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志愿規劃整體思路 填報之前必須理清三點
高考(微博)填報志愿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受多種因素影響,有價值觀的因素、分數因素、學校因素、專業因素、地域因素、就業因素、經濟因素以及考生自身因素等等。考慮志愿的時候多種因素在一塊考慮,兼顧一下,考慮面越寬,越有利于孩子發展。家長(微博)和考生要分清主次,根據個人具體情況綜合考量,確定整體思路,然后再作出決策。科學填報志愿,理性規劃未來的整體思路大致包括以下3個方面:
志愿填報專家高陶順:志愿設計整體框架;由新浪高考志愿通整理
一、確立職業目標,制定學業規劃,分類設計志愿
學業規劃就是填報志愿選什么類型和層次的院校、學什么專業、通過何種途徑努力達到確定的職業目標。可以說,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是制定學業規劃的前提,也是設計填報志愿的基礎。家長和考生可按以下類型,設計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理想志愿。
1、志向優先型:
高考志愿是考生志向與意愿的體現,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異,以及家庭、社會的影響,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向。有明確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選志愿盡量能發揮個人興趣愛好、性格特長以及潛能,以利將來的發展。志向優先型考生實際已經確定了職業目標,決心在某個專業領域深造發展,專業方向已定,只依據本人分數高低選擇不同層次和類型的院校。
2、就業優先型:
對多數家長和考生來說,把將來就業作為填報志愿的著眼點和落腳點,立足4年學有所成后就業是首選因素。為保證畢業后能順利就業,應盡可能選擇未來幾年后就業相對好的專業類群,多數高校的特色專業就業比較容易,特別是有行業背景的特色院校的優勢專業,社會認同度高,就業和薪酬不錯。至于院校檔次,要依據自己的分數作出適當調整,最好是所報幾個專業能被錄取為佳。
3、深造優先型:
對于部分高分考生而言,上大學只是打基礎,考研(微博)乃至出國深造是目的。填報志愿應盡可能選擇設有研究生院的名校,這種高校學科專業比較齊全,多數專業設有博士點,有些還是國家重點學科。綜合性大學基礎學科類專業錄取分數相對較低,考研競爭力不強,出國深造也容易被接收,可選擇理科或工科偏理的專業。
4、錄取優先型:
對省控線邊緣分數偏低的考生,以保證能夠錄取為目的。這類考生應該選擇往年剛過線就錄取的院校或計劃未滿額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如:地域、院校檔次、專業冷熱等能滿足多少算多少。在保證錄取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理想專業。
5、兼顧綜合型:
部分過重點線20分左右的考生,各方面因素都要兼顧。這部分考生應對擬報院校的專業實力、往年錄取分數變化了解透徹,充分利用不同地區錄取分數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可選擇一些有實力的相對冷門院校,或選擇地域偏僻、檔次較高的院校,運用填報志愿技巧,挑選適合自身特性的較好院校及專業。
小編提醒:
很多考生在高考之前不能比較清晰地規劃學業,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要求十八九歲的孩子自己對人生做一個明晰的規劃是不可能的;其次,家長年輕時的經驗在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并不能完全適用。考生的職業目標、學業規劃、志愿設計最好找擁有專業經驗和知識的專家來進行。
但需提請家長注意的是,選擇機構要選擇那些具有影響力、服務功能強、服務特色鮮明的機構,選擇專家要選擇那些水平高、信度高、知名度高、從業經驗豐富、“售前售后”服務好的專家。新浪搜羅志愿填報經驗豐富的專家,經過嚴格審核,組成新浪志愿填報專家團。是考生志愿填報的強大助力。
二、理想院校的整體要求及因素取舍
1、擬報院校的層次應相對高一些。
如全國56所設有研究生院的高校,2000年前審批的3批共94所(1995年16所,1996年11所,1997年67所)“211工程”高校,1978年前確定的88所全國重點院校,這些院校檔次都高。二本招生中部分行業特色院校檔次也相對較高。老牌高等專科學校綜合實力較強;全國100所示范性高職高專院校實力較強。檔次相對高的院校社會認可度高,人才培養質量高,就業牌子亮,考研有實力。考生可根據自身分數情況,盡可能選擇檔次較高的院校。
2、擬報院校的專業整體上要相對理想一些(能滿足所報6個專業中的3個),所報專業實力強一些,盡可能選擇擬報院校的主體(特色)專業。
選報專業應能體現考生的志向,上理想專業,學習有動力,有利于將來長遠發展。
3、擬報院校近3年的錄取分數相對穩定或低一些,考生成績如若能達到上年平均錄取分數(位次),專業滿足率就高。
4、擬報院校如在外省應選擇在當地錄取分數較高的院校,因為同一院校在不同省份其社會認同度是不相同的。這種院校的生源質量相對好一些。
