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模板六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1
活動主題:
我愛家鄉
活動對象:
四(1)班
活動設計背景:
我們的家鄉——壺鎮,是浙南三大古鎮之一。她具有厚重的文化積淀,這里有著賢母橋、九進廳等一大批古建筑。仙縉古道東起橫溪蒼嶺坑村,西至壺鎮團結一帶,是昔日臺州通往金華、衢州的交通要道。自古以來,它連接著昔日繁華的蒼嶺坑和革命圣地南田村,成為臺州、金華的商貿必經之道。
為了進一步弘揚家鄉的傳統文化,追尋先人足跡,感受仙風古韻,我設計了 “我愛家鄉”系列實踐活動方案。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特點,以“我愛家鄉”這一內容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深入了解家鄉的歷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等信息,把語文、美術等課程內容結合在一起,把課內外和校內外結合在一起,著重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道德情感。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抓住課題中的“愛”字,通過學生的介紹,讓學生體會到家鄉值得我們自豪。在此基礎上,升華學生的感情,使學生懂得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表達對家鄉的愛,特別是以主人翁的態度,用實際行動為家鄉爭光添彩。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了解家鄉,使學生獲得親身體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勤學向上,為家鄉爭光。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圖畫、相片等進行表達的能力。
(2)培養學生多渠道收集相關信息及應用的能力。
3、知識目標:學生從歷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家鄉。
活動計劃:
1、調查時間:二周
2、調查內容:家鄉的歷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等。
3、調查方式:實地觀察,實地查找有關資料,自主選擇調查對象進行調查。
4、活動成果形式:學生習作、圖畫等。
活動準備:
1、教師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家鄉各方面的情況。
2、學生通過調查了解家鄉各方面的情況,收集相關的資料。
活動重點:
了解家鄉的歷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等內容。
活動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前可以讓學生提前閱讀課文或通過網絡查找家鄉的歷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等資料,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
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確定專題
(一) 導入活動
1、你們了解嗎?我們的家鄉——壺鎮,是浙南三大古鎮之一,也是聞名遐邇的工業重鎮。仙縉古道東起橫溪蒼嶺坑村,西至壺鎮團結一帶,是昔日臺州通往金華、衢州的交通要道。自古以來,它連接著昔日繁華的蒼嶺坑和革命圣地南田村,成為臺州、金華的商貿必經之道。
2、今天,我們就要向遠方的客人介紹家鄉的歷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等內容,讓更多的人走進我們的家鄉,了解我們的家鄉!
(二)確定專題
1、你最想向客人介紹哪一方面的內容呢?
2、將學生提出的專題進行歸類。
3、全班討論填寫小組專題介紹的資料。
(1)歷史沿革;(2)古建筑物;(3)美食小吃;(4)未來發展……
第二階段:根據專題,做好分工
(一)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組成專題小組
(二)討論、撰寫專題介紹資料。
1、結合某一專題,教師在全班進行指導。
2、專題小組進行討論,并做好分工。
(三)組織活動
1、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
2、反饋交流,梳理問題。板書:歷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
3、通過具體途徑初步了解家鄉各方面的有關情況。
(1)了解家鄉歷史沿革。
① 我們的家鄉歷史悠久,你們能通過哪些方法來了解呢?
