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精選6篇)
為了確保活動科學有序進行,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活動的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活動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強化反腐倡廉建設,深入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營造廉潔從教的育人環境,培育學生敬廉崇潔的價值觀念,通過在全校師生中組織豐富多彩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濃郁的校園廉潔文化氛圍,提高廣大教職工愛崗敬業、廉潔從教的意識,增強廣大學生干凈做人、規范做事、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二、活動目標
(一)在學校中層干部和黨員教師中開展以“一身正氣,廉潔治校”為主題的廉潔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結合校黨支部開展的“黨員示范崗”、“五好”黨組織、“八好”黨員創建活動,以提高全校黨員干部的`黨性認識為目標,通過教育活動提高黨員干部的廉政意識和拒腐防變的自覺性,促使全體學校干部以身作則,奮發有為,勤儉辦學,成為師生的楷模,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進一步筑牢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線,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
(二)在全體教職員工中開展“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為主題的“廉潔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提高師德修養。通過教育活動促進我校教師依法執教,規范執教,敬業愛崗,誠信服務,為人師表,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
(三)在學生中開展“從我做起,敬廉崇潔”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把“廉潔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融入學校德育工作,并與學校德育課題“孝德教育”和“新‘三好’評比”緊密聯系起來。
三、工作原則
1、廉潔教育與德育工作相結合。
2、歷史與現實相結合。
3、正面教育與反面教育相結合。
4、課堂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
5、教育與娛樂相結合。
四、組織機構
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支委會成員、全體班主任
五、參加對象
全體師生
六、活動時間
20xx年3月—12月
七、活動形式
(一)突出一個課題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開展好“廉潔文化進校園”課題研究活動。
(二)建好兩支隊伍
建立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培養一支以班主任為主體、全員參與的實施隊伍。充分發揮兩支隊伍的先進性,保證領導重視,行動科學,活動有效。
(三)分成三個層面
要科學地把“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教育活動對象分為學生、教師和黨員領導三個層面。學生層面側重于通過學生參與活動,接受學習和教育,達到提高素養,健全品德,完善人格。教師側重于邊學邊教,增強修養;黨員領導側重于廉潔自律樹立榜樣。實現從學生的素質教育、教職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和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多方入手,使“廉潔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滲透到教育、教學、管理的各個領域和全體師生員工。
八、活動內容
1、學生層面,主要開展“六個一”活動。
即一節廉政教育課;開展一次廉潔小故事或優美詩文朗誦演講比賽;組織一次“誠信守法”主題班會;一次“文化書法繪畫”比賽活動;一期廉潔文化手抄報、黑板報、德育小報,專題櫥窗。
2、教師層面,主要開展“三個一”活動
即一次廉潔從教承諾活動;開展一次“廉潔從教、從我做起”征文。提煉一句“廉潔從教”格言座右銘。
3、黨員領導層面,主要開展“五個一”活動
即舉辦一次廉潔教育講座;在校園博客網中開辟一個廉潔從教專欄;讀一本反腐鑒書;寫好一篇廉潔體會文章;開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動;組織一次觀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記錄片的活動。
九、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精心部署階段(3月份)
1、領導小組制訂好教育活動方案,落實分工,明確職責。
2、利用晨會、班會、例會及教師大會,宣傳“廉潔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3、通過板報、博客等有針對性地進行文化環境宣傳。
第二階段:具體研究、實施教育階段(4——5月份)
學生
1、創設教育基地:一節廉政教育課。3月份至5月份搜集整理圖片文字資料
2、主題班會活動:開展“敬廉崇潔、誠信守法”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整理活動方案和圖片資料。
3、優美詩文朗誦比賽。
4、一期廉政板報評比現場比賽
5、宣傳教育活動,組織以“敬廉崇潔、誠信守法”為主題的征文活動。
6、師生廉政書畫比賽。
7、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學習相關文件及師德要求。
8、觀看倡廉教育片,開展“廉潔從教”公開承諾活動。
9、上一節廉潔教育專題課,提煉一句廉潔從教格言。
