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錦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四個生長過程。
2、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探索。
【活動準備】
1、制作PPT課件。
2、毛毛蟲生長演變圖,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3、選取一段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直接導入活動: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個好聽的故事,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1、結合課件,講述故事《毛毛蟲找媽媽》,讓幼兒初步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和基本特征。講述故事時教師運用生動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來激發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
2、提出問題:
、倜x是從哪里爬出來的?卵是什么樣子的?
②毛毛蟲在草地上爬,它先看見了誰?蚯蚓媽媽是怎么對它說的`?
。ǔ鍪居|角)
、勖x又爬呀爬,它又遇到了誰?蝸牛又是怎么說的?
。ǔ鍪境岚颍
、苊x又看到了誰?小鳥怎么對它說呢?(出示六條腿)
、菝x終于找到媽媽了,它的媽媽是誰呢?它長得什么樣?
、廾x發現自己和媽媽長得不一樣,覺得很奇怪,那蝴蝶媽媽是怎么對它說的呢?
二、說一說,做一做
1、請個別幼兒說說毛毛蟲是怎樣變成蝴蝶的過程。
2、幼兒操作,人手一份材料,給毛毛蟲的生長過程排序。
3、教師小結(出示圖譜):原來毛毛蟲是這樣長大的,它先是一顆小小的卵,慢慢地變成一條毛毛蟲從卵里爬出來,然后,它又變成一只蛹,最后,它才變成一只漂亮的蝴蝶。蝴蝶再產卵,這樣一個循環的生長過程。
三、游戲表演
播放音樂,幼兒跟隨教師表演毛毛蟲的生長過程,運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肢體動作來引導幼兒表現。
四、欣賞各種蝴蝶圖片,了解蝴蝶的相關知識,激發幼兒的探索情感。
、俨シ耪n件,欣賞蝴蝶圖片。
、诮榻B蝴蝶的相關知識。
五、延伸活動:
現在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尋找美麗的蝴蝶,看看它們還有哪些秘密吧!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種子是各種各樣的,嘗試按某一特征(顏色、形狀或大。┻M行分類活動。
2.觀察發現一些常見植物(水果、蔬菜、農作物等)的種子,具有細致的觀察能力。
3.產生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黃豆、赤豆、瓜子、芝麻、花生、菜籽等常見種子若干。
2.蘋果、桔子、西瓜、黃瓜、蕃茄、茄子、南瓜、絲瓜、扁豆、水稻等常見的蔬菜、水果、農作物若干。
3.小刀若干、分類盒人手一個。
4.實物探頭一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了解種子是各種各樣的。
“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來了許多種子寶寶,你們看看是誰?他們長著什么樣?是誰的種子?”
“你還知道有哪些種子寶寶?”
“這些種子寶寶長得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呢?”
教師小結:種子寶寶長得都不一樣,它們的顏色不一樣,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黑色的……,它們的形狀不一樣,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橢圓形的、有的是細細長長的、有的有點像個三角形……,它們的大小也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我們把這些長得都不一樣的種子用一句好聽的話說叫“各種各樣”的`種子。
2.嘗試按某一特征進行分類。
。1)尋找種子與種子之間的某一個相同的地方。
“這些不一樣的種子和種子之間有一樣的地方嗎?”
。ㄓ脤嵨锾筋^出示赤豆和長豆種子)“這兩種種子之間有一樣的地方嗎?什么是一樣的?”(顏色一樣)
。ㄓ脤嵨锾筋^出示赤豆和綠豆種子)“這兩種種子之間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形狀一樣)
。2)幼兒分類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你們會根據這些種子之間的某一個一樣的地方(顏色、形狀或大。⿲⑺鼈兎诸悊?先想好你根據什么來分,然后分進你的分類盒中。(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評價分類活動。
利用實物探頭分別出示2—3種不一樣的分類結果,并請小朋友自己來講一講“你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3.觀察發現一些常見植物(水果、蔬菜等)的種子。
“小朋友,你們知道蘋果、桔子有種子嗎?黃瓜、蕃茄有種子嗎?南瓜、花生有種子嗎?它們的種子藏在哪兒?它們的種子又是什么樣的?等會兒我們一起去找種子,需要用小刀切開來找的小朋友,用小刀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好,我們一起去找種子吧!
“小朋友,都找到了嗎?你找到了誰的種子?它藏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的?”
“一些瓜果、蔬菜的種子都藏在它的果實里,一些花卉的種子都藏在它的花里,等會兒我們再去找一找這些藏在花里的種子,好嗎?”