② 出示“仙縉古道石碑”的照片,引導學生明確了解的途徑。
③ 師小結:實地考察法。
(2)了解家鄉的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
① 前面我們知道了用實地考察法來了解家鄉的.歷史,那么關于家鄉的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等方面,你們又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② 引導反饋交流,隨機出示有關內容:
古建筑物方面:可以到實地參觀,也可以采訪長輩。
美食小吃方面:可以親自動手實踐,也可以采訪家鄉的群眾。
未來發展方面:可以實地觀察,也可以上網瀏覽。
③ 教師小結:除了實地考察法,我們還可以運用調查采訪、上網查詢、收集數據等方法。
4、出示活動記錄表。
5、組長領取活動記錄表,落實各組分工。教師巡視指導。
6、反饋活動過程安排,布置課后活動要求和安全事項。
第三階段:根據方案,調查實踐
各小組根據制訂的研究方案,利用課余時間自主進行實踐調查活動,并及時地記錄活動中所獲得的資料,在實踐調查中發現什么新問題,隨時做好記錄和整理。
第四階段:解決問題,匯報結果
(一)小組匯報交流
1、小組匯報各自研究的專題介紹資料。
2、全班交流,試做小導游。
(1)歷史沿革組:展示有關家鄉歷史的照片、實物、文字等。
學生代表發言:壺鎮鎮,位于甌江支流好溪上游,地處麗水、金華、臺州三市的交界處,位于縉云、永康、磐安、仙居四縣市腹地,自古有“浙南北窗”之稱。據北宋《元豐九域志》記載,唐朝就有壺鎮集市,距今已有1000多年,是浙南三大古鎮之一。仙縉古道是昔日臺州通往金華、衢州的交通要道,史稱“婺(金華)括(臺州)孔道”。自古以來,它連接著昔日繁華的蒼嶺坑和南田村,成為臺州、金華的商貿必經之道。仙縉古道西起縉云縣壺鎮鎮的蒼嶺腳村,經過黃秧樹、槐花樹、冷水、黃泥嶺和海拔800多米的南田等村,出風門后,下嶺五里多,直到仙居縣的蒼嶺坑村,全長約50里。古道兩側大山夾峙,山嶺峻險,山道蜿蜒,被譽為“浙江西南第一嶺”。
(2)古建筑物組:介紹賢母橋、九進廳、點將臺等古代建筑物。
學生代表發言:壺鎮具有厚重的文化積淀,這里有著賢母橋、九進廳等昭示往日輝煌的一大批古建筑。遠近聞名的賢母橋有著悠久的歷史。賢母橋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距今已有188余年了。據說是由壺鎮的呂載揚兄弟奉母親之命建造的。九進廳位于壺鎮鎮工聯村,它的九個廳堂緊緊連在一起,結構精美,渾然一體。據說是為曾修賢母橋的壺鎮大戶呂載揚兄弟于嘉慶末年建成。作為現存保護較好、最具風格的清代建筑——九進廳,它在布局、建筑造型和磚木雕刻藝術上具有很高的價值。
南田村村口屹立著的那個點將臺以及點將臺邊上的那個將臺殿,告訴我們一段非同尋常的歷史。明世宗嘉靖年間,倭寇數千人在臺州登岸,沿著仙縉古道逼近縉云往內地進軍。阮鄂當時身為浙江巡撫都御史,他親率軍隊,從杭州經婺州到達縉云,屯兵在南田村東平寨上,筑起城墻,進行嚴守,倭寇只好在仙居城里城外搶掠。阮鄂在東平寨誓師后率軍下蒼嶺出擊,直逼仙居縣城。倭寇見大軍來勢兇猛,倉皇逃竄。阮鄂手執長矛,身先士卒,渡河追擊。不久即蕩平倭寇,不但縉云縣免遭洗劫,阮鄂所帶萬余士兵,竟未傷亡一個。為了紀念阮鄂的壯舉,后人在南田村外修復了當年他所筑的將臺,供人永遠紀念和憑吊。
(3)美食小吃組:介紹有關家鄉美食的圖片、實物等。
學生代表發言:我們壺鎮最具地方特色的要數“索面卵”和“米炮糖”了。“索面卵”以土索面為主料,面條煮好撈在碗里,澆上油和肉條,蓋上兩只油煎雞蛋或白煮雞蛋。家家戶戶過生日時,媽媽都給你燒“索面卵”。家里來了客人,也都是以“索面卵”招待,以示主人的熱情好客。過年了,壺鎮的大街小巷開滿了“米炮糖”店。師傅們將糯谷浸泡于水,數日后撈起,制成“發米”,然后將“發米”炒成“米炮”。冷卻后,以煎好的麥芽糖攪拌,經壓制、芝麻敷面,切片包裝。現在,“米炮糖”的種類越來越多,包裝也越來越精美,成了人們招待送禮的佳品。
(4)未來發展組:展示近年來家鄉發展變化的圖片、文字等。
學生代表發言:壺鎮這個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鎮,在新時期散發出了她獨有的魅力。目前壺鎮提出建設“四力壺鎮”,具體來說就是實力壺鎮、活力壺鎮、魅力壺鎮和合力壺鎮。隨著壺鎮作為縉云副中心城市定位的明確,壺鎮的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
仙縉古道,蜿蜒于縉云與仙居交界的蒼嶺上,它連接著縉云壺鎮、仙居橫溪鎮兩大重鎮,是古時連接臺州與金華的臺婺官道的一部分,也是至今路況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一路上是廢棄的古道與新建的鄉村公路相間。這期間,保存較完整的古道有六段:從冷水村到嶺中的線路、從嶺中到山口的路段、從老鷹巖茶亭到槐花樹村的路段以及短捧嶺、牛背垅、橋頭夢巖等。新舊道路的交替見證著歷史的變遷以及現實的更迭,透露著一種蒼涼又厚重的質感,吸引著后來者紛至沓來。時至今日,仙縉古道已經成為浙江省十大徒步行走線路之一,被廣大驢友所追捧。
