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歡樂的潑水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欣賞表現傣族人民生活的圖片,了解“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重要節日,同時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域、風俗和服飾等特點。學唱兒童歌曲、學跳傣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動作,感受傣族人民在歡慶潑水節時的喜悅情緒。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活動建議:
一提起傣族,人民馬上就會想起花筒裙、孔雀舞、潑水節等傣族人民特有的民族傳統生活內容。本課也將著重從這些民族特色出發,展開對傣族的介紹。從欣賞課本圖《人們歡度潑水節》的藝術作品,到了解“潑水節”這一重要節日的由來和如何慶祝,初步體會人們在歡慶節日時的喜悅。從“傣家竹樓”中傳來了“咚咚”的象腳鼓聲,讓我們隨著這級富節奏的鼓聲,跳起歡快的“象腳鼓舞”。葫蘆絲是傣族獨有的樂器,讓我們伴隨這迷人的樂曲,唱起“金孔雀”的歌,當然也少不了模仿、學習“孔雀舞”的基本舞步和姿態,使學生在唱、跳、表演及繪畫制作中,感受傣族人民節日中的喜悅,從而更加熱愛這里的山山水水。
活動一:
1、欣賞教材主題圖,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了解圖中介紹的是傣族潑水節的歡慶場面,掌握有關傣族“潑水節”的民俗知識,從觀察圖中人物的神態動作中,初步感受人們在換請節日時的喜悅心情。
2、學習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并能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進行演唱。
3、欣賞教材中“金孔雀”的表演造型,或以錄像等形式欣賞其他舞蹈的藝術作品,進行對比,了解傣族傳統中的孔雀舞就是由男人表演的,從而樹立男同學的舞蹈表演信心。
4、模仿孔雀舞的動作造型,在《金孔雀》的歌聲中,創編或即興舞蹈起來,載歌載舞的同傣族小朋友一起慶祝潑水節,感受潑水節熱烈、歡快的氣氛。
活動二:
1、欣賞“象腳鼓”獨具特點的“咚咚聲”,請同學猜一猜這是哪個少數民族的哪件樂器發出的聲音。模仿聽到的象腳鼓聲,感受節奏的強弱,再用動作來表現這種強弱的節奏,以這些實踐活動體會傣族“象腳鼓”音樂節拍的強弱規律。通過欣賞教材中的圖片,簡單認識“象腳鼓”這種傣族常見的民族樂器。
2、建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欣賞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了解傣族另一種民族樂器——葫蘆絲。請同學在對比感受中說一說葫蘆絲樂曲和象腳鼓樂曲的區別,他們分別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3、欣賞教材中的主圖,了解傣族潑水節是傣族最歡樂的節日以及潑水節的民俗知識。提問學生:“如果讓你在剛剛欣賞過的樂曲中選擇,哪首更適合在潑水節上演奏呢?”從而引出“象腳鼓”的節奏更符合潑水節這一歡快、熱烈的情緒。
4、創設情景:隨“象腳鼓”的音樂一起跳起來,和傣族小朋友一起歡度潑水節。學生即興舞蹈,感受音樂和潑水節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三:
1、在欣賞過教材圖片或其他藝術作品后,對傣族的民俗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了解孔雀被傣族人民稱為最吉祥的鳥,是可以帶來幸福的鳥。通過對孔雀的觀察,進行孔雀羽毛的寫生活動,加強學生對線條的認識和把握,同時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可以畫出看到的孔雀羽毛(教材中的圖片或實物等)、記憶中的羽毛、想象中的羽毛等。
2、在繪畫表現時教師要提示學生注意對線條的把握,特別是對于孔雀羽毛的主線的表現,需要應用較長的線,而具體的紋飾線條則較短。排列也密集一些。通過實際的觀察與表現,使學生對線條的疏密對比關系和其中所隱含的一種節奏感有所認識。
3、用自己的繪畫作品或者是直接剪貼舊畫報,制作美麗的孔雀羽毛裝飾物,并裝飾在自己身上,進行孔雀舞蹈表演,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孔雀”,表演出歡快的心情。
教學評價建議:
1、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進行隨機評價。
2、將學生創作的孔雀毛線描作品存入藝術檔案夾。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金孔雀》,觀賞傣族民間活動圖片、錄像、制作羽毛裝飾物
教學準備:
錄音機、錄音帶、欣賞錄像帶、搜集傣族知識資料等
課型:綜合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二、導課:
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許多圖片,請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三、新授:
看一看:
放錄像。學生觀賞傣族人民歡慶節日時以及舞蹈時的情景,讓學生仔細觀察,了解其特點。
欣賞教材主題圖,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了解圖中介紹的是傣族潑水節的歡慶場面,掌握有關傣族“潑水節”的民俗知識,從觀察圖中人物的神態動作中,初步感受人們在歡慶節日時的喜悅心情。
說一說:
讓學生自由發言。大家還知道那些關于傣族的知識。
(如果有學生到過那里,可借助學生的講解和照片,效果會更好。)
重點討論傣族民間節日時所進行的活動是什么?