4.了解種子的用途。
“農民伯伯為什么要收集這些種子?種子有什么用?(種植、吃、炸油等)
5.小結,結束活動。
“種子是各種各樣的,它們的外形不一樣,用途也不一樣,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種子都可以種植,長出新芽來’,下次,我們來做小實驗‘種子發芽’,看看種子是怎樣生長的,好嗎?”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
中班科學活動《不會飛的鳥》
二、教學目標:
1。知道一些不會飛的鳥(如鴕鳥、企鵝等),了解其形態和習性。
2。在活動中能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教學準備:
1。鴕鳥、企鵝圖片。
2。請家長幫助幼兒豐富一些不會飛的鳥的經驗。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一些不會飛的鳥,了解其形態和習性。
難點:外出游玩時知道要愛護鳥類。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觀察、討論講述、圖片輔助教學。
六、教學過程:
1、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讓幼兒欣賞歌曲《大鴕鳥》
2、配合圖片和背景圖引導幼兒再欣賞一遍。
3、結合圖片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
提問:世界上最大的鳥是什么鳥?它會飛嗎?為什么不會?
讓幼兒知道鴕鳥是鳥類中最大的,它生活在沙漠地帶,為了適應經常奔跑的生活,翅膀退化便于平衡身體。
4、聯系幼兒的生活,引導幼兒討論還有哪些不會飛的鳥?(企鵝)了解企鵝的生活習性。
5、教師小結:知道一些鳥是因為生存環境的變化,翅膀才逐漸的退化,所以不會飛。
活動反思: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也是小朋友們所喜歡的,在課上,孩子們開心的交談著:我家養過小兔子,可是,它后來自己跑掉了;我家養過貓,它會捉老鼠;在課上,我和孩子們討論了什么是瀕危動物,為什么會成為瀕危動物這個嚴峻的話題。孩子們從中知道了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幼兒開始并不知道鴕鳥和企鵝是屬于鳥類,活動中才了解,但幼兒對它們的'生活習性還是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的,相信通過這次的“愛鳥周”活動,幼兒在關于“鳥”的知識方面有比較大的收獲,對于護鳥、愛鳥、愛護環境等方面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一次孩子在科學發現室里玩,我發現孩子們對小鳥的標本很感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我設計了這個活動。目的在于通過對小鳥的探索,發展孩子們的語言概括能力,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同時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多種多樣的鳥,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初步具有愛鳥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鳥的標本、圖片、碟片、圖書
2.師幼共同布置活動室環境
三、活動過程:
(一)以參觀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1. 這幾天,我們和小鳥交了朋友,老師和小朋友還收集了許多小鳥的圖書、圖片、標本、碟片,現在請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講一講,你認識的小鳥叫什么?長得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2.請小朋友坐下來,把你看見的小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3.誰來告訴大家,你看見的是什么鳥?是什么樣子的。
(二)了解鳥的異同點
1.小朋友認識的小鳥真多,這些小鳥長得都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呢?我們再仔細去看看、找找,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提問:你發現小鳥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好嗎?(請個別幼兒回答)
2.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現了小鳥有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你有沒有發現小鳥在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相互交流后,再個別回答)
。ㄈ┝私庑▲B的本領
1.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現小鳥有這么多相同的地方,小鳥真可愛。那么小鳥有些什么本領呢?請小朋友先想一想,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請個別幼兒回答)
2.一起學學做做動作
3.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現在就讓小鳥表演給我們看(幼兒看碟片)
。ㄋ模┲励B是人類的朋友,要保護鳥類
小鳥有這么多的本領,那么你們喜歡小鳥嗎?為什么?你會怎么做呢?
。ㄎ澹┙Y束
今天我們和很多的小鳥做了朋友,還有很多的小鳥也想和我們交朋友呢,等會兒我們再一起來看XX小朋友帶來的碟片,看看還有哪些我們不認識的小鳥。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采集活動,使幼兒發現周圍世界有各種各樣的樹葉,激發幼兒觀賞大自然的興趣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學習分類的技能,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利用采集到的樹葉拼成圖案,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只采集盒(放樹葉用)。
活動過程:
1、通過采集樹葉的活動,激發幼兒觀賞各種樹葉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幼兒園活動場地的周圍,有許多大小不同的樹,有的是常綠樹,有的是落葉樹,樹上長著不同的美麗的葉子,落葉樹的葉子有的已經掉下來了。今天我們每人那一個采集盒到活動場地四周去采集一些樹葉,尋找你喜歡的、不同的、漂亮的樹葉。小朋友可以到樹下去拾落葉,如果有的地上沒有,你可以輕輕的.采摘幾片!
