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6-12 09:40:54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產生的原因:

  有一次我園給幼兒吃蒸熟的胡蘿卜,黃菲菲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媽媽告訴我說,‘這是胡蘿卜的根,吃了它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一邊的張佳龍立刻反駁說:“不對,不對,植物的根不是這個樣子的,它是一根一根的”。說著兩人爭了起來,他們找我評理,我沒有急于把答案告訴他們,而是征詢其他小朋友的意見,大家都比較贊同張佳龍的意見。我說:“這樣吧,小朋友回家帶一些根的植物來我們一起認認!

  根據幼兒這一積極的需求,我選擇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根,設計了“奇妙的根”這一活動。

  活動名稱:奇妙的根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根的奇妙之處在于它可以吸收水分和營養,可以食用,可以治病,可以雕刻成藝術品供人們欣賞。

  2)讓幼兒知道植物的根是多種多樣的。

  3)教育幼兒要愛護花草樹木的根。

  活動準備:

  多媒體設備、制作好的課件、各種各樣的根、做好的變態根的食物(紅薯、胡蘿卜、山藥、白蘿卜)。

  過程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根。

  1、幼兒自己觀察植物的根。

  幼兒自由進入活動室。

  小朋友,你們看桌上都有什么?(蔥、青菜……)請你們仔細看看、摸摸、再說說它們是什么樣子的?(為幼兒創設了輕松自如的探索事物的情境)

  請你們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告訴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樣的?(在這里體現了幼兒相互交流的過程)

  2、引導幼兒認識植物的.變態根。

  讓幼兒看課件“胡蘿卜娃娃的自我介紹”。

  小朋友說了半天,有一個人可著急了,是誰呢?(變態根如果由教師直接介紹有點蒼白無力,且缺乏新鮮感,無法吸引幼兒注意力,在這里教師運用課件,采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從視覺和聽覺上一下子吸引了幼兒注意力。)

  3、教師總結:植物的根是多種多樣的。

  (通過桌面上實物的對比,讓幼兒從感官上直接感受了植物根的多樣性。)

  (二)根的吸收。

  1、讓幼兒看課件“小鹿和大樹的對話”。

 。ㄍㄟ^課件中形象的比喻讓幼兒明白了:根吸收營養,就象小朋友吃飯一樣重要。)

  2、看課件“根的吸收”。

  (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幼兒直觀并形象地了解了根的吸收過程)

  除了大樹用根來吸收養料和水分,你們還知道哪些植物也用根來吸收養料和水分?(在這里主要是鞏固幼兒對植物根的認識)

  (三)根可以食用

  A、小朋友知道得真多,桌上這些植物的根對我們還有什么用途呢?(可以食用)哪些可以?(紅薯、山藥、胡蘿卜、白蘿卜……)我們一起來嘗嘗(進一步在實踐中鞏固對變態根的認識)

  B、好吃嗎?(好吃)這些根我們有時也要吃,(出示各種中藥的根)但它們好吃嗎?(不好吃)那它們是干什么用的?對,是中藥,給我們人類治病的。

  (四)藝術品:根雕

  還有一些根非常有意思,你們看(看課件)(這些是幼兒平時不易看到的。教師采用形象直觀的形式,讓幼兒認識了根雕,同時還豐富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五)游戲:找植物的根

  (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根的認識,培養幼兒游戲的興趣,特設計了這一環節,讓幼兒親自操作鼠標來選擇植物的根)

  (六)結束總結

  今天我們小朋友知道了植物的根是多種多樣的,而且還非常奇妙有意思,為什么?(因為它們可以吸收水分和營養、可以食用、可以治病、可以雕刻成藝術品供人們欣賞)。我們幼兒園里種了許多的樹木和花草,小朋友平時能不能去搖小樹和花草?(不能)要是根斷了,它們就不能活了,F在我們去給它們澆澆水,讓它們快快長大好嗎?(好)

