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號》教學反思(精選11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去括號》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1
本周一的教研組活動,由我來上,其他教師評課。我上的是整式去括號這一節。感覺真是太差了。再加上這是下午第一節課,學生有些迷糊,我自己也不清醒,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把這節課給上完的。
細細想來,這節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我利用章前問題3引入新課,但此問題的信息量太大,難度太高,學生沒法下手,而應用題本身就是學生的死角。一上來難度就這么大,注定這節課就是失敗的。
2.在探索去括號法則時,我有些著急,雖然是利用乘法分配率解決的,說的過快,沒給學生展示清楚。
3.讓學生觀察規律時,應該用彩色粉筆標記出來,以便學生順利找出規律。
4.時間分配不好,學生練習的少。
5.教師的站位不對,教師應該把大多數黑板給學生,方便學生看清楚。
看來對教材和學生還得好好的研究,找出適應學生學情的教學方法,才能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2
去括號法則是本小節的主要內容,也是本章的難點.這部分知識對于后面的整式加減,解方程,以及后來的因式分解,分式運算等內容及整個初中數學的學習,都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本節課的重點是去括號法則及其應用;難點是括號前面是“–”號,去括號時括號內各項要變號的理解及應用.
學生對去括號是比較陌生的,在學習必然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對于括號前是負因數的情況加以練習和強調。
由于去括號是以乘法分配律為理論依據,因此在課前先提問乘法分配律,先是數的運算,再上升到字母,讓學生感到本節課的知識與以前的知識緊密相連,這樣在教學中,就會降低難度,學生學起來就會容易些。
去括號這節內容,看似容易,實際上是學生最易出錯的地方。在整式的加減與有理數運算中,學生最容易搞錯的地方就是括號和符號。在去括號這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決不能疏忽大意。
上課的過程中覺得最困難的還是怎樣給學生最簡潔明了的指令。總是覺得自己的話語很啰嗦,學生還是不太明白。一年多了,雖然和學生有一些默契,還是覺得很不夠,有時候甚至覺得舉步維艱,引導學生思考不成,也只能自己講解出來。比如今天去括號法則的推導,小組討論的結果就很不理想。以前去找同學玩的時候提到過學生預習的問題,如果沒有好的學案引導,沒有學生很自覺的思考,預習往往會對學生上課的思考起到相反的作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當然上課時老師的指令也很重要,說多了同樣會限制住學生的思維,怎樣才能恰到好處的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的“磚”才能引出“玉”來還是大有學問的。
今天的課堂還是自己說的太多,但是由數到式的類比還沒有明確的指出來。數學思想方法的總結也沒有體現,不過選擇乘法分配律這個切入點去講“去括號法則”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只是下課后才發現缺少一個我和學生一起做的例題,只好在下一節課實現了。
哎,每次公開課后總會有很多的遺憾。道路很艱辛,因為身后還有那么多可愛的孩子們,所以再艱辛也要繼續努力……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3
我上了七年級數學《去括號》一節,效果非常不好!
在七(1)班上課的時候,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導入部分的內容,并理解去括號的法則。我再進行強調:“+→不變”、“—→全變號”。然后進行例題的示范講解:依照法則,去掉括號和前面的符號,對括號里面的每一項進行變號。三個例題講完了,感覺學生不知道我再講什么,我還是讓學生做練習,想看看情況再說。我抽了四個同學(基礎偏差)做在黑板上,有兩個同學的符號出了問題。
我再進行強調:“+→不變”、“—→全變號”。然后補充去括號:+(2a-b);-(2a-b)。讓學生先體會去括號的法則,再講例題。下課以后,好些同學卻不知道怎么去括號。
作業情況:一半的同學基本掌握。
主要問題有:(1)分不清什么時候改變號;
(2)一個括號部分變號;
(3)括號前的常數只乘第一項或乘到其它括號。
前幾年講這部分內容時,也有這些問題,但出現的學生并不多,可我覺得比以前講的要細一些,情況卻比以前差。現在的學生到底怎么了。
看來對教材和學生還得好好的研究,找出適應學生學情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4
本節課學習了整式的加減去括號部分。在教學和隨后的練習過程中,我發現了學生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還是有一些易錯點。
首先我們按整式的加減時的教學模式把括號的情況分了三種情況: (1)正括號,如:(3a+4b);(2)負括號,如:-(2a-3b);(3)數括號,如:5(3a+4b),-3(2a-3b)。在去正括號時括號直接去掉;在去負括號時負號和括號去掉的同時括號里的每一項要改變符號;而數括號就按照乘法的分配律是正數就把正數乘進去,是負數的就把負數乘進去。
這樣做降低了去括號的難度,但學生操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一些問題:
(1)如果括號外的因數是負數時,去括號后原括號內各項的符號要改變符號,而許多人總是記得第一項改變符號,后面的項忘記改變;
(2)數括號的情形時,乘數與括號內多項式相乘時,乘數應遍乘括號內的各項,不要漏乘.
