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觀后感(通用23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國重器》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大國重器》觀后感 1
《大國重器》觀后感 過去的三十年,我國依托三峽機組、大秦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重大技術裝備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按圖加工到自主設計、從單機生產到工程總包的偉大目標。 今天,國家之間的競爭,從來就是實體經濟的競爭,強大的裝備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在全球,機器制造每天都在創造著奇跡,機器制造的競爭每時每刻都體現著國家之間的博弈。 百萬千瓦水電機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連鑄連軋成套裝備、百萬噸乙烯成套設備、海上石油鉆井平臺、高速動車組等一大批重大技術裝備不僅書寫了裝備工業的輝煌歷史,更為工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國重器》用獨特的視角和震撼的技術,記錄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再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后的艱辛歷程。展現30年來中國裝備工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記錄和傳播為振興中國裝備工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及事跡,以及他們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所做的孜孜不倦的探求。 裝核心技術是王道。實現技術突破,才有討價還價的資格,才能勇敢地對老外說不。從百萬噸乙烯工程到高端數控機床,再到工程機械的全面超越,國際壟斷被一一沖破。后來者居上。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在實現趕超的征程中,中國的裝備企業默默堅守并勇往直前。“智”造轉型勢在必行。在智能制造引領全球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向“智造”轉型,向“高端”升級,中國企業深諳順其“自然”。創新驅動是關鍵。在創新驅動的戰略下,我們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向裝備強國的陣營進發。制造強國漸行漸近。隨著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和突破,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縮短著
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距離。
《大國重器》緊追為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和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國夢”。展示和宣傳我國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成果,將使人們在感受機械加工的神奇造化及中國裝備非凡歷程的同時,更加提振信心,并矢志為工業轉型升級和打造裝備強國而不懈努力。激勵當代裝備人傳承幾代人的希冀與夢想,為把我國建設成為裝備制造業強國,再創輝煌。
《大國重器》觀后感 2
簡介:《大國重器》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該片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通過人物故事和制造細節,鮮活地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再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從無到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后的艱辛歷程,展望了中國裝備制造業邁向高端制造的未來前景。
這部片子很主旋律,主旋律的不得了,所以我不喜歡。
學的是理工,片子里面講的或多或少了解一點點,因為去過航空企業制造車間,金工實習練過車銑刨磨鉆,整過熱處理。我很懷疑片子中宣傳的我們工業裝備業的日漸強大,并討厭那種“外國人說我們不行,我們就要爭這口氣”的八股文氣息。
誠然,片中也有短暫的透露,我們近年來低端裝備產能過剩,高端不足的'尷尬境地和大多裝備的核心零部件都要進口,可導演的鏡頭語言還是想一個勁的唱贊歌。
讓我們實在一些吧。
說說自己稍微熟悉一些的航空業吧。假期在GE航空實習,了解到航空發動機的高溫渦輪葉片就連清洗都不放在中國,一來是技術保密問題,二來是你也真沒那個能力。航空發動機的大修在國內基本上是組裝測試,我們在這方面差的太多。最近新聞報道,我國又從俄羅斯進口了一批AL-31發動機,據說是給J20和H6k換裝,提升了性能。航空發動機這樣的工業制造頂端產品,我們確實差了很多。這其中就涉及片子中介紹過的大葉片的制造,高溫合金材料,五軸聯動機床等等方面的技術。光靠打雞血是攻克不了技術難關的,不然我們的飛機早就裝上了中國心。
我自己沒有工程的天賦,很羨慕片中出現的工程師和工人(那些不僅僅將它看成一份工作,更多是事業的人)。祝福他們能在未來突破那些尖端的技術,在自己的專業上走的更遠,請你們加油。
《大國重器》觀后感 3
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是國家意識的重要體現,西方發達國家,都是以強大的裝備工業,作為立國之本。推進裝備工業的進行和發展,是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建設強大工業國家的重要保證。如果中國永遠是走進口這條路,那我們就受制于人,一旦發生不可抗拒力的因素,我們大型裝備都要癱瘓,不管是經濟安全社會安全,都要受到極大的威脅。
今天的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縮短著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距離,然而,依然面臨很多問題,與發達國家存在著一些差距。比如,中國的總發電量中,火力發電占到了73%,然而每兩分半鐘,全國的火電廠所產生的煤灰,就可以倒滿一個標準的游泳池,清潔能源的發展迫在眉睫。世界機床已經進入到數控階段,而中國整個機床領域的數控化率卻只有5%,發達國家已經達到70%。可見,真正實現制造強國的目標,任重而道遠。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地用新的裝備來實現,這樣才能達到經濟、安全、可靠的目的。
片中的.工人們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講到鋁合金焊接時,那位女焊接教練說:“焊品如人品。”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工匠”精神吧。她真正做到了表里如一,我們作為未來的工程師,應該學習她那種嚴謹的工作態度,不僅要追求外表的美觀,更要追求內在的完美。
在“焊神”的話語中,在質檢員的眼神里,在翻滾的三維設計中,我們看到了對產品制造的精益求精,看到了對產品檢驗的全程跟蹤,看到了對產品設計的盡善盡美。正是這一群人,在持續推行卓越績效管理中執著堅韌、創新奮進,打造了中國的制造產業鏈,成為支撐著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堅挺脊梁。
《大國重器》向全球昭示中國民族工業的全面崛起,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裝備業的希望,燃起了我們對工業的熱愛與信心。我們作為上鍋的一員,也在為中國工業的發展貢獻著力量。
《大國重器》觀后感 4
《大國重器》一片充分的展現了中國工業體系30年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堅歷程。體現了一大批工業人為強國之夢而奮斗的信仰,其中有普通的工人、技術工程師、企業家等等。
《大國重器》的第五集的一開始,在汽車之城底特律,剛剛來到福特安裝現場的張志剛,召開的一次工作例會說:"胸前貼著的是濟二,但是事實上你們代表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形象。"這是濟南第二機床廠人的信仰,他們以自己的行為在維護著中國企業人的尊嚴,他們用普遍接受和認同的人生價值觀組成了自己的信仰——團隊的榮譽。并使得他們的信仰贏得了福特汽車公司全球沖壓設備主管鮑爾的高度評價:"這個團隊向我證明,他們能安全的作業,并遵守規定,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這是一個企業的.信仰,是一個團隊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一個團隊的榮譽,更有了并且堅定的一個團隊的目標。
有這樣一篇寓言故事:蝦子、天鵝、螃蟹拉一輛貨車,蝦子一個勁的往有水的地方蹦達,天鵝一個勁的往天上飛,螃蟹橫著使勁,結果可想而知——貨車是不會動的。這個寓言告訴我們,集體需要一致的目標。
團隊意識——很多時候不是問題怎樣,而是團隊怎么樣看待、解決這個問題。
團隊中不是每個人都是最強的,他們是通過相互無間的合作達到了完美。他們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關懷。相互合作能一起發揮每個成員的長處;相互競爭能決定每個成員最佳的崗位;相互包容能促進每個成員關系的密切;相互信任能使每個成員專致自己的工作;相互理解能讓每個成員知道團隊的重要性;相互關懷能讓每個成員溶入團隊。這就是一個團隊的信仰!
