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

時間:2023-02-16 09:45:31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5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

  教學內容:

  里程表(二)

  教學目標:

  1.弄清里程表中的信息與形成路程之間的關系。

  2.能聯系生活實際解決有關里程表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從里程表中獲取與行車路程有關的信息。

  教學難點:

  解決有關里程表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探究展示】

  想一想,說一說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淘氣根據題意畫了一個圖,你看懂了嗎?與同伴說一說。

  二、達標訓練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任務。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完成,教師適當點撥。

  哪一天行駛的里程數最多?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你覺得

  這節課哪個組表現得最棒?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2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小學

  2、學科:數學

  3、課時:1課時

  4、學生課前準備: 每位學生準備一個時鐘,記錄在生活中見到的時刻,調查同學們喜歡的電視節目。

  教學課題:

  教養方面:

  1、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探索、認識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的某一時刻。

  3、在探索、認識24時計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育方面:

  建立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發展方面:

  提高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P52-53上的內容和例3 內容分析: 24時計時法在郵電、交通、廣播等部門廣泛采用著,讓學生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教材先編排了認識24時計時法和探索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關系,再編排 認識時間和時刻的區別和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學情分析: 24時計時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接觸到,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他們缺乏清晰的數學思考過程。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一日有24小時,學會從0點到24點的計時方法,掌握24時計時法。會進行12時計時法(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互相改寫。

  2、正確區分時間和時刻,會運用24時計時法表示某一時刻,會運用24時計時法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重點:兩種計時法互相改寫,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難點: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準備:鐘面,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我利用課件,視頻以及實物,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課堂上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直觀演示、動手操作中,加強對鐘面認識;在發現規律、總結規律中探索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關系;在應用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建立時間觀念,為后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3

  教學內容:

  課本第33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加深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建立除法的邏輯推算。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

  2、方法與過程:經歷自主探究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計算的方法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發展計算思維的靈活性。會用邏輯推理“因為??所以??”,能進行觀察對比,提高對比能力。感知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索與應用過程中,發展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并能熟練計算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整十數被一位數除、整百數被一位數除的計算方法。除法算式的不同讀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故事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好不好?請大家仔細聽好。狐貍裝了一筐蘋果,今天它要賣蘋果。狐貍說:我的`蘋果可甜了,而且還很便宜呢?2 個蘋果只要12元喲?小熊看見了想買蘋果,它說蘋果價錢太貴了,狐貍就說:那好我再便宜一些吧,20個蘋果只要120元錢,小熊高興地說很便宜了,小猴看見了卻說小熊上當受騙了。

  2、啟發提問,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說為什么小猴說小熊受騙了?

  師:請前后四個同學討論討論,說說為什么?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故事中的條件和問題,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3、師:哪組同學能說說你們小組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2個蘋果只要12元。”

  “20個蘋果只要120元。”

  4、師:其他小組能否根據他們小組找到的信息,列出算式嗎?

  生:(1)12÷2=6(元)

  (2)120÷20=

  5、師:在計算120÷20,該怎樣計算呢?

  6、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

  (板書: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討論算法

  師:先請你們小組一起討論計算方法,并試著算一算。

  (核對答案)

  方法一:因為12÷2=6,120里面有12個十,20里面有2個十,所以,12個十除以2個十的商是6。

  師:請和這位同學做法相同的同學舉手。

  師:560÷70這道題,誰來說一說“因為、所以”?

  生:略

  師:還有同學有其他的做法嗎?

  方法二:因為

  20=120,所以120÷20=6。

  師:這位同學想到了“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出示題目卡片200÷20、490÷70、300÷50、240÷30)

  師:像這組同學這樣計算,你們會嗎?能不能說出思考過程?

