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

時間:2023-11-07 18:02:50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模擬烙餅過程,讓學生感悟統籌思想,初步了解統籌的含義,掌握烙餅問題的統籌方法,并能實際應用。

  2、在問題探究、動手模擬、交流爭辯等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規律探尋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3、 通過交流爭辯活動,使學生體會交流爭辯這一學習方法的價值。

  【教具準備】大圓(鍋子)一個,小圓(烙餅)9個,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具準備】每兩位學生一份學具,包括一個大圓與九個小圓,實驗記錄單四份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

  1,直接出示(鍋和餅):這是什么 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能做些什么

  2,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烙餅問題 (板書:烙餅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問題,理解題意

  火車站附近的烙餅店來了五位顧客,每人想買一個餅,急著趕火車,限定時間不能超過15分鐘。烙熟一個餅的兩面各需要3分鐘,店里唯一的烙餅鍋一次只能放兩個餅。同學們,你們說,這三個顧客能吃上烙餅嗎

  (1)生:猜想

  (2)師:到底能不能呢 首先我們要理解題意,請問:

  兩面各需要3分鐘什么意思 請用手勢示意說明。 所以烙一個餅要幾分鐘

  一次只能放兩個餅什么意思 請用手勢示意說明。 所以烙兩個餅要幾分鐘

  (3)如果烙熟1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 (6分鐘)誰來烙一烙

  為什么是6分鐘 (正面3分鐘,反面3分鐘)

  (4)如果要烙兩張餅的話,最少要幾分鐘 (6分鐘)誰來烙一烙。

  23=6(分)中23各指什么

  師:1張餅最少要6分鐘,烙2張餅應該12分鐘才對,這怎么回事兒

  (因為一個鍋可以同時烙兩張餅)

  2,探究分組烙

  (1)那4張餅怎么烙 (43=12(分)中的4指什么 )

  (2)介紹分組烙法

  (3)6張,8張,10張怎么烙 最少需要多少時間

  (4)反饋:你發現了什么

  3,探究輪流烙

  (1)師:如果烙3張餅,怎樣烙最省時呢

  (2)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烙一烙

  1)請同學們靜靜的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用了幾分鐘,它是最少時間嗎

  2)有了想法后,先獨自用老師發給你的材料動手烙一烙,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把烙的過程輕輕的說過同桌聽。

  師:想一想,我怎么向同學匯報,能讓大家聽的明白一些。

  (3)反饋交流:指名生回答:

  生1: 2張+1張,6分+6分=12分(讓一生板演)

  生2:口述板演:③②3分鐘②拿掉

  ③①3分鐘③好了

  ①②3分鐘①②也好了

  師:誰聽明白了 指名生3再一次板演。師指導口述過程。

  (4)同桌合作,動手用學具烙一烙

  請每位同學用剛才這位同學的方法,烙一烙,算一算,驗證一下這樣烙是不是9分鐘

  (5)師:請同學比較這兩種不同的烙法,為什么烙法2就來得省時間呢

  ①請每個同學靜靜地想一想,把兩種方法對比一下,為什么 (獨立思考)

  ②匯報。根據生的匯報師小結:

  烙法1第二次的時候只放1張餅,太浪費了。烙法2每次都是兩張餅在同時烙,不浪費。看來我們烙餅的時候盡可能使鍋里有兩張餅在那里一起烙。這樣就不會浪費時間,最省時間。也就是說我們在平時解決問題時,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它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6)給烙法2取名字

  師:烙法2還有那么多的數學奧秘,你能給她取個名字嗎 (交替烙,輪流烙)

  4,探究分組烙+輪流烙

  (1)假如烙5張餅,怎樣烙最省時間 誰來介紹一下方法

  (2)介紹分組烙+輪流烙法

  (3)現在你會解決了嗎

  火車站附近的烙餅店來了五位顧客,每人想買一個餅,急著趕火車,限定時間不能超過15分鐘。烙熟一個餅的兩面各需要3分鐘,店里唯一的烙餅鍋一次只能放兩個餅。同學們,你們說,這三個顧客能吃上烙餅嗎

  (4)烙7張呢 9張呢 11張呢 怎樣烙最省時間

  a,同桌合作烙一烙,并完成把結果寫在練習紙上

  b,反饋:你發現了什么 (你怎么這么快就想出來了,有什么好方法嗎 )

  (5)那烙12個餅采用什么烙法省時呢,為什么

  (6)那你覺得什么情況下分組烙省時,什么情況下兩種方法結合省時

  三,發展時間

  1,一個鍋一次能同時烙3個餅,兩面各需要烙3分鐘,烙熟6個餅最少需要多少時間

  2,一個鍋一次能同時煎2條魚,兩面各需要煎5分鐘,煎熟3條魚最少需要多少時間

  四,課堂總結

  師:學了今天這節課,你想說什么

  五,拓展延伸

  智力題:假如這個鍋一次能烙10張餅,而現在有15張餅要烙。請你想一想,需要多少時間

  教學反思:

  《烙餅中的數學問題》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通過教學除了教給學生知識外,還要給學生留下點什么 我認為餅如何烙最優以及其中蘊含的規律固然重要,但這只是知識技能的范疇,我不想僅停留在就知識教知識的層面上,比知識更重要的是蘊含其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這些才是學生持續發展,終生發展最重要的東西。本節課立足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創設問題情境。根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借助學具操作,經歷探索烙餅中數學知識的過程,逐步掌握烙餅的最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初步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初步體會優化思想。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2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除法中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能根據三者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2、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探索并掌握新知。

  3、體會學習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認識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請了三個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們時常為誰跑得快的問題而爭論不休,有一天他們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績來:

  PPT:小牛:4分鐘跑280米

  小象:4分鐘跑240米

  小熊:3分鐘跑240米

  師:你們收集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生讀題一遍

  師:那么哪個數據是我們學過的時間?哪個數據是路程?

