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代十國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歷史教案
教學目標
(一)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
五代開始的時間、五代的名稱和統治地區(qū);后周世宗改革的內容和作用;北宋的建立;宋初采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影響;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和結果。
(二)要求學生從思想上認識
1.五代十國時期軍閥間的不斷混戰(zhàn),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和廣大人民的愿望。
2.王安石變法盡管最后失敗了,但它是我國封建社會中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三)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和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能力(后周世宗與王安石變法)。
重點和難點
(一)本課重點:北宋加強中央集權和王安石變法。
(二)本課難點: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
教學手段
1.制作幻燈片《五代十國形勢圖》、《遼、北宋、西夏形勢圖》、《禁軍人數激增》。
2.制作表格:《王安石變法主要措施》。 教學思路和學法指導
(一)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事先制作幻燈片和表格,通過課堂演示幻燈片,引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獲取知識。
(二)對現行教材合理加工和重新組合。設置問題情境時,由淺入深,啟發(fā)誘導,審時度勢,把教材內容轉變成為學生最易吸收的知識結構。通過講授,化未知為已知,化深奧為通俗,化復雜為簡明,從而使學生把知識結構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語言精練而富有感染力,使學生從精神上得到升華,把知識學習和思想教育融一體,形成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有機統一。
(三)把“討論法”引人課堂,實行合作教學。提出問題,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通過雙向交流或多向交流,達到共識。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散思維,活躍課堂氣氛。
(四)指導學生用“列表法”進行課堂練習。事先預制表格,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抽幾名同學完成。目的是鞏固所學知識,在填完表格基礎上,使學生學會知識比較,培養(yǎng)學生多向思維、分析比較問題的能力。
(五)課堂小結。注意整理知識框架,強調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知識結構。最后給學生提供進一步研究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繁榮發(fā)展時期。但到了后期,經過一系列動蕩之后,唐政權千瘡百孔,名存實亡,終于907年滅亡,中國封建社會又進入了一個民族進一步融合、封建經濟繼續(xù)發(fā)展的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907—1368)。那么,唐朝滅亡后,中國的政治局面如何?在政治舞臺上又發(fā)生了哪些大的事件?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第9課五代十國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二)導學新課
板書:第9課 五代十國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教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閱讀課本第一、二自然段。
1.“五代”和“十國”有哪些含義?它從實質上反映了一種怎樣的歷史局面?
2.后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內容及作用如何?
板書:五代(907)十國
學生回答后教師講評。
演示幻燈片《五代十國形勢圖》。907年,節(jié)度使朱溫廢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歷史上稱為后梁(講明加“后”的原因)。
此后的五十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相繼統治黃河流域,合稱五代。那時候,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現了十個割據政權,總稱十國。
可以看出,這時的政權四分五裂,更迭頻繁。比如五代,50多年里就更換了5個朝代,也就是說,誰兵強馬壯,擁有重兵,誰就當皇帝,那么,這種政權的實質是什么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藩鎮(zhèn)割據繼續(xù)擴大
教師總結:正因為如此,軍閥之間混戰(zhàn)不休,人民生活十分疾苦,渴望統一,到了五代十國后期,統一趨勢不斷加強。五代中的最后一個君主周世宗就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他所進行的政治改革,加快了統一的進程。那么,周世宗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作用如何?
學生回答后教師講評。
周世宗在位時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安撫流民,(2)減免賦稅,(3)懲治貪腐官員,(4)整頓軍隊。經過改革,經濟得到了恢復,疆土得以擴展,為后來結束分裂割據局面準備了重要條件。那么,這種分裂割據局面又是怎樣結束的呢?
教師提問,要求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
1.陳橋兵變是怎么回事?
2.能否說北宋結束了分裂局面,就是統一中國?
