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幾減9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十幾減9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那么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十幾減9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1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
十幾減9的知識,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并不是新知識,而是一種舊知識,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早有這方面的體驗,因此,當需要解決“還剩幾個氣球?”的問題,引入算式15-9=口以后,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思考,讓他們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來計算“15-9”的結果。在老師的引導下,不同的學生想出不同的計算方法,有用直觀圖點數出結果的,有用破十法求出結果的,有用做減想加求出結果的,還有用連減法求出結果的……由于學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經驗,因此,課堂上探究的氣氛濃厚,學生的情緒飽滿。
2、既鼓勵算法多樣化,又不忘教給學生一般的優化的.計算方法。
在一個班集體中,幾十個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因此,在做十幾減9的減法時,所用的計算方法在思維水平上也是有差異的。如,須借助直觀進行計算的學生的思維水平,明顯低于用“做減想加”來計算的學生的思維水平。為了使大多數學生通過學習,達到義務教育所要求的標準,使大多數學生掌握一般的,較優的計算方法,由此,教師在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側重讓學生理解“做減想加”和“破十法 ”的計算算理,目的在于使大多數學生能掌握這普通的長久發揮作用的數學方法。
3、創造性使用教具和學具,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
為了使學生掌握十幾減9的一般計算方法,教師制作的教學課件,設計學生用的學具是別具匠心的。如教學例1時,教材提供的是一幅顏色相同的風車圖(12個),而教師給學生準備的學具則是10朵紅花、2朵黃花。當學生要計算出12-9的結果時,由于受顏色的誘導,很自然從10朵紅花中拿出9朵,剩下1朵紅花和2朵黃花合起來為12-9的結果。通過讓學生操作有結構特點的、能幫助學生解題的學具,使學生能很快理解用“破十法”的計算算理,并能應用它來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
4、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小組合作,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加深對算理的理解,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2
“十幾減9”是人教實驗版教材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初步感知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課本上通過小精靈創設了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節游園會,讓學生從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再列式計算。我在教學時,也是通過課件創設了這樣的情境,讓學生通過擺小棒探索十幾減9的算法多樣性。
課本上在教學十幾減9這一內容時,教材上出現了三種算法:
一是用數數的方法,一個一個地減;
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從10里減去9,再與剩下的合并;
三是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等于13, 13減9就等于幾。
雖然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時為學生之間的數學交流提供較大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機會體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同時學生思維品質得到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還給學生留出了動手擺小棒的時間,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確了兩種計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減”的方法。這樣讓學生親歷新知的形成過程,對新知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這樣組織教學,不僅能更好地落實這節課的教學目標,而且能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同時培養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識。
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體現了“我要學”這一教學新理念。同時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學習計算教學,學生能從中感悟到學習計算教學的必要性,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由于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以下還有幾點做得不足:
1、當揭示了想加算減和破十減兩種方法之后,應該回過頭把復習的內容和新授的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
2、每上完一個環節應該給這個部分做個小結,最后還要給整節課做一個總結,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
3、個別學生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還不能清晰地表達。在今后的練習中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關注學困生。
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不足,發揚優點。爭取讓學生掌握所學的內容。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3