  生:時間是4分鐘,路程是280米。

  時間是4分鐘,路程是240米。

  時間是3分鐘,路程是240米

  (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從身邊生活中發現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認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1、全班交流:

  師:、如果他們兩個人一組進行賽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組,誰跑得快?為什么?

  生:小牛和小象比賽,小牛快,因為都是4分鐘內,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遠

  師:也就是在時間相同的條件下,應該比較路程,路程越遠,跑得越快。

  師: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組,誰跑得快?為什么?

  生:小象和小熊比賽,小熊跑的快,因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時間短,所以跑得快。

  師: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條件下,應該比較時間時間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引導學生思考:相同時間比路程遠近,相同路程比時間長短,來確定快慢。)

  2) 比較小牛和小熊

  師:比較小牛和小熊時,路程不同、時間也不同,怎樣比它們的快慢呢?有什么辦法?

  (引導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比較單位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

  方法一:在相同時間內(1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240÷3=8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70<80 小熊快

  師:誰能解釋一下70米和80米表示什么?

  生:表示每分鐘行70米和80米。

  師:像這樣表示每分行70米,每分行80米稱為速度,我們可以通過線段圖上表示,更清楚地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

  出示線段圖

  師小結:觀察線段圖比較速度,其實就是比較相同時間內的路程,也就是一分鐘的路程。這一分鐘就是我們所說的單位時間。

  方法二:在相同時間內(3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70╳3=210(米)210<240 小熊快

  方法三:在相同時間內(4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40÷3=8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80╳4=320(米)280<320 小熊快

  師:仔細觀察這三種解法,你覺得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1:相同點是:這幾種方法比較的'都是相同時間里的路程。

  生2:不同點是:第一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一分鐘跑的路程;第二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三分鐘跑的路程;第三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四分鐘跑的路程。

  師:因為這樣的相同時間是很多的,所以為了便于比較,我們把每分鐘小牛和小熊行的路程叫它們各自的速度。

  師:他們的速度和什么有關?

  生:時間和路程。

  2、認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師:速度怎么算,你會求速度嗎?咱們試一試

  呈現兩個問題,請學生口答。

  出示題目

  1、“神七”飛船在太空5秒飛行了約40千米,“神七”飛船的速度約是( )

  2、小青騎自行車,2小時騎了16千米,小青騎自行車的速度是( )

  學生口答,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列式:40÷5=8(千米),16÷2=8(千米)

  師(看著黑板表示疑惑):“神七”飛船的速度和騎自行車的速度都是8千米,看來他們的速度一樣嘍?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生:是不一樣的,“神七”飛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騎自行車的速度是每時8千米。

  師:但黑板上寫的都是8千米,這樣寫能區分清楚嗎?有什么辦法區分開呢?

  生:寫上時間。

  師: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分別寫成8千米/秒,8千米/時。

  師:1小時、1分鐘這些都是單位時間。那么單位時間還包括1秒、1年、1月等等。所以速度應該是單位時間內所行使的路程。

  師:讀作8千米每秒,表示什么?

  生:表示神七每秒飛行8千米。

  師:速度單位與原來的一些單位不同,是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兩部分復合而成的。請同學們將剛才走路速度單位也改一下。

  師:其實速度不僅在我們課堂中有,在咱們的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咱們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嗎?

  3、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數據:劉翔110米欄的速度約為8千米/秒

  聲音傳播的速度約為340米/秒

  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0萬千米/秒

  師:誰能說說這些速度表示什么?

  生答

  師:劉翔的速度大約是8千米/秒,有多快?

  師:從講臺到教室后面大約是8米多,我們一眨眼,劉翔就從這跑到教室后面了。快不快?

  生呼應

  師:在雷雨天,我們經常能看到電閃雷鳴的場景,你知道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為什么咱們總是先看到閃電那?

  生答

  師小結:因為光的傳播速度要遠遠快于聲音傳播的速度,同學們能用剛才的知識解釋了自然現象,真是太厲害了。

  (拓展學生對速度的認識,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1時、1分、1秒等,在單位時間內所行的路程叫速度。通過實例給學生充分探索空間理解速度的意義,建立單位時間的表象。結合情境,幫助學生較為準確的理解速度的意義。)

  師:觀察上述幾個速度,你對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認識,你能說說速度表示什么嗎?

  教師先請學生間說一說,在組織交流。

  生:平均時間內行的路程,如每秒多少米,每分多少米,每時多少米。

  師:速度就是每秒、每分、每時等單位時間內行的路程。

  師:速度怎么計算?

  生:路程÷時間=速度(教師板書)

  (二)、探索分享,尋找路程、時間、速度之間的關系。

  師:既然我們知道求速度的公式了,誰能求出小象的速度?

  生 按照前面對速度的理解求出小象的速度 240÷4=60(米/分)

  師:也就是速度=路程÷時間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復習除數是整十數除法方法。

  2、讓學生鞏固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筆算除法計算的全過程,鞏固算理和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豎式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

  除數是兩位數,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和商的書寫位置

  教具 練習卡

  教學過程:

  教師導學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8020

  32080

  4070

  24060

  6090

  27090

  460

  21070

  35050

  2、脫式計算

  754+630

  376+28070

  960-320

  640080-64

  3、筆算

  6320 26080

  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板書課題:筆算除法練習

  二、練習內容

  1、判斷并改錯。

  說一說找到的錯處和糾正的結果、錯的原因和怎樣避免。

  2、筆算

  31050

  17030

  64380

  40660

  28540

  11120

  47870

  16330

  29460

  3、應用題

  1)一個足球30元,用75元錢可以買幾個小足球,還剩多少錢?

  2)有飼料100千克,這些豬每天要吃30千克飼料,一袋飼料夠喂幾天還剩多少千克?

  3)計劃生產400臺電視機,每月生產70臺,半年內是否可以完成任務?

  4)每節車廂限乘60噸,有500噸貨物,需要多少節車廂才能裝完?