10、開展自查自糾活動。
黨員領導干部
1、組織學生《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
2、開設博客專欄整理圖片資料
3、一次廉潔教育講座。
4、撰寫“學廉政準則,做廉政楷模”體會文章
5、組織觀看一次典型案例影視光盤。
第三階段:總結深化階段(6—7月份)
1、認真總結在“廉潔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中涌現的好載體、好方法,結合各班活動開展情況,組織一次班主任經驗交流活動。
2、組織召開全體教師大會,在全體教師中推廣學習經驗,進一步深化“廉潔文化進校園”工作。
3、評選、表彰“廉潔小標兵”、“師德標兵”和先進集體。
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2
為進一步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傳統和美德,更好的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奠定基礎。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在全省職業院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工作的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與加強學院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結合起來,與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及長遠發展結合起來,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培養既有職業技能、又有文化知識的技術技能人才。
二、活動時間及內容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至20xx年5月
(二)內容形式
1.開展誦讀經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
每學期開展一次主題為“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的“人人誦讀中華經典活動”。充分利用學院圖書館、班級圖書角,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推薦讀物、讀本,開展“我與好書同行”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讀寫能力,夯實文化底蘊,陶冶情操。(由教務處、宣傳部、團委負責)
2.組織主題班會,出一期主題黑板報,開展傳統節日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組織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班會。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省委“五禮五恥”10字和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團結友愛等開展討論。每學期各班出一期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并進行評比。利用傳統節日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禮儀培訓。在校園營造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由學工部、各系負責)
3.利用道德講堂,舉辦系列講座,上好一堂傳統文化課,發揮文化育人功能。
利用道德講堂,開展系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講座。發揮道德講堂文化育人的功能。上好一堂傳統文化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由宣傳部、團委、教務處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營造良好氛圍。切實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引領廣大師生自覺和主動參與活動中來,充分利用宣傳欄、展板、校園網、校園廣播等媒介做好活動宣傳報道工作,加深學習中華優秀傳統知識的力度,不斷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大力營造人人參與的氛圍,廣泛宣傳學院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情況。
(二)做好幾個相結合。以優秀傳統文化課題為切入點,做好傳統文化與校園特色文化的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養成教育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常規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抓節點活動,充分利用好重要傳統節日,突出傳統文化的內涵,講解傳統文化知識,舉行特色活動,讓廣大學生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三)抓師生互動,做好示范。學院全體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學生干部要積極主動參與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帶頭研讀經典,帶頭踐行中華傳統文明,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學習、宣傳、實踐活動,努力形成師生互動、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全體師生進一步了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3
一、指導思想