(3)符號的出錯也占了計算過程出錯的很大的比例。
針對這些情況,我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會加強這一塊兒的練習和作業的反饋,多利用平臺把一些易錯點通過一些學生的作業呈現給大家,還有楊老師給我提出來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粉筆給需要變符號的項標記出來,變號前后就會有一個對比,不容易出錯。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5
去括號法則是本章的難點,它是整式加減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因式分解,分式運算及解方程的基礎。現對這部分內容總結如下:
本節課的整體過程是這樣的:從章前引言的問題引入,根據時間和速度來計算路程,列出式子都帶有括號,如何化簡,自然的想法就是去括號。教學中引導學生與數的運算作比較,考察在數的運算中,遇到括號時是怎樣去掉括號的,去掉括號的理由是什么,在學生搞清楚數的運算中去括號的算理后,考察式子中去括號的問題,讓學生看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數,數的運算中去括號的方法在式的去括號中仍然成立。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歸納得出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律。例4是利用去括號的規律可以將式子中括號去掉,從而將式子化簡。讓學生總結注意點,教師進行點撥。學生小結并不是一種形式,通過小結教師能很好地看出學生的知識形成和掌握情況。
總的來說,雖然課堂上同學們總結錯誤點總結的不錯,但學生對去括號法則的掌握仍浮于表面,練習少了,課后作業中的問題也就出來了;所以總的說來,這課堂效率不高,沒有完成基本的課堂任務;學生一節課下來還是少了練習的機會,看來對去括號的題目,課堂上需要更多的練習,從題目中去反饋會顯得更加適合。在新教材的講解中,有時還是要借鑒老教材的一些好的方法。
另外,本節課沒完成的任務,希望能在下面的時間里盡快進行補充,讓學生能及時對知識進行掌握。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6
去括號的根據是去括號法則與乘法分配律。去括號易犯的錯誤是括號前面是負號,而去括號時忘記變號;一個數乘以一個多項式,去括號時漏乘多項式的后面各項;在學生的練習與測試中,發現錯誤最多的是一個負數乘以一個多項式時,沒有處理好符號問題。
一、錯因分析:
學生出現上述錯誤的原因是對括號前的符號的屬性定位不當,普遍把它看作是減號,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乘法計算去括號時,缺乏整體思想,從而所得的乘積漏添上括號而出錯。
二、解決策略:
(1)把括號前的“-”號進行定性:是減號還是負數的符號。在教學過程中曾嘗試讓學生通過先把所得的乘積漏添上括號后再去括號來解決。但效果不明顯,后來改變了處理方法,要求學生把括號前的符號看成是數的符號,括號前是負數,運用乘法分配律時把整個負數乘進去,效果比前一種方法學生容易記住。
(2)加強練習,使學生對這方面的認識得到強化。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7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P93—94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號》這一節課的內容是繼續討論如何列、解方程的問題,它包括兩方面:①根據實際問題列方程,②重點討論解方程中的“去括號”。它先從一個實際問題出發,引導學生用方程的思想去通過建立模型列方程解決問題。在解方程中遇到了有括號的新形式,從而引發思考,當方程中有括號時,如何變形使方程最終簡化為x=a的形式。其重點在于用去括號等步驟化簡方程使之最終轉化為x=a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弄清題目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相等關系列方程。難點是學生能自己看問題找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并能正確解出方程。
活動1:復習回顧。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們學了哪幾步?每步要注意什么?
(2)練習:解方程9—3x=—5x+5此活動的目的溫故舊知,為獲取新知作鋪墊。活動中我先用媒體展示回顧中的(1),學生回憶思考,然后回答。再展示練習(2),學生口述解此方程的步驟和過程,通過設問點明每一步的依據及注意事項。學生在此活動中積極思考,積極參與。但集體回答較多,我沒能夠充分深入全面了解學生原有知識水平及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了解學生的原有知識層次。是
反思:此題作為具有新承上接下的作用,也是教師的好契機。應該先讓學生自主解答,然后請一兩位同學板演或主講,師生共同
評價,這樣教師可及時深入了解學情,了解學生對用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況和熟練成度等。
活動2:列一元一次方程來解實際問題。
問題:某校去年加強節能措施,提倡節約用電,去年下半年與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電量減少1000度,全年用電9萬度,該校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電多少度?