“十幾減9 ”是小學一年級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教學的重、難點在于學習“十幾減9 ”的計算方法。《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種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基于這一理念,我采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知道“十幾減9 ”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并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而我作為教師則重在關注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
這節課中,我注意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我引導的'語言有:“誰聽懂了他的想法?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嗎?”“你的算法與他不同在哪里?”“和他的方法一樣的有哪些同學?”“與他的算法差不多的有嗎?”“沒有聽懂的小朋友還有嗎?能不能提提自已的疑問?”“誰再來解釋一下?”“有道理,有與他們不一樣的方法嗎?”“為什么要把小棒分成10和2呢?”“你真行,你發現了自己的辦法。”“大家認為他的方法怎么樣?”在我適時介入的適當的引導下,學生不僅了解了算法的多樣性,還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養了優化意識。通過比較,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在熱烈的交流中知已知彼,智慧的火花在不斷地閃現,碰撞。
課后,我再次進行了訪談和檢測,效果不言而喻,大多數學生能理解同伴的算法,能掌握兩種或三種算法,學生的交流有了實效。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常常教后才知不足,要想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必須要使我們的教學經歷“實踐-反思-再實踐”這一過程。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4
本單元的學習是學生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數的認識以及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的知識基礎,在整個小學數學學習階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開學第一課中,我帶領孩子們初步認識一年級下冊數學書的時候,讓學生選出自己最感興趣、最想學的一節課,發現孩子們對于20以內退位減法這一單元不太感興趣。這可能是學生還沒有真正了解到什么是20以內退位減法,或者學習了20以內進位加法以后的畏難情緒。所以在本單元的第一信息窗,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充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發現孩子們在剛剛結束的寒假中,都去了各個地方玩耍。因此,我由孩子們寒假游玩、去公園看花燈的話題導入,一年級的孩子對于游玩的情境比較感興趣,但是教師需要在此處加以引導,控制課堂紀律。然后再展示課本中的情境圖,引導孩子們去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并在孩子們匯報的時候,重點強調有用的、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二、通過列算式解決數學問題,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
根據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絕大多數的孩子可以很快的列出算式,但是對于為什么這么列算式,只有少部分的學生能夠說清楚。我先找幾個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同學說一說為什么這么列算式,然后根據剩余學生的反應來進行總結,幫助全班的孩子理解:從總人數中去掉女生的人數,剩下的就是男生的人數也就是從15里面去掉9,所以用減法計算。
三、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列出算式后,讓學生算出15-9=?,大部分學生還停留在畫圓圈來計算結果,有一部分學生用手中的小木棒來擺一擺,并很快的擺出一捆和5根小木棒代表15個學生,但是在減去9的過程中,都是一根一根的去掉。這個時候,我在展臺上展示,如何利用“破十法”“連減法”來計算15-9,并在擺的過程中,清晰完整的說出來過程,引導孩子們直觀的理解算理和計算方法。最后將這幾種計算方法進行總結。這整個過程中,我注重對于學生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我先示范,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說一說。學生剛從寒假中回到學校,課堂紀律有點亂,這一過程,我相對減少了學生聯系的時間,如果能給充足的時間就更好了。結合練習進行鞏固,為將本節課知識遷移到十幾減8、7打下基礎。
四、按順序列出全部的十幾減9的算式,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在掌握了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之后,讓學生觀察這些算式,借助破十法,引導學生發現十幾減9的得數比被減數的個位數多一。在這個環節中,由于時間的限制,我沒有留給孩子很長的時間去探究,在以后的課程中,將整個20以內的退位減法放在一起,再探尋規律。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5
在教學十幾減9這一內容時,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先由小丑賣氣球引出問題15—9=?接著教材中出現了兩種算法:一是用破十的方法,先從10里減去9,再與剩下的合并;二是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等于15,15減9就等于幾。
教學十幾減9時,學生根據情境列出15—9=6這一算式后,我問大家是怎么想的。學生們有的說是根據9+6=15來想的。有的學生說15—9,先用10—9=1,1+5=6,但是這樣說的學生只是個別孩子,很多孩子不敢說。課堂氣氛很沉悶。
首先,自己對教材挖掘的不夠深。對于這兩種方法中的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認識的不夠。課堂上我只是一味地去追問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而忽視了對其中這兩種方法的強化。導致了只有少數孩子甚至連一種方法都說不清楚。因為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教材,所以不知道要重點強調哪種方法。但是看了不少教師對這節課的教學反思,我發現“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還是要重點強化的。