  200÷20=? 因為__×20=200 所以200÷20=

  490÷70=? 因為__×70=490 所以490÷70=

  300÷50=? 因為__×50=300 所以300÷50=

  240÷30=? 因為__×30=240 所以240÷30=

  師(小結):結合剛才兩組同學的做法,在計算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時,同學們可以根據

  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來計算;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根據12÷2=6,求出120÷20=6;在做題目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師:老師和這兩位同學的做法都不一樣,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是怎么做的?

  (板書:120÷20=6 被除數、除數同時劃去一個0)

  師:有沒有同學能說說老師是怎么做的?

  生:略

  師:好,現在老師就來教你們一個方法:被除數、除數同時劃去相同個數的0,劃0的個數根據除數。

  師:再看剛才那4道題,誰來說說該怎么劃0?

  生:略

  2、講解讀法

  師:哪位同學來讀讀這個算式?120÷20

  (板書:3種讀法)

  生:120÷20 讀作:120除以20

  師:這個算式還有其他讀法嗎?

  生:還可以讀作:20除120

  或:120被20除

  師:這位同學非常好,已經在上課之前就做了預習,老師要表揚他。

  (出示題目卡片:630÷7 400÷80)

  師:請同桌兩位同學小聲地說一說這兩題可以有哪幾種讀法?

  生:略

  師:(出示題目卡片)

  選擇:算式24÷3,下列讀法錯誤的是( )

  A、24除以3 B、24被3除 C、3除24 D、3被24除

  師:請同學們手勢準備、出

  (檢查手勢答案,是否有同學錯)

  師:同學們已經很好地掌握了除法算式的幾種讀法。

  3、鞏固練習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課本第33頁,看例題;看完的同學完成練一練的1計算 師:做得快的同學,第一:請你仔細檢查

  第二:請你任選2題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核對答案)

  師:全對的同學請舉手(看沒有舉手的同學,問他錯在哪)

  師:挑選200÷2、400÷8這兩題,請同學說說他是怎么做的?

  三、應用提高

  1、第33頁的練一練的第2題

  師:小巧和小丁丁和學會了“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后,來到超市里買雞蛋,發現有兩位同學利用假期時間,在超市里幫忙分雞蛋,將210個雞蛋平均裝入3只塑料桶。那么沒只塑料桶要裝多少個雞蛋呢?

  師:同學們能否列出算式,并試著算算結果。

  生:210÷3=70(個)

  師:如果要平均裝入30只塑料桶呢?又該怎么列示呢?

  生:210÷30=7(個)

  師:請同學們比較這兩個算式210÷3和210÷30的異同,并說說做法

  生:略

  師:210÷3 我們可以先算21÷3=7,再添一個0

  而210÷30 我們可以先各劃去一個0,再用21÷3=7

  師:(出示題目卡片)請一組同學來開火車

  180÷2= 160÷40=

  270÷30= 400÷8=

  四、歸納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以及“除法算式的不同讀法”,請同學們回去認真復習!

  540÷9= 500÷50=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搭配現象,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及排列的有效方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用數學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滲透符號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和有效排列方法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搭配、排列可以不重復、不遺漏。能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并能清楚表述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卡片,小組活動記錄單等

  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

  1、交代本節課內容,板書課題。

  2、明確數學廣角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和學好的信心。

  二、探究新知:

  (一)例1(搭配問題)

  1、課件出示例1,創設情境:聰聰過生日,參加生日聚會,有幾種搭配衣服的方法呢?

  2、學生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找出有幾種搭配方法,并試著用連線的方式表示搭配的結果。

  3、匯報小組活動結果,學生邊匯報教師邊演示課件

  4、教師點撥:怎樣保證不重復不遺漏,怎樣算出有多少種搭配方法。

  5、完成做一做:學生小組活動,填寫記錄單匯報,課件演示。

  6、完成115頁1題,課件出示,學生快速算出有幾種搭配方法,再分別說一說,課件演示

  (二)例2(排列問題)

  1、教師提出問題:課件出示例2,引導學生小組活動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利用手中數字卡片擺一擺,填寫小組活動記錄單。

