幼兒學會唱這首歌,還應在幼兒會唱的基礎上發展幼兒多方面的音樂素質,于是,在我設計了 “以動畫片配歌曲為主線,以三個闖關形式,引導孩子們不僅學會唱這首歌,并且培養孩子用對唱的形式表現歌曲,體驗唱歌獲得的快樂”。
教學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2.根據歌詞內容的變化用不同的對唱形式表演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3、教育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
活動準備:
《三個和尚》動畫課件、圖譜、禮物盒、禮物、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引起活動興趣。
《柳樹姑娘》使幼兒能夠用“哼唱”、“啦”、 “唱詞”等不同方式練習發聲。
二、看動畫引入主題,學說歌詞。
1. 利用闖關的`形式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2. 用不同形式學說歌詞,進入闖關第一環節。
① 示范唱歌曲(要求幼兒說出其中部分歌詞)。
② 分析圖譜,有節奏讀念歌詞,強調弱拍起的“嘿嘿、咦咦”的法《三個和尚》。
③ 幼兒和老師進一步熟悉歌詞。
④ 老師宣布:
剛才由于小朋友們的團結努力,你們順利地通過了第一關(打開神秘禮盒第一層),想不想把第二層也打開呀?那就進入咱們今天的下一個環節——學唱環節。
三、用不同一形式學唱歌曲。
⑤ 試聽《三個和尚》音樂,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節奏。
⑥ 試跟老師唱一遍(糾正不足之處)。
⑦ 配旋律唱,注重節奏感培養。
⑧ 提出更高要求,給動畫片配唱歌曲時的表情、聲音、節奏等。
5.配動畫片演唱。
6.老師宣布第二關順利通過(找一名幼兒打開神秘禮合的第二層)。
四、用對唱地方法表現歌曲。
1. 請幼兒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唱能把歌曲唱得更加好聽?(幼兒回答)。
2.老師與幼兒試著對唱。
3.老師、幼兒對唱(完整一遍)。
4.男女分組、交換對唱(糾正不足之處)。
5、幼兒用對唱形式進行表演唱,為動畫片配音。
6、老師宣布:順利通過第三關。
五、結束部分老師總結:
1.幼兒商量:一個和尚有水喝,而三個和尚為什么又沒有水喝了?怎樣才能有水喝呢?
2.老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都很好,我們不能學習三個和尚的懶惰,只有團結、合作才會有水喝,今天由于我們小朋友的團結合作,才會很好地完成交給你們的任務。
3、發禮物結束活動。
教研點評:
這一教學活動選材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孩子們非常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在活動導入時,結合春天里柳樹發芽自然導入發聲練習,接著,教師采用多種方式,讓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并用教學課件、闖關、對唱、配音、討論等形式,不斷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突出了教學重點完成了教學目標,使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受到了藝術的熏陶,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使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發展,教學效果好。
大班教案 篇5
大班美術活動《美麗的色塊》
活動目的:
1.體驗大膽創作的樂趣。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續想象畫的風格特點,嘗試用豐富的線條和色彩進行表現。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繪畫工具:記號筆、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啟發幼兒想象,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畫畫嗎?老師也非常喜歡,你們看我畫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課件,初步感受延續想象畫的風格特點。
師:我覺得以前畫畫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隨意畫。我在這幅畫的上面添加了一條曲線,再畫上一條曲線和它相交,圖的中間畫一些弧線、圓圈,下面畫一條折線,看,一幅畫就畫好了。
3.欣賞思考,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將抽象的圖形、線相應的事物聯系起來。
(1)提問:你們從這幅畫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課件,展示從畫中聯想到的事物。
4.演示課件,隱性示范,幫助幼兒掌握畫線條的要點,進一步展現延續想象畫的風格特點。
(1)出現有基本形狀的畫面,這幅圖畫什么?在上面添加線條,可以是曲線,可以是折線、圓圈。
(2)教師強調要點:從基本形狀出發,根據自己的意愿添加線條,這些線條可以交織在一起,但線條不能太多太密,塊面可以大一些。
(3)你們從這幅畫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飛馬,我就給飛馬涂上各種美麗的顏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鷹,就給老鷹涂上顏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5.幼兒創作。
(1)教師提出要求。記住,畫的時候,想怎么畫線條就怎么畫,畫好線條后,看看你們畫的線條里藏著什么,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運用線條進行作畫,引導能力較強的幼兒從不同角度進行想象,豐富畫面。
6.展示作品,分享創作的快樂。
(1)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畫了些什么。
(2)請幼兒講述別人的作品。
幼兒園優秀教案:大班科學活動——用鹽巴玩游戲
一、活動目標
1、能了解鹽的溶解和結晶。
2、能制做不同濃度的鹽水。
二、活動準備
鹽、糖、杯子、水、小勺、棉棒、實驗記錄表、已制作好的鹽水畫。
三、活動過程
1、出示糖和鹽,讓幼兒辨別哪個是鹽,哪個是糖?