"世上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是有完美的團隊。"
是的"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完美的團隊有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自己的榮譽,有自己的信仰。
只有被信仰才有價值,而且是首先建立在團隊自己的信仰、員工信仰然后逐步被社會認同和接受,才是有價值的信仰。
《大國重器》觀后感 5
"農業是立國之基,工業乃強國之本。"《大國重器》,一部記錄新中國工業崛起的長歌史詩;《大國重器》,一簾見證中國工業創新裂變的長廊畫卷。這股從民族工業血脈中迸發出的最強音在11月的深秋,劃破寂靜的夜空,向全球昭示中國民族工業的全面崛起。
作為中國首部工業紀錄片,《大國重器》以其驚艷的恢弘畫面、先進的創新實例在徐工集團引起了強烈反響。6天的時間,300分鐘的精彩連續,畫面、配音、明星產品、技術創新、人物故事等等,都成了徐工集團連日來最"熱門"的話題。在人才公寓、在職工餐廳、在車間一線,《大國重器》讓徐工人再次看到了民族工業創新的實力,也更加堅定了振興中國工業的使命。"我們從一個小攤位到全家族震撼亮相,不僅僅是量的提升,更是核心技術質的超越。"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技術中心任印美激動地說道。在徐工研究院,科技研發人員更是集體"抱團"觀看,時而安靜思考、時而歡呼雀躍。"《大國重器》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裝備工業的巨變,讓我們又一次直擊徐工核心制造的雄厚底蘊,身為徐工人,高興啊!"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張涵在微博上第一時間曬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國之砝碼》中,徐工王民董事長那句"在世界工程機械的最高頂峰上,我們必須要有位置"激蕩著所有徐工人的內心。話語背后,是中國裝備制造人多年來的不懈努力突破。在技術創新的這片沃土上,徐工一直深耕創造,不遺余力。大型技術研究中心、核心零部件實驗室等。從當年的蹣跚學步到今天的世界第一,徐工已將技術創新的基因深植全球,依靠先進的'技術創新,國際大佬對徐工的技術壟斷被一一沖破。
放下鏡頭里的精彩,我們更要看到中國工業的未來。"大國重器"向"強國重器"的邁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科技廣度、創新高度、核心深度是中國工業留給徐工的"萬畝技術良田".深鑄強國重器,放飛強國之夢,中國制造再創新高;智領技術先機,成就國之大器,徐工創造風華正茂!
《大國重器》觀后感 6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絕對是個增加正能量的記錄片。最為工科科普文章我還是很推薦的。
初看起來讓作為一個工科博士的我熱血升騰,甚至于都開始再反思自己出國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細細回味就對它有了種雞湯文的感覺。
我們有這么強嗎?我博士期間所接觸的高端設備一水的進口貨,就沒有發現有國產的。甚至設備用的實驗太都是進口的。在精度方面我們還是相差甚遠。想起來為了有一套合格的夾具,我們的所工廠直接孔打歪,設計好的不能用。工業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啊,至少在工科基礎研究方面,我們還沒有值得信賴的實驗設備。
重器,這一重字說明了,我們在大型的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還是有相當優勢的'。比如低精度要求的產業。我國勞動力成本低還是優勢明顯的。前段時間有新聞,說是山東一個村N多人利用電焊技術移民袋鼠國,過上了高薪有車有房的日子。不知道在振華的焊工們日子如何。
什么時候在紀錄片中可以聽見說現在我們不行缺點的時候,就好了啊。
《大國重器》觀后感 7
《大國重器》是一部反映中國工業化發展歷程的紀錄片。通過對中國各大重要工業項目的介紹和展示,深刻地揭示了中國工業化進程的艱辛和輝煌。
在這部紀錄片中,可以看到中國各大工業領域的發展現狀,無論是航空航天、高鐵、核電,還是制造業、科技創新等領域都展現了強大的實力和技術能力。其中,最讓人震撼的莫過于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和成就。從神舟飛船、嫦娥探月,到未來計劃的火星探測,中國航空航天工程的成果令人矚目,也讓我們深感驕傲和自豪。
此外,在制造業方面,中國工業化的速度和規模也是舉世矚目的。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在加速工業化進程。如今,中國的制造業已成為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工業領域之一,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
《大國重器》是一部極具啟示性和感染力的'紀錄片,它展現出中國工業化的輝煌成就和未來的藍圖,而這些成就和藍圖不僅是中國,也是全世界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參考。它為我們展開了一幅中國工業化的壯麗畫卷,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工業化的進程、成就和最終的成功。
《大國重器》觀后感 8
寫在前面:是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CCTV—2)制作的大型高清紀錄片,展現中國裝備制造業成就,講述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
近日,我觀看了《大國重器》,片中再現了30年來中國裝備工業取得的偉大成就,講述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從小到大,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后的艱辛歷程,看后令我熱血沸騰。
《大國重器》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個鮮活的創新發展的例子。
如大型風力發電機、高級數控機床、汽車沖壓生產線、高鐵列車、石油管道壓縮機等等。但是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我們還是一窮二白,我們有的東西都是進口的,但我們是大國而不是強國,我們開始了自主創新的過程。經過了近50年的奮斗,中國的許多制造技術趕超了世界水平,但能源消耗還是很大,很多技術還處于落后。
好的公司離不開好的技術,好的技術離不開好的人才啊!長大以后我一定要當一名工程師回報祖國!