3、教師予以點撥、引導。
4、總結本次活動的情況,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頒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合作獎、最佳上鏡獎、最佳口才獎……
(二)整理歸納
1、學生將自己所搜集的專題資料整理成冊,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制作成網頁。
2、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3、教師小結。愿你們在家鄉傳統文化這座寶庫里,繼續探索,愉快地遨游!
(三)征集家鄉廣告語
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家鄉,也讓我們的家鄉擁有更高的知名度,我們一起來為家鄉宣傳宣傳吧!
活動設計意圖:
首先,在設計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努力從學生的現實世界中,尋找教育教學的最合適的切口和教育點,探尋教育的源頭活水,從生活中來,實踐中來,社會中來,最后指導學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實踐中、社會中,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讓學生舉一反三,收集更多符合于我們教學實際的圖片資料,讓課堂更貼近生活,更貼近學生。
其次,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能動性,,我設計了 “自主選擇研究專題” 這個環節。在合作分工上做重點指導,使學生能在活動中自主學習,學會合作。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此,我還設計了專題小組合作匯報、交流和展示,并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綜合素養。通過后續活動,繼續培養學生的探究品質,進一步激發學生傳承家鄉燦爛文化的意識。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2
一、 指導思想:
高度認識開展綜合活動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的重要舉措,在豐富多彩的綜合活動中,體現活動的自主性與實踐性,強化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與體驗,使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增進身心健康、提升動手操作能力,養成勤于動手動腦、樂于參與生活實踐活動的習慣,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二、綜合活動開展狀況整體調研:
近二年來,在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兩面大旗的指引下,學區各中小學都關注了綜合活動建設工程,圍繞“道德修養”、“學科類”、“體育藝術類”、“科技活動類”、“校本課程類”、“綜合實踐活動”類、“校園文化建設類”、“其它類”等八個主題開展了系列綜合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強了學生素養,對推進學區素質教育整體進程做出了不可否認的成績。
但就整體而言,我們的綜合活動開展還處于低品位、淺層次狀態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預設性差:各學校沒有依據自己校情,制訂出全學段的綜合活動預設表,沒有設置活動內容、活動主題。
2、活動設置不成系列:各學校都沒有全學段綜合活動預設表,活動間缺少內容關聯,各次活動間沒有連續性,降低了活動的教育效果。
3、指導教師素質丞待提升:綜合活動的開展,是落實課程管理的
重要舉措,與各學科教學同等重要,我們大多教師還沒有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因此在指導活動建設上缺乏必要的知識學習,學校也沒有對教師深入地進行專項培訓,專業或兼職綜合活動指導教師隊伍還沒建設到位,這也是造成我學區綜合活動開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 目標預設:
(一)提高認識,高度認識綜合活動建設的意義,它是落實課程管理、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工程,綜合活動開展的效果與水平直接決定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是每個學校必須著力建設的工程之一。