過程:師通過提問助學生分析,列出方程:若設上半年每月平均用電x度,則下半年每月平均用電(x-1000)度,上半年共用電6x度,下半年共用電6(x—1000)度。本題的一個等量關系是:上半年用電量+下關年用電量=90000,所以,可列方程6x+6(x—1000)=90000。
反思:“找相等關系”是本節學生認知上的一個難點,教師沒能很好分散及突破。這塊內容教師過于承辦,得出結論有些急促,學生對題意的理解和方程的來源與各個量的意義并非人人皆透、個個都明。因為應用題能否順利解決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生活經歷、社會閱歷有很大關系,所以應先組織學生齊讀或請一同學朗讀,讓學生在讀書中理解題意,弄清問題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同時可感受數學就在身邊的生活中,增強其愛數學的情感。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最后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接著再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作答,教師只需加以強調解題的規范性和過程的注意事項。待學生解答完后讓一兩個學生進行講解:從何理解題意、怎么分析、怎樣解答,教師與其余學生共同評價主講學生的思路,在學生暴露思維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這樣教師既能更進一步了解學
生,又能讓師生、生生交流更充分,更能體現出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
活動3:解方程
背景:在分析實際問題的題意,找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6x+6(x—1000)=90000之后學生能想到用去括號把方程化簡得
6x+6x—6000=90000。
過程:
師:接下來如何變形?生1:合并同類項生2:移項
師按生2步驟板演。生1:(困惑)
反思:此處生1帶著困惑被拽入生2的思維行列,教師忽略了生1的想法,也許會厄殺了生1思維的積極性。教師應尊重生1,可讓生
1、生2按自己的思路解題。
生1方法:合并同類項,得
12x—6000=90000移項,得
12x=90000+6000合并同類項,得
12x=96000系數化為1,得
x=8000生2方法:移項,得
6x+6x=90000+6000合并同類項,得
12x=96000系數化為1,得
x=8000完后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學生自會發現生1過程中出現兩次合并同類項。生2解法簡捷省時少力,較生1解法有優越性,從而增強了擇優意識,加強了算法程序化的思想。
活動4:鞏固新知:解下列方程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8
過程: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設計上兩小題呈現了階梯性。此題是作為鞏固新知的習題,讓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兩位學生上黑板板演,師生共同評價。
反思:這一片段中,學生對解題的步驟較熟悉,但在去括號解方程過程中出現了錯誤,主要有:括號外面的系數漏乘括號里面的項,去括號時該變號的沒變號。再有移項不變號,合并計算比較差。教師針對這一問題,對各步的理論依據,注意事項雖然作了強調,但問題仍存,可見落實還不夠,還需加強,還需多練。
總之,本節課后我認識到了要提高教育教學的有效值,教師備課時要深入教材,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挖掘出本課的核心知識及思想方法,活用教材,據學科特點和實際學情精心設計出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上課時要走出教材,注重教學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引導、指導學生嘗試自己學習新知識,再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在實施的過程中還要隨時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真真正正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教學之路是每天每節課點點滴滴的積累,這條路的成功秘訣只有一個:踏實!對于我,任重而道遠,我將悉心耕耘,積極進取,博采眾長,提高自己,讓我教的每一個孩子更加優秀。
二0xx年十二月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9
這一節課的教學,是繼續討論如何解方程的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①重點討論解方程中的“去括號”,②根據實際問題列方程。
因為解方程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對方程進行化簡的過程,只有找準了方程的特點,運用相應的方法,就能使相對繁一點的方程向x=a形式轉化。所以在講學稿設計上,首先給出學生熟悉的三個方程,讓學生根據方程的結構,想到解題的方法,以達到復習和鞏固前面學過解方程的三個步驟,讓學生進一步明白解方程的'步驟是逐漸發展的,后面的步驟是在前面步驟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步驟數量在逐漸增加,那么今天是否又要學習新的步驟呢?一個懸念,使學生達到溫故而知新。
接下來出現一個有括號的方程,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猜想各種方法,去嘗試各種解題的途徑,啟發學生在化歸思想影響下想到要去括號。那么去括號的依據是什么呢?去括號時特別要注意的又能什么呢?當學生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后,去括號解方程的一些問題(錯誤)出現了,主要的有兩點,
①括號外面的系數漏乘括號里面的項,
②去括號時該變號的沒變號。
教學片段:學生對去括號知識只會背法則不會運用。
師:3x-7(x-1)=3+2(x-3)怎樣去括號?
