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科學教案范文集錦六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一、目標
1、對物體在斜面滾動的現象感興趣,初步感受物體移動的速度與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關。
2、能大膽地運用語言交流、表達,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的樂趣。
3、養成細致觀察和積極實踐的好習慣。
二、準備
1、各種圓柱體積木若干,長方形木板
2、毛巾若干
三、過程
1、導入活動
(1)出示圓柱體積木及長方形木板,要求幼兒說出其名稱。(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
(2)告訴幼兒今天小圓柱和長方形要在一起做游戲,小圓柱想請長方形幫忙,讓它活動活動,這時長方形有點兒發愁了,不知怎么辦才好,小朋友你有辦法嗎?
2、幼兒初次操作
3、操作后提問
(1)你剛才是用什么辦法讓小圓柱動起來的?
(2)請抬起木板的幼兒來示范。
(3)這樣把木板抬起來就象滑滑梯。
4、
把木板抬起來一點,就象小朋友所說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
5、現在請小朋友去找一樣東西幫忙,把木板抬起來,然后讓小圓柱滾起來。
6、幼兒再次操作
提問:
(1)剛才,你是請誰幫忙的,怎樣幫忙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把二塊木板的一頭放得不一樣高低,然后讓它滾,讓幼兒說一說二塊木板上的小圓柱哪一塊滾得快,哪一塊滾得慢?
幼兒二人合作再次操作
(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注意些什么?(團結、友愛、互相謙讓)
(2)提問:二個坡上的小圓柱哪個滾得快,哪個滾得慢?
得出結論:高坡上滾得快,低坡上滾得慢,一樣高的坡上的.小圓柱滾得一樣快。
7、怎樣讓二個小圓柱在一樣高的山坡上,滾得一個快,一個慢。
8、幼兒操作
(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
(2)告訴幼兒一邊桌上有毛巾和圍巾,假如需要他們幫忙的話去請他們。
9、討論:小圓柱滾下的快慢。
10、討論后:
鋪上毛巾的滾得慢,木板上的小圓柱滾得快。
11、這是為什么?
因為木板光滑,所以小圓柱滾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滾得慢。
12、:所以汽車要在光滑的馬路上開,如果在草地上開會發現什么情況?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并了解泥鰍的主要特征,體驗抓泥鰍的樂趣。
2、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激發幼兒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了解有關魚類的知識。
2、泥鰍、臉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相關的錄象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受泥鰍,了解泥鰍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鰍是怎么樣的?
2、幼兒觀察后自由講述自己的發現。
3、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4、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
5、看相關的錄象,梳理有關泥鰍的'知識。
二、嘗試體驗、比較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1、平時看過大人是怎么抓泥鰍的?
2、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樣都去試一試、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
3、幼兒嘗試、比較、發現不同。
4、討論: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抓泥鰍有什么不同?為什么這樣?
5、師生小結
三、延伸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精心地準備材料,設計教案,到活動的實施,我都認真地對待,活動中孩子們非常地投入,效果較好。通過這一活動,我也悟出了以下幾點:
1、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要順應幼兒的興趣。其實,一開始,我設計的活動是科常類的《認識泥鰍》。而捉泥鰍這一活動是從我試上后才生成的。試上時,我按原來的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由于天熱,泥鰍顯得特別的調皮好動,不停地在托盤里游來游去,最后竟從托盤里跳了出來,這下我可傻眼了,因為我自己害怕泥鰍,不敢捉泥鰍。在我的影響下,幾個女孩子也尖叫起來,可大部分孩子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沖過去捉泥鰍,特別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鰍一滑又逃走的時候,孩子們更是激動,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試一試。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動也從科常類的認識泥鰍改為科探類的捉泥鰍。
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也如我所料,活動場面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孩子們個個興趣濃厚,積極主動。
2、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一開始我也害怕泥鰍,可活動開始時,有教師捉泥鰍這一環節,為了克服自己對泥鰍的恐懼,我事先買了泥鰍在家里練習,先是戴了手套捉,適應一點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課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時覺得泥鰍還蠻可愛的。我想也正是我這種情緒感染了孩子,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大膽探索,沒有一個孩子因為懼怕泥鰍而不參加活動。
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雖然活動中孩子們能與材料充分地互動,但教師缺乏向孩子傳遞愛護小動物的思想,因此活動時,孩子們的表現顯得有點殘忍,用食品夾夾泥鰍時,有的泥鰍就被夾得出血了,但孩子們還是不放過。當時我也看見抹布上的血,雖然當時我及時鼓勵孩子捉泥鰍時要注意保護泥鰍,玩的時候不要讓泥鰍受傷了,孩子們后面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現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動前就要求孩子們要注意保護動物,不要讓泥鰍受傷了,那孩子們肯定會注意,不至于把泥鰍夾出血來還不放過,那活動就更完美了。這是我在活動前考慮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訓,活動前要考慮周到一點。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指南針的發明歷史,知道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
2、能探索指南針與磁場的關系,有探索與想象力。
3、能進一步感受到祖國的博大精深,為祖國的發明而自豪。
活動準備:
1、電視或者電影里有關司南的片段;
2、指南針若干個、磁鐵若干、粗的縫衣針、細線;
3、古代司南的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1、播放司南的相關視頻,引起幼兒的興趣。請幼兒討論你看到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由什么構成?電視里拿它來做什么?
