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科學教案范文合集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動物,是幼兒所喜愛的,也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幼兒對動物有很大的探索欲望。同時中班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有所欠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因此我借助《昆蟲捉迷藏》這一活動,一方面讓幼兒了解一些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激發幼兒探究動物積極思考的愿望。另一方面,引導幼兒通過 “動物捉迷藏”的游戲,幫助幼兒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技能,提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2.掌握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的原理及方法;
難點:理解保護色,知道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PPT、保護色前期準備、圖片五組、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你們玩過捉迷藏嗎?捉迷藏怎么玩?(其他人躲起來,一個人去找)
2、有一些昆蟲想和你們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戲。來看看你們認識它們嗎?
二、基礎部分
(一)播放PPT:引導幼兒認識昆蟲。(蚱蜢、知了、花螳螂、枯葉蝶)
(二)昆蟲捉迷藏。
1、你們現在都認識了這些昆蟲,那讓我們來找一找它們都藏在了什么地方吧!
2、還有許多昆蟲也很淘氣,也藏了起來,我們來看看這幅圖上藏了哪一只昆蟲?
總結:原來枯葉蝶也跟花螳螂一樣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的。
3、你們的眼睛可真厲害,還有一只昆蟲也藏了起來,我們找找看。
今天,我們了解了一個新的本領,叫做“保護色”。誰來告訴大家什么叫做保護色?(利用與自己顏色、形狀相近的地方躲避敵人叫做保護色)
(三)幫助昆蟲藏一藏
1、還有一些昆蟲不知道自己該藏在什么地方,讓我們一起幫它們藏一藏吧。
2、幼兒操作,教師輪流指導。
3、進行活動小節。
總結:原來,你們都是利用保護色的方法幫小昆蟲們找到它們的藏身之處的。
三、本領遷移
(一)不僅昆蟲會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之外,還有一些動物也會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二)播放動物PPT
1、貓頭鷹:你看誰藏在這里了?它又是怎么保護自己的呢?
2、雷鳥:它為什么要躲在雪地里?
3、變色龍:這是誰?它為什么躲在這里?
4、我們人類要保護動物。
5、那我們又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呢?(看看衣服、鞋子、眼鏡、帽子)
四、結束部分
其實,我們玩捉迷藏的時候也可以用保護色的方法保護自己,活動結束后,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我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下午小朋友和我一起來分享你們的好方法好嗎?
五、活動延伸
在圖書區投放相關圖書、資料,讓幼兒繼續了解動物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依據中班幼兒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體現了“整合”的設計思想,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幼兒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幼兒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活動中注重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究,豐富體驗,給幼兒較充分的發展機會。也借此活動幼兒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技能。但由于前期幼兒對昆蟲的了解還不夠多、不夠深入,他們在活動時對有些昆蟲的生活習性還不是很了解,有些幼兒沒有找到躲藏的昆蟲。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提供更多的機會,注重生活經驗的積累。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猜測故事內容,感受繪本畫面中幽默、有趣的故事情節。
2、初步感知、了解地底下的常見植物和小動物,在“看一看、猜一猜、說一說”的語言游戲中體驗觀察、探索、交流活動的樂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簡單了解小鼴鼠的生活習性。
物質準備:ppt課件《啪啦啪啦—砰》;紅薯、蘿卜實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子圖書第1頁:熟悉故事主角“小鼴鼠”。
1、觀察:它是誰?我們叫它什么名字呢?(小鼴鼠)
2、猜測:小鼴鼠在干什么呢?
師:小鼴鼠使勁在挖泥土,發出“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的聲音,它在找什么呢?
二、集體翻閱電子圖書,了解地底下的常見植物。
1、觀察畫面細節
①:猜一猜,這一種植物可能會是什么呢?
2、知識豐富與拓展
①:地面上的紅薯綠葉、地面下的紅薯果實
師:紅薯的葉子綠綠的,長在地面上;紅薯的果實紅紅的,長在地底下,我們的小眼睛看不見。秋天的時候,人們把紅薯的果實挖出來,可以把紅薯做成甜甜的紅薯湯喝,也可以把紅薯做成烤紅薯吃,味道又香又好吃。
3、游戲情境體驗
①:嘗一口香噴噴的紅薯,喀嚓、真甜哪!
