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托班美術教案說課稿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多次提到,要通過藝術活動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體現成就感。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表現往往帶有“情緒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歡”的水平上。這種興趣容易轉移,也易于波動,因而激發興趣需要貫穿始終。
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于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的特點是只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游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松、自由的游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為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
二、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選擇色彩印畫,表現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2、體驗魚兒孤獨和快樂的情緒。
3、喜歡參加美術活動。
新《綱要》中強調:“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目標1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第2、3目標是情感目標,主要是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為下次的活動做一個精神鋪墊,讓幼兒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三、說說活動準備:
在活動中我準備了大大小小的瓶蓋,都是我們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還有就是抹布、水粉顏料和大海的背景圖。
四、說說活動的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采用了“示范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主要體現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采用游戲法是因為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學技能。談話法是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幼兒的學法 “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五、說過程
在本活動中我們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整合,使師幼能始終處于積極的探索狀態。
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教師示范——幼兒操作——互相欣賞作品
1、引出主題
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出示一條魚的圖片。
教師說:我是一條孤單的魚,在大海里孤單的游來游去,沒有朋友。唉!
提問:魚兒怎么了?
你們愿意幫助我嗎?愿意和我做朋友嗎?
幼兒將身上的魚兒拿下貼在海洋圖上與小魚做朋友。
我現在有這么多朋友,我好開心,想吐泡泡,你們和我一起吐泡泡吧。
第一環節開始部分。我用“小魚來我們班作客,小金魚一個人孤單沒有好朋友”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讓幼兒溶入到環境中,體驗魚兒孤獨的情緒。找到了好朋友很開心,它想和好朋友一起吐泡泡,引入主題,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體驗魚兒快樂的心情。
2、教師示范
提問:那你們知道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嗎?
我們怎樣幫小魚吐泡泡呢?教師出示水粉和瓶蓋。
請幼兒觀察瓶蓋的形狀。請幼兒想辦法畫泡泡。
教師示范用瓶蓋印畫。提示幼兒在印的過程中注意每次只能蘸一種顏色,不需要時用抹布擦去。
第二環節是認識創作工具的過程。因為每次的創作都有不同的工具,所以通過每次活動讓幼兒認識工具的名稱也是必要的。當然這也需要多次活動經驗的累積,使幼兒逐步掌握每種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幼兒通過教師的示范和自己動手操作學習新的繪畫方式)
3、幼兒操作
鼓勵幼兒嘗試選用大大小小的圓形材料印泡泡,幼兒隨著音樂自由地選擇瓶蓋與顏料印泡泡。
第三環節是印得過程。讓幼兒在印得過程中體驗快樂。這里我運用了教師示范工具的操作方法,是啟發式的,是讓幼兒自然而然的掌握工具的運用。印得過程中幼兒共同合作,共同游戲,共同體驗印得樂趣,共同欣賞作品。
4、相互欣賞幼兒作品。
請個別幼兒到前面說說自己印的泡泡,說說自己的泡泡是什么顏色的。
(設計意圖:評價幼兒作品,給予肯定,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5、結束部分
幼兒和教師唱著《小金魚》的音樂游出教室。
(設計意圖:頭尾呼應,結束活動)
托班美術活動:《小魚吐泡泡》說課
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
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小魚吐泡泡》,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將在設計靈感、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與學法和教學過程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設計靈感:
那天我正帶領同學們在操場活動,一名學生偷偷拿出了從家中帶來的泡泡液擺弄,見我沒有制止,就大膽吹了起來。五彩的泡泡飛起來,學生的情趣也一下子高漲起來,他們歡呼著,跳躍著,滿操場的追泡泡,就連那幾個重度智障的孩子,也被歡樂的氛圍感染,站在一旁觀看,臉上堆滿了笑容。
我想,能不能把學生對泡泡的喜愛帶到課堂上,變成一節同樣令學生有興趣的課呢?于是,我有了本節課的設想,自編了《小魚吐泡泡》這一校本課。
二、學情分析:
在這里,我有必要向大家介紹一下我所教的班級。我班由腦癱,唐氏綜合癥,先天愚以及合并多種殘疾兒童共14名學生組成。學生肢體動作不協調,尤其是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遲緩,個別同學連握筆都不會;對藝術活動的表現帶有很大的“情緒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歡”的水平上。基于學生智力發展遲緩、水平低下的認知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三、活動目標:
1、在知識與能力目標上,輕中度智障學生能大膽選擇色彩印畫,表現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并在教師的提醒下有顏色搭配和圖形組合的意識。重度智障學生認識紅黃藍三原色,認識圓形,培養口語能力。
2、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上,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親歷泡泡的拓印過程,體驗創作的樂趣。
3、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上,體驗不同大小、顏色、組合方式的“泡泡”產生的美感;喜歡參加美術活動。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目標1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第2、3目標主要是激發學生對藝術活動的興趣,為下次的活動做一個精神鋪墊。
五、活動準備:
為了活動的展開,我做了如下準備:
1、大大小小的瓶蓋,抹布、水粉顏料和大海的背景圖。
2、康定斯基作品《圓之舞》。
3、泡泡槍 。
4、展板,用于展示學生作品。
六、說說活動的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始終包括著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雙向交往活動。其中,為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將運用啟發法、演示法、比較法等教學方法;通過輕度帶重度,中度與中度結組的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創作的積極性。個人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合理穿插結合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強調集體合作精神。
學生的學法主要是“操作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七、說過程
在本活動中我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整合,使師、生能始終處于積極的探索狀態。[
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教師示范——學生操作——互相欣賞作品
一、調動學生關于泡泡的經驗。
你們吹過泡泡嗎?你門看,我會變出泡泡。(教師用泡泡槍打出一串泡泡。)
有多少泡泡?(適時豐富詞匯:許多、一串一串的泡泡。)
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學生觀察并用動作和語言表達:圓圓的,有的大有的小。)
第一環節開始部分我用泡泡調動學生的美好回憶。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以后活動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欣賞康定斯基的作品《圓之舞》PPT。幫助學生整理前面獲得的經驗.
有個畫家畫了許多泡泡,看看他畫的泡泡和剛才你們看到的泡泡一樣嗎.他畫的泡泡是怎么樣的呢?引導學生說出有不同顏色、不同大小。
這些泡泡都是緊緊地靠在一起的嗎?(引導學生觀察出有的密集。有的分散,就像有的喜歡和好朋友擠在一起,有的喜歡單獨呆在一個很空的地方一樣。)
【此環節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觀察泡泡不同的組合方式,特別是重疊、聚合、分散的組合方式,以幫助學生豐富泡泡組合的圖像經驗,便于學生在后面創作時主動運用。用"緊緊這個詞來引導學生具體感受泡泡的組合方式很關鍵,因為學生受智力殘疾的障礙,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如果問題太寬泛,如:"泡泡是怎么排列的?"他們就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對智障學生來說問題具體、語詞準確特別重要。】
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印泡泡的狀態.
出示大底板,指著底板上的小魚說:"小魚也喜歡用嘴巴吹出許多的泡泡呢。我們怎樣幫小魚吐泡泡呢?(教師逐一介紹工具材料—瓶蓋、水粉顏料、抹布。)
請學生觀察瓶蓋的形狀。想辦法畫泡泡。
教師示范用瓶蓋印畫。你們想讓小魚吹出一個什么樣的泡泡呢?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是什么顏色的。
學生每說出一種,教師就在底板上印上一個"泡泡",在印之前教師問:"你們想把它貼在中間還是旁邊,上面還是下面呢?"同時教師用動作演示每一個地方。最后將"泡泡"印在學生選擇的位置上。邊印邊提醒學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瓶蓋,輕輕沾一點顏料,抬起手,將瓶蓋控一控,再把泡泡印到底板上。”此時提示學生在印的過程中注意每次只能蘸一種顏色,不需要時用抹布擦去。
當印第4個"泡泡"時,教師問:"是緊緊靠著第一個泡泡呢,還是離它遠一點,或者離它很遠呢?