(二)加強教師培訓,提高綜合活動的指導能力:各校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培訓工作。(1)讓每個教師都明確綜合活動的.新種類劃分。
(2)讓每個教師都具備指導學生綜合活動的能力。(3)讓每個教師都能開發綜合活動項目。(4)本著開好頭、扎實做、有實效、創特色的原則循序開展。
(三)活動目標預設:(詳見《松山區義務教育階段綜合活動設計》)
1、社會教育活動類;
2、科學技術活動類;
3、文學藝術活動類;
4、體育衛生活動類;
5、學科活動類(校本新增項目);
6、綜合實踐活動類
(四)活動資料積累:創新材料展示方式,集文本材料、標本材料、影視照片資料(制作展板)、作品材料等于一體,體現綜合活動的多樣性。
四、 實施步聚及措施
1、20xx年3月---4月:各校依據學區中心校制訂的方案制訂本校實施方案。調研本校綜合活動開展實際情況,明確本校開展的活動的屬性分類,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綜合活動開展工作,依據“松山區各年級綜合活動年度計劃書”制訂學校綜合活動表,做好活動具體內容預設。(3)活動設計要充分體現區年度計劃書中的主題性,圍繞計劃書中各月份活動主題設計系列活動。
落實此項工作的具體程序是:召開領導班子會議研究中心校方案---召開全體教師專題會議研究學區中心校方案----征集各位教師“開展活動方案設計”---領導班子研究各教師提案----制訂學校綜合活動實施方案----研究制訂學校學期綜合活動總表(學校先與各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研究落實班活動表,再研究落實年級活動表,最后匯總成學校總表)
3、4月份的活動內容,在沒出臺“方案前”要正常開展。
2、20xx年5月---20xx年12月:實施階段。
3、20xx年1月:經驗總結交流、整體評估。
五、幾點建議與說明
1、正確認識原來“八類分法”與現在“四類分法“的區別與聯系。
(1)原來“八類分法”包括:道德修養類、學科類、體育藝術類、
科技活動類、校本課程類、綜合實踐活動類、校園文化建設類、其它類,現在“四類分法”包括社會教育活動類 、 科學技術活動類、文學藝術活動類、 體育衛生活動類。比較發現,原來的“道德修養類”與現在的“社會教育活動類”相近,但后者比原來內涵更大;體育、藝術類型活動,兩種分類中都有,但組合有所變化 ,原來是體育藝術整合、現在是體育衛生整合,相比之下,新分法增加了“衛生”類活動,而將藝術與文學整合;科學技術類前后沒有變化 。
(2)、正確認識前后分類活動內容的增減。我們從分類上很容易發現,后者沒有了“校本課程類”、“綜合實踐活動類”、“學科類”“校園文化建設類”“其它類”等,因此我們可能錯誤的認為活動內容減少了,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只不過是這五種從原來的綜合活動中單獨提出來了。這是因為“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課程,將其化分為綜合活動,好象不太科學,但這兩項工作無論歸屬如何,都是必須扎實做好的;校園文化建設類,是德育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先進文化管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活動中拿出來,更需要我們獨立做好;其它類原本就包含在前幾類活動中,只不過是活動的一種方式罷了,因此刪除它并沒有影響活動內容的變化 ;而學科類的刪除,好象減弱了除語文學科而外的其它學科活動,可其它學科活動,我們哪個學校都要搞,而且對于我們來說駕輕就熟,因此我們新增此項,并不會過于增加師生負擔,恰恰豐厚完善了綜合活動內容。因此不要從形式上看,感覺工作負擔小了。
(3)介于以上兩點分析,我們要將努力做好“校本課程、綜合實
踐活動、校園文化建設”三項工作,扎實推進。但考慮幾項工作與綜合活動的內部關系,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納入活動類,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建檔重復現象,還可以保障各項工作整合,比如:“清明祭掃活動”,它即是“社會教育活動”,也可以當做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而歸為綜合實踐活動,介于社會教育類活動較多,因此就可以把這次活動獨立歸于綜合實踐活動類;校本課程可以做為綜合活動的策略和方式,比如:將“社會教育類活動”中的“讀經典書,做有根人”發展為校本課程;要高度重視教育科研與綜合活動的整合,將有利于特色創建的綜合活動項目與教育科研有機整合,以課題形式深化有特色的綜合活動開展。
