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課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學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制作蘇打噴泉,培養幼兒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2、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蓋的瓶子、吸管、膠帶、白醋、小蘇打、水、抹布
活動過程:
教師演示:
1、在瓶蓋上插入吸管,吸管離瓶底距離有一定距離
2、在塑料瓶中倒入適量的水,并加醋(醋要比水多)
3、瓶內放人兩勺小蘇打,迅速將瓶蓋蓋上。
幼兒討論觀察到的現象。
1、這個實驗真有趣,水從吸管中噴出來了。
2、像噴泉一樣,瓶子里有許多小泡泡。
3、噴泉真好看!我也想做一個小噴泉。
我來做小噴泉。
1、先在瓶里放入水,再放醋和1勺蘇打,噴泉沒有做成功。
2、蓋子沒蓋好,泡泡都跑出來了。
3、將吸管插入瓶蓋中,用膠帶將吸管固定在瓶蓋上。先在瓶子里放人一些水,再放入一些醋,最后放人2勺蘇打,迅速蓋上帶有吸管的.瓶蓋。
說一說我的實驗結果。
1、放l勺蘇打不成功,醋要多放一些,再放2勺蘇打,水就噴出來了。
2、瓶蓋沒有蓋嚴,泡泡都跑出來了,一定要蓋嚴瓶蓋。
3、先放一些水,再放一些醋,最后放了2勺蘇打,噴泉就做成了。
幼兒記錄實驗過程。
注意事項:
1、教師提醒幼兒要進行分工:負責記錄的幼兒要將醋、小蘇打的用量記錄清楚。
2、檢查醋和小蘇打的比例是否適當,瓶蓋密封是否嚴緊。
3、蓋瓶蓋的速度要快。
4、要將小蘇打碾碎后放入瓶內。
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開不開心啊,小朋友們幫老師吧實驗器材放到實驗角去好不好,小朋友們都玩累了,休息一會吧
中班科學課教案2
設計意圖:
玩降落傘是我園小朋友很喜歡玩的一項戶外體育活動,幼兒沉醉在物體緩緩落下的情景中。于是,就借用降落傘……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活動,體驗玩降落傘的樂趣。
2.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探索降落傘降落速度快慢與垂吊物重量之間的關系,大膽用完整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并記錄結果。
3.提高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降落傘若干個、重量夾子若干、勾叉記錄標志若干、記號筆若干,
活動重點:
喜歡參與科學活動,體驗玩降落傘的樂趣。
活動難點:
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探索降落傘降落速度快慢與垂吊物重量之間的關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察"降落傘",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師:小朋友見過各種各樣的傘,今天啊洪老師也帶來了一頂奇怪的傘,看是什么?(出示降落傘圖片)降落傘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大大圓圓的布、還有線)那個大大圓圓的叫傘面,傘面還有方的、長的,下面還有一根根傘繩。那你知道什么時候要用降落傘呀?(幼:從飛機上跳下來的時候、飛機出事的時候)降落傘還可以用來做什么?(飛機在一個地方不好降落時人們也要用降落傘)師:你們喜歡玩降落傘嗎?
師:今天洪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簡易的降落傘我們一起來玩玩吧。
(二)第一次嘗試玩降落傘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感知、探索、物體下落這一自然現象。
1.請幼兒拿著降落傘,把它們輕輕地往上拋,看看它們會怎樣。
2.剛才我們玩了降落傘,不管它被扔得多高,它總要掉下來、你有什么發現?它是怎樣落下的?
(三)第二次探索"降落傘"。(引導幼兒感知降落傘降落速度快慢與垂吊物重量之間的關系)
1. 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進行猜想。
師:大夾子寶寶看到小夾子玩的這么高興也很想來玩一玩,我們也請它一起來玩玩吧?你們覺得大夾子坐著降落傘下來是怎樣的呢?跟小夾子的降落傘會一樣嗎?哪一個會比較快(引導幼兒猜想,大夾子的降落傘和小夾子的降落傘速度有什么不一樣)老師這兒有一張表格請你們看看,想一想那一種降落傘落下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呢?(大夾子、小夾子)把你認為會落得比較快的那個在里面畫給較慢的降落傘打X。
根據幼兒的猜想情況作小結。引導幼兒動手實驗。
2. 介紹實驗及觀察要求。
(1)自己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試驗。
(2)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比較
(3)根據比較的結果,給較快的降落傘打上∨,給較慢的`降落傘打X。
3. 幼兒自主探究,教師指導。
4. 結合記錄表進行梳理小結。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實驗過程和結果。
師:誰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有的降落傘落的快,有的降落傘落的慢呢?