  3、匯報交流,想一想:怎樣記錄更清楚,保證不重復不遺漏。

  4、教師點撥:排列的注意事項

  5、完成做一做:學生小組交流后匯報

  6、完成116頁4題:小組內利用卡片擺一擺,填寫記錄單后匯報。

  (三)小結:搭配和排列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鞏固練習

  1、115頁2題:學生回答,課件演示

  2、115頁3題:課件出示,學生口答

  3、116頁6題:學生操作后匯報,課件演示。(視時間而定,可口答,

  也可留在課后)

  4、智慧闖關(4關):課件出示,學生口答

  5、機動題(根據時間,可留在課后)

  四、總結:

  談談本節課學習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5

  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讀、寫簡單的分數。

  2、 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以及同分母的兩個分數的大小;探究并學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計算,并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 使學生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了解分數產生與發展的大致歷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內容:P98--100

  教學目標:

  1、 能結合直觀圖示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紙、涂色等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讀、寫分數。

  2、 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 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同學們每兩個人分成一組來分食品。小強和小紅他們倆準備了哪些食品?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樣分才能讓他們倆都滿意呢?(板書: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問:你愿意幫他們分一分嗎?

  3、指名分食品,并貼出相應圖畫。

  4、分蛋糕:1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幾個?

  5、師:要表示"半個",就要學習新的數,就是分數。

  二、認識分數,操作探究

  1、認識二分之一

  ⑴談話:我們先來看看半個蛋糕師什么羊的?(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現在我們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個,這半個用分數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書: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寫呢?看老師寫出這個分數,先寫中間的橫線,再在橫線的下面寫2,表示把這一塊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橫線的上面寫1,表示半個是其中的一份。這個數就是分數。

  問:你能完整地說說老師是怎么寫出分數二分之一的嗎?

  ⑵你想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把數學書打開到P98,自己找一找,讀一讀,認一認。

  學生自學課本。

  問:中間的橫線叫什么?分數線上面的數叫什么?分數線下面的數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誰在上,誰在下?

  ⑶談話:你會讀出這個分數嗎?先讀什么?再讀什么?

  ⑷問:這半個蛋糕是這塊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個蛋糕是這塊蛋糕的幾分之幾呢?

  ⑸談話:認識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張紙折一折,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來呢?

  學生折紙、涂色。完成后在小組里交流。

  班級交流: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可以涂哪部分?還可以涂哪部分?

  還有誰的折法跟他不一樣?

  2、想想做做1

  談話: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其它的分數嗎?

  出示第1題,學生齊讀題目。

  教師指導填寫第1幅圖下面的分數。談話:這幅圖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了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幾?在這幅圖下面的括號里寫出一個分數表示出來。

  學生獨立完成后幾題。

  3、想想做做2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選的?為什么?

  小結:只有把一個圖形或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才是它的幾分之一。

  三、自主探究,比較大小

  1、談話:我們來做個游戲,拿出老師發給你的三張圓紙片,比較一下,這三張的大小怎樣?

  請你折出一張紙的1/2,涂上顏色;再折出另一張紙的1/4,涂上顏色。比較這兩張紙中涂色部分的大小。這兩張紙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數來表示?你能比較出折兩個分數的大小嗎?

  折出第三張的1/8,涂上顏色,你想用1/8與前面的哪個分數比較大小?跟同桌同學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1/2>1/8 1/4>1/8

  2、想想做做3

  談話:三張紙條的長度怎樣?

  問:第一張紙條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張、第三張紙條的涂色部分會表示嗎?

  指名說出填寫的分數,教師板書。

  問:誰能根據這三張紙條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較一下這三個分數的大小?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5

  指名讀題并說出題目要求。

  學生動手涂一涂并比較大小。

  小組內交流。

  四、延伸拓展,總結評價

  1、談話:我們再做一個游戲,拿出老師發給你的那張長方形紙,與同組小伙伴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折出你最喜歡的幾分之一后,涂上顏色,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比較它們的大小。最后每組選出最優秀的兩幅作品貼到黑板上。

  2、想想做做6

  談話這次的黑板報有哪些板塊?《科學天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園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哪一部分大一些?