《大國重器》觀后感 9
歷史的車輪碾壓出歲月的痕跡,見證著中國制造業艱辛的發展歷程。30年前國務院頒布《關于抓緊研制重大技術裝備的決定》,那時的中國,貧窮而落后,不過他們知道一個國家要想不受制于人,有些東西必須自己制造,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那時的中國有一句口號“自力更生”,他們寧可餓著肚子也要打下中國的基礎。
在《國之砝碼》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于那個普通的焊接工人楊建華,他用智慧的雙手,豐富的經驗,堅持不懈的摸索,制造出百萬噸乙烯壓縮機的外殼,他用一名普通工人的創新與汗水打破了外國產品多年的壟斷,制造的大型壓縮機超過800臺,為國家節省6億多美元的進口投入,這是一個多么不容易的創新啊。
當看到中國徐州徐工集團時,我的內心充滿著自豪,因為我是一名徐工人。還記得徐工集團第一次參加寶馬展時,當時的`國外制造業已非常發達,而中國還是以進口國外產品為主,當中國工程師看到德國先進產品時,問他們:“我們可不可以拍張照片?”而他們的回答是你們可以全程錄下來,但又悄悄的說反正你們永遠也做不到。這是多么的嘲笑與諷刺,而正是這句話激勵著中國工程師10年。往前走海闊天空,他們用辛勤與汗水鑄就了10年后工程機械翻天覆地的變化,在2012年寶馬展中奪下最大訂單,展現了徐工產品卓越的品質,令德國專家對中國產品的態度有了戲劇性的變化。
《大國重器》觀后感 10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著述,國之重器是指國璽,國璽就是一個國家的傳國寶,由此國之重器對于一個國家而言的重要意義可見一斑。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社會發展到今天,國家已經不再有國璽傳國的概念,但其中國之重器被喻為國家發展的關鍵核心的理念被沿用至今。
一個國家的國之重器,放到今天就是一個國家的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核心競爭力。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國,在五百多種主要的工業產品中,有二百二十多種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更有一百多家中國企業進入世界五百強,從某種程度上說,以上這些都可以稱之為國家的重器,也是我們在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最有力的'武器。而時代發展到現在,武器已經從單一性的開始變成綜合性的,也就是除了以上的我們看得到的重器,還有許多其他隱性武器的影響。在紀錄片《大國重器》中,集中采訪了許多的技術人員,從他們對行業中遇到的難題的攻堅中來看整個行業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這也向我們表明了,一個國家的重器中離不開人的因素,離不開人才強國戰略的幫助。一位學者曾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提到,一個國家的真正的重器除了我們的經濟、科技、軍事力量等等,更重要的要有人才,有人在支撐在推動這個國家的發展。這些在背后默默推動整個國家的發展的人就是當代國之重器,他們在各個領域和行業中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中國今日之發展和騰飛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當前的中國正在積聚著無比強大的發展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向制造“大國重器”的“英雄”們致以崇高敬意,勤勉克己,扎實工作,努力拼搏,為國家的美好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國重器》觀后感 11
這個端午節,我坐在沙發上用遙控器尋找著我喜歡的電視節目,無意間在CCTV—2這個頻道里看到了“大國重器”這個紀錄片,覺得很有意思,便看了起來。
大國重器是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制作的高清紀錄片,此紀錄片里記錄了普通產業的工人和裝備制造企業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展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成就。片中有世界上載荷量最大的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現場;有新型線棒首次接受高壓擊穿試驗場景;還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海試成功的過程。令我最震撼的是第二季中的第四集,“造血通脈”中的特高壓換流變壓器、均壓環與應力錐。特高壓工程的'心臟———特高壓換流變壓器,換壓———變壓———傳送電力核心裝備。±800kv以上的高壓換流變壓器只有中國,德國,瑞典等少數國家才能制造。應力錐是這項工程的關鍵。應力錐只有少數國家有它的技術,但是國外將技術重重封鎖。中國只能自主研發這項技術。應力錐是由黑色半導體和透明絕緣體組成的錐形體。在經過我國科研人員不懈地努力下,最終在江西溧陽的一家工廠里取得了突破。至此,這項工程最后一個技術短板被我國化解了。全球第一條正負1100千伏特高壓線路誕生,它將跨越3319公里。未來五年可以滿足5000萬中國家庭的用電需求。如此大數據,令我震撼不已。
此時我內心已無法平靜,因為我的祖國變得越來越強大,我的祖國在崛起。我驕傲,我自豪。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報效祖國,成為國之重器。
《大國重器》觀后感 12
在公司組織觀看《大國重器》我已經是第3次觀看,對這部影片的導演我還是比較贊。
這影片中能突出現代社會企業的緊迫感,心酸,努力,創新,追趕,領先等情節。從第一集國家博弈到第六集制造強國。對我的感觸很大,能在表面看出一個國家由落后走向強盛的波線。
在另一方面影片表面上我們對那些企業感慨不易。但是我們還可以在另一方面看出,中國還有點自己的東西外,更多的是緊迫感。如果這個影片能拍到50集,那中國才算真正強大起來。我們這些是世界領先的`企業,其依賴核心還是國外,大部分依然是粗活。中國也許軍事航空方面有些技術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能夠大規模相對廉價的生產,大型艦船發動機的生產,客機發動機生產,戰斗機的發動機的生產,高性能汽車發動機的生產以及各種尖端科技的研究和普及能力等等。
當然也有許多比較高端的裝備,比“如嫦娥3號”和“玉兔”月球車的電容和太陽能電板。能承受在-100℃到+100℃環境里長時間工作而不被影響還普及社會當中。這就是企業努力和奮斗創新的成果,這就是不日不夜的研究創新和實驗加失敗最終才能出合格的高端產品,縮短差距,這都是走向強國的必走之路。
我們只有不斷勞動創造,而決不是整天埋怨,只有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才能支撐起中國的支柱。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家的強盛在于工業,工業在于裝備制造,裝備制造在于創新,創新在于人才。
建設強大的國家就是我們永不退色的中國夢,這個夢想正在實現,因為有我們在。好好努力活著,我們都會看見。
《大國重器》觀后感 13
一個社會形態的發展水平,不是看它生產什么,而是看它怎樣生產,用什么工具生產,也就是用什么裝備生產,所以,裝備工業的水平,決定工業的水平,工業的水平決定國家的強弱。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工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大國重器》反映的只是我們裝備制造行業巨大成就冰山一角,不僅謳歌火熱的工業戰線每一位工作者和轟轟烈烈的每一幅制造業場景,通過這些更能看到我們民族的.精神和國家的美好明天,然而每一個企業,每一個行業取得的成績不僅在于從業者的辛勤付出、不懈創新,更在于取得的一項項的核心技術!
我們的核心技術決定了我們在相關行業的話語權和決定權,甕福集團拿下沙特的磷礦基地的建設訂單,對南非實現合作的提價百分之二十都源于其核心技術----無水氟化氫的提取技術,濟二機床、振華重工、滬東中華集團、沈陽新松等等企業能走到世界同行的前列,與歐美等西方國家的世界最先進大企業同臺競技、相互合作,同樣來源于各企業的潛心專研、自主創新和最終掌握的核心競爭技術。
每一項核心技術的問世都得來不易,靠的是企業帶頭人的卓越目光,靠的是研發人員及普通產業工人的的兢兢業業和不懈創新,靠的是國家給與的支持,靠的是一點點小創新的積累,靠的是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辛苦付出和探索。無論是機床、工程機械、電氣制造、重型裝備、通用機械、船舶工業、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節能環保和智能制造等,還是關鍵零部件、基礎件制造企業,每一個裝備制造企業都在奮勇進發,奔向輝煌!
我們的話語權正在一點點加大,我們掌握的核心技術正在一步步增強,我們的國之重器正逐漸成為國之利器,一步步走向世界裝備制造業的頂峰。
《大國重器》觀后感 14
因為一些原因,時間不夠沒能看完六集,只看完了前三集;
大國重器講述了國家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由原來的依賴進口到實現自我生產并最終成為重要的出口國,很好的詮釋了“我們制造,推進繁榮和成長;我們創造,走向自立和強盛;我們前行,讓夢想變成現實”。如果將規模進行微縮,在發展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反映到微小公司的發展上;
首先,公司高層的視野和眼光;
公司高層的決策決定了公司發展走向,所以公司是否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取決于公司高層的視野及眼光;市場青睞的是富于遠見并敢于冒險的企業,洞悉市場需求,分辨這需求是處于朝陽階段還是夕陽階段,才能選擇和決定更富于前景的發展項目;而有時,需要考慮的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資源分配和整合的方向,綜合考慮,及時目前市場需求量不大,但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很大,這樣的項目即使存在很大的風險,有時可能也是選擇的目標;
同時,在公司的發展最具優勢的項目上,要有居安思危的看法,關注社會發展和市場動態,否則也容易在短時間內被淘汰;例如在港口機械發展中,誰能想到,占有市場70%份額的公司會因為曾經僅依賴進口的中國在技術上的發展而喪失殆盡呢?