4、觀察畫面細節
②:猜一猜,這一種植物又會是什么呢?
5、知識豐富與拓展
②:地面上的蘿卜綠葉、地面下的蘿卜果實。
師:蘿卜的葉子綠綠的,長在地面上;蘿卜的果實也是長在地底下,我們的小眼睛也看不見。秋天的`時候,人們把地底下的蘿卜挖出來。蘿卜的品種很多,有白蘿卜、大紅蘿卜、胡蘿卜。蘿卜的營養也很豐富,可以放在湯里煮,做成蘿卜湯,也可以把蘿卜炒著吃,又好吃又有營養,我們小朋友要經常吃蘿卜,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長得壯壯的,變得更健康。
6、游戲情境體驗
②:咬一口大大的蘿卜,啊嗚!好辣!呸呸!
7、知識豐富與拓展
③:原來,紅薯、蘿卜,它們都生長在地底下,我們小眼睛看不見,只能看到綠綠的葉子,看不見果實。那么,哪個小朋友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實也是生長在地底下的呢?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認識木材,了解的特性和用途,能說出常見的木材制品,知道愛護它們。
教學時間:2教時第一教時
活動準備:一次性的筷子等木制品。
活動過程:
1、導入教師出示一次性的'筷子。
提問:
(1)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
(3)它是用什么制作的?
2、通過上述啟發式提問,引出課題,讓幼兒了解木材的用處。
提問:
(1)什么是木材?
(2)木材有什么特點?
(3)木材有什么用處?
第二教時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本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實地參觀教室設施。
(1)什么叫木材制品?
(2)教室里有哪些接物品是木材制成的?
(3)小朋友 在使用木材制品時,要怎樣做?
2、結合幼兒用書,談談自己還見過哪些木材制品。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通過探索了解各種紙的吸水性。
2、 掌握簡單的統計方法。
3、 體會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4、 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認真觀察實驗過程。
難點:統計的熟練程度。
活動準備
皺紋紙、瓦楞紙、報紙、彩色卡紙、蠟光紙、亮光紙、宣紙、“紙張吸水性統計表”、筆、托盤
活動過程
(一) 開始環節:
教師里布置了一片小花園,這些花是用不同材質的紙做成的。
(二)基本環節
1、 教師示范紙的吸水性兩個小實驗,讓幼兒觀察。
實驗一:教師用皺紋紙準備的粉花,將花兒放在水面上。
(幼:用皺紋紙制作的花朵展開了,花開了)實驗后,教師將濕的皺紋紙放入托盤中。教師小結:這朵用皺紋紙做的小花,喝了很多很多的水,肚子都撐飽了。說明皺紋紙吸水。
教師取來一朵兒用亮光紙做成的'彩色紙花放入水底,這時的小花兒漂了上來,老師將紙花拿出,抖了抖花,孩子們都發現,紙沒有濕,教師小結:這朵小花想喝水,可是它怎么喝都喝不進去,說明亮光紙不吸水。
實驗二:教師在黑板上準備一張宣紙,師說:這么多美麗的紙花,我想把它畫下來,有不同顏色的,真漂亮,順勢拿出一支特大號的毛筆在宣紙上畫了一個大圓點,這是花芯,請了幾位小朋友上來畫花瓣,讓幼兒觀察。
2、介紹“紙張吸水性統計表”
3、讓孩子們做實驗,并把實驗結果以打勾的方式記錄在統計表中,教師進行指導。(用吸管吸水滴在紙張中間,看看有什么變化)
(三)結束環節
經驗分享,進行總結
教師總結:通過這張圖表我們可以看出吸水的紙有皺紋紙、報紙,不吸水的紙有海綿紙和發亮的瓦楞紙。
(四)延伸環節
小花園里的花,按順序請孩子選一朵自己最喜歡的紙花,放在盆里做實驗,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它們的吸水性。
教學反思
當我上完這節課時,我覺得有些不足之處,我感覺在(實驗二)中,我只是針對被叫的孩子觀察,沒有設計到全體幼兒,還有在做“紙張吸水性統計表”時,班里孩子第一次接觸,有些陌生,我帶著孩子做了前兩個紙是否吸水,孩子回答都很正確但在打勾方面沒能做的更好,原因在前面(實驗一)當我引出吸水和不吸水字卡時,沒有過多認讀導致。
如果讓我重新上《吸水的紙 》這一課,我會面向全體孩子,在他們熟知紙張名稱的前提下,讓孩子們分組去探索、去討論,最終得出結論。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調動各感官讓幼兒了解溶解的概念。
2.能用做標記,和身體的動作多種方式對事物探索并分類。
3.提高幼兒的應辨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4.對溶解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6.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探索水中的秘密過程中,孩子通過自身操作從而知道哪些東西是可以溶解的,哪些東西是不能溶解與水的。
活動準備
1大豆,花生,小段面條若干,白砂糖,鹽若干。
2.裝滿熱水的水壺一個,小碗若干,干毛巾
3.粘貼實物的.卡紙一張
活動過程
(1)水的秘密
S: “小朋友看老師這杯子里面是什么?”