2、保證綜合活動的課時:鑒于我學區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實施尚不能完全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的現實,但必須保證最低限度。綜合活動的時間既可以平均分散到每周的固定時間,也可以因校因時而集中使用。有些活動內容還可以開發為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可以與校本課程課時結合到一起使用,每學年小學安排120---130節;中學安排100—120節。(小學每周約3節、初中每周約2.5節)。學科活動、體育衛生類活動、科技活動課時結合學科課程安排,其它類活動占用機動課時,機動課時每學期為一周。社會調查和公益勞動通常利用假期進行。
3、準確定位,恰當擺放綜合活動的各種關系
擺放好學科教學與綜合活動的關系 ,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任務中,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是根本任務,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做游戲、自我評價等策略,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樂趣,激發學生愛讀書的熱情。
2、初步感覺到書是在一個人成長中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
3、教育學生平日要多讀書,養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
4、了解小伙伴、爸爸媽媽、老師、名人愛讀書的小故事,掌握一些讀書的方法。
5、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分享感受。體驗讀書的快樂,品嘗收獲的喜悅。
二、活動過程
(一)師生對話,交流共鳴
[多媒體課件]并排而列的各類書籍(《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古詩文選》、《兒童百科全書》、《讀書方法指南》)
1、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和大家探討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是離不開書的',但是光學好教科書行嗎?是呀,我們還應看一些課外書。不過,現在的課外書對我們同學的影響有好有壞,你們覺得怎樣的書才是好書呢?(指名回答,相機追問,看了哪些書適當進行價值引領)
2、老師聽了很受啟發,我也利用業余時間看了一些書,如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盧梭的《愛彌爾》等等,我覺得這些書對我的教學很有幫助,我認為這些書也是一些好書。
3、這節課,教師還要給你們推薦一些好書,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書中去,和好書交朋友吧!
(二)、背誦古詩,積淀文化
[多媒體課件]一本翻開的大書中寫“古詩文選”
1、我們學校對各班的晨讀都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每天要花三十分鐘時間背誦《課程標準》推薦的古詩詞,我這里有《古詩文選》中的一些詩歌,題目都在大屏幕上,誰愿意上來一展才藝?
2、[多媒體課件]一本翻開的大書,十二首古詩。
3、指名背、表演背、小組背、齊背等
(三)跨越百科,積累知識
1、小結過渡:同學們的古詩積累得還真不少,看來《古詩文選》你們已經讀熟了,現在老師想和你們玩一個闖關的游戲,游戲中的題目都來自《兒童百科全書》。
2、[多媒體課件]一本翻開的大書中寫《兒童百科全書》。
3、玩這個游戲,同學們要遵循兩個原則:第一關采取搶答形式,答對課后可到組長處領獎;第二關則采取必答形式,每組按題號順序必答兩題,答題時可以小組合作。
4、[多媒體課件]
第一關 諺語填空
①讀書破萬卷,____________(下筆如有神)
②拳不離手,____________(曲不離口)
③三心二意,_______________(一事無成)
④若使年化虛度過,___________(到老空留后悔心)
⑤刀不磨要生銹,______________(人不學要落后)
⑥書到用時方恨少,____________(事非經過不知難)
⑦堅持不懈,_____________(久煉成鋼)
⑧少壯不努力,_____________(老大徒傷悲)
第二關 兒童
①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嗎?(56個)
②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親筆提寫了哪幾個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③哪條河被稱為“母親河”?長江有多長?(黃河、6300米)
④北京將在哪一年主辦奧運會?是第幾屆?(20xx年 29屆)
⑤徐悲鴻是中國著名畫家,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大型油畫《田橫五百七》)
⑥“非典”的全稱是什么?