  自然帶幼兒出場。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當今這個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水資源的問題。大家有目共睹水缺乏、水污染的現象已經受到高度關注。這種局勢下。讓幼兒了解水與人類、水與自然的關系極為重要。根據孩子們的認知和感知的年齡特點,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本次活動,通過故事、談話、實驗、音樂表演等不同形式引導孩子積極參與、思考,從不同的側面能夠充分感知水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培養幼兒從小養成愛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結合故事、談話、實驗、音樂表演等不同形式激發幼兒積極動手動腦參與學習的興趣以及表現出求知欲。

  2、讓幼兒知道水與人類、水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3、幼兒初步了解水污染以及水資源缺乏的現狀。培養幼兒從小養成愛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課前教師、幼兒共同收集關于水的各種圖片。

  2、《三個和尚》的故事磁帶。

  3、實驗用品:鹽、糖、奶粉、洗衣粉、藥面兒、玻璃容器5個。

  4、“護水小標兵”胸飾、蘭色彩筆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三個和尚》都打水。教師通過讓幼兒聽故事想問題說問題引發他們思考參與的興趣。

  1、教師放故事《三個和尚》,幼兒聽故事

  2、聽故事后,教師根據故事內容展開提問:

 。1)三個和尚每天都要用什么?他們用水來做什么?

 。2)他們打水的地方在哪里?

  (3)他們三個最后用水做了什么?他們能離開水嗎?

  3、教師提出一個話題:我們的生活能不能沒有水?為什么?

  (1)幼兒自由的討論交流。

 。2)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二、小朋友我們不能沒有水,讓我們來看一看水是怎樣幫助我們的。(請幼兒觀看課件關于水的各種圖片)

  1、結合看圖,讓幼兒了解生活處處需要水。

  (1)、圖片一幼兒看到各種工作是直接需要水來完成的。(消防隊員,環衛工人用水澆花、輪船在行駛)

 。2)圖片二、幼兒可以看到農民用水澆地、發電站用水發電送給千家萬戶。

  2、這“水”和我們的生活真是關系太大了,你們知道嗎?就連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同樣需要水。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ㄓ變汉徒處熞黄饘嶒灒

  (1)幼兒分成5組,這5組桌子上分別放著鹽、糖、奶粉、洗衣粉、藥面兒、開始實驗時,幼兒將物品放入玻璃容器中攪拌一下,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變化,并作成總結。

 。2)教師講解物品在水里溶解了。

  3、出示一張圖片:幼兒可以看到河水已經變黑了。

  教師提問: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們來聽一首歌。

  小朋友們聽一聽小河在唱什么?

  三、教師彈唱歌曲《小河之歌》前兩段

  1、幼兒邊欣賞歌曲邊創編動作。

  2、教師提問:小魚、小蝦為什么生病了?你們有什么辦法幫助它們呀?(幼兒了解關于污染的問題)

  3、拿出“護水小標兵”胸飾、發給每個幼兒,老師有個好辦法:請你們畫一條干凈的小河送給小魚小蝦(讓幼兒把小河畫在胸飾卡片的背面)

  幼兒帶好“護水小標兵”胸飾教師彈唱歌曲《小河之歌》第三段,幼兒做自由表現活動。

  活動延伸:

  讓幼兒總結我們該怎樣做才是“護水小標兵”。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向身邊的人宣傳愛護水資源是“人人有責的”。

  小河之歌

  1=D3/4

  1—3|1—3|5—3|5——|6—6|5—1|3—3|2——|

  小河小河真快樂清清河水在歌唱,

  小河小河真難過黑黑河水在流淚,

  小河小河真快樂清清河水在歌唱,

  1—3|1—3|5—3|5——|2—5|2—5|3—2|1——||

  小河小河真快樂小魚小蝦都來了。

  小河小河真難過小魚小蝦生病了。

  小河小河真快樂小魚小蝦都來了。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一、設計思路:

  “磁鐵的奧秘”截取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吹降摹巴瑯拥膬蓧K磁鐵,有時一碰就會相互吸住,有時怎么都吸不住”的現象,孩子覺得很奇怪,因此安排了此類具有遞進性的.幼兒探索活動。希望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幼兒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發現并揭示磁鐵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建立有關磁性原理的粗淺概念。

  二、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活動中,初步了解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

  2、樂意探索,體驗與同伴合作實驗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磁鐵每人兩塊(其中一塊的兩端分別貼上紅色和藍色)

  2、紅色標志、藍色標志、

  3、小雞、蟲子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創設“小雞吃蟲”的情景,吸引幼兒興趣。

  1、教師演示小雞吃蟲

 。ń颐卮盆F)

  2、設疑:小雞為什么吃不到這條蟲子?