2、教師簡單地向小朋友們介紹司南就是今天的指南針,介紹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pass)的國家。讓幼兒知道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于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的性質,后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于是勞動人民進一步利用磁體的指極性,制成指示方向的機械,這就是指南針。教師要告訴幼兒指南針最初的作用是用來祭祀、占卜、軍事等,并出示相關圖片,加深印象,讓幼兒明白指南針對當時的農業發展和社促進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
3、請幼兒說一說指南針在今天的'作用,并且出示相關航海等照片。
4、請幼兒自由討論:你見過指南針嗎?你會使用指南針嗎?指南針如何用?
5、教師做總結,告訴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使用指南針。然后再一次總結指南針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升華幼兒對祖國的感情。
6、請幼兒到手工區,利用材料自行制作簡易指南針,教師做簡單的指導,讓幼兒自由探索和了解指南針的原理。
活動延伸:
請幼兒觀看完整的介紹四大發明之指南針的紀錄片,加數對指南針的認識和感受。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的目的: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自由觀察、感知、區分,從而體驗聲音的產生,懂得聲音強弱、長短、高低等粗淺的知識;
2、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參加操作活動,使之對各種發聲現象發生濃厚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思維、口語表達能力及節奏感;
4、通過發現聲音與人的關系,教育幼兒講禮貌、遵守紀律。
活動準備:
1、各種小樂器、玻璃瓶、瓶蓋、易拉罐、小塑料桶、鐵條、小沙石等;
2、讓幼兒在家、在外觀察各種有趣的聲音,并知道一些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活動過程:
1、體驗聲音的產生:
(1)我們一起來跳快樂舞;
“請你們想一想,剛才快樂舞中所發出的聲音如啪啪啪、踏踏踏、噓噓噓、嘚嘚嘚是怎樣發出來的?”兩手拍在一起,就能拍出啪啪啪的聲音,用腳朝地面踏地時就會發出踏踏踏的聲音,用舌頭用力在口里彈動時就會發出嘚嘚嘚有聲音,當把嘴撮起從口中用力向外噴氣時,就能發出噓噓噓的聲音。
(2)請全體幼兒在室內用器械或身體想辦法讓東西發出聲音,引導幼兒用手用力拍門、窗,用鐵條敲扔玻璃瓶,用力拍椅子,把石頭放進易拉罐搖,把瓶扔下地,用手掌拍臉,用力揉紙等。除了剛才你們自己動手發現各種聲音,平時你們還聽見過什么聲音?它們怎樣發聲?引導幼兒:吃飯時,聽到湯匙碰碗的聲音,水龍頭的水滴到水桶里的聲音,洗澡時發出的聲音,用手按門玲發出的聲音,電視機打開開關就響的聲音,回家開關門的聲音。當你們不用手或其它東西碰東西,會不會有聲音發出來?請試試。引導幼兒:兩只手不拍在一起,沒有聲音。腳不碰地面也沒有聲音,不用手拍桌子也沒有聲音等。
(3)小結:對了,剛才小朋友都說了,不管是什么東西,只要動了才能發出聲音,不動它就不會發出聲音,同時教育幼兒要做一個愛動腦筋、想問題的好孩子。
2、感知、區分聲音,初步知道聲音有強弱、長短、高低之分。
(1)你們都聽見過什么聲音?