  3、談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我們的生活不光有整數,也有分數。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分數有哪些認識?今天學習的分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要學習什么樣的分數?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6

  教學內容:

  課本《買礦泉水》一節。

  教學目標:

  1、應用連乘的計算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過程,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通過合作、交流,體驗估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連乘試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材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

  1、口算

  20×3= 0×6= 8×0= 12×8=

  12×4= 22×3= 24×3= 100×4=

  2、豎式計算

  22×3= 320×5= 602×5=

  3、口答

  (1)四年級每班有學生30人,3個班共有學生多少人?

  (2)每箱飲料3元,20箱飲料共花多少元?

  (3)每箱裝12瓶礦泉水,5箱共裝多少瓶礦泉水?

  二、情境導入、探索新知

  課件出示課本第36頁“買礦泉水”教學情境圖,以及數學問題:運動會上,張老師給同學們買了2箱礦泉水,大約花了多少錢?

  1、理解題意

  提問: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提出什么問題?

  2、引導計算

  (1)獨立思考,小組討論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小組內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教師巡視,了解各小組在交流中出現的典型做法。

  (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樣化

  指名回答估算過程及結果,進行全班交流。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以下幾種計算方法。

  ①把24瓶看成25瓶,25×2×3=150(元),所以,150元就夠了;

  ②把24瓶看成20瓶,20×3×2=120(元),所以要比120元多;

  ③一箱礦泉水大約70元,兩箱大約140元;

  ④一箱礦泉水超過60元,兩箱礦泉水超過100元,但不到200元。

  學生可能還有其它估算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交流時,注意引導學生解釋各自估算的過程。

  3、引導精算

  把情境中的問題改成“共花了多少元?”,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時,教師繼續引導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解法。

  ①24×3=72(元),72×2=144元;

  ②24×3×2=72×2=144(元);

  ③3×(2×24)=3×48=144(元);

  ④3×(24×2)=3×48=144(元);

  ⑤24×2=48(元),48×3=144(元)。

  學生可能還有其它解法,只要合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做課本第36頁“試一試”第1、2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老師再指名板書,教師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四、解決問題

  在這節課中我們用了估算和精算的方法解決連乘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善于應用這種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布置作業

  “練一練”,第2、4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8~109頁的第3~6題練習二十六的第5~9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計算比較容易的三步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能夠比較順利地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個已知條件和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混合運算

  1做第108頁的第3題

  先出示第1小題,讓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后再出示第2小題,也讓學生說說怎樣脫式計算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練習機會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做,先審題,再填空可以讓比較好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能夠按圖示的每一步計算正確就可以了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訂正時對有錯誤的學生,讓他們找出原因并改正

  二、復習應用題

  1做第108頁的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然后讓學生改變題目的問題,口頭改編成一道兩步應用題

  2做第108頁的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題目里的數量關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讓學生改變第三個條件口頭編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改編,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學生口頭改編的應用題的要點寫在黑板上如:

  (1)一個糧倉存小麥85噸,存大豆60噸,存的玉米比小麥和大豆的總數多38噸,存玉米多少噸?

  (2)總數多38噸

  (3)存的玉米是小麥和大豆的總數的2倍

  (4)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多38噸。

  (5)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少38噸

  3做第109頁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后說一說是怎樣分析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畫出線段圖加以說明

  然后讓學生把問題和已知條件調換,變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改編后,可以再讓學生說一說線段圖怎樣改,再解答出來

  三、作業

  練習二十六的第7~9題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第21*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8

  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操作和比較,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使不一樣的;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從一個角度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只能看到3個面;能指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由三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成的簡單物體的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

  2、 使學生經歷觀察物體的過程,豐富對現實空間的認識,體會直觀思考的價值,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生觀察物體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的情感和態度。