傣族民間舞蹈的動作特點?
學一學:
學習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并能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進行演唱。
做一做:
1、在欣賞過教材圖片或其他藝術作品后,對傣族的民俗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了解孔雀被傣族人民稱為最吉祥的鳥,是可以帶來幸福的鳥。
通過對孔雀的觀察,進行孔雀羽毛的寫生活動,加強學生對線條的認識和把握,同時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可以畫出看到的孔雀羽毛。
(教材中的圖片或實物等)、記憶中的羽毛、想象中的羽毛等。
2、在繪畫表現時教師要提示學生注意對線條的把握,特別是對于孔雀羽毛的主線的表現,需要應用較長的線,而具體的紋飾線條則較短。排列也密集一些。通過實際的觀察與表現,使學生對線條的疏密對比關系和其中所隱含的一種節奏感有所認識。
3、用自己的繪畫作品或者是直接剪貼舊畫報,制作美麗的孔雀羽毛裝飾物,并裝飾在自己身上,進行孔雀舞蹈表演,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孔雀”,表演出歡快的心情。
作品大展示:
將學生作品分別予以展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課堂拓展:
1、繼續搜集關于傣族風俗知識的材料,我們將繼續交流,看誰知道的更多。
2、將自己的收獲與家長們共同分享。
課堂評價: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傣族民間風俗知識以及歌曲《金孔雀》、學習傣族舞蹈的基本動作并會運用基本動作舞蹈起來
教學準備:
錄音機、錄音帶、欣賞錄像帶、搜集傣族知識資料、已經制作好的孔雀羽毛作品
課型:舞蹈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二、復習:
演唱歌曲《金孔雀》,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并能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進行演唱。
三、導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舞蹈,請大家一起欣賞一下,欣賞后,我想請大家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還知道些什么?
四、新授:
看一看:
欣賞教材主題圖,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
了解圖中介紹的是傣族潑水節的歡慶場面,掌握有關傣族“潑水節”的民俗知識。
從觀察圖中人物的神態動作中,初步感受人們在換請節日時的喜悅心情。
欣賞教材中“金孔雀”的表演造型,或以錄像等形式欣賞其他舞蹈的藝術作品,進行對比,了解傣族傳統中的孔雀舞就是由男人表演的,從而樹立男同學的舞蹈表演信心。
模仿孔雀舞的動作造型,在《金孔雀》的歌聲中,創編或即興舞蹈起來,載歌載舞的同傣族小朋友一起慶祝潑水節,感受潑水節熱烈、歡快的氣氛。
說一說:
讓學生自由發言。大家還知道那些關于傣族的知識,(如果有學生到過那里,可借助學生的講解和照片,效果會更好。)
舞一舞:
學習傣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基本動作。
跟著錄像資料上的舞蹈動作舞動起來。
另外,也可以讓學生根據基本動作進行自己創編的活動。
創設情景:隨“象腳鼓”的音樂一起跳起來,和傣族小朋友一起歡度潑水節。學生即興舞蹈,感受音樂和潑水節歡快、熱烈的情緒。
課堂拓展:
將自己在本課中對白族的人文風情和地域文化的了解介紹給爸爸、媽媽聽。
課堂評價: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課后札記:
學生學習興趣非常高漲,讓老師感到自己的知識有些匱乏。孩子們的想象力與表現力,使老師再一次感受到時代的進步。電教儀器的使用,促進了課堂教學的發展,增強了教學中活躍性,效果不錯。
【《歡樂的潑水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實錄03-09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04-14
《歡樂的潑水節》優秀教案06-09
《歡樂的潑水節》課堂實錄03-13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設計08-25
難忘潑水節教案設計04-27
《難忘的潑水節》的教案設計04-27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設計04-27
《歡樂的潑水節》課堂實錄【精】03-13
有關《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范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