(3)教師梳理小結。
師:掛小夾子的降落傘輕,降落傘落的慢,掛大夾子的降落傘重,降落傘落的快。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降落傘,也觀察探索了一下,不同重量垂釣物的降落傘降落的速度,還知道了降落傘對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作用,回去以后可以跟你們的好伙伴還有爸爸媽媽他們一起分享吧。
中班科學課教案3
活動名稱:科學——怎么會有聲音活動目標:
1、使幼兒獲取震動物體會產生聲音的具體經驗,知道不同物體震動產生的聲音各不同。
2、教育幼兒注意保護聽力,激發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3、教會幼兒分辨不同物體德爾聲音,發展幼兒聽覺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能震動并產生聲音的物體:橡皮筋、紙、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現在你們能聽到什么聲音?這些聲音是哪里來的?(汽車喇叭、風聲、鳥叫聲、琴聲、講話聲等)那小朋友,我們自己能不能發出一些聲音來呢?你能夠發出什么聲音來?(拍手聲、跺腳聲、口哨聲…)
二、引導幼兒探索聲音的產生。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聲音是從哪里來的嗎?它們怎么會有聲音
呢?(幼兒討論、猜測)現在請你們自己來試一試,你用桌子上的東西怎么能發出聲音?知道幼兒用各種材料發出聲音,如用手輕輕撥拉橡皮筋,或者用手抖動紙張等。你們發出了什么聲音?你們在做試驗的時候還發現了身?(有東西動就會有聲音)請你們再來試一試,看看聲音出來的時候,還會產生什么現象?(振動現象)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探索并感知物體的振動,可用手輕輕觸放在物體上(打擊大鼓)剛才你們把手放到鼓上的時候還發現了什么?(有振動的感覺,鼓不振動,聲音也就會停止。)幼兒表達、討論。
三、引導幼兒探索自己講話的聲音。
教師:是不是所有的聲音都是有東西在振動而產生的呢?(是的`)我們
在講話的時候哪里在振動的呢?(喉部聲帶)引導幼兒討論并做發聲試驗,啟發幼兒把手放到喉部感知聲帶的振動。
四、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知道了聲音產生的秘密,我們在振動的物體的時候,就
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你們喜歡聽什么樣的聲音?(好聽的聲音)如果聽到了很響的、很刺耳的聲音時應該怎樣做?(捂住耳朵,保護好耳朵。)
活動延伸
1、玩發出各種聲音的游戲。
2、組織幼兒討論哪些是好聽的聲音,哪些是噪音?
3、組織幼兒到大自然聽各種的聲音。效果分析:
中班科學課教案4
目標:
積極動手做科學小實驗,初步感知彈性物品的特點和性質。內容:神秘的彈性物品
準備:
教具:錄音機、磁帶、彈簧、賀卡、小兔圖片;學具:海綿、氣球、松緊帶、皮筋、積木、鉛筆、雪花片、磁帶盒、紙、發套、高彈手套。
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非常神奇的世界里”(放錄音),“聽,多好聽的聲音,到底是個什么地方?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教師帶幼兒學小鳥飛的動作進入教室。
〈二〉基本部分
1、通過操作感知彈性物品的特點。
〈1〉幼兒每人一根皮筋
“來到了神奇的世界,大家看看我們身邊的桌子上有什么?”〈皮筋〉“現在你可以玩一玩,但玩的時候,你要仔細看,它會怎么樣?”幼兒玩耍,教師觀察。“請你拉一拉皮筋,邊玩邊仔細看,它會怎么樣?”教師小結:皮筋用力拉開后會變長,放開后回到原來的樣子。
〈2〉每組一個小籃子,內裝有海綿、氣球、松緊帶等彈性物品
教師揭開蓋布:“神奇世界的`東西可真多,我們一起看看還有些什么呢?”〈請幼兒看一看、講一講。〉“小朋友想玩玩這些東西嗎?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樣玩玩,看看誰的玩法最獨特。”〈啟發幼兒可以跟組里的小朋友換著玩〉
教師對這些問題逐個進行引導。
比如:“吹氣球”提問:沒吹的氣球是什么樣的?往氣球里吹器,氣球會有什么變化?給氣球放氣,它會怎么樣?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這些彈性物品的性質、特點。
“剛才我們玩了這么多東西,準能說說它們有個什么共同的秘密?”幼兒思考,各抒己見,自主表達各自的觀點。
3、啟發幼兒聯想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有彈性
“剛才小朋友發現了皮筋、海綿、氣球對它們用力以后,會變形,手放開后又變成原來的樣子,是有彈性的,那么除了這些東西外,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是有彈性的呢?”