  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教學內容:P86--87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際觀察、比較,能正確指出被觀察物體的 正面、側面和上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是不同的。

  2、 在觀察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在判斷、辨認活動中,發展數學思考。

  3、 在活動中培養學習數學的熱情,以及良好的 交流、合作習慣。

  教具準備:一個大些的正方體或長方體,并在其六個面上用不同顏色表示出來。

  教學過程:

  一、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1、認識長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談話: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個調查,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老師講臺上的這個長方體,你能看到它的哪幾個面?注意:觀察的時候人要坐端正,頭不能移動。

  學生觀察后互相交流。

  講述:觀察長方體時,正對著我們的這一面叫做它的正面,它的左側和右側的面都叫做側面,頂上的`一面叫上面,請小朋友們介紹一下你觀察到哪幾個面?

  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

  猜一猜,你知道從老師所站的這個地方觀察到了幾個面?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說說依據。

  2、出示圖書柜圖,問:這兩幅圖分別時誰看到的?各看到了幾個面?

  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3、小結:觀察者站的位置不同,觀察到物體的面也會不同。老師的個子高,她站的位置可以看到圖書柜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而學生個子矮,她只能看到圖書柜的正面和側面,看不到圖書柜的上面。

  二、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1

  問:你能指出洗衣機和冰箱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嗎?

  學生在小組內指一指,說一說。

  2、想想做做

  談話:請同學們把文具盒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然后告訴同桌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學生活動

  指名口答。

  3、想想做做3

  出示正方體、長方體模型,談話:請小朋友們從各個方位進行觀察,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個面?什么位置能同時看到兩個面?什么位置能同時看到三個面?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學生觀察、討論,小組交流, 請一組在班級內交流,其它組補充。

  講述:因為正方體、長方體每兩個是相對的,看到了上面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正面就看不到后面,看到了左面就看不到右面,所以最多只能看到3個面,請小朋友說說圖中的正方體、長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顏色的?

  學生回答。

  4、想想做做4

  指名讀題。

  談話:想一想正方體的形狀,你不看正方體能回答這兩個問題嗎?

  指名回答。

  談話:把正方體拿出來,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看看回答對不對。

  學生活動。

  5、想想做做5

  指名讀題,說出題目要求。

  各自動手把兩個小正方體照書上的樣子擺在桌上。

  各自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自己擺成的物體。

  指名口答書中的問題。

  三、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觀察了物體,你有些什么收獲?

  觀察三個正方體組成的物體

  教學內容:P88--89

  教學目標:

  1、 觀察3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能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不同形狀,并能畫出看到的圖形,能根據看到的形狀判斷觀察者的位置,能根據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用3個正方體把物體擺出來。

  2、 經歷觀察物體的過程,豐富對現實空間的認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在觀察物體的過程進行直觀的思考。

  學具準備:1、每人準備3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

  2、每人自制與正方體的面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紙片7張。

  教學過程:

  一、操作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搭積木嗎?你能用3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拼搭搭嗎?

  2、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匯報,并將拼搭出的各種可能以圖片形式貼于黑板上。

  3、揭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⑴出示圖形

  要求每人按照這幅圖的樣子,先擺一擺,擺好后相互檢查擺法對不對。教師巡視,發現擺錯的及時糾正,以達到每個學生都擺對。

  ⑵談話:請同學們從正面觀察這個物體,把看到的形狀用紙片在桌上擺一擺,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張紙片表示的是哪個正方體的哪個面。全班交流。

  再從側面和上面分別觀察這個物體,把看到的形狀用紙片擺一擺,同桌互相交流。

  問:為什么從側面紙看到2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圖形?從上面看到了幾個小正方體?摸一摸物體上面的這2個小正方體,它們在同一個平面內么?你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把高低不同的兩個正方體看成在同一平面上,或設想把高的正方體壓下去,壓得和低的正方形在同一平面上。)

  ⑶問:你能在書上連一連嗎?

