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學活動《昆蟲的家》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班教案昆蟲的家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昆蟲的家,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昆蟲的家1
教學目標:
1、清楚小蝴蝶、蜻蜓、小蜜蜂等昆蟲的基本特點與生活習性,清楚昆蟲與家的關系。
2、通過猜謎、觀測和察看及聆聽教學,清楚昆蟲的相關知識,理解昆蟲的保衛色。
3、對昆蟲產生興致,明白要愛惜、保護對人類有益的昆蟲。
教學預備:
1、《兒童用書】個人一冊,物品出示儀一臺。
2、昆蟲掛圖一張。
3、捕捉到的昆蟲,或者者是昆蟲標本數個。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出昆蟲的教學主題。
幼兒教師念小蜜蜂的謎語童謠,提問:這就是啥小動物?
幼兒教師念蜻蜓的謎語童謠,提問:這就是啥小動物?
讓孩子猜謎語,激起孩子對昆蟲的關心。
二、展示昆蟲,或者用物品出示儀放昆蟲標本,了解昆蟲首要特點,啟發孩子的興致。
幼兒教師:這就是啥?叫啥名稱?
幼兒教師:他是啥模樣的?頭上有何?身體下方有何?有多少對翅膀與腳?
幼兒教師:你明白他生活在哪個地方?喜歡吃啥嗎?
三、啟發孩子閱讀《兒童用書》,引導孩子依照“小動物名字身體特點日常生活習慣”述說。
孩子自己立閱讀場景,引導孩子說一說:場景上有哪一些昆蟲?他們均有啥?
幼兒教師:他們生活在哪個地方?吃啥?他們哪一些地方是一樣的?他們有個同樣的名稱,你明白嗎?
幼兒教師總結:場景上的這一些小蟲兒有個同樣的名叫“昆蟲”。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嘴巴與雙眼;胸脯長著三對腳,背部一般長著兩對翅膀;腹部1節1節的,兩側另外還有氣孔,是呼吸用的。有些昆蟲,比方說:七星瓢蟲,有對翅膀變硬啦,另外還有些許昆蟲唯有一對翅膀,比方說:蚊子。
四、展示掛圖,找找藏在畫內的昆蟲。
幼兒教師:今日有很多小昆蟲來和我們躲貓貓游戲,他們便藏在此幅畫里頭,請伙兒找找,有哪一些昆蟲?他們藏在哪兒?
幼兒教師:你明白他叫啥名稱嗎?你是一瞬間就發現昆蟲的?是認真看才知道的?為何認真看方可發現?他們身上的色彩與四周的色彩有何新奇的地方?
五、推薦幾種有關昆蟲自我保衛的知識,認知保衛色。
幼兒教師推薦昆蟲運用保衛色自我保衛的常識,讓孩子清楚昆蟲會變色彩保衛自個兒,這一種變色白虎自個兒的方法,叫保衛色。
推薦幾種熟知的昆蟲保衛色。
①身體色彩與四周環境色彩一樣的昆蟲,例如:螳螂、枯葉蝶;
②身體色彩伴隨著四周環境色彩而改變的昆蟲,例如:蝗蟲;
③身體色彩亮麗,警告對方自個兒有毒,別傷害自個兒,例如:瓢蟲。
幼兒教師延伸孩子思路:你還明白哪一些昆蟲會運用保衛色白虎自個兒的?
六、初步了解對人類有益的.昆蟲與害蟲。
幼兒教師:在昆蟲的伙兒庭中,對我們人們而言,哪一些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哪一些是害蟲?
幼兒教師:你明白小蝴蝶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是害蟲哩?為何?(小蝴蝶在幼蟲時有喜歡吃嫩菜等危害,可是在變為小蝴蝶后有傳播花粉與觀看的好處。
啟發孩子探討:我們應當怎樣對待昆蟲?