幼兒:汽車叫、小鳥叫、小狗叫、歌聲、笑聲、流水聲、喝水聲、爸爸打呼嚕聲等。
(2)應啟發幼兒運用對比法初步掌握聲音的強弱、高低、長短。你們想一想,誰和誰相比,它們的聲音強(大聲、有力)、弱(小聲)、長的、短的、高高的、低低的'?誰說的對,模仿得好、像,我們就跟他(她)學。
幼兒:“老虎叫的聲音強,小貓叫的聲音弱”,“打雷的聲音強、閃電的聲音弱”,“公雞叫的聲音高,母雞叫的聲音低”,“小羊叫的聲音長,青蛙叫的聲音短”,“手鈴的聲音高,雙響筒的聲音低”,“火車鳴叫聲長,汽車鳴叫聲短”等。
(3)利用聲音與人的關系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同時對有趣的聲音做個小結。“聲音是很奇妙的,如果你是一個好孩子,那么平常生活中你所發出的不同聲音一定很好聽,如果你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那么你在平常生活中所發出的各種聲音,一定很難聽,甚至影響到別人。”請幼兒們自由交談,在平時自己怎樣做,才能使各種聲音發出來很好聽,才能得到老師、父母的夸獎。在幼兒園生活、學習,有些什么聲音不應該發出來?讓幼兒們自由討論,老師指導。“小朋友經過討論,都知道什么聲音好聽,什么聲音不好聽?希望小朋友們無論在玩還是在學習中,都要小心不要發出難聽的聲音影響別人,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這樣老師和大家都喜歡他(她)。
3、復習打擊樂《西班牙斗牛士》。
(1)全班幼兒自由選擇樂器進行合奏;
(2)要求幼兒打擊樂器節奏穩,注意樂曲中強弱部分,用正確的方法打擊各種樂器,使它們發出動聽的聲音;
4、以律動的“叫聲“結束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前一階段,我班幼兒玩了“哪輛汽車滑得快”的游戲,幼兒在活動中興趣非常濃,都發現了汽車跑道的坡度越高,汽車就滑得越快。同時我還發現幼兒對汽車滑得遠近也非常感興趣。于是,我決定投幼兒所好,引領幼兒繼續開展對汽車的探索,關注、探究身邊的科學現象。
活動中,我首先提問“空車和滿車都從高高的小山坡上自己滑下去,哪一輛會滑得遠一些呢?”,讓幼兒進行自主的猜想和討論,然后引導幼兒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在整個活動中,我除了提供大量現成的操作材料以外,更多的是鼓勵幼兒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更多的是關注、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實驗的結果,在與同伴的討論交流中發現“空車和滿車都從高高的小山坡上自己滑下去,滿車會滑得遠一些”,培養了幼兒科學探究的品質,使幼兒獲得更多的科學知識。
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和對科學的興趣。通過親自實驗,讓幼兒感受到空車和滿車從同一坡度上滑下來,滿車滑得遠一些。
2、在探究過程中,引導幼兒學會合作,細心觀察,認真記錄,并能大膽表達。
3、培養幼兒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準備:
1、空車、滿車若干(同一車型)。
2、小山坡模型。
3、人手一塊記錄板。
4、活動室內老師事先投放一些可以做欄桿(或軌道)的材料。
5、老師預設幼兒在實驗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相應的準備。
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輛小汽車,你們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很快的發現有一輛汽車上面裝了蘋果,一輛是空車,一輛是滿車。
3、師:如果空車和滿車都從這個高高的小山坡上自己滑下去,那一輛汽車會滑得遠一些呢?
二、幼兒猜想
幼:我認為是空車滑得遠,因為它輕。
師:你是這樣認為的,誰有不同的意見?