4、指導幼兒進行彈性、非彈性分類,進一步鞏固對彈性的認識
5、發散性思維訓練:“如果你是一位設計師,你會設計一件什么樣的彈性玩具?”〈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述〉對每一位幼兒設計出來的每一件物品,不論好壞,都要做出積極的評判,鼓勵幼兒積極思考,激發求異思維的火花。
6、延伸活動:“制作彈性玩具――會跳的電池”
中班科學課教案5
一、活動目的
1、探索感知相同的物體、在相同的坡面,不同的坡度上的滾動速度。
2、嘗試用記錄表的方式表現實驗的結果,初步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二、活動準備
1、資源準備教師演示包:(1)實物:能滾動的物體,高矮不一的斜坡兩個。(2)記錄活動表格
(一)幼兒資源包:(1)實物(各種能滾動的物體,高矮不一的斜坡兩個。)(2)記錄活動表格
(二)親子活動包:(1)三種不同的斜坡:(高的斜坡、矮的斜坡、帶絨布的斜坡)(3)記錄活動表格
(三)自行準備:(1)課桌。(2)示頻儀、電源插座。(3)黑板。
2、經驗準備教師:需要了解斜坡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幼兒:幼兒收集各種能滾動的物體,會填寫簡單的表格。
3、環境準備在科學區準備各種各樣的能滾動的物體和高矮不同的斜坡。
三、科學詞匯斜坡:就是一個斜的面。
四、方法詞匯觀察:觀察滾動的.物體在相同的坡面不同的坡度上快慢。
操作:在活動中讓幼兒把能滾動的物體在不同坡度的坡面上滾動。
記錄:記錄不同高度的坡度物體滾的快慢。
五、活動建議
1、導入活動實物導入:讓幼兒觀察斜坡,說說斜坡像什么?
2、問題引導讓幼兒說說小球等一些可以滾動的東西放在斜坡上,輕輕地把手松開,它們會怎么樣;再出示另一個斜坡,請幼兒觀察比較兩個斜坡有什么不同;如果把兩個一樣的玩具分別放在高矮不同的斜坡上同時滑下來,誰會跑的快一些。
3、幼兒作業先猜想,并將猜想的結果用"√"表示在"我猜想"這一欄里。
我猜想哪個滾的快先讓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物體從哪個斜坡上滾下來快,然后讓幼兒自己去試一試,然后把自己把自己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最后利用滾的快現象,進行滑坡比賽。
4、過程關注。
在幼兒進行比賽時,教師要關注幼兒是否選擇兩個一樣的物體;操作時是否同時放手;提醒幼兒滑坡比賽時是否用相同的斜坡。
5、教師。
這次游戲活動讓我們知道了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斜坡,知道了不同的斜坡,物體從上面滾下來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這個斜坡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多的幫助。如搬運工人從上面往下面搬東西時就可以用這個斜披幫忙,可以減少很多的力氣。
6、活動延伸
(1)區域延伸在科學區多種滾動的物體:感知不同的物體在相同高度的滑坡上滾動的快慢,并記錄于下表。
(2)家庭親子活動延伸能滾動的物體;不同的斜坡(坡度高、坡度矮、坡度上有絨布)。與父母一起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三種不同坡度的斜坡上滾動的快慢。并作記錄。
中班科學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猜猜、想想、找找、說說的過程中知道動物尾巴的各種功能。
2、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大膽想象,能發現問題并提出疑問。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猜猜我是誰,兔子舞的flash。
2、情景設置:樹林。
3、動物和動物尾巴的圖片,動物胸飾人手一份,幼兒游戲用錄音磁帶等。
4、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的圖片,積累一些粗淺的動物尾巴功用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1、師:最近,我們一直在和動物交朋友,現在,我的電腦里有幾只小動物想和大家捉迷藏,請你們猜猜它們是誰?