2、啟發幼兒進行觀察:
鹽和糖是什么顏色的?(當它們堆在一起是白顏色的.,當它們放到水中是無色的)
鹽摸起來感覺如何?
聞一聞,它們的氣味是什么樣的?
嘗一嘗,它們的味道是什么樣的?
3、請幼兒回想我們前面做過的為認識糖的顏色而做的實驗。請幼兒說一說鹽和糖是否都會溶解到水中?請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4、將幼兒分成四組做溶解實驗,讓幼兒做出不同濃度的鹽水,并學會簡單地記錄。
5、出示鹽水畫,讓幼兒了解鹽的結晶并激起幼兒畫鹽水畫的興趣。
活動延伸:引導幼兒回到班里自己制作鹽水畫。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圖表是為了使收集的資料一目了然而畫的表,是包含了系列數學知識并且鍛煉邏輯思維的活動,而且涉及到以現有材料為基礎做出決定或預想未來的過程。于是我就選取了這本圖書中的部分內容設計了這節大班數學活動,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圖表”,更讓幼兒學會觀察、想像和推理,進行饒有趣味的數學思維和探究。
活動目標
1.體驗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
2.運用計數、分類等方法嘗試統計。
3.能看懂統計圖,知道圖表所表達的意思。
重點難點
通過幾種圖表的觀察,嘗試根據收集的資料繪制圖表。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具有計數、排序、復合分類、簡單統計等數學知識經驗。
2.環境準備:教學PPT、記錄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情景導入
1.故事:《送給惡貓的禮物》在一個農場的小倉庫里住著15只老鼠,小倉庫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好吃的、好喝的。15只老鼠在這個小倉庫里吃吃喝喝,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惡貓的出現,惡貓給它們留下一張紙條,上面惡狠狠地寫著:我要把你們一個一個全都吃掉!
2.幼兒討論對付惡貓的方法
誰來過了?惡貓想要吃掉老鼠,老鼠們害怕極了,你們能想個辦法幫助老鼠嗎?
二、說一說,初步感知統計
1.第一次表決統計
?出示鎖和羽毛的'圖片:他們把鎖代表重的禮物,把羽毛代表輕的禮物,你覺得在貓的脖子上掛重的東西還是輕的東西?你們會怎么選?(排隊)
?老鼠的決定: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們是怎么選的,選擇掛重東西的老鼠有幾只?選擇掛輕東西的老鼠有幾只?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小老鼠用排隊的方法來投票,選擇掛重東西的一隊有5只老鼠,選擇掛輕東西的一隊有10只老鼠,10比5多,所以,老鼠們決定掛輕的東西。
三、逐層深入,再次感知統計
1.第二次表決統計
?出示襪子、電筒和哨子的圖片:他們用襪子代表有味道的禮物,用電筒代表會發光的禮物,用哨子代表能發出聲音的禮物。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們是怎么選的,選擇有味道的老鼠有幾只,選擇會發光的老鼠有幾只,選擇有聲音的老鼠有幾只?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小老鼠用栗子來投票,一顆栗子代表一只老鼠,選擇有味道的老鼠有1只,選擇會發光的老鼠有5只,選擇有聲音的老鼠有9只,老鼠們決定掛輕的有聲音的東西。
?你們會怎么選擇呢,我這里有三張圖片和一張表格,你覺得這三張圖片應該放在表格的什么地方便于我們投票統計呢?(粘貼)
?出示鈴鐺和鬧鐘圖片: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們是怎么選的,選擇鈴鐺的有幾只老鼠,選擇鬧鐘的有幾只老鼠?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小老鼠用符號來投票,一個圓圈表示一只老鼠,選擇鈴鐺的老鼠有11只,選擇鬧鐘的老鼠有4只,11比4多,所以老鼠們決定用鈴鐺做禮物。
四、觀察圖表,知道表達的意思
1.老鼠們設計的圖表越來越難,我怎么也看不明白,現在想請你們幫我看一看,告訴我小老鼠在統計什么?是怎么統計的?