其次,技術開發能力;
技術開發能力,是制造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中國在沙特磷肥選礦廠的工程競標中,因為獨有的磷肥提取氟化氫的技術而中標;南非人為了這項技術,與中國討價還價無果后在全球苦苦尋找一年,但沒能找到如此先進的提取技術,所以不得不花費更高的代價來換取這項技術;因此,一項獨有的技術,可以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財富、獨有的市場以及較高的社會地位;
然而,設計開發能力,并不是全部著眼于從無到有的開發,有時候從別人身上學習然后經過自己的優化,將技術升級成為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反而能看的更遠。徐工集團的工程師去德國學習時被取笑說“你們再怎么學也永遠做不到”,然而中國工程師卻用實際行動和豐碩的學習成果回應了德國人的譏刺,讓競爭對手都感到驚懼;所以技術人員具備優良的學習能力,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去優化,去創新,將別人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的能力有時比從無到有的創造能力更為重要;
第三,人才~追趕和超越的基礎
一個公司需要有很好的技術開發人員的技術引領,也需要掌握熟練技能的普通工人的生產支持。成熟產品的生產,全部依賴普通員工,而有時候的技術創新也只有普通員工可以做的到;楊建華,普通的焊接工人,憑借自己40多年的焊接生產經驗,完成了百萬噸乙烯壓縮機外殼的分體焊接技術,150多個部件,嚴格的焊接順序和焊接工藝要求,沒有豐富的經驗,是無法完成的,所以創新不是只有技術開發人員才擁有的特權,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一些特殊的生產技能,永遠無法被機械取代,所以技藝的傳承,只能通過言傳身教,每一個陪伴公司前行員工都是公司的.瑰寶;
第四,嚴謹的制造態度,質量的重要保障;
中國動車在制造過程有很多“零”標準,如車廂外層鋁合金焊接必須零差錯,才能保證高速行駛過程中車身不會開裂;整車有幾萬根線,每根線都要做到零接錯等等,這些“零”標準都體現了在制造過程中的嚴謹態度;
生產制造過程中,很多工序都是簡單的重復性操作,枯燥的工作需要的是高度的責任心和細致認真,而一些必要的詳細的作業指導,可以給這些繁瑣的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通過這些重復性的工作也可以統計出必要的生產數據,從而在工藝上進行完善,實現技術的創新和突破;例如動車制造中,蘇健通過自己記錄的12000多個密封管壓管數據,自主開發了自動彎管軟件,解決了任何彎管難題,這就是在勞動中創造的智慧。
在質檢過程中,更要貫徹嚴謹的態度,需要始終記得肩負著的責任,應使產品處于完全可控的狀態,這樣才能樹立質量誠信、可靠性;
第五,資源的配置和整合;
在生產制造過程中,每個項目涉及的部門很多,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順利生產,質量可控,出貨順利,需要各個部門的工作配合;同時各個部門的資源也需要合理的配置,必要時的資源整合才能促進項目的快速進展;
第六,個人感觸;
在影片中,有很多工作是有女性完成,例如崔連順開發了最先進百萬噸乙烯壓縮機葉輪,孫麗設計了4500噸的工程起重機,孫斌斌作為580名赴德國學習的技術員中唯一的國際焊接女教師,還有動車制造中的女接線員們,她們充分體現了現代女性工作、事業、收入,經濟上獨立、人格上獨立,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和制造。同作為女性,考慮自己現有的崗位職責,我覺得自己最應該提升的是自己的再學習能力以及做事嚴謹的態度,盡力使產品生產過程處于完全可控的狀態,讓自己的工作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的質量保障起到重要意義。
《大國重器》觀后感 15
《大國重器》記錄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該片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再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從無到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后的艱辛歷程。
雖然我國制造業發展突飛猛進,然而依然面臨中小企業沒飯吃;勞動力成本逐漸增高競爭優勢減小等現實問題。不過無論如何,作為一部略顯特殊的紀錄片,《大國重器》給了我們一次機會,去關注默默支撐著我們的工業制造業。 片中為我們介紹的楊建華,是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個普通的焊接工人,自己琢磨著學會了小提琴,但就是這雙按動琴弦的手,當年制造出了百萬噸乙烯壓縮機的外殼,現在大型壓縮機的外殼焊接中,普遍采用的分體焊接制造技術,這套工藝是楊建華靠自己的經驗,在工作中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不得不令人佩服!還有來自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印建安,在一次全廠大會上,把一封來自云南云峰化工廠的信念了一遍又一遍。信里,一名工作在一線的女工,訴說了她在使用硝酸機組時的困惑,由于機器性能的不穩定,讓她隨時都擔心自己的機組出現故障。這封信震動了所有員工,他們把云南的這套機組拉回了西安,并捐款130萬元,為這家化工廠更換了最新型的設備。
《大國重器》反映了這樣一批有信念、有堅守、默默奉獻的中國工業人。這些工業人中,有雄心勃勃向高端領域進軍的企業家,有數控機床研發中屢敗屢戰的工程師,有動車制造中精益求精的女焊工師傅,更有無數個車間里那些最普通最尋常的`一線工人。這樣一些人,如果不是《大國重器》的播出,可能根本不會被一般公眾所知曉。然而,正是有了他們的熱情、理想、信念、汗水、青春和付出,這個國家的產業才有了脊梁,這個國家的夢想才有了最堅強的依托!打造大國重器需要知識和技術,同樣需要信念和風骨。
作為第一部反映中國裝備工業的紀錄片,盡管《大國重器》仍存在著缺陷與不足,對于中國裝備工業“大而不強”的警示處理得還是比較淡化的,但是它見證中國工業創新裂變的長廊畫卷,“農業是立國之基,工業乃強國之本”,《大國重器》向全球昭示中國民族工業的全面崛起。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裝備的工業的希望,燃起了我們做工業人士的對工作的熱愛和信心,讓我們為我們的工作感覺到由衷的自豪!