  三、思考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對的。

  ○20=□ □20=○

  ○20=□ □20=○

  ○□=20 □○=20

  四、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

  自主練習計算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4

  學習內容:

  人口普查-寫多位數

  學習目標: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學習重點:

  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學習難點:

  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學習過程:

  一、前置練習

  1.讀出下面各數。

  56900讀作:( )

  40080500讀作:( )

  370600讀作:( )

  1459032700讀作:( )

  你能說出這些數的讀數方法嗎?

  2.說一說多位數的數位順序,再說一說是怎樣分級的?

  3.寫出下面各數,并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的數。

  七 七十 七百零八 九千零五十

  討論:這些數是寫法是什么樣兒的?把數的寫法寫下來。

  二、探究學習

  (一)整萬數的寫法。

  1.問題:結合剛才寫數的方法,想一想下面的數應該怎樣寫呢?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看法,再試著寫一寫。

  七萬 寫作: ()

  七十萬 寫作:()

  七百零八萬 寫作:()

  九千零五十萬 寫作:()

  小結:我們發現這些數都是 的數,所以把數寫在 級上,然后在 級寫 就可以了。

  (二)含有萬級和個級的數的寫法。

  1.剛才是整萬的`數,如果你已經會寫了,再試試下面的數你能不能寫出來。

  十萬三千二百四十五 寫作:()

  想一想:你是怎樣寫這個數的,把你寫這個數的方法與小組成員交流一下吧。如果自己沒寫出來的話,要

  仔細聽聽別人方法呀。

  小結:我們發現這個數含有---級,要先寫---級上的數,再寫 級上的數,每一級上的數都按照

  的方法來寫。

  (三)中間及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5

  教學目標:

  1.復習大數的讀法、寫法,復習按四舍五入法湊整。

  2.掌握用去尾法和進一法湊整。

  3、能根據生活實際的需求將一個數用合適的方法湊整。

  重點難點:

  掌握去尾法和進一法的湊整方法。

  三種湊整方法的區別,體會四舍五入法是最常見的湊整方法。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20xx年,我國進行了第5次人口普查,統計出了我國五十年來人口的增長情況。出示P75我國五十年人口增長統計圖!觀察這張統計圖,你獲得哪些信息?

  ①復習大數的讀寫

  讀出1953~20xx年全國人口數這些數都比較大,讀這些數時,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讀這些數時我可以用四位分級法。

  寫出1953~20xx年上海人口數

  ②用四舍五入法湊整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表示上海總人口、全國總人口的數量時做不到很精確,這時就需要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一個近似數。

  (學生完成P89的表格)

  (前兩行老師指導學生共同完成,后三行學生獨立完成)

  小結:用“四舍五入”法湊整成整億數看千萬位上數的大小;湊整到整百萬數看十萬位上數的大小,以此類推湊整到哪一位要看被省略尾數最高位上的數的大小,大于或等于5的向前一位進1,小于5的省略尾數。

  ③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四舍五入湊整法,還有其它的湊整方法嗎?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研究關于“大數與湊整”的知識。(出示課題)

  二、新課探索

  1、探究一

  小胖和小胖媽媽去商店買衣服,正好趕上商場服裝優惠促銷,小胖發現原先的價格都變成了相鄰的整十數,你知道,商場老板用的'是哪種湊整的方法?用四舍五入行嗎?為什么?

  生1:商場老板用的是把末尾的數變成0。

  生2:用四舍五入不行,因為這樣的話就比原先的價格貴了。

  小結:因為優惠促銷一定要比原來的便宜,所以一般不用四舍五入法。

  把198的尾數8舍去,得到190;把76的尾數6舍去,得到70,像這樣的湊整方法,我們叫“去尾法”。

  跟進練習

  按照商場老板的這種湊整方法,制定出其它衣服的價格。完成書P90填表格,師指導。

  “去尾法”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四舍五入”法在湊整時有什么不同?

  生1:“去尾法”只要把末尾的數改成0就行了

  生2:“去尾法”不需要看尾數的大小的,無論尾數是幾都是舍去的。

  小結:都是湊整,但方法截然不同,“四舍五入”法要看被省略尾數最高位上的數的大小決定是“四舍”還是“五入”,而“去尾法”是不需要看尾數的大小,無論尾數是幾都舍去。

  2、探究二

  在實際的生活中,是不是只有“四舍五入”法和“去尾法”呢?有沒有其它的方法,誰能舉例?

  媽媽帶小胖去服裝店買T恤衫,小胖的身高是3575px,可是商店里的T恤衫只有3500px和3750px兩種尺寸,小胖應該買哪種尺寸的T恤衫?能用去尾法和四舍五入方法進行湊整嗎?學生小組合作,探討出“進一法”湊整的方法。通過部分學生的舉例說明之后,全班集體練習P91的表格。

  討論:進一法和去尾法又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生1:進一法不管尾數是幾都要向前進一的。把143的尾數去掉,并向前進一,得到150。

  生2:兩種方法都不看尾數的大小

  小結:這兩種方法都不看尾數的大小。實際生活中常常用到“去尾法”和“進一法”來湊整

  3、探究三

  練習:將3475200按下列要求湊整。

  比較這三種湊整方法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展開討論,充分感受三種湊整方法的區別。

  生1:這三種都是湊整方法。

  生2: 不同的是,“四舍五入”法要看被省略尾數最高位上數的大小,而另兩種方法是不需看尾數的大小,直接“進一”或“去尾”的。

  小結:這些都是數湊整的方法,不同的是,“四舍五入”法要看被省略尾數最高位上數的大小,而另兩種方法是無需看尾數的大小,直接“進一”或“去尾”的。

  三、課內練習

  練習一

  選擇題

  (1)按去尾法在萬位上湊整得7□8078≈740000,則□中可填()。

  ①1 ②2 ③3 ④4

  (2)74590≈75000,它是按()規則湊整成整千數的。

  ①四舍五入或進一法

  ②四舍五入或去尾法

  ③進一法

  ④去尾法

  練習二

  應用題

  ①倉庫里有795噸鋼材,如果每輛貨車可裝6噸,需要多少輛貨車才能把這些鋼材全部運走?