根據國家民政部公布的《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指導綱要(20xx-20xx年)》的精神,在區慈善總會和慈善組織的指導下,在“積淀文化,讓師生得到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引領下,立足“傳統文化(國學)教育”辦學特色,制定慈善教育計劃,在全校師生家長中培育慈善理念,弘揚慈善行為,推動青少年道德教育,促進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建立誠信友愛、團結互助、和諧相處的人際關系,營造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慈善文化氛圍,增強全校師生家長的社會責任感。
二、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秘書長:
組員:
三、推進原則
1.教育提升原則。通過慈善教育講座,讓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慈善觀念。將教育化為師生及家長喜歡的活動,讓參與者在看書、聽故事、做游戲、角色扮演等活動中感受愛、表達愛,激發愛的情感,提升愛的能力。
2.課程體驗原則。通過《慈善教育》讀本學習體驗,培養學生的仁愛、慈善之根。
3.實踐體驗原則。以活動為基本的組織形式,根據參與者的興趣特點及心理情感,選擇他們喜歡的作品,設計他們喜歡的活動,讓參與者不知不覺地受到教育與啟發。
4.體現傳統文化特色原則。根據我校傳統文化教育特色,挖掘傳統文化中的仁愛、慈善資源,讓慈善文化有計劃、有步驟地滲入到學校的教育內容之中,在青少年心中播種“愛心”的種子,灌輸“仁愛”的理念,培育“向善”的心靈,樹立關懷意識、公益意識和責任意識。開創出教育資源為慈善服務、慈善資源為教育服務的“雙贏”新局面。
四、推進策略
學校把慈善理念的宣傳、教育和培養,作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德育滲透的重要內容,在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中,學校決定在教職工大會上學習《人人參與慈善,讓仁愛根植于心》,在學生集會上宣傳慈善文化,讓全體師生充分認識到慈善文化進校園的重要性,與我校傳統文化(國學)教育特色相結合,通過校級宣傳發動、班級主題活動、家庭社區活動、“我當校長小助理”個人德育實踐,積極營造人人參與慈善事業的校園慈善環境。
(一)慈善文化與學生思想品德課相融合
學校要求思想品德課要充分發揮慈善文化的育人功能,抓好課堂教育體驗,各中隊輔導員在授課內容中增加慈善理念、慈善行為、典型人物和事跡等內容,發展思想品德課促進人際和諧的功能,促使學生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了解,使其相互之間的關系能更加密切。讓學生在掌握思品課本知識的同時,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彌補自身道德認知的缺陷,糾正平時行為中的錯位,使自己健康成長,也使學生深刻意識到,慈善事業是一種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礎上的互助互愛的事業。
(二)慈善文化與主題班會相融合
慈善文化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班會課上學習慈善文化,也是實現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徑。各中隊輔導員要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通過學習慈善文化,會讓全班學生明白,平時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作為一名小學生應有的責任是什么。以開展故事會、知識競賽、征文、演講等形式開展慈善文化傳播教育。
(三)慈善文化與主題活動相融合
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要開展全校性的豐富多彩的慈善主題活動,如黑板報、手抄報、墻報、作文、繪畫等競賽活動并通過音頻、視頻、廣播、網絡等多種載體,廣泛宣傳慈善文化,營造慈善文化氛圍。
(四)慈善文化與社區實踐活動相融合
學校學校德育處要在宣傳誠信友愛、互幫互助的公益理念中,提升全校師生的慈善意識;要在大力宣傳中華民族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上,引導全校師生積極關心、主動參與慈善事業。學校通過多種形式的社會公益、志愿服務、愛心幫扶實踐活動,引導和教育學生關心他人、關愛社會,學會知恩、感恩,懂得報恩,施恩,培養學生愛的情感和品質。
(五)慈善文化與家庭教育相融合
學校家長學校分校要在家長學校活動、學校開放日、家長會、家訪等活動中向學生家長宣傳慈善文化理念,提高家長的慈善意識,號召家長積極參加慈善募捐、公益活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熏陶自己的孩子。每個學生也要爭當傳播慈善文化的'小使者,通過小手拉大手,把慈善文化向家庭、社區延伸。
(六)慈善文化與星級少年評選相融合
學校要把慈善文化的教學列入學校的總體計劃中,要制定適合本校師生參加慈善活動的激勵機制,運用學校星級少年評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慈善意識的形成,建立“一日一善”儲蓄卡,對在校內外開展的各種慈善公益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師生進行表彰獎勵,使學校對師生的慈善行為有個公正的評價。
(七)慈善文化與學校“八德”教育特色相融合
結合我校“八德”教育各項活動,學生在每天道德作業中要有感恩、孝敬等相關內容,培養學生的仁愛、慈善之心。
(八)慈善文化與開放式配方課程相融合
把慈善文化進校園,作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展、繁榮慈善文化的一項重要工作。開發或購買《慈善讀本》,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內容、方法和途徑,以培養青少年的慈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校園中弘揚社會主義的慈善文化。促進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慈善讀本》擬訂每冊6-7個活動單元,每個活動單元有2-4個活動課。低年級版重在感染和熏陶,有愛心序曲和愛心歌曲、愛心圖片、愛心故事、愛心童話、愛心劇場、愛心行動等單元。高年級版重在感知、了解和體驗,在單元活動中讓學生了解和認識慈善與責任、愛與尊重、助人與分享、愛與力量等富有社會價值的慈善主題。