《大國重器》觀后感 16
《大國重器》是我國第一部大型高清工業電視紀錄片,記錄我國裝備制造業振興發展歷程,其中涉及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工程機械、重型裝備、通用裝備、港機裝備、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等十余個重點領域,精選了全國18家行業領軍企業,講述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國家博弈》、《國之砝碼》、《趕超之路》、《智慧轉型》、《創新驅動》、《制造強國》系列專題故事。重點關注重大裝備企業自主創新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成功經驗,以全景式、史詩式、政論式的磅礴氣勢,用感人的講故事手法,展現和謳歌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國家隊方陣”,反映中國裝備制造業艱難發展的曲折道路,以及振興與崛起于當代的輝煌歷程。
裝備制造業對繁榮經濟和實現“民富國強”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中國裝備制造企業的員工,我深深為國家裝備制造業能有這如此的發展騰飛而感到自豪。我們的企業雖然沒有片中企業那樣屹立于世界裝備制造業之林的實力,但我們企業的員工卻有著和片中企業員工一樣兢兢業業的奮斗精神。截取片中的幾個鏡頭,在我們的企業當中都能找到其中的縮影。
1、焊品如人品的嚴謹工作態度。講到鋁合金焊接時,女焊接教練說:“嚴謹的工作態度或許比技能更為重要。”我們企業制造廠的女焊工也不乏佼佼者。禹立霞是金結公司制造廠唯一的一位女班長,她務實進取,技術精湛,以出色的工作能力贏得廠領導和周圍員工的認可和稱贊。禹麗霞現在是“鐘秉銳電焊班”班長,她初當班長之際有著很大的壓力,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雙絲自動焊的焊接方法,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技術要領,為以后順利的工程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帶領班組人員通過制作一些輔助胎具對埋弧自動焊進行改造,使其代替CO2氣保焊焊接鋼管的對接縱縫和環縫焊接,保證了焊接質量和制作精度,提高了管結構的整體制作質量。禹麗霞連續四年榮獲“唐山市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她如一朵絢爛綻放的`鋼構之花,用自己展現出來的赤誠和熱血、辛勤和務實的風采,為金結公司這片廣闊的鋼結構熱土增添光彩。
2、拉小提琴的高級焊接技師想必給大家留下了較深的印象,從他身上我們可以感悟到以廠為家的工作精神。他對創新的理解更是值得學習,他說:創新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我們工人在實際工作中把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制造出來,也是創新,而且是非常了不起的創新。我公司富君同志是制造廠鉚工班班長,他技術全面、務實進取、勇于鉆研、善于創新,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內外重點工程的技術創新任務。天津津塔工程是天津市的地標性建筑,整個津塔工程建筑平面為橢圓形狀,每根鋼柱與鋼柱之間連接的部位和尺寸都不相同,確定鋼柱的中心線成為組對工作中的難點。富君結合多年工程制作經驗,與計算機輔助放樣方法相結合,找到了鋼柱中心線的正確定位,最終采用以中心線為基準的方法進行鋼柱牛腿的裝配。在實際制作過程中,富君還帶領班組人員認真組對構件,精確測量牛腿尺寸和間隙,最大限度的減少誤差,保證安裝精度,為天津津塔精品工程的鑄造奠定了堅實基礎。馬福江也是富君班組中成長起來的技術骨干。馬福江對施工技術問題有著天生的興趣,在富君的指導下,他更是對技術創新、改革發明癡迷不悔。目前,馬福江在日常工作中的小創新已經多達十幾項,并連續兩年被公司評為“十佳技術標兵”。
3、片中講到一位工人,通過長期記錄自己工作的數據,最終總結成冊,編成軟件。我們車間可以說不乏這樣的工人師傅,他們心中裝滿了圖紙,裝滿了一個個實際的解決方案,我想如果把這些經驗匯總起來,然后把它規范化、標準化,一定會形成一項很了不起的智慧創造。譬如說鐘秉銳師傅,他從電焊工、電焊班長、技術部骨干一路走來,勤勉質樸、篤學多思,躬于實踐,細心探索、參與了阿爾及利亞奧蘭體育場、俄羅斯KIMKAN鐵礦選礦廠、北京財富中心、北京望京SOHO、天津津塔、天津現代城、煙臺海灣世茂1號項目、青島財富中心、黑瞎子島現代生態植物園、山西大同體育中心等多項國內外重點工程,不斷的攻克鋼構焊接難題,為公司榮獲全國優秀焊接工程、電力行業國家優質工程獎、建筑工程魯班獎、國家鋼結構金獎作出突出貢獻。多年來不斷探索和創新班組管理模式,在班組建設、節能降耗、技術革新等方面成效顯著,他曾獲得國家“五一勞動獎章”的榮譽稱號。
通過鏡頭中的精彩,我們看到了中國工業的現狀,我們今后要在從“大國重器”向“強國重器”的路上大步邁進,這條路上不乏這樣一群人,他們執著堅韌、創新奮進,在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這片沃土上,深耕創造,不遺余力。打造了中國典范的制造產業鏈,成為支撐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堅挺的脊梁。
《大國重器》觀后感 17
當看到《大國重器》播出V58項目產品在連云港碼頭裝船的鏡頭時,作為拍攝的親歷者,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擺個攤位,放幾張圖片,與世界工程機械巨頭相比,簡直就是不能看的產品”當聽到徐工集團王民董事長評價徐工第一次參加德國寶馬展時,不禁有些心酸;當聽到王民董事長說“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已經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在世界工程機械的最高頂峰上,我們必須要有位置”時,作為新一代徐工人,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之重。
從美、歐、日主導,中國的位置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到成為工程機械的重要出口國,穩穩占據“一席之地”,中國工程機械的“走出去”之路可謂越走越穩、越走越寬。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走出去”、“走進去”后努力“走上去”,以產業報國為己任,以技術創新為驅動,鑄就了敢與國際抗衡的國之砝碼、創造出了屬于中國的大國重器。
在《大國重器》在徐工的六次拍攝期間,徐工國際化就不斷傳來好消息:2012年7月,徐工集團謀劃布局全球市場在歐洲設立了研發中心;今年10月11日,徐工歐洲研究中心、徐工歐洲采購中心新址在德國北威州克雷菲爾德市正式啟用;與此同步,美國、巴西等海外研究中心也正在籌劃建設中,一個全球協同的'徐工創新體系正在逐漸形成……
“徐工是一個有著70年光榮歷史積淀和深厚底蘊內涵的企業,中國工程機械的原創主要在徐工。徐工也是靠著不斷變革創新,才有了今天……沒有任何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給徐工,我們要成為最優秀的世界級企業,還有差距,這個差距,要通過自主創新來填補”。正如王民董事長所言,正是憑借著一代代中國裝備制造人,用汗水與智慧,才成就了今日中國的裝備制造規模全球第一的位置。在2012年,中國的工程機械制造行業遭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寒冬。面對全球性的市場低谷,以徐工為代表的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硬是打破了行業頹勢、走出了行業低谷。今年徐工已完成13。2億美元的出口額,連續十年位居行業出口第一。
“起重機的吊裝重量取決于背后的砝碼,對于一個國家,砝碼的輕重取決于自身的重量。”而中國裝備制造人正是中國機械身后的“砝碼”,要繼續用“創新”吊起中國制造在世界的一席之地。
《大國重器》觀后感 18
《大國重器》記錄了中國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及創新,機床,軌道交通,工程機械,電器裝備,重型裝備,海港裝備,關鍵零部件等, 首先我想到的是片中有那么多的優秀技術人員敢于拼搏,敢于擔當,“嚴謹的工作態度比工作技能更為重要”,有個好的態度,不會的技能可以學,但如果有技能只是把工作當成任務草草了事,那照樣是做不好一件事情的,一個德國學習回來的女焊接技術說了一句“焊品如人品,要表里如一”我在想我們公司人員真能做到把公司當成一個大家庭嗎?片中也講到一個拉小迪琴老工程師從年紀輕輕進公司一直到退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他說:“我們工人把高科技的產品做出來也是一種了不起的創新”,在他身上可以看出公司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那種工作精神,很讓人感動,而且他的創新就是把東西做好,其實也是我們沒有那么多的東西要去設計只需做好,如都像那老工程師那樣就沒什么是做不好的了,我們都能做到嗎?所以我們要建立更完善的生產制度,但監督好像更為重要,我們制定過一系列的制度,但執行到最后好像都沒有執行了,(就像一個《員工提案》一樣,今年好像就執行過2次,前2次都無果而終)現在是第三次,標準文件還沒有最終下發.我覺得我們好像缺少這種擔當,負責,及嚴謹的態度。
