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改革學生自我評價

時間:2023-01-13 15:02:06 自我評價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改革學生自我評價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都經常看到自我評價的身影,自我評價在很大程度上還會自我督促,促使我們維持自我的一致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自我評價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改革學生自我評價,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改革學生自我評價

改革學生自我評價1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課程改革的推廣與實施,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愈覺得新課程改革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發展和改革的需要,它為我們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社會的發展依靠改革、創新的推動,社會呼喚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呼喚課程改革,而如今的新課程改革正是在這改革浪潮中應運而生的,它能夠不斷地推動教改的深入,使我國的教育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社會呼喚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適應社會需求。教師呼喚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推動教育改革。家長呼喚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促進全面發展。

  學生呼喚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滿足學生欲望。我們的新課程改革注重了方方面面的呼喚,認清了現行課程中存在的種種弊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新課程改革的出臺在社會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滿足了社會各界的需求,我們堅信在全社會的關注下,在我們全體教育界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教改之路將會越走越寬。

  課程改革了,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應該發生變化。新課程的指導思想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達到的目的是:發展人的個性、解放人的創造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 學會做人。新課改中,我們如何檢驗接受了新課程學習的學生是否達到了要求?通過紙筆測驗,分數定論的傳統的評價方式已經不能全面衡量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我們必須探尋一條評新的途徑來評價學生。我認為,只有建立一套發展性的課程評價體系來取代傳統性的考試,才能使評價真正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讓學生閃耀出智慧的光芒,迸發出創新的活力,真正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 我就新課改下如何對學生實施評價談幾點思考,以賜教于各位同仁。

  一、關注學生成長過程的評價新課程改革倡導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因此課改下的教學環節中常設置有提問、討論、小組活動、表演、手工、演講、答辯、采訪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豐富多 彩的活動,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能力, 能夠靈活運用多種渠道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會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然而,一張期末考試試卷是無法檢測評價學生的這些綜合素質的。因此,新課改下對學生實施評價不僅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更應關注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要等到學習終結才對學生進行評價,要把握時機,給學生多次評價的機會。評價的場所可以是課堂,辦公室,升旗場,勞動工地等等,只要學生隨時隨地表現出對知識的渴求,對個性的張揚,哪怕是品德上一點點閃光之處,我們都要給予及時的表揚,這個表揚就是評價,是教師在學生獲取知識,成長過程中的評價,這個評價更關注學生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會促進學生不斷地轉變和發展,最后為有一個良好的終結性評價奠定基礎。 注重觀察學生生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新課改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這就要求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認識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應該把評價學生的標準狹隘地限制在成績的高低上。在各門學科的學習中,每個學科的學生的學習潛能與收獲都是各不相同的。成績不是評價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任何學生都是一樣的,學習成績不突出,并不等于這個學生一無是處,我們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不能只以成績論英雄,要全面、客觀地評價

  學生,善于發掘學生身上的任何一方面的閃光點,留心觀察,及時引導,增強他們的興趣,及時恰當地激勵評價,學生一定會是可造人才。

  二、要有機地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我所教的

  學生中有這樣的問題,由于學習成績不好,期末考試總是不及格,因此對學習沒有積極性,甚至厭學。這時,教師就可以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我是數學教師,教學中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因為厭學時常不帶數學練習冊,于是我給學生定了這樣的規則:凡 是學生有良好學習習慣的表現,老師都要表揚,并記入平時成績,平時成 60%,期末考試分數占40%,兩者相加,最后得出終結性評價。常言到:分、分,學生的命根根。學生都很害怕閉卷考試,相比較,平時分數要好拿一點。于是,帶數學練習冊來上課的學生多了,積極發言的學生多了, 參加小組討論的學生多了。水到渠成,因為有了一個好的學習過程,于是有了一個令人滿意的學習結果,本學期,我所教的班級期末考試無論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都遠遠超出年級同類班級。然而我更重視的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在這方面學生得到了更高的評價。事實證明,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將有利于學生良好綜合素質的形成,這才是新課程改革的根本,是我們教師追求的目標。 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與教師的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是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徑。在自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面已達到了探究的目標,哪些方面還未達到,幫助學生對自己做出客觀地分析評價。及時地自我總結,歸納,反饋。教師要鼓勵學生,指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活動,使“自評”成為學生發展、進步的動力。

  學生互評,可以提高他們的比較,鑒別和判斷能力,可以營造一種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互相感染、互相激勵的氛圍。學生互評,可以通過角色的變換,獲得自尊感的滿足。教師可在學生的互評過程中,指導學生認識自己與集體息息相關的密切關系,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使命感。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進取心,增強了學習的熱情,擴大了成功的機會。