⑦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手術的人是誰?(畢佗)
⑧中國四大自然奇觀除了“霧松”外,還有哪三大奇觀?(長江三峽、云南石林、桂林山水)
(四)表演故事,進入角色
1、小結過渡:想不到同學們的百科知識這么豐富,老師真是敬佩你們。聽說同學們看了童話故事后,很喜歡把它表演出來,老師這里有兩本童話故事書,你們能表演其中的故事嗎?
2、[多媒體課件]一本翻開的書,左寫《格林童話》,右寫《安徒生童話》
3、學生依次上臺合作表演
《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裝》
4、相機頒發“表演之星”
(五)介紹方法,分享經驗
1、同學們不僅能說還會表演,真是非常能干。老師可真有點自愧不如了,老師的同學正在編一本《讀書方法指南》,你們能把你們的讀書方法和學習體會介紹給他嗎? 當然也可以說說你爸爸媽媽、兄弟姐妹或者一些名人的讀書方法了。
2、[多媒體課件]一本翻開的大書《讀書方法指南》
3、小組交流,推薦代表上臺說。
4、推薦代表上臺說
(六)填會員卡,以書會友
1、小結過渡:通過剛才的活動,我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個個都是聰明伶俐、博學多才,所以老師想邀請你們參加我舉辦的“書友會”,我這里有一些會員卡,你只要按上面的要求填完整了,你就成為我的書友了。
2、學生填寫會員卡。
3、[多媒體音樂]《友誼天長地久》。
4、填卡結束,選幾張讀一讀,適當評價。
(七)小結評價
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看了幾本書,交流了里面的一些知識,同學們的表現真是非常突出,希望我們同學今后能讀更多的好書,交更多的朋友!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4
一、活動目的
1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也是學生踏青春游的最好時光,通過踏青春游活動,讓學生親密接觸大自然,走進群島新區,欣賞島城春之美,同時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鍛煉他們的自理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
2、以“春天,我和群島新區有約”為主題,融理財、采集、繪畫攝影、娛樂、探索、低碳等一體,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和創新精神。
3、了解了傳統文化,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熱情,激發他們熱愛舟山群島新區,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的魅力。
二、活動組織機構
總負責人:
分管領導:
協助人員:
段 醫:
三、活動地點、時間
周五學校9:00集中出發,車往展茅干施岙農莊,12:15返校。12:40到校,12:45放學。
四、活動內容
1. 制陶、學瓦匠、做箍桶、捏泥人
2. 打陀螺、穿農衣照相、鐵環障礙賽、推獨輪車
3. 打銅板、搓草繩、打彈子、打高爾夫.