總之,通過積極開展慈善教學,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進而推動我校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共同進步。我校要以倡導愛心責任為使命,開發《慈善讀本》校本教材,積極培育慈善文化,讓慈善之花在上屋小學盛開。
五、具體實施
“每月一事”主題活動初步工作安排:
主題活動一:慈善文化進校園調研規劃
1、時間:20xx年11月-20xx年1月
2、地點:上屋小學
3、xx區慈善總會會長等領導來校調研座談
4、黃偉軍校長在教師大會宣講《倡導愛心責任推動慈善長青》
主題活動二:走進福利院慰問演出
1、時間:20xx年11月5日
2、地點:石巖敬老院
3、參與人員:學校領導、演出學生、家長代表、愛心人士
4、活動形式:手拉手慰問演出
主題活動三:慈善文化教育進校園啟動儀式
1、時間:20xx年11月
2、地點:學校操場
3、參與人員:上級領導、全校師生、家長代表、愛心人士
4、活動形式:發言、倡議、授牌、贈送慈善讀本
主題活動四:愛心故事會
1、時間:20xx年11月
2、授課教師:愛心人士
3、活動年級:各年級
4、活動形式:故事分享
主題活動五:“愛心行動知多少”主題班會
1、時間:20xx年12月
2、指導教師:各班主任教師
3、活動年級:各年級
4、活動形式:歌詠、故事、表演等
主題活動六:愛心畫展慈善拍賣會
1、時間:20xx年12月
2、指導教師:美術教師、德育處
3、活動年級:各年級
4、活動形式:學生愛心繪畫作品現場拍賣,籌集善款
主題活動七:“愛心劇場”欣賞會
1、時間:20xx年1月
2、指導教師:各班主任教師、德育處
3、活動年級:各年級
4、活動形式:演出欣賞
主題活動八:評選慈善之星
1、時間:20xx年1月
2、指導教師:各班主任教師、德育處
3、活動年級:各年級
4、活動形式:獎勵表彰教師、家長、學生典型愛心人物
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4
為進一步貫徹xx市教育局《關于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xx教育局《xx市教育局關于印發《關于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確保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在我校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全面推進特色校園、活力校園、和諧校園的構建,xx二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傳承與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中小學生的文化素養與道德素質,培育師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全面發展,努力提升學校品位和核心競爭力。
二、活動主題
傳承傳統文化精髓,培育誠信厚德少年,創建和諧文明校園。
三、基本原則
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德育教育研發相結合;與日常行為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四、基本內容
莒文化是東夷文化的先進代表,是齊文化與魯文化的先聲和前導,山東xx是莒文化的核心區域。因其有數十萬年的文化根系,一萬余年的文明啟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對研究文明起源、華夏文化、中國早期國家的社會形態等重大史學和理論課題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今天了解和研究莒文化,對于更好地揭示莒地的歷史文化發展,弘揚莒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傳統,作為進行鄉土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今天建設21世紀現代化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借鑒,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讓我們為此共同努力了解和學習莒文化。
研究和學習莒文化,xx二中編寫了一整套莒地史話的校本教材,可以作為研究莒文化的依據。包括莒地歷史上著名人物、莒地的風俗人情、歷史遺跡等,當然還包括文化遺存,如周姑子戲、剪紙、書畫、對聯、過門錢子、武術等,都是我們研究和學習方面。
五、活動內容
1.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莒文化校本課程的學習、踐行活動。(歷史教研組負責組織)
(1)計劃在11月20日舉行莒文化研討會,邀請莒文化研究中心的專家舉行報告會報告會。
(2)平時加強莒文化校本課程活動,利用學校的廣播播放介紹莒文化,每兩周利用其中一節班會時間誦讀、學習文化校本課程,主要是高一、二年級學生學習。
2.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語文教研組負責組織)
(1)利用早自習的.時間誦讀國學經典(包括莒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
(2)每周設一節誦讀課,每月召開一次以誦讀為主題的班隊會。
(3)利用校園多媒體網絡和各種影響資料進行宣傳、介紹,與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交流。
(4)結合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計劃,讓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校園藝術生活,突出活動廣泛化、故事化、體驗化、興趣化的特點,在學生中介紹xx地方戲-周姑子戲、剪紙、書畫、對聯、過門錢子、武術等,都是我們研究和學習方面讓學生感受經典文化魅力,熱愛經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動