幼:我認為是滿車滑得遠,因為它上面裝了蘋果。
● 教師與幼兒一起統計預測結果:有3名幼兒園認為滿車滑得遠,有17名幼兒認為空車滑得遠。
●統計結束后,教師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并提醒幼兒一邊做實驗一邊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實驗的結果。
三、實驗論證
1、幼兒找到好朋友,兩人合作做實驗,一人拿空車,一人拿滿車,并把實驗的情況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 有的幼兒用“√”和“×”表示汽車滑得遠近。
● 有的幼兒用“☆”和“○” 表示汽車滑得遠近。
● 有的幼兒用“100”和“0” 表示汽車滑得遠近。
● 有的幼兒用“——”和“—”表示汽車滑得遠近。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觀察幼兒在實驗中碰到那些問題,并組織幼兒討論,讓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 本過程中每一組幼兒都積極的投入了實驗,并能一邊實驗一邊做記錄,而且有好幾組幼兒都發現汽車開到地板上會突然拐彎,導致看不出哪輛汽車滑得遠。
● 有一組幼兒還發現了兩輛汽車會相撞(由于空車先開后沒及時拿開,所以擋住了滿車的順利前進,同時滿車還把空車朝前推了一下),導致會誤導幼兒對實驗結果的判斷。
● 集體商量討論解決這兩個問題的辦法 。
師:汽車拐彎怎么辦呢?
幼:把汽車放放正開下去,就不拐彎了。
師:誰有更好的辦法?
幼:我覺得在下面搭一個欄桿汽車就不會拐彎了。(幼兒都覺得這個辦法比較好)
師:那汽車撞車怎么辦呢?
幼:我把汽車拿掉就撞不到了。
師:那拿掉了汽車我們怎樣記住它原來滑到哪呢?
幼:我知道了,我用鉛筆在那做一個記號。(集體通過這個辦法,并用粉筆做記號,可以看的清楚些)
3、請幼兒用想到的辦法解決實驗中的問題,進行第二次比較科學的實驗,并將實驗結果記錄清楚。
4、在實驗過程中幼兒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幼兒會把個人的情感融入實驗中去,把實驗當成是比賽,總想著自己要贏,所以會違反實驗的要求,比如會使用外力讓自己的汽車滑得遠,需要老師在指導過程中引導幼兒尊重事實。
四、交流討論
1、先請幼兒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
2、請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
提問:你們是怎樣做實驗的,做了多少次實驗,結果怎樣。
引導幼兒累計自己的實驗次數,看著記錄卡講,另一名幼兒做補充。教師也累計總的空車和滿車滑得遠的次數。
有九組幼兒通過做實驗知道了是滿車滑得遠一些,但有一組幼兒的結果產生了異議。
3、進行集體驗證。
讓這名幼兒重新一個人做實驗三次,前兩次他還不服氣,還是認為自己的空車遠,到第三次才勉強接受了事實。教師這時應抓住這個教育鍥機,表揚他的膽量,但同時要教育他應該尊重科學事實。
4、引導幼兒共同討論。
師、為什么會滿車滑得遠呢?
幼:因為滿車重,它從山坡上滑下來沖力很大。
師:那為什么有的時候會空車遠呢?
幼:有的人用手用力一推的。
幼:滿車有的時候會發生交通事故,撞在欄桿上,所以開得沒有空車遠。
師:那哪一輛汽車滑得遠的次數多呢?
幼(異口同聲):滿車。
五、得出結論
1、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空車和滿車從高高的小山坡上自己滑下來,滿車滑得遠一些,空車滑得近一些。
2、教師提出新問題,引起幼兒下次實驗的興趣。
● 是不是空車上裝得東西越重,汽車就滑得越遠嗎?
● 如果空車和滿車從矮矮的山坡上自己滑下來,結果又是怎么樣呢?
3、幼兒收拾、整理實驗室。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為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做準備。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更好的認識時鐘。
2、學習認識整點和半點。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的認識時間,并區分整點和半點。
活動準備
時鐘模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理解什么是時鐘?
1、開始時老師先唱一首時鐘歌,聽一聽時鐘有什么用途?滴答滴答當當當,滴答滴答當當當,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出示時鐘模型,看,我們認識它嗎?
提問:我們為什么要認識時鐘?
二、 認識時鐘
1、 認識鐘面,看時鐘上面有什么?
有1—12個數字,兩顆針,長針和短針;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這兩顆針都是順時針走。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
2、 認識整點,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指著1點、9點、12點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的針。
3、 認識半點,分針指向6,時針剛過幾就是幾點半。(指著1點半、9點半、12點半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半的針。
4,幼兒都到鐘面上進行練習,試著撥針認時間。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我們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時間也進行了演練,幼兒興趣非常高,并記住了學習時間,上學放學時間,培養了他們熱愛時間的好習慣。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浮起的雞蛋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談感覺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牽牛花_大班科學教案07-06
大班科學教案:學吹泡泡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間的空隙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大力紙橋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科學教案10-13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01-22
大班神奇的科學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