4、進行撰寫生態農莊探究的小論文
五、隨班教師
六.具體要求:
1.堅持全程管理、全員管理的原則,各年級總負責人負責本年級的活動安排。
2.年級組長、班主任需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確保安全第一,教育重點:
(一)安全教育:
1.交通行走安全:一切行動聽從老師指揮,緊跟隊伍,不掉隊,在隊伍中行走不喧嘩,不擁擠,不吃東西。
2.游玩安全:
(1)不玩水,不去小溪邊玩耍,不攀爬石頭,樹木;
(2)不鉆草叢、樹叢,不做危險游戲;
(3)不觸摸電線。
(4)在老師視線范圍內活動,不得隨意離開,有事離隊要向老師請假并結伴而行。
(5)各車輛負責人每次出發前務必清點人數。
(6)要求年級段組統一行動,到達目的地集中地方管理活動。
(7)建議學生講究節約,帶適量的物品,不宜多。動員不帶相機等貴重物品。如果帶了,教育好注意保管。用餐:學生自帶干糧(要求適量)收費標準40元/人
(二)文明教育:
1.在來回路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亂穿馬路,要走人行道和斑馬線。
2.在游玩過程中要注意衛生文明:不亂丟廢棄物,扔在自己帶的.塑料袋里,離開休息地,要搞好衛生。
3.在游玩過程中要注意語言文明:不講臟話,不大聲喧嘩;如有游客詢問要熱情地回答。
4.在游玩過程中要注意行為文明:不追跑打鬧、不損壞公共財物,在游玩過程中做到文明、安全。
(三)活動注意事項:
1.為保證早上出發前的安全與紀律,班主任做好出發前的組織工作。
2.以班級為單位聚餐,不獨自行動不玩危險游戲,一切活動聽帶隊老師的指揮。
3.穿輕便的服裝、佩戴紅領巾,建議同學穿運動鞋。
4.不參加的學生一定要家長寫好請假條,同時班主任電話聯系確定。
5.活動結束集合后,返程時,各班必須清點人數,不許有遺漏的現象出現。
6.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東西不要亂放,特別是活動后,參觀后,就餐后,離開活動地點后,要反復檢查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
7.每個班主任可自帶相機,結束后分享活動精彩瞬間,也可開展班內評比。
班任課教師
主要職責:
⑴盡力做好醫療救治等工作的后勤支援工作;
⑵必要時配合醫療、防疫等機構進行現場消毒、取樣分析等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5
一、比賽項目:制作半成品風箏,放飛自制風箏。
二、比賽時間:20xx年.4月30日
三、比賽場地閣公園
四、參賽人員:五年級每班3男3女參加比賽。
五、比賽規則:
1.制作半成品風箏部分。
學校提供5套男子組沙燕半成品風箏,5套女子組板子類半成品風箏,學生在班主任老師指導下完成風箏的繪畫,在校風箏組老師指導下完成風箏的粘制,并進行風箏放飛與比賽的'相關指導。班級在此基礎下推選3男3女參加風箏繪畫與粘制的藝術類評分(分值40分),從畫面,色彩,蒙面,粘糊等幾方面進行評定。
2.放飛自制風箏部分。
放飛分60分,放飛時需助手一名。
1.起飛分10分。風箏全部離開助手的手和地面,完成起飛,得10分。風箏飛起后掉落地面一次扣5分,二次扣10分,三次則判放飛失敗,比賽結束。
2.留空分30分。
留空時間10分鐘。風箏放飛后停留空中10分鐘得30分,每少一分鐘扣3分。
3.角度分10分。
根據風箏線與地平線的夾角大小得分。70°為10分,每少5°扣一分。
4.空中效果與放飛技巧10分。
根據風箏在空中的姿態與運動員的放飛技巧給分。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6
舉行綜合實踐活動會課評比及成果展示活動,進行總結交流活動,編印案例、學生子課題設計方案、學生心得,評選綜合實踐活動優秀小組;完成有學校特色、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結工作,確定下階段綜合實踐活動思路。
四、探索有本校特色與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措施
1.根據學校現有條件,合理安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時間。其中,初一年級每周安排2課時信息技術課,初二安排1課時,在完成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根據綜合實踐活動狀況,調配使用信息技術學科,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重點體驗多學科相結合的方法,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各學科的學習研究中去;初一年級每周單獨安排1課時勞技課,初二、初三每周在校本課程課中安排0.5課時,主要學習中國結的編織、折紙等技能,配以布藝、陶藝、雕刻等制作,學生人人動手參與,不斷提高發展;活動課安排與公益活動、社會服務、勞動課相結合,由學校德育處、班團隊組織根據德育工作安排,從小事出發,以低起點為要求讓學生體驗為主體的公益活動、社會服務活動,每月安排1次;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思想框架內,有分有合安排社會綜合實踐活動課,由學校德育處、教務處、班團隊組織、思想品德老師負責,明確活動主題,利用節假日、寒、暑假安排社會綜合實踐活動。
2.團結協作,分塊到位,職責明確。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是“探索與學校特色、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在這基礎上分塊到各處室,并各負其責。
2.1組織保障:由教務處、德育處、教科室、教研組長、骨干教師組成綜合實踐活動管理小組,指導并督促每個教師、每個班級學生,用心參與并完成活動任務。從下學期起,在初一年級各學科組先挑選一名教師開出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課,以利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面開展。