(1)以孝為先,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
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以雅為標,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以“禮儀、禮貌、禮節”為主要內容,開展“文明禮儀演講比賽活動,時間大約11月中旬,通過演講比賽培養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
(3)以信為本,開展誠信教育。
以發誠信倡議、講誠信故事等多種形式,將誠信教育引向學生家庭,并廣泛開展“爭做誠信少年”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誠信美德。
4.積極開展特長教育,推進藝術素養培育工程。
(1)我校大力開展藝體活動,弘揚武術,強身健體,還激發學生正確的人生理想,挖掘學生潛在的才能,培養他們文化、藝術、體育等多方面的興趣愛好。
(2)展示開展好特長教育活動。通過開設硬軟筆書法、剪紙、地方戲-周姑子戲、舞蹈等特長教育活動,發展學生的特長,讓學生能過學有所長,德識長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5.積極開展校園品位創建工程。
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積極為學生營造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完善圖書室、班級圖書角;利用板報、櫥窗宣傳、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營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濃郁氛圍。
六、保障措施
首先,莒文化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進校園有利于提升學校的辦學品味。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其次,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有利于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傳統文化的靈魂和精神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體來講,傳統文化能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一是可以培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可以養成良好品德,以人為本、以德為先,其核心內容就是教育人、塑造人;三是可以指導人生實踐。中國傳統文化是歷代中國人人生經驗的總結,對后人具有多方面的指導意義。
第三,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教育和導向功能。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積淀,它包容了不同歷史時期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精華。在校園文化里滲透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有意識地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可以使師生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和勤勞善良勇敢等優秀民族精神,有利于學生以史為鑒、全面發展;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發展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傳統文化的內容、表達方式以及在校園所形成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對學生有著直接或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具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和“滴水穿石”的力量。第四,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小學生及教師的人格塑造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重義輕利、天人合一、修己安人、貴和尚中、憂國憂民等基本精神和價值觀念,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是重建當代中國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資料,是校園德育建設的豐碩資源。傳統文化中完備的德育內容和理論,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等都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內容。
第四、開展教研活動
各學校要把學習經典作為校本教研的內容之一,組織教師對經典原著進行研究,對原文理解有歧義的部分進行研究,對教法學法進行研究,以增強教師的文化修養、道德修養和研究能力。使國學教育更加符合本校教育工作實際。
第五、拓寬活動渠道
