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部考試中心稱不會取消全國統(tǒng)一高考
作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覆蓋面最廣、關注度最高的考試,高考的一舉一動牽動人心。近日,北京等地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后的高考方案相繼出臺,清華大學等5所著名高校實行聯(lián)合自主招生,北京大學自主招生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一系列新政策出臺,讓高考話題持續(xù)升溫。
“新課改高考”新在哪?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改革力度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基礎教育變革,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通過變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高中新課程改革于2004年啟動,海南、廣東、山東、寧夏為首批實驗區(qū)。到2010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實行普通高中新課程,這意味著,到2013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進行與之對應的新高考。
教育部此前出臺的《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為各地制訂新高考方案定了基調。
從2007年開始,新課改后的高考已舉行了3年。2010年,北京、陜西、湖南、黑龍江、吉林5個省份將實施“新課改高考”。屆時,實行“新課改高考”的省份將達到16個。
教育部出臺的指導意見很明確,這輪全國高考改革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就是加強對高招考試、錄取和中學綜合評價的統(tǒng)籌,推進綜合改革,其新意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對普高學生的綜合評價制度,并逐步納入高校招生選拔評價體系。二是進一步深化統(tǒng)一考試內容改革,要求考試內容與高中新課程內容銜接,注重對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三是在考試科目上,除語、數(shù)、外和相關科目(即文綜或理綜)外,也可根據(jù)本省實際設置其他科目,是否增加選考內容以及選考內容的比重等,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記者點評】理論上講,“新課改高考”這種多元化考試評價體制,更加機動靈活,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及自主選擇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
統(tǒng)考下怎樣實行多元評價?
恢復高考以來,高考改革的腳步一直不曾停歇,但統(tǒng)一高考的形式沒有變。事實上,完善和堅持統(tǒng)一考試已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共同選擇。自1945年以來,韓國大學入學考試制度在統(tǒng)一考試與非統(tǒng)一考試之間來回變動了7次,1995年正式決定實施全國統(tǒng)一的“大學修學能力考試”。俄羅斯從2008年起開始實行大學入學統(tǒng)考,在全國推行統(tǒng)一考試制度。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表示,今后改革的思路,不是取消全國統(tǒng)一考試,而是在堅持統(tǒng)一考試的基礎上,對考試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改革。同時,要有多元的評價。要通過加大多元化的評價,把學生的長處顯示出來。
由教育部批準,目前全國有76所大學實行自主招生改革。近日,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五所高校宣布實行聯(lián)合自主招生。五所高校采用了統(tǒng)一的報名網(wǎng)站,考生可同時選擇兩所高校。
北京大學2010年自主招生將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該校從全國400余所提出申請的中學里確定39所中學為“實名推薦制”推薦學校。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對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政策進一步深化的積極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誠信體系的有益嘗試。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教授指出,未來的高考應遵循“統(tǒng)一考試、多元錄取”的改革方向。而高考改革的最終指向,則是推進素質教育。
【記者點評】從統(tǒng)一走向多樣,從招考合一走向招考分離,最終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以統(tǒng)考為主、統(tǒng)分結合的多元招生考試制度。這將是今后高考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因材施考”有可操作性嗎?
在今年的高考錄取中,報考山東臨沂師范學院中文專業(yè)的12名考生因“綜合素質”的原因而被退檔。一時間,“綜合素質評價”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
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諸多原因,許多學校往往用考什么來決定教什么,把高考作為評價教育的終極結果。因此,教育部要求,高校錄取就要在高考成績基礎上逐步增加對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及綜合素質的考察。一些高水平大學要深化自主選拔錄取改革,可進一步探索高考、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與學校測試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選拔辦法;示范性高職院校和條件成熟的省市,可將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與學校組織的考試成績相結合作為錄取依據(jù)。
綜合素質評價納入大學錄取標準,有可操作性嗎?中央教科所研究員曾天山認為,從一些發(fā)達國家的經驗和我國研究生入學考試來看,是可行的。已實施“新課改高考”的天津市,今年高校招生就打破了以往單純依據(jù)高考分數(shù)選拔人才的狀況,規(guī)定可以參照學業(yè)評價部分和非學業(yè)評價部分來全面衡量考生。
【記者點評】推進高考制度改革,要讓高考充分發(fā)揮為高校選人的主體功能,平衡各方利益,從相對單一的形式逐步走向多樣化,最終實現(xiàn)“因材施考”。
“素質高考”會否造成不公?
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而教育公平則是衡量社會公平的底線。
近年來,高校招生計劃新增部分主要向西部傾斜;教育部直屬院校減少所在地的招生計劃……這一切都是使高考更加趨向于公平的具體舉措。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教授指出,公平公正是高考制度的核心價值,是社會對高考最為關注的一個方面。如今公眾對考試公平公正的要求和期望比以往更高。
對于吉林省明年將實施的“新課改高考”,吉林省的一些中學校長在寄予期望的同時也表示,“素質高考”應充分考慮城鄉(xiāng)差別。城里孩子有條件學習藝術、培養(yǎng)特長,不少農村家庭卻負擔不起這樣的費用。“素質高考”會不會造成新的不公平,值得社會關注。
高考配套改革也是保證高考公平的必要舉措。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認為,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和嚴格的獎懲機制,也是高考配套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檔案失實,就應對學校領導和直接負責的教師問責。
【記者點評】相信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考將越來越制度化、規(guī)范化;期待教育部門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實遏制“點招”、“招生收費”及藝術類專業(yè)招生中的不正之風,進一步促進和鞏固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
【教育部考試中心稱不會取消全國統(tǒng)一高考】相關文章:
熱點觀察:全國統(tǒng)一高考只能完善不會取消04-25
2011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發(fā)布04-26
高校網(wǎng)絡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全國統(tǒng)一考試2011年考試工作計劃04-24
高校網(wǎng)絡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全國統(tǒng)一考試2011年考試工作計劃04-26
2023年高考全國統(tǒng)一考試新課標I卷作文(精選5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