生1:根據去括號法則,括號外是正號,去括號內各項不變號,括號外是分數,括號內各項變號,結果是:3x-7x+1=3+2x-6
師:如果括號前有分數怎樣去括號?
生2:根據乘法的分配律去括號,這題去括號是3x-7x-7=3+2x-3
生3:根據乘法分配律,同號得正,異號得負,這道題去括號是:3x-7x+7=3+2x-6。師:正確。
師:怎樣移項。
生:把未知的項移到方程左邊,已知項移到方程右邊,結果是:3x-7x+2x=3-6+7
師:移項要注意什么?
生:變號,這題移項為3x-7x-2x=3-6-7
師:怎樣合并?
生:系數相合并:2x=-10 x=-5
這一片段中,生只會背法則不會用法則,有的根據乘法分配律,數字不同括號內各項相乘,有的符號出錯,再有移項不變號,合并計算比較差,教師針對這一問題,雖然作強調,但落實還不夠。
在今后的教學中,一是要深鉆大鋼和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二是要注意教學課的特點,注重教學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再一個對于簡單的教學內容讓生自己自學完成任務,教師個別指導,對于較難一點的內容首先讓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有不懂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讓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10
這一節課的教學,是繼續討論如何解方程的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①重點討論解方程中的“去括號”。
②根據實際問題列方程。
因為解方程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對方程進行化簡的過程,只有找準了方程的特點,運用相應的方法,就能使相對繁一點的方程向x=a形式轉化。所以在講學稿設計上,首先給出學生熟悉的三個方程,讓學生根據方程的結構,想到解題的方法,以達到復習和鞏固前面學過解方程的三個步驟,讓學生進一步明白解方程的步驟是逐漸發展的,后面的步驟是在前面步驟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步驟數量在逐漸增加,那么今天是否又要學習新的步驟呢?一個懸念,使學生達到溫故而知新。
接下來出現一個有括號的方程,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猜想各種方法,去嘗試各種解題的途徑,啟發學生在化歸思想影響下想到要去括號。那么去括號的依據是什么呢?去括號時特別要注意的又能什么呢?當學生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后,去括號解方程的一些問題(錯誤)出現了,主要的有兩點,
①括號外面的系數漏乘括號里面的項。
②去括號時該變號的沒變號。
在課堂練習中,為了避免解方程的單調無味,安排了一定量的填空題,目的就是給學生留出思維發展空間,促進他們積極思考,在閱讀填空題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又能提高學生解題的能力和解題中避免一些不該出現的錯誤。
《去括號》教學反思 篇11
去括號法則是第二章整式的重點和難點,同時它又是解方程的必要步驟,可見這節課的重要性。在這節課的準備上,我依舊選擇學生身邊的事例作為教學出發,探索去括號前后符號之間的變化規律,這些規律的探索培養了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使學生建立初步的符號感。去括號法則的探索是從學生過去熟悉的運算律入手歸納出來的。運用法則去括號時,開始學生確實容易搞混亂,因為剛探索出來的東西畢竟是新生事物,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可能馬上接受,所以必須經過練習,根據實踐,經過練習學生還是能牢固掌握法則的。
以下是對整式加減——去括號法則這節課的教學反思:
一、本節課亮點。
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引入中,我設置了一個學生身邊的事例。如:小明原來有a元錢,媽媽給他b元,爸爸給他c元,他現在有多少錢了?學生看見這些問題和自己息息相關,學起來就更有興趣了。
二、存在的問題。
課堂內容沒能很好掌握。雖然課堂上同學們總結錯誤點總結的不錯,但學生對去括號法則的掌握仍浮于表面,練習少了,課后作業中的問題也就出來了;所以總的說來,這課堂效率不高,沒有完成基本的課堂任務;學生一節課下來還是少了練習的機會,看來對求解的題目,課堂上需要更多的練習,從題目中去反饋會顯得更加適合。
三、改進及補救的措施。
針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浮于表面的現象,首先是在學生總結完后,讓他們自己認真體會。本節課沒完成的任務,希望能在下面的時間里盡快進行補充,讓學生能及時對知識進行掌握。
【《去括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01-01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01-01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1-01
教學反思要反思什么01-01
教學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1-01
教學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1-01
教學反思:搞好初中物理教學的幾點反思01-01
教學反思總結01-01
童趣教學反思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