2、課件
由局部觀察到整體聯想猜測。
3、師:你們發現這些小動物都有什么?它們為什么要有尾巴呀?(幼兒自由講述)
二、找一找,說一說。
1、師:那邊樹林里還有許多小動物想和你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你們快去找找吧。(幼兒尋找小動物)
2、師:你找到了哪個動物朋友?你發現了什么?(沒有尾巴)
3、這些小動物沒有了尾巴,它們都怎么了?它們為什么要(著急)呀?(幼兒自由講述)
4、師:哎呀,原來動物的尾巴有的可以保持平衡,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來幫助逃跑,有的可以當成武器,有的可以纏繞,有的可以當成被子,還有的可以用來報警、儲存脂肪、趨趕蚊蠅……它們的尾巴有這么大的用處,我們快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尾巴吧。(幼兒尋找動物朋友的尾巴)
5、師:你的動物朋友的尾巴找對了嗎?請你和你的朋友看一看,都找對了嗎?
師:有誰找錯了嗎?它的尾巴應該是怎樣的?
6、師:動物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尾巴可高興了,我們和它們一起慶祝一下吧(看flash舞蹈)。
活動反思:
1、從課題選擇上來說,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都特別強,加之他們又都非常喜歡動物,但通過了解我發現,孩子們對動物的某一身體部位,比如說“尾巴”的'了解就比較少。我選擇這一課題,就是為了滿足幼兒對這方面的探究欲望。
2、從設計思路上來說,《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精心呵護和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的好奇心。因此,在本節活動課的設計上,是以猜測、觀察、描述、游戲為主體組織教學。作為教師,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做好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另外,在整個活動中,充分利用圖片、多媒體手段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幼兒從中知道各種動物尾巴的用途,同時克服活動難點——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通過觀察、描述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游戲環節里,讓幼兒在合作參與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提升幼兒熱愛科學,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中班科學課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枯葉蝶、竹節蟲、螳螂等昆蟲保護自己的方法,理解“保護色”“擬態”的含義。
2、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興趣,感受動物生存的奇妙。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活動前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動物自我保護調查表》,對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有一定的經驗儲備。
2、材料準備:課件、昆蟲圖片、昆蟲操作卡、仿真昆蟲、游戲場景。
活動重難點:重點: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擬態”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難點:能細致觀察、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過程:
1、激趣:聆聽音樂《森林狂想曲》,幼兒在音樂的情境中飾演小昆蟲進入活動場地。
2、幼兒交流、分享已有經驗,了解多種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
(1)小組自由交流、討論。
(2)教師引導幼兒集體交流、觀看視頻資料。
3、觀察枯葉蝶、竹節蟲,尺蠖,金花蟲的圖片,了解昆蟲的保護方法,理解保護色和擬態的作用。
(1)幼兒自由觀察圖片,尋找其中隱藏的昆蟲。圖片上的小昆蟲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請你找找看它藏在哪里?用筆來圈一圈。
(2)集中討論、幼兒分享自己的發現。原來每幅圖里都藏著一只小昆蟲啊,你覺得誰藏的最好?誰有什么新發現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3)觀看視頻,進一步了解昆蟲的保護色。
小結:昆蟲們為了保護自己,有的會把身體的顏色變的'和周圍環境很像,我們把這種方法叫作“保護色”。有的不僅顏色像,連樣子也像,這種方法更高明,我們叫它“擬態。”
4、游戲“比眼力”:幼兒細致觀察、快速尋找圖片中隱藏的昆蟲。是小昆蟲藏得好,還是小朋友眼睛亮?我們和它玩個比眼力的游戲吧!
5、游戲“昆蟲小偵探”,在躲藏和尋找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昆蟲的“偽裝術”, 產生探究的興趣。昆蟲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你認識它們嗎?藏在哪里不容易被發現呢?
這里有大樹、花園和草叢,請一組小朋友幫昆蟲找到最安全的地方藏起來。另一組小朋友來做“昆蟲小偵探”去找一找,然后說說你找到了什么?是在哪里發現的?
6、活動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車、飛機等內容的圖片,供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探究“保護色”在生活中的運用。
我們人類也向昆蟲學習了“保護色”這種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嗎?我這兒還有一些圖片,送給你們帶回去和老師、小朋友們一起發現其中的秘密吧!