Y: “水”.
S: “水是什么樣子的有沒有顏色?有沒有味道?”
Y: “ 沒有顏色沒有味道。”
S: “那今天老師的這兩個杯子里面的水有個秘密,誰愿意動動腦筋,把秘密跟我們揭開”.請兩個依次幼兒準備幾把勺子,嘗試水的味道
一杯甜的一杯咸的.
S: “那你們知道這水里的秘密是什么嗎?”
(2) 糖和鹽的溶解
S: “那么杯子里面的糖和鹽你們看的見嗎”?
Y: “看不見”.
S: “對了糖和鹽放在水里和水寶寶在一起看不見自己變成了糖水和鹽水,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叫溶解。”
“小朋友說一次溶解”.
“那我們現在來看糖和鹽是怎樣溶解的好不好?”
“先放一杯水,在把鹽放進去,提示:鹽是什么樣子的,摸起是細細的,你們能看見鹽寶寶嗎?”
“放進水后,“你們還能看見鹽寶寶嗎?”
Y: “不能”.
S: “他變成怎樣?”
Y: “軟軟的”
S: “那現在我們想鹽寶寶溶解的更快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請小朋友回答.”
y: “搖一搖,用勺子攪拌”.
S: “非常聰明。現在我們的鹽寶寶怎么樣了?”
不見了,提示幼兒我們要說溶解了。老師還要提醒小朋友不是所有溶解的東西都能吃,所以小朋友自己在做實驗的時候自己不能隨便拿到嘴巴里面嘗知道了嗎?
S:“現在我們請一個小朋友幫糖溶解好不好?”
給以幫助與鼓勵
3.幼兒自己嘗試操作溶解與不溶解
那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溶解呢?
S: “花生能不能溶解”.
S: “好現在小朋友看黑板老師紙上這些事物你們都認識嗎?”五種,好老師現在老師給小朋友布置一個任務小朋友做小偵探,去試以下是不是所有的動寫都能溶解,如果不是,找出不能溶解,后面老師把這些材料都放在了實驗,音樂響起結束實驗記得完成任務并不能把材料帶出實驗室。
二..統計
能的畫圓不能打叉
三.游戲
1點心和他的糖水
S: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老師來做糕點師傅,我做點心些糖水,
誰愿意做我的白糖。”
Y: “我”.
S: “那你們得先回答幾個問題,看看你們剛才仔細不仔細。”
(1) S: “白糖是什么樣子的?”
Y: “硬硬的(請幼兒用肢體表示)”.
(2)S: “放在水里是什么樣子的?”
Y: 軟軟的(請幼兒用肢體表示)
( 3 ) S: “用勺子攪拌是什么樣子的?”
Y: “快速轉動(請幼兒用肢體表示)”
(4)S: “溶解了是什么樣子的?”