  三、靈活多樣地對學生實施評價,傳統的評價體系強調選拔

  的功能,因此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這個結果常常取到“一錘定因”的效果,為了能“公平、公正”地選出“最好”, 卷面測試幾乎成為評價的主要方式,課堂里兩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是常有的事。新課程改革倡導對學生評價要“立足過程,促進發展”,要體現激勵與改進的功能,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的評價,因此,新課程評價方式應靈活多樣。

  1、靈活性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以不受時間、地 點、傳統方法的限制,將評價貫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日常化。

  2、多樣化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再整齊劃一,可以將量化評價(卷面測試分數)與質性評價(對學生平時表現的關注和考察)相互結合,于是,評價的方法就可多種多樣:閉卷考、開卷考、課堂提問、演講、辯論、

  隨機表揚等等,只要有利于激勵學生發展的評價方法都可以使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成的恰當評價中感受到老師的欣賞、同學的羨慕。

  四、形成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評價氛圍,

  傳統的課堂評價是由教師一人說了算,學生的表現全憑老師的主張決定優劣。然而,有時候人的眼睛不能看到所有,耳朵不能聽到所有,思維存在局限,判斷會出現誤差,因此,學生的能力常被教師片面地評估和否定在課堂中。由于評價主體單一,學生永遠只能被動地作為被評價者,他們希望改變角色。

  新的課程改革呼喚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評價。我認為,這種體系下的評價來自這幾方面:1、教師評價2、自我評估3、小伙伴的評價4、家長的評價5、社會、公眾的評價。事實證明,學生只有在多元評價中才能得到更客觀的認定,才能更客觀的地認識自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由單一走向多元化。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實現教學評價指標的多元化,評價方式和評價手段的多元化。由重結果走向重過程。傳統的教學評價是一種單一的功利性的評價,只重學習的結果,輕視學習的過程。教師學生心中樹立了牢固的分數意識。

  學校考評教師也只重成績,不看重教師對學生品德素質的培養。新課程中,教學評價是一種重視過程的評價,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根據學生的學習經歷做出不同的評價,使評價更具有針對性。 我在課堂上常組織“講一講”活動,就是讓學生把課前準備的數學小故事講給同學們聽,然后由大家對他作出評價。講故事的同學時常獲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來自伙伴的鼓勵使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我也時常讓學生在紙條上寫出自己的優缺點,每次搞這個活動時,學生都很興奮。 同學在紙條上寫到,缺點:上課講小話,不完成作業,會頂撞老師,欺負同學。優點:愛打籃球,玩電腦,長得帥。于是,我經常有意識地請他幫助我在電腦上輸入材料,并對他的輸入速度大加贊賞,贊賞聲中,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目光,他在認識自我中一點點長大了。

  五、合理設置評價內容

  一個成功的評價體系,應該是激勵機制,激勵著被評價者向既定目標奮進,因此,明確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就數學這門學科而言,不僅確定有知識目標,還確定有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也就是說,我們在設計評價內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多的是要關注對學生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質、積極情感體驗的檢測,特別是要落腳到對學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等教育效果的檢測,以更好地發揮各學科的德育功能。例如,我上“植樹問題”這一節課時,在課程結束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請結合“植樹問題”環境改造問題,給新加坡學生寫一封信。課堂情況是: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每個同學都在很短的時間里給新加坡小學生寫一封信,他們在信中向新加坡小學生表達了渴望綠化家園,希望和平共處,中新友好合作的美好愿望。

  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朗讀自己的杰作,抒發自己的感情,我對同學們的表現給以了很高的評價。 我認為,我所設計的這個評價內容即檢測了學生對生存環境、生態問題的了解程度,又體現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了學科滲透,特別是暴露了學生內心的情感,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了愛護環境的教育,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因此,課程評價內容必須圍繞課程目標來設置,只要有助于檢測目標,其設計的空間是非常大的,授課教師可以做到“人者見仁,智者見智”新課改呼喚新的學生評價方式,當然包括考試評價制度的改革。可是,考試制度的改革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敏感工程,它不是一所學校,一個教育機構所能改變的,因此,教師和學校能做的,也是必須做的就是轉變觀念,結合實際地建立一套發展性的課程評價體系來取代傳統性的評價體系,讓學生在新的課程評價體系中找到自我,建全人格,得到發展,讓素質教育之花開遍校園,滋潤學生的心田。