使孩子明白:我們要留意環境衛生,不亂倒垃圾,不到處小便和便,不讓臟水匯集是害蟲沒法沒法生存,與此同時,我們亦要保衛對人類有益的昆蟲,不自由捕殺與殺死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通過這一回教學的進行,孩子體會到了自然界中昆蟲的美,認知了熟知的昆蟲,明白了昆蟲的本事,清楚了昆蟲的成長環境,體會到了制作昆蟲標本的快樂,他們擁有保衛對人類有益的昆蟲、消滅害蟲的觀念,在教學中不單單體會到了教學的快樂,并且增加了知識,各領域都有了不一樣程度的進一步提高。
中班教案昆蟲的家2
活動目標: 了解昆蟲的居住環境。
學習飼養昆蟲。
培養收集資料與閱讀資料的技能。
活動準備: 透明飼養箱、自制筆記本、放大鏡、大張書面紙。
有關昆蟲的工具書。
活動過程: 拿出飼養箱,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我們如何照顧這些昆蟲呢?
--我們知道它們吃什么嗎?
--它們的家里應該有些什么呢?
與幼兒一起查閱工具書,了解這些昆蟲的名稱、食物、居住環境、生活習性等;并請幼兒畫下來,有教師幫忙下批注。
與幼兒討論如何給蟲蟲布置一個家。
--飼養毛毛蟲,可以利用裝果凍的空罐,鉆一些洞;或使用飼養箱,放入毛毛蟲喜歡的食物(如菜葉等)。
知道幼兒使用小鏟子、飼養箱等工具,到校園里尋找蚱蜢、螳螂等產見的.昆蟲所需要的草、泥土、石塊、小蟲等,為蟲蟲安置一個舒適的家。
中班教案昆蟲的家3
活動目標:
了解昆蟲的居住環境。
學習飼養昆蟲。
培養收集資料與閱讀資料的技能。
活動準備:
透明飼養箱、自制筆記本、放大鏡、大張書面紙。
有關昆蟲的.工具書。
活動過程:
拿出飼養箱,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我們如何照顧這些昆蟲呢?
--我們知道它們吃什么嗎?
--它們的家里應該有些什么呢?
與幼兒一起查閱工具書,了解這些昆蟲的名稱、食物、居住環境、生活習性等;并請幼兒畫下來,有教師幫忙下批注。
與幼兒討論如何給蟲蟲布置一個家。
--飼養毛毛蟲,可以利用裝果凍的空罐,鉆一些洞;或使用飼養箱,放入毛毛蟲喜歡的食物(如菜葉等)。
知道幼兒使用小鏟子、飼養箱等工具,到校園里尋找蚱蜢、螳螂等產見的昆蟲所需要的草、泥土、石塊、小蟲等,為蟲蟲安置一個舒適的家。
中班教案昆蟲的家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看、聽、做了解幾種昆蟲的外形及特征。
2、使幼兒清楚的分辨出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
3、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 帶掛鉤的昆蟲彩色卡片(每種昆蟲制作4份)。
2、代表各種小昆蟲的背景音樂。
3、掛圖和樹模型。
4、擺放昆蟲卡片的'小盒子。
活動過程:
一、逐一播放代表昆蟲的背景音樂,引起讓孩子猜一猜是哪種小昆蟲的興趣。(蚊子、蜻蜓、蜜蜂、蝴蝶、蚯蚓、七星瓢蟲、螞蟻、蒼蠅、蝗蟲、螳螂、蟋蟀、知了、枯葉蝶、蒼蠅、蟑螂……有些昆蟲沒有背景音樂,教師可以演示一下)
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小朋友們想認識他們嗎?幼:想 這第一位小客人說:“我要考考班的小朋友,
我出了一個謎語一個讓你們猜,你們猜對了我就出來和你們玩兒,好嗎?幼:好。 謎語:有個醫生真古怪,打針而
把人害,不要他來他偏來,專門來盯人的血。你們猜猜他是誰呀?幼:蚊子 出示蚊子圖片及對應的字卡。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蚊子長什么樣子?有什么特點?它喜歡干什么?它都在什么時間出來?它是怎么飛的?
你們怕不怕它?為什么?