其次,我給學生補充了另外一種方法,減9去10尾加1,這個方法學生很感興趣。但是課堂上給孩子探究的時間不夠,教師沒有給予一定的指導。在出示15—9后,我要求同桌互相擺一擺學具,看看如何計算15—9。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孩子知道得數,但是不知道怎么擺小棒。而我也沒有給孩子一些指導,只是要求孩子同桌互相說說。看了部分孩子說不出來,也就急著請其他孩子說說自己的算法,這樣就導致一些基礎差得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其實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孩子在自主探究,但是學生遇到困難時并沒有給予幫助,這樣的自主學習的.效果甚微。
最后,課堂上未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請學生發言時,出現了學生和我一問一答的形式,只是這個孩子在和我交流,我倒是聽懂了他的算法,而其他學生似乎對他的發言不感興趣。甚至有的孩子,請了兩三個孩子發言后,他仍然不知道別人說的是什么。導致這樣的情況,還是沒有激起部分孩子的學習情趣,導致了課堂效率低下。
就這一節課,學生到底用什么方法我覺得還是應該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讓他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不過對于一些學困生來說,教給他們一種固定的方法還是有必要的。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6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的第一課,教學的重、難點在于學習“十幾減 9 ”的計算方法。它是在學生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為學生學習退位減法鋪路,又為四則計算奠定基礎。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設計的情境有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本節課教材共安排了兩道例題,主題圖為我們提供的資源是元旦游園會的場景圖,通過氣球圖提問“還有多少個?”引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體現算法多樣化。例1展示的.是“做減想加”、“破十法”的計算過程和方法。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基于這一理念,我采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知道“十幾減 9 ”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并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而我作為教師則重在關注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
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精神,培養學生探究新知思維程序和方法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本節課,要讓學生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必須要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親自去體會,去發現。但是,本節課學生的實際操作效果并不理想,課堂中學生把注意力觀注在”動”中,忘記了”思”,反而不利學生思維的開拓。那課堂中如何給學生的操作思維以導向,怎樣來組織學生的操作才最有效?都是我今后應該值得思索的。
對算法多樣化的思考,算法多樣化既是教學改革的趨勢,也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算法多樣化化,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環節。本節課以及后面的幾節課,提倡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思考,而實際教學中學生更多的喜歡采用“破十法“。什么是更好的方法?還是讓學生在應用中比較、在比較中感悟,符合學生思維的方法為最好的。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7
今天帶著孩子們探索了一個新的領域——十幾減9。
在課堂上,通過擺小棒的方法,孩子們很快理解了破十法、連減。孩子們能夠知道:可以先從一捆里面取走九個,再把這一捆剩下的和另外的合起來,這樣我們就能夠知道15-9等于幾了;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先取走零散的幾個,之后再從一捆里面取走,也能夠知道還剩下多少根小棒。
我真的沒有想到孩子們竟然可以操作的這么巧妙,許多孩子都能夠用自己的方法取走小棒,這一點我是非常驚喜的,為孩子們的機智點贊。
但是讓孩子們去表述自己想法的時候,他們說話不是特別流利,許多孩子能夠操作出來,把自己擺小棒的過程完完整整的演示一遍,但是當讓他們張嘴去描述自己是如何操作的時候,中間會有一些間斷,不是特別流暢,這也就說明在數學課堂上,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需要加強。這一節課我讓孩子們動手操作的時間比較多,但是讓他們張開嘴巴去描述的時間比較少,可能這就導致這一節課下來能夠完整地表述出來自己想法的孩子沒有幾個,以后一定要注意要給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時間。
這一節課,我們還用了圈一圈的辦法。上學期我們已經強調過,表示去掉可以用虛線圈起來,或者用斜線畫掉。于是乎,這一節課我就有點想當然,想著孩子們還記得,就簡單地說了一句“我們可以用虛線圈起來那些要去掉的”,著重展示了怎么圈,重點放在了破十的'過程上,但是忘記強調要用虛線了。后來我發現有一些孩子圈的時候用的是實線,是我考慮不夠周全,沒有突出強調,等到明天課堂上要再跟孩子們說說著點。
整堂課下來,其實是比較流暢的思路也很清晰,孩子們的表現也非常活躍,希望我們的孩子每天都能夠成長一點點,進步一點點。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8
這節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單一的算法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運用自己的計算方法得出正確答案,不會拘束于傳統的單一邏輯思想。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當然,在課堂過程中,還有小部分學生不能充分地展開自己的思維,得到有效的學習效果,這就要靠老師慢慢地去開發和引導,使所有的學生基本都學會如何去展現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9
這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課時,學好本課對于后面十幾減幾的學習意義重大。本節課教材提供了北方廟會中“賣氣球”、“賣風車”、“套圈”等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作用。