Y: “不見了(請幼兒用肢體表示)睡著了”
2 、放音樂請幼兒表演2次
3個幼兒和全部幼兒
游戲開始,告訴幼兒圓圈里是一盆水,幼兒在圈外和圈內表演
四、活動延伸
幼兒蹲下睡下后,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拿出一包橘子粉,和老師們說再見,幼兒隨老師一起到外面洗手制作美味可口的果汁。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表現的相當有興趣。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大點的孩子基本可以自己完成整個過程,小一點的孩子需要教師從旁指導。在游戲環節中孩子們玩得很開心,這種在玩中學習知識的目標正是我想達到的。縱觀整個過程,探索的意義無處不在,只是在科學知識方面應該再加強一些。教師在設計這個活動時如果再能加入面粉,沙子,木塊之類的材料效果應該更好。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取暖用具和用途,知道它們能給人們帶來溫暖。
2、關心周圍的科技產品并知道使用它們的安全方法。
【活動準備】
一些取暖用具圖片;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介紹自己家里的取暖用具,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冬天冷嗎?怎樣做才會感到暖和呢?”(鍛煉、穿厚衣服、取暖等)
2、今天就請你們把自己家的取暖用具介紹給大家,說說它叫什么,怎么用。
二、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取暖用具是用不同的方法發熱的,有不同的.用法。
1、出示所準備的取暖用具的圖片,“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取暖用具,你們知道它們是怎樣發熱的嗎?”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取暖用具如何發熱的: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爐、火炕用煤取暖;油汀、空調、電暖氣、電暖風、暖手爐、電熱毯是用電取暖;熱水袋用熱水取暖,攜帶方便。
三、請幼兒按照取暖用具的發熱方法進行分類。
教師簡單小結:用電發熱的取暖用具,這一類我們稱之為“電器類”。不用電的這一類取暖用具稱為“非電器類”。
四、討論各類取暖用具的優缺點。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看了這么多的取暖用具,你覺得哪個取暖用具好,為什么?
油汀、空調可以給很多人用,但比較浪費電。熱水袋攜帶方便,可以靈活使用,但只能一個人用。爐子、火炕的缺點是不衛生,但經濟實用等。
五、知道取暖用具的正確用法,提醒幼兒一定要注意使用時候的安全。
討論:使用它們時,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空調,電暖氣要注意別觸電。
火爐和水暖氣要注意防火等。
六、引導幼兒多鍛煉、多運動,才是最安全取暖方法。
七、小結、延伸。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一些我們常見的取暖工具,以后你還會看到更多、更新的取暖用具。那么,你長大后想發明什么樣的取暖用具呢?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喜歡探索科學的興趣。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相互協作的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初步了解淀粉對人體的作用, 培養幼兒科學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一個小型的菜市場配有:蓮藕、土豆、芋頭、南瓜、米飯、餅干、包子、面條、四季豆、豆芽、西紅柿、蘑菇、木耳、雞蛋、豬肉、青菜、蘿卜等事物。碘酒、淀粉、小刀、盤子人手一份。一段愉快的音樂。
教學過程:
一、以魔術的形式引出淀粉和碘酒,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過魔術嗎?在哪里看過?
(幼)在電視上看過。
(師)魔術很有趣,今天老師也來表演一個魔術。
——出示白紙一張,請幼兒觀察。
(師)這是一張百紙,你能看出上面有什么嗎?
(幼)上面沒有什么。
(師)現在我來要變了。大家可要看好了!這瓶是碘酒,小朋友打針時經常用來消毒的,現在老師把它均勻的涂在這張白紙上。
(師)現在的白紙和剛才一樣嗎?有什么變化?
(幼)不一樣,上面畫了畫。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么變的嗎?
(師)總結:答案就是它——出示淀粉和碘酒,在這張白紙上看似沒有什么,其實老師預先用淀粉加水調成了糊,再用糊在紙上面畫了一副畫,由于淀粉和紙一樣也是白色的,所以才不容易看出來。但是淀粉碰到了碘酒就不一樣了,它們會發生化學變化,遇到碘酒的淀粉會立刻變成深紫色。
二、尋找食物中的淀粉
(師)你們以前見過淀粉嗎?在什么地方見過?
(幼)沒見過
(師)其實小朋友不但見過而且還喝過呢,只是你們沒發現而已。廚房的阿姨為了使湯的味道更加美味,小朋友更喜歡喝,就把淀粉加在湯里了。現在小朋友回憶一下,我們喝過的西紅柿湯、忌憚湯等是不是特別好喝呀?
