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觀后感6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活著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著觀后感1
余華的《活著》,幾乎是用了一下午時間,一口氣讀完。好的文學作品如同有魔力般,讓讀者不忍放下。讀完的第一感受是富貴的一生太悲慘了,似乎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到他身上。
在書中你能看見興盛、看見衰敗、看見頹唐、看見生活怎樣折磨一個人,看見離奇卻又平凡的人生。但正如作者所言,這個故事是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
生活對富貴而言,真的是一條路,沒有枝杈,就這么走下去,風來了,就吹風,雨來了,就淋雨。受不住了,就倒下,倒下了就再站起來,繼續蹣跚前行。他對苦難的承受力以及樂觀的生活態度,讓我對生活,乃至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與理解。人生的喜怒哀樂,都建立在活著的基礎上,活著需要韌性,活著才是一件幸福的事。
人生的.意義或許真的不在命運之外,也許活著的意義就是在活著本身。當我們還在抱怨生活里的不如意,為生活中的不完美而糾結抓狂時,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這本書,或許你會更加感恩和接納生活,感恩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平靜與幸福,接納生活給予的不足與苦難。
親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福貴對生的渴望就一點一點的增強。也許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但當他看到什么是“壞”的時候,自然可以做到“好”。這本身就是有意義的,只有活著才能去追求,去選擇,去改變。
活著觀后感2
合上書本已是深夜,閉上眼睛,冥思、遐想。《活著》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命運在腦海深處層層涌現,撞擊著藏在深處的靈魂,《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他們相互感激,同時也相互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同時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在講述主人公富貴如何承受生活巨大苦難時,也令我從中深受啟發。
福貴年輕時貪圖享樂,以致傾家蕩產,父親不久便被氣死,母親也相繼離世,原以為命運到這里便會有一些的好轉,但往往事與愿違,幾年平靜生活過后,接踵而來的是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的相繼死去。最后,只剩得福貴與一頭老牛在世上相依為命。那么多的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與他的家庭身上,但當厄運來臨時,福貴并沒有自哀自憐,只是在稍許的麻木后,又開始迎接生活的挑戰,以一己之力承擔著照顧這個破敗家庭的重擔,他始終沒有放棄生命的想法,即使在這個世上他僅有一頭牛,幾畝田與破茅房。所以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尾時,我沉沉的感受到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我已經被這堅強的意志所打動,我明白了無論遇上多大的困難,只要有一顆堅強、樂觀的心,世上沒有邁不過的坎。每次深陷困境時,只要想起有一位老人在世上僅與一頭牛相依為命,但他那活著的`意志超乎于常人,我們更會精神抖擻,充滿這斗志。
《活著》以簡單的美麗和樸素的力量,召喚著我不斷前行。有人會認為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但對于福貴自己,我相信他感受到了幸福。
《活著》體現了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人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活著觀后感3
“四十年,彈指一揮或是滄海桑田,無數黃面孔的、沉默的、堅韌的中國人就這么無聲無息地繼續活著。幕后資料這是一個非常美的故事,很親切,很真實,以貼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數十年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觀,故事很親切,很真實,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個小人物在巨變的歷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不幸和坎坷總是纏繞著他。然而他從沒有放棄活下去的信念,從不怨天尤人,并且對生活和未來報著無限美好的希望。”
我們時而會感覺到,每天都要為生活瑣事而煩惱,浮躁的心總是纏繞著我們的軀體,為了生活而生活,或者不叫真實的生活,完全是在敷衍周圍的一切,早就把年少時的夢想拋之向外,這種日子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啊!然而,當我們面臨生命即將離我們而去或看著他人的生命被無情的剝奪時,我們又會覺得活著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們都在追求幸福,但我們好像忘記了追求幸福這件事本身就是幸福的。人,只有活著的時候才能體會什么是幸福。小時候很容易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因為那時候欲望極少,越長大會越孤單,因為我們想要的超出了別人所能給予的。所以,人想要一直抱有小時候那種無憂無慮,就應該知足常樂。老人們都說,人的一生是極其有限的,不應該追求那些本不該屬于自己的東西,何必讓自己活得那么累呢?