【此環節的重點是幫助學生運用前面的經驗,進一步強化圖像組合意識。教師通過演示,讓學生明確怎樣印在一起或分開印,將學生無意識的拓印引導為有意識的拓印。通過與學生討論如何選擇"泡泡"的大小和顏色,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為后面學生的個性化拓印作鋪墊】。
再次交代操作要求。
今天我們要學習用瓶蓋蘸顏料印泡泡"。誰會印"泡泡了?請個別學生上來演示如何正確拓印。
【本環節是使學生逐步掌握每種工具的使用方法,通過個別學生的演示,教師能比較清楚的知道學生的掌握情況】
四、學生創作
教師鼓勵學生嘗試選用大大小小的圓形材料印泡泡,學生隨著音樂自由地選擇瓶蓋與顏料印泡泡,學生印的過程,老師要不停地巡視指導,提醒學生選擇顏色、大小不一的瓶蓋拓印,并將多余用抹布擦干凈。
【這一環節是印的過程。印的過程中學生共同合作,共同游戲,共同體驗印得樂趣,】
五、引導學生欣賞作品.
師生一起將所有作品布置在大展板上,教師引導學生到前面說說自己印的泡泡,說說自己的泡泡是什么顏色的。
教師鼓勵并引導學生對別人的作品發表看法。如:"你喜歡哪里的泡泡呢?”
【設計意圖:評價學生作品,給予肯定,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六、結束部分
學生和教師唱著《小金魚》的音樂游出教室。
托班美術活動:找朋友(說課稿)
一、說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開展美術活動過程中,基本是以兒童蠟筆畫為主。而我園的特色是版畫,由此接觸的顏料比較多,而托班的目的是對版畫有個初淺的了解,因而接觸不是很多。而孩子們在日常散步,經過大中小班時, 常看到 老師們和大哥哥大姐姐們在用排刷刷畫,孩子們很感興趣,常常問“ 王 老師,他們在干什么呀?”因此,本次“排水畫:找朋友”是從孩子們所觀察到的事物入手,結合孩子的興趣點來設計的。通過孩子的前期觀察和討論,將排水畫“找朋友”刷畫這種自發的興趣內化成幼兒對藝術活動的主動參與,從而感受生活中的美,激發幼兒的藝術情趣,體驗藝術創造活動帶來的快樂。
二、說活動目標:
1、在玩玩樂樂中感受排水畫的的神奇,體驗刷畫樂趣。
2、初步學習排刷的使用方法,能大膽進行刷畫練習。
3、能用簡單完整的話講述畫面內容,提高口語能力。
三、說活動準備:
人手一把刷子;顏料盆(內有三色紅、黃、綠顏料);白色鉛畫紙若干張(畫有白色動物圖案)、活動前穿上飯衣。
四、說活動過程:
1、第一環節是以“找小貓”引題。(在這一環節中,我以夸張的語氣及表情來吸引孩子們的眼球,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找小貓”上面去,由此引出課題)
2、第二環節:第一點:首先是認識工具:排刷和顏料:(這里我是從托班幼兒年齡特點來思考的,托班幼兒對正而巴經沒有童話色彩的話語是不怎么感興趣的,基于這點思考,我就采用了我班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動畫片“米奇妙妙屋”里的一句話“嘔!土豆!這一夸張的游戲手段,引出工具“小排刷和三盆顏料”)
第二點:讓幼兒學習使用排刷:小排刷,手中握,拇指食指緊捏住,顏料盆里洗個澡,邊上靠一靠,然后再去幫我找小貓。“上刷刷,下刷刷,刷呀刷,刷呀刷,白紙刷得滿滿的,看你小貓哪里躲!”(這里排刷的使用方法沒有直接強調,而是以節奏明快的兒歌加以啟發,從集體徒手練習——逐個幼兒徒手練習,教師糾正,這種由淺入深,逐層推進的方式,讓孩子在玩樂中自然學,逐步掌握排刷刷色的要領)
4、第三環節:教師正確示范“找出小貓”,以小貓留下的一張紙條為線索開始示范刷畫。等畫面上的小貓、樹木等刷出來后,我又以讀畫面的形式,使孩子們充分感受排水畫的的神奇,為最后一個環節講述畫面作鋪墊。
5、第四環節:幼兒操作,在操作中我又以反復提醒幼兒的方式,讓幼兒進一步掌握排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的一些繪畫常規。
6、第五環節:幼兒講述圖片內容:(為了使刷出的作品有價值體現,我又設置了最后一個環節“與客人老師互動”,這里是讓孩子們通過與成人的交流,孩子們的想象力、口語能力、交往能力能得到充分發展。)
(活動結束:小動物們玩累了,回家休息嘍!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