5、擬報院校所在城市要相對發達,有利于考生全面綜合素質的提高,最好是省會城市高校。
6、擬報院校的收費和消費相對低一些。
以上6方面不能要求同時滿足,只能有幾個因素起主導作用,前二條是主要的,后四條是次要的。六個方面之間有聯系也有沖突,院校實力和專業那個是主導因素,要根據考生具體情況綜合考慮確定。一般來講,高分考生學校檔次是主導因素;低分考生專業是主導因素;中分考生學校和專業要兼顧。地域及其他屬于可爭取因素。
三、對學科(專業)門類的了解及就業概況
了解學科(專業)門類的目的是為了選擇專業理清方向。
1、理科類專業: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天文學、地球物理、大氣科學、力學、統計學、環境科學等專業,考研出國相對容易,優秀者從事科學研究。其他畢業生就業相對難一些,近兩年就業形勢有所好轉。
2、工科類專業:
建筑學、土木工程、電氣工程、車輛工程等工程技術類專業,就業率較高。
3、文史類專業:
像漢語言文學、外國語、新聞學、歷史性、法學、考古學、圖書館學、民族性等專業,優秀者從事學術研究;如若改行知識面廣一些,適應性也較強。文史類專業整體就業相對困難一些。
4、社科類專業:
如哲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宗教性、國際政治等專業,優秀者搞學術研究或從事公務員(微博)職業,一般者就業相對困難。
5、經管類專業:
經濟管理類專業優勢大一些,適應面更廣,熱門緊俏專業畢業生就業相對好一些,其他專業就業也相對困難,如: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行政管理等專業。
6、醫護類專業:
專業性強,就業看院校牌子,三甲醫院只接收名牌醫科大學畢業生,一般醫學院或醫學高專畢業生絕大多數到社區或鄉鎮醫院就業。
7、農學類專業:
就業容易,工作生活條件相對差一些。
考生本人在設計未來從事的職業時,應將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將來就業前景相結合,不僅要考慮個人因素,還要考慮社會需求。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考慮:
(1)選擇專業從將來就業考慮,瞄準職業選專業。
將來想從事的職業是選擇專業的前提,盡可選考生擇未來10年最具潛力的行業所對應的相關專業,如:汽車行業、航空航天業、電子信息業、海洋船舶業、石油化工業、有色金屬業、裝備制造業、能源材料業、輕工食品業、交通物流業等。這些行業都屬于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也是吸納就業人群的主要渠道。盡量選擇院校的主體特色專業,選擇獨立完整的具體專業,慎選或不選邊緣交叉類專業。
(2)選擇專業要適合自己的性格特征。
一般來說,外向的人更適合選擇能夠充分發揮自己行動能力和積極性的專業,例如管理、法律、經濟、市場營銷等;內向的人更適合選擇能夠發揮自己的計劃性、敏感性、邏輯性的職業,例如研發人員、會計、技術人員等。
個人性格特征是專業選擇的基本出發點,不同性格的考生有著不同的適合專業。選對了專業,考生會在自己最適合的領域得到長遠發展;選錯了專業,考生的學習和工作都會受到壓抑。
選擇專業之前,家長和考生最好對自己的性格特征有一個徹底的了解。在新浪高考志愿通“專業定位測試”功能,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上百道測試題清晰了解考生性格能力,新浪高考志愿通會根據測試結果為考生推薦20個最適合的專業。
比如下面的例子,考生完成測試題之后得出的結果是——沉著獨立型。
性格測試結果;圖來自新浪高考志愿通
沉著獨立型的人:思維清晰、性格孤僻,不善與人相處。但做事嚴謹自律,不易受他人或外界的影響。不太喜歡公眾活動,遵崇內心的選擇,喜歡安靜、不被打擾的生活。對于任務目標,會獨立去完成,會找出不同的方式方法,但不善于經驗分享。在組織當中顯得有些孤傲,但總是能很好的完成任務目標。
新浪高考志愿通為這位考生推薦了20個專業,最后這位考生選擇了“廣播電視新聞學”,并在大學二年級獲得了某著名媒體主辦的大學生新聞獎。
專業定位測試推薦專業;圖來自新浪高考志愿通
(3)選擇專業要看本人相關科目成績確定,揚長避短,發揮優勢。
數學、物理成績高者可選電子、信息、光學、航空、航天等專業;生物、化學成績高者可選醫學、化工、材料、食品等專業;語文成績優秀者可選中文、新聞、漢語言等專業;歷史、地理成績優秀者可選非語言類其它文史類專業;英語成績優秀者所有語種均可選;盡可能避開與本人相關科目成績偏低、不感興趣的劣勢專業。
【高考志愿規劃整體思路 填報之前必須理清三點】相關文章:
高考志愿填報專家指導:挑大學的思路和技巧04-25
高考填報志愿須知06-29
高考志愿填報近視考生填報技巧05-22
廣東高考如何填報志愿01-12
高考留學志愿怎么填報?04-27
高考志愿填報早準備04-28
2023高考志愿怎么填報06-15
2023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6-25
理清思路,有效復習04-30
今起填報高考志愿 志愿填報時要格外慎重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