  ②一桶純凈水重19千克(含桶重),一輛載重2噸的小貨車最多可以裝多少桶純凈水?

  比較這兩題有什么不同之處?

  課堂小結

  四、本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掌握了三種不同的湊整方法:“四舍五入法”要看被省略尾數最高位上的數的大小決定是“四舍”還是“五入”;“去尾法”不需要看尾數的大小,無論尾數是幾都舍去,寫上“0”;“進一法”不管尾數是幾都去掉,寫上“0”,并向前一位進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方法將數進行湊整。

  課后習題

  五、課后作業

  ①書面作業:完成練習冊P/69的表格。

  ②實踐作業:做個“有心人”,觀察一下,在實際生活中,哪些時候是用“四舍五入”法湊整的?哪些時候是用“去尾”法或“進一”法湊整的?你能舉例說明。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6

  教學目標:

  掌握沒有括號的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能在問題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歸納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關鍵:

  通過實例引導學生概括出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口算

  25+75 12×4 16+4+23 25×4×2

  35+25 60-24 18+22 100-25-10

  回憶我們以前學習的運算順序,說說你知道些什么?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讓學生通過復習,回憶以前學習的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進行計算的規則,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情境導入

  用多媒體展示主題圖,說說圖中描繪的是哪兒?人們都在做什么?

  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怎么解決?

  設計意圖:四則混合運算應該是用來記錄情境問題的步驟或解題計劃的,是情境問題的另一種表述,四則混合運算式題是數字化的情境問題,所以從情境圖入手是再合適不過了。

  三、學習從左往右的運算順序。

  只有加、減法的運算順序學習

  多媒體展示“滑冰場”情境圖和例1:滑冰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現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師: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是什么?每個條件是什么意思?

  (學生思考并交流的同時,多媒體課件展示已知條件及其意義)

  師:求“現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該怎樣列式計算?

  (學生列式計算并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解題方法)

  全班交流

  方法1:分步列式

  72-44=28(人)

  28+85=113(人)

  方法2:列綜合算式

  72-44+85

  師:誰能說說,在這個綜合算式中,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交流,展示計算過程)

  2.做一做:說說各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100+30-16

  38+65-45

  120-80+72

  師:上面各題算式的運算順序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小結得出: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減法運算,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設計意圖:從現實的問題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運算定律,便于學生理解和應用,便于學生依托已有的知識經驗,分析比較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3.只有乘、除法的運算順序學習

  多媒體展示“冰天雪地”情境圖和例2:“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師:“照這樣計算”表示什么?

  師:想想,怎樣列出算式?在小組中說說你的算式的解題思路?

  (學生列式計算并在小組中交流各自的解題思路)

  全班交流

  987÷3×6 6÷3×987

  (根據學生的交流展示兩種解題思路的算式,并以多媒體展示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兩道算式的解題思路)

  師:說說綜合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設計意圖:注意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這對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4.做一做:一箱12瓶橙汁48元,芳芳要買3瓶,需要付多少錢?

  (學生獨立完成。如果開始只能列出分步算式,就依據分步算式列出綜合算式,并引導學生今后盡量采用綜合算式;如果有人列出綜合算式,就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并注意遞等式計算的格式。)

  師:這幾道題的運算順序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小結得出: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除法運算,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設計意圖:教學中選擇解決實際問題,是為了避免將四則混合運算題視為單純的計算問題,產生數學與日常生活無關的錯覺,造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使用四則混合運算幫助解題的例子。

  四、鞏固練習

  根據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們改寫成綜合算式。

  150+33=183 183-75=108

  274-52=222 222+63=285

  200÷4=50 50×3=150

  28×2=56 56÷7=8

  判斷并改錯。

  155-34+46 240÷40×3

  =150-80 =240÷120

  =75 =2

  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思考、辨析,完成練習,加強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之間的聯系,要求學生說明原因。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養成認真完成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總結思維。

  師:歸納一下,今天所學的算式有什么特點?它們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時,都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師:對于今天的學習,你們感覺如何?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7

  一、復習

  1、口算:

  54+26=   88-12=   75+15=   100-68=   38+12=   12+45=   33+57=

  18+35=   66+41=   98-64=   35+25=   69-45=   100-25=   36+54=

  2、計算

  235+516= 8695-4687= 561+687= 1357-898

  3、小結筆算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二、目標實施

  1、教師引出課題:三年級時我們學習了小數的初步認識,對小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A、學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我們在哪些地方經常與小數打交道。(抽幾名學生回答)

  B、師出示超市價目表,請一名學生來做“服務員”為大家介紹一下商品價格。

  2)、請同學們選擇兩種自己喜歡的商品寫在購物單上,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并寫出計算方法,寫完以后同桌之間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3)、抽兩名學生到講臺上板書他們的購物單,并說一說他們的計算方法。

  4)、學生總結小數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5)、老師總結小數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并板書:小數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再相加。

  6)比一比:同桌之間互相比較,看看誰用的錢多?多多少?

  7)、抽兩名學生上臺板書自己的計算方法,并講一講。

  8)、學生總結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9)、老師總結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板書: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再相減。

  10)、學生總結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都是先要小數點對齊)

  8.課堂練習

  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小小采購員”:老師準備用50元班費來布置教室,你們能幫助我想一想該買些什么?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還剩多少錢?