2.2資源保障:學校建立綜合實踐活動素材信息庫,并經常性地、有意識地補充資料,以確保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所需的信息來源,定期開放綜合實踐成果展覽室和信息中心資料室及實驗室。校電視臺及時報道綜合實踐活動的熱點、亮點課題,以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用心性。
2.3安全保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原則上由學生自行組織,獨立研究,針對學生身邊、學校周邊的有關事項進行調查研究,部分課題組如需要利用節假日外出活動的,務必征得各自家長同意,并盡可能由家長陪同進行,由家長負責監護,以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2.4后勤保障:總務處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帶給后勤保障。
五、組織管理
1.健全組織領導。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校長室負責對課程的開展進行統一的協調;教務處負責培訓、教師的`工作、課程的組織與落實;信息中心負責信息技術教育;德育處負責開辟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工作,落實好活動基地。
2.加強過程管理。加強研究、分工合作。期初,由校長室負責制定學校;教務處負責各年級組、信息組和科技教師認真制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計劃以及本學期的主題活動方案,在此基礎上,各年級組應加強平時的研討,每周開展群眾備課,相互了解狀況、分析狀況、互相學習交流經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構思對策,并及時記錄每一次的活動狀況,由教務處負責平時的監督調控,定期召開工作例會,交流做法,解決問題,提高實效,并及時反饋給校長室。
附:黎里中學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XXX
六、教學評價
堅持以“活動促發展”為指導思想,要求其教學評價也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主要是構成性評價、過程評價。
1.教師評價
1.1每個教師都有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課、方案策劃課和指導學生課題研究的義務,這作為教師職評、評先、評優的必要條件之一。
1.1.1從下一學期開始,學校在每個班(初一、初二年級)定期開設“活動”指導課、方案策劃課,同學科教師觀摩學習,觀摩課等同于校級公開課,教務處將記錄備案。學校將舉辦綜合實踐活動課開放周,對開放周的指導課、方案策劃課按市級公開課計分(有外校教師參加觀摩、學習)。
1.1.2每學年學校將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覽,開展一次活動成果評比,并在每個年級中評選出一、二、三等獎,編印綜合實踐活動成果文集,從中選出成果突出課題參加上一級相關單位評比。對指導學生綜合實踐課題獲獎的,第一指導教師在評先、評優和職評中以同級論文獲獎計分,第二指導教師減半計分;對指導多個學生課題獲獎的教師,可累計得分。學校每學年將在每個年級中取3~5名分值較高教師給予表揚、獎勵。
1.2每個學科組都安排一位教師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工作,時間為兩年,在初二學年末寫出結題報告,對研究成果,學校組織人員從中分選一、二檔次,按校一、二等獎計入年度考核分值。
2.學生評價:
2.1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全員參與,對每個學生完成狀況進行檢查、登記,作為初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之一,納入學生成績考核范圍。
2.2以“重過程、輕結果”為評價原則,鼓勵學生用心參與,對學生課題研究的每個環節,進行激勵性評價,遵循發展性原則,對有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展示的課題小組及時給予表揚、獎勵。
2.3綜合實踐活動成果作為學生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的必要條件之一。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30
綜合實踐的活動方案04-27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1-25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18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范文08-30
環保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8-30
實用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14
關于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1-17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模板11-07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