我們都知道數控機床以后的發展只有那么幾點,更高的精度,更高的速度,更高的穩定性,更完善的功能,片中也講到一家數控機床廠有那么多的機床賣不出去為什么?因為它沒有好的精度,沒有快的速度,注定要被好的機床替代,因為現在產品的精度越來越高,大家也許都知道現在有些機床都論斤賣的,那樣的話是在賣高科技的數控機床嗎?不是的`,是在賣鑄鐵!高精度的產品沒有高精度的機床它生產的出來嗎?我在想,近快一年了的絲杠熱變形我們解決了嗎?我們討論過的方案落實了嗎?難道是我們公司解決不了?難道要像機床漏水的問題一樣要處理一兩年的時間?的確我們做的不好,我們做的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其實還有很多,就像客戶要求的打樣產品一樣,我們認為可以了,其實有的還沒有達客戶要求,嚴謹的工作態度很重要,樣件不合格就失去一個訂單,就像片中清潔船內部如不穿厚衣服,不戴手套,不拿毛巾,汗水滴在上面就會有隱患一樣,他們對工作進行了標準化,我們現在也在做,我想我們也可以做好。
每集都會講到自主創新,我想我們也一樣沒有自主創新技術,也是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現在市場上的機床憑借低成本,低價格優勢聚攏客戶,機床也越賣越便宜(高端除外)便宜后它的質量肯定會下降,當產品性能,質量存在一系列問題時,終究還是會失去所有客戶,就我們而言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我們的核心技術在哪?有哪些是我們需要去努力的)生產高精,高速,穩定的產品才能走的更遠,“片中有個數控加工的拿個深度尺還講解說道,加工這個高精度產品”有點不符合實際,但我們要做的是需要實實在在去做,讓“品質改變未來 服務成就夢想”離我們更近一點。
《大國重器》觀后感 19
聽說為紀念國務院《關于抓緊研制重大技術裝備的決定》頒布30周年,拍了一部大型高清工業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以宣傳中國裝備工業3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共六集。《大國重器》講述了十八家裝備工業企業的成就,以及他們的領導人、技術工人的學習先進技術并加以創新、創造的精神,鼓舞人心,他們的事跡成就值得效仿。
花了幾天時間看完這部系列片,感觸很多。
首先,雖然這么多企業獲得的這些成就都很值得說道,但除非是與之密切相關的人員,知道這些企業的國人是非常少的。可以看到,這些企業基本上都已經上市,對這些企業的宣傳,一是在全國樹立一個可以學習的典型,二是鼓勵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夠在當代的企業轉型中實現自主,三是為中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型指出方向。
其次,這次宣傳的主要還是一些先進裝備的制造,宣傳的目的性很強。這些企業都很典型的在一些領域站在了世界一流水平,甚至是世界最先進的水平。這充分的說明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在制造業水平上的'極大提升,從一個基本沒有重工業基礎的制造業弱國,到現在的制造業大國,我國的很多企業的領導者和基層的技術人員經歷了很多,也有了非常多的發展,應該說是基本上完成了進入跨國企業行列的初始積累并逐步進入國際市場。
再次,這些記錄篇針對企業的領導者和技術工人的篇幅很多。一方面是對他們在促進中國制造業發展中做出的貢獻,更主要的是為中國眾多的企業領導和廣泛的技術工人樹立一個先進典范,告訴他們只要"真的"想要完成一個目標,憑著中國人的能力和智慧,這個目標一定能夠完成,只是實現的時間的長短不一。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做人必須要有相當強烈的自信心和實踐能力,這樣才能夠完成自己的目標。
最后,這些企業多是打破了某些領域的壟斷而獲得相當大的成功的。當今的大企業大多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勇氣在一個有壟斷的領域中創建一番事業,這部紀錄片的宣傳,不僅宣傳了正能量,更是要讓人們有一種打破壟斷,開創新事業的信念。
總體來說,我看到了裝備工業的幾個方向的發展,一個是總體的、大型的、集成的裝備制造,一個是材料的、零部件的基礎裝備部件的制造加工,還有一個是小型精密儀器裝備的制造加工。但不論那一個,只要有成為世界一流的愿望,都要做到更高的效率、更高的精度、更低的成本,最主要的是有自主的先進的核心技術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有光明的未來。未來的制造裝備業可能會競爭的極其激烈,但只有在激烈的競爭中,才能火中出金,實現自身的升華。我們不僅要成為制造業大國,更要成為制造業強國,以實現中國夢,實現共產主義。
《大國重器》觀后感 20
《大國重器》是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制作的大型高清紀錄片,展現中國裝備制造業成就,講述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該片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該片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通過人物故事和制造細節,鮮活地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再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從無到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后的艱辛歷程,展望了中國裝備制造業邁向高端制造的.未來前景。
我覺得中國的材料,工藝,以及最基本的裝配工人的素質都是待以提升的。
把國外的圖紙,原封不動的拿給中國企業加工,有時都不一定能成一套完整的機械。
1:材料。在中國很常見的鋼,有一種叫q235,就是屈服強度為235的鋼。在國外的設計圖紙中,屈服強度300多,400多的鋼很常見。
中國也有能力生產出300多,400多的鋼,可是論企業來說,成本太高,因為你得特意從鋼廠訂購這種鋼材,鋼廠也得特意生產出這種鋼材。對跨國企業來說,還不如從本國訂購鋼材,再運過來呢。
特種鋁合金等中國生產不出來的材料就不說了。
材料上的一小步,機械上的一大步。
2:工藝。有很多很多的工藝,中國還做不出來。就是把國外的東西,都給你,讓你加工,都加工不出來,焊接變形,國外產品解決了,你沒找到竅門,就是做不出來。你可以截短,再焊上個橫梁,可以達到要求,可是那一大塊鋼梁,你成本就上去了。
3:裝配工人的素質。把成套的零件,放在一起,有些工廠就是不行,就是裝不上,零件誤差都符合零件要求,裝配誤差也符合要求,可就是裝不上。
我覺得想改變,我有幾點建議:
1、收購。國外有很多工廠,因為經營不善,面臨倒閉。國家可以給國內的企業提供貸款,收購這些企業。這些企業可能不賺錢,甚至賠錢,可是寶貴的技術資料,最寶貴的人員(工程師和技術員,以及工人),都會令企業能力上升一大截。
2、國外設立研發中心,不同的教育體制,培養出的人,應該也有差別,利用不同的教育體制培養出的思維,來解決問題,我覺得靠譜。
3、國家投資,建設大型裝備。比如航母,可以快速提升中國企業形象,有些外國人戴著有色眼鏡來看中國企業,這種大型國產裝備一出來,可以讓外國人正視中國,為開拓國外市場,有著良好的意義,還能增加工作機會。
4、國家調控。有些好企業,可能是因為經營不善,或者苦于與國家發展方向不同,或沒錢并購外國公司,資金短缺,可以提供低息,無息貸款。
5、大專院校。應提高補助標準,校企聯合,有利有弊,有些院校,教授都跑出去拉贊助。應提高補助標準,讓大企業來找教授,共同研發。或者讓教授與其研究方向相同的中小企業合作,共同進步。
《大國重器》觀后感 21
第一集 國家博弈
這一集內容比較多,首先講的是沙特政府就投資50億美元的磷肥選礦項目進行世界范圍的招標,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招標項目之一,17家有實力的工程公司投標,在極端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中國甕福集團拿下了這個項目,這憑借的是中國強大的裝備制造能力和甕福集團獨有的氟提取技術。
后面講的是大噸位自卸車的生產,澳大利亞力拓公司是一個開采勘探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世界級公司,自卸車是礦山開采最常用的設備,設備性能決定了開采效率,以前力拓公司一直使用的是美國生產的自卸車,到后來中國有了大噸位自卸車生產技術以后開始為力拓公司開始采購中國的自卸車,這種車在國內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之后講的是風力發電機的制造技術,中國在掌握這套技術之前風力發電量只占2%,較西方先進國家10%相差很遠,掌握技術之后兩極都有了中國的風力發電機。
最后講的是港口機械、海洋運輸船、石油鉆井平臺、石油鋪管船等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制造,不僅修復了鋼結構的美國舊金山海灣大橋,鉆井平臺的鉆井深度達到了近萬米的世界先進水平,打破了之前鉆井平臺的建造都由西方國家壟斷的狀況。
這集主要思想是:裝備制造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技術水平,國家之間的比拼多半是裝備制造的比拼,而中國的裝備制造業正在崛起。
第二集 國之磚碼
首先講西氣東輸工程,天然氣輸送管道長達15000公里,每200公里就需要一個加壓站,加壓站的核心設備是壓縮機組,這些機組在最初的10年全部依賴進口,后來中國沈陽開始制造這些壓縮機,舉一國之力來研發關系到國家能源等戰略發展的關鍵設備。