我校要圍繞學習傳統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師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要與讀書、書法、繪畫、歌詠、板報、校園劇、辯論、競賽等活動結合起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5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傳統和美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奠定基礎,結合全區工作實際,我校開展“民俗文化進校園”活動,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主題,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民俗文化和弘揚培育民族精神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和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民族精神的傳承與道德好習慣的養成結合起來。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我校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納入教育全過程,貫穿整個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積極營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熱愛祖國,報效祖國和人民是最大光榮;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的遠大志向,繼承和發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傳統。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1.學校每周一舉行莊嚴、隆重的升旗儀式,全體師生齊唱國歌,并進行莊嚴的國旗下宣誓。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學校、愛集體、文明守紀、文明禮儀等教育。內容豐富,教育性強。
2.充分利用校園網、櫥窗、板報和文化長廊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和弘揚民俗文化。同時“紅領巾廣播站”每周準時開播,專題為“民俗文化潤我心”“民族精神代代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宣傳和介紹,在校園內營造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及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中的經驗總結出來進行推廣,對活動中典型的事例及時進行宣傳,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能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3.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氛圍,確保活動有條不紊,豐富多彩。
張貼有關宣傳標語;把學生的優秀書畫、攝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掛,點綴教室、走廊,達到既美化環境,又鼓舞學生、啟迪學生的.目的。
各班利用晨會、班會、等時間組織學生背禮儀規范、看經典書籍、唱文明禮儀歌曲、辦手抄報和黑板報、寫文明禮儀文章等。
課間開展“以書為友”營造“書香校園”育人環境。
建立班級學習園地、圖書角,定期更換,形成獨特個性的班級文化。
三、開展豐富的活動,進行民俗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
1.與開學典禮相結合,宣傳弘揚和培育民俗文化意義。
2.加強各種民俗節日的宣傳,營造學習氛圍。
3.將民俗文化與的主題班隊會活動相結合,創新活動載體。在“民俗文化進校園”活動中,我校將利用周五班隊課進行主題隊會活動,學校與大隊部將進行記載與檢查。
4.開展黑板報、手抄報評比活動,深化民族精神。
5.結合學校校本課程,傳承和發揚民俗文化。
結合學校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及音樂校本課程“傳統戲曲進課堂”傳承民族文化。
利用活動課及大課間時間組織開展校園傳統小游戲,活躍民俗文化。
結合學校愛國畫、學國畫、畫國畫校本課程開展活動。
6.開展以“放飛童心”為主題的少兒卡拉ok演唱會,唱出愛國心聲。
7.開展師生才藝活動,抒發愛國情懷。
為了更好的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我校結合教學活動在六一前后準備開展師生才藝展示活動,屆時將開展民族器樂、民歌、民間舞蹈等才藝展示活動。
相信通過這次"民俗文化進校園"的活動,一定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優良傳統,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對人類發展的貢獻,使學生更加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偉大的中華民族。決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爭做時代先鋒少年,刻苦學習,努力肩負起建設祖國的歷史責任,并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學期的學習之中。
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6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探索樂趣多,和諧發展你我他”為主題,廣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引領全校學生接近科學、走進科學,把環保教育與學校德育教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相結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大力實施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開創我校科技教育的新局面。
二、活動主題與口號:(制作橫幅,懸掛校園內)
用創新點綴人生,讓科技融入思想,科學探索樂趣多,和諧發展你我他。
三、活動宗旨:
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又要注意科技作品的質量。