教學時,我們可以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觀察主題圖,為了提高學生對獲得的信息進行分類和根據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觀察之后,我把學生獲得的信息有序地寫在黑板上(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以后能學會對信息進行類),要求學生根據給出的信息提出問題。如,
(1)有15個氣球,賣了9個。
(2)我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由于這些都是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學生積極性很高,而且大多數學生能提出與題意相符合的問題,并能正確列式。
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由于學生有了“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基礎,因此,在我提出:你準備怎么計算15-9時,有的說:我想9+6=15,所以15-9=6,大多數學生認可這種方法。我緊接著問:你還有別的算法嗎?還有一個學生說:先算10-9=1,再算1+5=6,一小部分學生也認同了這種算法。最后,經過對十幾減9的算式找規律這一活動后,大部分學生轉而認同了破十法計算,認為這樣比較快,我認為這從思維上來說也算是一個提升的過程。不過,我覺得很遺憾的是其它的算法在這個班的.學生中沒有再出現,而在我上一屆學生中則還有許多種,新課程提倡的“算法多樣化”在這個班的學生中似乎一直得不到體現。
今天的課堂練習我要求學生在計算十幾減9時,要說出:你是怎么算的,我采用的是開火車的形式,一半的學生能過關。今天的家庭作業,也要求把計算方法說個家長聽,不知孩子們說得如何。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10
今天新授內容“十幾減9”。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復習舊知→情境引入→算法探究→鞏固應用。因為是開學第一節新課,結合本課內容,我出了一部分口算題,為新課鋪墊準備。上學期在練習口算題環節,我采用的是搶答形式,通過一學期的試驗,本學期我給每個學生準備了一本小本子,每天的口算題都要求獨立完成。這樣能做到給每個學生都有一次練習的機會。
本節課我將重點放在算法探究,充分給予孩子們動腦的機會。通過這節課的講授,我發現孩子們對舊知的接受能力還是強于新知的。統計下來,用“算減想加”方法的孩子們明顯多于用其他方法的'孩子。這讓我對新知教學有了新的關注和突破方向。在新授部分,盡可能通過以前所學的方法和內容引入新知。上學期對課后的反饋沒有太多關注,這學期我計劃新增“課后反饋”這一工作,重點對象為后進生。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對后進生進行一對一的作業輔導。作業輔導主要以課本練習為主。盡可能做到“今日所學,今日吸收”。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他們緊緊跟上大部隊的步伐。對孩子獎懲方面的工作,結合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我偏重于獎。本學期仍采用小組競賽的方法,每周評出優秀小組和數學小能手。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激發孩子們對數學的喜愛。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11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活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在新課標指引下,我在課上充分尊重學生,不但讓學生獨立嘗試、探索,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合理算法,而且還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因此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這堂課中學生的個性化得到了較實在的體現。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教學的重、難點在于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學生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對于后邊“十幾減幾”退位減法的教學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能為“十幾減幾”退位減法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基于這一理念,我采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知道“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并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課堂上學生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如:在計算“13-9”時,學生的計算方法有
(1)“想加算減”法,因為4+9=13,所以13-9=4。
(2)“破十法”:13可以分成10和3,10-9=1,1+3=4。
(3)“連減法”,因為上個學期學過十幾減幾等于10的`算式,所以把9分成3和6,13-3=10,10-6=4。
(4)也可以用13-10=3,由于減數多減了1,所以差要再加1,3+1=4,所以13-9=4。
當然有部分學生是通過數數數出來的。在比較各自方法的優劣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法的簡便,實現計算方法的最優化。
在學生掌握了計算方法后,我讓學生把所有“十幾減9”的算式都整理排列出來,然后讓他們發現探討這些算式有什么規律,學生除了發現減數都是9,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差一個比一個多1,還發現了“差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這一規律,最后我讓學生根據這一規律進行了計算練習,學生的計算速度得到了提高。當然部分學生容易把“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和“幾加9”的進位加法規律混淆,因此應多加練習,加深鞏固,讓學生加深理解,以達到熟練、正確地進行計算。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12
本課內容是在教學了20以內進位加法,初步感知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通過讓學生結合小猴賣桃的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算式,引導他們利用已有的知識自主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讓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鼓勵他們對不同算法進行比較,選擇最優的算法,并且能夠正確計算。同時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培養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