 。ǘ┩嬉煌娌噬盆F,初步了解磁鐵具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1、每人找個朋友合作玩玩磁鐵,能發現什么秘密?

  2、小結:相同顏色的磁鐵之間會相互排斥,不同顏色的磁鐵會吸住。

 。ㄈ┱乙徽掖盆F的兩極

  1、幼兒利用彩色磁鐵,找出另一塊磁鐵的兩極,分別貼上紅色標記、藍色標記。

  2、討論:你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磁鐵的兩極?

  3、小結:當兩個磁鐵互相靠近,相同的磁極會相互排斥推開,不同的磁極會互相吸引黏住。

  (四)游戲《磁鐵娃娃》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雨的形成過程,水兩態之間的變化。

  2、知道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一個酒精燈,一個裝有水的燒杯,一塊透明玻璃。

  2、課件《小水滴旅行記》。

  3、水滴寶寶圖片、下雨的圖片,雨與人類關系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活動。

  1、出示水滴寶寶圖片。今天呢,水滴寶寶想去旅行,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旅行中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想)

  2、出示下雨的圖片。哇,下雨了!我們的水滴寶寶躲到哪里去了呢?

  3、引導幼兒討論雨是怎么形成的。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二、實驗演示,幼兒觀察操作過程。

  1、教師用酒精燈加熱燒杯里的水,讓小朋友仔細觀察燒杯里的水,并說說發現了什么變化。(水變成了水蒸汽)

  教師提問:你在哪里看見過水蒸發的想象?水變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變成什么了?

  2、繼續試驗,在燒杯上遮蓋上玻璃片,讓幼兒觀察玻璃片上有什么變化。再請幼兒拿起玻璃片觀察玻璃片里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想象,讓幼兒說說這是為什么。

  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汽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3、播放課件《小水滴旅行記》,了解雨的`形成原因及過程。

  教師小結: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就像一個爐子,衣服、江河、大海、湖泊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汽,這么多的水蒸汽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三、幼兒再次觀看課件《小水滴旅行記》,了解雨的形成循環過程。

  小結:水遇到熱量后就會變成水蒸汽,大量的水蒸汽聚集到一起,當他們遇到冷空氣后就變成了小水珠。小水珠越來越重時,空氣托不住小水珠了,小水珠就變成雨落下來了。

  四、了解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播放雨與人類關系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并說說雨的重要性。

  教師小結:

  1、雨,是地球水循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惟一方法。

  2、雨可以灌溉農作物,利于植樹造林。

  3、雨能夠減少空氣中的灰塵,能夠降低氣溫。

  4、下雨利于水庫蓄水,可以補充地下水,可以補充河流水量利于發電和航運。

  5、下雨了可以隔絕嘈雜的世界營造安寧的環境,可以催眠,可以洗刷街道。

  6、雨能沖走地面垃圾,稀釋有毒物質,凈化環境。

  7、雨可以凈化空氣,雨過天晴心情爽朗。

  活動反思:

  剛開始時,我準備通過繪本《小水滴去旅行》為載體,以自主閱讀的形式來讓幼兒學習這個故事,后來聽了一位老師的這節課,她也把這活動定位在了語言、科學領域,聽完后,我總覺得小朋友應該對故事內容理解的不透徹,而且對于水的三態(液態、固態、氣態)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通過這個故事來理解水的三態變化。我左思右想還是定位到科學領域,通過小實驗,讓幼兒直觀感知水的三態變化。我先演示實驗,讓幼兒對水的三態變化有個直觀了解,再通過播放課件《小水滴旅行記》,讓幼兒了解雨的形成及循環過程。通過看老師做實驗的方式,讓他們更直觀、更清楚理解。在做實驗時,幼兒很興奮,很好奇,好像一下子把他們的求知欲全釋放出來了,四十多雙明亮的眼睛都盯著我。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幼兒直觀、清楚的了解了水的三態變化,通過故事《小水滴旅行記》讓幼兒對雨的形成及循環過程有了初步了解,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這節課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币罁@一指導要點,在設計本活動時,教師利用幼兒愛玩、愛動的年齡特點,巧妙地將排列的小秘密融入動物運動會的情境中。通過觀察場地、參加開幕式、幫小動物制作獎品等環節的設置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望。在活動中教師還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方法,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并且隨著活動的深入,學習難度也層層遞進,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和熱情,讓幼兒在看看玩玩中輕松快樂地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