二、準備的昆蟲都猜出來后 ,進行昆蟲分類討論,引導幼兒思維拓展,進行語言交流。
師:小朋友都選一個昆蟲拿好,我們家一起按照益蟲和害蟲來分成兩個小組,好嗎?看看小朋友們都知道自己的昆蟲該站到哪邊的隊伍里去。
師:小朋友們,昆蟲分類,分好了嗎?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有沒有站錯隊伍的“小昆蟲”。
師:啊!哪位小朋友把螳螂分到害蟲的隊伍里了?是誰把蝗蟲分到益蟲的隊伍里了?讓我們分析一下它們應該站到哪個隊里?
三、合作探討,讓幼兒了解哪些昆蟲是在天上飛的樹上的,哪些昆蟲是在土里的和地上的?
引導幼兒將自己拿到的昆蟲再分成幾個小組,分組將昆蟲安排到樹上、樹下、地上。
在天上飛的有:蝴蝶、蜜蜂、蜻蜓、
在樹上的有:知了、蒼蠅、枯葉蝶
在地上土里的有:蚯蚓,螞蟻、蟋蟀、螳螂
四、讓幼兒扮演昆蟲回到自然去。
活動結束:師:昆蟲想請小朋友到森林去做客,你們愿意嗎?幼:愿意
但是呀,小昆蟲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他想讓你們扮成他們的樣子飛到森林去玩好嗎?
中班教案昆蟲的家5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數詞準確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蜜蜂、瓢蟲、螞蟻、螳螂、蟋蟀等貼絨教具各一,紙制5層的平面樓房一幢,1—5的數卡一套。
活動過程:
昆蟲排第幾。
——請幼兒觀察排成橫排的昆蟲。數數有幾只昆蟲,看看誰排在第一、誰排在最后、其他昆蟲排在第幾。
——將這組昆蟲交換位置,繼續判斷它們的位置。
昆蟲的新家。
——教師出示貼絨教具,請幼兒說出昆蟲的名稱。
——出示樓房,確定第一層的位置,引導幼兒說出其他的樓層數,并用1—5的數卡標出樓層。
——以昆蟲搬新家的形式,請幼兒運用序數詞表示它們在序列中的位置。如螞蟻住一樓、蟋蟀住二樓等。
——教師或幼兒說某一昆蟲的名稱,讓大家說說它的位置。
——個別幼兒說出樓層數,大家說出昆蟲的名稱。
——請幼兒設法記住每只昆蟲的家的位置,然后待幼兒閉上眼睛后迅速變化昆蟲的位置。
——請幼兒睜開眼睛,說說某某昆蟲原來住在哪里,現在住在哪里。
——與幼兒一起將昆蟲送回原來的家,集體檢查是否正確。
活動結束:
第一環節主要是引導幼兒感知橫排物體序列中的位置,第二環節主要是引導幼兒感知豎排物體序列中的位置。為了準確表述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可讓幼兒先確定自己是從哪個方向開始數的。
平時可以利用體育活動排隊的機會,讓幼兒說說自己排在橫排的`第幾位,豎排的第幾位。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中班教案昆蟲的家6
教材分析:
夏天到了,各種各樣的小昆蟲飛出來了,昆蟲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自然界中的昆蟲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生物,有趣的昆蟲會引發孩子無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探索的欲望。用昆蟲作為教學活動的素材定能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中班科學活動《昆蟲的家》是選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中班下冊《有趣的昆蟲》主題中的一個活動,主要通過昆蟲搬新家讓幼兒找出各個昆蟲家所在的位置,從而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使幼兒獲得一些空間方位概念。
活動目標:
1、利用昆蟲排隊、昆蟲回家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能用序數詞表示昆蟲在樓層中的位置。
2、通過昆蟲搬新家,學習區分物體在不同層級中的序列位,建構二維空間方位概念。
3、培養幼兒的邏輯判斷能力。
活動重點: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會用序數詞表示。
活動難點:學習區分物體在不同層級中的序列位,建構二維空間方位概念。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各種昆蟲,知道各種昆蟲的名稱。
物質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套;
2、帶有門牌號標簽的各種昆蟲圖片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3、紙制多層平面樓房4幢(1幢2層2間,2幢5層2間,3幢3層3間,4幢4層3間)。
活動過程
一、昆蟲排隊,感知橫排物體序列中的位置。
1、課件:昆蟲飛到草地上,說說昆蟲飛來的先后次序,數數有幾只昆蟲?