后面講乙烯設備的研制生產,乙烯在國家中的.地位幾乎和鋼鐵同樣重要,在中國的鎮海,百萬噸乙烯工程需要制造壓縮機,后面講到了壓縮機的葉輪和外殼研發、制造過程,乙烯壓縮機的國產是中國在重化工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壓縮機的制造要依賴國外高端的數控機床,數控機床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具有超經濟價值的戰略地位,中國數控高級工程師于德海研制中國的高端數控機床,后來陳虎對數控系統還有精度進行了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后講徐工集團工程機械制造的崛起,里面主要講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機的生產和極限吊裝試驗。
一個國家不受制于人,有些東西就必須要自己制造.
制造什么和怎么制造決定著一個國家在世界的地位。
第三集 趕超之路
中國唐山制造中國最快的動車,里面講到的零缺陷焊接,里面列隊背誦是崗位的工藝要求和操作流程很適用與我們現在的生產。里面還講到電路接線六萬根無差錯覺得不可思議,反應了工作超乎尋常的的嚴謹和熟練,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學習。
在彎管制造里講到蘇健將自己的經驗匯總成12000多個數據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套彎管軟件,這里我體會到了總結和積累的重要性。這集中間講的是對德國科堡公司的并購讓我們掌握了重型龍門數控機床技術,這里面提到了技術并購的重要性,
這集最后講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運送液化天然氣的LNG船的制造。
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要加強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是我們國家的脊梁。以前看美國金融方面很厲害就覺得能控制錢所以強盛,現在才懂得裝備制造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這更堅定了我們生產、改進和研制新設備的決心。
第四集 智慧轉型
這集講到中國制造業崛起和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機械零部件卻需要依賴進口,核心部件中國不能造,中國開始研發高端產品,里面具體講了山推集團對高端推土機的制造,陜西鼓風機公司,還有沈陽機床集團對中國機床的數控系統的研發,全球第一臺只能數控機床誕生等。
國力的競爭就是實體工具制造的競爭,中國越來越多的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經歷從中低端產品生產到高端機械研發的蛻變過程。
第五集 創新驅動
這集開始講到濟南二機床廠5條大型智能汽車沖壓生產線的生產包括他的創新設計,獨有的沖壓技術,自主研發的智能技術讓他們全部生產實現了智能化,這條生產線得到了福特公司的認可。2009年中國第一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
這集中間講上海汽輪機廠,百萬千瓦超臨界汽輪機組的研制,先進的汽輪機技術會大幅度減少煤炭能源消耗,里面講到高級焊接是一項世界級的技術,中國掌握這項技術以后從火力發電機組進口國一躍發展成為全球火力發電設備產銷量第一的制造強國
這集最后講到中國每年要消耗全球將近一半的煤炭資源,提高發電廠的熱能利用效率,是當前最有價值的新能源科技,之后講到了熱泵減少煤炭消耗和空冷塔降溫技術減少水資源的消耗的事例。
這集主要講中國在轉型高端設備研發、生產以后開始對能源利用方面進行的一些創新。
第六集 制造強國
第六集將雖然中國在機電設備、數控機床、港口設備、船舶制造等諸多行業裝備制造量占有領先地位,中國裝備正在裝備著世界,但是低端過剩高端不足的問題依然是困擾中國的大問題,使中國從裝備制造大國變成裝備 制造強國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這集里講到正泰集團變壓器生產、發電裝備、輸變電裝備、光伏太陽能制造、飛機、高端數控機床、機器人,內容比較多。雖然我們已經開始轉變,但是距離裝備強國還有一段距離。
實施五大戰略將實現我們從裝備制造大國到裝備制造強國的轉變。中國在路上,在追趕中,距離自己的強國夢越來越近。
看完這一系列的宣傳片,我對裝備制造及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加強了我對公司機械研發制造的信心和決心,在研發制造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學習和創新,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轉型和技術并購,同時要堅持我們的4大戰略,工作的時候要嚴謹要精益求精。
《大國重器》觀后感 22
《大國重器》最近剛在中央2臺播完,我是通過網絡電視臺看完這6集的。觀后感可歸納為4個字:“振奮,自豪。”
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工業根底很差,經過幾十年的追趕,我們國家在許多方面已經趕上興旺國家,(當然,沒趕上的也不少)。在這方面,50,60,70,80,90年代的都付出了許多。中國許多老牌企業:上海汽輪機廠,北京第一機床廠,濟南第二機床廠等等,歷經風雨,掌握了世界一流技術,終于成為行業巨人。后來的振華重工,徐工,山推,正泰電器,雙良等企業集團也后來居上,成為世界著名的企業集團。
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的工業國家,中國有許多工業產品已經是世界第一,中國已經由弱變大,下一步是由大變強。看看那些企業負責各個工程的年輕,自信的面孔。我相信這一天應當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
作為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的,我們這一代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對歷史的了解,讓我們心底有著歷史的陰影,憂患意識是每個50年代人都揮之不去的歷史烙印。希望祖國早一天強大,人民富足的愿望是我們這代人一生奮斗的動力。今天我們這代人都已進入老年,但是看到了我們為之奮斗的國家,終于成為世界名副其實的大國。我們在前輩的根底上為祖國添磚加瓦,后來者在我們的根底上,建造起工業強國的大廈。
很希望每個都能擠時間看看《大國重器》,尤其那些熱衷于“追星”的年輕人。在今天的社會里,那些“娛樂至死”的年輕人,保不定也是兢兢業業的從業者。個性自由和國家責任應當是今天的.人生信條。以強大的國家實力維護世界和平,造福人類是中國必然的大國責任。從中國的開展歷史來看,“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對世界各國還是很有研究價值的。那些盲目信奉歐美治國理論的人,應當從中悟出點東西。
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學習了“最美教師”的感人事跡。她們的救人不在于偶然,是無處不在的責任心所致。她們使我對“愛與責任”有了更一步的認識。愛事業如愛生命,她們的事跡鼓舞著大家,我們要像她們那樣,懷著對工作的愛,對學生的愛,熱愛教育事業。她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下面談談學習最美教師的心得體會:
一、立足本質,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托爾斯泰說過:“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么他是個好教師,如果教師對事業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于任何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父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最美的教師堅持樸素的工作作風,一心撲在教育事業,我們也應該做到這幾點: 引用衢州市委書記趙一德三句話進展了概括。
第一是學習忠于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老師,美在責任。她們的責任心充分表達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表達了她們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她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干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第二是學習樂于助人、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堅守著可以沒有大師,沒有大樓,但絕不能沒有大愛的堅韌的信念和價值。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實實的做好為群眾效勞的各項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為充滿愛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第三是學習甘于奉獻、團結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團隊。正是因為學校的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譜寫了這曲感人的贊歌。向她們學習,就要增強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強化團隊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強化工作的合力,為衢州兩個崛起奉獻智慧和力量。