(幼)是,味道很鮮美。
(師)對了,那是因為用淀粉做的湯清澈而又粘滑,口感和視覺都很好。不但如此,而且淀粉非常有營養,我們吃的大部分食物里就含有許多的淀粉,那什么食物中含有淀粉,什么食物中不含有淀粉呢?大家猜一猜。
(幼)我想雞蛋里含有淀粉,因為雞蛋很營養…
(師)大家說的都不錯,但是靠猜是猜不出來的,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證明,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實驗。
(師)這些是純淀粉,我們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大家看到滴了碘酒的`淀粉立刻變成了深紫色。用這個方法就能幫助我們找一找哪些食物里汗有淀粉,現在老師請兩位小朋友來做第二個實驗——出示蓮藕和雞蛋。
(師)蓮藕和雞蛋我們經常吃,它們里面有沒有汗淀粉呢?我們來看一看。
(師)通過這個實驗你們發現了什么?——出示食物淀粉表
(幼)我們發現蓮藕里含有淀粉,雞蛋里面不含有淀粉—教師將幼兒的表達記錄在表格中(含有的畫∨,不含的畫×)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大家還想試試嗎?
(幼)想,我想試試,我也想試試。
(師)大家都想試,那好吧。我們到菜市場去,條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回來進行實驗,但是老師提一個小小的要求:大家在實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小刀切食物時不要切到自己的手,不會切的小朋友也可以請老師幫忙。我們分五組進行試驗,每組一張記錄表,并把你們實驗的結果記錄在這張表格中(出示幼兒記錄表),含有淀粉的就在食物名稱后面畫∨,不含的畫×。好,大家行動起來吧!(將幼兒分成五組)
三、集體實驗(放一段愉快的音樂),教師從旁指導
四、師生總結
(師)第一組請一位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們的發現。
(幼)通過實驗,我們發現…中含有淀粉,…中不含有淀粉。
(師)請第二組的小朋友來說一說。
(師)總結:小朋友真棒,找到了這么多含有淀粉的食物,因為淀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可以有效的抑制腸道疾病。所以我們應該多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從而保護我們的身體。其實呀,我們今天還只是找到了一部分,還有許多的食物中都含有淀粉,象水果中同樣也含有大量的淀粉,他們都等小朋友去發現。我們課后再去認真的找一找。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感知葫蘆的基礎上能表述葫蘆的特征及用途,并能大膽發揮想象給葫蘆進行裝飾。
2、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
3、幼兒樂于探索,能大膽表達,在活動中感受葫蘆的有趣,從而產生愛葫蘆的情感。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葫蘆娃動畫片;實物葫蘆、卡紙、雙面膠、絨條、彩紙;葫蘆食品圖片;葫蘆小制作圖片;葫蘆兄弟主題曲音樂。
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經驗。
活動重難點:幼兒在感知葫蘆的基礎上能表述葫蘆的特征及用途,并能大膽發揮想象給葫蘆進行裝飾。
活動過程:
一、觀看葫蘆兄弟動畫片引出葫蘆。
二、出示葫蘆讓幼兒觀察葫蘆的特征。
三、了解葫蘆里面的.秘密。
四、葫蘆的生長過程。
五、葫蘆的種類。
六、葫蘆的用途。
1、可以用來做各種菜肴。
2、做各種工藝品。
七、裝飾葫蘆。
給幼兒提供各種材料如:卡紙、絨條、彩紙給葫蘆娃娃進行裝飾。
八、分享活動成果:
帶上葫蘆娃娃照相、跳舞。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種葫蘆。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這個世界存在著一些奇異的物種,需要大家一起去探索發現,而對于中班的孩子而言,更是覺得神奇,這就需要我們去引導,讓孩子主動地無窮的想像力,從而感知這個奇妙的世界。 中班孩子年齡較小,他們想了解認識的奇異動物很多,一些物種不是我們隨處可見,通過故事《誰丟了尾巴》,讓幼兒了解并知道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特殊的保護方式,充分想像的空間,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吧。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動物用保護色、斷尾、噴“墨汁”等保護自己的本領。
2、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3、培養幼兒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了解周圍事物的動態。