教材一共提供了三種不同的算法,在教學時并不強迫學生把這幾種算法全部掌握,而是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在交流過程中,適當強調破十法和想加算減的計算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探索算法時顯得比較興奮,想法較多樣化,對他們合理的想法都進行了肯定,但是激勵性語言和鼓勵性語言比較單調,只用了“好”、“很好”等詞,平時要多注意這些語句的積累,表揚時不再顯得這么蒼白。
另外,由于20以內的進位加法學習之后還沒有練習鞏固就學習了這部分的內容,所以有的小朋友對算理的把握還不是很好,單獨計算的時候容易出現差錯,有的小朋友還只能掰手指頭計算。在算理講述后還要讓小朋友多花時間理清算理思路,而不是急著進行下面的步驟。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13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它是學習十幾減幾的基礎,因此學好它非常重要,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是喜歡計算題,因為他們喜歡很快的做出結果,得到老師的認可,從而產生一種把得數算對的成就感,但對于計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就不感興趣了,但學習數學的根本還是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授之以魚”自然不如“授之以漁”,基于這一思考,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創設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產生想說話的要表達的想法,同時把計算題和學生喜歡做的游戲結合起來,促使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20XX年1月19日,在我校錄播教室所執教的這一課教學實際情況,現將這節課的反思如下:
一、將計算教學融入到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情境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整堂課以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賣氣球、套圈、猜字謎等)為主線展開教學,而這些情境又是學生所熟悉的,他們能在已有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基礎之上,根據信息輕松地提出數學問題和解決問題,不斷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一節課下來,學生的學得積極主動,真正體現了“我要學”這一教學新理念。同時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學習計算教學,學生能從中感悟到學習計算教學的必要性,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能較好地理解和把握新知
在學習新知處,很多學生已經能夠準確的`說出15—9等于6的結果,我沒有要求學生必須先說出想的過程再說出結果,而是順其自然先得到結果6,然后再啟發學生去思考能把結果想正確的方法,從而使得教學目標更加明確了,然后我組織學生自主探索15—9=6的其他計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親歷新知的形成過程,對新知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探究過程給學生表達算法的機會和平臺,同時給學生提供點子,通過演示幫助回答問題的學生更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同時幫助聽講的學生能夠更明白發言的學生在講些什么。
三、鞏固練習,寓練于樂,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鞏固練習環節,我結合將要過新年的生活情境,采用回答問題放鞭炮的游戲學習法,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更多的學生表達算法的機會。
四、不足之處
課堂教學用語還不是很精練,不是很準確。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全面。另外教師由于頻發穿梭于講臺和學生之間,導致錄播出來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課堂教學板書還應該規范起來,書寫最好借助黑板上的田字格,給學生做最好的榜樣示范。學生對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表達的不夠多樣化,可能是教師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造成的,在鞏固練習環節應該尊重學生的思考過程,提倡學生愿意用哪一種就用那一種來解決問題,有點過于側重對“破十法”的理解,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14
我在教學十幾減9這節課時,一開始,通過復習20以內的加法口算,后面的想加算減做了鋪墊。一開始,同學們通過觀察主題圖,能夠很快找出數學信息并列出算式15—9,當我問到15—9等于多少時,大部分學生立刻說出是等于6。當我再問:你是怎么算15—9時,學生似乎不知道從何下手去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試教時,學生算法不夠多樣化,顯然讓我在上課時有點亂了“陣腳”。 我想,大部分學生早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會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過多的死記硬背顛覆了當初在他們腦中出現的各種算法。《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該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探討15—9的計算方法時,對學生的知識基礎估計不足,以致于沒有出現預期的算法多樣化。其實,這時完全不必苦苦追問。應該讓學生用學具來擺一擺,想一想,再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算法,相互啟發,激活思維。實現算法多樣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這節課還有一種“破十減”需要學生掌握,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我在上課之前想了很多種方法,最后選擇創設情景的方法,我希望通過擺圓片,讓學生領悟到“破十減”法的過程。給學生一些引導,讓回答的學生一點一點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最后再向大家介紹了此方法的名稱。