三、活動反思:
本活動目標我根據本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重在培養和激發幼兒對動物保護本領的好奇心,我在把握活動的重難點、關鍵點的同時,還充分考慮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在活動中我注重讓孩子在游戲中探究,豐富體驗,給幼兒較充分的發展機會。但由于幼兒對昆蟲的了解還不夠多、不夠深入,他們在活動時對有些昆蟲的生活習性還不是很了解,因此表現出部分幼兒沒有完全融入到活動中。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應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提供更多的機會,注重生活經驗的積累。
中班科學課教案8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動物用保護色、斷尾、噴“墨汁”等保護自己的本領。
2、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3、培養幼兒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了解周圍事物的動態。
【活動準備】
1、掛圖二幅,圖一:蝴蝶、蟋蟀、瓢蟲、蜻蜓、枯葉蝶、花螳螂,竹節蟲變色龍、樹蛙、斑馬等;圖二:壁虎、海星、蚯蚓、烏龜、烏賊魚等
2、幼兒、家長收集的有關動物自我保護的圖片、碟片、圖書等資料。
3、沒尾巴的動物圖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活動,講述故事《誰丟了尾巴》
(1)根據故事情節提問:故事里都有誰??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誰丟了尾巴?(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去交流,發現)
(2)根據上述內容讓幼兒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有了大致了解。
2、出示掛圖1(枯葉蝶、蟋蟀、瓢蟲、竹節蟲等)講解它們為什么不容易被敵人吃掉,引導幼兒說出它們自己有特殊的“保護色”。讓幼兒了解這些小動物正是利用隨著周圍顏色變化面變化,從而把自己隱藏起來,這是它們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出示掛圖2(壁虎、海星、蚯蚓、烏龜、烏賊魚等)讓幼兒先自己說一說這些動物有哪些自我保護的`本領。例如:壁虎斷尾保護自己,蚯蚓斷掉身體、海星的再生等這些動物的再生本領,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讓孩子自主表述烏龜、烏賊魚這些動物的自我保護方式。
3、出示家長幼兒收集的圖書、碟片等資料,讓幼兒觀察。
放碟片,自我保護的動物,讓幼兒觀賞更多的動物自我保護的方式。
4、連線涂色游戲<找尾巴>,每人一張沒尾巴的動物圖片,每人一盒彩筆。
5、分組欣賞,共同評價。
【延伸活動】
1、到院子里探索秘密,找一找,院子里哪些昆蟲動物有自己的自衛能力。
2、到圖書區讓幼兒觀看關于動物的圖書。
【活動反思】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秘的,對孩子們來說有著致使的吸引力,吸引著他們去探索,去發現,本節課通過讓幼兒了解動物通過保護色、再生等特殊的本領來保護自己,幼兒非常感興趣,幼兒通過觀察、表述、連線游戲、觀看圖書等方式,使幼兒更直觀、生動地認識了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生存方式,從而培養了幼兒熱愛生命、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
中班科學課教案9
【活動目標】
通過對豆豆的觀察和實驗,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活動準備】
高腳杯6個、黃豆若干、大鐵盤6個、記錄白紙30張、鉛筆30支。
【活動過程】
探究的問題:把黃豆放到高腳杯里,要裝得滿滿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將酒杯放在大鐵盤上,看看有什么變化?
幼兒討論:
(1)豆豆被泡大了。
(2)豆豆會從杯子里跳出來。
(3)不會有變化。
試一試。幼兒把黃豆放到高腳杯里,裝得滿滿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將酒杯放在大鐵盤上并仔細觀察。
說說我的發現。
(1)看見一顆顆黃豆陸陸續續地從高腳杯跳到鐵盤中。
(2)豆子發出蹦蹦的響聲,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來了。
數一數,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記錄紙上記錄活動的結果。
想一想,還有哪些豆子會跳舞呢?水泡過的豆子與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注意事項】
1、實驗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各個環節教師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2、挑選黃豆時要挑選顆粒飽滿的黃豆。
中班科學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表自己的見解。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干;
2.圓形硬紙卡人手兩張,木棍或牙簽、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找一找,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自己選一件玩具,玩一玩,看一看,找一找,在玩具上找一件神奇的東西,它可以連接車輪使汽車平穩地向前開動,它是什么呢?
(幼1:是輪胎)
(幼2:是車子里的方向盤)
(幼3:是里面的發動機)
(幼4:是輪胎里面的棍子)
師: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東西呢?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先看老師手上的車子。
(評析:活動的導入部分通過老師富有懸念的提問,將幼兒引入自發的探究環節中。本環節中,孩子始終帶著問題在玩樂。通過自己不斷的動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曉中。)
二、觀察老師的組合玩具車,初步了解車軸的作用。
(一)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汽車,它缺了什么呢?(車輪)
把車輪放上去就能開動嗎?(老師把四個車輪“放”到車身上去,松開手滾動,車輪四散滾開)
為什么有了車輪它還不能平穩地向前開動?