所以我們要以她們為典范,關心保護每一個學生,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面對的學生特殊,這就更需要我們拿出一顆“慈母之心”,循循善誘,對學生要耐心細致的去做,去為這些學生效勞。
就是要學習他們忠于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樂于助人、至善大愛的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甘于奉獻、團結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師”這個響亮的名字已經震撼衢州、感動浙江、傳遍全國,為全市人民樹立了學習的典范,是鼓勵我們團結拼搏,奮勇向前的強大動力。
總之,我要以優秀教師最美教師為典范,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更新觀念,努力鉆研業務,愛崗敬業,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得工作,為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和開展做出自己應有的奉獻
《大國重器》觀后感 23
第一集:《國家博弈》
裝備強則國強。古往今來,國與國之爭,實質是裝備制造業之爭。當前階段,高端裝備之爭已上升為大國之間博弈的核心和不可或缺的利器。中國甕福集團在與歐美20多家公司的角逐和博弈中取勝,成功中標沙特全球最大磷肥裝置的選礦項目;振華港機通過不斷地鉆研,以具有國際水準的技術占據了全世界的港口;湘潭電機廠以電機為動力驅動輪子轉動的幾層樓高的300噸礦山電動輪自卸車,馳騁在國內外的大型礦山;
第二集:《國之砝碼》
講述了沈鼓集團,大連光洋集團和徐工集團憑借著自主研制的核心技術沖破了我們一直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并且打破了國際壟斷的格局。事實證明核心技術是王道。實現技術突破,才有討價還價的資格,才能勇敢地對老外說不。 第三集:《趕超之路》
唐山客車廠,北京第一機床廠,滬東中華集團在借鑒國外技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不僅消化了原來的技術還加以創新,達到更高的水平。后來者居上。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在實現趕超的征程中,中國的裝備企業默默堅守并勇往直前。
第四集:《智慧轉型》
“智”造轉型勢在必行。在智能制造引領全球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智造”轉型,向“高端”升級,中國企業深諳順其“自然”。山推集團將自己生產的各類工程的關鍵零部件打入其他發達國家并且借助研制的心產品向全產業鏈進軍,陜鼓集團轉型作能量轉換的系統服務商和總包商使其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不僅轉危為安而且利潤上升,沈陽機床更是改變了世界機床的生產銷售和服務方式。
第五集:《創新驅動》
創新驅動是關鍵。在創新驅動的戰略下,我們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向裝備強國的陣營進發。濟二機床和雙良集團憑借著自己的研發分別實現了從分包商變成了總包商和解決了全球能源問題,在創新驅動的戰略下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裝備強國出發。
第六集:《制造強國》
制造強國漸行漸近。隨著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和突破,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縮短著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距離。沈陽新松把自己的移動機器人裝上了位于長春的德國汽車制造生產線上,無錫葉片和正泰集團憑借對質量的苛求向世界進軍,他們都用著各自的努力縮短著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距離。
《大國重器》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該片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通過人物故事和制造細節,鮮活地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再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從無到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后的艱辛歷程,展望了中國裝備制造業邁向高端制造的未來前景。每每看到我們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就感到無比自豪與興奮,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而驕傲。
看過這部紀錄片后,對我觸動很大,作為中國大機械的一份子,一種民族榮譽感油然而生。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大型裝備制造業是國家強盛的脊梁,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石,是國家產業安全的重要保障。抓住核心產品,核心技術,核心工藝,核心人才,不斷的在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不斷的固化學習的成果,堅持持續的改進和升級,形成具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創新能力。注重核心員工的國際化的培訓和學習,給創新人才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使其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能力,發揮其標桿和榜樣的作用,支撐企業的發展。注重核心團隊的建設,注重向國際先進企業學習,注重產學研的長期合作,培養核心人才,培養高級技術工人,培養規范的企業核心工藝,培養具有嚴謹工作態度的員工隊伍,有力的保障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注重整合資源,注重系統的集成能力,以國際化的視野,已自身的核心技術為主導,整合全球化的供應鏈,作好產業方向的調整,持續不斷的在產業升級和技術提升方面持續的投入,引領和突破行業的技術憑瓶頸,推動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和擴展。最后應該注重行業系統服務的能力建設和創新,在研發,服務領域的創新推動創造更大的價值,提高產品的品質和企業適應市場/客戶需求的能力,讓核心競爭力落到實處。
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在現階段經過近30年的技術追趕我們再裝備制造業取得了一部分成就,也在縮短著和世界頂尖水平的差距,但作為機械行業的一員我們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現在很多方面特別是高精尖技術上與國際頂尖水平的
差距,不能沉醉于目前取得的一部分成就,以強烈的危機感鞭撻自己,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自主開發能力,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突破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爭取更為有利的貿易地位和競爭優勢,為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提供重要支撐。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缺乏任然是一個不爭事實,這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一方面,以傳統制造業為主導的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只一味熱忠搞招商引資的發展思路,使我們受制于人,為他人“做嫁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已經擺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
要發展就要創新,個人是這樣,企業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這樣。只有堅定不移地走創新之路,我們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大國重器》觀后感】相關文章:
大國重器觀后感02-24
大國重器觀后感11-12
大國重器的觀后感11-15
大國重器觀后感(實用)08-09
大國重器觀后感優秀02-07
大國重器觀后感(6篇)02-22
大國重器觀后感6篇02-22
大國重器觀后感7篇02-24
大國重器觀后感(精選16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