  9,布置作業:完成課后聯系1、2題

  10.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1)口算卡片

  (2)、超市購物小票。

  (3)、一些物品如文具類(作為商品)

  11、自我問答

  小數加減法的教學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以下三點:

  第一,緊密聯系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借助學生熟悉的超市購物設置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與興趣。讓學生從超市購物入手,自由選取物品以激發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入小數加減法,使學生以狀態進入解決問題的活動,主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鞏固提高環節設置買教室裝飾物的問題情境。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學生更能體會出學習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意義,感受數學的價值。

  第二,教師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索

  由于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由學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第三,重視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是,使學生逐漸形成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教學時充分利用超市購物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各種素材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空間。首先根據購物單尋找信息,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是學生提出的,所以學生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的動力也就更大。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8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體會文章內容情感,指名讀、范讀、自由朗讀等達到不同方式讀書,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朗讀的方法使孩子會讀書。

  2.通過讀文、組詞、用詞說話、 討論識字方法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里的字只識不寫。理解能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在反復練習中鞏固認知,做到會認會寫會用,在老師的指導下書寫生字,達到規范、端正、整潔。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難點:

  學會抓住景物的特征,抒發自己的情感。

  教法學法:

  1.示范朗讀,引導點撥。

  2.看圖、想象與品讀相結合。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還記的我們剛剛學到的《秋天到》這首詩嗎?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一聽!

  秋天這么好,你們都想出去玩玩嗎?

  二、解題

  1.讀課題,“秋游”這個課題什么意思?

  2.拓展:春天,我們到郊外游玩叫什么?在天朗氣清的秋天里能去郊外游玩是一件多么開心的'事呀!帶著這種歡樂的心情齊讀課題。

  3.孩子讀了兩遍課文的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帶著問題讀書,肯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三、觀察圖畫,初讀課文

  1.我們先來看看課文的插圖,由遠及近,由上至下,你都看到了什么?天空什么樣子?農田里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田野上同學門在干什么?

  (用“有的??,有的??,有的??。”回答)

  瞧!讀書的時候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在這美麗的秋天里同學們玩得多開心呀!讓我們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2、自學生字。3、想想我們提的小問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課文預習的時候我們標出了小節,畫出了生字詞。讓我們分小節來讀讀課文吧。

  指名讀,評價。

  聽你們評得這么好,老師也想讀讀這篇課文了。

  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指名交流板書。其實,課文的第一小節就告訴了我們課文主要講的事情。誰來讀讀第一自然段。課件比較:天氣涼了和天氣漸漸涼了,有什么不同?哪個更準確?“郊外”什么意思?到城市以外的田野游玩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呀,讓我們一齊讀讀第一小節。瞧,孩子認真讀書就會有收獲。

  四、認識生字

  1.相信讀好了課文,我們能更好地認識課文的生字寶寶。

  2.課件出示詞語,同桌互讀,遇到不會讀的字怎么辦?

  3.指名讀。

  4.四人小組讀字組詞,討論記字辦法。

  5.交流

  6.開火車讀字組詞。

  五、指導書寫

  1.認真觀察田字格,看看哪個字容易寫錯,給大家提醒。

  觀察一下生字表中的生字,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它們寫正確、美觀?(生自由說,師作適當補充。)

  2.按筆順表書空。

  3.師范寫生字,生書空。

  4.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5.展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9

  教學內容:

  P5 ~ 7

  教學目標:

  1、通過“買文具”的問題情景,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開火車)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的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的計算順序式什么?

  3、練習(二人板演,全班齊練)

  4×8+6 40-6×4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 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1、 理解圖中內容,讓學生找信息。

  2、讓學生根據圖示提出問題,并著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問題: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決問題。

  (1)分析問題:笑笑買了一本作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條件:主題圖中只給出英文本每本4元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決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問題,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學生通過討論可以得出兩種方法

  (a) 18÷3=6(元),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b)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討論:18÷3+4 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 “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計算“18÷3+4”的時候,應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脫式計算。

  (4)引導學生發現:有加法又有除法時,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4、嘗試解決問題。

  (1)提問:每本算術本現價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2)讓學生小組討論后嘗試獨立解答。

  (3)訂正,并引導學生發現:既有減法又有除法的兩步計算式題,要先算除法,后算減法。

  5、小結:計算除加、除減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減)

  6、說一說下面哪種做法對。

  總結脫式計算寫法

  1、不參加運算的部分要抄下來,等號前后應該相等。

  2、現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三、課題鞏固練習

  P6“試一試”。

  1、提示:先算淘氣買的鋼筆一支是多少元。

  2、先說運算順序,后讓學生獨立計算。

  3、結合情境說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計算

  四、鞏固練習

  P6~7連一連全部內容。

  五、總結

  計算除加、除減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減)

  板書設計:

  買文具(除加、除減兩步計算式題)

  解法一: 18÷3=6(元), 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解法二: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掌握小數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準確地計算。

  2、能選擇簡便的方法準確計算。

  教學準備:

  購物小票、購物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課本超市購物圖,笑笑在收銀臺結算賬單。師:笑笑正在核對找回來的錢數對不對,讓我們一起幫助她。

  2、師出示購物小票,學生說說上面都有些什么內容?(生答貨號、銷售價、數量、應付款、實付款、實收、找零。)

  3、師:怎樣幫助笑笑核對找回來的錢數對不對?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板書課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核對小票。

  師:同桌互相說說通過觀察購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買了什么嗎?我們可以怎么幫她?

  2、匯報學習情況,先把一個蛋糕和一瓶橙汁的價錢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減去買東西花的錢,看剩下的錢和購物小票上找零一項的錢數是不是一樣。列式:20-(12.30+4.85)。

  師指名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組討論,核對小票,還可以怎樣算?引導學生探究還可以用買東西的錢加上找回的錢看是不是等于20元錢。列式為:12.30+4.85+2.85。

  4、師生小結算法。

  計算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時,按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沒有括號要從左到右依次計算的順序來計算。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

  三、練習運用,體驗成功

  1、模擬購物。

  師:我們小組合作,模擬購物。一人當售貨員,其他三人扮演顧客,到貨架上選自己需要的、喜歡的文具,選完后填到購物單中,請售貨員算一算買這些商品要花多少錢?顧客再核對一下,售貨員四人輪流當。小組合作模擬購物,并填購物單。

  2、反饋練習。

  (1)師:在計算這幾種商品的總價時,你有比較簡便的算法嗎?