  科學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已成為教育界有志之士共同關注的問題。新課改精神也要求我們對學生評價要客觀、公正、科學。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互為交互主體。評價內容更為廣泛、全面,評價方式靈活多樣。質性評價的大量使用,使評價更具有科學性,實效性,及時性。學生綜合評價是隨著新課改而誕生的新生事物,它必將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逐步向科學、民主、個性的發展,必將在教育領域里大放異彩。

改革學生自我評價2

  一、中學生教學中存在問題

  1、學生評價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考試就是評價,成績和分數代替了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所有對學生的其他方面的評價都成為“應試”的附庸。學生評價最關注的是“分數”,追求的也是“分數”,看重的是結果,而不是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的終結性使學生不能從日常即時的評價中獲得有益的反饋,對學習進行調整;評價更不能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為教學中的因材施教提供有意義的參照。

  2.過于注重對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的評價

  在原有的學生評價中,過于注重對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知識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從而,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對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評價關注較少,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評價。這種單一注重知識技能的評價導向,必然導致學生發展的片面與畸形,影響了學生身心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3.過于注重紙筆測驗,忽視對其他學生評價方法的運用

  學生評價的方法除了現行的、運用最多的紙筆測驗外,還有許多體現新課程評價理念的質性評價方法。如,評語、日常行為觀察、成長記錄、表現性評價和學習日記等等。紙筆測驗只是眾多評價方法中的一種方式,也是反映學生某一方面發展的手段,如果不能與其他有效的學生評價方法相結合,評價便不能科學地反映學生發展的真實性。

  4.評價主體單一

  長期以來,由于教師在教學中主導地位的張揚,使其在學生評價中的地位極其優越,成為學生評價中的單一主體,同伴及群體、家長、社區成員等對學生的評價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學生自我評價更是一個被忽略的領域,學生始終處于被評價的消極地位,不能成為評價的真正主體。而學生評價的主體也沒有形成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多元評價有效共同體,影響了評價結果的真實性。

  二、課題提出的原因

  1.“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自我評價的研究”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長期以來,學生評價主要是由教師來進行的,教師是唯一的評價者,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家長、學生本人并沒有沒有參與對孩子的評價,這致使評價的功能只強化了區分優劣,只重視結果。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主體性得到發揮,這就要求我們對傳統的各個領域的評價方式加以改變。

  2.“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自我評價的研究”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主動、探究、合作的教學新方式逐漸代替了應試教育。學校的管理方式和評價方式也跟著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從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發展宗旨的教育模式。日常行為規范的自我評價在學習的成長過程中,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為了使自我評價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自我評價是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使學生對自己的品德表現進行自我認識、自我監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以提高品德修養,形成良好地品德習慣的方法。自我評價會使一個人的品德修養及行為作風上自覺地控制和不斷提高。如:以初中學生為例,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逐漸發展,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批評性,初步具備了探求真理的能力,特別是自我意識的日益提高,渴望從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中,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產生一種關心自身才能和品行發展的強烈要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教育在德育中比重越來越大。作為新課程實施的基層單位,對學習實行德育滲透及日常行為規范的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直接影響著學習身心的健康發展。自我評價的作用在于:培養良好的品德形成和提高,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

  3.“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自我評價的研究”是學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環節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工作中,由于我們的德育過多地強調灌輸,導致德育方式的簡單粗暴,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學生主體性、參與性。這種無視學生作為人的權利和尊嚴、漠視學生的主體性的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德育的作用。再次,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把教育理解為智育,又把智育濃縮為分數,像日常行為規范范疇的德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急功近利已經把教育引向重智能成就輕德性養成、重埋頭苦讀輕心理健康的誤區。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要把加強對學生自我評價的指導作為我們所要解決的緊迫課題。我們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和實踐,切實轉變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推動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較高素質的人才起到實踐上的示范和理論上的指導作用。

  三、提高中學生的參與及自我評價能力的措施

  1.設立特殊分值

  了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還對學生行為、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參與過程等合作精神進行評價。所以,在具體操作時,設立個人努力分70%,小組合作分30%,還設立特殊分,包括個人與集體的加分規則。個人加分情況:被選拔數學競賽班參加競賽的加5分,若取得名次的加3~5分;數學報上發表文章的加5分;擔任數學課代表工作的加3分,擔任小組長工作的加2分;學習態度認真,成績上有明顯進步的加2~4分;獨立思考,解題方法獨特的加2分;調查報告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加2分;作業完成且能很好訂正的加1分。這種留心“問題——實驗——探究”的教學過程,讓學生用敏銳的眼睛和富有想象力的智慧去識別,解決問題,極大地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回歸自然,生活和社會綜合實踐中探索奧妙的潛能的形成。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加1~4分。集體加分情況:集體加分主要以小組為基本單位,本著優生不會受到嫉妒,學困生不會受到歧視的原則,令學生“助人自助”,一方面可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另一方面讓學生有壓力感,不斷努力,挑戰自我,挑戰成功,最后達到更大的提高,這也是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認真討論,積極合作的小組每人次加1分;能得出精彩的結論,或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或對其他組的發言能指出不當之處的小組每人次加2分;能互幫互助,請組員耐心講解,整體成績提高的小組每人次加3~5分;小組間能合作交流,帶動更多同學進步的每人次加5分。