  活動目標:

  1、能發現和關注周圍生活中事物的規律性,增強對有規則排列的圖案的興趣。

  2、能運用身邊的材料,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設計出簡單的規律進行排序。

  3、熟悉事物的規律性,能按顏色、圖形、數量等特征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1、課前布置好場地:墊子(三種顏色),椅子若干把;貼有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矮方凳若干

  2、大背景圖(運動會場:花、氣球、燈籠、彩旗等)

  3、小動物入場方陣圖片(按規律排列)單個小動物圖片

  4、《運動員進行曲》

  5、幼兒操作用具,范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聽說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開運動會了,場面一定非常熱鬧, 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師帶幼兒進入到已經布置好的場地)

  二、參觀比賽場地

  師:小朋友看,小動物們已經把比賽的場地布置好了,這塊比賽場地里的每條賽道擺放都與我們平時的不一樣,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呢?請小朋友觀察一下:

  墊子: 椅子:(擺成一條獨木橋) 矮方凳:

  1、幼兒觀察后交流發現的規律

  2、請幼兒嘗試將每條賽道按規律加長

  3、師幼共同玩已擺好的賽道:單腿跳過墊子;從“獨木橋”上快速安全通過;雙腳跳過矮方凳,并請幼兒邊玩邊說出規律,如:紅、黃、藍……

  三、參加開幕式 師:參觀完了比賽場地,我們再一起去主會場,也就是開幕式的地方看看吧!

  (師帶領幼兒到大圖片前坐下)

  1、觀察會場的布置 師:小朋友看,小動物們已經把會場打扮好了,多漂亮啊!咦,它們的會場上有沒有按規律擺放的地方呢?

  幼兒觀察并交流(彩旗按圖形排列,燈籠按大小排列,氣球按顏色、大小兩種規律排列,花按四種顏色排列)

  2、小動物入場 師:聽,運動員進行曲響了,小動物們排著整齊的方陣入場了(放《運動員們進行曲》,請幼兒一起鼓掌歡迎)

  (1)首先入場的是第一方陣的小動物,它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走來了(出示一組圖片,貼在大背景圖上)它們是按什么規律排隊的?(一只兔、一只狗、一只兔……)后面又來了幾只小動物應怎么樣排呢?(幼兒回答,并上前將小動物圖片貼好)

  (2)接下來出場的是第二方陣(一只貓、兩只猴、一只貓……)攝影師剛想照張照片,有只小動物被氣球擋住了,猜猜氣球遮住的是誰?(請幼兒猜測后上前揭開氣球驗證答案,并一起當攝影師照像)

  (3)同樣辦法出示第三方陣(一只羊、兩頭牛、三只小鴨)后面排的是大白鵝,應該排幾只?(幼兒回答后,請個別幼兒上前將大白鵝貼好)

  3、小朋友入場 師:小動物們都已經排著整齊的方陣入場了,下面輪到我們小朋友方陣入場了,小動物們是按規律排列方陣的,我們怎么排?

  (1)請幼兒說規律(引導幼兒按男女排隊,如1男1女……),師統一意見后,幼兒集體按規律排隊。

  (2)放《運動員進行曲》,幼兒排方隊走一圈,向“觀眾”揮手致意。

  四、制作獎品 師:入場式結束了,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在比賽中要給獲勝的小動物發獎品,可是小動物們準備的獎品還不夠,怎么辦?我們來幫助它們好嗎?