  (2)小組交流。

  (3)師生小結:在計算小數連加法時,使用加法交換律或者結合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在計算小數連減法時,兩個減數如相加可湊整,先把兩個減數相加,再從被減數中減去,也可使計算簡便。

  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師:我們學習了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今天讓我們當一回家,為家人準備晚餐,選購食品。錢數在30元以內,你打算選購什么食品?

  生寫出自己的方案并列式計算出共花多少錢?如有剩余,余下多少錢?

  五、小結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購物小票

  1.25+2.41=3.66 3.66-1.25=2.41

  1.25 3.66

  +2.41 -1.25

  3.66 2.41

  計算時只要小數點對齊,其他就和整數加減法一樣了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1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5=

  4.8+2.2=   3.5-2.1=   5.5+4=   19.5-0.5=   7.2+1.6=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對答案。

  2.豎式板算:(每組叫一名同學上黑板算,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

  4.89-2.64   3.61+1.37   7.75-6.35   2.82+3.17

  點撥: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強調: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或減起。)

  3、揭示: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的小數減法.

  二、目標實施

  1、創設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為了促進你們健康成長,每學期我們都進行體檢,其中有一項是量體重。你知道你的體重是多少嗎?今天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也在量體重,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匯報:(笑笑體重38千克、淘氣體重45.2千克、丁丁體重33.4千克。)教師板書

  3、根據情境圖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1、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淘氣比笑笑重多少千克? 3、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4、丁丁比淘氣輕多少千克? 5、笑笑比淘氣輕多少千克? 6、笑笑比丁丁重多少千克?7、淘氣和丁丁一貫共重多少千克?......)

  下面我們試著解決兩個問題好嗎?

  4、課件出示: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指名列式:45.2-33.4=為什么這樣列式?

  (1)自主嘗試計算:

  (2)交流匯報:

  啟發學生思考:根據45.2-33.4這個算式,想:計算小數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后師生共同小結

  計算小數減法時,小數點要對齊即相同數位要對齊;十分位不夠減要從個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減.

  (4)計算:23.5-16.8

  (5)討論歸納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低位減起;③十分位不夠減向個位借1,然后再減.

  5.課件出示: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1)自主列式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2)獨立嘗試計算

  (3)小組內交流

  (4)匯報:

  (5)點撥:把38寫成38.0你知道是根據什么嗎?(這是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即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6、課件出示: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小數的基本性質。練習說一說。

  7、嘗試做:

  1.25+6.05=   78.3-6.9=

  (1)觀察第一題的計算結果你發現了什么?(在小數的末尾添有0。)

  我們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計算結果如果在小數的末尾有0可以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把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

  (2)強調:哪一位不夠減要從本位退1作10,在前一位加10再減.

  8、小結:今天通過量體重我們學習了什么?(小數加減法的進位加、退位減)

  討論交流:計算這樣的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總結:(1)小數加、減法要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或減起;

  (2)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不夠減就要向前一位借1;

  (3)確定好小數點的位置.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2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超市購物情境,笑笑在收銀臺結算賬單。

  師:笑笑正在核對找回來的錢數對不對,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她。

  2.師出示購物小票,讓學生說說上蒙?有些什么內容?

  (生答貨號、銷售價、數量、應交款、應交、實收、找零。)

  3.師:查看更多紋章,請訪問小學課堂網怎樣幫助笑笑核對找回來的錢數對不對?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目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板書課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核對小票。

  師:同桌互相說說通過觀察購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買了什么嗎?我們可以怎么幫她?

  2.匯報學習情況,先把一個蛋糕和一瓶橙汁的價錢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減去買東西花的錢,看剩下的錢和購物小票上找零一項的錢數是不是一樣。列式:20-(12.30+4.85)。

  師指名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組討論,核對小票,還可以怎樣算?引導學生探究還可以用買東西的錢加上找回的錢看是不是等于20元錢。列式為:12.30+4.85+2.85。

  4.師生小結算法。

  計算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時按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沒有括號要從左到右依次計算的順序來計算。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

  三、練習運用,體驗成功

  1.模擬購物。

  (課件出示超市一角——紋具組,貨架上有各種紋具,還有價簽。)

  師:我們小組合作,模擬購物。一人當售貨員,坡見三人扮演顧客,到貨架上選自己需要的、喜歡的紋具,選完后填到購物單中,請售貨員算一算買這些商品要花多少錢?顧客再核對一下,售貨員四人輪流當。

  小組合作模擬購物,并填購物單。(購物單略。)

  2.反饋練習。

  (1)師:(課件出示:15-1.2-3.8= 4.2+12.3+5.8+2.7= )在計算這幾種商品的總價時,如課件所示,你有比較簡便的算法嗎?

  (2)小組交流。

  (3)師生小結:在計算小數連加法時,使用加法交換律或者結合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在計算小數連減法時,兩個減數如相加可湊整,先把兩個減數相加,再從被減數中減去,也可使計算簡便。

  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1.師:我們學習了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今天讓我們當一回家,為家人準備晚餐,選購食品。錢數在30元以內,你打算選購什么食品?

  生寫出自己的方案并列式計算出共花多少錢?如有剩余,余下多少錢?

  2.課件出示淘氣當家收拾房間的情境,請學生幫忙解決問題。

  (1)用兩條長度都是1.27米賭繩子接起來,捆扎報紙。接口處共用去繩子0.25米,接好后的繩有多少米?

  (2)出示數學書第19頁7題。提問:淘氣能摘下這頂帽子嗎?