但,我們的生活是需要樂趣的,也不能總滿足于僅僅是活著,我們要向前進,要發展,使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而且不管是遇到什么樣的環境,都要對生活有極大的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釋。
時刻要有覺悟之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去適應,生活正因為磨難才會五彩斑斕,愛自己在乎的人和在乎自己的人并感受這一份幸福。
活著觀后感4
無論生活多么艱苦,你要記住,要努力的活著;不管生活多少挫折,你要想起,你至少還活著。
他原有一個安定的家,但因他的賭注,敗光了所有家產。他要活著,他至少還有一家人。
他原有一個慈祥的父親,但因他賭失了房子,父親當場癱死在家中。他要活著,他至少還有妻母,一位可愛的女兒。
他原有一個陪他的妻子,但因為他成了賭徒,回了娘家。他要活著,他至少還有一位老母親,一位女兒。
他的家漸漸安定了,也就不再賭了。妻子回來了,還為他帶來一個兒子。
他原以為自己可以這樣安定的過一輩子,但他一次外出,被國民黨抓取充兵打仗,在回家便成了奢望。他要活著,不遠的那個家需要他。
他在那里與好兄弟春生結識了老兵老全,一次次的死里逃生。被解放軍俘虜后,他領了路費,終于回了家。
但他原來那個聰明乖巧的'女兒,卻害了一場大病,失了聲。在他從解放軍那兒領了路費要回家的那晚,和樂呵呵的他卻不知娘悄無聲息的斷了氣。他還活著,他至少還有妻兒。
他原有一個為他放羊的好兒子,卻得一消息,他的兒子葬送在他那好兄弟手中,他要活著,他至少還有還有妻子和女兒。
他老了,但他不能老啊!女兒出了嫁,妻子害了病,這時候,死人遠比活人要輕松。但他不能死啊,他要活著!
他,福貴,就算一無所有,也要活著。不只是他活著,更要代那些死去的人啊活著,代那些受盡苦難的窮苦百姓活著。他并不是一無所有,他至少還活著。
活著,活著......
活著觀后感5
生活中,每個人都為生活忙碌著,每個人都要有生活的本領,不能只生在溫室里靠父母,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應該懂得父母掙錢的辛苦,學會感恩,學會自己生活的本領!
這學期,學校開展了傳統文化《弟子規》的學習,老師讓我們觀看了陳大惠老師的視頻——《活著》,我很受感動。視頻播放得內容是一個傳統幼兒園的孩子接受傳統文化的圣賢教育。在這個幼兒園里,孩子們沒有大型玩具,沒有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卻生活得很快樂!老師帶他們做游戲,他們知道給老師送茶喝,給老師搬椅子坐,吃飯不挑食。尤其看到那個小朋友背誦毛主席的詩詞,很讓我佩服。視頻還放了很多做義工的大學生,他們什么都不會做,做義工還讓別人侍候。為了教育他們,陳老師帶他們到街上撿破爛七天,靠自己的能力吃飯,親自體驗靠自己生活的過程。在這七天里,他們遭受了種種困難和別人的白眼,撿了一天只掙到幾元錢,他們不再嫌棄垃圾桶臭,當遭到人罵時也學會了溝通,沒吃的盒飯也撿著吃了……他們都深深地體會到父母掙錢的不容易,體會到了擁有活著的本領的重要性。
是呀!現在我們物質生活好,父母又嬌慣我們,個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什么都不會做,都是父母替我做。當我們長大了,自己面對生活的時候,怎么能有能力面對生活的困難?這樣將來不就是廢人嗎?想到自己平日里挑食,想到自己挑剔穿戴,想到自己還讓媽媽整理書包……我感到很慚愧。
觀看了視頻后,我想:今后的生活,我也要改變自己,從小事上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學會感恩,學會活著的本領。
活著觀后感6
這部作品,通過展示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和一波又一波無邊的苦難,宣揚一種面對苦難面對死亡時可能的態度。
一本應列入你一生讀書計劃的書。
我高中時看了一遍,上個月又看了一遍,說的是一個老頭的一輩子坎坷的經歷,少時是個敗家子,后來家產輸光了,也老實了,他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小時候生了場大病,啞了;兒子在上小學時給別人獻血,失血過多死了。妻子受了刺激,大病不起。后來女兒結了婚,生孩子時難產死了。小外孫后來又成了孤兒,因為長時間挨餓,一次飽餐后也死了……真正的家破人亡!我剛好看過!
這部作品的名字叫《活著》,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源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為一部作品,《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與此同時,《活著》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這是作者的自序
挺好看的,就是講一個人的一生坎坷經歷,這中間他經歷了游手好閑的青年時期,戰爭、饑荒,還有親人的相繼離去,換了我們常人可能很多人會選擇自殺,然而他還是活了下來!
看了讓人憤怒,不過聽說要改編成電視劇,會有一個大團園的結局。
【活著觀后感】相關文章:
活著10-31
活著……12-13
活著12-13
《活著》的觀后感11-04
活著觀后感11-02
《活著》觀后感02-07
《活著》觀后感09-18
對活著的感悟02-26
《活著》心得04-14
活著的經典句子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