板書:陳橋兵變
北宋建立
960年 東京
生答師總,:趙匡胤原來是后周禁軍的最高將領,掌握著軍事大權,此時后周皇帝年幼無知,趙匡胤就想取而代之。960年的一天,正值正月初一,宮內張燈結彩,大擺宴席,君臣正歡度新年。突然,邊關告急,慌亂之中忙派趙匡胤出兵迎敵,趙匡胤率軍到達陳橋驛卻按兵不動。晚上,趙匡胤假裝喝得酪酊大醉,其他將士密謀來到他的臥室,擁立他當皇帝,趙匡胤故意推辭,眾將士早把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他的身上,隨后跪倒,高呼“萬歲”,這樣,趙匡胤一夜之間就變成了皇帝。可以看出,趙匡胤當上皇帝就是因為他手中握有重兵,是五代“誰兵強馬壯誰就當皇帝”的繼續(xù)。
板書:五代(箭頭指向)陳橋兵變,寫上“繼續(xù)”。
北宋建立后,又陸續(xù)消滅了十國政權(箭頭指明北宋消滅了十國)。這樣,北宋就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在這里,我們只能說是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而不能說是統一了全國。因為這時期與北宋并立的還有強大的遼等少數民族政權。請看屏幕,教師演示幻燈片《遼、北宋、西夏形勢圖》。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對于垂手可得的皇權最明白不過,怎樣才能把這個皇位坐穩(wěn)呢?于是他上臺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政權,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閱讀課文,分小組討論,歸納有幾個方面。
板書:加強中央集權措施
學生回答:a.杯酒釋兵權
教師總結: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采納宰相趙普的建議,趙普是如何建議的?請同學們看書上的材料。
稍奪其權—奪去他們的權柄
制其錢谷—控制他們的財政
收其精兵—收回他們的兵權
所以,宋太祖一上臺就著手削奪朝中大將的權力,他即位的第二年,有一天宴請石守信等大將。席間,宋太祖長嘆說:“我當上皇帝,全靠你們,當上了皇帝又睡不著覺。”大將忙問原因。宋太祖答道:“假如有一天,你們的部下貪圖富貴,也把黃袍加在你們的身上,那就由不得你們了。”石守信等大將忙問怎么辦。宋太祖說:“你們不如廢棄兵權,多買良田美宅,歡樂一世,君臣無猜,豈不很好?”石守信等大將領會皇帝的用意,第二天全部稱病辭職,交出兵權。可以說,宋太祖不費一兵一戈,輕而易舉地解除了朝中大將的兵權,消除了“陳橋兵變”這種事情再發(fā)生的隱患。
板書:杯酒釋兵權(箭頭指向)陳橋兵變,寫上“消除”兩字。
那么,宋太祖還采取了哪些措施?
學生回答:b.派文臣做地方官
C.另派官員管理財政
d.編禁軍
這樣,地方上的行政權、財權、軍權都收歸了中央,防止了藩鎮(zhèn)割據的重演。
板書:b、C、d(箭頭指向)藩鎮(zhèn)割據繼續(xù)擴大,寫上“防止”兩字。
剛才大家歸納得非常好,我們把這幾項措施綜合在一起,給大家半分鐘時間,反復讀一讀,過一會,請一位同學起來復述。
(學生復述,教師鼓勵)
大家進一步考慮,宋太祖采取這些措施有沒有好處?(有)有什么好處?(加強了中央集權)應該說,這些措施在前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給國家?guī)砹藰O大弊端,為什么這樣說呢?一方面,北宋政府派文臣做地方官,另派官吏管理財政,無疑增加了官的人數,再加上每年科舉人數的增加,就慢慢形成了龐大的官僚機構,官多,國家的財政支出就多。另一方面,軍隊不斷擴充,(放幻燈片《禁軍人數激增》)為了維持這支龐大的軍隊,每年國家要支出財政收入的50%—70%。這樣,政府人不敷出,財政出現了危機。再加上土地兼并,階級矛盾尖銳,另外還有遼、西夏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克服封建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
板書:王安石變法
教師引導學生看課本王安石的插圖,介紹王安石的生平事跡:王安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讀書非常廣博,儒家經書、佛經、諸子百家、醫(yī)術、小說無所不讀。他很早就顯示出政治才能。年輕任知縣時,為當地興修水利,博得了百姓的尊敬。他任地方官多年,鍛煉了才干,對社會現實有深刻了解。宋神宗即位以前,就讀過王安石上皇帝的萬言書,非常欣賞。即位后,他把王安石召到中央,懇切詢問變法謀略。王安石指出,農民徭役負擔沉重,軍隊沒有戰(zhàn)斗力,國家財政虧空,官吏習慣于得過且過,這樣下去是危險的。他提出改革的具體辦法,宋神宗堅定了變法的決心。變法期間,由于遭到大地主等的堅決反對,宋神宗罷了他的官,雖然后來又重新當政,但無法貫徹自己的主張,又辭去職務。1086年,在江寧去世。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課本。
1.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如何?(概括兩點)
2.王安石變法的主要措施有哪幾項?這些措施在當時起到了什么作用?