2、幼兒討論交流采集的樹葉,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大膽發言。
師:“請把小朋友自己采集的樹葉放在桌子上,你們看看、摸摸,還可以聞聞,然后告訴大家,你采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
3、學習分類。
師:“你們采集了這么多不一樣的樹葉,現在把你們的樹葉進行分類,可以分成兩類、三類,愿意怎么分就怎么分。”“請小朋友告訴大家,你把樹葉分成了幾類?你是怎樣分的?”“剛才你們有的是把樹葉按形狀分的,有的按大小分的,有的按顏色分的,這樣我們看到了樹葉是各種各樣的,它們形狀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非常美麗。”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進行樹葉粘拼圖案的游戲,鞏固地各種樹葉的認識。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泥螺在不同燒制方法上呈現出的泥螺肉大小、色澤、口味上的變化,泥螺殼的變化,這本身是一個重要的吸引幼兒的興趣點,它將成為孩子們自主學習的內在動機。由于泥螺在海泥、水、鹽這三種不同的材料了就會有不同的變化泥螺里加了水,它就能變胖了,加了鹽的泥螺會縮小。同時加了水和鹽的泥螺也會縮小,讓幼兒探索泥螺的特性。
活動目標 1、觀察泥螺的外形特征,知道泥螺有多種烹飪方法。
2、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發現泥螺在各種材料中的不同變化,萌發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3、探索鮮泥螺、腌制泥螺的外形和口感的不同。
活動準備 新鮮的泥螺、腌制的泥螺、鹽、海泥、水、記錄表、熟泥螺、鹽水。
活動過程
一、泥螺的外觀。
1、看泥螺的生長視頻。
2、剛才我們在視頻里看到的是什么?
3、請幼兒說說泥螺的外觀形狀。
。耗嗦蓠W著淡灰色的圓殼,伸出肥胖的大舌頭,吐著白沫,在沙地上懶洋洋地蠕動著。它們的食物是海水和沙。爬累了,它們就把舌頭縮進殼里,躺在沙灘上無憂無慮地“睡大覺”。
二、泥螺的變化。
1、剛才我們看來視頻泥螺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
2、泥螺在沙地里是懶洋洋地蠕動,那它在別的地方是怎樣動的'呢?
3、交代規則:老師在后面的桌上放了新鮮的泥螺、海泥土、水、鹽、記錄表、鹽水。請你們在記錄表里記錄下泥螺的不同變化。
4、幼兒操作將泥螺在海泥土里、水里、鹽里、鹽水里的變化。
5、驗證。
。1)請幼兒將記錄表分類貼在展示板上說一說泥螺在海泥土里的變化。
。2)說說泥螺在水里的變化。
(3)說說泥螺在鹽里的變化。
(4)說說泥螺在鹽水里的變化。
。耗嗦菰诤D嗤晾飼厝鋭樱谒飼L大,在鹽里會慢慢變小,在鹽水里也會變小。
三、探索鮮泥螺于腌泥螺的不同。
1、你吃過泥螺嗎?你吃過的泥螺可以怎么烹飪的?
。耗嗦菘梢苑艤、紅燒吃,蒸著吃,腌著吃。
2、活泥螺在海泥土里、水里、鹽里、鹽水里有不同的變化,煮熟以后的泥螺也有很多種變化。
3、出示鮮泥螺與腌泥螺。
4、請幼兒看一看說說發現了什么?
5、摸一摸鮮泥螺與腌泥螺有什么不同?
6、嘗一嘗熟的鮮泥螺與腌泥螺的口感有什么不同?
。乎r泥螺的肉比較大、吃起來軟軟的、鮮鮮的、殼一碰就碎。咸泥螺肉變小、變咸、變硬了、泥螺殼也發生了變化。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樣的。
2、增強對物體細節部分觀察的敏銳性。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圖片及籽兒、與掛圖相應的實物水果。
活動重點:
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樣的。
活動難點:
增強對物體細節部分觀察的敏銳性。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經驗:
引導幼兒說說已經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兒:
——“秋天到了,水果大豐收,我們能吃好多的`水果,你們最喜歡吃什么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寶寶呢?”
2、引導幼兒認識籽兒:
出示水果實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
——“這些水果都有籽嗎?”
教師當場切開哈密瓜,引導幼兒在品嘗的過程中觀察、比較籽兒的不同:
——“你能區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嗎?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哈密瓜的籽寶寶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寶寶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導幼兒分組開展配對游戲:
為幼兒提供一些水果圖片和水果籽兒。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重點引導幼兒討論:
——“這是誰的籽寶寶?”
4、引導幼兒欣賞故事《西瓜子的故事》:
引導幼兒了解籽兒的用處,知道籽兒是水果的種子。
——“現在知道籽寶寶有什么用處了吧?”
提出繼續探索的要求:
——“回家后,我們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認識的這些水果以外,還有哪些水果有籽兒呢?”
5、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果實與種子》,進一步了解果實與籽的秘密。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杯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9
中班《夏天》科學教案03-29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科學教案11-23
中班科學教案08-19
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2-16
昆蟲的中班科學教案10-05
《竹》中班科學教案10-05
《恐龍》的中班科學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