  2.建立成長記錄袋

  成長記錄袋主要收集、記錄學生自己的評價,同伴間互評的資料,教師做出的課堂評價、作業評價、測驗評價等,家長、專家的評價資料等等。成長記錄袋的內容通常涵蓋了一項任務從起始階段到完成階段的完整過程。如,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數學學習檔案包括:自己特有的解題方法;印象最深的學習體驗;最滿意的作業;探究性活動的記錄;單元知識總結;提出的有挑戰性的問題;最喜歡的一本書;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結果;在實際評價中,還可以把學生的課堂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作業情況、讀書筆記、活動報告、小制作、章節趣味題展示、測驗出卷、小組階段性成果、求知欲與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展水平、品行和興趣發展、習慣養成、責任感與進取心等等都整理裝入檔案袋,重視學生潛能與特質的發展,從多方位多角度地評價學生,捕捉學生每一點滴的成功和進步。

  3.開展學生自評、互評

  在教學評價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本人在評價中的作用,即發揮學生自評的作用;同時,注意學生間互評的作用。實施效果:⑴學生參與自評,在學習后能夠比照學期目標進行自我反思,能夠制定進一步的學習計劃,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能夠體驗到學生自身的存在對他人和對社會的價值,認識到自己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任務,不斷提高,完善自己。⑵在自評的基礎上,實行學生間互評。如將學生四人一小組分組,設組長一名,先由每個學生進行個人小結,然后組內成員根據班級平時對該學生的成長記錄對其進行評價,以肯定成績為主,同時提出希望和改進措施;最后由組長作書面評價,并向組內成員公開評價結果。通過小組互評,能從許多方面促進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學習數學,組員間合作交流,互相鼓勵,互相鞭策,相互間了解加深,感受到其他的人能夠悅納自己的行動,認識到自己不總是處于外在的批評、指責和敵意的包圍之中。這種通過學生主動參與完成的評語,既客觀全面,又易被學生認可,同時參與的過程就是一次很好的教育過程,學生能充分認識到集體對他的關心及希望,班集體凝聚力增強了,學生個體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促進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

  四、總結

  教師合理的評價學生,為自我評價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自我評價的積極性。讓學生正確的評價自我、了解自我、認識自我,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發展內在潛力,促進其全面成長和成熟。自我評價活動具有激勵、調節、教育、改進的功能,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從而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改革學生自我評價3

  任縣第四中學 賈現芳 新課程改革以來,學生評價改革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問題。如何評價學生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很迫切的現實問題,而現實中的學生評價問題重重:突出反映在強調甄別與選擇功能,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注重學習成績,忽視學生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關注學習結果而忽視過程,評價方式單一等。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新課程一步步從理念層面走向實踐。本文將從問題剖析入手,在對現有學生評價中的局限和不足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新課程背景下對學生評價方式的變革。

  一、學生評價及其意義

  學生評價是以學生為評價對象所進行的價值判斷,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指在一定教育價值觀指導下,根據一定的標準,運用現代教育評價的一系列方法和技術,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心素質、情感態度等的發展過程和狀況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

  在基礎教育評價體系中,學生評價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生評價有助于評定學生學業成績,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有助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及時調節、提高和改進完善學習行為;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和提高;通過對學生的評價,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與學習等方面的狀況,為確定教育教學目標和選擇教育教學方法提供依據;通過學生評價,還可以從側面了解教師的教學工作情況、課程實施的狀況、學校的教育管理水平以及各項教育方針政策的落實等等。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學生評價是建構教育評價改革體系中的首要問題,科學有效的學生評價研究自然成為新課程實施與推進中的重要問題。

  二、現有的一些學生評價觀點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現有的學生評價體系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實施與發展的要求,認識到現有的學生評價體系與新課程實施間的許多矛盾。由于現有學生評價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其不僅沒有發揮其正常的功能,而且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影響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概括來說,現有學生評價中主要存在如下的局限和不足:

  (一)選拔性評價的觀點

  這種學生評價觀點通過一系列的考試、考核,了解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以考試成績決定高低和優劣,評價關注的是知識而不是學生的發展,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和管理者。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考試和測驗成為評價和衡量學生的最重要手段。反映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考試就是評價,成績和分數代替了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所有對學生的其他方面的評價都成為“應試”的附庸。學生評價最關注的是“分數”,追求的也是“分數”,看重的是結果,而不是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的終結性使學生不能從日常即時的評價中獲得有益的反饋,對學習進行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二)水平性評價觀點

  這種學生評價觀點以預先設定的目標為統一的評價標準,側重鑒定學生的發展水平是否達到目標,是一種絕對評價。它面向的是學生過去所取得的成就和發展,是對過去的一種資格鑒定,主要目的在于鑒定學生是否合格,是否達標,關注的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結果,而不是學習的過程,因此,評價往往引導人們只注重評價的結果,在實踐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評價主體單一性觀點

  長期以來,由于教師在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使其在學生評價中的地位極其優越,成為學生評價中的單一主體,同伴及群體、家長等對學生的評價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學生自我評價更是一個被忽略的領域,學生始終處于被評價的消極地位,不能成為評價的真正主體。這不僅影響了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也影響了個體發展的積極主動性。

  三、學生評價改革的對策

  新課程需要新的學生評價機制。面對新形勢,學生評價改革勢在必行。在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對學生評價改革做了如下規定“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從當前的學生評價改革的趨勢來看,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當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這對開展學生評價活動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一)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學生評價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則,指評價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為學生的發展服務,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實表現,更要重視學生的未來發展,重視每個學生在現有水平上的發展與提高。發展性原則表達了一種從評價“過去”和“現在”,轉向評價“將來”和“發展”的新理念。

  貫徹發展性原則,一要在思想觀念上樹立發展性評價觀,破除為評價而評價的思想以及只有難倒學生才能體現評價人的水平的落后觀念,反對站在學生對立面的評價和僅僅為升學而進行的評價,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發展和提高的有效途徑。二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多角度地收集評價信息,對學生的過去和現在作全面分析,根據他們過去的基礎和現實的表現,預測性地揭示每個學生未來發展的目標,激勵他們通過發展,縮小與未來目標的差距。三要多用肯定性評價,設法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認識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長處,表現出自己最佳的水平,并釋放自己的發展潛能。四是確定評價目標、標準、程序、方法、主體,得出評價結論等,要充分考慮學生未來的需求,注意幫助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發現發展中的問題,通過反饋信息,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五要激發主體自我發展的意識,不以評價結果作為獎懲依據,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下,給學生以彈性化、人性化的發展空間,通過評價促進學生自覺主動地發展。

  (二)多元化原則

  多元化原則是指學生評價要從學生發展的多樣性、動態性出發,多視角、多角度、多層面、多側面地認識問題,多渠道收集信息,以達到促進評價對象發展的目的。多元化原則包括評價內容、標準、方法、主體等多元化,評價既要體現共性,更要關心學生的個性;既要關心結果,更要關心過程。

  貫徹這一原則,

  一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突出人的多種能力、態度、興趣、世界觀、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

  二要注重多種方法和手段相結合,如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考試與平時表現和學生成長檔案袋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等,杜絕用單一的方法評價學生。

  三是評價標準要實現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從被評價對象的實際情況制定評價標準,使評價標準分層化。

  (三)差異性原則

  學生評價要做到客觀、公正,關鍵一點是尊重學生差異。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知識結構、身心特點、生活閱歷、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有著不同的發展需要、意愿、傾向、優勢和可能性。同時,不同的學習個體完成同一活動會表現出不同的素質,同一個體在完成一項活動的過程中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素質。因此,對學生的評價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在評價內容、方法、標準等方面要考慮學生的特點,因人施評,不能一刀切,使每一個學生通過評價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差異性原則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對學生個體的尊重。遵循差異性原則,在評價目標設置上應有多種層次,在評價方法和主體的選擇上要考慮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做出評價結論時要因人而異,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辯證地看待學生的不足。

  總之,新課程與學生評價改革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學生評價的方法是多元的,任何單一的方法都是片面的。在實際工作中,要依據評價內容和評價對象,以促進學生發展和提高為指導思想,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做到多種方法綜合運用,以保證評價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改革學生自我評價】相關文章:

當前學生評價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方向12-08

改革中職評價制度提高學生綜合能力12-10

改革口語評價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12-10

改革考試制度,全面評價學生12-12

多元智能理論的評價觀對高校學生評價改革的啟示12-10

學生的自我評價08-03

學生自我評價06-12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07-20

綜合素質評價學生自我評價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