  2、教學試一試

  ⑴指指名讀題。問:題目要求我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⑵談話:每人嘗試用3個正方體擺出符合要求的物體。擺好后從正面看一看,看到的圖形是不是題目中圖形的樣子?再同桌互相檢查。

  ⑶讓學生畫出從側面看到的圖形,再畫出從上面看到的圖形,畫好后展示部分學生畫出的圖形,集體評講。

  指名口答。問:你從側面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從上面看呢?

  三、練習鞏固

  1、想想做做1

  指名讀題,說出題目要求。

  學生各自按要求擺物體,并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

  在書上連線。在小組內互相檢查訂正。

  2、想想做做2

  自由讀題,指名說出題目要求。

  獨立把3個正方體橫著擺成一個長方體,擺好后同桌互相檢查。

  出示圖

  問:這幅圖是從哪一面看到的?

  3、 想想做做3

  讀題,指名說出題目要求。

  談話:如果想從上面看到的是 ,你能3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一擺嗎?學生動手擺,擺好后互相檢查。

  談話:從正面和側面分別看到了怎樣的形狀?把看到的圖形畫下來,畫好后在小組內相互檢查。

  4、想想做做4

  指名讀題,問:這道題要求我們做什么?它與前幾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動手擺放物體,先自己擺一擺,再在小組內交流。

  5、想想做做5

  出示下面的圖形

  談話:你知道上面的物體各是由幾個正方體拼成的嗎?

  小組內交流,重點討論第三幅圖里為什么有4個小正方體。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們觀察的是什么樣的物體?運用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收獲?

  單元測試及試卷分析(兩課時)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9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進一步學習除法的筆算方法,掌握試商的.方法,正確計算。

  2. 能力目標: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并能正確進行驗算,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計算并驗算。

  教學難點:

  最高位不夠商1時怎么辦。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校大隊部經常組織同學向有困難的小朋友獻愛心活動,在新年之前,我校少先隊員捐出576本故事書,要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你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列式:5766=( )(本)

  1. 你先估計一下每所學校能分到多少本。并說一說估計的方法。

  2. 試著用豎式計算。

  百位上是1,夠商1嗎?怎么辦?被除數的最高位比除數小,要用前兩位去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上。

  3. 小組討論。

  4. 驗算: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怎樣驗算?學生試著說,再驗算。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 試一試

  (1)如果把這些書送給4所希望小學,先估計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

  (2)弄清題意,獨立完成。

  2. 計算并驗算:3007 7249

  3. 63頁第1題,填 或=

  4. 63頁第2題,先估計是幾位數,再計算。

  5. 63頁第3題,計算并驗算。

  6. 63頁第4題,第5題,解決問題。

  四、作業

  6447 6455 3368 3426

  4059 200825261522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0

  一、 創景、激趣、引疑。

  1、創景:出示動畫請學生觀看孫悟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激趣:出示游園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提出各種問題。請學生各抒己見,分別提出不同的問題,期間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3、引疑:解決提出的問題,重點解決如何計算出小路的周長。鼓勵學生根據數字特點進行簡便計算。

  學生先獨立計算。

  A、可以與同學互相交流計算方法。

  B、全班交流,采用兩種方法: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190+410=600

  (米) 560+240=800(米) 200+200=400(米)

  600+800+400=1800(米)(展示時用紅色的及用下劃線)

  告訴學生可以根據數據特點進行簡便計算。若有學生能夠用不同方法進行簡便計算的'要大張旗鼓的表揚他們。

  二、計算各種圖形的周長。

  1、出示生活中各種形狀的圖片請全班學生說出它們的形狀,并計算出它們的周長。

  2、學生小組交流(可以查閱他人的計算方法)、匯報計算方法。

  3、總結計算各種圖形的周長的方法,重點引導學生根據數據特點靈活計算。(根據數字特點,有些圖形只有一種解法(如三角形、四邊形),有些圖形不止一種解法(如正方形、長方形))表揚那些能夠根據數字特點進行簡便計算、肯動腦筋的學生