活動準備
1、掛圖二幅,圖一:蝴蝶、蟋蟀、瓢蟲、蜻蜓、枯葉蝶、花螳螂,竹節蟲變色龍、樹蛙、斑馬等;圖二:壁虎、海星、蚯蚓、烏龜、烏賊魚等
2、幼兒、家長有關動物自我保護的圖片、碟片、圖書等資料。
3、沒尾巴的動物圖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活動,講述故事《誰丟了尾巴》
(1)根據故事情節提問:故事里都有誰?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誰丟了尾巴?(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去交流,發現) (2)根據上述內容讓幼兒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有了大致了解。
2、出示掛圖1(枯葉蝶、蟋蟀、瓢蟲、竹節蟲等)講解它們為什么不容易被敵人吃掉,引導幼兒說出它們自己有特殊的“保護色”。讓幼兒了解這些小動物正是利用隨著周圍顏色變化面變化,從而把自己隱藏起來,這是它們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出示掛圖2(壁虎、海星、蚯蚓、烏龜、烏賊魚等)讓幼兒先自己說一說這些動物有哪些自我保護的本領。例如:壁虎斷尾保護自己,蚯蚓斷掉身體、海星的.再生等這些動物的再生本領,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讓孩子自主表述烏龜、烏賊魚這些動物的自我保護方式。
3、出示家長幼兒圖書、碟片等資料,讓幼兒觀察。
放碟片,自我保護的動物,讓幼兒觀賞更多的動物自我保護的方式。
4、連線涂色游戲<找尾巴>,每人一張沒尾巴的動物圖片,每人一盒彩筆。
5、分組欣賞,共同。
延伸活動
1、到院子里探索秘密,找一找,院子里哪些昆蟲動物有自己的自衛能力。
2、到圖書區讓幼兒觀看關于動物的圖書。
活動反思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秘的,對孩子們來說有著致使的吸引力,吸引著他們去探索,去發現,本節課通過讓幼兒了解動物通過保護色、再生等特殊的本領來保護自己,幼兒非常感興趣,幼兒通過觀察、表述、連線游戲、觀看圖書等方式,使幼兒更直觀、生動地認識了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生存方式,從而培養了幼兒熱愛生命、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
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培養細致觀察事物的能力。
2、了解昆蟲眼睛的有關常識。
3、能比較不同眼睛的特征。
活動準備:
1、名畫欣賞《大眼瞪小眼》
2、畫家介紹、畫作欣賞
3、各種昆蟲眼睛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封底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t:畫面里有什么昆蟲?
t:小朋友來看看他們是長什么樣子的.啊?
t:一般在什么季節能看到它們?
t:動動小腦筋來猜一猜他們在干什么?
幼兒集體討論。
二、參考幼兒用書后的(附1)(附2)。介紹畫家的特色,引導幼兒細致的觀察畫家。
t:小朋友來仔細看看圖片,看看它們的眼睛長在哪里?
t:是什么樣子的?
t:它們的翅膀是什么顏色的?
t:你還看到了什么?
幼兒集體討論。
三、出示各種昆蟲的眼睛的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討論:昆蟲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
t:小朋友來看看這些昆蟲的眼睛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
t:蒼蠅和蜻蜓的眼睛很大,占據了頭的大部分。如果我們人的眼睛也占了頭的大部分的話,那該是個什么樣子啊?(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給幼兒一個直觀形象)
t:昆蟲的眼睛顏色,形狀一樣嗎?
t:眼睛上有睫毛、眼皮嗎?會眨眼睛嗎?
t:眼睛的位置和我們一樣嗎?
t:昆蟲的眼睛都是兩個嗎?
教師總結:昆蟲的眼睛是復眼,不是一個單個的眼睛,而是許許多多的小眼組成的,視力特別好,但看東西是一格一格的。(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
四、活動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杯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9
中班《夏天》科學教案03-29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2-16
中班科學教案08-19
中班科學教案11-23
中班科學教案《沙》03-20
【推薦】中班科學教案12-30
【熱門】中班科學教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