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在組織活動時,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實效,做到以班為本,以學生為本,注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發揮創造性、能動性。
3、多渠道開展:采取科普宣傳、課程教學、學科滲透、實踐活動、競賽交流、評星展示等多種途徑,全方位開展活動,營造濃郁的`科學氛圍。
4、循序漸進:活動持續一個月,分為科技教育活動和主題競賽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提高科學素養,培養自主探究科學的興趣與能力。
4、注重實效:踏踏實實開展科普宣傳與實踐活動,宣傳、培訓、活動、評比、展示相結合,切實提高活動的實效。
5、鼓勵教師發揮自身特長,積極輔導學生參加科普活動,通過本次科技節,提高教師的科技輔導能力,逐步發展、形成科技特色項目。
四、活動要求:
做到分工負責、責任明確、準備工作充分、宣傳到位、發動有力、體現協作精神。各個活動的負責人要盡職盡力,全程參與,有始有終,確保本次科技節圓滿成功。
五、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日——5月31日
六、活動組織
為了加強科技節活動的領導,成立上屋小學第八屆科技節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七、活動內容:科技活動“十個一”
⑴讀一本科普書刊
⑵講一個科學家的故事
⑶看一場科普電影
⑷畫一張科幻畫
⑸出刊一期科技小報、黑板報
⑹做一個科學小實驗
⑺寫一篇科技小論文
⑻搞一項科技小發明、小制作
⑼提一條科技創新“金點子”
⑽參加一項科技競賽。
(一)科普宣傳
1、營造氛圍:
校園內張掛科普宣傳橫幅:攜手科學,快樂成長——上屋小學第八屆科技節。
學校內外張貼科技節宣傳畫。
各班出一期相關內容板報。
2、科普校內宣傳:校園廣播、電視臺
負責人:崔永忠、周麗、歐榮輝
內容:科普知識、科學發現故事、科學家的故事、校園科技先鋒事跡報導等。
3、組織科普講座(科技大篷車進校園)
負責人:張文清
組織報道:王林(可帶領小記者)
設備援助:周麗、倪曉玲
攝影:譚遵果
協調:歐榮輝
(二)讀科學書刊,講科學故事
1、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2、內容:每班選一本與科學相關的書籍來讀(科普書刊、科學與科學家的故事)
3、活動:第十三周利用班會課組織一次以上相關活動(讀書分享會、辯論會、故事會、演講等)。德育處負責組織拍照存檔。
(三)科技實踐競賽活動
1、科技小知識競賽(四—六年級)
2、小發明、小制作、科技小論文和科幻畫競賽(全體學生)
3、電腦知識競賽(四、五、六年級)
(四)具體安排:
第12周:活動啟動;科普講座(科持大篷車進校園);看科普電影(由綜合科組長倪曉玲老師負責組織科學老師抽一節科學課觀看科普電影并拍照存檔。)
第13周:讀科普書刊;講科學家故事、讀書分享會、故事會、辯論會、演講等(以主題班會形式開展);各班出一期科普知識黑板報。由各班主任負責組織實施。
第14周:科技小知識競賽、電腦知識競賽(漢字輸入比賽和電子小報比賽)。
第15周:完成小發明、小制作、科技小論文和科幻畫作品評比。(綜合組和美術組負責)
第16周:閉幕式;評選科技之星并頒獎表彰。
◆關于第14周科技小知識競賽和電腦知識競賽活動說明:
1、科技小知識競賽在四—六年級舉行,分為預賽和決賽。預賽由相關年級組長負責組織實施,各班選出5名同學參加決賽,年段組長在第十三周周五前將參加決賽的名單交德育處,決賽將于第十四周由德育處組織實施。
2、電腦知識競賽在四、五年級舉行,由信息組兩位老師在相關班級挑選5名同學參加比賽,于第十四周由倪曉玲老師負責組織實施。
◆關于小發明、小制作、科技小論文和科幻畫競賽活動說明:
此兩項活動時間持續整個科技節。第十二周科技節啟動即發動學生參與,小發明、小制作、科技小論文由班主任和科學老師負責在班級發動,各位班主任收集作品于第十六周交綜合組倪曉玲老師處,倪老師負責組織科學老師對作品進行評比,并將獲獎名單于第十五周周五前交德育處。科幻畫制作由譚遵果老師牽頭美術組老師負責組織發動,譚遵果老師負責組織美術老師收集作品并進行評比,并將獲獎名單于第十五周周五前交德育處。綜合組和美術組負責對作品進行保存。美術組負責于第十六周將優秀科幻畫作品制成展板在大堂展覽,并拍照存檔。
參賽建議、要求:
1、用身邊的舊電器、舊玩具等廢舊物品,運用“聲、光、電、磁、機械”等科學原理創新制作科技玩具、模型等作品。
2、發現生活、學習用品中的不足、缺陷,發明創造出可以彌補不足與缺陷的小發明,或發明出實用、多功能的新型用具。(注:如無條件制作,也可以只寫出創造發明創意,包括:設計思路、設計原理、設計圖紙)
3、根據自己事先設計好的創造發明主題,進行準備與制作,每位學生可獨立或與家長共同制作一、兩件科技小發明、小制作作品。
4、作品應圍繞科技節主題,有科技含量、創新性、實用性、美觀性與學生課余生活聯系密切,并提倡利用廢舊物品為材料進行科技制作。
5、作品需貼上統一標簽:注明作品題目、作者姓名、作者班級。
6、科幻畫建議用a3紙完成,要求圖文并茂、切合主題;低年級可用剪、畫、貼形式,與家長共同完成;
為了確保學校師生的人生安全,學校財產的萬無一失,特制定見橋完小校園防火安全規定和滅火應急疏散預案。
【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05-30
優秀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04-26
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精選21篇)03-30
民俗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05-03
2022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06-02
關于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通用13篇)06-11
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范文(精選5篇)05-11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方案04-26
小學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通用10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