(幼1:因為它沒裝好)
(幼2:車輪沒有連起來)
(幼3:中間少了一根連起來的棍子)
(二)師:車輪怎樣才可以連起來,讓它平穩地向前滾呢?
(請一個幼兒上前和老師一起將車輪用車軸相連并拼裝到車身上去,拼接好后開一開,滾一滾)
現在玩具車可以開給你開給我,老師用什么東西把兩個輪子連起來,讓它不散開,能平穩地向前滾動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它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
(三)學習“車軸”的名稱,了解車軸連接車輪,促進車子平穩前行的作用。
(評析:本環節的三個部分是不斷遞進的。在本環節中,通過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包袱”,使幼兒關注到連接車輪的車軸,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操作實驗和討論交流。
(一)實驗
師:車軸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作用,讓車子平穩地前進,我們用圓紙板做車輪,牙簽做車軸做個實驗好嗎?
實驗1:滾動一塊圓紙板,觀察滾動的情形。
實驗2:用牙簽將兩圓心相連后滾動,觀察滾動的情形。
(二)討論和交流:
師:一塊圓紙板滾動是怎樣呢?兩塊圓紙板用牙簽連起來又是怎樣滾動的.呢?
(幼1:我滾一個小車輪的時候,滾不起來,兩個連起來就好滾了)
(幼2:一個車輪滾一會兒就倒了,兩個車輪連起來可以一直滾)
(幼3:一個紙板滾得不平衡,兩個串起來就平衡了)
師:哪種方法可以使車輪平穩地向前滾動呢?為什么呢?
(幼兒自由發表見解)
總結:圓紙板有了牙簽相連所以能平穩地向前滾動,所以車輪是因為有車軸相連才可以平穩地前進。
(評析:本環節是活動的高潮部分。幼兒通過圓紙板和牙簽的兩個小實驗,了解了圓紙板平穩向前滾動的原因,從而遷移了相關的經驗。)
四、擴展和想像
師: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車軸的呢?(依維柯、三機、大客車、皮卡、小轎車……)
假如車子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車軸沒有了,想一想會發生什么情況呢?
(幼1:車子開著開著,“嘭”一聲,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沒有車軸了,輪子就到處散開了)
(幼3:車子會撞到一塊兒去,會起火,會爆炸)
(評析:本環節充分擴展了孩子的想象力,雖然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顯見的,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對車軸作用的認識。)
五、游戲:找車軸
再一次挑選自己喜愛的的玩具車,找一找它的車軸在哪里,向老師和同伴談談它的作用。
(評析:從尋找到了解,然后再尋找,孩子們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延伸:
1、觀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車輛是不是都有車軸。
2、與爸媽討論車軸的用途
3、在手工區提供廢舊紙盒,牙簽細木棍或細鉛絲,若干圓卡紙板,制作可以滾動的紙盒小汽車。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幼兒感興趣的車軸問題入手,利用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實驗活動,來探索、驗證了車軸的作用,使師生共在玩樂中,共享了經驗,交流了情感,激發了智慧。
2、本次活動內容來自幼兒日常的生活,從一個幼兒的提問,從兩個孩子為車輪車軸的爭執,及手工區內材料的提供中,我們找到了本次課題的教育契機。針對車軸這一具體事物的作用進行探索和驗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
中班科學課教案11
一、設計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觀察到,孩子對水有一種特殊的興趣,我們要抓住時機,引導幼兒去探究水的一些科學現象。“誰是水的好朋友”這一活動,正是引導幼兒正確運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比較、發現、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溶解”現象,并嘗試分類,使幼兒在玩水過程中對這種現象產生好奇心,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科技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發現某物品(糖、鹽等)溶于水。某些物品(沙、泥等)不溶于水的現象。
2、了解科學技術將水溶解現象運用到生活中的情況。
3、培養幼兒對水的興趣,激發幼兒參與科技活動的積極性。
三、活動準備:
1、糖、鹽、油、泥沙、味精等物品若干,分別放入透明量杯內,外貼形象生動的標簽,并引導幼兒認識這些標簽。
2、透明量杯若干,攪拌棒、小勺子、純凈水、飲料等。
3、提供紅、藍桌各一張。
4、飲料、涼開水、純凈水、草莓晶若干;
5、錄像“純凈水制作過程”。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裝著清水的杯子:這個水娃娃好孤單,誰愿做它的好朋友。
復習認識糖、鹽、油。水娃娃請我們幫忙找一找,誰到水里不見了,誰就是它的好朋友。
(二)引導幼兒觀察這三種物品放入水中后的變化。
1、交代操作注意點,不要同時放二種物品,如果水渾濁了,就換水再進行試驗,記住誰是水的好朋友。
2、提問:你找到了誰是水的好朋友?