  1、師介紹獎品的種類及做法:

  項鏈:用不同形狀的珠子串成冠軍項鏈(可按形狀、數量排列)

  花環:用不同顏色的珠子串成冠軍花環(可按顏色、數量排列)

  獎章:用印章蓋出不同圖案做成冠軍獎章(可按數量排列)

  2、幼兒自由選擇小組進行制作,師指導,引導幼兒按規律進行制作。

  3、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是按什么規律制作的。

  五、結束 師:小朋友,獎品都已經做好了,我們拿著獎品,排著隊送給小動物們好嗎?

  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常見的物品是否是按規律擺放的',并嘗試將身邊的物品按規律排序。

  活動反思: 該活動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孩子們始終保持高漲的興趣和探索欲望,體現了《綱要》中 “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钡木瘢瑢W習效果也非常明顯。活動結束后,孩子們經常自發地將活動室、游戲區里的物品按規律排序,

  作為執教老師,反思該活動,我認為成功之處在于以下幾點:

  1、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整合了健康、科學方面的內容,教育組織動靜結合,為幼兒創造了輕松的學習氛圍。

  2、在活動中,我采用了身邊一些常見的物品做為教具,如墊子、椅子、串珠等,省時又省力,可操作性非常強。大家還可以根據自己園的實際情況加以改變。

  3、注重創設輕松自然的教學情境,引導幼兒在情境中自主地探究,教學難度層層遞進,讓幼兒始終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畫雨形成的循環圖。

  2、探究云和風的關系。

  3、使幼兒對探索雨的形成感興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小水滴旅行》,云和風頭飾,紙和蠟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

  小花,小草,小樹,小鳥和小朋友都說太熱了,要被曬干了。幫他們想辦法。

  二、欣賞課件《小水滴旅行記》。

  三、探究雨的形成。

  1、下雨云幫了什么忙?(許多云聚在一起,負荷太重,變成雨滴往下落)

  2、云是怎么形成的?它們怎么會聚在一起?(水蒸汽往上升變成了云,天空中有很大的風,吹得云很冷很冷,它們漂啊漂就聚在一起了。)

  3、水蒸汽是怎么形成的?(江河里的.小水滴被太陽曬得暖暖的,它們變成水蒸汽往上升)

  四、畫雨形成的循環圖。

  1、討論。

  2、分組合作畫雨循環圖。

  五、游戲:云彩和風兒

  幼兒演風和云。

  扮演“風”的幼兒站在周圍一圈,用力吹氣,扮演“云”的幼兒先表現出各自的形態,然后慢慢聚集在一起。當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時,發出“嘩啦啦”的雨聲。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思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圖片、欣賞課件、游戲表演,一環緊扣一環,過渡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小百科: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是由大氣循環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惟一方法。從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發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橋墩、橋梁、塔柱、拉鎖等橋的組成部分及作用,在決定橋面強度的因素,了解橋的發展史。

  2、能提出想知道的關于橋的問題,積極參與橋的話題討論。

  【活動準備】收集橋的.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組織幼兒交流,調動幼兒關于橋的已有經驗。

  師:你們有沒有見過橋?在什么地方見過什么樣的橋?

  2、教師出示圖片,引出關于橋的發展史的話題。

  師:這是人們最早造出來的橋,叫什么橋?是什么形狀的?

  師:為什么人們要在這里建一座獨木橋呢?

  教師出示石板橋圖片。

  討論:獨木橋和石板橋哪個更堅固?為什么?

  教師出示石拱橋圖片,請幼兒比較石板橋和石拱橋。

  教師出示鐵索橋、斜拉橋、懸索橋的圖片:這些是人們后來造的,看看橋面是靠什么架起來的?為什么不造成拱橋的樣子呢?

  3、引導幼兒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教師將幼兒提出的問題逐一在黑板上用圖示記錄,并和幼兒一起商量獲得答案的途徑。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談感覺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浮起的雞蛋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大力紙橋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間的空隙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牽;╛大班科學教案07-06

大班科學教案:學吹泡泡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汽車科學教案03-31

大班的動物科學教案10-06

大班動物科學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