3.王安石變法變的到底是什么?
4.分析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應如何評價王安石變法?
投影:王安石變法主要措施
名稱
新制
舊制
目的和作用
青苗法
官府向農民供種子、貸款,農民20%利息償還
農民只能向貸款者借錢,利息高
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及貸款者的利益,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賦稅收入
募役法
征收役錢,不服役官僚也要交納役錢
官僚地主不服役
方田均稅法
核實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壞平均賦稅
官僚隱瞞土地,不納稅
農田水利法
鼓勵墾荒,興修水利
促進農業(yè)生產
保田法
把農戶以保、大保為單位編制,兩個以上的出保丁,平時種田,農閑練兵
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也可增加國家的軍事力量
教師逐條分析內容(與舊制相比較)、作用,然后請同學們齊讀一遍。教師總結:雖然王安石變法給政府帶來利益,但是最終以失敗告終。失敗的原因是什么?(a.用人不當,b.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變法雖然失敗了,但仍然給我們以啟迪。下面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應如何評價王安石變法?(從王安石變法的得失中總結)
學生們結合所學的知識,按座位分成四個人一小組,進行分組討論,提出個人見解。教師在學生間巡回指導,觀察學生,預測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隨時應變。學生將小組討論的情況進行全班性的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適時地激勵與控制。如果有的發(fā)言言之有理,有史有論,應給予鼓勵,而對一些立論偏頗,或者過于空泛的發(fā)言,則應以啟發(fā)誘導的方式,把他們引入正題,并能從問題中總結經驗,給學生以啟迪。
教師總結:
(1)目的:挽救封建統治危機,富國強兵。
(2)措施:變法維護了農民的利益,維護了北宋政府的利益,對大官僚大地主及貸款者不利。
(3)成就:新法推行后,政府的收入有所增加;促進了農業(yè)生產,全國各地興修水利一萬多處,增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
(4)敗因:由于用人不當,出現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現象,新法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幾乎全部被廢除。
的確,分析完了王安石變法,我們應該認識到:當一種制度或體制阻礙了社會發(fā)展的時候,那就必須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在改革的過程中,新生事物必然要遭到舊勢力的阻撓,道路是艱難的。只要有益于社會發(fā)展,那么我們應該堅定立場,加大力度,這樣才有可能把改革進行到底。
詢問同學對每一個問題有無補充或新想法,還有什么疑問。教師解難釋疑。
(三)課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內容學習,我們了解了五代十國是唐末藩鎮(zhèn)割據的繼續(xù)和擴大,而北宋的建立又是五代的繼續(xù),北宋陸續(xù)消滅了十國政權,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局面,但并沒有統一全國。為加強統治,北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防止了陳橋兵變的重演,又消除了藩鎮(zhèn)割據,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同時又導致了官僚機構和軍隊的膨脹,政府入不敷出,于是就有了王安石變法,變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由于用人不當,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最終還是被廢除了。
(四)課堂訓練
一、選擇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五代分布在北方,十國分布在南方
B.陳橋兵變實際上就是北宋的建立
C.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統一了全國
D.王安石變法只是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并沒有維護農民的利益
2.1069年,任用王安石變法的是( )
A.宋真宗 B.宋仁宗 C.宋神宗 D.宋欽宗
3.下列各項,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五代十國是唐末藩鎮(zhèn)割據的繼續(xù)和擴大
B.后周的強大,為后來結束分裂割據局面創(chuàng)造了重要的條件
C.北宋的建立實際上就是五代“誰兵強馬壯誰就當皇帝”的繼續(xù)
D.王安石變法并沒有觸動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二、活動建議
分小組討論:你怎樣評價后周世宗和王安石這兩位歷史人物,并把討論的結果寫成短文,從而掌握如何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五代十國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歷史教案】相關文章:
第九課 五代十國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習題04-28
北宋五代十國皇帝03-29
北宋的政治教案05-02
碼頭頭佬和工頭的更迭04-26
北宋皇陵04-29
第十課 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習題04-28
北宋前期的道德重建04-29
北宋文化初中作文04-27
花雨更迭隱落檐感恩作文01-16
2015考研政治 找準政治主線和主旋律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