  三、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

  任務:兩人合作估計并計算教室里有關物體的面的周長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1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筆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各數位都能被整除的)的除法。

  2. 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 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進行有個性的學習。

  教學重點:

  筆算兩、三位除以一位數的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筆算兩、三位除以一位數的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

  出示信息窗2——領材料

  真實的畫面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布匹、線輪、竹條。通過工人師傅的對話,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通過解決“64米紅布能做多少只鷹風箏”,“72個線輪是多少盒”等一系列問題,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引導學生融入情境,看到工人師傅領的材

  料能發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把學習新知貫穿在幫助工人師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學數學就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二、學生合作探索

  1、探索第一個紅點標示的問題

  “64米紅布能做多少只鷹風箏?

  學生列出算式后,教師可先讓學生獨立探索計算方法,學生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用口算或估算的方法。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以上方法加以肯定。對于用豎式計算的學生,教師要抓住機會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2、解決第二個紅點提出的“72個線輪是多少盒?”這一問題時,可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在解決的過程中,學生會提出“第一次商后余下的1怎么辦”等問題,教師可以針對問題引導學生借助學具來理解算理,加以解決。教學第一個綠點標示的問題“86米綠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風箏?”時,要充分的放手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計算出結果,然后通過匯報交流具體算法,進一步鞏固筆算的方法。教學第二個綠點標示的問題“438根竹條能做多少只風箏?”時,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會發現兩次商后都有余數的問題,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然后獨立解決。

  三、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第2題小船靠岸:練習時學生可以筆算,也可以估算,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第3題為學生呈現了有關大天鵝的一些真實信息。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鞏固了除法的口算和估算,又讓學生了解了大天鵝的一些常識。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

  二、學情與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驗,這就使得本節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考慮到錦江小學校園及學生的特殊情況,在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實際長度概念時選用學生熟悉的學校周圍的一些環境,這樣既能有效化解難點,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到目前為止,你知道的長度單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

  (二)學習新知

  1.認識1千米。

  師:如果我們要量從大慶到哈爾濱的距離,用毫米、厘米、分米、米這4個長度單位合不合適?

  師:你感覺1千米應該有多長?

  2.感受1千米。

  師:1000個1米有多長?你來猜測一下。(400米一圈的操場,走兩圈半就是1千米)

  師:請每個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長,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師:1千米究竟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長,你想不想親自到室外去驗證一下?我們一會兒到外面去驗證一下1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長。

  去室外體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步要勻,路線要直。

  (2)數步數時可以用手指幫助計數。

  (3)靠路邊行走,注意安全。

  (4)完成學習匯報單

  你們走了多少步?你們感覺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長時間呢?你覺得1千米怎么樣?今后,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估測一下,從一點到另一點你走的路大約有多長

  回到教室里,說一說走完1千米的感受。

  3.估算1千米。

  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4.單位間的換算

  (三)鞏固練習

  (四)總結階段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寫一篇數學日記———《感受1千米》。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

  1. 你眼中的1千米有多長。

  2. 走完1千米的路你有何感受。

  3. 你所熟悉的哪段路的長度大約是1千米。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3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二、教學重點: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對位置。

  三、教學難點:能根據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

  四、教具:正方體

  五、學具:正方體,彩筆。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用3個4個正方形擺圖形,師提問: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來觀察它?你看到了幾個正方形?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索。

  1.游戲一。

  (1)引語: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好嗎?