  五、小結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想說些什么。

  六、作業:

  17頁第3、4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3

  教材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內容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接觸了在方格紙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本單元學習的圖形變換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具體實例的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圖形在旋轉、平移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復雜的圖形。在教學本單元的內容時,需把握以下幾點。

  1.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后,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2.在圖形的變換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后,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后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現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3.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設計制作美麗的圖案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并把每次旋轉后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并進行了制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展,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后,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制作。對學生制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并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2. 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

  一、活動一:創設情境 ,解決問題。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出示幻燈片):這些圖案漂亮嗎?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2)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師(演示幻燈片):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但其中有很多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的。請你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3) 小組交流、巡視反饋。

  師:現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匯報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整理。)

  ①圖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②圖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③圖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4) 觀察感悟,發現規律。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

  二、活動二:動手實踐,親身體驗。

  1、轉一轉、描一描。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可以剪一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2) 學生操作后小組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3) 請三個學生上臺演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3、數學萬花筒。

  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接著一邊旋轉,一邊把旋轉后所得的圖形描繪下來,讓孩子們自己去創造,老師作適當的指導。

  4、歸納總結。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2) 班上交流,引發更多的同學進行反思。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律后,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設計的過程,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活動三:拓展練習,延伸應用。

  1、P56試一試的第2題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

  2、P56試一試的第3題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后再涂顏色。

  3、開放性練習。

  請你在課后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圖形的變換》教學設計(第二稿)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56頁。 〖教材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課件)。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延伸,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圖形的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復雜圖案的過程,理解旋轉的中心點、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圖案也不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后繼續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

  四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在其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因此,要本著邊操作邊感悟的原則,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旋轉的三要素(課件),感受圖形旋轉帶來的變換美。具體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我用課件設計一個圖形旋轉的過程,并逐步展示每一步變化的過程(課件)。二是,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課件)。在旋轉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強調這一點稱為中心點)

  1.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 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后,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2.在圖形的變換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后,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后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現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3.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設計制作美麗的圖案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并把每次旋轉后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并進行了制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展,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后,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制作。對學生制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

  1、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并說出旋轉過程。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每桌一個學具袋(基本圖形、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出示課件):這些圖案漂亮嗎?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2)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師(演示幻燈片):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但其中有很多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的。請你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3) 小組交流、巡視反饋。

  師:現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匯報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整理。)

  ①圖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②圖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③圖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4) 觀察感悟,發現規律。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平移和旋轉變換是兩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分類,發現其中的特點。這種從大視角界入,給學生提供全面的、具有思維含量的認知空間,對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動二:動手實踐,親身體驗。

  1、轉一轉、描一描。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可以剪一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2) 學生操作后小組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3) 請學生上臺演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圖一,按順時針旋轉,圖二,按逆時針旋轉,圖三,先請同學們預測一下旋轉的方向,然后課件演示,問和同學想象旋轉方向是否一樣?

  2、想一想、填一填。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3、數學萬花筒。

  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接著一邊旋轉,一邊把旋轉后所得的圖形描繪下來,讓孩子們自己去創造,老師作適當的指導。

  4、歸納總結。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2) 班上交流,引發更多的同學進行反思。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律后,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設計的過程,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活動三:拓展練習,延伸應用。

  1、P56試一試的第2題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

  2、P56試一試的第3題(機動)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后再涂顏色。

  3、開放性練習。

  請你在課后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生活中,還有許多關于旋轉變換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索,就讓我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吧!

  《圖形的變換》教學設計(第三稿)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56頁。

  教材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課件)。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延伸,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圖形的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復雜圖案的過程,理解旋轉的中心點、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圖案也不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后繼續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

  四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在其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因此,要本著邊操作邊感悟的原則,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旋轉的三要素(課件),感受圖形旋轉帶來的變換美。具體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我用課件設計一個圖形旋轉的過程,并逐步展示每一步變化的過程(課件)。二是,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課件)。在旋轉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強調這一點稱為中心點)

  1.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后,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2.在圖形的變換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后,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后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現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3.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設計制作美麗的圖案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并把每次旋轉后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并進行了制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展,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后,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制作。對學生制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

  1、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并說出旋轉過程。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每桌一個學具袋(基本圖形、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美麗的圖案,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

  看到這些圖案你有什么想法?

  (提問學生。)

  師: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嗎?

  (預設生:每一個圖案都是相似的、都有相同的部分)

  師:哪些部分一樣?

  那我們就可以把這些圖案分成若干相同的部分。

  我們以這幅圖為例,它有什么特點?

  它可以分成幾部分?

  (生:四部分)

  師:它是怎樣由這一幅圖通過怎樣的運動變換成這幅圖形的?

  能否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說一說?

  (預設生:它們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再向左平移)

  (2)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師:那這幅圖呢?它又是通過怎樣的運動形成這幅圖形的呢?

  (課件出示圖形)

  請同學們拿出學具擺一擺、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小組活動。

  (3) 小組交流、巡視反饋(活動一)

  師:現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匯報呢?

  提問學生1:你是怎么得到這個圖形的?

  到前面演示操作過程。(操作感受)

  師:哪個小組再來匯報?

  這次我有問題:這幅圖是以哪點為中心轉動的?向哪個方向轉動?角度是多少?得到哪幅圖形?

  提問學生2:(學生邊演示邊說過程)

  師:還是平移嗎?

  以哪點為中心,叫什么?

  向哪個方向轉動?(和我們鐘表轉動方向一樣叫順時針,相反的叫逆時針)

  旋轉到這個位置是多少度呢?(看邊的變化)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整理。)

  ①圖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②圖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③圖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4) 觀察感悟,發現規律。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平移和旋轉變換是兩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分類,發現其中的特點。這種從大視角界入,給學生提供全面的、具有思維含量的認知空間,對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動二:動手實踐,親身體驗。

  1、轉一轉、描一描。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可以剪一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2) 學生操作后小組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3) 請學生上臺演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圖一,按順時針旋轉,圖二,按逆時針旋轉,圖三,先請同學們預測一下旋轉的方向,然后課件演示,問和同學想象旋轉方向是否一樣?