2、觀察排成橫排的昆蟲。看看誰排在第一?誰排在最后?其他昆蟲排在第幾?
3、將這組昆蟲交換位置,繼續判斷它們的位置。(視情運用)
二、昆蟲回家,感知豎排物體序列中的位置。
1、課件:出示5層單間樓房,數數這幢樓房一共有幾層?
2、小昆蟲要回家了,它們分別住在幾層樓?
三、昆蟲新村,感知物體在不同層級中的序列位。
1、蜻蜓的家在哪里?
2、出示4幢樓房,昆蟲新村里造了很多新房子,數數有幾幢?每幢各有幾層幾間?
3、蜻蜓回家,出示蜻蜓家的門牌號,分析、講解圖卡上的幾個數字各表示什么?幫蜻蜓找家。
4、蠶寶寶也要住到昆蟲新村來了?蠶寶寶住哪里?請個別幼兒幫蠶寶寶找家,一起檢驗是否找對?
四、昆蟲搬新家,幼兒操作練習。
1、昆蟲們要搬新家了,請小朋友們幫昆蟲們找家。
2、全體幼兒操作,幫昆蟲們找家。
3、幼兒交流自己幫哪個昆蟲找家了,它住哪里?
4、集體,校對糾錯。
五、延伸游戲:排隊
學昆蟲飛出室外玩排隊游戲。
設計意圖
利用昆蟲排隊引導幼兒感知橫排物體序列中的位置,學習從左往右數,說出昆蟲排在第幾個。運用昆蟲回家提示幼兒從下往上數,引導幼兒感知豎排物體序列中的位置。請幼兒運用序數詞表示它們在序列中的位置。
通過昆蟲搬新家,在幫昆蟲找到新家的過程中鞏固對序列的認知。
4幢房子難度不一,運用兩個昆蟲例子幫昆蟲找家,重點讓幼兒分清幾幢幾層幾室,這是難點,允許幼兒學習過程中出錯。
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練習。
幼兒自主交流,讓操作快的幼兒先相互交流。
集體交流,檢驗幼兒操作結果,鞏固學習。
游戲延伸,將學習運用到日常活動中。
中班教案昆蟲的家7
教材分析:
夏天到了,各種各樣的小昆蟲飛出來了,昆蟲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自然界中的昆蟲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生物,有趣的昆蟲會引發孩子無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探索的欲望。用昆蟲作為教學活動的素材定能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昆蟲的家》是選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中班下冊《有趣的昆蟲》主題中的一個活動,主要通過昆蟲搬新家讓幼兒找出各個昆蟲家所在的位置,從而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使幼兒獲得一些空間方位概念。
活動目標:
1、利用昆蟲排隊、昆蟲回家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能用序數詞表示昆蟲在樓層中的位置。
2、通過昆蟲搬新家,學習區分物體在不同層級中的序列位,建構二維空間方位概念。
3、培養幼兒的邏輯判斷能力。
活動重點:
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會用序數詞表示。
活動難點:
學習區分物體在不同層級中的序列位,建構二維空間方位概念。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認識各種昆蟲,知道各種昆蟲的名稱。
物質準備:
1、多媒體一套;
2、帶有門牌號標簽的各種昆蟲圖片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3、紙制多層平面樓房4幢(1幢2層2間,2幢5層2間,3幢3層3間,4幢4層3間)。
活動過程
一、昆蟲排隊,感知橫排物體序列中的位置。
1、課件:昆蟲飛到草地上,說說昆蟲飛來的先后次序,數數有幾只昆蟲?
【中班教案昆蟲的家】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昆蟲的家》教案08-26
中班教案昆蟲06-03
中班小昆蟲教案01-05
《昆蟲音樂會》中班教案11-02
中班昆蟲音樂會教案03-15
中班科學昆蟲的家教案03-26
《家》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01
中班語言教案:家03-1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家》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