不過,在介紹“破十減”時,時間花得多了,過分強調要讓學生用“破十減”,導致后面的內容講授有點倉促。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它是學習十幾減幾的基礎,因此學好它非常重要,但計算課比較枯燥,學生不感興趣,特別是一年級小朋友。基于這一思考,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創設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將計算教學融入到具體情境中,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是極為重要的,讓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設計這個有趣而熟悉的游園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知的.學習,并貫穿全課,使乏味的運算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喜歡的活動聯成一體。通過解決“還有幾個氣球?”“還有幾個沒套中?”等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不只寫在紙上的算式,而是蘊藏在生活中的一個個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在低年級教學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的前提,只有經過了獨立思考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本節課中在探討“15—9”算理時,就先讓學生自己通過獨立思考,并借用小棒來幫助和驗證,再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學習“15—9”的算法,最后全班反饋與交流,從這些算法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且同時體驗到了同伴合作學習成功的樂趣。
三、鼓勵算法多樣,并注重算法最優化
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新課標關于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課標認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 所以在匯報交流“15—9”的算理時,先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發現的方法和他們的選擇,只要思維的方法和過程合理、合乎邏輯,就應加以肯定。然后在眾多的方法中,比較和感受出哪種方法最好,算法最優化的過程成了學生自己體驗的過程、感受的過程,使二者得以完美的統一。
本節課還有不足之處:
1、當揭示了想加算減和破十減兩種方法之后,應該回過頭把復習的內容和新授的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
2、每上完一個環節應該給這個部分做個小結,最后還要給整節課做一個總結,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
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15
本節課屬于計算教學,比較容易枯燥,本課的內容主要是結合小猴賣桃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十幾減9的問題,并通過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學生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學習后面的十幾減8、7等內容就比較輕松了。因此,這部分內容既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也是能否掌握好本單元知識的關鍵。
在課的開始我通過一些小練習來復習了上學期的知識。如: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多少?1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等。通過開火車的方式鞏固20以內的加法。在這部分,我做了一個小小的設計,9+1、9+2、9+3、9+4、9+5、9+6、9+7、9+8、9+9、9+10,讓學生開火車報得數。學生很快感受到算式的變化,并且回憶起得數的個位上數比加號后面的數少1。既可以讓學生熟悉9加幾,又能夠為接下來教學想加算減埋下伏筆。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圖意,自己描述圖意并列出算式13—9,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計算,并記錄過程。學生在經過無從下手,到有了一定的思路過程中,我給予了提示:想一想,上學期我們在學習10以內減法的時候,是怎么進行思考的。(學生很自然的想到了“想加做減”,以及“運用分合”拆數的方法。并且我給每個學生都準備了小棒,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能有一定的依靠。漸漸的,學生的思路打開了,不僅計算出了答案,還能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交流算法過程:有學生提出10—9=1,3+1=4;13—3=10,10—6=4;不少學生都能想9+4=13,所以13—9=4。但書中出現的一個一個減,沒有一個孩子說出,說明孩子在自己內心就開始選擇優化方法。當我在大屏幕展示這種方法的時候,學生異口同聲的說太麻煩了。學生多數選擇想加算減的簡便方法。
在本課的教學目標中,只要求學生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并沒有上升到找規律的環節。但我認為,找到規律,對于學生的計算是很有幫助的。因此,在練習的時候我有意識的把想想做做第5題□-9=□放在首位進行練習,當把十幾減9的所有題目都羅列出來后,讓學生尋找規律。很快,表面的規律出來了:被減數依次變大,減數不變,差依次變大。我繼續引導學生觀察,并把被減數的個位和差用紅粉筆進行標注。觀察能力強的學生馬上有了新的發現,差就是被減數的個位加上1。我順著他們的思路進行提問:為什么會多1?學生聯系計算的過程,得出“1”其實就是10里面的1,如果把9湊成10,那么就是減10,現在減多了,就是補個被減數的1。難點消除了,學生的計算速度有了飛速的發展。最后,我們進行了口算比賽,絕大多數學生能運用規律來進行計算。
【十幾減9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怎么寫09-04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06-01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05-25
多媒體教學反思05-25
教學反思怎么寫?04-10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6-01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5-25
新航路的開辟教學反思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