  2、想一想、填一填。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三、活動三:拓展練習,延伸應用。

  1、P56試一試的第2題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

  2、P56試一試的第3題(機動)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后再涂顏色。

  四、歸納總結。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2) 班上交流,引發更多的同學進行反思。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律后,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操作的過程,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數學萬花筒。

  (1)課件演示

  六、開放性練習。

  (1)讓學生說任意點,任意度數旋轉圖形老師課件演示

  (2)請你在課后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生活中,還有許多關于旋轉變換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索,就讓我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吧!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筆算方法。

  2.把筆算和簡算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重點難點

  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國慶長假快到了,小麗一家決定從廣州坐火車到北京旅游。看了這幅圖,你看見了哪些數學信息?

  2、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誰來列式?

  (二)探究新知

  1、回答并板書:114X21三位數乘兩位數應該怎樣計算呢?(出示課題)

  2.探索方法

  (1)讓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從廣州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2)那這道題的正確答案究竟是多少呢?請你用課堂本進行計算解答。

  (3)四人為一小組交流一下你的計算方法,并說一說理由。

  (4)匯報方法并板書。說說其中的道理。

  (5)豎式請人說,再說,提問:這里吳老師就有一個疑問了,1X4得4寫在個位上我理解,可是這個2X4得8的8為什么不寫在個位上卻要寫在十位上呢?2280是114X20得到的',114是114X1得到的。那么這個228中的兩個2表示的意義一樣嗎?各表示什么?

  (6)在計算完以后,我們來對照一下我們的計算結果與我們的估算結果怎么樣?很接近,那么我們在做題之前可以先估計一下積的范圍,在計算完以后還可以對照一下估算的結果,檢查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接下來我們把這道題補充完整。橫式和答。

  四、練習

  1、現在小麗一家已經在火車上,我們去聽聽他們都在議論些什么?(生回答)

  2、你想幫他們解決哪一個問題,就請你用課堂本進行解答。

  3、展示學生答案:118X12=1416(個)125X11=1375(元)

  4、火車不停地向前行駛,現在他們到哪了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5、那到底火車已經行駛了多少千米呢?離北京究竟還有多遠?讓我們一起來計算一下吧。

  114X18=20xx(千米)2394-20xx=342(千米)

  6、看來小麗一家就快要到北京了,那么在此,我們祝福小麗一家一路順風,旅途愉快!

  :今天這節課,我們幫小麗一家解決了旅途中的一些數學問題,那要想準確地計算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結果,要注意些什么?

  (在計算的時候,我們要先從個位乘起,乘到哪一位就要把積的末尾寫在那一位上)

  五、數學游戲(搶占陣地)。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5

  教學內容

  角的表示、角的度量(教材39頁—41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角的表示方法,會讀角。

  2.認識量角器的構造,知道讀量角器的度數的方法。

  3.會用量角器度量角。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及思考、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會用量角器度量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問題1:角由什么組成?

  問題2:兩條邊是線段?直線?射線?

  師:知道了這些,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幾張圖中共有幾個角吧!

  出示數角的一系列圖片。

  二、新授

  (一)角的表示

  師:每張圖中都有這么多的角,我們該怎樣區分它們呢?

  師:給它們各自取個名字,好嗎?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表示一個角,怎樣去讀角。

  角的表示方法:

  (1)可以標出三個大寫字母,∠ABC或∠CBA讀作:角ABC或角CBA

  (2)觀察這兩種方法,有什么特點(字母B在中間)

  (3)所以,在只有一個角的時候,我們可以:∠B讀作:角B

  (4)為了方便,有時我們可以標上數字,:∠1,讀作:角1。

  (5)注:區別“∠”和“﹤”的不同,請同學們隨意畫幾個角,訓練一下這三種讀法。

  (二)角的度量

  1.引入

  展示圖片《比較角的大小》

  個別回答,集體核對。

  師:我們以前學過用米、分米、厘米等計量線段的長度,大家能不能想出一種合適的計量角的'大小的單位呢?

  分小組討論、匯報。

  2.介紹量角器

  師生同時拿出量角器。

  你看到了什么?這個量角器像一個大迷宮,一點也看不明白,是不是?老師告訴大家在這個迷宮里有4座大城堡:中心點、零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板書)

  現在請同學們走一走這迷宮,看看你能找到幾座城堡。

  反饋:請找到中心點這座城堡的小朋友,指著它(零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

  :半圓的圓心是量角器的中心內半圓的數所在的刻度線稱為內刻度線,外半圓的數所在的刻度線稱為外刻度線。

  以右邊的0°為起點,起點處的0°這條刻度線是內刻度0°的刻度線。

  3.認識1°角

  課件演示。

  把這樣的一個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對的角度就是1度角,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單位,通常我們用1°表示1度。

  4.學習量角

  (1)出示一個直角讓學生量

  師:那么怎樣來量角的大小呢?

  分組討論,匯報。

  師生共同方法:

  量角器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點對點(板書)

  零度刻度線與角的邊BC重合---線對邊(板書)

  所要量的角的另一條直角邊對著90,所以是90°。

  復述量法。

  (2)試一試

  出示40°和140°角

  師:當看另一邊時有二個數,應該讀哪一個數呢?

  :角的一邊對著里面的零度刻度線,就應當數內刻度線了

  當角的一邊對著外面的零度刻度線,就應當數外刻度線了---0在內數內,0在外數外(板書)學生齊讀。

  三、鞏固練習

  教材41頁“試一試”

  四、

  師生共同回顧本小節所學內容。

  五、作業

  教材46頁練習二第4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上冊《筆算乘法》教案設計08-26

四年級數學上冊《筆算乘法》教案設計2篇02-08

數學四年級上冊《角的分類》教案設計(通用14篇)06-15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02-15

學前班數學上冊《1到5的認識》教案設計09-29

新課程標準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案設計08-26

四年級美術上冊《龍的傳人》教案設計08-26

新課標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筆算除法》優秀教案設計(通用12篇)10-24

四年級美術上冊《我們的小超市》教案設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