3、討論:還有誰可以做水的好朋友?
(三)擴大嘗試范圍,并進行分類。
1、介紹能溶入物品的名稱。
剛才,我們已幫水找到了兩個好朋友:鹽和糖,現在有更多的娃娃想做水的'好朋友,它們是誰?(分別介紹物品的名稱,幫助幼兒復習認識物品標簽。)
2、幼兒再次操作嘗試分類。
將水的好朋友放到紅色桌子上,不是水的好朋友放到藍色桌子上。
(四)了解水溶解現象及利用科學技術制造而成的飲料。
│純│ │涼│ │飲│
出示│凈│ │開│ │ │
│水│ │水│ │料│
└─┘ └─┘ └─┘
請幼兒觀察兩杯水有什么不同。介紹純凈水的由來。
1、請幼兒品嘗、比較。
2、討論:這三種物品有什么異同點?
3、看錄像“純凈水制作過程”
4、討論:飲料是怎么來的?
小結:這些都是根據水溶解的現象,工人叔叔運用科學技術而制作的。 (五)自制飲料(草莓汁)
五、活動延伸:
1、把泥沙、油這兩樣物品單獨嘗試,看看有什么變化。
2、與父母一起自制飲料。
中班科學課教案12
活動目標:
1 、通過硬幣小實驗,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具有的慣性。
2、體驗科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硬幣和小紙條若干、視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教師:"小朋友每天是怎樣來幼兒園的?"
教師:"那你們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視頻,讓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你們看看這輛車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人們都向前傾倒了呢?"
2、教師給幼兒展示實驗。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答案就在這個實驗當中。"
(2)操作過程:出示硬幣和紙條
①手握成拳狀;
②將紙條放在拳心上;
③在紙條的一端(拳心的部分)放一枚硬幣
(3)實驗暫停,讓幼兒猜一猜會有什么結果。
教師:"將硬幣放在紙條的.一端,另一只手握成拳,在將紙條和硬幣放在拳心的位置(指給幼兒看),如果老師用力拉紙條的這一端,你們猜猜會發生什么事情?硬幣會怎么樣?"(對幼兒的猜想給予鼓勵)
(4)繼續實驗,另一只手拉住紙條的另一端,迅速的拉出,教師:"你們看到了什么?""這個硬幣還在老師的拳頭上呢。"(可以再演示一遍)
(5)教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讓個別幼兒上前試試,成功與否沒關系,"咦?為什么他的硬幣掉在地上了,老師的硬幣沒有掉在地上呢?""老師是怎樣完成這個動作的?"引導幼兒討論,得出結果:只有快快的、穩穩的向外拉,才能讓硬幣不掉下來。
3、:當硬幣下面的紙條快速的抽出去之后,硬幣還是穩穩地呆在拳心上,沒有掉下來,這個就叫做"慣性"。我們剛才看的公交車突然剎車,人們就向前傾倒的原因就是"慣性"。
4、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操作,在操作過程中,讓幼兒多次嘗試,教師給予指導。
5、操作結束,送硬幣寶寶回家。
三、結束部分帶領幼兒到戶外活動,玩蕩秋千、快跑等游戲,進一步感受慣性。
中班科學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了解昆蟲的居住環境。
學習飼養昆蟲。
培養收集資料與閱讀資料的技能。
活動準備: 透明飼養箱、自制筆記本、放大鏡、大張書面紙。
有關昆蟲的工具書。
活動過程: 拿出飼養箱,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我們如何照顧這些昆蟲呢?
--我們知道它們吃什么嗎?
--它們的家里應該有些什么呢?