2.幼兒分組觀察圖表,教師指導
3.個別幼兒分享
小結1:原來你們通過觀察發現,圖表的一側是調查的對象,另一側是數字。兩者對應看能清楚的表示統計結果。
小結2:小老鼠運用排隊的方法,用栗子投票的方法,用畫符號的方法,用圖表的方法進行投票統計。我們用實物統計需要一個一個的數,用圖表統計一眼就能看出數值的大小。
五、經驗遷移、嘗試統計
1.轉眼就要過冬了,小老鼠要開始儲存食物了,你覺得老鼠們會儲存什么食物呢?
2.分組嘗試統計
3.個別幼兒分享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是節選自數學繪本《避開惡貓的方法》,主要是為了讓幼兒了解統計的方法,嘗試用圖形、數字進行統計,并對圖表進行分析解讀。本次活動一邊學習一邊進行操作體驗,如第一次的排隊統計,第二次嘗試集體設計圖表,用粘貼進行投票,在幼兒對圖表認識得到基礎上很快分析出實物圖表,第三次通過自主學習觀察畫面分析柱狀圖表,圖表的一側是調查的對象,另一側是數字。在孩子通過是梧桐表和柱狀圖表的分析,嘗試設計統計圖表,整個活動層層遞進。
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落葉是秋天的一大季節特征,我們班孩子們對于秋天樹葉的基本現象已經有了一個很清楚的概念。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對于秋天的葉子一直停留在秋葉枯萎會飄落的階段,落葉或多或少總是帶有一些悲傷的意境,而本次活動借助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散文很有童趣、很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讓幼兒理解散文的基礎上,把自己對秋天想法仿編進散文。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具。
2、自制動物圖片。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學說散文中好聽的句子。
2、能根據散文的內容,展開想象,在聽聽,想想,做做的活動中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過程:
一、美麗的秋日。
(設計意圖:了解秋天,引發幼兒對秋天的興趣。)
1、大家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秋天有哪些美麗的東西呢?
2、在現在這個季節里,樹葉有什么特變化嗎?
小結:現在秋風起了,樹葉上的葉子變黃了,慢慢飄落下來,滿地金黃色的樹葉像一條漂亮的地毯。
3、播放《秋天》,幼兒表演落葉的樣子。
剛剛很多小朋友都說到了落葉,那我們一起來做一做落葉飄落下來的樣子吧。
過渡語:剛才我們和秋葉一起做了游戲,落在地上的樹葉還要和小動物做游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好聽的散文《樹葉》。
二、理解散文內容。
(設計意圖:理解散文內容,學說散文中的話,為之后的仿編打下基礎。)
1、欣賞散文
關鍵性提問::你在散文中聽到了誰和小樹葉做游戲?他們把小樹葉當什么呢?
(出示幼兒說到內容的圖片,讓幼兒能結合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2、理解故事內容
(1)理解詞語“渡船“
師:小螞蟻撿起一片小樹葉說了什么?
師:什么是渡船?
小結:能夠幫助我們過河的船叫渡船。
(2)師:小老鼠拿樹葉做了什么?(用散文中好聽的話回答)
(3)師:梅花鹿又拿樹葉做了什么?
小結:原來樹葉可以有這些不同的作用。
過渡語:小動物們撿樹葉們,撿的真高興,現在我們也來學學小動物撿樹葉吧。
6、表演散文內容
1、個別幼兒表演
師:有誰愿意做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我們先請四位小朋友來表演。
2、分角色表演
師:請愿意表演小螞蟻的小朋友站在小螞蟻身后,小老鼠的站到小老鼠身后,小刺猬的.站到小刺猬身后,梅花鹿的站到梅花鹿身后。
過渡語:剛才小朋友表演的真棒,我們來想想還有什么小動物會出來撿樹葉?
三、仿編散文
(設計意圖:幼兒通過自己對秋天的觀察,把自己看到秋天的景色仿編進兒歌,達到活動目標2)
1、自已動手操作
師:現在在你們的身后的桌子上,田老師提供了幾種小動物,請你們幫忙把這些小動物編進好聽的散文中。
提示:應該先貼小動物,然后貼樹葉,最后把樹葉做的東西貼好。
2、分享自己編的散文
師:現在田老師請小朋友把自己編的散文上來說給我聽。
3、師:除了這些小動物,還有誰會來撿樹葉?
關鍵性提問:小動物會把樹葉當做什么?(教師隨機總結幼兒的回答)
師:請你們下次把這些小動物繼續編到散文中。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7
(經典)大班教案08-27
大班教案(精選)08-07
(精選)大班教案09-13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精選】07-26
大班教案[精選]08-05
大班教案(經典)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