  我用4個正方形木塊擺一個圖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擺的圖形,請你根據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師發指令,生活動。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2.游戲二。

  (1)我們在來做第二個游戲。

  師:我擺了一個圖形,請你們向我提問題,然后根據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三)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搭 一 搭

  游戲一

  游戲二

  練 習 三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難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三、教具:情境圖。

  學具:小棒,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指名發口令,學生按口令擺立體圖形。

  (二)基本練習:

  1.P16第1、2題。

  (1)獨立做。

  (2)訂正。

  2.P17第3題。

  (1)獨立做。

  (2)獨立搭。

  3.P17第4題。

  (1)獨立畫。

  (2)訂正。

  (三)拓廣練習:

  1、同步練習P16

  2、自主天地P10

  (四)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2.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上學期已經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基礎上,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材利用三捆小樹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與過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體現了數學化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的課程標準理念;更加關注了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力求使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造林對人類的好處嗎?每年我們學校都要植樹,那么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植樹的活動中有哪些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所熟悉的植樹這一生活情境,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同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請你認真觀察圖后和同桌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幾捆小樹?每捆有幾棵?)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這樣的環節,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已經到了三年級了,已能從圖中收集信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也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策略。)

  二、解決問題,探索口算方法

  1.獨立解答。

  學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嘗試計算。

  2.小組交流。

  讓學生結合小樹一共有多少棵這個情境,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義,再說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算法以及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組代表發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樹,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計算方法

  (1)203就是3個20相加:20+20+20=60;

  (2)因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這樣203可以變成106。

  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全班交流體現了學生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更加方便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達到算法優化目的。)

  4.解決問題。

  4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請同學們先試著解決,然后小組內交流,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練習

  1.口算。

  325467

  302504670

  300250046700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計算結果。

  師:上面這組算式,橫行、豎列分別有哪些規律?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發現。

  (只要學生說得合理,教師就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現數學規律的能力。)

  2.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

  3.數學游戲。

  教師事先準備好卡片,以同桌為單位開展游戲活動。

  游戲規則:一位學生取一位數,另一位學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數,然后兩個學生都計算這兩個數相乘的結果,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

  2、復習鞏固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辦法,能夠準確進行測量并求周長。

  3、利用周長的相關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

  4、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

  5、在交流的過程中回憶求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如何觀察立體圖形,通過我們自己親自動手搭積木,我們學會了什么?

  2、除了學習觀察立體圖形,我們還學習了求什么圖形的周長?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有關圖形方面的知識。

  二、鞏固探究

  1、復習觀察立體圖形

  每出示一個,讓學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積木照樣子搭一搭。搭出圖形之后,認真觀察,說一說從正面、側面、上面可以觀察到什么樣的形狀?

  交流,訂正。

  2、復習周長的計算方法。

  什么叫周長?怎樣求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又該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題,匯報訂正。

  3、完成第13題。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20厘米長的鐵絲,用它圍成一個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

  還是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現了什么?

  4、剛才我們又是動手操作,又是測量計算,累了吧?我們一起到足球場去輕松一下吧!看!這就是我們將要去的足球場。出示第14題。

  自己看圖、讀題,想一想,在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這道題一共讓你求出幾個問題?會不會解答?

  做完這道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三、拓展實踐

  我們再獨立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1、足球場是個長方形,長120米,寬95米。李林繞著足球場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學校北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實驗園,長是30米,寬是20米,如果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墻,籬笆長多少米?

  3、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板書設計:

  總復習

  立體圖形 求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

  總復習(四)

  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歷,回答問題。

  2、復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復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

  4、能夠根據已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通過復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在以前的復習中,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

  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復習整理?

  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

  二、鞏固探究

  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

  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

  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告訴了我們什么?

  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

  3、復習“搭配中的學問”

  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現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

  這是我們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

  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

  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

  4、回顧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體回顧:

  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三年級上冊認識幾分之幾教案設計10-03

三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分數教案設計10-08

三年級上冊《秒的認識》教案設計10-02

二年級數學上冊 《數學廣角》教案設計09-29

三年級數學上冊數學的教案10-05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6-20

關于三年級上冊《家鄉的紅橘》的教案設計10-01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聽聽,秋的聲音》教案設計10-02

二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搭配》教案設計10-06

《數學廣角》教案設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