與幼兒一起查閱工具書,了解這些昆蟲的名稱、食物、居住環境、生活習性等;并請幼兒畫下來,有教師幫忙下批注。
與幼兒討論如何給蟲蟲布置一個家。
--飼養毛毛蟲,可以利用裝果凍的.空罐,鉆一些洞;或使用飼養箱,放入毛毛蟲喜歡的食物(如菜葉等)。
知道幼兒使用小鏟子、飼養箱等工具,到校園里尋找蚱蜢、螳螂等產見的昆蟲所需要的草、泥土、石塊、小蟲等,為蟲蟲安置一個舒適的家。
中班科學課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綱要》指出:“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要從孩子身邊取材,積極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作為教師要盡量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從而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并培養幼兒一種運用科學的態度、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冰是幼兒 生活中常見并接觸過的物質,幼兒很喜歡玩水,玩冰。在玩冰中幼兒不僅能充分享受玩冰的樂趣,而且能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幼兒對冰的認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不斷深入。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習關于“冰”方面的知識,也是必須的。
二、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活動的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于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整個活動以幼兒操作擺弄為主,同時由于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很難自覺發現冰的一些基本特性,所以活動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設法使冰的這些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嘗試玩冰,知道冰塊的明顯特征。
2、體驗玩冰的樂趣。
3、 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讓幼兒在玩冰活動中充分感受冰的一些基本特性,這方面是注重幼兒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來構建知識;難點為:用語言表達自己看到的現象,這方面注重幼兒語言表達方面的培養。
三、活動準備:
1、五顏六色的`果汁冰塊若干。
2、制作冰塊的各種形狀的物體。
3、熱水一盆,各式顏料等物品。
四、教法和學法:
教與學是一個和諧統一的過程。《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本次活動中,我除了用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外,還采用了直觀教具演示法、情景教學法、游戲法等方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感受冰的神奇和有趣的同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體現活動多元化的整合。
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教師要始終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主要學法有:多通道參與法、情感體驗法、交流討論法、嘗試操作法等。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感官的參與,促進幼兒對科學活動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五、活動過程:
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使幼兒在活動中始終處于積極探索的狀態,在玩中學,學中玩。我把本次活動分為四個環節。
下面我為各位老師具體闡述一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你吃過冷飲嗎?你知道有哪些好吃的冷飲嗎”?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經驗自由交流。(用一個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二)、看看說說,交流經驗
老師出示一塊彩色的冰塊,“這是什么?冰塊是什么顏色的”?“你在哪里見過冰塊?”請幼兒先自由的交流,然后再小結。(這個環節通過簡單的提問,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鞏固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提升,也能照顧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使他們也有主動發言的機會。)
中班科學課教案15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觀察水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發現影響其變化的因素。
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小容器、蠟燭、顏料等若干份,圖書《小水滴旅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螢火蟲”畫叢)。
活動過程:
活動(一)凍冰花
1.帶領幼兒在院子里或幼兒園附近尋找結冰的地方。師生一起在一塊平坦的土地上潑一些水,建造一個小小滑冰場。
讓幼兒在自己建的小冰場上滑冰、拉冰車,充分地感知冰的'特性(涼、滑、硬、脆),享受冰上游戲的快樂。
2.請幼兒用一個小容器盛上水,在水中放些顏料或彩紙屑。將盛滿水的小容器放到室外。
第二天早晨,讓幼兒看看自己的小容器中的水發生了什么變化。取出自己凍的冰,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水為什么會凍成冰。
活動(二)小實驗
1.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小實驗。鼓勵他們用各種辦法把冰塊變成水。如太陽曬、暖氣烤、開水澆、涼水泡等。讓幼兒比較哪種方法能讓冰融化得快一些。
引導幼兒發現溫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2.當冰化成水后,再向幼兒提出新的問題:水還能變成什么?怎樣才能讓水發生變化?鼓勵幼兒繼續進行實驗,用各種辦法將水加熱,觀察水變成蒸氣的過程。
以上實驗結束后,教師可繼續向幼兒提出問題:水蒸氣還會變成什么呢?讓幼兒自己去觀察、思考。
活動建議:
此活動適合在冬季進行。如果在其它季節進行,可以重點放在“小實驗”上。或利用冰箱來制冰。
平時可指導幼兒閱讀圖書《小水滴旅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豐富關于水在自然界中循環的知識。
【中班科學課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課的教案02-11
中班科學課教案02-13
中班科學課的教案15篇02-11
中班科學課的教案(15篇)02-11
中班科學課教案15篇02-13
中班科學課教案(15篇)02-13
中班科學課教案《吃西瓜》09-22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教案02-11
中班科學課教案(通用20篇)05-11
中班科學課件讓空氣更干凈教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