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教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語文教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語文教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敘事有詳有略的寫法。
2.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等來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寫法。
3.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4.了解農家少年高尚純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才干,了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敘事有詳有略,圍繞中心選材。
2.刻畫人物形象。
3.景物描寫與中心的聯系。
教學難點:
課文最后一段的含義及在全文的作用。
教學過程:
本文為現代文學作品中的精品,在充分備好課,把握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盡量把課上得生動。
課前提示:
閱讀課文,查閱《新華字典》,給生字詞注音。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
第一課時
側重點:
1.熟悉課文,理清結構。
2.記敘的詳略。
過程:
1.簡介作品時代。(因對魯迅的有關常識已有所了解,講此課時可讓同學們回憶,重溫,以求加強鞏固)
2.朗讀課文。(本文為文學的精品。課文用第一人稱敘述“我”看戲前后的一些事情,魯迅把這些事情寫得十分生動有趣,使人讀后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因此第一次接觸課文,一定要強調朗讀效果,或教師范讀課文,或找朗讀程度好的同學來讀。可播放錄音。)
3.從情節入手,理清本文結構。
作者用筆講究濃淡疏密,即敘事有詳有略的寫法,值得我們認真學習。老師可引導學生體會,巧妙設題,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4.看戲全過程(包括看戲前的風波),按著事情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幾層?
5.文中有幾處景物描寫,你喜歡哪一處,為什么喜歡。(引導學生掌握景物描寫與表現中心的關系和景物描寫的方法。)
第二課時
側重點:
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行為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
對結尾一段的理解。
過程:
1.本文成功地刻畫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歡哪幾個人物?他們具有怎樣的`品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同樣是吃豆,為什么文章最后二段寫當天的豆沒有昨夜的豆好,又為什么說“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
3.《社戲》按題目所示似乎應該寫戲,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寫了戲外的天地,是不是離題了?
4.歸納中心思想。
5.圍繞中心選材。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社戲》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選材進行比較。)
初中語文教學教案2
目標闡述
(一)新三維目標
1、語言知識與能力方面
(1)能說出元曲的相關語文知識;
(2)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文本的畫面與意境;
(3)能運用情景交融寫作手法進行簡單創作;
(4)能背誦全文。
2、思維方法與品質方面
(1)能在體悟情景交融創作手法的過程中運用自主探究與實踐創作的方法。
(2)能在抒發自身情感與體悟作者情感的過程中運用想象和體驗的方法。
(3)能在師生互導的過程中運用對比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體會元曲中的漢語言文字的美。
(2)能感受到文中的意境美與作者的羈旅之苦。
(二)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文本的畫面與意境。
(三)教學難點
能運用情景交融寫作手法進行簡單創作。
(四)教學方法
師生互導的景入情出式教學法、點撥法、提問法。
(五)教學時數
一課時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設備、PPT。
過程設計
一、知識遷移,激趣導入
說起唐朝,有人立刻想起唐詩;談到宋朝,有人即刻憶起宋詞。朝代與文學,如水與魚、父與子,由彼而生,互相成就。請問同學們,能回憶起我們學過的這些古詩詞嗎?一起來開口背背。今天,我們將一起去到元朝的.一角,看看本文的作者正在做何事、思何情,我們還要一起去探探元朝的“子”,元朝的“魚”,品一品馬致遠筆下的元曲。請同學們自由朗誦今日文本——《天凈沙·秋思》。朗誦的過程中想一想我們學過的宋詞與元曲有什么相似之處呢?時間:2分鐘左右。
知識性學習一般需要做到這一步:
(1)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分別代表著那個時代文學作品的最高成就。
(2)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于元代,又稱散曲。《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小令,是著名的散曲作品。“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
(設計意圖:由學生所熟悉的唐詩宋詞導入到今日所學習的元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產生知識間的遷移。引導學生關注元曲產生的時代背景,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且讓學生開口背背古詩詞,有利于調動課堂的學習氛圍,符合初中一年級的學情,并復習以前學習過的詩詞作品,加強記憶。)
二、體驗內容,速找立足點(觀賞“景”的地點)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由誦讀文本,要求讀得精準、讀得富有節奏、讀得情感充沛,并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1)詩歌常用什么來表達情感呢?仔細觀察文本,看看文本中除了作者所表達的“情”,還有什么呢?
(學生可能遇到困難,教師運用“枯藤、老樹”和“斷腸人”進行提示,引導學生說出“情”與“景”兩種基本元素。)
(2)既然寫到了景色的,那我們就來賞一賞文本中的景色,請大家帶著老師一起去欣賞文中的景觀好嗎,請問大家,我們要站在哪里看這一片景色呀?
(引導學生自主地選擇觀察的角度,確定立足點。預先設想學生可能選擇的立足點,如馬背上(作者視角)、畫面外(讀者視角)、老樹(擬人視角)、昏鴉(擬人視角)等等。)
例:老樹(擬人視角),通過老樹的眼睛去看整首詩,想象自己是一棵老樹,去觀察整首曲所描繪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在把握詩歌內容的時候,運用想象和體驗的方法,品味詞曲之美。
再學生獨立學習:通過自由誦讀,尋找觀察作者描繪的畫面的最佳立足點。要求:快速、細膩、個性化。
后相互交流:首先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小組確定一到二個相同的或者較為創新的立足點。其次班級交流,總結其中具有代表性或具有可行性的立足點,準備開展接下來的環節。時間:5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選擇立足點,能夠幫助學生迅速進入想象世界,形成想象空間,并且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選擇寫作視角,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且由學生自主選擇立足點,體現學生意識。)
三、串聯景物,品味意境(個性化審美創作)
先根據學生們所提供的立足點,提供實踐任務: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立足點,用自己擅長的審美方式體驗創作過程,將本文中的景物串聯成一幅畫面,景物位置的安排、特征的描繪均由學生自主選擇與決定,但要注意不能脫離文本,要立足于文本,再超越文本。要求:個性化、準確、全面。時間:15分鐘左右。
再學生獨立學習:通過自由創作,選擇描繪方式,最終形成個性化的畫面。例如選擇畫圖的方式、用文字描繪的方式、以情景劇表演的方式、用語言展現的方式等。
后相互交流:小組內選擇最佳的創作畫面,其次全班交流,在抽查和討論中形成全班的最佳答案。在展示的環節,要求學生運用語言進行表述。(設計意圖:在品味意境的時候采取多種不同的審美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想象力,自覺深入文本,品味文本、審美文本。雖然學生們采用的方式不同,有繪畫、情景劇等,但當他們向同學們闡述自己的創作想法時,實際上已經將自己的畫面用語言表達的方式展示出來,這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防止活動脫離語文學科的學科性質。)
【初中語文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教案09-16
初中語文新課改教學11-04
初中語文優秀教案02-01
初中語文教學心得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體會12-16
初中語文線上教學方案04-14
初中語文教學措施08-25
初中語文教學總結05-24
初中語文新課改教學反思04-19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