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動中國獲獎十大人物之王寬事跡材料
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臺上,你蒼涼開腔,臺下,你給人間作了榜樣,
感動中國獲獎十大人物之王寬事跡材料
。君子抱仁義,2016年2月14日晚,王寬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下面是unjs小編收集整理的王寬事跡材料!歡迎大家閱讀!【王寬 君子抱仁義】
【頒獎詞】
重返舞臺,放不下人間悲歡,再當爺娘,學的是前代圣賢,為救孤,你古稀高齡去賣唱,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臺上,你蒼涼開腔,臺下,你給人間作了榜樣。
【人物事跡】
鄭州戲曲圈里有這樣一位老藝術家:臺上兢兢業業唱好戲,臺下盡心盡力做善事,戲迷們夸他是德藝雙馨的好人,他就是74歲的王寬。1998年退休后,王寬夫婦陸續收養了6名老家的孤兒。為了供養這些孩子吃飯穿衣、讀書學藝,王寬決定放下自己國家一級演員的身段,去茶樓賣唱,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臺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但王寬依舊堅持每天騎著自行車,一家一家茶館地跑,常常晚上六七點就去了茶館,等到天亮才回家。后來為了能夠讓更多人點他的戲,王寬又學起了川劇變臉。如今,王寬夫婦苦心撫養的幾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兩口卻還在堅持資助老家的孩子。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辦起一個孤兒藝校,發揮自己的特長和余熱,讓這些孩子學到一技之長。王寬老師用他的行動向大家傳達愛的意義。
“父母”為6名孤兒去“賣唱”
73歲的王寬曾是豫劇名角,在河南乃至全國,對于豫劇粉絲而言,早已經家喻戶曉。
在他的家里,墻上掛滿了一家人的合影。照片上,王寬和老伴的身邊聚著他們的孩子。那是他們收養的6名孤兒。如今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并反哺這個大家庭。
說起參加“感動中國”的頒獎儀式,王寬告訴記者,“很激動,我先上臺然后我老伴上臺,接著孩子們都上臺了!”白巖松還邀請他現場唱了一段豫劇。
1991年,王寬和老伴遇到了名叫袁前良的孤兒,從那時起,王寬家的成員開始不斷壯大了。喪父的汪海波、父母雙亡的汪文勝等6個孩子,先后被王寬收養。加上王寬患有“漸凍癥”的外孫王海龍,王家的“常住人口”達9人之多。
王寬擔任過河南豫劇團的業務團長,國家一級演員……而這個獲得過眾多榮譽的國家一級演員,卻曾為養活自己收養的孤兒,和老伴走進茶樓,開始“賣唱”生涯。王寬的老伴王淑榮說,有時在茶樓候場一整晚,沒有一桌客人點唱,王寬這個國家一級演員也被“剃光頭”,而他放棄一個藝術家堅守幾十年的清高和尊嚴,只是為了他和他收養的6個孩子的生活,
資料共享平臺
《感動中國獲獎十大人物之王寬事跡材料》(http://salifelink.com)。“我負責掙錢,老伴負責照顧家。”王寬告訴記者,在自己的“賣唱”生涯中,只要沒有去外地演出,他就風雨無阻地去茶樓唱戲。
“兒女”們反哺報恩的最美家庭
“凡事就怕認真和堅持”。“曾經有人不止一次地勸我放棄,但我從沒有放棄的念頭。”王寬說。
在王寬家里,如今擺放著“中華慈善獎”“最美家庭”“中國好人榜”等很多獎杯與獎狀。“感動中國”這項國內最高級別的“大愛”榮譽,被他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王寬從未想過自己會獲得什么榮譽,就像多年前,他收養這些孤兒時,從沒想過自己未來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他說,從收養第一個孩子起,自己就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因為我們這種愛心,不是一天兩天積成的,也不是一件事兩件事積成的。王寬的父母都已經去世,我家里也沒什么人了。但我們家鄉觀念特別強,還是想著要經常回去看看鄉里鄉親、親戚鄰居。”王淑榮說。
他們收養的孤兒如今都已成家立業,但每逢周末、假日都會回來。2014年6月,王寬的外孫王海龍和5名孤兒一起登上了《中國夢想秀》的舞臺,他們的夢想是為王寬二老辦一場金婚典禮。最終,夢想助理團全票通過,朱時茂更是當場落淚,而王寬夫婦也第一次穿上婚紗禮服。
曾經的孤兒們,也從小得到了王寬的“真傳”,每人都會一種樂器。王寬說,團聚之時,他們圍在一起唱上一曲,成了自己和老伴最幸福的事。
“王寬家”成了傳遞溫暖的火種
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不僅是因為王寬將6名孤兒養大,更重要的是,一份堅持的愛如今已經在孩子們的身上延續了下來。
在此次“感動中國”頒獎過程中,王寬還遇到了同樣獲獎的郎平等人。“他們身上都讓我學到了很多,像郎平、閻肅,他們為國家付出了那么多,那種大愛奉獻值得我們一家學習。”王寬說,現在自己年齡大了,如何讓這個小家的溫暖傳遞下去,是他接下來要做的。
“誰都要掙錢,而掙錢看你怎么花。”王淑榮告訴記者,2014年王海龍從《中國夢想秀》得到了25萬元捐助,在第三天他就捐給了西安的一位病人。2013年年底,得知“河南好人劉東興”患白血病無錢醫治,王寬帶著孤兒們在紫荊山公園義演,將得到的16000多元全部捐了出去。
相比被邀請演出,更多的人是去“求助”王寬演出。“有人因患病沒錢治療,來請我去義演幫他們籌款。”王寬說,面對這種請求,他從不會拒絕,而這種幫助正是這個“家”的延續。